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荣辱观新探_第1页
《孟子》荣辱观新探_第2页
《孟子》荣辱观新探_第3页
《孟子》荣辱观新探_第4页
《孟子》荣辱观新探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孟子》荣辱观新探

一以“仁”为标准的荣辱观《孟子》中的“荣”一词只出现过两次。本文主要探讨了“荣”、“伤害”与“善”的关系。首先,孟子明确提出,以“仁”与“不仁”作为判断荣与辱的道德标准。明荣知耻,划清荣辱的界限,确立荣辱的衡量标准,这是儒家荣辱观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孟子·公孙丑上》)这里的“仁”字,既指“仁”德,又指“仁为什么“仁则荣,不仁则辱”呢?孟子总结历史经验,深刻认识到,“仁”与“不仁”关系到天下、国家、宗庙以及个人的安危。他说:“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家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这就是说,“仁”与“不仁”,是统治阶级能否“得天下”、“保社稷”的关键,也是士、庶人能否安身立命的根本。“得天下”、“保社稷”,是因为行“仁”,行善,从而“得民心”的结果。在孟子看来,能得到人民的拥护,社会安宁和谐,这对统治阶级来说没有比这再光荣的事了。“四海”、“社稷”、“宗庙”、“四体”不保,才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最大的耻辱。在这里孟子阐发了树立以“仁”为标准的荣辱观对个人、国家、民族的重大意义。孟子进一步把“仁”的重要性,形象地比作人们的安全的住宅。“夫仁,人之安宅也。”(《孟子·公孙丑上》)他高度评价了“仁”的巨大的作用,“仁之胜不仁犹水胜火。”(《孟子·告子上》)他甚至断然说:“仁者无敌。”并且要人们深信“勿疑!”(《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又强调指出:“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他还引了《诗经》为证:“《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孟子·离娄上》)某些不仁的君臣怎能为善、为仁呢?只不过相与沉溺,直至含羞(辱)而死罢了。因此,孟子批评了一方面讨厌“耻辱”,即“恶辱”,但是另一方面却又干起“不仁”的勾当的人。“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在这里强调了“耻辱”与“不仁”的不可分割性,也就进一步论证了“不仁”是“耻辱”的根源与标准。孟子曰:“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人役而耻为役,……如耻之,莫如为仁。”(《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深刻揭示,一个人之所以沦为仆役,就是由于他自己没有去行仁、行智、行礼、行义。只要他坚持行仁,就会从根本上免去自己沦为仆役的耻辱。朱熹曰:“此亦因人愧耻之心,而引之使志于仁也。不言智礼义者,仁该全体,能为仁,则三者在其中矣。”(P294)他认为,孟子说这话的用意就在于要把人的知耻之心引导去立定行仁之志。而一个人只要能坚持行仁,也就一定能同时行智、行礼、行义。因为,仁内含着智、礼、义;仁是最根本的。孟子在与学生公孙丑对话中,还具体阐述了劳动与荣辱的关系。在孟子看来劳动是光荣的,而不劳而获是耻辱的。公孙丑问孟子:“《诗》曰:‘不素餐兮。’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不素攴兮’,孰大于是?”(《孟子·尽心上》)“不素餐兮”,即“不白吃饭”,载于《诗经·魏风·伐檀》。是用“素餐”来讽刺贪官污吏。孟子在与公孙丑的对话中,不仅提出了以劳动为荣、以不劳而获为耻的思想,而且明确了作为不从事体力劳动的君子所应承担的社会职责,提倡了勤勉敬业的精神与品德,反对一切贪图安逸,厌恶劳动的思想行为。二“吾耻之以基因项目为主”《孟子》中对“耻”和“辱”的评述。孟子曰:“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孟子·万章下》)这表明官吏的职责与光荣就在于能切实推行仁政,反之则是可耻的。孟子曰:“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朱熹曰:“声闻,名誉也。情,实也。耻者,耻其无实而将不继也。”“如人无实行,而暴得虚誉,不能长久也。”(P366)孟子和朱熹在这里谈了“名”与“实”的统一性问题。他们都反对“声闻过情”、“暴得虛誉”、“无实”,指出这些都是“不继”、“不能长久”的。在古代,当贤君发现有的君子穷到没饭吃,以至于不能出来做官承担社会责任时,应引以为“耻”。孟子曰:“其下,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君闻之,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土地,吾耻之。’(《孟子·告子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对于打了败仗深以为“耻”,愿意替那些为国牺牲的人雪耻报仇。他说:“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孟子·梁惠王上》)。“知耻”与“勇”的关系,正如《中庸》所说:“知耻近乎勇。”(《中庸·第二十章》)因为,众所周知,沒有足够的勇气,是无法知耻的。孟子对齐宣王说,周武王对于殷纣王在世上橫行霸道,感到义愤填膺,于是就下定决心,起来革命,并且革命成功了,从而使全天下的人民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如果您大王也能做到勃然大怒,因而也就能使全天下的人得到安定,那么人民便惟恐您大王不喜爱勇敢呢!“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孟子·梁惠王下》)由此可见,“知耻”既可激起愤怒,又可激励勇敢。孟子曰:“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也。