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知识点清单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阿Q正传》知识点清单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阿Q正传》知识点清单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阿Q正传》知识点清单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阿Q正传》知识点清单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新教材)《阿Q正传》(节选)知识点清单 5阿Q正传(节选)阿Q正传(节选)1.怎样理解《阿Q正传》(节选)“第二章优胜记略”开头一句中的两个“渺茫”?答案:①这里的“渺茫”的意思是模糊不清。②连用两个“渺茫”构成反复,突出了阿Q人生背景(姓名、籍贯、履历等)的模糊,显示了阿Q身份的低微。在“第一章序”里作者说他曾说自己姓赵,但赵太爷因此打了他,并说他不配姓赵,于是他姓什么便模糊了;他的名到底是哪个汉字也很难弄清,只好以“Q”名之;因为不知其姓,自然难以确定他的籍贯,同时他不只住在未庄,所以也不能推测他是

未庄人。他先前的“行状”不明,一是因为未庄人“只要他帮忙,只拿他玩笑”,从来没有人留心他的“行状”;二是因为他自己也不说(估计他自己也没什么可说的)。以上种种,都说明他背景的模糊与身份的低微。如果按这样的逻辑推理,恐怕只能以“流浪汉”目之了。③“渺茫”连用,增强了音韵效果,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2.由“第二章优胜记略”第三段可以看出阿Q怎样的情况?答案:①穷困潦倒,孤身一人。他没有家,住在土地庙里。②以做短工为生,很辛苦。别人需要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如割麦、舂米、撑船等。③无人关心。人们只是在需要找做工的人时才记起他。3.自尊,即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尊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你怎样理解“第二章优胜记略”中阿Q的“又很自尊”?答案:阿Q的自尊其实是自感尊贵,盲目自大,自以为是。“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睛里,甚而至于对于两位‘文童’也有以为不值一笑的神情”“他又很鄙薄城里人”。他之所以瞧不起未庄人,是因为他进过城,见过城里的煎鱼;他之所以瞧不起未庄里的两位“文童”,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其实他孤身一人);他之所以瞧不起城里人,是因为城里人的生活习惯跟未庄人的不一样。总之,他以自我为中心,罔顾事实,自我膨胀,陷入虚幻,认为只有自己才是高贵的,别人都是低微的。4.怎么看“第二章优胜记略”中阿Q的忌讳?答案:极度虚荣而霸道。“癞疮疤”是阿Q生理上的缺点,也是客观事实,本不该小题大做;但是阿Q对此却忌讳到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先是忌讳“癞”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又推而广之,忌讳“光”“亮”,甚至“灯”“烛”,而且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他都“全疤通红的发起怒来”,以致采取报复行

动。不该忌讳而忌讳,说明其极度虚荣;不问有心与无心便发怒,说明其不仅极度虚荣,而且霸道。5.“第二章优胜记略”中人们犯了阿Q的“忌讳”后,阿Q通常会有哪些表现?从中可看出阿Q的哪些特点?答案:(1)表现:发怒,估量对手并采取相应行动;总是吃亏,大抵改为怒目而视;别人不怕其怒目而视,便想出报复的话“你还不配……”;继续被撩,进而被打,想象成被儿子打,心满意足地走了;被打前,求情说自己是“虫豸”;仍然被打后觉得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抛开“自轻自贱”,只考虑“第一个”,然后把自己跟“状元”等同,从而蔑视对方,“克服怨敌”。(2)特点:狡黠,耍赖,贬低对方以自慰,自轻自贱,把自己想象得厉害高贵以蔑视对方。6.“第二章优胜记略”中“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这一句中的“不幸”“倒”“几乎”这几个词怎样理解?答案:“不幸”指阿Q输钱是幸运的,赢了反而成了不幸的了,可见那是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倒”强调赢钱反遭更大的创痛。“几乎”表明阿Q这一次失败是千真万确的,但他竟然自打嘴巴,假想打人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甚至是别人,使自己在精神上转败为胜。7.