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中国历史文化常识_第1页
导游基础-中国历史文化常识_第2页
导游基础-中国历史文化常识_第3页
导游基础-中国历史文化常识_第4页
导游基础-中国历史文化常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游基础知识

重点章节及考试趋势重点章节第一章中国历史文化常识第二章对联和古诗词第四章中国四大宗教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熟悉第三章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第六章中外民俗了解第七章中国饮食文化第八章中国风物特产特点分析内容多,涉及面广,知识含量大知识点多,考点分散复习技巧必须熟悉课本,避免知识盲点运用表格,归纳总结,横向比较、位置记忆等方法进行快速记忆利用好模拟题

第一章

识了解中国历史整个发展脉络熟悉掌握重点历史事件,掌握一定历史文化常识第一节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国——历史惟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唐尧禹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一、原始社会原始人类旧石器时代(前二三百万年至一万年、粗糙的打制石器、直立行走、原始群居)原始人类170万年云南元谋人80万年陕西蓝田人70万年北京人

氏族社会(20至1万年血缘关系固定的群体)18000年山顶洞人(人工取火)新石器时代1万——4千(细小的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陶器、人工取火)文明史的开端母系氏族(七千---五千)陕西半坡河姆渡仰韶父系氏族龙山大汶口良渚文化北

人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平均脑容量1088毫升(现代人1400)平均身高1.5-1.56最早使用火石器时代寿命短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迄今为止,人类化石材料最丰富、最生动、植物化石门类最齐全,而又研究最深入地古人类遗址。头盖骨6具、头骨碎片12件、下颌骨15件、牙齿157枚及断裂的股骨、腥骨等,分属40多个男女老幼个体。同时还发现10万件石器时代的材料,及用火的灰烟遗址和烧石烧骨等。“北京人头盖骨的丢失”北

人元

人山

人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中国文明起源的四个分区黄河流域文化区仰韶大汶口龙山长江流域文化区河姆渡马家浜良渚珠江流域文化区北方和东北文化区仰韶文化——彩陶文化彩陶双连壶—中国最美的陶器国宝酒器是和平、友好、相敬、相亲的象征“生死之交一壶酒”(黄帝炎帝)镇馆之宝(河南博物院)人面鱼纹彩陶盆出土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彩陶盆,是仰韶彩陶工艺的代表作之一

一学习态度(来源各异,相互渗透)二学习要点1蛮荒时代英雄形象(例:被赋予感应生人的传说)2其人性和神性的部分3创造和功绩(代表同时期劳动人民伟大创造的精华,体现人类文明的进步)4三皇说法(1)天皇、地皇、泰皇(《史记》)(2)天皇、地皇、人皇(《太平御览》)(3)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白虎通义》)(4)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5)伏羲、祝融、神农(《白虎通义》)(6)伏羲、神农、共工(《通鉴外记》)(7)盘古、女娲、伏羲(民间传说)(8)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三字经》)(9)伏羲、神农、黄帝(《帝王世纪》、《古微书》)古

明三皇(英雄时代)伏羲氏——渔猎感应而生(中国西北神仙国度-华絮氏之国)人类始祖

结网捕鱼

创制八卦

治婚姻

养殖业制历法乐器歌曲采集天然火种燧人氏——火上古西方偏远国度燧明国聪明人燧木

神农氏——农耕神农=炎帝农业之神神农尝百草医药之神人祖伏羲唐代绢画——化生万物1965年新疆阿斯塔那出土绢画绘伏羲在左,左手执矩,女娲在右,右手执规,人首蛇身,蛇尾交缠,头上绘日,尾间绘月,周围绘满星辰。构图奇特,寓意深刻,富于艺术魅力和神秘色彩。这种图像在吐鲁番地区古墓中多有发现,一般出自夫妻合葬墓,用木钉钉在墓顶上,少数则折叠包好放在死者身旁。伏羲女娲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天神和人类的始祖,据说伏羲教导人们从事生产,女娲教导人们婚姻伦理。他们手持规矩,既是生产工具,也是社会秩序的象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杂志《国际社会科学》1983年试刊号的首页插图就是一幅吐鲁番地区出土的伏羲女娲画像,因其与人类生物遗传结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的双螺旋线结构非常相似,题名为“化生万物”。

