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学案:第六章 第一讲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_第1页
2022版高考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学案:第六章 第一讲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_第2页
2022版高考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学案:第六章 第一讲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_第3页
2022版高考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学案:第六章 第一讲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_第4页
2022版高考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学案:第六章 第一讲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

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讲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垓,P、妻美1—

,[修心茶开J

111

.了解化学反应中能最转化的原因及常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

1考点一婚变反应热

见的能后转化形式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的转化;能多角度、

2.r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解

考点二热化学方程动态地分析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运用热化学反

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二

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式

写热化学方程式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

-------------------

4.了解婚变与反应热的含义考点三燃烧热中认识研究反应热的本质,建立盖斯定律模型.

5.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和热能源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确认能源对社会发展的

行有关反应婚变的计算重:大贡献.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

6.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

考点四盖斯定律及念,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

要基础r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反应热的计算与比较

重要作用。的价值判断C

考点一熔变反应热(命题指数★★★★★)

、必备知识•自我排查,

1.化学反应的实质与特征:

(1)实质: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

⑵特征:既有物质变化,又伴有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

化。

2.反应热和烙变:

(1)反应热: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⑵焰变:在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其符号为单位是

1

kj/mo].(或kJ,mol)0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⑴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

能反应物

能量

放出

变化

热读

生成物

0反应过程

生热反应

⑵从化学键的变化角度分析。

⑶常见放热反应。

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④金属跟酸的

置换反应;⑤物质的缓慢氧化。

⑷常见吸热反应。

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Ba(0H)2•8H20与NH.C1反应;③碳和水蒸气、C

和CO?的反应。

基本技能•小测\\\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J”,错误的打“X”。

⑴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提示:Vo任何化学反应均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断键吸热,成键放热,

所以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2)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反应,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能反应。

提示:X。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条件没有必然联系。

(3)NH[N0:;固体溶于水时吸热,属于吸热反应。

提示:X。NH4NO3固体溶于水是物理变化,不属于吸热反应。

(4)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1(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

△H不同。

提示:X。蛤变与反应条件无关,此反应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相

同。

(5)活化能越大,表明反应断裂旧化学键需要克服的能量越大。

提示:Vo断裂旧化学键所需要克服的能量总和就等于该反应的活化能,

故说法正确。

2.乩。2分解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1)该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

瓦2H2O2⑴-2H2。(1)+02(g)△H=o

⑵使用MrA催化剂,E:t将(填“升高”“降低”或“不

变”)o

提示:⑴放热2(E「Ez)

⑵降低。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根据图中数

据,2%。2⑴一2b0(1)+。2他)△H=2(Ef2);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

的活化能。

、关键能力•层级突破,

命题角度1:反应热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典例11

某反应使用催化剂后,其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总反应为放热反应

B.使用催化剂后,活化能不变

C.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反应②是放热反应

D.AH=AH1+AH2

选Bo由题图可知,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反应②是放热反应,总反应是放

热反应,且AH=△乩+4电人、5口项正确;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8

项错误。

求同存异•姊妹比对

已知反应N2(g)+34(g)一2NL(g)AH=-92.4kJ・mol,在催化剂存

在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反应过程

A.反应的△H=E-E3+E2-EI

B.加入催化剂,△H不变,活化能降低,反应速率加快

C.加入催化剂后反应经过两步完成,其中第一步决定反应速率

D,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和3mol乩发生反应达平衡时,放出92.4

kJ热量

选B。A.①ATB的反应蛤变为ELEZ,②BTC的反应婚变为E3-E4,(D+(2)

可得:ATC,结合盖斯定律ATC的反应蛤变为E-E2+E3-E4,故A错误;B.

