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素养目标1.理解风的形成,并能结合等压线图,判断风向和风力的大小。(综合思维)2.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季节移动规律。(综合思维)3.理解北半球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综合思维)4.学会判断不同季节东亚和南亚地区季风环流的特点及性质。(区域认知)知识导引知识梳理·自主探究课堂互动·合作探究随堂集训·学业达标知识梳理·自主探究一、大气的水平运动1.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2.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做________运动。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平水平气压梯度力借助手势快速判断风向如下图所示,北半球用右手定则,南半球用左手定则,手心向着自己,四个手指头伸直的方向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大拇指伸直的方向代表地转偏向力的方向,食指偏向大拇指的方向就代表风向。3.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类型高空的风近地面的风图示(北半球)受力状况F1(______________)与等压线________,由________指向________F2(地转偏向力)与风向_____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F3(________)与风向________风向与等压线________与等压线之间______________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高压低压垂直摩擦力相反平行成一夹角1.气压带的位置大体上位于0°、南北纬30°、南北纬60°、南北纬90°共七条纬线附近,两个气压带之间就是风带。2.在赤道、南北纬30°和60°地区都没有风,是因为它们是气压带,只盛行上升和下沉气流。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1.影响因素: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转偏向力2.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规律:气压带、风带随________________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________移,冬季________移。太阳直射点北南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1)北半球①冬季:北半球的_________气压带被大陆上的高气压所切断,尤以_________(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最强,控制范围最广,这就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②夏季:北半球的_________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低气压所切断,其中________(又称印度低压)最为突出,这就使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2)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的纬向分布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________分布。副极地低亚洲高压副热带高亚洲低压带状3.季风环流(1)季风: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2)因素:_______________、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3)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______________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洲东部(4)亚洲的季风环流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冬季季风①________季风②________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季风③________季风④________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西北东北东南西南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也会随之移动。两者的关系:1.移动方向一致。2.移动幅度和范围:气压带和风带小于太阳直射点。3.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课堂互动·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大气的水平运动
[核心归纳]1.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力大气的水平运动主要受三种力的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它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这个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三种力的特征及其对风的影响见下表。作用力方向大小对风的影响风速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一般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随纬度升高而增大不影响风速的大小北半球风向右偏,南半球风向左偏摩擦力始终与风向相反下垫面越粗糙,起伏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使风速减小与其他两力共同作用,使风向斜穿等压线2.风的形成(1)大气水平运动(风)的形成大气受到的作用力不同,风向也就有差别。如图所示:(2)不同高度的风的受力状况和风向状元随笔风压定律(1)高空的空气主要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因此空气流动方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如果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则高压在右方、低压在左方。如右图所示。(2)由于近地面大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该处的大气最终沿斜交于等压线的方向运动。如果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则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如右图所示。3.风向的表示和风力大小的判定(1)风向表示方法:(2)在等压线图中判断风向和风速①判断风向:如图(以北半球为例)第一步:定水平气压梯度力。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该点的切线,并过切点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定地转偏向力。分清图示是哪个半球,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若是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若是南半球,风向向左偏。第三步:定最终风向:a.近地面:在三力作用下,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呈一定夹角(30°~45°)。b.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按以上步骤绘出的风向(绘成实线箭头)如下:②判断风速a.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密集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反之,等压线稀疏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速小。