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产业导师队伍建设:应为、难为与可为_第1页
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产业导师队伍建设:应为、难为与可为_第2页
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产业导师队伍建设:应为、难为与可为_第3页
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产业导师队伍建设:应为、难为与可为_第4页
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产业导师队伍建设:应为、难为与可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产业导师队伍建设应为、难为与可为

谢盈盈曾全胜[Summary]产业导师队伍建设当前虽受到政策重视,但在现实推进过程中仍面临着任职外部支持不足、角色定位偏差、职业认同缺位等一系列难点堵点问题。对此,需进一步打通产业导师任职壁垒,营造技能共享共创生态;落实产业导师职责定位,拓展技能传承时空场域;激发产业导师内生动力,锻造工匠之师品牌标杆,以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技能型社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Key]技能型社会;职业教育;产业导师;师资队伍建设[作者简介]谢盈盈(1990-),女,湖南长沙人,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曾全胜(1973-),男,湖南新化人,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湖南

长沙

410124)[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体系化课题研究项目“校企协同视域下职业院校产业导师队伍建设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TX20200602,课题主持人:曾全胜)[]G715

[]A[]1004-3985(2023)01-0105-07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要“建设技能型社会”;2022年4月,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了“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的目标愿景。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更有利的条件和氛围,也面临着提升技能供给质量的挑战和要求。改善技能供给的低质与错配現状、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职教师资队伍。作为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与人才链有机衔接的主体缩影,产业导师是企业不可或缺的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前行的劳动模范,具有“多元融合性身份、多点协同性职能、多维创新性导向、多方兼顾性目标”①,将成为职业教育技能供给质量提升的突破口和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有力支撑。自2017年以来,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产业导师队伍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先后提出鼓励实施现代产业导师特聘岗位计划。但在推进落实产业导师制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任职外部支持不足、角色定位偏差、职业认同缺位等一系列难点堵点问题,如何更好地推进产业导师队伍建设成为职业教育助推技能型社会发展过程中值得重点关注的议题。一、应为之要: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产业导师的功能定位产业导师既需拥有高超的技术技能水平和出色的行业业绩,也需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丰富的教育培训经验。相较于传统的企业兼职教师,产业导师在增进技术技能积累,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含金量方面更具优势,其作用发挥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成效。1.技术技能积累的承载主体与联动桥梁。就产业导师的任职资格而言,教育部对入选产业导师资源库的人员在技术技能方面有严格的要求:在技术技能等级方面,必须具备国家职业资格技师以上等级,或具有县级以上管理部门推荐意见;在技术技能荣誉方面,按获奖等级计分;在技术技能水平方面,通过发明专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认可、各级别职业技能竞赛、作品得奖或收藏等计分。由此可见,产业导师首先应是行业领域的技能强匠,是企业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的核心主体。就产业导师的岗位面向而言,其岗位设置直接面向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产业领域,其中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数量较多,职业院校则基于专业(群)面向的产业(链)和人才培养定位聘任相应适配的产业导师。基于此,产业导师既是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三链”融合的主体缩影,也将成为助推产业链升级、弥补教育链短板、纾解人才链困境,以及实现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就产业导师的作用发挥机制而言,产业导师身处产业创新驱动发展一线和职业教育教学现场,是市场、企业和院校的连接载体和联动桥梁。通过产业导师在企业和院校双向任职,能够有机结合双方的诉求,保证职业教育人才需求侧与供给侧的统一,提升职业教育技能供给的适配性,直面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适应性支撑”的新挑战。《“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强调要“建立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途径,也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从这一角度而言,实施现代产业导师特聘岗位计划是当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和实践创新,产业导师的作用发挥受到校企关系的推动或制约;同时,产业导师制的建立完善也能进一步带动行业企业与院校的全面合作,形成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有利局面。2.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领头雁与智囊团。技能型社会建设一方面强调技能的普及,另一方面也对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的期许。