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暴风雨法供养品》的流通分思想_第1页
《维摩暴风雨法供养品》的流通分思想_第2页
《维摩暴风雨法供养品》的流通分思想_第3页
《维摩暴风雨法供养品》的流通分思想_第4页
《维摩暴风雨法供养品》的流通分思想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维摩暴风雨法供养品》的流通分思想

维摩斯被捕经典是般若之后的大乘佛教经典。他以“不二法门”为中心,阐释大乘佛教“性与空”和“不空”的思想。从汉到唐代,译文和注文累继不绝,其中以罗什所译《维摩诘所说经》流传最广。其高足僧肇在《注维摩诘经》中称赞此经道“其旨渊玄,非言象所测;道越三空,非二乘所议;超群数之表,绝有心之境;眇莾无为,而无不为;罔知所以然而能然者不思议也”。1僧肇极尽溢美之词,是有其道理的。《维摩诘经》的“不二法门”不仅表达了“我空法亦空”、“色性自空”的大乘“体空”观,在与小乘佛教的理论区别上有了一个新的突破,而且化解了“世间”与“涅槃”、“在家”与“出家”的隔碍,为“世间即涅槃”的居士佛教和禅宗开启了一扇可能的门径,同时也成为近现代人间佛教的理论先导。但是,由于《维摩诘经》以“闭众恶趣”、“降伏外学”的否定方式为主,(P414)多在“第一义”上立论,所以,在言辞上有时貌似偏激。罗什说“佛事有三种。一以善作佛事。光明神力说法等是也。二无记虚空是也。三以不善八万四千烦恼是也。譬如药师或以良药。或以毒药治人病也。佛亦如是。以烦恼如佛以爱度难陀也。嗔恚化恶龙比也”。(P404)用第三种“佛事”来度人愚痴,以“毒药”来对治,可以说是《维摩诘经》的一大特色。然而,“毒药”有服过量,或是误服的可能。比如:只知“即恶”而不知“反本”;(P352)只知“不断淫怒痴”,(P350)而不知“亦不于俱”;(P350);或者只知“护持解说”,(P418)而不知“亲近供养”。(P418)这些可能落实到佛教实践上,容易出现两个主要的弊端:一是佛教的庸俗化——既然一切形式都是外在的,那么媚俗为什么就不能找到自己的合法位置?二是佛教的伪善化——当所有的善恶行为都可以轻易的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的时候,为善为恶就失去了内心衡量的标准。这些弊端是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必然结果。《维摩诘经》本身注意到了这一可能出现的缺口,所以,在经文运述之中,时时警惕。其中的《法供养品》即是对“不二”思想的必要补充。本文以僧肇的《维摩诘所说经》和《注维摩诘经》为主,结合其他几品,参照《佛说维摩诘经》、《维摩经义疏》、《维摩经义记卷第四》、《维摩经疏卷第六》和《净名经集解关中疏》,从“信解”和“修行”两个角度略述一下《法供养品》在《维摩诘经》中的意义。一、“信解”—信解:智慧的强调《法供应品》是《维摩诘经》“流通分”第一,吉藏说“经有三分。序正已说命次辨流通。流通有二,一者赞叹,二者付嘱。即两品文也”。(P988)本品除了“赞叹”,更有其妙用。《维摩诘所说经》言“若闻如是等经。信解受持读诵。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守护法故。是名法之供养”。(P556)这是药王佛第一次告诉月盖“法供养”的定义。可以看到“法供养”的两个要旨,其一是“信解受持读诵”,这是指自己要觉解;其二是“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这是指要助人觉解,自己先要有大智慧,这是个必要的条件。《维摩经义记卷第四》释之曰:“法供养者。夫言供养。资身养命。明此法资法身养惠命。又解。供养者称可前人之意。若依经修行称可圣心。故目此品为法供养品。”(P552)用“法资法身养惠命”,此“法资法身”即是《维摩诘经》,“养惠命”是第一个功效;其次,“依经修行”还能“称可圣心”,这是第二功效。合之,则是“法供养”。所谓“惠命”就是指的智慧之命,“称可圣心”则指成就佛果,有了智慧,加之修行,自然成就佛果,就叫“法供养”。对智慧觉解的强调是《供应品》的一个基本特点。僧肇在解释“无明毕竟灭故诸行亦毕竟灭乃至生毕竟灭故老死亦毕竟灭”这段经文时,(P418)说“无明十二之根本。