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包的理论研究_第1页
关于外包的理论研究_第2页
关于外包的理论研究_第3页
关于外包的理论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外包的理论研究

自冷战结束以来,该外包战略和管理模式已在欧美和其他发达国家得到广泛认可。过去外包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含量低的活动和产业,而如今随着国际产业布局的调整,外包的内容也逐渐增加了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活动。跨国公司外包的业务已经发展到产品设计、技术开发、物流、财务管理、对外公关、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很多方面,范围越来越广,层次越来越高。同时,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成为主要的发包国,而印度、菲律宾和中国成为主要的接包国。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外包具有整合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本质属性。随着外包的发展,这一新兴的商业模式受到国内外理论界普遍的关注。关于外包动因及决策依据的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几种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价值链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一、外包interpersonal目前学术界仍没有统一的外包界定。外包实际上是英语“outsourcing”的中文译文,由out和sourcing组合而成。1990年,CaryHamel和C.K.Prahaoad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写了一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的文章,首次使用“外包”(outsourcing)这个词。目前,普遍认为外包是指企业将生产或经营过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交给其他(专门)公司完成。简单来说,外包(outsourcing)是“使用外部资源”。外部是相对于企业内给而言。企业通过外部的资源为本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虽然部分企业还仅将外包视为卸下非核心业务,降低成本的手段,但JaneC.Linder(2002)认为,外包已经迅速超越了配件和生产流程的外部安排行为。外包意味着以战略眼光看待外部资源,企业的价值创造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还要求整合外部伙伴企业为最终顾客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增值。二、治理行为的影响交易费用理论的创始人Coase认为要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企业必须付出代价。市场中存在着交易费用,其主要内容包括:记载交易中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如获取和处理市场信息的费用,这是在交易准备阶段产生的费用。为完成市场交易而进行的谈判和监督履约的费用。其中包括讨价还价、订立合约、执行合约并付诸法律规范而必须支付的有关费用。未来的不确定性引致的费用,以及度量、界定和保护产权的费用。Williamson对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将其归纳为两组:第一组因素是交易主体行为的两个基本特征,即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第二组因素是有关交易特性的三个维度:交易资产的专用性程度、交易的不确定性程度、交易发生的频率。交易成本取决于交易的这三个维度。当完全内部一体化由于竞争的交易成本很高而受到限制时,进行外包合作就是最好的选择。HenriL.F.deGroot(1998)从交易成本理论出发,认为企业实施外包是为了达到降低交易成本,采取并监控在不同治理情形下的业务实施等目标。作者通过构建模型,得出了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节省工资和利润的支出以满足企业战略需求是企业寻求外包的主要动因,其中,降低交易成本是企业外包的关键动因。Grossman,Helpman&Szeidl(2004)从规模经济的角度对外包的动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外包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对于一个复杂产品,单个厂商生产该产品所有部件的成本过于高昂,而外包则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方式。MichaelEPorter(1985)将价值链描述成一个企业用以“设计、生产、销售、交货以维护其产品”的内部过程或作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一个环节的运行质量直接影响到其他环节,并对价值链整体造成致命损伤。因此,企业可以把某个薄弱环节外包给擅长的企业来行使,从而提高价值链的活动质量。李玉红(2006)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分析跨国公司的国际外包行为,认为在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产品价值链不断细分。国际分工已不局限于生产阶段,而在于产品的整个价值链,国际分工由产业间分工变为产业内分工。为实现全球战略,跨国公司对整个产品价值链进行拆分和对产业空间进行分割。对于技术特点不同的生产阶段,跨国公司根据要素密集程度的不同,对不同生产工序进行外包。不少学者对外包的动因进行了综合或折中主义的分析。LohLawrence&Venkatraman(1992)认为服务外包有不同层次:在宏观经济层面,暂时的经济周期和趋势推动企业通过签订外包合同来实现IT基础设施的合理化;在行业层面,竞争压力迫使企业与重要的IT供应商建立“以伙伴关系为基础”的关系;在企业层面,追求竞争优势推动IT外包决策;在企业内部,一些管理因素影响外包决策。Lacity&Willcocks(1994)指出服务外包的原因包括财务原因(成本降低、增加成本控制等)、业务原因(回归核心竞争力等)、技术原因(获得技术人才等)、政治原因(证明效率、证明新资源的正当性等)。ChrisinaCosta(2001)认为服务外包的动因是降低成本技术因素以及关注核心竞争力。陈菲(2005)以美国服务外包情况为例,依据投入产出表和其他相关数据对服务外包的发展动因进行了分析,指出服务外包的动因主要包括外部环境动因(技术动因、经济动因、市场动因)和内部推动力量(有效节省成本、关注核心竞争力)。