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但是

不改变始终态,所以始变不变,故B正确;C.由图可知加入催化剂后反应

经过两步完成,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Ei小于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E”所

以第二步反应较慢,其决定总反应速率,故C错误;D.由

3H2(g)+N2(g)—2NH3(g)AH=-92.4kJ-mo『可知,若消耗3moiH2

和1moIN2,会放出92.4kJ热量,但向密闭容器中充入3moiH2和1moI

N2,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无法完全反应,所以反应放出热量小于

92.4kJ,故D错误。

【思维升华】

两道试题均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催化历程中能量的变化。解答此类问题

时需注意:

⑴分析能量示意图时一,要明确反应物、中间产物、生成物,根据物质能

量的高低判断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注意催化剂的加入可降低反应

的活化能,但不会改变反应的熔变。

(2)若题目中出现粒子构成时一,要观察粒子结构的变化,分析不同反应

阶段化学键的断裂或形成情况,最终确定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备选例题】

中国学者在水煤气变换[CO(g)+H20(g)=€02(g)+H2(g)△H]中突破了

低温下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不能兼得的难题,该过程是基于双功能

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实现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过程I.过程n曲哨对程瓜.卓3禽

匚催化剂。Hoc*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I、过程III均为放热过程

B.过程HI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乩、C02

C.使用催化剂降低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

D.图示过程中的比0均参与了反应过程

选D。根据反应过程示意图,过程I是水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的过程,

为吸热过程,故A错误;过程III中CO、氢氧原子团和氢原子形成了二氧

化碳、水和氢气,H2中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故B错误;催化剂不能改变

反应的AH,故C错误;根据反应过程示意图,过程I中水分子中的化学

键断裂,过程II也是水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的过程,过程III中形成了水

分子,因此H20均参与了反应过程,故D正确。

命题角度2:利用键能计算AH

【典例2】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利用乙烯和水蒸气反应制备乙醇,化学

原理为CH2YH2(g)+H20(g)=CH3CH20H(g)AHO已知几种共价键的键

能如表所示:

化学键c—HC=CH—0c—cc—0

键能/413615463348351

(kJ•mol1)

则上述反应式中,AH=。

题述反应式中,AH=615kJ・mor'+413kJ・mol1X4+463

kJ・mol1X2-348kJ•mor-413kJ•mol-1X5-463kJ•mor-351

kJ•mol1=-34kJ,moT'o

答案:-34kJ•moF1

同源异构•母题变式

在题干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碳碳双键的键能小于碳碳单键的键能的2倍

B.相同时间段内,反应中用三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相等

C.上述合成乙醇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1

D.CH3cH20H(g)=CH2=CH2(g)+H20(g)△H=-96kJ•mol

选D。由题中数据可知,碳碳双键的键能小于碳碳单键的键能的2倍,A

正确;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相同,所以相同时间段内,反

应中用三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相等,B正确;上述反应式中,AH=615

kJ・mol1+413kJ•mol1X4+463kJ•mo1-1X2-348kJ-mol'-413

kJ・mol1X5-463kJ・mor-351kJ・mor'=-34kJ・mol;△H<0,所以

此反应为放热反应,C正确;反应CH3CH2OH(g)=CH2=CH2(g)+H20(g)与合

成乙醇的反应方向相反,可知其AH=+34kJ・mol、D错误。

【备选例题】

Ni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形(如图所示)。已知:断裂N[(g)中1molN一N

键吸收193kJ能量,形成N2(g)中1molN三N放出941kJ能量。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1molN4(g)中的化学键放出193kJ的能量

B.NKg)比M(g)更稳定

C.1molC(g)完全转化为NKg),体系的能量增加362kJ

1

D.N4(g)■—2N2(g)△H=+724kJ-mol-

选C。从结构图中可看出,一个M分子中含有6个N—N键,形成1mol

N4(g)中的化学键放出6X193kJ的能量,A项错误;从结构图中可看出,

一个M分子中含有6个N—N键,根据N4(g)——2N2(g)可知△H=6X193

kJ•mor-2X941kJ・mol"-724kJ・mol:这说明M(g)的总能量小

于N„(g),因此N(g)比N4(g)更稳定,B项错误;根据B选项中分析可知1

molNz(g)完全转化为NKg),体系的能量增加362kJ,C项正确;由B

项分析可知,D项错误。

技法总结•提能\\

1.图解反应热与活化能的关系:

O反应过程

⑴注意活化能在图示中的意义。

①从反应物至最高点的能量数值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

②从最高点至生成物的能量数值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E2);

@AH=E1-E2o

⑵催化剂只影响正、逆反应的活化能,而不影响反应的焰变。

⑶涉及反应热的有关计算时,要特别注意图示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

质的量。

2.利用键能计算AH的方法:

⑴计算公式:△口=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2)常见1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

C02CH.(P4SiO2

物质

(c=o)(C—H)(P—P)(Si—0)

键数2464

S8

物质石墨金刚石Si

(s-s)

键数1.5282

、题组训练•技能通关,

命题点1:反应热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基础性考点)

1.根据如图所示的反应,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a»CO?'CaOCO:

碳酸钙的热分解示意图

A.C02(g)和CaO(s)的总能量大于CaC03(s)的总能量

B.该反应的焙变大于零

C.该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

学键生成放出能量

D.由该反应可推出凡是需要加热才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选D。因为碳酸钙受热分解是吸热反应,所以CO2(g)和CaO(s)的总能量

2+

大于CaC03(s)的总能量,始变大于零,A、B两项均正确;在CaCO3中,Ca

和C。:之间存在离子键,C。:中C与0之间存在共价键,故反应中既有

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断键吸收能量,成键放出能量,C项正确;

需要加热才发生的反应不一定为吸热反应,如碳的燃烧反应就是放热

反应,D项错误。

2.关于2N0(g)+O2=2NO2(g)的反应历程与能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II步反应物的活化能高于第I步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减小&、E2和E3

C.第I步和第II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D.NO3为反应的最终产物之一

选A。第n步反应物的活化能高于第I步,A正确;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只

能减小反应的活化能,E3为反应的AH,不能改变,B错误;第H步反应是

放热反应,C错误;N03为反应的中间产物,D错误o

命题点2:与AH相关的基本计算(综合性考点)

3.用Ch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o利用如下反应,可

实现氯的循环利用:4HC1(g)+02(g)=2ck(g)+2H20(g)AH=-ll5.6

kJ-mol1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98kJ-moP1

+

键断裂@@

243kJmoL+

@@键断裂@@

A.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15.6kJ-moF1

B.使用催化剂能使该反应的焙变增大

C.该反应的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

D,断裂H2O(g)中1molH—0键比断裂HCl(g)中1molH—Cl键所需能

量多

选D。A项,活化能不等于反应热,错误。B项,催化剂对反应蛤变的大小

无影响,错误。C项,4行正反应活化能-逆反应活化能〈0,故正反应活化

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小,错误。D项,4XE(H—Cl)+498kJ・moF1-[2X243

kJ•mol1

+4XE(H—0)]=-115.6kJ・mol',整理得E(H—0)—E(H—C1)=31.9

kJ・moK1,故断开1molH—0键比断开1molH—Cl键所需能量多,正

确。

4.根据如图能量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ImolC(s)+1molO:(g)

1molCO(g)+0.5molO:(g)

393.5kJmol-'

1转化口

转化282.9kJmol-1

I1|imo|82(g)

O反应过程

A.1molC(s)与1molO2(g)的能量之和为393.5kJ

B.反应2CO(g)+O2(g)=2CO2(g)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

C.由C(s)一C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s)+02(g)=2C0(g)

AH=-221.2kJ•mol1

D.热值指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则CO热

值为TO.1kJ・moE1

选C。A项,由图可知1molC(s)与1mol()2(g)的能量比1molC02(g)

能量高393.5kJ,错误;B项,2C0(g)+02(g)—2CO2(g)为放热反应,生成

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错误;C项,由图可知1molC(s)与

02(g)生成1molCO(g)放出热量为393.5kJ-282.9kJ=110.6kJ,且物

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蛤变为负,则热化学方程式为

1

2C(s)+02(g)=2C0(g)AH=-221.2kJ・moF,正确;D项,若热值指一

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则CO的热值为

1收、口

-2-8-2-.9--k-J^10.1kJ•g,错沃。

28g

命题点3:活化能与能量变化的图示分析(应用性考点)

5.(2021年湖南适应性测试)活泼自由基与氧气的反应一直是关注的热

点。HNO自由基与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100

叱。过渡态I

oCh四5过渡态w

L,1-18,92

0中面产物文i\

EI\

o-12.16.I'

3-过渡态n;''、、产物PI

:1528过渡态nf、(H—O—O—N=O)