无明既灭余缘亦灭也。毕竟谓始终常灭不复更灭。始终常灭不复更灭。乃所以成无尽灭义”。(P418)“无明”是众生堕入生死轮回的根本原因,“无明既灭余缘亦灭”,所以自然推出“信解”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信解”,才能祛除“无明”。这与《维摩诘经》重视从人的主观认识方面入手的整体基调是吻合的。《佛国品第一》中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P417)“心净”是关键。如何获得这种不可思议的智慧呢?《法供养品》提出“四依”。(P417)这“四依”是“依于义不依语,依于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于法不依人”。(P556)什么是“依于义不依语”?罗什说“法有二种。一文字语言二义法。莫依语也”。(P337)僧肇解释说“至义非言宣。寻言则失至。且妙理常一语应无方。而欲以无方之语定常一之理者不亦谬哉”。(P417)这是说,最高的道理是言语无法宣示的,因为妙理的特点是恒常统一,而语言对意义的反应则是支离的,二者原本有异,自然“言不尽意”。什么是“依于智不依识”?僧肇说“六识识六尘而已。不能分别是非。分别是非其唯正智乎。是以行者依智不依识也”。(P417)这是说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只能认识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但是在是非真伪上,却无能为力。罗什在后文解释说:“义亦有二种。一识所知义二智所知义。识则唯求虚妄五欲不求实利。智能求实利弃五欲。故依智所知义不依识所知义。为求智所知义故依智也。”(P416)“识”的特征是“虚妄五欲不求实利”,而“智能求实利弃五欲”,所以,如果要求“智所知义”,就要“依智”。什么是“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僧肇解释为:“佛所说经自有义旨分明。尽然易了者应依。亦有应时之经诡言合道圣意难知。自未了者不可依也。”(P416)这是说,佛所说的经有两种,一是义理清晰的“尽然易了经”,一是言语诡辩貌似合道却难通大义的“应时之经”,前者可依,后者则否。罗什在后面的经文举例说:“不了义经如佛说杀父母无罪未分别。是不了义也。若言无明是父爱是母。生死根本故名父母。断其本则生死尽。故言杀之无罪既分别是了义经也。”(P417)“不了义经”是一种针对大众不同根性的方便善巧,分辨不周,并没有说到根上去,而“了义经”则是从根子上立言分别的。对于“依于法不依人”,罗什解释说“依于法不依人者法谓经教也。当依经法不可以人胜故背法依人也”。(P417)这是说“法”是“经教”,应当依法,不能因为人的势力,而“背法依人”。僧肇说“法有定楷人无常”。(P417)“法”的稳定性比之人而言,自然是强多了,所以依法不依人。“四依”之说,各有侧重。“依于义不依语”说明了义理高于语言文字。《入不二法门品》载“(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P556)即说明“无有文字语言”才是“真入不二法门”,“默然无言”却能无所不周。“依于智不依识”强调了理性高于感性。这种理性并不是思辨理性,而是指一种特殊的直观理性,即与“权智”相对的“实智”,在解“非但分别思惟之所能得”这句经文时,(P417)罗什说“要须禅定等诸功德。非但智慧分别之所能得也。亦云要用实智慧。然后能了非分别取相所能解也”。(P417)经由“禅定”获得的认识能力才是所谓“实智慧”,才能对分别智不可得的实相,有所觉解。“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阐述了本质(“第一义”)高于现象(“方便”),目的优于手段。《弟子品》有许多“言逆而理顺”的说法,(P415)如“不舍八邪入八解脱。以邪相入正法”,(P415)“不断淫怒痴亦不与俱。不坏于身而随一相。不灭痴爱起于明脱。以五逆相而得解脱”。(P551)“入诸邪见不到彼岸。住于八难不得无难。同于烦恼离清净法”,(P540)等等,都是在说“即恶而反本”的道理,(P352)如果没有“第一义”的理论支持,与外道六师就没有区别了。