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概览本单元注重文言文阅读,学习古代议论散文。《寡人之于国也》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过秦论》是古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通过对秦由盛至衰,由兴到亡的历史总结,论述了它所犯的过失,揭示了导致其灭亡的原因,申述了作者关于治国应施仁政的主张,并讽劝当时的统治者必须以秦为鉴,施行仁义,以求长治久安。《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短论。作者主张以道为择师的唯一标准和能者为师的观点,突破了封建观念,针砭了当时以门第相尚,不重真才实学的流弊;关于“人非生而知之”,有惑则从师的论断,也是符合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值得肯定。

学法指导1.理解文言文常用词语和句式,熟读背诵课文。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工夫的是多掌握文言文常用词语。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词语的意义,对文言文词义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才可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文言文。掌握、积累文言文常用词语,理解词义和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归纳对比练习,准确规范的翻译练习,在理解词义和句式的基础上的朗读背诵,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主要训练方式。学法指导2.培养质疑解难的能力。质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遇到不懂、理解不透的地方,把疑问提出来。文言字词,有浅层意思,有深层含义,无论浅层深层,有疑而问,都是质疑。本单元要求的质疑,主要指这一类。这一类质疑,就是钻研精神。另一类质疑,就是不同意作者的说法,提出不同的意见。这一类质疑,则是怀疑精神。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这“人”,充满着一种叫刚烈的东西,他远远不像孔子那样“温良恭俭让”。当生与义不能兼得,他宁可取义,也无意苟且偷生;当死与不义不能同避时,他宁可赴死,也不愿躬行不义。“舍生取义”,看似简单的四个字,读出的却是昂昂乎的浩然正气。它曾激励过多少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难,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忧郁的老儒》未见飞檐画栋的建筑群,你先看到的是孟庙里的树。“藤系银杏”是孟庙中的一景。一棵高大粗硕身披鳞甲像披挂着铠甲的壮士的银杏,周身攀满了柔韧绵长的紫藤,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不相上下。四五月间,紫藤结出一串串花穗,使银杏像个“菊花插得满头归”的佳人。——《孟庙的树》孟子曾曰:人有四心——谦让之心,善意之心,羞耻之心,恻隐之心。这就是善,就是人间真“爱”,无论是一生只做一件事的科技领航人朱光亚,还是坚守藏区12年的高原并蒂莲胡忠、谢晓君夫妇,无论是绿了青山,白了头发的人民好书记杨善洲,还是临阵火灾现场指挥的铁血将帅刘金国……他们都启示我们:让善永驻人间。“不求大爱无疆,但求小爱有情。”——《让爱永驻人间》作者介绍战国中期,诸侯争城夺地,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生产力水平低下,加上横征暴敛,造成人口减少,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增殖人口。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而忧心忡忡。背景解读1.《孟子》《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反映了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更具体,描绘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部头最重的一本。知识链接2.孟子名言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字音1.梁惠王面临怎样的困惑?提示: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2.孟子“仁政”思想包括几个方面?其具体内容是什么?提示:包含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二是“王道之成”的道理。文章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1.“王道之始”与“王道之成”有什么关系?【对应考点】分析文章内容。【提示】结合作者的思想,从二者的不同点和关联点进行分析。【答案】“王道之始”的三条措施分别是“农、渔、林”,主要强调“不扰民”;“王道之成”的四条措施分别是“纺、蓄、农、教”,既强调“不扰民”,又强调“制民产”,还强调“兴教育,治礼仪”。因此,前者是王道的初步措施,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王道的根本措施,是前者的深化。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如何理解这两句话。【对应考点】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提示】联系社会现实分析。【答案】这两句表现了孟子对暴政虐民的批评。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构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尽心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②连续使用排比句,列举采用自己的措施得民心的好处,而且这些措施是由较为抽象到具体可行;既然可行,对梁惠王来说就很有诱惑力,从而很好地把自己的仁政思想和梁惠王的增民的愿望结合起来。这样,梁惠王对他的思想更能接受。③使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非仁政的做法既然得不到民心,当然也就不可能使民增多,所以仁政的重要性就显示出来了。4.文章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如何看待孟子的这些“仁政”思想?请你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谈谈自己的看法。【对应考点】探究文本价值。【提示】结合孟子的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作答。【答案】(观点一)孟子认为“王道之始”首先是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合理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其次是加强文教德化,提高人们的思想修养。他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重视经济发展和教育的关系。虽然孟子的主张归根结底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利益,但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是有积极意义的。(观点二)孟子在论述“王道之始”时说:“不违农时……材木不可胜用也。”这其实和现代人关心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是一样的。只不过古人主要是为了维持生态平衡,以利于最大限度地、源源不断地获取生存资源;而现代的环保意识,则是鉴于日趋严重的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不只在于合理利用资源,更重要的是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观点三)在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孟子也教会了我们如何进行生态节制,包括如何节约土地和水、保护森林,如何选地安家,如何培植作物,懂得“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此外,儒家思想中还有许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节约消费的思想,也是值得现代人借鉴的。孟子善用排比进行铺叙和渲染,如课文倒数第二段中就连用四组排比句,其中前三组排比是他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他教民的主张。就这样,他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请仿照上述写法,以“走进自然”为话题,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个文段。200字左右。【答案】示例:如不是苏轼亲临了壮阔的赤壁,又怎能心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即时小练如不是李白亲临庐山,又怎能写出“疑似银河落九天”这般的千古绝句?如不是毛主席亲临自然,又怎能抒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壮志?可见,要想真正体会自然、感知自然,光是从影视、文字间领会是不够的,唯有亲临自然,才能于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之间,才能于云卷云舒、花败花开之间,寻得自然的真谛。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教材中出现的频率特别高,其用法也特别多。而这些虚词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对象。因此,要熟记课文语境,梳理课内知识,解题时牢记“选材在课外,知识在课内”的原则。文言虚词考点透视判断虚词用法时,可以用以下方法:1.代入筛选法。如果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可将它的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2.语法推断法。有些虚词可以从语法的角度分析其意义。首先抽出句子主干,划分句子成分,而后根据虚词的位置判断其功能。一般来说,代词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副词充当状语,介词往往与名词、代词组合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补语,连词只起连接作用,不作句子成分。3.结构推断法。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4.标志确认法。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标志词,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见”“于”