“第三章续优胜记略”中,阿Q被赵太爷打嘴巴了,未庄人为什么却“仿佛格外尊敬他”?这说明了什么?答案:(1)一是怕阿Q所说成真,不如尊敬一些稳当;二是赵太爷地位高,他打了阿Q,别人便惹不得了。(2)说明了赵太爷在未庄的权尊势重,未庄人惧怕他。8.怎么看待“第三章续优胜记略”中阿Q厌恶钱太爷的大儿子这一表现?答案:阿Q这是以封建思想来决定自己的好恶。旧时中国人称外国人为“洋人”,有时为表厌恶,也称之为“洋鬼子”。钱太爷的大儿子跟“洋”沾边,但又不是真正的洋人,所以阿Q称他为“假洋鬼子”以表厌恶;而在阿Q眼里,辫子乃是国人的标志,钱太爷的大儿子的辫子是假的,便没有了做人的资格。以上阿Q的想法都是站在清王朝封建统治者的角度展开的,所以阿Q的思想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思想的影响,而这也展现了他思想中封建愚昧与狭隘保守的一面。9.“第三章续优胜记略”中,写阿Q平时见了小尼姑也一定要唾骂,遭受屈辱之后更是迁怒于小尼姑,对此应该怎样理解?答案:一是表明阿Q的愚昧迷信,二是表明阿Q的欺软怕硬、流里流气。在他心目中,遇见小尼姑就会倒霉,于是也把自己这次被打跟遇见小尼姑联系起来,表现了他的愚昧迷信。小尼姑是弱者,他不但对其大吐唾沫以示轻蔑,而且用言语和行动欺侮小尼姑,甚至因受到酒店里的人的“赏识”而兴高采烈、十分得意,从而取得精神上的胜利,这充分说明了他的欺软怕硬、流里流气。10.怎样理解《阿Q正传》(节选)中所写的阿Q的“优胜”?答案:这里的“优胜”应该理解为“优越”“胜利”。阿Q的“优越”“胜利”其实都不是真正的“优越”“胜利”,而是他找出种种方法来在精神上获得“优越”与“胜利”——有人称之为“精神胜利法”。他的姓名、籍贯、履历都“渺茫”,他没有家,住在土地庙,以做短工为生,社会地位明显很低,不如别人,但他和别人口角时却说“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用虚幻的“先前”来跟别人比较,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优越感。他并未娶妻生子,却瞧不起未庄的两位“文童”,因为他想“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用缥缈的未来来跟现在比较,以取得自我的“优胜”,自高自大,自我满足。当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之后,他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设想对方是“儿子”,自己是“老子”,别人打自己是“儿子打老子”,于是在辈分上沾光,取得“优胜”。他自轻自贱,称自己为“虫豸”,可他转念一想,“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把“第一名”跟“第一个”混淆,把自己跟“状元”联系到一起,他在精神上又“胜利”了。他赌博赢得的洋钱被抢,无法解脱,“忽忽不乐”时,就自打嘴巴,然后假想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甚或“别个一般”,从而在心理上转败为胜,“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睡着了”。被王胡扭住辫子拉到墙上去碰头“大约要算是生平第一件的屈辱”,被“假洋鬼子”的“哭丧棒”打“大约要算是生平第二件的屈辱”,但他调戏小尼姑后,早忘却了王胡和“假洋鬼子”,觉得报了仇,全身更轻松,“飘飘然的似乎要飞去了”,以忘却取得了精神上的“优胜”。总体来看,阿Q在现实中地位低微,处处失败,但他却用种种方法在精神上取得“优胜”,麻醉自我。所以,阿Q的“优胜”其实就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表现,一种卑微者的无奈的排遣,一种死皮赖脸的苟活。11.阿Q有哪些性格特点?答案:①质朴愚昧而又圆滑无赖。一方面,阿Q靠出卖劳力聊以度日,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几乎是凭着本能劳动和生活。另一方面,阿Q又表现出圆滑无赖的特点,如“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②自尊自大而又自轻自贱。一方面,所有未庄的居民,阿Q全不放在眼里,然而他又瞧不起城里人。他因为进过城而看不起未庄人,又因为城里人的生活习惯跟未庄人不一样而认为城里人都是错的。另一方面,阿Q又自轻自贱,如将要被打时称自己是“虫豸”而求饶。③蛮横霸道而又懦弱卑怯。阿Q欺软怕硬,在比他弱小者面前表现出十足的蛮横霸道。他被王胡打败,被“假洋鬼子”用“哭丧棒”打,就迁怒于小尼姑。但在强者面前他又十分懦弱卑怯,对赵太爷和“假洋鬼子”骂不还口,打不还手。④过于敏感而又麻木健忘。阿Q对自己的缺点过于敏感,那头上的“癞疮疤”成了他的禁区,但他对实际受到的屈辱却又麻木健忘。阿Q的这种病态性格,正是民族病态的典型化。作者通过解剖阿Q的“精神胜利法”,写出了“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揭示了国民的劣根性。12.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目的是什么?