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一、文章类型
本册语文课本包括12篇课文,其中《少年闰土》、《月光曲》、《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为叙事文,其余为说明文、描写文等。文章类型丰富,内容涉及广泛,包括历史、文学、科学、文化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知识点梳理
1、叙事文
(1)《少年闰土》:通过描述一位聪明能干的少年形象,展现旧社会农村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现实。
(2)《月光曲》:讲述了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表现音乐艺术的魅力和创造力。
(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记述了鲁迅先生晚年的生活和思想,体现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说明文
(1)《只有一个地球》:通过介绍地球的构造、资源、环境等方面,强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2)《宇宙生命之谜》:探讨了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生命体的科学问题,阐述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认识。
(3)《故宫博物院》:详细介绍了故宫的历史、建筑、文物等方面,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宫的辉煌和文化遗产。
3、描写文
(1)《山中访友》: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朋友情谊,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2)《草虫的村落》:通过描写草虫的生活和村落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神奇和生命的力量。
(3)《索溪峪的“野”》:描述了索溪峪自然风景区的美丽和野性,突出了大自然的独特魅力。
三、知识点总结
1、掌握叙事文、说明文、描写文等不同文章类型的写作特点和阅读方法。
2、熟悉课文中涉及的历史、文化、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3、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子,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4、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学会从文章结构、语言表达、思想深度等方面评价课文,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总之,本册语文六年级上册知识点丰富,涵盖了文学、历史、科学、文化等多个领域,需要学生全面掌握,不断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合集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合集
一、字词盘点
1、易读错的字
篱笆(líba)抖落(dǒulào)幽暗(yōuàn)惬意(qièyì)
入梦(rùmèng)蜡烛(làzhú)汹涌(xiōngyǒng)橡皮(xiàngpí)
羡慕(xiànmù)橱窗(chúchuāng)圣诞(shèngdàn)欺凌(qīlíng)
偏心(piānxīn)倾听(qīngtīng)偷盗(tōudào)而已(éryǐ)
2、易写错的字
第六单元“伪”不要多写一竖,写成“危”。
“愉”是“忄”旁不是“钅”旁。
“俩”不要写成“两”。
“寂”不是“寞”。
“鼎”不要写成“目”旁。
“乖”不要写成“乘”。
“梢”不要写成“稍”。
“暇”与“瑕”要区分。
第七单元“健”不要写成“建”。
“竟”不要把“宝字盖”写成“穴宝盖”。
“朗”不要写成“良”。
“踮”不要写成“惦”。
“诵”不要写成“涌”。
“裳”不要写成“常”。
第八单元“腊”不要写成“蜡”。
“怜”不要写成“冷”。
“暇”指闲暇,不要写成“遐”,后者指悠远地思念。
“鸡”“鸭”“猫”“鹅”等家禽、家畜不要写错偏旁。
二、词语梳理
1、ABB式词语笑嘻嘻、骨碌碌、红彤彤、亮晶晶、金灿灿、笑眯眯。
2、ABB式拟声词哗啦啦、叮铃铃、轰隆隆、淅沥沥。
3、AABB式词语恍恍惚惚、密密麻麻、朝朝暮暮、抽抽噎噎。
4、AABC式词语翩翩起舞、蒸蒸日上、息息相关、娓娓动听。
5、ABAC式词语不紧不慢、百发百中、不知不觉、不闻不问。
6、又A又B式词语又香又脆、又松又软、又说又笑、又嫩又甜。
三、佳句积累
1、比喻句雨下得真大,豆大的雨点打在瓦面上,溅起一朵朵水花。
2、拟人句小树摆动着枝叶,向我们点头笑。
3、排比句愚蠢是一种天生的无奈,是一种后天的懒惰,是一种自己种下的恶果。无知是一种天真的幻想,是一种奢望的追求,是一种放纵的欲望。六年级上册U8知识点总结梳理六年级上册英语Unit8知识点总结梳理
一、知识点梳理
1、词汇:本单元主要涉及服装类词汇,如coat(外套)、shirt(衬衫)、dress(连衣裙)、sweater(毛衣)、jacket(夹克)、skirt(短裙)、T-shirt(T恤)、bag(书包)、shoes(鞋子)等。
2、语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一般现在时态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涉及动词加-s/-es的规则、动词与行为动词的区分、常用动词如like、want、wear等的使用方法。
3、课文重点:掌握服装类词汇,理解并运用一般现在时态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能正确使用动词加-s/-es的方法,掌握常用动词如like、want、wear等的用法,能运用句型“Whatdoyou/theywear?”和“I/We/Theywear…”进行服装问答。
二、课文解析
1、句型解析:“Whatdoyou/theywear?”的意思是“你/人们穿什么?”,其中wear意为“穿”,是行为动词。回答时使用“I/We/Theywear…”,意思是“我/我们/他们穿……”表示穿什么样的衣服。
2、语法解析:一般现在时态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动词加-s/-es的规则,以及动词与行为动词的区分是本单元的语法重点。在运用时需要注意动词的变化形式,尤其是以s、x、ch、sh结尾的动词,如play、watch、wash等。
3、课文场景解析: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服装展开,涉及不同场合下的着装选择。通过学习课文,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场合下的着装要求,为日常生活做好准备。
三、练习题及答案
1、选择题(1)He_______awhiteT-shirttoday.A.wearB.wearingC.iswearingD.wears答案:C(2)She_______redpantstoday.A.wearB.wearingC.iswearingD.wears答案:C
2、填空题(1)Heusually_______acaptoschool.答案:wears(2)She_______toschoolinaskirttoday.答案:wore/iswearing
3、翻译题(1)他们通常穿什么衣服?答案:Whatdotheyusuallywear?(2)我喜欢穿牛仔裤。答案:Ilikewearingjeans.
