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bq】辽宁省辽阳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解析】【bq】辽宁省辽阳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解析】【bq】辽宁省辽阳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解析】【bq】辽宁省辽阳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_第4页
【解析】【bq】辽宁省辽阳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解析】【bq】辽宁省辽阳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bq】辽宁省辽阳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23高二上·辽阳期末)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都可以产生

B.人在剧烈运动时,的消耗量会少于的产生量

C.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D.农田被水淹后,作物容易烂根的原因最可能是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

2.(2023高二上·辽阳期末)取5支试管,编号1~5,分别往试管中加入2浓度为0.5的过氧化氢溶液后,按照下表进行相关实验。请根据表格中的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试管编号12345

加入物质适量唾液锈铁钉生土豆块熟土豆块生土豆块+稀盐酸

实验结果几乎无气泡少量气泡大量气泡几乎无气泡几乎无气泡

A.1号和3号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B.2号和3号对照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C.各组实验都不能体现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D.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

3.(2023高二上·辽阳期末)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细胞的各种生物膜中都含有丰富的磷脂

B.细胞中的ATP都是在各种生物膜上生成的

C.线粒体衰老后可以被溶酶体所吞噬、消化

D.真核细胞的RNA主要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4.某实验小组为验证KHCO3对某植物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甲、乙两组不同处理的实验,甲组用差速离心法制备叶绿体悬液进行实验,乙组将等量植物幼苗叶片切割成1mm2的叶小片进行实验,然后在适宜光照、20℃恒温条件下用氧电极测量这两组植物的O2释放速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KHCO3的浓度,无关变量为适宜光照、20℃恒温条件

B.KHCO3浓度为0.05mol·L-1时,两组实验的O2释放速率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光合速率不同

C.由该实验可推断,随着KHCO3浓度的增大,叶小片的O2释放速率会一直增大

D.加入清水组的叶小片中无O2释放,原因可能是光合作用产生的O2通过呼吸作用被消耗了

5.(2023高二上·辽阳期末)下列关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直接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B.艾弗里从S型菌中分离出了具有活性的转化因子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需要先用含放射性的培养基培养细菌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起遗传作用的是DNA

6.(2023高二上·辽阳期末)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遗传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双亲生出一个癌症患者是由于孩子遗传了亲代的隐性基因

B.伴Y染色体遗传病只有男性可患,伴X染色体遗传病只有女性可患

C.若有一方为患者的双亲生出了正常子代,则可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

D.父母表现正常,其后代可能既患红绿色盲又患白化病

7.下图甲、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内某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甲、乙过程分别表示转录和翻译

B.图中甲、乙过程可以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C.图甲中的酶为RNA聚合酶,其结合位点在RNA上

D.乙过程在核糖体中进行,合成方向为从左向右

8.先天性夜盲症是一种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先天性眼部疾病,下图是某家族该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Ⅲ-9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其他个体的染色体组成正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可能属于显性遗传病

B.I-1、I-3和Ⅱ-8都是杂合子

C.Ⅲ-9的X染色体来自I-2

D.II-5与表现正常的女性生育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2

9.如图为内环境成分之间的部分关系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进入毛细血管动脉端的血浆,其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

B.淋巴能不断生成且进入血浆中,从而可调节血浆与组织液间的平衡

C.组织液既可进入血浆,也可进入淋巴,是所有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D.淋巴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疾病

10.(2023高二上·辽阳期末)下列有关HIV的叙述,错误的是()

A.HIV的外层结构中含有磷脂和蛋白质,但是HIV无细胞结构

B.HIV侵染宿主细胞时,DNA和核心蛋白均可进入宿主细胞内

C.通过检查血液中的抗体,可以确定一个人是否曾经受过HIV的侵袭

D.HIV不会通过握手、打喷嚏等一般的身体接触或空气途径传播

11.在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过程中,下表中的X与Y两者之间的变化关系与右图曲线走势相符的一项是()

选项XY

A耗氧量体温

B抗利尿激素的浓度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量

C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浓度

D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

A.AB.BC.CD.D

12.(2023高二上·辽阳期末)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细胞合成的微量有机物

B.植物的向光性可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幼嫩的果实中该激素含量较多

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所以茎尖、根尖处该激素含量较多

13.下列有关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几乎相同

B.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C.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不能一直呈“J”型曲线增长

D.不同种群都呈“S”型曲线增长将导致群落中的物种丰富度变大

14.(2023高二上·辽阳期末)农田生态系统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出现的,其主要功能是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季节规律

B.输入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

C.农田生态系统中物种的数目少,营养结构简单

D.灭虫和除草能提高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

15.(2023高二上·辽阳期末)某位同学在利用酵母菌进行果酒发酵,如果改成果醋发酵,不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A.提高温度B.充气口打开

C.更换培养液中的营养成分D.发酵时间

16.(2023高二上·辽阳期末)行为调节学说认为,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种群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个体占满有利的地段,剩余的个体只好生活在其他不利的地段(常常缺乏食物以及保护条件)或者往其他地方迁移,从而限制了种群的增长,使种群密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处于支配地位的个体,其出生的子代数量多

B.一个种群中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种内斗争

C.种群密度较低阶段,种群的迁出率通常也较低

D.种群数量相对稳定时达到K值,种群数量不再改变

二、多选题

17.(2023高二上·辽阳期末)在胚胎形成过程中,细胞可以从上皮状态转变为间质状态(EMT),科研人员利用EMT的关键阶段成功诱导小鼠乳腺癌细胞转化为无害的脂肪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乳腺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含量增加,容易分散转移