里o…空oo

.呈

10中间产物Y中间产物Z\

20O-201.34-205.11\

-30\

产物P2(H=)—

・320.4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产物的稳定性:P1>P2

1

C.该历程中最大正反应的活化能EE=186.19kJ•mor

D.相同条件下,由中间产物Z转化为产物的速率:v(Pl)<v(P2)

选C。A项:由题图可以看出,反应物的能量高于产物Pl、P2的能量,反

应为放热反应,故A项错误;B项:能量越低越稳定,P1能量高于P2,所以

稳定性P2>P1,故B项错误;C项:由图示可知中间产物Z到过渡态IV所

需的活化能最大,则E正=-18.92kJ・mor1-(-205.11kJ・mol_1)=186.19

kJ•mol1,所以C项正确;D项:由图示可知,由Z到产物P1所需的活化

能低于由Z到产物P2所需的活化能,则由中间产物Z转化为产物的速

率:v(Pl)>v(P2),故D项错误。

【加固训练一拔高】

1.研究表明岫0与C0在Fe+作用下发生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反应历程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总过程△*()

B.Fe*使反应的活化能减小

C.Fe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D.Fe+N2O—>FeO+N2^FeO'+CO-Fe'+CO?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选CoA项,反应总过程为N2O+CO—N2+CO2,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物总能量

高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AH<0,正确;B项,根据反应历程,Fe*

为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正确;C项,FeO,为中间产物,而不是

催化剂,错误;D项,根据图示,Fe」N2。一Fe(y+N2、Fe(T+C0-Fe'+C()2两反

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均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均为放热反应,正确。

2.(2021•广州模拟)多相催化反应是在催化剂表面通过吸附、解吸过

程进行的。如图,我国学者发现T℃时,甲醇(CRQH)在铜基催化剂上的

反应机理如下:

1

反应I:CH:!OH(g)—CO(g)+2H2(g)AH,=akJ•moF

1

反应n:CO(g)+H2O(g)—CO2(g)+H2(g)AH2=-bkJ•mol-(b>0)

1

总反应:CH30H(g)+乩0(g)=C02(g)+3乩(g)△H:i=ckJ-mol

|CHQH(g)+H?而]IcCXg—HXg)+Hq(g)||CO:(g)+3H?(g)]

「I

CHQH(g)+Hq(g)

°反应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1是放热反应

B.1molCH30H(g)和HzO(g)的总能量大于1mol段他)和3molH2(g)

的总能量

C.c>0

D.优良的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并减少△国,节约了能源

选C。根据图象可知反应I生成物能量大于反应物能量,因此为吸热反

应,故A错误;根据图象可知1molCH30H(g)和HzO(g)的总能量小于1

molC02(g)和3molH2(g)的总能量,故B错误;1molCH3OH(g)和H20(g)

的总能量小于1molC()2(g)和3molHz(g)的总能量,是吸热反应,因此

c>0,故C正确;优良的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始变不变,始变只能

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决定,故D错误。

3.某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能量赢黑)

A+BCU//\AB+C

反应物.....7生成物

O反应过程

A,反应过程可表示为4+-[4…B…。]一48+C

反应物过渡态生成物

B.Ei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与过渡态的能量差,称为正反应的活化能

C.正反应的热效应AH=E-E2<0,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H=E「E2〈0,所以逆反应为放热反应

选D。由图可知,正反应放热,为负值;逆反应吸热,为正值,D错

、口

沃。

考点二热化学方程式(命题指数★★★★★)

、必备知识•自我排查1

1.概念:

表示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

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例

$n:2H2(g)+02(g)===2H2O(1)AH=-571.6kJ・mol:表示25℃,101

kPa下,2mol氢气和1mol氧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水时放出571.6kJ

的热量。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

⑴注明反应条件:反应热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绝大多数

反应是在25℃、101kPa下进行的,可不注明。

⑵注明物质状态:常用s、1、g、aq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溶

液。

(3)注意符号、单位:AH应包括“+”或、数值和单位(kJ-moL)°

(4)区别于普通方程式:一般不注“t”“|”以及“点燃”“加热”

等。

⑸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

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

数。且化学计量数必须与A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AH也

要加倍。

(6)同素异形体转化的热化学方程式除了注明状态外,还要注明名称。

基本技能•小测、\\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J”,错误的打“义”。

⑴热化学方程式仅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提示:X。热化学方程式既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也能表示物质

