广州与深圳国际空港规划比较研究_第1页
广州与深圳国际空港规划比较研究_第2页
广州与深圳国际空港规划比较研究_第3页
广州与深圳国际空港规划比较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与深圳国际空港规划比较研究

国际机场拥有位于国家经济规模符合的现代机场设施和国际空间位置优势。它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也是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空间特征的最具体表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国际化的新特点日益突显。随着国际市场的扩大,各国之间的客流量、货流量、信息量不断增加,城市之间的经济职能由垂直分工为主转向有水平分工为主,加速了国际航空港的建设与扩大。我国沿海一些重要的大都市投入巨资正在规划建设新的国际机场,近10年来我国建设扩大了除京沪国际空港之外的广州白云新机场、沈阳桃仙机场、南京禄口机场和杭州的萧山机场等等,正是我国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和国际化的积极效应与长远需求。1国际病机构的功能发挥国际空港是世界经济社会高度发展和工业化社会的支撑网络的重要航空枢纽,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在重要国家与大区域的重要集聚中心与连接点。当前的垂直型国际分工已由原来的发展中国家供给原料、发达国家制造产品的传统分工形态转化为不同经济职能或同一产业内技术密集程度高低或生产流程关键环节与非关键环节的国际分工。在当今世界纵向分工体系中,正需要具有兴建国际空港条件的国际化大都市作为经济核心、世界贸易港市来适应这一新的格局演化。国际空港的建设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国际交流、区际贸易、城际交流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以及中国实施全球发展战略的要求正在,也必将使全球以及中国的社会经济出现新的局面,产业空间大转型以及国际资本转移。国际空港的发展背景也处在全新的理念与新的格局的形势下,产生了重要的区位选择与辐射功能(表1)。广州新白云机场依托大珠江三角洲与广州城市国际化的新趋势,其大区位是十分优越的:(1)广州市我国的南大门,从经济实力与地位作用分析,在华南地区与中南地区都属于首位城市(表2);(2)香港1997年回归中国后,并没有影响到广州的战略区位,广州的发展潜力仍十分巨大;(3)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广州与香港的发展完全可以优势互补,近半个世纪以来,香港一直是中国联系世界的枢纽,香港的繁荣还有赖于“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尤其是广州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姚士谋,2003);(4)近年来,穗港澳(广州—香港—澳门)三个城市的联动发展及其“泛珠江三角洲”的协作会议的召开,对广州的发展起重大作用。国内许多学者认为:香港与广州的联手发展,整个珠三角区域内也将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最繁荣乃至世界上最具有活力的地区之一(陈振光,2004)。因此,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的选择与建设是符合时代潮流的,也是具有特殊条件下的大区位选择的结果(图1)。2国外一流的国际机场国际空港是全球经济与文化科技活动最重要的交通枢纽,空港的规划建设在一个具有国际性的大都市里特别重要。例如日本的东京成田国际机场和大阪的关西国际机场;德国的法兰克福国际机场;美国纽约的肯尼迪国际机场、芝加哥的俄亥尔国际机场都是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国际机场。从美国、日本与西欧那些高度发达国家的国际空港考察看来,其空港规划建设导向性的原则有五个方面:2.1空中客车大型国际机场应符合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的高要求,实行机场大型化,不仅全天候能停降、起飞美国生产的波音757、767和欧洲英国、法国生产的空中客车,同时还能停降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型客机777和欧洲协和式大型客机。国际空港的重要设施如跑道起码两条,有些世界重要的国际空港配备三条跑道,每条长约3800m,旅客吞吐量2500-3600万人次/年,如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东京成田国际机场、巴黎戴高乐国际机场、香港大屿山国际机场均达到了这些重要指标(表3)。2.2物质设施全方位国际空港都是依据所在城市在国内外的地位、作用及其航空业务量预测值的技术要求,对机场布置与物质设施全方位要求设施现代化,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例如广州新白云机场的总平面布置为三大区域:航站区(包括旅客航站楼、塔台、指挥中心、服务区等)、飞行区(跑道、机场内部道路、停机坪与仓库)、后勤工作区(包括办公区、食品区、油库、货运区等),所有设施都是现代化的国际一流水准。2.3与国际先进水平相结合国际空港具有各种现代化的设施,为了满足旅客在旅途中的快速、安全、舒适的要求,国际空港的现代化设施要适应各种天气变化的要求,机场全天候。广州新白云机场与香港大屿山国际机场的建设水准一样,实行世界一流的标准要求,例如对航管综合大楼的集导航监控、遥感卫星传输与监控、有线通信网络、航空情报、气象与灾害天气每时报送等公共服务设施于一体,与新机场先进雷达监视系统和仪表着陆系统,都是全天候的飞行一级要求,以及兴建了中南地区、华南地区管制中心共同组成完善的航管服务体系,适应各种天气变化或夜间飞行的空中监控要求,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4国际机场的建设广州作为我国华南地区最大的进出口岸和重要交通枢纽,在经济、金融、信息、商贸、旅游和文化科技诸方面发挥着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广州,需要匹配自身发展的大型国际空港以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也具有建设中枢机场的综合优势和大的地理区位(例如像深圳、珠海、佛山等机场就不具备这一方面的区位条件)。