B.乳腺癌细胞和脂肪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均不同

C.癌细胞EMT过程的变化与细胞骨架的功能有关

D.可用苏丹Ⅲ检测由EMT诱导产生的脂肪细胞中的脂肪

18.(2023高二上·辽阳期末)某植物有大叶和小叶两种表现型,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让大叶雄株和小叶雌株杂交(实验甲),子代中大叶∶小叶=1∶1;若让大叶雌株和小叶雄株杂交(实验乙),子代中大叶雌株∶大叶雄株∶小叶雌株∶小叶雄株=1∶1∶1∶1。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实验甲和乙不能判断大叶为显性性状,小叶为隐性性状

B.根据乙实验的杂交结果可判断该性状与性别无关

C.若甲实验中子代大叶和小叶的雌雄比例均为1∶1,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D.若甲实验中子代大叶和小叶的雌雄比例均为1∶1,则可判断大叶为显性性状,小叶为隐性性状

19.(2023高二上·辽阳期末)枪乌贼的神经元是研究神经兴奋的好材料。研究表明,当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发生改变时,静息电位不受影响,但动作电位的幅度会随着Na+浓度的降低而降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动作电位的形成与神经元轴突内外的Na+浓度有关

B.神经元轴突外Na+内流是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行的,需要消耗能量

C.若要测定神经元的静息电位,需要将电极两端置于膜外

D.枪乌贼感受器受到外界剌激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20.(2023高二上·辽阳期末)下列关于泡菜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泡菜坛进行消毒

B.加入“陈泡菜水”能提供菌种

C.发酵过程中干物质的量减少

D.发酵过程需要保持有氧条件

三、综合题

21.为探究某植物的光合特性,科研小组在适宜的条件下探究了光照强度对该植物甲、乙两个品种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用红蓝复合光对该植物补光,一段时间后测得的各项数据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光合速率/()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单果重/g果实中可溶性糖的含量/()

不补光组31.3222.34160.4618.52

补光组35.5124.78182.8721.52

(1)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光合色素位于叶绿体的基粒膜上,叶片向光面的叶肉细胞中含有数量众多的基粒,具有的生理意义是。

(2)分析上图可知,在a~b阶段,限制甲、乙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适合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是(填“甲”或“乙”),原因是。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用红蓝复合光补光能提高果实产量,原因是。

22.下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模式图,其中甲~丁表示不同的分泌细胞,A~D表示不同的靶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几种分泌细胞中,最可能是下丘脑细胞,分泌的激素作用于靶细胞D。

(2)如果靶细胞C是肝脏细胞,接收的信息分子可以促进肝糖原的水解以补充血糖,那么图中的内分泌细胞属于胰岛A细胞的是。在血糖调节中与该激素有拮抗关系的激素是。一名糖尿病患者经检测发现其血浆中的胰岛素含量正常,则该患者的患病原因最可能是。

(3)乙分泌的激素必须以碘为合成原料,则该激素是。若甲分泌的激素与乙分泌的激素在体温调节中具有协同关系,则甲最可能是细胞。

23.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表示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某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

①雪豹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称作“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处于高原生态食物链的顶端。雪豹有时会用尿液留下自己的气味信息来标记领地,这属于信息。

②该食物网中,鼠兔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填生物名称)同化量中的一部分。雪豹同化的能量的流向与牦牛的区别是。

(2)2023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的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红树林享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等美誉,是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是珍稀濒危水禽重要的栖息地。为减少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红树林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选择其中三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

植物种类单位水体面积N吸收量/()单位水体面积P吸收量/()

浮水植物a2.341.17

浮水植物b28.510.27

沉水植物c14.169.02

①结合表中数据可知,投放两种植物可以达到降低该湿地中N、P含量的最佳效果。

②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的作用,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这属于价值。

③当红树林水体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很快消除污染,其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24.动物中存在野生型和突变型性状,现有甲、乙两种不同的二倍体动物,甲动物野生型毛色为黑色,突变型毛色为白色,乙动物野生型尾为短尾,突变型尾为长尾。现对甲进行如下实验:

A:野生型1×

野生型2→全表现为白毛,F1雌雄杂交→F2黑毛:白毛=6:10

B:A组的F1×白毛→黑毛:白毛=1:1

C:野生型3的个体相互杂交→F1黑毛:白毛=3:1

回答下列问题:

(1)由题意判断,甲种动物毛色至少由对等位基因控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定律。

(2)若野生型1与野生型3杂交,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3)研究发现,乙动物的长尾突变为隐性突变。现有两个雌雄长尾突变个体,若要探究长尾性

状是发生在同一基因上,还是发生不同基因上,请设计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四、填空题

25.(2023高二上·辽阳期末)我国生产醋的工艺历史悠久,醋的经济效益可观。请回答下列与生产醋相关的问题:

(1)利用淀粉类原料生产醋,需要经糖化阶段将淀粉转变为葡萄糖。糖化阶段宜采用酶制剂催化反应,而不宜在强酸强碱条件下使淀粉水解,其原因是。

(2)在酒精发酵阶段,使用的菌种是,在该阶段操作的过程中,发酵池应先通气后密闭,其原因是。

(3)在醋酸发酵阶段,温度应控制在,需要断地向发酵池通入氧气并搅动发酵液,其原因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生成CO2和H2O,在无氧条件下生成酒精和CO2,A正确;

B、人在剧烈运动时,CO2只来自于有氧呼吸,O2的消耗量等于CO2的产生量,B错误;

C、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用于合成ATP,C正确;

D、农田被水淹后,作物缺氧,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这是导致作物烂根的原因,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和无氧的环境下都能生存。2、细胞呼吸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用于合成ATP。