“为……所”等。真题典例【答案】B【解析】B.代词,代指楚国/语气副词,加强祈使语气。A.动词,到。C.副词,果然。D.介词,用。【参考译文】桓公向管仲问道:“楚国,是崤山以东的强国,它的人民娴熟于战斗的方法。(如果)派军队攻伐它,只怕(我们的)实力不能胜过它,会兵败于楚国。应该怎么办呢?”管仲回答说:“就用战斗的方法来对付它。”桓公说:“这怎么讲?”管仲回答说:“您可高价收购楚国的鹿。”桓公便派人到楚国购买活鹿。管仲就让桓公告令民众,贮藏国内十分之六的粮食。派左司马伯公率领壮丁到庄山铸币。派中大夫王邑带上二千万钱到楚国收购活鹿。楚王得知后,向他的丞相说:“钱币是人们看重的东西,国家靠它维持,英明的君主用它赏赐功臣。禽兽,是一些有害的东西,是英明的君主应当抛弃驱逐的东西。现在齐国用珍贵的宝物高价收买我们的害兽,这样是楚国的福分。上天将用齐国的金钱惠及楚国。您通告百姓赶快去寻找活鹿,来把齐国的财宝全部换来。”楚国百姓就放弃耕种来猎捕活鹿。管仲还对楚国商人说:“您给我贩来活鹿,二十头就给您黄金百斤;十倍(二百头)就给您黄金千斤。这样楚国不向百姓征税,财富也充足了。”楚国人民都在外面找鹿。隰朋让齐国百姓贮藏了五倍(于过去)的粮食,楚国凭借(出卖)活鹿贮藏了五倍(于过去)的钱币。管仲说:“楚国可以攻克了。”桓公说:“怎么办?”管仲回答说:“楚国贮藏的钱币增加了五倍,楚王将会很得意,之后求购粮食。”桓公说:“好。”于是派人封闭关隘,不和楚国互通使节。楚王果然非常得意,然后求购粮食。但是几个月都买不到粮食,楚国买一石粮食要四百钱。齐国派人运粮到芊地的南部出卖,楚人十分之四都投降齐国。几年之后,楚国就服从(于齐国)了。桓公向管仲问道;“我想要找到控制衡山国的办法,这应该怎么办?”管仲回答说;“您可以派人高价收购衡山国的兵器,燕国和代国一定跟着您去买,秦国和赵国听说后,一定和您争着买。衡山兵器必然会价格翻倍。天下争相购买,衡山国兵器必然涨价十倍以上。”桓公说:“好。”于是派人到衡山国寻找、收购兵器,不敢同他们讨价还价。齐国实行购买衡山国兵器的策略十个月以后,燕、代两国听说,果然派人去衡山国买兵器。燕、代两国实行这一策略三个月以后,秦国听说了这一消息,果然也派人去衡山国购买兵器。

孟子穿越时间的河流,你依然被世人敬仰。两千多年亦不曾改变。历史的旋涡中,闪亮的是你那思想的光芒。都说乱世出枭雄,不只是在军事上,你就是思想上、政治上的枭雄。战国时期,一个混乱的时期,一个无主的时期,一个嗜杀的时期,只有你才提出“人性本善”这一主张,只有你才会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只有你才会说人人都可以行“不忍人之政”。该说你太善良呢,还是太天真呢?善良是肯定的,但天真也是有的,不然为什么会游历各国,而且去游说齐宣王、梁惠王?你明知他们有称霸的野心,有嗜杀的本能,却妄想用“人性本善”去感化他们,这不是天真又是什么?曹交曾问过你:“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你说:“然。”但你确切地知道尧舜时代的仁政究竟是什么样子吗?我想你未必清楚,你只不过是虚构一套自己认为的仁政思想。可若说你虚构,却又有些不实,因为当时确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也许是你对这些现实太不满才构想出这套“不忍人”的仁政来的吧!你留给后人的是一部充满了你的思想主张的书——《孟子》,虽然并非都是你所作,却可以代表你的思想和风格。《孟子》一书中论辩居多,而当公都子问你:“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你却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