神农氏-炎帝燧

氏1、燧人(sùi

rén)(燧人氏)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火的发明者,有说法他为三皇之一。2、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称为“三皇”。3、燧人氏是新石器初期河套附近一个母系氏族,他们以打猎为生,当击打野兽的石块与山石相撞时产生火花。燧人氏受到启法,于是发明了钻木取火。4、燧人氏即是代表一个人物,有时则是几个人物的合成;有时它更多的应该是一个氏族或一个部落历史;有是又代表先民生活的一个时代,反映了人类饮食方面的一个时代的特色;是一个时代成就的反应。“燧人氏”这一词汇的多义性,在中国上古神话中是普遍存在的。黄帝(公孙姬轩辕氏有熊氏)统一中华民族播种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颛顼帝喾尧舜五帝禅让——世袭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启

洛阳偃师二里头文化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铜

礼器群及青铜冶铸作坊,是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王国都城遗址。遗址沿古伊洛河北岸呈西北至东南向分布,东西最长约2400米,南北最宽约1900米,北部为洛河冲毁,现存面积约3平方公里。其中心区位于遗址东南部的微高地,分布着宫殿基址群、铸铜作坊遗址和中型墓葬等重要遗存;西部地势略低,为一般性居住活动区。

商的文明商都、青铜器、甲骨文周的文明周礼、分封制*公元前841年,中国确切纪年的开始(从这一年开始,中国每一位帝王的在位、驾崩时间,全部有了明确记载至到宣统退位,共计2752年,这也是世界史上没有的。或者说各种史书从此后记载一致。)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百家争鸣三、

封建社会公元前

221年,秦

皇帝统一郡县制焚书坑儒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鼎盛时期——两汉文景之治

西汉公元前179年文帝刘恒-景帝刘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背景目的(加强集权统治、统一思想)主要内容汉族、汉人、汉语、汉城汉长安城——东方第一帝国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

张骞首创“丝绸之路”司马迁《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汉服文化大唐盛世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康乾盛世康熙61年雍正13年乾隆60年朝代顺序西周夏——商——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蜀(北朝)东魏北齐

魏西晋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东晋宋齐梁陈吴北周隋唐五代十国宋北宋南宋元明清第二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一、国号名称的由来与皇族的称谓(一)国号由来1、以原来的部族名称定国名商、周、秦2、以发迹地定国名汉3、以建立者原封爵定国名魏、晋、隋、唐4、以流行口号定国名明5、以建立者姓氏定国名陈6、以政权所在地定国名蜀、吴(二)帝王、皇族的称谓1、后、王、天子2、皇帝3、后妃4、太皇太后、皇太后5、太上皇6、皇太子、皇太孙7、亲王、郡王8、公主、驸马、郡主(三)帝王名号1、谥号美谥:文、武、景、惠、穆、英、成、康恶谥:炀、厉、灵、幽悯谥:哀、怀、愍、悼2、庙号“祖”“宗”谥号+“帝”=庙号3、尊号4、全称5、陵号6、年号天干地支的计算天干=公元年尾号地支=公元年÷12的余数例:2008

已知2005推算200801234567891011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戊己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二、纪年三、月、日、辰、时、节气的记录与计算孟月仲月季月春正月二月三月夏四月五月六月秋七月八月九月冬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四、

火木土

水金五

试(一)科举制度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创于隋朝、确立于唐、完备于宋、盛于明清、废于光绪31年历代选拔人才制度秦以前——“世卿世禄”制度

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周礼天下,社会阶级分明。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的国君服务。

历代选拔人才制度汉代——察举制和征辟制

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辟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征辟制也存在着种种弊端。历代选拔人才制度魏文帝——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

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

考试名称地点考中者称谓第一名称谓院试(郡试、道试)府县秀才乡试各省省城举人解元会试京城贡士(中式进士)会元(会魁)殿试(廷试)京城殿试皇帝亲自主持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三甲若干状元保

殿清

殿

殿

试江

院江南贡院是夫子庙地区主要建筑群之一,秦淮河畔也因贡院、夫子庙的存在而一度繁荣起来,是中国最大的科举考场。其鼎盛时期仅考试的号舍就拥有20644间,加上官房、膳房、库房、杂役兵房等数百间,占地超过30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占地之广居全国各省贡院之冠,创造了古代科举考场中国之最。贡院中的南京市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座以反映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为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目前中国科举博物馆正在建设中,建成后中国科举博物馆将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集乡试、会试于南京的江南贡院号舍五