2.【答案】C

【知识点】酶的特性

【解析】【解答】A、唾液中只有唾液淀粉酶,不含过氧化氢酶,所以几乎无气泡,而生土豆块中含过氧化氢酶,所以产生大量气泡,因此1号和3号对照能说明酶有专一性,A正确;

B、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2号和3号实验,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比具有高效性,B正确;

C、3号加入生土豆块,4号加入熟土豆块,能体现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C错误;

D、5号实验加入的是生土豆块+稀盐酸,与3号对照,几乎无气泡,所以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2、酶的生理作用是催化,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3、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2号和3号实验对照说明酶具有高效性;1号和3号对照能说明酶有专一性;3号和4号体现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

3.【答案】B

【知识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解析】【解答】A、真核细胞的各种生物膜中都含有丰富的磷脂,A正确;

B、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一、第二阶段产生ATP及无氧呼吸过程产生ATP都不在生物膜上,B错误;

C、某些细胞器衰老后可被溶酶体吞噬、消化,C正确;

D、真核细胞的RNA主要在细胞核中通过转录过程合成,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生物膜的主要成分都是磷脂和蛋白质,其中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2、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3、RNA包括mRNA,tRNA,rRNA,它们主要在细胞核中通过转录过程合成。

4.【答案】D

【解析】【解答】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KHCO3的浓度以及对叶片的处理方式,A错误;

B、KHCO3浓度为0.05mol·L-1时,两组实验的O2释放速率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差速离心组测得的O2释放速率为总光合速率,而叶小片中测得的O2释放速率为净光合速率,二者的不同主要在于有无呼吸作用消耗O2,B错误;

C、该实验只是在一定的KHCO3浓度范围内进行测试的,在此范围内,随着KHCO3浓度的增大,叶小片的O2释放速率也逐渐增大,但无法推断其他浓度下叶小片的O2

释放速率的变化,C错误;

D、加入清水组的叶小片中无O2释放,原因可能是光合作用产生的O2通过呼吸作用被消耗了,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的速率,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二氧化碳固定(或氧气产生)量,也称光合强度;呼吸作用是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吸收的二氧化碳的含量。

5.【答案】A

【知识点】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解析】【解答】A、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通过转化,最终表达出有毒荚膜,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A错误;

B、艾弗里从S型菌中分离出了具有活性的转化因子,B正确;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需要先用含放射性的培养基培养细菌,C正确;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起遗传作用的是DNA,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6.【答案】D

【知识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

【解析】【解答】A、正常双亲生出一个癌症患者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A错误;

B、伴Y染色体遗传病只有男性可患,伴X染色体遗传病男性和女性都可患,B错误;

C、若有一方为患者的双亲生出了正常子代,则该病可以是常染色体遗传病,也可以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且显隐性无法判断,C错误;

D、父母表现正常,但如果他们为致病基因携带者,其后代可能既患红绿色盲又患白化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7.【答案】C

【解析】【解答】A、图中甲表示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处RNA的过程,乙表示以mRNA为模板翻译处蛋白质的过程,A正确;

B、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都可以发生转录和翻译过程,B正确;

C、图甲中的酶为

RNA聚合酶,其结合位点在DNA上,C错误;

D、乙过程在核糖体中进行,根据肽链的延长方向可知合成方向为从左向右,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图甲:该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单链物质,该单链物质是RNA,为转录过程;图乙是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以tRNA为运输工具合成多肽链的过程,为翻译过程。

8.【答案】C

【解析】【解答】A、根据图示分析:Ⅱ-6、Ⅱ-7正常,其女儿Ⅲ-9号有病,所以该病是隐性遗传病,A错误;

B、根据图示分析:I-3的基因型既可能是XAXA,也可能是XAXa,不一定是杂合子,B错误;

C、根据题意和图示,Ⅱ-7正常,Ⅲ-9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且含有隐性致病基因a,所以其X染色体只能来自Ⅱ-6,而Ⅱ-6正常,但是其父亲I-2是患者(XaY),他的X染色体,一定传给他的女儿Ⅱ-6,所以Ⅲ-9的含有隐性致病基因a的X染色体来自I-2,C正确;

D、I-5(XaY)与基因型为XAXA的表现正常的女性生育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2,与基因型为XAXa的表现正常的女性生育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4,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先天性夜盲症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遗传病,又图中Ⅱ-6、Ⅱ-7正常,其女儿Ⅲ-9有病,且其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所以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9.【答案】C

【解析】【解答】A、血浆和组织之间可以相互渗透,动脉端的血浆,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组织液可以在静脉端又回到血浆,A正确;

B、组织液有大部分回到血浆,还有小部分渗入淋巴,而淋巴液会汇入到各级淋巴管里面,再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回到血浆,B正确;

C、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但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液,C错误;

D、淋巴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核吞噬细胞等,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疾病,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内环境是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淋巴、血浆,组织液和血浆之间是双向渗透的,组织液进入淋巴,但是淋巴不能进入组织液,淋巴最后通过淋巴循环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到血浆中。

10.【答案】B

【知识点】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解析】【解答】A、艾滋病病毒的基因组是两条相同的正链RNA,全长约9.7千碱基对(kb),包裹在一个病毒蛋白壳内,核衣壳外周是来源于宿主细胞膜类脂包膜,因此HIV的外层结构中含有磷脂和蛋白质,但是HIV无细胞结构,A正确;

B、HIV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时,只有DNA进入细胞,B错误;

C、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可以通过产生抗体清除部分HIV病毒,因此可以通过检查血液中的抗体,可以确定一个人是否曾经受过HIV的侵袭,C正确;