变化。

1

⑵热化学方程式H?(g)+y(g)=H20(g)AH=-241.8kJ-moV表

示的意义:发生上述反应生成1molHzO(g)时放出241.8kJ的热量。

I

提示:该热化学方程式表示1molHz(g)与-molOz(g)完全反应生

2

成1molHzO(g)时放出热量241.8kJ。

1

⑶H2(g)+-02(g)——H20(1)△乩和2H2(g)+02(g)——2H20⑴△4中的

提示:X。依据AH的数值与系数成正比,故AH2=2△%。

(4)已知相同条件F2S02(g)+02(g)^2803(g)AHb反应

2S02(s)+02(g)-2S03(g)AL,则AHt>AH2O

提示:X。由于固体转化为气体需要吸收能量,故第二个反应放出的热

量小于第一个反应放出的热量,但因为△*(),故△HKAH2。

2.(1)25℃>101kPa时,1molCH,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气体,

放出890.3kJ的热量,表示其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

为。

(2)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写出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o

[能量

2molAB(g)

pmolA2(g)+1molB:(g)

0反应进程

(2)由图可知,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故该反应为吸热反

应,AH=+(a-b)kJ,mol'o

答案:(1)CK,(g)+202(g)=C02(g)+2H20(1)

AH=-890.3kJ•mol1

(2)A2(g)+B2(g)=2AB(g)

AH=+(a-b)kJ,mol1

、关键能力•层级突破,

命题角度1: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典例1】已知:25℃、101kPa时1mo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

放出热量为5518kJ;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1mol乩0

时放出的热量为57.3kJ,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①2c8H*⑴+2502(g)——16C02(g)+18H20(g)

AH=-5518kJ•mol1

②2c8H18(1)+2502(g)—16co2(g)+18H20(1)

AH=-l1036kJ•mol1

1

(3)H'+0H-H20AH=-57.3kJ・mol-

@2NaOH(aq)+H2SO4(aq)-Na2S0.t(aq)+2H20(1)

AH=-114.6kJ•mol1

A.①③B.②③C.②④D只有②

选C。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时,要注意状态、AH单位、符号以及

数值是否与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①中水的状态应为液态且蛤变

数值与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不对应,故错误;③错在没有标出是在水溶

液中的反应,正确的热化学方程式为中(aq)+0H(aq)—H20(1)

1

AH=-57.3kJ•moZ-。

思维升级•母题延伸

(1)(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根据题意,能否认为101kPa时,辛烷的燃烧

热为5518kJ•moU1?

提示:能。题意中1mol辛烷完全燃烧,且产物中的水为液态水,符合燃

烧热的定义。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由已知条件,热化学方程式

+2+

2H(aq)+S。j(aq)+Ba(aq)+20H(aq)—BaSO4(s)+2H20(l)

△H=-114.6kJ•mol1书写是否正确?

提示:错误。当有BaS(h沉淀生成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会增加,上述反应

放出的热量大于生成2molb0(1)时放出的热量,大于114.6kJo

【备选例题】

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磐1molN+3molH

0.5molN2(g)+akJ

ISmolH-g)8kj

1molNHs(g)

ImolNHs(l)ckJ

°反应过程

A.N2(g)+3H2(g)一2NH3(g)

AH=-(b-a)kJ,moT1

B.N2(g)+3H2(g)—2NH:i(g)

△H=-(a-b)kJ,moF1

C.2NL⑴一N2(g)+34(g)

AH=2(a+b-c)kJ,mol1

D.2NH3(D-N2(g)+3H2(g)

AH=2(b+c-a)kJ,mol1

选D。根据图象可知,合成氨反应的反应物的能量和大于生成物的能量

和,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生成1molNH:;(g)的△H=-(b-a)

kJ•mol1,生成1molNH3Q)的AH=-(b+c-a)kJ•mol只有D项正

确。

命题角度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典例2】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molCl、C10*(x=l,2,3,4)的能

量(kJ)相对大小如图所示。

ffil

对100

能80、'、C(+5,63)

量60z"B(+l,60)、、、

40/・D

20

.么(・!,o)..._

J~~+1~~+3+5+7r

氯元素的化合价

B—A+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用离子符号

表示)。

根据化合价可知,A为Cl,B为CIO,C为CIO"D为Cl。:。B-A+C的

热化学方程式为3C10「(aq)■—2Cl(aq)+C1。;(aq)