答案:首先,就是要唤醒这些在“铁屋子”中沉睡的人们,激励他们振奋起来,挣脱精神的枷锁。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鲁迅说:“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在《<呐喊>自序》中,鲁迅又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由此可见,鲁迅创作《阿Q正传》,就是要写出中国人特别是广大受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愚昧而落后的人生,希望改变这悲惨的人生,为疗救病态的社会、病态的人们而呐喊。其次,揭示辛亥革命的不足之处,批判它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1.喜剧表象下的悲剧意味《阿Q正传》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用喜剧的外衣,包裹着一个悲剧性的故事。阿Q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他的下场令人同情,令人感叹,但这一切又是通过阿Q日常生活中富有喜剧性的事件表现出来的。用喜剧性艺术因素,叙述一个悲剧性的故事,悲剧因素与喜剧因素在小说里交织,构成这篇小说最突出的艺术特色。(1)人物形象悲喜交加。自轻自贱,可笑又可悲。在未庄的闲人揪住阿Q的黄辫子在壁上碰头而且要他自认为这是“人打畜生”时,他就说:“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

事实上,“虫豸”和“畜生”没什么区别。阿Q这种改变说法以求心理平衡的行为,可笑又可悲。自欺欺人,可笑又可悲。阿Q与人打架吃了亏,为了自我宽慰,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他“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行为可笑,命运可悲。他赢得的洋钱被抢,“忽忽不乐”时,就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好像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不久又觉得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在精神上又一次转败为胜,让人啼笑皆非。(2)喜剧情节中包含着悲剧因素。阿Q的诸多取胜法宝,让我们时时发笑。但是为什么阿Q会做出种种可笑的事呢?原来阿Q又是如此可怜。地保可以无原则地欺压他,乡绅可以无情地践踏他,群众可以熟视无睹地嘲弄他。阿Q死得冤枉,死得糊涂,他直到最后看见围观者狼一样的眼睛时,才开始对自己的处境有较为清醒的认识,而他的生命也就此结束了。2.白描手法白描指在写作中用最单纯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鲁迅在作品中总是能抓住事物的特征,用最简练的笔墨,把描写对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眼前。《阿Q正传》中就运用白描手法,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如阿Q瞪着眼睛说:“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这句话既体现出阿Q因受屈辱而愤愤不平,也体现出其对现实的穷困感到无奈。阿Q用虚无缥缈的阔气来安慰自己,同时压倒别人,以取得精神上的胜利。3.讽刺与幽默(1)讽刺。阿Q被赵太爷打了一顿之后,竟然被大家格外尊敬了起来。按照常理,阿Q被打之后,应该会被众人嘲笑。但是因为打人的是赵太爷,这就让阿Q与赵太爷联系到了一起,使得阿Q的身份无形之中竟然有所提升,使他被赵太爷打成了一种荣耀。这就是非常深刻的讽刺手法,说明在当时的社会中,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民无知愚昧,对上层阶级盲目崇拜。(2)幽默。如写阿Q将自轻自贱转化为高贵无比的过程,就采用了幽默的写法。首先他觉得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然后,由于“自轻自贱”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于是他就把“自轻自贱”抛开,余下的便是“第一个”;接着,他又由“第一个”联想到“状元”也是“第一个”;最后,他便觉得自己了不得,对方不是什么东西,从而“得胜”了。就艺术表现而言,这是幽默的表达,而在这看似幽默的表达背后,却是阿Q无奈而又心酸的自我减压与人生沉浮。有人说,在现实生活中,人还是要有一点“阿Q精神”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观点一同意。在现实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