新的白云国际机场正是我国大陆第一个按中枢理念设计、建设的,机场能适应各种大型机型起降的要求,充足的停机坪、引导系统自动化、建筑技术国际一流,并将按中枢结构模式进行运营的国际一流机场。2.5国际航运总量增长迅速广州新建的白云国际机场,作为我国大型以及枢纽机场必将提升我国的航空事业的地位及促进华南地区经济繁荣起重大作用。新白云国际机场开通后,有助于国际国内航空公司从广州中转,飞向世界,形成强有力的集聚功能和大容量的中枢结构航线系统,大幅度提升中枢一级干线机场的国内国际运输业务总量(客、货流)。过去,广州老的白云机场与北京、上海的国际机场,同属于我国内地三大国际机场,每年的旅客吞吐量刚刚超过1400-1680万人次,年货运量不足50万t。比之纽约的肯尼迪国际机场、芝加哥的俄亥俄国际机场、东京成田国际机场和香港的大屿山国际机场等,都大为逊色。因此,要尽快适应国际国内客货运输的新要求,机场运输应快速化、大型化、现代化。3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开发现状国际空港与城市总体布局存在着空间相互作用及其互动发展的密切关系。城市布局与其周边区域之间(例如开发区、新市区和空港、铁路枢纽等等)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在空间上表现为点与面的联系。“城市是人类进行各种活动的集中场所,通过各种运输、通信网络,使物流、人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象光的聚焦过程一样,不断地从四面八方向城市流动,城市就是各种网络的结节点”。国际空港的建设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日本等都是非常重视的。例如日本大阪的关西国际空港(1994年建成投入使用)。在建设规模及其国际地位上,是亚洲第三大国际机场(仅次于东京成田空港和香港大屿山国际空港),现代化设施非常先进。原来大阪国际机场在市区北面,邻近神户、京都两大城市,附近有日本的新干线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通过,工业区、城市新区发展受其制约,后来日本政府决定在大阪西部大阪湾海上填海建设,耗资530亿日元,在海上填海造地4500ha,已建有3800m的现代化跑道2条,还在建另一条,目前每年旅客吞吐量达2800万人次,每天接近一千架次的飞机在起降,现代化水平相当高。由于大阪关西空港的建设,拉动了大阪市工业开发区、城市房地产业、综合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使大阪市的建成区在过去10年内扩展了35km2,大阪市区人口集聚了450万人,安排新的工作岗位25万个,将日本关西地区城市群构成网络状发展,成为日本仅次于东京大都市圈的第二个最大的城市化区域1。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距现今的白云机场直线距离约17km,位于广州市郊花都区人和镇北部,距广州市中心(海珠广场)直线距离不足30km,有快速公路直达市区仅需40分钟。新机场西面为京广铁路(未来还有京广高速列车)、京珠高速、107国道和106国道,东侧紧邻105国道,以及已建成的机场高速公路作为广州市北部的交通大动脉,将珠江三角洲各市县的客货流快捷地运送到新机场。这一个国际空港的建成,不仅出让了老机场将近有3.5km2的土地,为广州市建设国际大都市填出了发展空间,提高广州市的环境容量,增加了大面积的绿地、林地,减少空中噪声与交通阻塞现象,而且对于具有540万人的超级城市(广州20年后的规划人口为750万)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广州市越秀山———白云山一带城市现代化建设,加快实现“文化广州、美化广州、现代广州”,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最终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生态城市的远景目标。为了使新白云国际机场的建设发展与广州的城市发展始终保持和谐步调,广州市已出台新机场周边地区控制性规划方案2,将新机场周边地区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纳入城市未来发展的规划范围,实际上再经过10-20年的建设,新机场附近将形成一个具有10万人左右的现代化的小城市(也是广州新市区的一部分),体现了城市规划的超前性和科学性,新机场周边规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核心区,包括面积约有15km2的机场用地范围和300m宽的绿化隔离带;第二层次为不可建设区的面积有88km2,该区域将最大限度减少城建使用,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以永久保留广州北部的开阔空间;第三层次为机场周边建设控制区,面积约152km2,区域功能以支持机场运营为优先,主要发展与航空运输相关的产业及其现代第三产业(图2),即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增强了广州综合经济实力,提高了广州国际化大都市的国际地位。由此可见,国际空港与城市总体布局密切相关,其互动发展模式可分为三种类型:(1)位于市区内部的紧密型机场世界上有许多大城市的国际空港,由于建设初期都是规划建设在市区内部,后来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展,不少机场处在市区建筑物的包围之中。如香港原来的启德机场、大连老虎山机场、上海的虹桥机场等。机场的发展与城市扩展紧密相连,给城市的生态环境与飞行安全带来问题。这种类型的机场,现在大部分均迁出市区,在郊区新建,广州老白云国际机场也属于这一类型,机场紧靠市区越秀山附近,给居民带来很大噪声,环境质量较差。(2)位于城市边缘区的分散型机场原来位于城市近郊区的机场,由于城市扩展,不少空港建设在城市边缘区,非常接近城区、交通方便,但上下班高峰时,机场道路也容易受阻,此类型机场离城市中心不远,约30-40km,机场设施虽然完善,但不需要搞“小而全、大而全”的市政设施,属于与城市发展不很紧密地分散型机场。(3)远离城市布局的独立性机场由于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