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的高脂血症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_第1页
基于文献的高脂血症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_第2页
基于文献的高脂血症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_第3页
基于文献的高脂血症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文献的高脂血症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明末清初(hyperdimia)是指血浆中胆固醇(ct)和甘油(tg)超过正常水平的代谢性疾病。这是一种临床疾病和罕见的疾病。高脂血症既是一种独立疾病,又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的主要基础疾病,与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及衰老等也有密切关系。由于中医学无高脂血症病名,多根据其临床表现将之归于“痰湿”、“浊阻”、“肥胖”、“血瘀”等范畴。目前其临床分型繁杂,辨证标准不一,严重阻碍了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的建立。本研究通过检索CNKI世纪期刊,对1911~2012年的中医药期刊文献所报道的高脂血症中医辨证分型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并加以统计分析,以揭示高脂血症中医临床证候分布规律,为进一步建立基于临床流行病学的证候诊断标准奠定基础,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1学习方法1.1酯or胆固醇以“(题名或关键词=高脂or血脂异常or甘油三酯or胆固醇)and(题名或关键词=中医or中药or中西医结合)*(自然科学+医药卫生)*年=1911-2012”于CNKI数据库中检索。1.2.1标准物质的包含选择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辨证治疗高脂血症的文献,以及辨证施护、专家经验介绍及理论探讨中含有案例报道等有辨证分型及证候描述的文献。1.2.2有证型模型不纳入的原因(1)无明确高脂血症证型、证候描述的文献;(2)动物实验类文献,虽有证型模型亦不纳入;(3)资料来源不明,与临床实际情况明显不符,如疾病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不明确,证型或症状描述不符合临床实际等;(4)两篇文章中用药、辨证分型以及病例数等内容相同的以1篇计;(5)综述类文献。1.3输入文件数据的输入方法1.3.1证候规范(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16751.2-1997)对文献中证候术语、辨证分型名称进行规范。(2)对于《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不涉及的症状名、证名按照《中医诊断学》、《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进行规范。(3)对于以上3种规范标准中未叙述又不便于规范的证型,按原文献予以保留,如肝阳痰火等。1.3.2证候鉴别诊断按照《中医诊断学》分析证型的含义,参考《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将证型分解为基本要素即证素,在证素提取过程中,对于有歧义之处,请课题组3~5名专家讨论处理,以免频次减少或缺失。1.3.3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由两人分别录入数据,并进行二次检验,最后将Excel数据导人SPSS16.0,进行频数和频率的统计分析。2结果2.1临床研究文献中证候描述的情况共检出文献3986篇,其中动物实验类文献为2535篇(63.6%),临床研究文献为1183篇(29.7%),其中临床研究中证候描述不清晰或无证候描述的为339篇,两篇文章中用药、辨证分型以及病例数等内容相同的有8篇,综述类文献或理论研究类文献为268篇(6.7%)。按照上述选择标准,最后纳入数据库录入的文献有836篇。2.2严重疾病的症状分布与统计分析2.3舌体测定结果836篇文献中论及高脂血症舌体、舌质、舌苔,舌体仅出现2种,分别为胖舌和齿痕舌,出现瘀点、瘀斑舌、红舌、淡舌等11种舌质和白腻、少苔、腻苔等11种舌苔,结果见表2。2.4献的及其他论象836篇文献中论及高脂血症脉象的文献有424篇,论及脉象有18种。居于前5位的脉象为弦滑脉、滑脉、细数脉、沉涩脉、弦脉,结果见表3。2.5综合征分布2.5.1诊疗术语证候部分836篇文献中出现的中医证型按《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16751.2-1997)规范共汇总为78个证型,涉及病例数总计17524例,结果见表4。2.5.2病理组织学检测证型根据朱文锋教授研究结果,对上述高脂血症证型进行病位和病性证素提取。对证型名称中直接有脏腑名称和病性名称者则直接提取,如肝肾阴虚则提取病位证素为肝、肾,病性证素为阴虚;对证型名称没有体现脏腑病位归属的,以其具体临床表现,根据《中医诊断学》相关内容辨证确定其脏腑归属。如气滞血瘀证,其临床表现主证为胸胁胀闷、走窜疼痛,因两胁部位为肝经所在,确定其主要脏腑归属于肝;又如阴虚阳亢证,临床表现主证为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口苦,均为肝阴虚、肝阳上亢之症,因此,这两个证型的脏腑归属均为“肝”。