△H=(2X0+63-3X60)kJ•mol^-117kJ•mol'o

答案:3C10(aq)-2C1(aq)+C1。;(aq)

△H=-117kJ•moU1

同源异构•母题变式

在题干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种离子中最稳定的是(填写离子符号)。

(2)若能量最高的点对应的离子为E(+3,100),ET+C反应的热化学方

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1)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最稳定的为A,即CKo

(2)E—*B+C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lO;(aq)——ClO;(aq)+CI(T(aq)△

1

H=(63+60-2X100)kJ・moI三一77kJ-moro

答案:(1)C「

⑵2CI02(aq)—CI03(aq)+CI0一(aq)

△H=-77kJ-mo『

技法总结•提能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程序

(一写方程式卜T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二标状态用S、]、g、aq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

""-------------------------------------------------------------------

1t三:条件]—标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lOlkPa.25P时可

I一——)不标注)

画嬴/在方程式后写出△〃及单位,并根据信息注明

--J---)"+”或“・”

(五标数值卜~[根据化学计录数计算写出A”的值

、题组训练•技能通关,

命题点1: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基础性考点)

1.已知1g物质完全燃烧时的反应热叫作该物质的热值。有以下能量

转化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能僦lmolC(s)4-lmolO2

1molCO+0.5moi0?

MSkJmol7]触化n

I什伊i282.9kJmol'1

I转化1mog

反应过程

A.转化I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02(g)—C()2(g)AH=-393.5

1

kJ,mor

B.转化II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0(g)+02(g)=2C02(g)△H=-565.8

1

kJ•mor

C.由Cf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s)+02(g)—2C0(g)AH=-110.6

1

kJ,mor

1

D.CO的热值为TO.1kJ・g-

选Co由题给物质能量转化图可得:转化I是C-CO2,热化学方程式

1

为:C(s)+02(g)——C02(g)△H=-393.5kJ-mo/-,A正确;转化H是

-1

CO-CO2,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g)——CO(g)AH=-282.9

22

1

kJ•mol',B正确;Cf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02(g),—CO(g)

2

1

△H=-(393.5kJ•mol-282.9kJ•mol])=-110.6kJ•mol',

即:2C(s)+02(g)——2C0(g)AH=-221.2kJ•moF1,C错误;由热值的定

2R7Qk11

义结合能量转化图可知,CO的热值为--:一-=-10.1kJ•q~,D正

28gu

确。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选项已知条件热化学方程式

乩的燃烧热为

1

AH2+C12-2HC1AH=-akJ•mol

akJ,mol1

1molS02>0.5

molO2完全反

B2sO2(g)+O2(g)=2sO3(g)AH=-98.3kJ-mol1

应,放出热量

98.3kJ

+

H(aq)+0H(aqH2SO1(aq)+Ba(OH)2(aq)—BaSO4(s)+2H20(l)

C

)—联⑴△H=-114.6kJ•mol'1

AH=-57.3

kJ,mol'

31g白磷比31

Dg红磷能量多PM白磷,s)—4P(红磷,s)AH=-4bkJ-mol-1

bkJ

选D。选项A中符合已知条件的应是乩和O2反应,A错;AH应为-196.6

kJ・mol\B错;选项C中由于生成BaSO,沉淀,放出的热量大于114.6

kJ,C错。

命题点2:根据信息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用性考点)

3.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⑴SiH”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z和液态

H20O已知室温下2g5以4自燃放出热量89.2kjoSiHi自燃的热化学

方程式为

(2)CuCl(s)与反应生成CuCb(s)和一种黑色固体。在25℃>101kPa

下,已知该反应每消耗1mol(;11(;1於),放热44.4kJ,该反应的热化学

方程式是

(3)如图1是1molNO2和1mol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

化示意图,请写出NO?和C0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式:。

能1molN+3molH

EAE=akJ

N2(g)+^molH2(g)AE=bkJ

,川丛@1d

图2ImolNH3。)

