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石羊中学全国高三冲刺考(四)全国I卷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石羊中学全国高三冲刺考(四)全国I卷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石羊中学全国高三冲刺考(四)全国I卷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石羊中学全国高三冲刺考(四)全国I卷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石羊中学全国高三冲刺考(四)全国I卷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届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石羊中学全国高三冲刺考(四)全国I卷生物试题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研究发现,位于果蝇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t)在纯合后,可使雌蝇(XX)发育成不育的雄蝇,但对雄蝇(XY)没有效应。一对该基因杂合的雌雄果蝇交配后产生F1,F1自由交配产生F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子代雄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或XY B.F1雌蝇中纯合体占1/3C.F2中t基因的频率为3/7 D.F2中雌蝇和雄蝇数量比为5:7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有环状DNA分子位于拟核区域B.需氧生物的细胞都是以线粒体作为产能的“动力车间”C.大肠杆菌中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并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D.蓝细菌是自养生物,因为其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3.人类的参与使受到影响的环境得到改善,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措施,如修复盐碱化的草地、植树造林、生态农业的发展、将工厂废弃地改造为公园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农业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B.植树造林提高了生物多样性,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修复盐碱化草地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结构逐渐变得复杂D.工厂废弃地植被重建与维持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4.为了选择适合内蒙古高原地区的造林植物,科研人员对该地区A、B、C三种锦鸡儿属植物的叶片的形态结构、渗透压、气孔开放度日均值等进行了比较,结果如下表。种类叶片形态叶片厚度/mm叶片面积/mm2叶片被毛渗透压/kPa气孔开放度日均值/(mmolH2O•m-2•s-1)A种平展或微瓦状0.20895.10少许绿色柔毛1276234.56B种瓦状0.23514.88密灰色柔毛1807211.37C种卷筒状0.32311.90密直立或伏贴绢毛2286152.93据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选择C种锦鸡儿属植物作为沙漠植物最合适B.渗透压升高有助于植物在干旱条件下吸收水分C.增加叶片厚度和被毛、减少叶面积能提高植物抗高原辐射的能力D.A→B→C叶片结构的变化保证植物在降低蒸腾作用的同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变5.树线是指直立树木分布的海拔上限,如图1所示。生态学者研究了全球变暖环境下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对树线上升幅度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树线之上和之下的主要植被分别为草甸和森林,影响植被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阳光B.该研究表明,在全球变暖环境下,树线上升幅度大小与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呈负相关C.树线上升过程中,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D.生态学者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样地内的植被类型,从而确定树线的上升幅度6.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细菌发生基因突变,从而产生了抗药性B.生物通过有性生殖丰富了变异的多样性,从而加快了生物进化速度C.“收割理论”是指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D.“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之一是捕食者一般不将所有猎物吃掉,以利于可持续发展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提高作物的光合速率是提高作物产量的关键措施。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面积种植时,当阳光不足或日照时间过短时,可以通过____________的措施来提高作物光合效率。植物吸收的光能用于___________。光照强度较弱时,植物吸收CO2的速率减慢,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2)研究发现,喷施低浓度的NaHSO3溶液能提高光合速率从而提高小麦生长速率。为了验证NaHSO3是通过影响光合速率而不是通过影响呼吸速率来提高小麦植株的生长速率的,请以小麦幼苗和2mmol·L-1的NaHSO3溶液等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这一结论。(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克隆猪成功率较低,与早期胚胎细胞异常凋亡有关。Bcl-2基因是细胞凋亡抑制基因,用PCR技术可以检测该基因转录水平,进而了解该基因与不同胚胎时期细胞淍亡的关系。克隆猪的培育及该基因转录水平检测流程如图。请回答:(1)图中重组细胞的细胞核来自____细胞,早期胚胎移入受体子宫继续发育,经桑椹胚、囊胚和____胚最终发育为克隆猪。(2)在PCR过程中可检测出cDNA中Bcl-2cDNA的分子数,进而计算总mRNA中Bcl-2mRNA的分子数,从而反映出Bcl-2基因的转录水平。①图中X表示____过程。②从基因组数据库中查询Bcl-2mRNA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设计合成____用于PCR扩增,PCR过程第一轮循环的模板是____。9.(10分)鲑鱼(又名三文鱼)幼体在淡水河里生活1-5年后,再进入海水中生活2-4年育肥,成熟后,它们会溯河洄游到自己的出生地繁育后代。(1)鲑鱼进入海洋后大量捕食鱼虾等小动物,肉质由白变红,这与其体内虾青素含量的上升有关。虾青素是由藻类等浮游植物合成的,沿着__________进入鲑鱼体内,它使鲑鱼具有充足的体力完成洄游。(2)鲑鱼逆流洄游途中,有时需要跳起露出水面,才能跃上台阶,而熊经常等待在台阶上。熊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__________,它这种特殊的捕食技巧,是在__________的作用下,朝着特定方向进行形成的。(3)每年有40万条鲑鱼回到艾尔华河上游产卵,19世纪初期,美国在河流中下游建立艾尔华大坝和葛莱恩斯峡谷大坝,请分析这会对鲑鱼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__。(4)科学家对河中的鲑鱼分布进行了调查,为了减轻对鲑鱼的影响,并未采用传统的__________法进行种群数量调查,而是采用了环境DNA(eDNA)技术。该技术从环境中提取DNA片段,结合PCR技术来检测目标生物,是一种新型生物资源调查手段,具体操作如下:①水样中提取的eDNA可能来自水中动植物死亡后的组织细胞及各种排泄物,以及水中的________。首先根据鲑鱼的特有基因设计_________,然后进行PCR,根据最后获得的DNA产量估计该取样点的鲑鱼种群密度。②eDNA技术具有高灵敏、低成本、无损伤、快捷方便等优点,应用前景广泛,但不能用于__________。A.物种多样性的研究B.某种鱼类的食性分析C.濒危物种的调查D.准确判断物种的实时存在情况(5)美国政府最终于10年前,拆除了这两座大坝。当时有两种拆除方案:方案一:在一个月内,完全拆除大坝,以尽快恢复河流的生态系统。方案二:在三年内,分阶段拆除、逐渐恢复河流并冲走大坝下积累的淤泥。请选择你认为合理的方案,并阐述理由_________。10.(10分)某同学进行的探究实验一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图甲是探究在温度为30℃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图乙表示该植物的某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CO2释放量和叶绿体O2产生总量的变化。请回答:(1)为了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图甲装置的灯与试管之间安置了盛水玻璃柱,目的是_____;为了改变光照强度,你认为应该釆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2)图乙中光照强度为b时,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光照强度为d时,光反应产生的并能够为暗反应所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3)已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若乙图中的直方柱的高度不发生改变,则c点应该向___________平移。11.(15分)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1)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前膜时,引起突触前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与相邻部位产生_______。(2)图中兴奋引发的突触传递过程①→④中,信号传递方式是_______。(3)为证明细胞内Ca2+浓度可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量,有同学提出以下的实验思路:施加能使Ca2+通道关闭的阻断剂,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再在该实验体系中适度增加细胞外液中的Ca2+浓度,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该实验思路是否可行?说明理由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题分析】