试(二)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

试(三)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意义——对维护封建秩序起过

巨大作用。六

讳(一)姓氏姓明血缘别种族明婚姻姓——(奴隶社会中贵族有姓、平民无姓)人所生也,本意是“生”,最初代表共同血缘、血统、是整个部落的称号。氏——(明贵贱)是姓的分支,子部落的代号六

讳(二)名字名——个人的,上古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字——只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有字。(周代)表示排行——“伯”“仲”“叔”“季”六

讳(三)号——别号、别字欧阳修——“六一居士”六

讳(四)避讳为尊者讳——国讳为亲者讳——公讳为贤者讳——家讳方法改字缺笔改变读音第三节中国文化科技发展概述

一、中国文化教育发展简史(一)、古代教育的产生(二)、古代的官学教育1、中央官学2、地方官学(三)、古代的私学教育(四)、古代的书院二

作(一)中国古代文学1、古代神话——中国文学创作的源头认识自然(创世神话)神话改造自然

例: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二

作2、先秦文学(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西周初期-春秋中叶

——305篇

——《风》-国风

——《雅》-大雅、小雅

——《颂》-周颂、鲁颂、商颂

——表现手法:赋、比、兴

《诗经》

名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

桃夭)(桃树茂盛,桃花灿烂)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邶风·柏舟)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击鼓)二

作(2)楚辞

——是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

——《楚辞》中的《离骚》最著名,“楚辞体”又叫“骚体”。

——《楚辞》指代浪漫主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二

作3、汉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期设置的音乐机关。——叙事性是汉乐府是最大的特点。——《孔雀东南飞》是长篇叙事诗。二

作4、唐诗——中国诗歌全面繁荣的全盛时期(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诗集《李太白全集》,“诗仙”。——后人赞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二

作(2)杜甫——字子美,巩县人,诗集《杜工部全集》,“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一生作诗3000多首)。这些诗歌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杜

忙作曲:周杰伦哇呀呀我很生气,画像被涂来抹去小妹妹坐到怀里,作诗都没了情绪我被迫上门送水,而且常年免费有需求发订货短消息我虽然生在古代,英名被你们搞坏为什么偏偏是我,因为不是高富帅学生们太多压力,于是拿我出气借助网络就铺天盖地不要再画了,不要再画了不要再画了,不要再画了,不要再画了恶搞太疯狂,我无力承担端枪战斗已经够雷了,形象全毁了不要再画了,不要再画了拜托帮忙你们哥几个,放过我好吧李白呼唤我,王维需要我,杜甫很忙的二

作(3)白居易(新乐府)——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人,晚年居住在洛阳香山。《白氏长庆集》。——《长恨歌》、《琵琶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

作5、宋词豪放派——辛弃疾、苏轼(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婉约派——温庭筠(“花间词”鼻祖)柳永、李清照李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何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二

作6、元曲(唱词、对白、动作)表演5大角色:旦——女角色末——男角色净——“花脸”性格刚烈或粗暴的人丑——“小花脸”滑稽人物杂——杂差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二

作7、明清小说三言两拍:“三言”——冯梦龙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两拍”——凌濛初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明

说《聊斋志异》——蒲松龄志怪传奇文言小说。

《儒林外史》——吴敬梓讽刺文学

《三国演义》——罗贯中

《水浒传》——施耐庵

《西游记》——吴承恩

《红楼梦》——曹雪芹中国的吝啬鬼《儒林外史》中的严生:

“……晚间挤了一屋子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二)

作1.天文夏朝已有历法,是我国最早的历法。商代甲骨文中有世界上关于日食、月食的最早记录。春秋时期测定了冬至、夏至日期,战国时期确定24节气。《春秋》有了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东汉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发明了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唐代和尚一行进行了世界上最早对子午线长度的实测。元代郭守敬创造了中国古代最精密的历法——《授时历》,定一年为365.2425天,这和现行公历——《格里高利历》是一样的,但比《格里高利历》早了300多年。(二)

作2.医学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四诊法”(望、闻、问、切)。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早期成就,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和华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分成《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书)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为中医临床的辨症施治奠定了基础,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麻醉药,适用于外科手术,这一发明比西方早1600多年。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是著名的医学专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古代医学之大成,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实的药物学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二)