四、学习建议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掌握服装类词汇和一般现在时态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建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生活,理解并运用相关语法知识。加强口语练习,熟练掌握服装问答的句型和用法。此外,注意区分动词与行为动词,正确使用动词的变化形式。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多进行听读练习,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通过梳理知识点、解析课文和练习题,学生可以全面掌握六年级上册Unit8的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口语练习,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注意区分动词与行为动词,正确使用动词的变化形式。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练习,相信学生会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是什么?科学是一种探究自然现象和解决人类问题的思维方式。科学包括五个基本要素:观察、实验、推理、假设和结论。
2、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进行观察、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得出结论和分享成果。
3、我们如何观察世界?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观察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如显微镜、望远镜、温度计等。
4、我们如何进行实验?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改变条件、观察变化和记录数据来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验需要注意控制变量和保证安全性。
5、我们如何记录和整理数据?记录和整理数据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需要用图表等方式清晰地呈现数据,以便分析和推断结论。
第二章我们的地球
1、地球是什么?地球是一个由岩石、水和气体组成的天体,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等结构组成。
2、地球的结构是怎样的?地球的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地壳是地球表面最外部的薄层,由岩石组成;地幔位于地壳之下,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外核是地球的液态部分,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内核位于外核内部,由固态铁和镍组成。
3、地球的运动有哪些?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同时自西向东自转。公转和自转的周期不同,造成了地球上昼夜长短和季节变化。
4、如何解释地球引力?地球引力是由于地球质量的吸引力和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地球引力使得物体受到向地心的吸引力,从而保持在地表上。
5、地球的表面有哪些特征?地球表面有许多自然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这些特征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和外部力量的作用,如地壳运动、水流、冰川等。
第三章生物与环境
1、什么是生物?生物是有生命的东西,包括动物、植物和人等。生物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等。
2、什么是环境?环境是指生物所处的周围环境,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因素。环境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3、生物与环境之间有何关系?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生物需要适应环境以获取食物和氧气,同时也会影响环境。环境则为生物提供能量和物质交换,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4、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
5、生态系统中有哪些成分?生态系统中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如植物)、消费者(如动物)和分解者(如细菌和真菌),非生物成分包括水、空气、阳光和矿物质等。
第四章物质的变化
1、什么是物质?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实体,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等形态。物质具有质量、体积和状态等物理性质。
2、物质发生了哪些变化?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只是物质形态或状态的变化,而化学变化则涉及到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的重组。
3、如何识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可以通过观察物质的形态或状态的变化来识别,而化学变化则可以通过观察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或者旧物质的消失来判断。
4、什么是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分子或原子之间发生的一种化学变化,涉及到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的重组。化学反应通常会产生新的物质或改变物质的性质。
5、如何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换?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换是指反应前后能量的吸收和释放。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吸收和释放是通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来实现的。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点梳理
1、节奏: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指音乐中声音的长短和强弱。在乐曲中,节奏通过拍子来表现,通常以拍号的形式标明。
2、音高: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音符的符头位置决定。在音乐中,音高是表现音乐情感和音乐色彩的重要手段。
3、休止符:休止符是音乐中的静止符号,用于表示声音的停顿或静止。在乐曲中,休止符以空拍的形式表现。
4、拍子:拍子是音乐中的时间单位,用于规定节奏的快慢和强弱。在乐曲中,拍子通常以拍号的形式标明。
5、乐理知识:乐理知识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包括音符、节奏、音高、调式、和声等基本概念。
三、重难点解析
1、节奏掌握: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节奏型,能够准确读出乐曲的节奏,并且能够通过演奏表现出节奏感。
2、音高感知:学生需要培养敏锐的音高感知能力,能够准确听辨出不同音高的声音,并且能够通过演奏表现出音高感。
3、乐理知识理解:学生需要理解乐理基础知识,如音符、节奏、音高、调式、和声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演奏乐曲。
四、学习建议
1、多听音乐:多听不同类型的音乐,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多练习:多练习乐曲演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和表现能力。
3、注重乐理学习:乐理知识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学生需要注重乐理学习,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演奏乐曲。
五、拓展延伸
1、了解音乐风格:学生可以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和表现方式,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爵士乐等。
2、了解音乐家生平:学生可以了解一些著名音乐家的生平事迹和创作经历,如贝多芬、莫扎特等。
3、了解音乐文化:学生可以了解一些音乐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如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传统和历史演变。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梳理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梳理
一、文章体裁
本册教材共选入散文、诗歌、小说、剧本、古代诗歌、文言文等体裁的课文共二十五篇,其中古文五篇。课文分单元编排,每个单元包含阅读和写作、综合性学习、口语训练三个部分。课本开头的目录,画有全书的缩略图,学生一打开课本,就能对全册书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
