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地理上复习提纲_第1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地理上复习提纲_第2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地理上复习提纲_第3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地理上复习提纲_第4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地理上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球体。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外表积5.1亿平方千米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1〕麦哲伦环球航行〔2〕月食〔3〕海边看行船,〔4〕地球卫星影像等4.经线和纬线的区别纬线经线(又名子午线)定义与地轴垂直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形状圆半圆长度从赤道向极点逐渐缩短等长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相互关系平行相交5.经度和纬度经度〔子午线〕纬度划分起点0°经线(本初子午线)0°纬线(赤道)划分方法0°经线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西经(W)0°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数值由0°经线向东向西同时增大由0°纬线向南向北同时增大数值围0°—180°0°—90°表达方式度数+W或E数值+N或S半球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20°W以东至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0°-160°E)赤道以南为南半球0°以西至160°E以东为西半球(20°W-180°-160°E)另: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即经度差为180°的两条经线〕组成的圆圈麦哲伦经过的大洋西班牙大西洋南美南端太平洋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绕转中心地轴太阳周期一天〔约24小时〕一年〔365或366天〕产生现象昼夜更替时间差异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产生原因地球是不透明球体和自转绕日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呈66.5°夹角注:时间差异-位置越向东去,时间越早,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旋转,在南极上空仰视地球的自转为顺时针旋转。2.一年中夏至正午太阳高度最高、冬至最低一年中夏至昼长、冬至昼短。3.四季知识归纳日期太直射的纬线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节气北半球季节A3.20或210°平分春分春季3、4、5月B6.21或2223.5°N昼长夜短夏至夏季6、7、8月C9.22或230°平分秋分秋季9、10、11月D12.22或2323.5°S昼短夜长冬至冬季12、1、2月4.五带的划分:根据各地获得太热的多少温度带围气候特点特殊地理现象热带南北回归线间(23.5°S—23.5°N)终年炎热太阳直射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间〔23.5°S—66.5°S〕四季清楚无直射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间〔23.5°N—66.5°N〕四季清楚无直射南寒带南极圈与南极点间〔66.5°S—90°S〕终年严寒极昼极夜北寒带北极圈与北极点间〔66.5°N—90°N〕终年严寒极昼极夜5、高、中、低纬的划分: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90°为高纬。地图1地图: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2.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1〕比例尺a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b大小: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围越小,容较详细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围越大,容较简单c表示方法:文字式:1cm代表实地距离40km数字式:1:4000000线段式〔2〕方向:a一般情况下,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向;b指向标定向:箭头所指方向为正北;c经纬网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3〕图例与注记: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和说明山高水深的数字3.地形图〔1〕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上下起伏的地图〔2〕分层设色地形图:能一目了然的看到地面上下形态和海底起伏状况〔3〕地形剖面图:能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坡度陡缓4.海拔: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海拔差5.等高线:在地图上将海拔一样的各点连接成线6.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山地a.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数值高外低b.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c.山谷:等高线向高出凸出d.鞍部:一对数值相等的等高线之间e.陡崖:等高线重合处f.等高线分布密集,坡度陡峻;等高线分布稀疏,坡度平缓高原:海拔在500m以上边缘陡峻,部较平坦;平原:海拔低于200m地面平坦、起伏小;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7.陆地外表的地形类型有:山地33、丘陵10、高原26、平原12、盆地19五种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和大洋⒈地球外表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是七分水三分地,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2.无论我们怎样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3.海是海洋的边缘局部,洋是海洋的中心局部,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4.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是:太平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大西洋〔形状如同"S〞〕;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5.全球陆地被海洋包围,并分割成大大小小许多块,其中面积广阔的叫大陆〔共六块大陆:亚欧大陆、南美洲大陆、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极洲大陆〕,面积较小的是岛屿。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半岛那么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局部。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最大的是亚洲,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6.