其中,信息技术的发展、生产全球化程度、贸易全球化程度、金融全球化程度、市场变迁程度、成本及人均GDP与服务外包程度正相关,作为绩效的量化指标的增长能力和盈利能力与服务外包程度负相关。张芬霞和刘景江(2005)指出,离岸外包是经济、技术和政策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Spencer(2005)综合利用国际贸易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与合约理论,分析了发达国家向印度和我国的外包活动,指出相关专业化投资、不完全合同以及寻找和匹配等是国际外包的主要决定因素。三、企业外包和管理策略核心竞争力理论是业务外包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石,国内外学术界许多人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对外包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VenkatesanRavi(1992)提出企业的业务外包决策取决于需要外包的业务是否为企业的核心业务:如果面对的是核心业务,则应该采取自制策略;如果面对的是非核心业务,就可以采取外包策略。Arnold(2000)从核心竞争力角度总结了一个一般的外包模型。作者认为,公司的核心业务不能外包,可以考虑外包决策的是核心业务外围的辅助性业务、外围业务与无关业务,统称为非核心业务。刘斌(2001)也明确指出: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看法,企业竞争优势从长远考察,是由企业能力更深层次的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决定的。企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这决定了企业不可能在所有业务领域都获得同样的竞争力,必须把有限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同时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供应商或者是服务商。崔南方、李怀玉(2004)对企业的核心业务不能外包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并应用核心竞争力理论和价值链理论对企业的核心业务外包的决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结合国内外的实际情况考察了企业的核心业务外包现象。作者认为传统观点认为核心业务不能外包是因为混淆了核心业务和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指出体现核心竞争力的业务都是核心业务,但并不是所有核心业务都是核心竞争力的集中表现的载体。郭永辉、钱省三(2005)对外包企业的业务层次、外包决策层次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外包战略决策模型。指出根据业务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程度,企业业务可分为四个层次:核心业务、潜在核心业务、重要性业务、支持性业务。外包决策也可分为三个层次:战略层次、战术层次和一般层次。并以核心竞争力为主线,建立了三维外包战略矩阵模型,帮助决策其业务是内制还是外包。得出结论:对于不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供应商能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完成的业务,外包企业可以通过外包获得效益。而对于能形成企业独特性或属于企业需要开发的核心能力方面的业务,企业要自己完成。张建华、梅胜、张格(2005)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分析外包的决策。作者借用Williamson的分析方法,以交易资产的专用性程度、交易的不确定程度和交易发生的频率三个维度来刻画具体的交易活动。分析企业在不同的交易情况下的治理机制选择。指出当资产专用性低的时候,大量的供应商会形成有效竞争,这时选择市场被认为是可取的;当资产专用性高的时候,治理机制的选择取决于交易的不确定程度和发生的频率,当交易呈现出不确定性,并且高频率发生时,应以内部化为主;另外,当不确定水平并不是如此高的时候,长期关系治理可以尝试,也就是外包和战略联盟。李雷鸣、陈俊芳(2004)提供了企业外包决策的一个概念框架。指出企业在进行外包决策时,应该比较外包的总成本与内部生产的总成本,只有当一项业务活动外包出去,直接购买价格的节约足以弥补企业“管理”外包的成本增加,也就是说外包的总成本比内部生产的总成本低时,才能将该项业务活动外包出去。总成本由生产成本、谈判成本和机会主义成本构成。谈判成本和机会主义成本统称治理成本,其大小取决于产品的复杂性、市场的可争夺性和资产专用性三个因素。按照产品复杂性和资产专用性的不同,可以将企业的外包环境分成四种类型,在不同类型的外包环境下,外包企业应采取不同的措施:(1)低的产品复杂性和低的资产专用性。在这种情况下,外包可以取得最低的生产成本、最低的谈判成本和最低的机会主义成本。外包是最理想的选择。(2)低的产品复杂性和高的资产专用性。为避免外包企业成本的上升,外包企业应自身拥有专用性资产并将其租给承包企业。(3)高的产品复杂性和低的资产专用性。在这种组合情况下,机会主义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基本的问题在于交易的协调方面。(4)高的产品复杂性和高的资产专用性。如果符合这类组合特性的业务环节与企业的核心能力密切相关,企业应采取自制方式。如果业务环节与企业的核心能力相关程度较低,自制或外包两种模式企业都可以选择。沈琪、刘春生(2007)通过建立外包经济边界的内生性模型,指出外包是有成本的,主要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和协调成本。传统的“外包决策模式”掩盖了外包战略中最重要的内容,即成本收益的分析问题。任何外包都有经济边界,这种边界受制于规模经济、成本利润的空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界定,以及竞争环境的变数等因素,这些因素决定核心企业外包与自产之间的成本差异。外包的经济边界最终决定了哪些生产环节会被外包出去。承包商的数目与其成本节约效果有关,如成本节约越多,则外包厂商的数目也就越多。而企业自产的成本越高,则越倾向于选择外包。四、外包理论的研究较少。在经济发展阶段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外包这一新课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然而,由于外包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资料和数据积淀不足,外包课题的研究普遍存在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实证分析不充分等问题。另外,由于经济发展阶段和竞争力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