D、HIV不会通过握手、打喷嚏等一般的身体接触或空气途径传播,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2、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11.【答案】C

【解析】【解答】A、正常人体的体温是相对稳定的,不会随着耗氧量的改变而改变,A错误;

B、抗利尿激素的浓度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二者正相关,B错误;

C、血糖浓度升高时,人体分泌胰高血糖素减少,二者负相关,C正确;

D、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会促进甲状腺对甲状腺激素分泌,二者正相关,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据图分析:图示含义是随自变量的不断增大,因变量越来越小,即随着横坐标的增大,纵坐标降低,二者负相关。

12.【答案】C

【知识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特定部位(细胞)合成的微量有机物,A正确;B、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背光侧比向光侧多,使得背光侧长得快,可以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B正确;

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较多,C错误;

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所以茎尖、根尖处该激素含量较多,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

名称合成部位存在较多的部位功能

生长素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

赤霉素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细胞分裂的部位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植物的各个部位成熟的果实中较多促进果实成熟

13.【答案】D

【分析】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而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气候、食物、被捕食等会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人类活动会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

【解析】【解答】A、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但两者不一定为0,A正确;

B、性别比例主要是通过降低出生率来降低害虫种群密度的,B正确;

C、因受到食物、空间、天敌等条件的限制,种群不能一直呈“J”型曲线增长,C正确;

D、不同种群呈“S”型增长,改变的是各种群的数量,群落中的物种丰富度一般不变,D错误。

故答案为:D。

14.【答案】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类型;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解析】【解答】A、农田中不同季节种植的作物不同,因此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季节规律,A正确;

B、输入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B正确;

C、农田生态系统中物种的数目少,营养结构简单,因此需要人类加强管理,C正确;

D、除草、治虫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方向,人类可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单一,抵抗力稳定性小,一旦失去人的控制,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并非只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人们必须不断地从事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等活动,才能够使农田生态系统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

15.【答案】C

【知识点】果酒果醋的制作

【解析】【解答】果酒与果醋制作需要的温度不同,果酒制作温度一般控制在18-25℃果醋为30-35℃,故如果改成果醋发酵需要提高温度,A正确;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醋酸发酵需要氧气,因此如果改成果醋发酵,充气口应该打开,B正确;醋酸菌可以利用酒精产生醋酸,因此不需要更换发酵液,C错误;酒精发酵与醋酸发酵需要的时间不同,D正确。

【分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16.【答案】D

【知识点】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动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A、处于支配地位的个体,处于优势地位,占满有力的地段,生活环境较好,所以出生的子代数最多,A正确;

B、一个种群中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种内竞争,B正确;

C、出生率和死亡率能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迁入和迁出的个体数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低,迁出率自然是低的,C正确;

D、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数量相对稳定,但不代表数量不变。在自然界,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因此,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在自然界,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因此,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

17.【答案】A,B

【知识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癌变的原因;检测脂肪的实验

【解析】【解答】A、乳腺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含量有所减少,黏着性降低,容易分散转移,A错误;

B、乳腺癌细胞和脂肪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B错误;

C、细胞骨架与细胞的运动、分裂、分化有关,C正确;

D、苏丹Ⅲ可检测脂肪的存在,D正确。

故答案为:AB。

【分析】癌细胞是指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细胞癌变的原因包括外因和内因,外因是各种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的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18.【答案】A,C

【知识点】伴性遗传

【解析】【解答】A、在甲乙实验中子代大叶和小叶的比例为1∶1,其在雌性和雄性中分布是一样的,所以无法判断大,小叶性状的显隐性关系,A正确;B、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假设控制该性状的等位基因为B和b,实验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XBXb×XbY时也会出现乙实验结果,B错误;

CD、若实验甲子代中大叶和小叶的雌雄比例均为1∶1,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不能判断该性状的显隐性关系,C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AC。

【分析】判断基因是常染色体还是伴性遗传可以用正反交,如果正反交的结果不同的是伴性遗传,常染色体遗传正反交结果相同。

19.【答案】B,C,D

【知识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解析】【解答】A、动作电位的形成与神经细胞外Na+内流有关,神经元轴突内外的Na+浓度(细胞外钠离子浓度大)差越大,内流的Na+越多,动作电位越大,A正确;

B、神经元轴突外Na+内流是协助扩散,借助了钠离子通道蛋白,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

C、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若要测定神经元的静息电位,需要将电极一端置于膜外,一端置于膜内,C错误;

D、枪乌贼感受器受到外界刺激后,兴奋会沿反射弧向后传递,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D错误。

故答案为:BCD。

【分析】静息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受刺激产生兴奋时,膜电位转变为外负内正.静息电位主要是由钾离子大量外流造成的,动作电位主要是由于钠离子大量内流造成的。

20.【答案】A,B,C

【知识点】泡菜的制作

【解析】【解答】A、制作泡菜时,所用的泡菜坛要用70%的酒精擦拭消毒,防止杂菌污染,A正确;

B、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提供乳酸菌菌种,B正确;

C、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乳酸菌无氧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有机物的干重减少,种类增多,C正确;

D、乳酸菌是异养厌氧型生物,发酵过程需要为乳酸菌提供无氧环境,D错误。

故答案为:ABC。

【分析】泡菜制作是应用了乳酸菌的发酵原理,提供的新鲜蔬菜是它的培养基,乳酸菌是厌氧微生物,在缺氧的环境条件下发酵可产生大量乳酸,能抑制其他厌氧菌的生存;在有氧情况下,自身受抑制,不能进行乳酸发酵,使需氧菌繁殖而变质。乳酸菌生长繁殖需要消耗有机物,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种类的有机物。