由题意知:一对该基因杂合的雌雄果蝇交配后产生F1,F1自由交配产生F2,即亲本基因型为TtXX与TtXY。子代的基因型为TTXX、TTXY、TtXX、TtXY、ttXX、ttXY,其中ttXX发育为不育的雄蝇,其它基因型的性别发育正常。【题目详解】A、tt可使雌蝇(XX)发育成不育的雄蝇,因此子代雄蝇的性染色体组成除XY外还有XX,A正确;B、F1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基因型和比例为1/4TTXX、2/4TtXX、1/4ttXX,其中1/4ttXX发育为雄蝇,因此F1雌蝇为1/3TTXX、2/3TtXX,纯合体占1/3,B正确;C、由于F1中的ttXX不育,因此,F1的雌配子为2/3T、1/3t,雄配子为1/2T、1/2t。F2中,有2/6TT、3/6Tt和1/6tt,所以F2中t基因的频率=3/6×1/2+1/6=5/12,C错误;D、在F2中1/3×1/2×1/2=1/12ttXX为雄蝇,因此F2果蝇的雌雄比为(1/2-1/12)∶(1/2+1/12)=5∶7,D正确。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在伴性遗传中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从题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2、A【解题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常见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类别以及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题目详解】A、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有环状DNA分子位于拟核区域,A正确;B、蓝藻也是需氧型生物,但是它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B错误;C、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错误;D、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D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各选项涉及生物的类别,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3、A【解题分析】