职业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对学生常规性认知及浅层化实践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层面,还需强化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并进一步夯实工匠精神培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升级对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性、专业性和师范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集职业性、专业性和师范性“三性”于一身的代表,理论上而言产业导师具备适应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发展要求的素质与能力,在教育实践中则有待进一步明确产业导师的定位与职责,才能更充分地将这些潜在的素质与能力发挥出来,转化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效能。2021年,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在附件《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指导方案》中明确产业导师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承担教学工作,参与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参与‘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建设、校本研修、产学研合作研究等”,这一工作要求根植于产业导师的特殊身份和高阶能力。产业导师深度了解产业的人才需求及企业的生产流程,熟知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在全面审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助力优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结构、提升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实力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能够发挥且应该发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领头雁与智囊团作用。具体而言,产业导师肩负的任务职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教育教学规划设计及落实方面,深度参与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及修订、教学资源开发及教材编制,在教学实践中优化教学内容及流程,使实践教学更好地对接企业生产过程、贴合企业用人需求。二是在师资队伍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传帮带作用,加强与专任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助力“双师型”教师素质提升,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注入活力。三是在创新服务方面,积极开展项目研究,推动所在企业与学校联合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攻关,解决生产难题,汇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攻坚力量。3.大国技能文化的传承人与传播者。过去重技能、轻素养的功利主义观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与发展。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需要扭转这一误区,进一步贯彻落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的发展理念和要求,注重挖掘和发挥技能蕴藏的强大文化力,助推技术技能人才生涯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稳步发展。江恒源先生在《职业教育的真义与使命》一文中写道,“职业教育,不仅是授与学生以谋生技能,解决个人生计问题,便算了事”②“于训练职业知能时,对于学生的人格道德,一定加以精密的陶铸,务期养成社会服务的精神”③。可见,培育学生的社会服务精神、引导学生走技能报国之路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产业导师既是在创造社会财富中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又是身为示范、为人师表的教育工作者,承载着传承与传播大国技能文化的重要使命。作为行业标杆,产业导师展现基于意识自觉与行动自觉的理性思维方式与职业精神,传达作为技能劳动者的认同感、获得感与幸福感,在彰显自我价值的同时展现技能的力量与价值,激励其他技能劳动者积极提升自我、追求卓越,激发社会对技能劳动者的尊重,助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作为工匠之师,产业导师强化立德树人责任,深度参与学生工匠精神、社会服务精神的培育过程,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树立严谨专注、精益求精的品质习惯和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崇高理想信念。二、难为之境: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产业导师队伍建设的偏差与阻力从应然层面来看,产业导师对于助推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作用举足轻重且大有可为,但在现实中,种种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偏差与阻力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产业导师作用的发挥。厘清现实问题,剖析导致其产生的深层原因,成为当务之急。1.校企合作利益杠杆失衡,产业导师任职外部支持不足。从我们发放回收的157份《职业院校产业导师建设与管理调查问卷(企业卷)》和企业访谈的反馈情况来看,现实中很多企业对于员工的校企双向任职并不抱有积极态度,甚至多有顾忌。产业导师在申报时虽得到所在企业的同意,但这种“同意”多是基于“政策导向不可违”“形象工程可以有”“员工情面需要留”等因素的考虑,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认可和支持,而且对于产业导师参与院校活动的频率和程度也有所限制。这使得产业导师在时间精力投入、心态管理和资源运用上都有所羁绊,在践行和助力技术技能人才高质量培养方面也难有作为。从机制运行的角度而言,产业导师制的积极可持续运行应是以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基础的,同时也能助推校企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但在具体实践中,部分拥有产业导师的校企双方并未建立深入密切的合作关系,也没能利用产业导师聘用这一契机在制度和运作上形成技能人才校企共育的良性互动及更广泛意义上的命运休戚与共。作为企业的能工巧匠、技术骨干和团队的中坚力量,产业导师的任职可能伴随着分散本职工作的时间精力、影响团队凝聚力和泄露行业企业机密等诸多风险。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和人才的隶属方,天然地追求自身利益需要和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也理应会衡量是否有值得期待的收益和愿为此承担风险,或是否有可靠的协议约束可依此规避风险。目前,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仍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学校本位”倾向。