作3.数学西汉《周髀算经》最早发现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南朝祖冲之最早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7位,比欧洲早1000年。4.建筑隋代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的赵州桥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比欧洲早700多年。北宋李诫编成的《营造法式》,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二)

作5.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时已有絮纸和麻纤维纸,东汉时蔡伦制成植物纤维纸。印刷术:隋唐时已出现雕版印刷术,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战国时已有司南,北宋时开始用磁针指南,把磁针装在罗盘上,用于航海。火药:唐时已有制造火药的记载,北宋时开始用于军事。(二)

作6.其他科技著作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农书。唐代陆羽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陆羽被奉为“茶圣”。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明代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在世界上最早记载并研究了岩溶地貌。

三、

塑(一)书法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书法中国古代书法四体:赵体——赵孟頫欧体——欧阳询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绘

中国绘画(简称“中国画”、“国画”)风格——诗情画意形神兼备种类:按照绘画技法分类工笔画写意画半工写按照绘画内容分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按照创作思想与审美情趣分类文人画宫廷画民间画石窟三大石窟四、中国古代思想流派1、先秦诸子:秦王朝建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儒、释、道、法等诸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统称。2、产生背景:东周以后,诸侯国为争权夺利,不断进行兼并战争,朝廷政令不行,礼崩乐坏。(一)

儒家

思想1、孔子(1)仁(2)礼2、孟子亚圣民贵君轻3、荀子性恶论用“礼”教化人们用“法”规范人们(二)道家

思想1、老子简介(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太清宫镇)人。曾作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出生2、主要思想(1)、哲学思想——“道”是万物本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一种生命力

“道”能够激活万物。

“道”是最强大的生命力“道”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是内在的最原始的驱动力,不凝固僵化,借用无穷的力量,是最大的包容。(2)政治主张——“无为”而治提出背景:“无为”思想是由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老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诸侯混乱,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造成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提出了无为思想,呼吁统治者要“无为而治”。他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无为内涵:“无为”就是不做任何违反自然规律、有损道德规范、违反社会法则,有害众生的事。但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老子还曾谈道,“为无为,则无不治,”意思是说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做不到、办不好的。因此,老子所讲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等待,毫无作为的,而是“为无为”、“为而不恃”、“为而不争”,即以“无为“的态度去“为“,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老子说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并不是说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干,就什么事情也做成了。在老子生活的时代,人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给自足,无需统治者来组织生产和交换,用谁来“为”,一切顺乎自然地进行。而统治者一旦“为”,则是为修建奢华的宫室而催逼苛重的税赋,或是为发动吞并他国战争而拉夫抓丁。这样“为”则百姓遭殃,社会动荡,“无为”则人民闲适、社会安宁。因此,“无为”是不妄为,不乱来的意思。是说统治者行为要顺应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并按照规律去定相应的法律、制度、不轻易变更,人们在这样的法律、制度下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努力去做。“无为”追求的是奉献,“无为”的结果,恰恰也成为“有所作为”(有奉献)。“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立于不争而无忧,立于不争而有成。”思想影响: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有很大的影响。汉初的黄老之学吸取了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适应秦末政治动乱之后,民心思定的形势,强调清静无为,主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对人民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采取不干涉主义或少干涉主义,借以安定民心,发展社会生产。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思想在当时起了积极作用。唐代初年和宋代初年的统治者都曾利用无为而治的思想协调处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有所收效。魏晋玄学家则通过宣传无为而治,引导人们消极、遁世、清谈、无所作为,对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无为是积极还是消极?(3)朴素辩证法思想老子学说的精华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他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他还进一步提出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反面转化的观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曲则全,枉则直”,“物壮则老”等。但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也有很大局限性。一是他认为对立面的转化不需任何条件,二是把对立面转化看成是循环往复的过程,看不到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结果使他的辩证法思想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3、代表作——《道德经》

老子在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经》老子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上下共五千字左右。

《道德经》现有640多种各种不同文字的版本,其发行量仅次于西方世界的《圣经》。在德国,每个企业职工人手一册《道德经》;在中国,《道德经》有670种不同的注本。

据《中国文物报》2002年7月5日报道,2000多年来,为《道德经》作注者达三千余家。凭借仅仅5000余言的《道德经》,老子被美国《纽约时报》列为全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