21.【答案】(1)增加了光合色素的附着面积,有利于吸收更多的光能从而提高光合速率

(2)光照强度;甲;在强光照时,甲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

(3)用红蓝复合光补光能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了光能的吸收效率,增加了光合产物的积累量

【解析】【解答】(1)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光合色素位于叶绿体的基粒膜上,叶片向光面的叶肉细胞中含有数量众多的基粒,增加了光合色素的附着面积,有利于吸收更多的光能从而提高光合速率,是植物适应性的表现。(2)分析上图可知,在a~b阶段,甲、乙植物均未达到饱和点,此时限制甲、乙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根据分析可知,甲植物的饱和点和补偿点均高于乙植物,且甲植物在强光照时,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因此甲植物更适合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用红蓝复合光补光条件下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提高,因此植物对光能的吸收和利用增多能产生更多的还原氢和ATP,进而提高了暗反应速率,提高了光合作用的速率,进而增加了光合产物的积累量,因此果实产量提高。

【分析】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题图分析,曲线甲代表的是植物甲补偿点和饱和点均高于曲线乙代表的乙植物,因此曲线乙表示的植物乙为阴生植物,植物甲为阳生植物。

22.【答案】(1)丁

(2)丙;胰岛素;胰岛素的靶细胞上缺乏胰岛素受体

(3)甲状腺激素;肾上腺

【解析】【解答】(1)图中的几种分泌细胞中,由兴奋传导方向(从右至左)可以推测丁最可能是下丘脑细胞,分泌的激素作用于靶细胞D。(2)如果靶细胞C是肝脏细胞,接受到胰高血糖素的刺激,可以促进肝糖原的水解以补充血糖使血糖升高,那么图中的内分泌细胞属于胰岛A细胞的是丙。在血糖调节中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与该激素有拮抗作用的激素是降低血糖的胰岛素。一名糖尿病患者经检测发现其血浆中的胰岛素盆量含量正常,则该患者的患病原因可能是胰岛素受体不正常,无法正常接收胰岛素。(3)乙分泌的激素必须以碘为合成原料,则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通过促进细胞代谢从而提高产热维持体温,在体温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素也能促进细胞产热,与甲状腺激素具有协同作用,则甲最有可能是肾上腺细胞。

【分析】1、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2、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23.【答案】(1)化学;华扁穗草和青藏苔草;雪豹同化的能量流动的去向缺少流向下一个营养级

(2)浮水植物b、沉水植物c;间接;微生物分解;自我调节能力(或抵抗力稳定性)

【解析】【解答】(1)生态系统的信息有三种类型: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雪豹用尿液留下自己的气味信息来标记领地,这属于化学信息。

②该食物网中,鼠兔以华扁穗草和青藏苔草为食,鼠兔粪便中的能量未被鼠兔同化,故属于华扁穗草和青藏苔草同化量中的一部分。雪豹作为该食物网中的最高营养级,其同化的能量流动的去向缺少流向下一个营养级。(2)①结合表中数据可知,浮水植物b吸收N的量最多,沉水植物c吸收P的量最多,故投放浮水植物b、沉水植物c两种植物可以达到降低该湿地中N、P含量的最佳效果。

②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的生态功能,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这属于间接价值。

③当红树林水体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很快消除污染,其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或抵抗力稳定性)。

【分析】1、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为太阳光能,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每一营养级中能量的去向为:呼吸作用散失、被下一营养级同化、被分解者分解。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且逐级递减。2、生态系统的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24.【答案】(1)2;自由组合

(2)黑色∶白色=1∶1或全为黑色

(3)实验思路∶让两个长尾突变个体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子代还是长尾突变类型,则突变发生在同一基因上;若子代全表现为野生理,则突变发生在不同基因上

【解析】【解答】(1)由分析可知,F2中黑毛∶白毛=6:10,为9:3:3:1的变式,说明甲种动物毛色至少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2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由分析可知,野生型1(AAbb/aaBB)与野生型3(Aabb/aaBb)杂交,子代黑色:白色=1∶1或全为黑色。(3)根据题意,若要探究这两个个体突变性状是发生在同一基因上,还是发生在不同基因上,就让这两个纯合长尾突变个体相互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若子代还是长尾突变类型,则突变发生在同一基因上;若子代全表现为野生型,则突变发生在不同基因上。

【分析】由A组实验可知,F2中黑毛∶白毛=6:10,为9:3:3:1的变式,说明甲种动物毛色至少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单显性为黑色,双显性和双隐性为白色,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现假设控制甲动物毛色性状的等位基因为A/a、B/b,A组野生型1和野生型2的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AAbb),F1基因型为AaBb,,C组野生型3的个体相互杂交→F1黑毛:白毛=3:1杂交,说明野生型3有一对基因为杂合子,另一对基因为隐性纯合子,即Aabb×Aabb(野生型3)或aaBb×aaBb(野生型3)得F1黑毛∶白毛=3∶1。

25.【答案】(1)使用酶制剂能大大缩短糖化阶段的时间,且强酸强碱环境不利于后续的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

(2)酵母菌;通气可提高酵母菌的数量,使密闭时获得更多的酒精产物

(3)30~35℃;醋酸菌是好氧细菌,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短时间中断氧气的通入,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知识点】果酒果醋的制作