b.相同图幅、相同等压距的地图相比,比例尺越大,表示单位距离间的等压线就越密集,则风力越大;反之,比例尺越小,则风力就越小。c.相同图幅、相同比例尺的地图相比,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数值差越小,风力就越小。d.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的情况下,摩擦力越小,风速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如海面上的风力大于沿海陆地、内陆荒漠地区的风力大于绿洲。状元随笔①一般摩擦力的影响可达离地面1500米左右的高空,在这范围内的风向都斜穿等压线,摩擦力愈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大;摩擦力愈小,其夹角愈小。风速则随高度增加而加大。②陆地表面和海洋表面的摩擦力不同,陆地摩擦力大,海洋摩擦力小,所以在相同的气压条件下,陆地表面的风与等压线间的夹角大,风速小;海洋表面的风与等压线的夹角小,风速大。[应用体验]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某同学在图中A点处,绘出了近地面的风向和风的受力情况。图中P是____________,F是________,f是________,V是________。(2)一般摩擦力的影响可达离地面1500米左右的高度,在这个范围内的风向____等压线。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____。(3)越往高空,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________。(4)风速随高度增加而________。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风向斜穿越大越小增大解析:风向的判断可用右手判别法确定。风的受力情况: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并指向右侧;摩擦力与风向相反。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2~3题。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
A.①B.②C.③D.④3.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C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压线分布图中风向的判断和风力大小的比较。第2题,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风向应该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右偏而形成,而水平气压梯度力应由高压指向低压,所以图中③正确。第3题,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表明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就越大。从图中四处看,③处等压线最密集。探究点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及季节移动[核心归纳]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1)“冷热不均使其动”在地表性质均一,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极地与赤道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如图所示:(2)“地球自转使其偏”在地表性质均一,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三圈环流,如图所示:(3)“地球公转使其移”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则恰好相反。2.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地表各地在气压带和风带的控制下,气流的运动方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风带中气流的水平运动,二是气压带中气流的垂直运动。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如下表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成因性质极地高气压带南北极点附近热力原因形成的冷高压寒冷干燥极地东风带高纬度地区由极地高压吹向副极地低压寒冷干燥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纬60°附近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的动力抬升多锋面、气旋,为多雨带西风带中纬度地区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温暖湿润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回归线附近动力原因形成的高压炎热干燥信风带低纬度地区由副热带高压吹向赤道一般较干燥赤道低气压带赤道附近终年受热空气上升高温多雨状元随笔(1)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而且高压与低压相间分布。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2)利用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判断季节①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中的判断:气压带未偏移时,各气压带的中心线与相应纬度是重合的(如图中a),气压带发生偏移时判断可依据气压带中心线与相应纬度的位置,如图中b,气压带偏向对应纬度南侧,即南半球的高纬,则相应季节是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②在大气环流示意图中的判断:气压带、风带未偏移时,在纬度0°、30°、60°、90°气流分别上升、下沉、上升、下沉,可依据垂直气流对应位置的变化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方向,进而判断出季节。如图所示,垂直气流对应位置向对应纬度北侧偏移,对应季节是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应用体验]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环流中,分别属于三圈环流中的哪两个环流?左侧属于________环流,右侧属于________环流。(2)甲、丁两地同为高气压,甲地高气压是由于________形成的,丁地高气压是由于________形成的。(3)乙、丙两种气流中,属于干冷气流的是________,属于暖湿气流的是________。(4)若为南半球,乙地气流的运动方向为______________。中纬高纬动力原因热力原因丙乙西北向东南方向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关于大气环流的知识及对图的分析、判断能力,注重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第(1)题,从图中气流方向判断是中、高纬环流,而极锋又总是向冷气流一侧倾斜,故可判断出左侧为中纬环流圈,右侧为高纬环流圈。第(2)题,由第(1)题,可进一步推出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而丁为极地高气压带,由所学知识可知甲为动力作用形成的高压,而丁为热力作用(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的高压。第(3)题,乙、丙两股气流分别是从副热带和极地流出的气流。相比之下,从极地高气压带流出的丙气流是干冷的,而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的乙气流为暖湿的。第(4)题,由图可知乙处于西风带,在南半球是西北风。如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回答2~3题。2.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①气压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分别为(
)A.下沉热干
B.上升暖湿C.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