《老子》是一本道家的哲理书,但它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不小。它主要阐述自然无为思想,其中包含了不少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观点。在形式上,此书是语录体韵文,语言精练,多排比对偶之句。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58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维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75章),修词凝练,音节铿锵,理虽玄远,文实多姿。其修辞比况,多为后世文士所取法。

古今注《老子》者多家,魏王弼《老子注》多言玄理,最为通行。清人魏源《老子本义》掘其义蕴。近人马叙伦《老子校诂》详于章句训诂。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

湖南长沙马

王堆出土的《老子》帛书

河南三门峡市灵宝县的太初

宫,相传老子在此写下《道德经》

明代画家张路画的《老子骑牛图》

函谷关

老子故里:

河南省鹿邑是史有明载的老子故里,公元前571年的农历2月15日,伟大的先哲老子诞生在这里的厉乡曲仁里即今天的鹿邑县太清宫镇。2001年,鹿邑太清宫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老子故里旅游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景区,2010年成为河南省直管县。中国民间协会经组织专家实地考察调查论证,于2012年2月23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新闻发布会暨授牌仪式。决定命名河南省鹿邑县为“中国老子文化之乡”,并建立“中国老子文化研究中心”。这对于保护传承老子文化,促进周口、鹿邑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全球李氏宗亲寻根拜祖大典在鹿邑举行

鹿邑太清宫2、

庄子

庄子(前369-前286),汉族,姓庄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文哲大家,宋国蒙(战国蒙地多有争议,一说河南商丘市民权县,另说安徽蒙城县)人,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祖上系出楚国公族,后因吴起变法楚国发生内乱,先人避夷宗之罪迁至宋国蒙地。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2、主要思想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思想是从老子思想发展而来,他把老子的道发展成主观唯心主义,把朴素的辩证法发展成为相对主义。

思想背景:作为没落阶级的代表,他竭力逃避现实,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达到“真人”境界。要成为“真人”,就要能够“坐忘”,即完全忘掉自己,在精神幻觉中消除形骸的我,在精神上和天地合一,与万物同体,完全解脱尘世间的利害、得失、毁誉、是非,精神上得到绝对自由,进入逍遥游的境界。

老庄思想中的消极、颓废的一面,后来成为一切没落失意的阶级或集团寄托精神世界的武器。3、代表作——《庄子》《庄子》书分内、外、杂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揉杂、附益,至西汉大致成形,然而当时所流传的,今已失传。目前所传三十三篇,已经郭象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不同。内篇大体可代表战国时期庄子思想核心,而外、杂篇发展则纵横百余年,参杂黄老、庄子后学形成复杂的体系。司马迁认为庄子思想“其要归本于老子”。然而就庄子书中寓言、义理及《天下篇》对老子思想所评述,老子与庄子思想架构有别,关怀亦不相同,所谓“道家”思想体系与《庄子》书,实经过长期交融激荡,经汉代学者整理相关材料,方才编定。

庄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刘熙载《艺概·文概》)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分为:外篇、内篇、杂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鲁迅先生说过:“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庄周梦蝶

原文: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译文: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分轻松惬意。他这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过一会儿,他醒来了,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疑惑。他认真的想了又想,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与蝴蝶一定是有分别的。这便称之为物我合一吧。(三)两汉经学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四)魏晋玄学与河南1、背景:魏晋时期,国家分裂,军阀混战,政治黑暗,适应大一统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学术形态——儒家经学的统治地位受到挑战。对儒家思想信仰的怀疑,对人生意义的探求,促使玄学的出现。所谓“玄”,出自《老子》,乃是探索万物根源、本体等层次的观念所谓“玄学”,就是把三玄(《老子》、《庄子》、《周易》)结合起来,阐发其中的精意,筑成一种新的思辨哲学体系。2、特点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把儒家和道家三部典籍奉为“三玄”,崇尚“清谈”。清谈即崇尚谈辩。“清谈”风气的流行,使玄学理论得以更普及和大众化。3、

代表人物

何晏(约193~249)中国三国时玄学家。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何晏是汉大将军何进之孙,曹操为司空时纳其母,并收养晏。晏少时聪慧过人,曹操宠若诸公子。何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