【解析】【解答】(1)由于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用酶制剂能大大缩短糖化阶段的时间,且强酸强碱环境能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不利于后续的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所以糖化阶段宜采用酶制剂催化反应,而不宜在强酸强碱条件下使淀粉水解。(2)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即在有氧呼吸的条件下能够大量繁殖,在无氧呼吸条件下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所以在酒精发酵阶段使用酵母菌。在酒精发酵阶段,发酵罐先通气,后密闭,通气的目的是提高酵母菌的数量,有利于密闭时获得更多的酒精产物。(3)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醉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所以,在醋酸发酵阶段,需要断地向发酵池通入氧气并搅动发酵液。

【分析】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2、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醉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自动生成1/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bq】辽宁省辽阳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23高二上·辽阳期末)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都可以产生

B.人在剧烈运动时,的消耗量会少于的产生量

C.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D.农田被水淹后,作物容易烂根的原因最可能是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

【答案】B

【知识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生成CO2和H2O,在无氧条件下生成酒精和CO2,A正确;

B、人在剧烈运动时,CO2只来自于有氧呼吸,O2的消耗量等于CO2的产生量,B错误;

C、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用于合成ATP,C正确;

D、农田被水淹后,作物缺氧,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这是导致作物烂根的原因,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和无氧的环境下都能生存。2、细胞呼吸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用于合成ATP。

2.(2023高二上·辽阳期末)取5支试管,编号1~5,分别往试管中加入2浓度为0.5的过氧化氢溶液后,按照下表进行相关实验。请根据表格中的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试管编号12345

加入物质适量唾液锈铁钉生土豆块熟土豆块生土豆块+稀盐酸

实验结果几乎无气泡少量气泡大量气泡几乎无气泡几乎无气泡

A.1号和3号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B.2号和3号对照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C.各组实验都不能体现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D.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

【答案】C

【知识点】酶的特性

【解析】【解答】A、唾液中只有唾液淀粉酶,不含过氧化氢酶,所以几乎无气泡,而生土豆块中含过氧化氢酶,所以产生大量气泡,因此1号和3号对照能说明酶有专一性,A正确;

B、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2号和3号实验,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比具有高效性,B正确;

C、3号加入生土豆块,4号加入熟土豆块,能体现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C错误;

D、5号实验加入的是生土豆块+稀盐酸,与3号对照,几乎无气泡,所以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2、酶的生理作用是催化,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3、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2号和3号实验对照说明酶具有高效性;1号和3号对照能说明酶有专一性;3号和4号体现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

3.(2023高二上·辽阳期末)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细胞的各种生物膜中都含有丰富的磷脂

B.细胞中的ATP都是在各种生物膜上生成的

C.线粒体衰老后可以被溶酶体所吞噬、消化

D.真核细胞的RNA主要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答案】B

【知识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解析】【解答】A、真核细胞的各种生物膜中都含有丰富的磷脂,A正确;

B、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一、第二阶段产生ATP及无氧呼吸过程产生ATP都不在生物膜上,B错误;

C、某些细胞器衰老后可被溶酶体吞噬、消化,C正确;

D、真核细胞的RNA主要在细胞核中通过转录过程合成,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生物膜的主要成分都是磷脂和蛋白质,其中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2、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3、RNA包括mRNA,tRNA,rRNA,它们主要在细胞核中通过转录过程合成。

4.某实验小组为验证KHCO3对某植物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甲、乙两组不同处理的实验,甲组用差速离心法制备叶绿体悬液进行实验,乙组将等量植物幼苗叶片切割成1mm2的叶小片进行实验,然后在适宜光照、20℃恒温条件下用氧电极测量这两组植物的O2释放速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KHCO3的浓度,无关变量为适宜光照、20℃恒温条件

B.KHCO3浓度为0.05mol·L-1时,两组实验的O2释放速率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光合速率不同

C.由该实验可推断,随着KHCO3浓度的增大,叶小片的O2释放速率会一直增大

D.加入清水组的叶小片中无O2释放,原因可能是光合作用产生的O2通过呼吸作用被消耗了

【答案】D

【解析】【解答】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KHCO3的浓度以及对叶片的处理方式,A错误;

B、KHCO3浓度为0.05mol·L-1时,两组实验的O2释放速率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差速离心组测得的O2释放速率为总光合速率,而叶小片中测得的O2释放速率为净光合速率,二者的不同主要在于有无呼吸作用消耗O2,B错误;

C、该实验只是在一定的KHCO3浓度范围内进行测试的,在此范围内,随着KHCO3浓度的增大,叶小片的O2释放速率也逐渐增大,但无法推断其他浓度下叶小片的O2

释放速率的变化,C错误;

D、加入清水组的叶小片中无O2释放,原因可能是光合作用产生的O2通过呼吸作用被消耗了,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的速率,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二氧化碳固定(或氧气产生)量,也称光合强度;呼吸作用是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吸收的二氧化碳的含量。

5.(2023高二上·辽阳期末)下列关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直接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B.艾弗里从S型菌中分离出了具有活性的转化因子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需要先用含放射性的培养基培养细菌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起遗传作用的是DNA

【答案】A

【知识点】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解析】【解答】A、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通过转化,最终表达出有毒荚膜,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A错误;

B、艾弗里从S型菌中分离出了具有活性的转化因子,B正确;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需要先用含放射性的培养基培养细菌,C正确;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起遗传作用的是DNA,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6.(2023高二上·辽阳期末)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遗传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双亲生出一个癌症患者是由于孩子遗传了亲代的隐性基因

B.伴Y染色体遗传病只有男性可患,伴X染色体遗传病只有女性可患

C.若有一方为患者的双亲生出了正常子代,则可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

D.父母表现正常,其后代可能既患红绿色盲又患白化病

【答案】D

【知识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

【解析】【解答】A、正常双亲生出一个癌症患者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A错误;