院校对于企业存在各方面的资源依赖,自身却没有充分挖掘和输出优质的人才和技术资源;企业既看不到短期收益,也看不到长期潜力,校企关系匹配层面的“互利共赢”和关系构建层面的“互信互通”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校企合作利益杠杆的失衡使得企业对于产业导师的任职以及参与产业导师队伍建设的态度都是不甚积极的,从内驱层面调平校企合作利益杠杆才是扭转产业导师任职外部力量支持不足的根本。从深远来看,这样可以解决产教融合问题,凝聚合力启动技能型社会建设引擎。2.院校师资管理模式固化,产业导师角色定位存在偏差。《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指导方案》明确了产业导师在教学、专业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教研科研等方面的工作职责,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其职责范围和参与程度在极大程度上被窄化、弱化。具体表现在,产业导师的工作内容指向较为单一,往往只依照课程安排上课或受学校邀请做讲座,授课完成后便离开,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完善、课程与教材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应用技术研究等领域鲜有参与。产业导师与学校的关系更像是兜售课程与支付报酬的碎片化交易,产业导师不仅没有发挥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战略引领作用,而且由于行程仓促对学生不甚了解,在教学层面所能发挥的作用也十分有限。同时,由于鲜少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其他工作中,产业导师与专任教师的互动合作及传帮带作用的发挥也成为空中楼阁。基于我们发放回收的134份《职业院校产业导师建设与管理调查问卷(院校卷)》和院校访谈的反馈情况分析,产业导师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的偏差很大程度上归咎于院校师资管理模式的固化。长期以来,职业院校师资管理的重点聚焦于专任教师,企业兼职教师的管理则处于边缘化位置。不少职业院校对于企业兼职教师的管理仍旧沿用专任教师的管理模式,只是在部分项目或要求程度上有所增减。在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兼职教师管理仍存在诸多难点的情况下,职业院校对于产业导师这一新角色的管理则更加迷茫。即使国家政策文件已有明确指向,但由于院校在重视程度和管理经验上都有所欠缺,产业导师的职责定位及其落实仍处于无所适从的状态:或是与其他企业兼职教师一样无差别管理。显然,无论采取其中何种方式都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此外,产业导师特聘岗具有流动性特征,部分院校由此陷入“临时工”误区,忽视或省略对于产业导师任职的整体目标规划、具体工作的内容及方式设计、基于过程和结果的监督考核,将产业导师的聘用演变成就事论事的“一锤子买卖”,这样既不利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技能文化氛围打造的延续性发展,也不利于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建设。3.产业导师职业认同缺位,师资队伍提质增能后劲难续。教育部产业导师庫遴选标准要求产业导师必须至少有5~6年参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和企业培训的经历,具备一定的带徒经验并取得较好的带徒成效。虽然符合具备多年教育培训经验的遴选条件,但目前大部分产业导师对职业教育的育人规律、校情学情等还不够了解,较难在一开始就找到适切的教学方案、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曾有学者做过相关调研,“在对江苏2017、2018年聘用的309名产业教授的随访中发现,受访者中80%以上认为需要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培训;40%以上对自身的教学工作评价为‘一般’,17%自认‘不满意’”④。相较于教育部提出的选聘条件,地方层面的产业导师选聘没有在教育培训经验方面做出明确要求。不少院校表示,对于缺乏教育教学经历的产业导师应给予系统化的专项培训,但院校只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却没有将其付诸行动。这些现实困窘不仅影响着产业导师个体的成就与造诣,也制约了师资队伍整体提质增能的步伐。事实上,对于某一职业领域的佼佼者而言,积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并非难事。所谓的“能力不足”并非真的“能力”不足,而是缺乏自我增能的“意愿”和“动力”,这涉及更深层次的职业认同感的问题。已有研究证明,“教师专业发展行为与教师职业认同之间相关非常显著”⑤。职业认同感的形成受到内在心理动机和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观测产业导师任教的内在心理动机,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热忱型。他们热心教育事业,具有极强的使命担当意识,是少有的会主动争取提高人才培养参与度的人。另一种是责任型。他们在教育领域会尊重安排恪尽职守,但很少主动争取和发声,这种类型的产业导师占大多数。少数热忱型的产业导师会天然带有并自发寻求对于教育者身份的认同和归属感,但无论是热忱型还是责任型的产业导师,都需要来自外部的激励,且这种激励通常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业务范围内重要决策的参与权、话语权,积极高效的团队合作体验,关于教育教学过程及实效的有意义反馈等,这些恰恰是很多职业院校没有足够重视和充分给予的。这使得产业导师很难形成稳定的对教师身份的职业认同和组织归属感,因而缺乏自我增能的意愿和动力。三、可为之策: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产业导师队伍的建设理路产业导师穿梭于企业和学校两类具有不同属性的组织之间,在拓展影响力的同时也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因此,产业导师队伍建设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多措并举促进产业导师“有为有位”、展现高技能人才新担当,让技能在传承中彰显价值,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站在产业高点、走在产业前沿,推动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1.打通产业导师任职壁垒,营造技能共享共创生态。产业导师制的推行、企业优秀人才的双向任职,既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也需依托校企合作的深化来打通壁垒、提供便利以发挥出更大作用。学校和企业作为技术技能人才的供需主体,其利益结合点是基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功能的双赢。从现实需求和个体成长规律来看,满足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专长的形成需要长时间、多场域的知识积累、社会化浸润和专业实践参与,打造长时段、多场域、系统化的培养体系因此成为校企合作的教育目标共识。这也意味着,校企合作需从浅层次的依赖关系模式转向技能资源与文化共享共创的命运共同体模式。作为不同性质的利益实体,校企合作关系的维系离不开规范与秩序,有赖于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就产业导师聘任这一具体合作项目的运行机制而言,职业院校作为聘用产业导师的责任主体,应主动加强与产业导师及其所在企业的对接协调,取得企业方的全力支持。