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亚4400、非3000、北美2400、南美1800、南极1400、欧1000、大洋900〔面积由大到小排列〕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州;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是欧洲;主要位于东半球的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全部位于东半球的有非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是南美洲和北美洲;主要位于北半球的是北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是北美洲和欧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是南极洲;被三包围的大洋是北冰洋,被三大洋包围的是南极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都是南极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都是北冰洋;的分界:亚欧的分界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非的分界是:伊士运河;南、北美的分界是:巴拿马运河;亚、北美的分界是:白令海峡;北美、欧的分界是:丹麦海峡;南美、南极的分界是:德雷克海峡;欧、非的分界是:直布罗陀海峡。第二节海陆的变迁1.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例如填海造陆等,〔海陆变迁的实例举证:喜马拉雅山中方向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道遗迹;荷兰的围海大堤〕2.德国科学家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其观点是:两亿年前,地球上各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的漂移别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四大洋的分布状况3.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a地表岩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b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c板块部地壳比拟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拟活泼。〔注:每个板块都是由陆地和海洋共同组成,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由海洋组成〕4.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5.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最大〕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6..板块的运动可以分为裂和碰撞挤压两种运动。板块发生裂运动时,地表会产生裂谷、出现新的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面积扩大将成为新的海洋;板块发生挤压碰撞时地表会形成山脉、海洋面积缩小甚至消失如: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发生挤压运动〕、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运动〕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天气与气候的比照天气气候概念一地短时间的风雨、阴晴、冷热等大气状况一地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特点短时间经常变化,同时不同地天气差异可能大长时间.变化不大描述容阴晴、降水概率、风向、风力大小、气温气温、降水、气压、风〔注: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风向是风的来向,有"北、南、西、东〞四个根本方向。风向为"北〞,说明风来自北方。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词语判断:夜里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天气〕冬冷夏热,四季清楚;长冬无夏〔气候〕;暴风骤雨,飞砂走石,风和日丽、阴雨绵绵〔天气〕;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天气〕;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气候〕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来挂丝〔气候〕2.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3.熟悉城市天气预报图中常用的天气符号,有时一个城市名称旁边会出现两个天气符号,表示天气将从某种天气状况转变成另一种天气状况4.空气质量的上下,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安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安康有害。空气质量级别和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空气质量上下一方面受自然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影响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的测量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计放置的高度,离地面1.5米。单位:℃〔摄氏度〕。日平均气温一般取8时、14时、20时、2时四个时刻的气温均值2.气温的变化:〔1〕气温日变化指: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气温的日较差=〔该天〕最高气温-〔该天〕最低气温。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南北半球一样〕〔2〕年变化指: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北半球相反: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1月最高,7月最低;海洋上2月最高,8月最低〕气温分布规律:世界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不同纬度〕同纬度相比,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同纬不同海陆〕同纬度相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0.6摄氏度/100米〔同纬同陆〕〔4〕世界最低气温分布在南极地区,最高气温在西亚巴士拉4.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即等温线。在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相等5.等温线呈封闭形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6.等温线判断:〔1〕等温线密,温差大;等温线稀,温差小〔2〕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3〕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陆影响显著〔4〕等温线呈封闭曲线,气温高外低为盆地,低地;反之为高原、山地〔5〕等温线向北数值增大为南半球,向南增为北半球〔6〕等温线向高纬凸起说明该地气温比同纬高;向低纬凸起气温比同纬低〔假设为夏季,等温线向高纬凸起处为陆地,向低纬凸起处为海洋;假设为冬季,等温线向低纬凸起处为陆地,向高纬凸起处纬海洋〕7.两地温差=两地相对高度/100×0.6℃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时降水的主要形式。2.降水量的测量:测量的根本仪器是雨量器,单位:mm〔毫米〕,一般每天8时和20时各测量一次,测量结果之和为日降水量。〔注:日平均气温取四时刻的平均值,日降水量取两时刻的和〕3.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降水的季节变化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世界各地降水量的分布情况4.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区多雨,两极少雨;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少雨、东岸多雨;中纬地带沿海多雨,陆少雨;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5.世界的雨极和干极:印度北部的乞拉朋齐、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1.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2.气候的两大因素:气温和降水3.