B、伴Y染色体遗传病只有男性可患,伴X染色体遗传病男性和女性都可患,B错误;

C、若有一方为患者的双亲生出了正常子代,则该病可以是常染色体遗传病,也可以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且显隐性无法判断,C错误;

D、父母表现正常,但如果他们为致病基因携带者,其后代可能既患红绿色盲又患白化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7.下图甲、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内某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甲、乙过程分别表示转录和翻译

B.图中甲、乙过程可以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C.图甲中的酶为RNA聚合酶,其结合位点在RNA上

D.乙过程在核糖体中进行,合成方向为从左向右

【答案】C

【解析】【解答】A、图中甲表示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处RNA的过程,乙表示以mRNA为模板翻译处蛋白质的过程,A正确;

B、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都可以发生转录和翻译过程,B正确;

C、图甲中的酶为

RNA聚合酶,其结合位点在DNA上,C错误;

D、乙过程在核糖体中进行,根据肽链的延长方向可知合成方向为从左向右,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图甲:该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单链物质,该单链物质是RNA,为转录过程;图乙是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以tRNA为运输工具合成多肽链的过程,为翻译过程。

8.先天性夜盲症是一种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先天性眼部疾病,下图是某家族该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Ⅲ-9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其他个体的染色体组成正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可能属于显性遗传病

B.I-1、I-3和Ⅱ-8都是杂合子

C.Ⅲ-9的X染色体来自I-2

D.II-5与表现正常的女性生育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2

【答案】C

【解析】【解答】A、根据图示分析:Ⅱ-6、Ⅱ-7正常,其女儿Ⅲ-9号有病,所以该病是隐性遗传病,A错误;

B、根据图示分析:I-3的基因型既可能是XAXA,也可能是XAXa,不一定是杂合子,B错误;

C、根据题意和图示,Ⅱ-7正常,Ⅲ-9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且含有隐性致病基因a,所以其X染色体只能来自Ⅱ-6,而Ⅱ-6正常,但是其父亲I-2是患者(XaY),他的X染色体,一定传给他的女儿Ⅱ-6,所以Ⅲ-9的含有隐性致病基因a的X染色体来自I-2,C正确;

D、I-5(XaY)与基因型为XAXA的表现正常的女性生育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2,与基因型为XAXa的表现正常的女性生育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4,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先天性夜盲症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遗传病,又图中Ⅱ-6、Ⅱ-7正常,其女儿Ⅲ-9有病,且其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所以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9.如图为内环境成分之间的部分关系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进入毛细血管动脉端的血浆,其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

B.淋巴能不断生成且进入血浆中,从而可调节血浆与组织液间的平衡

C.组织液既可进入血浆,也可进入淋巴,是所有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D.淋巴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疾病

【答案】C

【解析】【解答】A、血浆和组织之间可以相互渗透,动脉端的血浆,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组织液可以在静脉端又回到血浆,A正确;

B、组织液有大部分回到血浆,还有小部分渗入淋巴,而淋巴液会汇入到各级淋巴管里面,再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回到血浆,B正确;

C、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但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液,C错误;

D、淋巴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核吞噬细胞等,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疾病,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内环境是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淋巴、血浆,组织液和血浆之间是双向渗透的,组织液进入淋巴,但是淋巴不能进入组织液,淋巴最后通过淋巴循环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到血浆中。

10.(2023高二上·辽阳期末)下列有关HIV的叙述,错误的是()

A.HIV的外层结构中含有磷脂和蛋白质,但是HIV无细胞结构

B.HIV侵染宿主细胞时,DNA和核心蛋白均可进入宿主细胞内

C.通过检查血液中的抗体,可以确定一个人是否曾经受过HIV的侵袭

D.HIV不会通过握手、打喷嚏等一般的身体接触或空气途径传播

【答案】B

【知识点】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解析】【解答】A、艾滋病病毒的基因组是两条相同的正链RNA,全长约9.7千碱基对(kb),包裹在一个病毒蛋白壳内,核衣壳外周是来源于宿主细胞膜类脂包膜,因此HIV的外层结构中含有磷脂和蛋白质,但是HIV无细胞结构,A正确;

B、HIV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时,只有DNA进入细胞,B错误;

C、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可以通过产生抗体清除部分HIV病毒,因此可以通过检查血液中的抗体,可以确定一个人是否曾经受过HIV的侵袭,C正确;

D、HIV不会通过握手、打喷嚏等一般的身体接触或空气途径传播,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2、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11.在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过程中,下表中的X与Y两者之间的变化关系与右图曲线走势相符的一项是()

选项XY

A耗氧量体温

B抗利尿激素的浓度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量

C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浓度

D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

A.AB.BC.CD.D

【答案】C

【解析】【解答】A、正常人体的体温是相对稳定的,不会随着耗氧量的改变而改变,A错误;

B、抗利尿激素的浓度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二者正相关,B错误;

C、血糖浓度升高时,人体分泌胰高血糖素减少,二者负相关,C正确;

D、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会促进甲状腺对甲状腺激素分泌,二者正相关,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据图分析:图示含义是随自变量的不断增大,因变量越来越小,即随着横坐标的增大,纵坐标降低,二者负相关。

12.(2023高二上·辽阳期末)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细胞合成的微量有机物

B.植物的向光性可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幼嫩的果实中该激素含量较多

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所以茎尖、根尖处该激素含量较多

【答案】C

【知识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特定部位(细胞)合成的微量有机物,A正确;B、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背光侧比向光侧多,使得背光侧长得快,可以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B正确;

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较多,C错误;

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所以茎尖、根尖处该激素含量较多,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