构建生态农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构建农业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的污染,该生态系统中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实现了良性循环,自我调节能力强弱取决于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和营养成分。【题目详解】A、物质可以循环利用,但能量只能多级利用,不能循环,A错误;B、植树造林使群落结构更加负载,提高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正确;C、改造盐碱化草地的过程中,群落的空间结构也会发生变化,群落结构变得复杂,C正确;D、工厂废弃地植被重建与维持过程是在保留了土壤条件的基础上发生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D正确。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重点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知识,群落结构越复杂,稳定性越高。4、D【解题分析】

叶片形态的筒状改变、叶片厚度加大、叶面积减少、被毛度大、渗透压加大、气孔开放度低等有助于提高吸水能力、保水能力和抵抗高原强辐射的能力;据题表可知,C种锦鸡儿叶片厚度最厚,叶片面积最小,被毛度大,渗透压大,气孔开放度最低,是最适合的沙漠植物。【题目详解】A、据题表可知,C种锦鸡儿叶片厚度最厚,叶片面积最小,披毛度大,渗透压大,气孔开放度最低,所以C种最适合作为沙漠植物,A正确;B、渗透压升高有利于在干旱条件下吸收水分,B正确;C、叶片厚度加大、被毛度大、叶面积减少,能使植物接受光照量减少,有助于提高抵抗高原强辐射的能力,C正确;D、三种植物的气孔开放度日均值不同,导致吸收的CO2量不同,CO2吸收量会影响光合作用强度,D错误;故选D。5、A【解题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树线上升幅度与树线之上的植被厚度指数呈负相关。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留下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题目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影响树线上下的光照程度相差无几,影响植被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应该是海拔(温度),A错误;B、分析题图可知,植被厚度指数越高,树线上升幅度越小,二者呈负相关,B正确;C、树线上升过程中,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树木的数量增加,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C正确;D、生态学者以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样地内的植被类型,从而确定树线的上升幅度,D正确;故选A。6、A【解题分析】

1、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2、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题目详解】A、先有细菌发生基因突变,后有抗生素的选择作用,A错误;

B、生物通过有性生殖丰富了变异的多样性,从而加快了生物进化速度,B正确;

C、“收割理论”是指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正确;

D、“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之一是捕食者一般不将所有猎物吃掉,以利于可持续发展,D正确。

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明确先有变异后有选择。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补充人工光照光反应中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较少,还原C3化合物较慢,使CO2的固定速率减慢,故植物吸收的CO2减少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麦幼苗若干,平均分为四组,置于密闭容器中,记为甲、乙、丙、丁组,测定各组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并记录。甲组用一定量的2mmol·L-1的NaHSO3溶液喷施小麦幼苗,不遮光,乙组用等量清水喷施小麦幼苗,不遮光;丙组用与甲组等量的2mmol·L-1的NaHSO3溶液喷施小麦幼苗,并遮光,丁组用等量清水喷施小苗幼苗,并遮光。将四组置于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各组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甲组和乙组对比,甲组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减少的更多,丙组和丁组对比,两组中CO2增加的量相同【解题分析】