⑷化学反应N2+3H212NH:;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假设该反应反应元

全)。

试写出N2(g)和H2(g)反应生成NH3(1)的热化学方程

式:O

答案:(1)SiH.(g)+202(g)=SiO2(s)+2H20(1)

AH=-1427.2kJ•moL

(2)4CuCl(s)+02(g)-2CUC12(S)+2CUO(S)

AH=-177.6kJ•moF1

(3)N02(g)+C0(g)—C02(g)+N0(g)

AH=-234kJ•mol-1

(4)N2(g)+3H2(g)-2NH3(1)

△H=-2(c+b-a)kJ,mol1

【加固训练一拔高】

1.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0.1molC12与焦炭、TiC)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和一种易

水解成TiO2-XH20的液态化合物,放热4.28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为o

(2)Si与C1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1molSi的最高价化合物,恢复

至室温,放热687kJ,已知该化合物的熔、沸点分别为-69℃和58℃。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o

(3)化合物AX3和单质X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X5O已知AX3

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和76℃,AX5的熔点为167℃。室温时

AX3与气体X2反应生成1molAX5,放出热量123.8kJ。该反应的热化学

方程式为。

(1)该还原性气体为CO,易水解生成Ti02•XH20的液态化合物为TiC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b(g)+TiO2(s)+2C(s)—TiCLCl)+2C0(g)

428kl

AH=-X2=-85.6kJ•moP'o(2)Si与Ck反应生成SiCl4,因其

0.Imol

熔、沸点分别为-69℃和58℃,故室温下,SiCL的状态为液态。反应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i(s)+2C12(g>—SiClXDAH=-687kJ•mol'0

⑶由AX:,和AX5的熔、沸点可知室温下AX:,为液态,AXs为固态,反应的

热化学方程式为AX3(l)+X2(g)——AX,5(s)△H=-123.8kJ-mol、

答案:(l)2CL(g)+TiO2(s)+2C(s)^=

TiCL,(1)+2C0(g)AH=-85.6kJ-mol1

(2)Si(s)+2Cl2(g)—SiCl4(l)

AH=-687kJ•mol1

(3)AX3(l)+X2(g)=AX5(s)

△H=-123.8kJ・mol

1-1

2.(1)已知1L1mol・L_(NH4)2CO3溶液与2L1mol•LBa(0H)2

溶液加热充分反应,放出100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式。

⑵在一定条件下,S8(s)和02(g)发生反应依次转化为S02(g)和S03(g)o

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可用如图简单表示(图中的表示生成1mol产

物的数据)。

①写出表示S8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写出S03分解生成S02和的热化学方程式:o

(1)根据(NH.t)2c。3溶液与Ba(0H)2的用量可知Ba(0H)2过量,所以应该由

(NHJC03的物质的量进行反应热的计算,另外注意各物质的状态的确定:

气体为g,沉淀为s;水为1;溶于水的物质为aq;

⑵①S'(s)和(g)发生反应转化为SO2(g)时放热为燃烧热,由图可知

生成1molS02(g)放出热量为akJ,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8(s)+802(g)==8S0,(g)△H=-8akJ•mol,②依据图象分析结合反应

能量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反应热,S03分解生成

1

S02和0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03(g)=S02(g)+-02(g)△H=b

2

kJ•moT'o

答案:(1)(NH4)2C0:i(aq)+Ba(0H)2(aq)=BaC03(s)+2H20(l)+2NH3(g)

AH=-100kJ•mol1

1

(2)0Sa(s)+8O2(g)=8SO2(g)△H=-8akJ-moF

(2)S03(g)=S02(g)A(g)△H=+bkJ,mol1

考点三燃烧热中和热能源(命题指数★★★★)学生用书P131

、必备知识•自我排查)

1.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比较:

燃烧热中和热

能量

相放热

变化

△H及

点△H<0,单位均为kJ・molT

其单位

反应物

1mol不一定为1mol

的量

不生成物

不确定生成物水为1mol

同的量

点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在稀溶液里,酸与碱发生

反应热

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

含义

量所放出的热量

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反

表示应的中和热为57.3

燃烧热为AH=-akJ-mor'(a>0)

方法kJ・m。广或AH=-57.3

kJ-mol1

2.中和热的测定:

⑴装置(请在横线上填写仪器名称)

二环形破璃扰掉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