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要谨防“踢猫效应”陕西省周至县周至中学司新果积极情绪会相互感染,消极情绪则会相互传染。心理学常常谈到“踢猫效应”:某人在公司受到了批评,回到家把在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着火,看见自己家的猫,就狠狠地提了一脚;猫负痛跳到了街上,正好一辆车开了过来,司机紧急避让猫,结果把路边的一个小孩撞死了。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难免出现各种负面情绪,因此要谨防这种负面情绪传染给别人,产生“踢猫效应”,这一点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一线教师来讲尤为重要。教师是从事着特殊职业的人,作为社会成员,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但其职业特点又使教师情绪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一般社会成员。笔者长期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工作,深感教师情绪对自身身心健康和对正在成长中的学生健康发展的影响。从事教师工作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以热情的语气肯定学生,以赞赏的眼光激励学生时,他们的心里会充满幸福与喜悦,仿佛沐浴着三春的阳光;当我们指责、挖苦、嘲讽学生时,他们心理则会感到郁闷和沮丧,心灵的天空仿佛蒙上了沉重的乌云。大量的调查数据和身边的事实表明,多数教师在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着消极性情绪,不能及时清理的情绪垃圾对自身的身心健康、家庭生活以及工作都产生了并继续产生着不利影响。教师消极情绪的来源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的产生总是源于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因素。主体的生理健康状况和个人的成长经历往往成为对外界人和事产生不同情绪反应的主观原因,而主体所处家庭、职场、社会坏境则是引发情绪反应客观原因。教师消极情绪的来源,既与一般社会成员有共通之处,也有教师这一职业群体自身的特点。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过高期待 目前,家长和社会赋予了教师培养孩子的全部责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春蚕就要吐尽自己的心血,为别人做嫁衣,是蜡烛就要熬尽自己的光热,照亮别人的生活。每一个孩子在家长心里都是百分之百,而在教师心里只能是几十分之一,家长和社会对教师提出的过高的要求,使现实中的教师备受家长、学生的谴责。某科成绩落后了,家长往往认为是该科教师的问题,孩子整体排名落后了,家长首先想到的是班级管理的问题,要么直接向教师提出要求,要么干脆向领导反映,而全然不顾班级整体的进步状况。教师不得不谨小慎微、自我克制、求全求美,力图做一个“完人,'掩盖和压抑自己的一些真性情。在这种失去自我,只言奉献,羞于索取的情状下,面对社会标准的高要求和家长学生的高期待,教师承受着超负荷的压力,往往容易产生挫折感和自卑感。来自学生考试方面的压力“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中国传统社会对读书的推崇是出于更多的功利性目的,是为了有朝一日“学而优则仕”,“货卖帝王家”,获得参与社会资源分配的有利地位。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激烈的市场竞争背后普通劳动者权益得不到全程全面的保障,传统影响和冷酷的现实逼迫家长,告诫着教师,为了一种责任,一种职业良心,他们不得不逼迫孩子在考试中寻找自强,寻找做“不一般人''的权益保障。教学活动中频繁的考试,使知识变习题,教育变成教考,培养变成培分,教书育人变成教考育分。教师一方面要面对学生厌学倦怠的神情,另一方面要承受分数作为单一评价标准的压力。家长的期待、职业的良心和社会学校的要求使教师不得不整日揪心于冰冷的分数,在“分数拜物教”面前没有求职的乐趣,育人的成就感。学生考试方面的压力是教师产生郁闷情绪一个重要的来源。超常的工作负荷媒体近年陆续报道教师猝死事件,教师的“过劳死〃现象已经不容回避,过重的工作负荷使教师心力交瘁,生命严重透支。从工作时间安排上看,教师工作基本上是从早到晚两头不见太阳;从工作内容上看,教师不仅要负责学生的学习,而且要排解学生生活困难和心理困惑,教师的工作性质根本没有上下班之分。面对升学率压力,教师很难享受完整的节假日。除此而外,职称的压力、学历更新的压力、知识更新换代的压力使教师在繁重的工作间隙忙论文、考模块、赶培训,超常的工作负荷使教师很少有时间和气力活动,心理负荷不能正常宣泄成为教师不良情绪的产生的原因之一。除以上因素,教师的否定性情绪还来自于不当的人际关系、家庭生活中困难、自身生理心理素质、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等,关注教师的情绪,就必须正视引起教师产生消极情绪的这诸多因素。教师情绪自我管理的途径新课改为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其目标的实现也必将减轻教师产生不良情绪的压力源。但是,社会文化心理对教育和教师的定位以及教育体制的变迁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教师要自觉管理自己的情绪,谨防“踢猫”,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建立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促进自己所面对的教育对象的健康成长。积极转念,降低负面情绪的影响美国认知行为学派的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对人、事、物如果有错误的“认知”,比如以偏概全,夸大严重性,则有可能造成情绪困扰。因此,我们在“解读”来自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言语举止,以及学校的工作安排时,要选择有助于自己情绪调整的方向,做“情绪自由”的主人,跳出“我是受害者”的情绪陷阱。放宽标准,让生活更富情趣,更富弹性“高标准、零缺点”的自我要求往往使自己始终处于不满意之中,承受的过重压力,同时身边的人也为自己的“完美”追求而痛苦难当。因此,看待自己、看待家人、看待同事、看待学生都要放下完美主义,允许有“不够好”的部分,允许存在“需要改进”的空间,这样工作和生活会更富有情趣、富有弹性。了解自己的深层感受,改变情绪方向当被烦躁、沮丧、担心、愤怒之类负面情绪困扰的时候,我们首先要了解带来这些情绪原因,并分析可能造成的影响,最后在问自己:“最坏的打算是什么?”其实,结果并不见得多糟糕。负面的想法带来负面的情绪,这样,我们通过对自己心中的想法有更清楚的认识,改变、调整负面想法,从而摆脱负面情绪对我们的长期困扰。创造自我价值感,走出情绪死角 当我们企图改变想法,寻找正面情绪被在“卡住”时,要在极短的时间找到出路,最有效的方法是关心需要被关心的人。给需要关心的朋友打打电话,同为子女教育一筹莫展的家长作深入的交流,给需要帮助的学生以真诚的帮助,在爱心助人的过程中创造有人对自己说“谢谢”的机会,创造自我价值感,找到情绪管理的秘诀。通过“身体活动”,增强“情绪免疫力”走出负面情绪,除了以上“观念”调整途径外,还可以通过“身体活动”来增强“情绪免疫力”。训练自己随时随地都能运动的习惯,通过身体运动改变负面情绪。情绪波动时,闭上眼睛,想着让自己感到不舒服原因,深深吸气,想象将怒气、闷气吸入,慢慢吐气,想象将福气、吸气、阳光之气吐出,从而郁闷之气转化为喜悦感恩之气。此外,合理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