如耻之,若莫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孟子·离娄上》)国家虽然有大小强弱之分,但是国家之间的关系,则必须是平等的。弱小的国家学习强大的国家的强国之道,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却完全没有理由要弱小的国家必须听从强大的国家的命令。强大的国家,是不可以野心勃勃地称霸天下的,弱小的国家也不应有此痴心妄想;弱国一定要变成強国,但决不要也变成霸国。孟子曰:“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但是“归洁其身而已矣”。“吾闻其以尧舜之道要汤,未闻以割烹也。”(《孟子·万章上》)朱熹曰:“辱己甚于枉己,正天下难于正人。若伊尹以割烹要汤,辱己甚矣,何以正天下乎?……言圣人之行,虽不必同,然其要归,在洁身而已。伊尹岂以割烹要汤哉?”(P391)万事不求人的人,是没有的。但是求人,一定要求之有道,坚持原则。企图以“枉己”甚或“辱己”的歪道,千方百计去求人,首先就是有辱自己的人格,有损自己的尊严,是干不得的。其次,也是行不通的。因为,正直的人是不会接受的,他一定要拒之于门外,甚至于千里之外的。所以,应切记务必要以“洁身之道”和“尧舜之道”,即“正道”和“直道”去求人。三“无狂心,也风而不耻”《孟子》中对“羞”、“羞恶”和“耻”的评述。首先,孟子从“直道”、“经”论述了“知耻”的问题。孟子曰:“柳下惠不羞汙君,不卑小官。”(《孟子·公孙丑上》)“柳下惠不羞汙君,不辞小官。”(《孟子·万章下》)柳下惠,是早于孔子的鲁国贤人。他的为人处事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很随和。“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孟子·万章下》)柳下惠又以“直道”而著称。他担任过法官,由于他秉公办事,“直道而事人”,遭到了三次罢官。别人劝他到别处去干吧,他却不愿离开祖国,“何必去父母之邦?”因为,他认定只要自己坚持“直道”,而决不沦为“枉道而事人”,无论他到什么地方去干,都会有这样下场。所以,沒有必要离开祖国。更典型的例子是:“柳下惠不羞汙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孟子·公孙丑上》)柳下惠对奉侍不好的君主,甚至自己不被上面任用,处境很困难都毫无怨言,也不感到羞耻,因为他能是非分明,洁身自好,一以贯之地恪守“直道”,绝不放弃原则。而他在态度上又“油油然与之偕”,“援而止之而止”,很随和。正如柳宗元在《断刑论》中所说:“经也者,常也;权也者,达经也。”这就是说,经是常道,权变是实现常道的灵活性。孔子曰:“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孟子诠释道:“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朱熹又注曰:“孟子曰: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所谓无可无不可也。”(P224)所以,怎样围绕“知耻”把“直道”、“经”与“和道”、“权”结合好,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起来,无疑是一门高深的人生艺术。其次,孟子从人的本性论述羞耻。孟子曰:“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又说:“羞恶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上》)。朱熹曰:“羞,耻己之不善也。恶,憎人之不善也。”因此,所谓“羞恶之心”,就是对自己或别人的坏处感觉到羞耻和厌恶的心。也就是说,是心里对自己或别人的坏处感觉到羞耻和厌恶。可见,“羞恶之心”与“知耻”是密切不可分的。所以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朱熹引赵氏曰:“人能耻己之无所耻,是能改行从善之人,终身无复有耻辱之累矣。”(P445)杨伯峻先生认为,正确理解并诠释这一句中的“之”字,乃是关键。“之——有人把这个‘之’字看为动词,适也。那么,‘无耻之耻,无耻矣’便当如此翻译:由没有羞耻之心到有羞耻之心,便没有羞耻之事了。但我们认为‘之’字用作动词,有一定范围,一般‘之’下的宾语多是地方、地位之词语,除了如在‘遇观之否’等卜筮术语中‘之’字后可不用地方、地位词语以外,极少见其他用法,因此不取。”所以,应译为:“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真是不知耻呀!’”(P302-303)。孟子说:“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孟子·尽心上》)这段话,讲了三个问题:其一,羞耻与人的关系很大,因为不知耻的人,是算不了人的,失去了人的资格的,这是从人的本性来论述荣辱问题;其二,搞惯阴谋诡计的人,缺德的人,是压根儿就不知道天下还有“羞耻”二字的,这是从道德修养来论述荣辱的问题;其三,告诫人们,当和别人相比较发觉自己的不足时,如何对待自己的不足呢?千万不能等闲视之,认为无所谓,而应予以高度重视,把它视为“羞耻”,以激发立志,决心要追赶上他人。这是从自觉与否来论述荣辱问题。上述解读了孟子关于什么是荣,什么是辱,什么是耻,什么是羞恶等问题。“好辩”,是孟子其人其学的一大特色。他正是在辩论过程中涉及到这些荣辱问题。概而言之,孟子的荣辱观,主要贡献有以下三点:其一,孟子明确提出了以“仁”作荣辱的标谁。他说:“仁则荣,不仁则辱。”“仁”学,是孔子的创新,是孔学的核心。孟子继承并发展为“仁政”学说。以“仁”作为检验荣辱的尺度,是其“仁政”学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內在逻辑的必然。也是对孔子以“礼”为荣辱标准的传承与创新。其二,孟子将荣辱问题提到了人性的高度。儒家很重视人与禽兽之分。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孟子也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所以,孟子所说的“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等,就充分表明了他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