名称合成部位存在较多的部位功能

生长素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

赤霉素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细胞分裂的部位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植物的各个部位成熟的果实中较多促进果实成熟

13.下列有关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几乎相同

B.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C.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不能一直呈“J”型曲线增长

D.不同种群都呈“S”型曲线增长将导致群落中的物种丰富度变大

【答案】D

【分析】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而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气候、食物、被捕食等会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人类活动会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

【解析】【解答】A、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但两者不一定为0,A正确;

B、性别比例主要是通过降低出生率来降低害虫种群密度的,B正确;

C、因受到食物、空间、天敌等条件的限制,种群不能一直呈“J”型曲线增长,C正确;

D、不同种群呈“S”型增长,改变的是各种群的数量,群落中的物种丰富度一般不变,D错误。

故答案为:D。

14.(2023高二上·辽阳期末)农田生态系统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出现的,其主要功能是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季节规律

B.输入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

C.农田生态系统中物种的数目少,营养结构简单

D.灭虫和除草能提高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

【答案】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类型;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解析】【解答】A、农田中不同季节种植的作物不同,因此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季节规律,A正确;

B、输入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B正确;

C、农田生态系统中物种的数目少,营养结构简单,因此需要人类加强管理,C正确;

D、除草、治虫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方向,人类可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单一,抵抗力稳定性小,一旦失去人的控制,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并非只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人们必须不断地从事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等活动,才能够使农田生态系统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

15.(2023高二上·辽阳期末)某位同学在利用酵母菌进行果酒发酵,如果改成果醋发酵,不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A.提高温度B.充气口打开

C.更换培养液中的营养成分D.发酵时间

【答案】C

【知识点】果酒果醋的制作

【解析】【解答】果酒与果醋制作需要的温度不同,果酒制作温度一般控制在18-25℃果醋为30-35℃,故如果改成果醋发酵需要提高温度,A正确;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醋酸发酵需要氧气,因此如果改成果醋发酵,充气口应该打开,B正确;醋酸菌可以利用酒精产生醋酸,因此不需要更换发酵液,C错误;酒精发酵与醋酸发酵需要的时间不同,D正确。

【分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16.(2023高二上·辽阳期末)行为调节学说认为,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种群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个体占满有利的地段,剩余的个体只好生活在其他不利的地段(常常缺乏食物以及保护条件)或者往其他地方迁移,从而限制了种群的增长,使种群密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处于支配地位的个体,其出生的子代数量多

B.一个种群中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种内斗争

C.种群密度较低阶段,种群的迁出率通常也较低

D.种群数量相对稳定时达到K值,种群数量不再改变

【答案】D

【知识点】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动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A、处于支配地位的个体,处于优势地位,占满有力的地段,生活环境较好,所以出生的子代数最多,A正确;

B、一个种群中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种内竞争,B正确;

C、出生率和死亡率能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迁入和迁出的个体数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低,迁出率自然是低的,C正确;

D、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数量相对稳定,但不代表数量不变。在自然界,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因此,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在自然界,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因此,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

二、多选题

17.(2023高二上·辽阳期末)在胚胎形成过程中,细胞可以从上皮状态转变为间质状态(EMT),科研人员利用EMT的关键阶段成功诱导小鼠乳腺癌细胞转化为无害的脂肪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乳腺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含量增加,容易分散转移

B.乳腺癌细胞和脂肪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均不同

C.癌细胞EMT过程的变化与细胞骨架的功能有关

D.可用苏丹Ⅲ检测由EMT诱导产生的脂肪细胞中的脂肪

【答案】A,B

【知识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癌变的原因;检测脂肪的实验

【解析】【解答】A、乳腺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含量有所减少,黏着性降低,容易分散转移,A错误;

B、乳腺癌细胞和脂肪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B错误;

C、细胞骨架与细胞的运动、分裂、分化有关,C正确;

D、苏丹Ⅲ可检测脂肪的存在,D正确。

故答案为:AB。

【分析】癌细胞是指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细胞癌变的原因包括外因和内因,外因是各种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的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18.(2023高二上·辽阳期末)某植物有大叶和小叶两种表现型,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让大叶雄株和小叶雌株杂交(实验甲),子代中大叶∶小叶=1∶1;若让大叶雌株和小叶雄株杂交(实验乙),子代中大叶雌株∶大叶雄株∶小叶雌株∶小叶雄株=1∶1∶1∶1。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实验甲和乙不能判断大叶为显性性状,小叶为隐性性状

B.根据乙实验的杂交结果可判断该性状与性别无关

C.若甲实验中子代大叶和小叶的雌雄比例均为1∶1,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D.若甲实验中子代大叶和小叶的雌雄比例均为1∶1,则可判断大叶为显性性状,小叶为隐性性状

【答案】A,C

【知识点】伴性遗传

【解析】【解答】A、在甲乙实验中子代大叶和小叶的比例为1∶1,其在雌性和雄性中分布是一样的,所以无法判断大,小叶性状的显隐性关系,A正确;B、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假设控制该性状的等位基因为B和b,实验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XBXb×XbY时也会出现乙实验结果,B错误;

CD、若实验甲子代中大叶和小叶的雌雄比例均为1∶1,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不能判断该性状的显隐性关系,C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AC。

【分析】判断基因是常染色体还是伴性遗传可以用正反交,如果正反交的结果不同的是伴性遗传,常染色体遗传正反交结果相同。

19.(2023高二上·辽阳期末)枪乌贼的神经元是研究神经兴奋的好材料。研究表明,当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发生改变时,静息电位不受影响,但动作电位的幅度会随着Na+浓度的降低而降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