一方面,定期开展沟通交流,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推进合作规划与事项的商议,落实企业、学校、产业导师三方的权、责、利。另一方面,基于产业导师的工作时间及方式相对灵活、松散的特点建立动态协调机制,及时跟进并研究解决产业导师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此外,鉴于产业导师在授课时借用企业的案例、项目可能会存在企业知识产权或商业秘密的公开化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前制定相关协议进行规定,确保产业导师的教育言行既符合教育规律也严守行业规则。校企合作不仅仅是校企双方的事,还需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与保障。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对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就业中发挥重要主体作用的企业,按照规定给予奖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构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企业作为社会组织,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肩负着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社会使命。在已得到宏观法律与政策层面的支持与鼓励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配套政策和落实举措,是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以外部驱动打开校企合作新局面的关键。具体涉及产业导师制推行的现有相关政策多聚焦于“遴选”层面,在“激励与保障”层面相对薄弱,对企业和产业导师难以构成足够吸引力。因此,有必要在区域内统筹教育、人才、科技等相关部门出台支持措施,形成政策合力,在经费、项目、奖励等方面为产业导师制的推行提供全方位支持。2.落实产业导师职责定位,拓展技能传承时空场域。产业导师是企业兼职教师队伍中的精英群体,这也代表着其在教育场域内能胜任更为多元化、更具挑战性的角色和任务。科学合理地规划和落实产业导师的职责定位,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产业导师队伍建设的基础。就普适的职责定位而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产业导师的核心任务,也是其所有工作的最终落脚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经过专业知识的领会、专业技能的训练、职业价值观的熏陶、行为习惯的强化才能练就。因而,产业导师在传授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也肩负着传递职业精神和技能文化的职责。职业院校在规划教育教学方案时,应结合产业导师所拥有的专长、经验、资源,明确其在立德树人方面的职责要求,鼓励其分享个人及其他劳模、工匠的经历事迹、产业的发展脉络、企业的成长历程、智慧环保的先进生产理念等,将产业文化、企业文化、职业文化带入校园、引入课堂、植入人心,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身体力行的行动导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并欣然树立“技能宝贵”“技能报国”的认知与信念。对产业导师的考核评价也应聚焦于其在厚德、精技的过程中所起到的“导师”作用,而非仅从工作任务完成度的视角来考察。在产业导师队伍建设的策划与实施保障方面,职业院校需有全局意识和长远眼光,从学校整体发展和人才培养定位的战略高度统筹谋划产业导师的“聘”与“用”,综合考虑人才培养的需求补充、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及整个师资队伍的结构优化,有的放矢地规划产业导师的职责定位及工作重点,并根据计划安排预留建设和保障经费。同时,采用柔性聘、弹性用的管理机制,讓院校、企业和产业导师个人都依此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在助推产业导师职责落实的过程中,职业院校既不能做“甩手掌柜”,也不需要“大包大揽”。一方面,职业院校充分整合、调动内部资源为产业导师的工作开展提供相应的平台和机会。例如,成立大师工作室,为产业导师开展技术研修、技术攻关、技术技能创新和带徒传技等创造条件,推动其实践经验及技术技能创新成果的传承和推广;依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由产业导师领衔开展项目研究和技术攻关;将产业导师纳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校本研修团队,在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的同时增进产业导师与专任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充分利用产业导师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入企业的资源和项目,完善共建共享机制,校企共同推进学生实习实训、联合科研等项目开展,从而在为产业导师的作用发挥拓展场域、整合资源的同时牵引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3.激发产业导师内生动力,锻造工匠之师品牌标杆。当前,校企文化融合已成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点探索方向。以公益性占主導的学校与作为营利性组织的企业在文化上存在本质性差异。产业导师长期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在适应学校文化并穿梭于校企两种文化的过程中难免会感到局促,而以跨界形式初入教育领域的胜任感不足也可能加剧这种主观上的疏离与隔阂。产业导师是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的重要一环,其能否顺利转变身份、融入角色并形成稳定的认同与归属感,关系到整个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对此,要高度重视人才环境建设,营造有利于产业导师融入和发展的文化氛围。在宏观政策和舆论导向层面,对在助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参与技能人才培养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杰出成绩的产业导师及其所在企业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以产业导师为代表树立典型示范,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提升企业兼职教师的社会地位,引导公众形成对于高技能人才的新认知。在职业院校组织管理层面,全面提升产业导师参与教师团队互动合作的频度、程度与效度,营造融洽高效的团队氛围,让产业导师在团队中感受尊重、凸显价值;通过多方位的深度沟通磨合更好地发挥产业导师的产业指导和传帮带作用,切实提升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研发能力;在团队研修中增进产业导师对于学情、教情、校情的了解,进一步提升其教育教学能力。外部所创造的良好环境一定程度上能够助推产业导师工作积极性的提升和职业认同感的形成,但最终实现由外而内的能量转化和由内而外的能量释放都离不开产业导师的自我激发和自我提升。产业导师首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