最后经统计得出病位证素主要归于肝、脾、肾,而心、胃、胆少见,未见以肺为主进行辨证,结果见表5。2.5.3病性证素的分布将上述高脂血症证型以病性证素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病性以痰、瘀、阴虚、气滞为主,湿、热及阳虚、阳亢次之,结果见表6。3讨论3.1中医证候变化高脂血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2002年全国人口营养调查显示我国成人发病率为18.6%,并有逐年上升趋势。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糖尿病和脂肪肝也有密切关系。中医药因其多靶点、多环节作用特点,在治疗高脂血症这类病机复杂的代谢性疾病中具有明显优势。从本次检索文献的分类上看,实验研究文献明显多于临床研究文献。在临床研究文献中大部分为低水平重复研究,对所治疗疾病的证候描述不准确,或没有描述,也见有少量的一稿多投现象。因此,今后应加强对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的重视,尤其应从科学规范、多中心、大样本入手,以获得更多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循证医学证据,进而建立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发挥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优势,提高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水平。3.2调肝降脂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本研究对高脂血症中医证型病位证素统计结果表明,其主要病变脏腑归属为肝、脾、肾、心、胃、胆,其中与“肝”相关的证型最多,明显高于与“脾”、“肾”相关的证型,证型主要表现为肝肾阴虚、肝郁气滞、肝阳上亢、肝郁脾虚、肝胆湿热等。关于高脂血症脉象统计结果表明,与弦脉相关的脉象占据最主要地位,主要表现为弦滑、弦细、弦涩等,弦脉是“肝”病的主脉,因此,脉象研究结果与其证候表现具有一致性,二者均表明“肝”的功能失调在高脂血症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本研究结果表明痰、瘀为高脂血症主要病理产物,也是发病的重要环节。如证候表现中的眩晕、胸闷、胸痛、肢麻、心悸、纳呆、气短、胖舌、齿痕舌、瘀点瘀斑舌、腻苔等主要临床表现均为痰浊、痰湿、瘀血阻滞之症;痰瘀互结证、痰浊证为高脂血症主要证型,在所有证型中居于第一、二位;证型病性证素分析以痰浊血瘀、痰浊多见。本研究证候病位归属结果表明“肝”在高脂血症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证候病性归属结果表明痰瘀为其主要病邪,中医学又素有“脾为生痰之本”之说,且“心主血脉”、“肾主水”,那么如何解释“主要脏腑和主要病邪”之间的关系?其原因为五脏本身具有相关性。在高脂血症的发病中,肝的功能失调,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肺、脾、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代谢障碍,生成痰、瘀等病理产物,进而导致高脂血症的发生发展。具体表现在肝病首先传脾,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失常,水湿内停,痰浊内生而发病。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互化”、“乙癸同源”,若谋虑太过或郁怒伤肝,木失条达,郁而化火,可使肝阴暗耗而阴血内伤,血不养精,则导致肾的气化功能失调,膏脂化生失常,滞留于血脉,则发展成为高脂血症。肝与心为母子关系,临床上常见母子同病,而出现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瘀血阻滞脉道,阻碍了膏脂的正常运化而停留于血脉,使痰浊、瘀血、脂浊相互为患,促进高脂血症的发生发展。胆附于肝,其经脉互络为表里之经,肝胆生理上相依,病理上则同病,表现为肝胆火旺等证,胆汁的生成和排泄障碍直接影响脂肪的代谢。本课题组从事高脂血症研究多年,发现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高脂血症的发病呈低龄化趋势,临床多见肝郁气滞证,提出“社会生活方式变化—机体功能情志变化—肝失疏泄—高脂血症”中医发病模式,认为“肝”是高脂血症发病的关键脏腑,“肝失疏泄”是高脂血症发病的关键环节,形成“调肝降脂”理论。并以上述理论为指导,研发了调肝降脂方药如“复方贞术调脂方”等,在国家科技部“十一·五”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下,进行了大量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类方药降脂疗效显著,对饮食性、遗传性高脂血症均具有良好的调脂作用,作用机制明确,为“调肝降脂”理论提供了客观的科学依据[14,15,16,17,18,19,20,21,22]。本研究结果从高脂血症证候分布(包括主要证型、主要病变脏腑归属、主要脉象等)角度表明了“肝”的功能失调(肝肾阴虚、肝郁气滞、肝阳上亢、肝郁脾虚、肝胆湿热等)在高脂血症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本课题组提出的“调肝降脂”理论及其后续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