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等,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所以光反应和暗反应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整体。【题目详解】(1)小面积种植时,当阳光不足或者光照时间过短时,可以通过补充人工光照的措施提高作物光合效率。植物吸收的光能一方面使水光解产生[H]和氧气,另一方面可促使ADP与Pi转变成ATP。光照强度较弱时,植物吸收CO2的速率减慢,主要是因为光照强度较弱时,叶片中叶绿体中的光反应速率减慢,产生的[H]和ATP减少,还原C3化合物较慢,使CO2的固定速率减慢,因此所需要的CO2减少。(2)本实验是为了验证低浓度的NaHSO3是通过影响光合速率而不是通过影响呼吸速率来提高小麦植株的生长速率的,即实验目的为两个,所以应设四组实验,两两对照。其中两组用来验证低浓度的NaHSO3可影响光合速率,另外两组可用来验证低浓度的NaHSO3不影响呼吸速率。所以实验思路为: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麦幼苗若干,平均分为四组,置于密闭容器中,记为甲、乙、丙、丁组,测定各组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并记录。甲组用一定量的2mmol·L-1的NaHSO3溶液喷施小麦幼苗,不遮光,乙组用等量清水喷施小麦幼苗,不遮光;丙组用与甲组等量的2mmol·L-1的NaHSO3溶液喷施小麦幼苗,并遮光,丁组用与乙组等量清水喷施小苗幼苗,并遮光。将四组置于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各组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实验的预期结果为:甲组和乙组对比,甲组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减少的更多,丙组和丁组对比,两组中CO2增加的量相同。【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影响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和设计能力。8、体原肠反转录引物Bcl-2cDNA【解题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克隆猪的培育及该基因转录水平检测流程。图中涉及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胚胎移植及PCR技术,其中mRNA→cDNA的X过程为逆转录过程。【题目详解】(1)图中卵母细胞是受体细胞,良种猪的体细胞是供体细胞提供细胞核,形成重组细胞;早期胚胎发育经过桑椹胚、囊胚和原肠胚,最终形成克隆猪。

(2)①mRNA→cDNA的过程表示反转录过程。

②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是已知Bcl-2基因或者Bcl-2mRNA的核苷酸,以便合成引物;条件包括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根据题中流程图,第一轮循环的模板式Bcl-2cDNA。【题目点拨】本题以社会热点为素材,结合克隆猪的培育及该基因转录水平检测流程图,考查胚胎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核移植、早期胚胎发育、PCR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9、食物链消费者自然选择鲑鱼不能洄游产卵,导致其种群密度急剧下降标志重捕微生物引物D方案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短期快速拆除大坝,会导致上、下游水量急剧改变,大坝下堆积的淤泥大量流到下游,使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解题分析】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成分构成作用(主要生理过程)营养方式地位非生物

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光、热、水、土,气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生物成分

生产者绿色植物、光合细菌、化能合成细菌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用)自养型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动物、寄生微生物、

根瘤菌消费有机物(呼吸作用)异养型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分解者腐生微生物分解动植物遗体(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题目详解】(1)鲑鱼中含有虾青素,而动物体内不能合成虾青素,虾青素主要是沿着食物链进入鲑鱼体内。(2)熊捕食鲑鱼,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消费者,鲑鱼逆流洄游途中,有时需要跳起露出水面,才能跃上台阶,而熊经常等待在台阶上,捕食鲑鱼,它这种特殊的捕食技巧,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朝着特定方向进行形成的。(3)大坝的建设,导致鲑鱼不能从海洋中回到淡水河中进行产卵,导致其种群密度急剧下降。(4)一般情况下,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生物,调查种群密度用标志重捕法。①水样中提取的eDNA可能来自水中动植物死亡后的组织细胞及各种排泄物,以及水中的微生物;根据鲑鱼的特异基因设计引物来进行PCR,则可根据水样中模板DNA含量的多少,来估计该取样点的鲑鱼种群密度;②eDNA技术可以进行物种多样性研究,濒危物种调查。还可以根据鱼类的排泄物分析其食性。但是由于该技术分析的是动植物死后的组织细胞,所以不能准确判断物种的实时存在情况,ABC正确,D错误。故选D。(5)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急剧地改变生态系统的环境,会使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基于此的考虑,选择方案二较为合理。【题目点拨】本题以材料为背景,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结构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0、吸收灯光的热量,排除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移动灯泡,改变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或相同距离用不同功率的灯泡照射)小于ATP和[H]左【解题分析】

图甲为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装置,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排除光照对水温的影响,图乙中叶绿体氧气的产生总量表示总光合速率,叶肉细胞二氧化碳的释放总量表示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的差值。光照强度为a时,叶肉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光照强度为b时,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且呼吸速率是光合速率的二倍,即呼吸速率为6个单位;光照强度为c时,总光合速率为为6,与呼吸速率相等,此时净光合速率为0,故可知c点的光照强度表示光补偿点;当光照强度为d时,总光合速率为8,净光合速率为2。【题目详解】(1)为了避免无关变量如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装置中在灯与试管之间安置了盛水玻璃柱,以吸收灯光的热量,防止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以保证实验的结果,是由光照强度的改变引起;为了研究光照强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图甲装置通过移动灯泡,改变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或相同距离用不同功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