D.由高纬流向低纬暖湿DB解析: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②气压带位于30°S附近,所以该气压带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该气压带此日南移至30°S以南,由此判断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故该日北半球正处于冬季。第3题,①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气流性质为暖湿。探究点三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核心归纳]1.1月、7月大气活动中心分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月份和7月份海洋和陆地气压中心在改变。几个气压中心列表比较:气压中心分布原因特征存在季节亚洲低压亚洲大陆热力因素热低压夏季夏威夷高压北太平洋动力因素热高压全年存在,夏季势力强亚速尔高压北大西洋亚洲高压亚洲大陆热力因素冷高压冬季阿留申低压北太平洋动力因素冷低压全年存在,冬季势力强冰岛低压北大西洋[高效记忆]
南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的差异2.季风环流(1)概念:风向在一年内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季风。全球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典型。(2)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如图所示:(3)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比较状元随笔东亚冬季风势力比夏季风强,南亚夏季风势力比冬季风强。①东亚季风区冬季时由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与阿留申低压形成的气压梯度极大,远大于夏季由夏威夷高压与亚洲低压形成的气压梯度,因而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②南亚季风区冬季时因远离冬季风的源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并且有青藏高原等高大地形区的阻挡作用,再加上陆地面积狭小,又处于低纬,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已不十分显著,因此冬季风势力较弱;夏季,亚洲低压中心就位于印度北部,与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之间形成明显的气压梯度,气流又来自广大的热带洋面,高温潮湿很不稳定,因而形成强盛的夏季风。[应用体验]1.当亚欧大陆被大陆高气压控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热低压切断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冷高压切断C.此时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D.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解析:当亚欧大陆被大陆高气压控制时正处于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冷高压切断,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答案:B如图为某月世界局部地区的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2.此季节,图中①处的风向为(
)A.东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3.此季节,图中②处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气压差异B.赤道低气压与亚洲低气压之间的气压差异C.大西洋与亚欧大陆之间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DD解析:第2题,由图可知,澳大利亚大陆为高气压,此时应为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的夏季,①处盛行东南风。第3题,南亚夏季的西南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共同作用形成的。该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形成②处的西南季风,由印度洋吹向亚欧大陆。随堂集训·学业达标如图示意某一等高面。P1、P2为等压线,P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间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回答1~2题。1.若该图表示北半球高空,且P1数值小于P2数值,则O点的风向可能为(
)A.③B.④C.⑦D.⑧2.若该图表示南半球近地面,且P1数值大于P2数值,则O点的风向可能为(
)A.③B.④C.⑥D.⑦CC解析:第1题,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图中箭头④⑤⑥都是错误的,它们表示空气由低压流向高压。在北半球气流向右偏,图中箭头②③向左偏,①没有偏,只有箭头⑦⑧向右偏,该图表示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⑦正确。第2题,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图中箭头①②⑧都是错误的,它们表示空气由低压流向高压;在南半球气流向左偏,图中箭头③④向右偏,⑤没有偏,只有箭头⑥⑦向左偏,该图表示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⑥正确。读图,图中圆柱为气压柱。据此完成3~4题。3.关于a、b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a表示冬季、高气压
B.图b表示冬季、低气压C.图a表示夏季、低气压
D.图b表示夏季、高气压4.a图中因气压变化切断的气压带是(
)A.极地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赤道低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AB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北半球高、低气压中心的分布。图a在副极地低气压带附近出现高气压中心,故为冬季。图b在副热带高气压带附近出现低气压中心,故为夏季。A正确。第4题,本题考查北半球气压带的判读。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流下沉,在蒙古—西伯利亚附近形成一个高气压中心,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夏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流上升,在印度半岛附近形成一个低气压中心,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B正确。下图为某节气前后某半球近地面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5~6题。5.图示表示的节气和半球是(
)A.夏至日北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装修合同样本及注意事项
- 版砌体项目合同范本:墙体砌筑合作合同
- 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协议
- 住宅简易改造合同模板
- 胃管非计划性拔管预防策略
- 2025年北京理工大学附中中考数学零模试卷
- 基础设施工程劳务承包合同
- 住宅委托管理合同模板
- 加油站经营权转让合同
- 标准货物仓储合同范本
- 面具的设计制作课件
- 病历书写规范细则(2024年版)
- 《国内手语翻译人才供求现状调研报告》
- 2023年西藏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期末综合测试卷(二)(含答案)
- 护理学科建设规划
- 原始点医学(201904第15版)
- 环境监测知识培训
- 2024年湖南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足球脚内侧踢地滚球技术教案
- 新职业英语综合教程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