“依于法不依人”论证了“法身”高于“肉身”。《净名经集解关中疏》说“人者摄取人见,法者解人无人见;人者凡圣三乘人也,法者知一切法无别无异,如虚空也”。(P208,209)人只有人的见解,法却解人所不能见;人有凡圣三乘的区别,法却能把握实相。在“四依”的保证下,获得对《维摩诘经》的智慧觉解,是实现“法供养”的首要条件。二、降以“四.”建议落实“四.”的居民、子宗与法的共同要求《法供养品》一方面强调智慧的“信解”,另一方面也重视德行的修行。僧肇解释“又于诸法如说修行”(P452)一句说:“上以信解护持宣示弘布以为法养,今明内行应顺为法供养也。”(P540)“信解护持”即是指智慧的了悟,而“内行应顺”则指德行的修行。在《法供养品》前半部分曰:“如我解佛所说义趣。若有众生闻是经法。信解受持读诵之者,必得是法不疑,何况如说修行。斯人即为闭众恶趣开诸善门。常为诸佛之所护念。降伏外学摧灭魔怨。修治菩提安处道场。履践如来所行之迹。”(P540)得闻是法,加之“信解受持读诵”,可以“生信”“不疑”;如果再勤以修行,就更加功德无量。这些功德是:1、“闭众恶趣”,僧肇解释为“八难众趣”,(P416)“八难”指不得遇佛、不闻正法之八种障难。《长阿含经》载:(1)在地狱难;(2)在饿鬼难;(3)在畜生难;(4)在长寿天难;(5)在边地之郁单越难;(6)盲聋喑哑难;(7)世智辩聪难;(8)生在佛前佛后难。(P55)2、“开诸善门”,僧肇解释为“人天涅槃门”,(P416)指世间与出世间的所有善门。3、“降伏外学、摧灭魔怨”,僧肇解释为“四魔怨”。(P414)“四魔”是指:(1)蕴魔。即色、受、想、行、识等五蕴积聚而成生死苦果,此生死法能夺慧命。(2)烦恼魔。即为身中之百八等烦恼,能恼乱众生心神,夺取慧命,致不能成就菩提。(3)死魔。能令众生四大分散,夭丧殒没,而使修行人无法续延慧命。(4)天子魔。即欲界第六天之魔王,能害人善事,憎嫉贤圣法,作种种扰乱事,令修行人不得成就出世善根。(P196)上述前三者为内魔,最后者为外魔。有了“修行”的加持,不管是主观的障碍,还是客观的阻隔,也无论是前世的孽障,还是后世的困境,都是可以克除消解的。本品的后面也多次提到修行的功德,如“至不退转。成就六度”。(P556)僧肇解释说“不退所以至六度。六度所以成大乘。大乘之所出莫不由斯典也”。(P556)依照《维摩诘经》修行可以成就“六度”,即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嗔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六种法门其实是六种修行的方法。后文又说“于诸法如说修行。随顺十二因缘。离诸邪见得无生忍”。(P556)所谓“无生忍”,就是把心安住在不生不灭的道理上。“忍”就是把心安住在道理上而不再动摇的意思。《维摩经疏卷第六》析“五忍”:“地前伏忍,初二三地信忍,四五六地顺忍,七八九地无生忍,十地及佛寂灭忍”。(P422)“无生忍”为第四。《大智度论卷五十》曰:“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P417)都充分说明了“无生忍”的精神境界。同时,这种修行,不仅是自度,更是度他,这是一体的两面。《法供养品》说“其未信者当令生信,其已信者当为作护”,(P556)又说“能令众生坐于道场而转法轮。”“能令众生入佛法藏摄诸贤圣一切智慧。”“能救一切毁禁众生”。(P556)前一句是释提桓因的发愿,后几句则是赞叹依止《维摩诘经》“法身”如是修行的成果。为众生解惑,为众生立信,使众生生慧,度脱生死苦海,是“法供养”的必然要求。小乘只知自度,不知度人,是因为自度还未得尽,自度本身就包含度人。罗什说“小乘法中。五逆罪及犯四重禁。则皆弃而不救。大乘深法则无不救也”。(P416)“五逆罪”即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维摩诘经》不弃其恶,一切能救,其大乘佛法的宽怀精深,由此一斑可窥。知而不行和行而不知,都不是真知真行。《嘱累品》在说到“新学菩萨”的几个毛病时说“一者所未闻深经。闻之惊怖生疑不能随顺”,(P557)“二者若有护持解说如是深经者。不肯亲近供养恭敬”。(P557)又说“虽信解深法犹自毁伤而不能得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