掌握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和气候特征气候类型特征分布地区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赤道附近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雨林区南北两侧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夏季多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干热南北回归线大陆中西部温带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度较低亚热带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枯燥,冬季温和多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枯燥温带地区亚欧大陆的东岸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且在夏季,夏热冬寒温带大陆部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温带地区的大陆西岸寒带气候终年严寒少雨南北半球高纬度地区高原山地气候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以北半球为例〕大陆西岸陆大陆东岸寒带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5.影响气候的因素〔1〕纬度: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低纬降水多、高纬降水少〔2〕海陆:距海近多雨、距海远少雨;距海近温差小、距海远,温差大〔3〕地形: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下降0.6摄氏度〕;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人类活动:植树造林、修水库那么风调雨顺旱涝灾害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形成温室效应,冰雪融化、水温上升,引发洪涝灾害,气候也影响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其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1.、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总数达70亿,现在世界每年增加人口8000万2、世界人口增长规律:18世纪前缓慢之后迅速,特别是20世纪以来增长速度大大加快3、人口增长速度由出生率〔一年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和死亡率〔一年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决定。从全球看,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开展,现在每年新出生的婴儿数大大多于死亡的人数,使得人口总数得以不断增长。4、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年出生人口/总人数*100%年死亡人数/总人数*100%。一般经济兴旺国家人口增长速度慢,经济落后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快5、201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6%.从地区分布看,欧洲、北美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个别国家出现负增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6、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人口41.6610.337.325.883.510.35增长率1.1%2.3%0.1%1.1%1.0%1.3%7、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面积居住的人口数。单位:人/平方千米一个国家或地取区的人口密度=人口总数/总面积,中国的人口密度136人/每平方千米8、四大人口密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主要原因: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开展较早、历史上人口密集〕、欧洲及北美洲东部〔主要原因:工业开展较早、经济兴旺、人口稠密〕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9、人口稀少区:四大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10、人口问题:人口过多:会给环境和社会经济开展带来问题,会产生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增大;人口过少: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缺乏、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等问题。11、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开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人口问题对策控制人口数量(人口过多的国家进展方案生育,人口过少的国家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12、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农村人多地少生活困难;城市里有较好的医疗、教育条件,较多的开展时机等。过多人口向城市迁移导致城市病:住房拥挤、交通堵塞、垃圾噪音污染等13、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黄种和黑种三个主要人种。人类早期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深受环境的影响,身体逐渐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特征,大体上从高纬度向低纬度,人的肤色和眼色逐渐变深。12.人种的分布人种肤色头发面部体毛分布地区白种人肤眼发色浅白皮肤蓝眼睛黄头天生波状高鼻唇薄多欧北美大洋洲黄种人黄皮肤黑直扁平中等亚洲东部黑种人黝黑卷曲唇厚少非大洋美国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1.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英法俄西班牙阿拉伯主要分布地区:汉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中国、东南亚;英语〔使用围最广的语言〕: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南部;法语:欧洲西部、非洲;俄语:欧洲东部、亚洲西北部;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阿拉伯语:亚洲西部、非洲北部2.三大发源地信奉的神和教主经典建筑分布基督教(第一大)西亚-巴勒斯坦上帝和耶稣圣经教堂、十字架欧洲、美洲、大洋洲伊斯兰教-回教清真教阿拉伯半岛安拉〔真主〕和穆罕默德古兰经清真寺、星月形标志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佛教(第三大)南亚古印度释迦牟尼三藏佛塔、寺庙亚洲东部和东南部3.在中国,多数人不信教;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回族等多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中国的外乡为道教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1.聚落是指乡村和城市的统称。乡村一般规模较小,有农村、牧村、渔村等不同类型,从事耕作、放牧、捕鱼等生产活动,城市规模较大,从事工业、效劳业等工作。2.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易形成聚落。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较兴旺,聚落分布比拟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或没有聚落。团块状聚落平原条带状聚落山区聚落形成和开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气候及经济状况等等3.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因环境而异。如:东南亚高架屋、因纽特人冰屋、黄土高原窑洞、西双版纳的傣家竹楼、西亚小窗厚墙的村庄等等4.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但是,随着聚落的开展,传统民居在逐步消失,我们该如何处理好聚落开展和保护的关系呢?如四合院的改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