二、知识点梳理
1.散文单元(第1-6课),选取了鲁迅的《风筝》、郭沫若的《石榴》、吴冠中的《竹影》、丰子恺的《父母的心》等文章,着重培养学生的散文欣赏能力。2.文言文单元(第10-15课),选取了《论语》、《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大道之行也》等经典古诗文,培养学生的古文阅读和理解能力。3.诗歌单元(第7-9课),选取了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等古今中外的诗歌,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和朗诵能力。4.小说单元(第16-20课),选取了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曹雪芹的《范进中举》、老舍的《小麻雀》、契诃夫的《变色龙》、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等中外著名小说,培养学生的小说阅读和欣赏能力。5.剧本和白话文单元(第21-25课),选取了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节选)、都德的《最后一课》(节选)、高尔基的《海燕》、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等著名剧本和白话文,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表演能力。
三、综合性学习
本册教材在每个单元后都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包括“漫游语文世界”、“怎样搜集资料”等专题,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四、口语训练
本册教材在每个单元的阅读部分后都安排了口语训练,包括“讲述”、“讨论”、“评议”等不同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五、写作
本册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写作部分都提供了写作指导和范文,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文体,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
六、拓展延伸
本册教材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拓展延伸”环节,提供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和知识链接,旨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
七、语法知识
本册教材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语法知识,包括词性、句子成分、修辞手法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和写作技巧。
八、名著阅读
本册教材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名著阅读,包括《红楼梦》、《西游记》等中外著名小说,旨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理解文学名著。
综上所述,本册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包括了多种体裁的课文、综合性学习、口语训练、写作指导、拓展延伸、语法知识和名著阅读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文章类型及主题
本文将对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旨在帮助学生和教师全面了解该教材的核心内容,为今后的学习和教学提供参考。
二、关键词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三、正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作为小学阶段科学教育的重要教材,涵盖了广泛的知识点,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本教材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
1、力学:学生将学习到力的概念、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基础知识,并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平衡和力的作用。
2、电磁感应:在电磁感应部分,学生将了解电的产生原理,学习到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基本概念,并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
3、声音:学生将学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控制,了解声音的特性以及声波的应用。
4、光:学生将学习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基础知识,深入理解光的性质以及光学仪器的应用。
5、生物与环境:学生将学习生物的基本分类、特征和生命周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环境适应性,探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6、地球与宇宙:学生将了解地球的构造、地形地貌以及宇宙的基本概念,学习到地球的演变历程和宇宙探索的相关知识。
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本教材还提供了大量的实验和活动,例如制作简易电话、探究电磁铁的性质、观察月相变化等。这些实践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四、结论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丰富,涵盖了力学、电磁感应、声音、光等多个领域,同时还涉及到生物与环境、地球与宇宙等实际应用。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还能培养出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本教材的内容,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高科学教育的效果。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教师和学生应积极参与实验和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多阅读科普书籍和文章,关注科技新闻和前沿动态,以扩大知识视野,提高科学素养。
总之,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作为小学阶段科学教育的重要教材,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的知识点总结能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助力学生在科学学习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进步。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一、单元一:微观世界
1、原子和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的原子组成的,是物质的最小单位。
2、显微镜下的世界: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细小的物体,例如细菌、细胞和分子。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在1000倍左右,而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以超过100万倍。
3、物质的构成: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而原子又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4、原子和分子的模型:模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结构。例如,球棒模型可以用来表示原子的结构,而比例模型则可以用来表示分子的大小和形状。
二、单元二:地球探索
1、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组成。地壳是地球表面最外层的部分,包括岩石、土壤和海洋。
2、地球的年龄:地球的年龄可以通过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来推算,大约是45亿年。
3、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是指地球表面的岩石在地幔上移动,形成山脉、峡谷和海沟等地形。
4、地球的磁场:地球的磁场是由地核的电流产生的。地核中的金属流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电流,从而形成地球的磁场。
三、单元三:生物研究
1、生物的分类:生物可以根据其特征和亲缘关系进行分类。分类学将生物分为界、门、纲、目、科、属和种。
2、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的多种形式和种类。生物的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至关重要。
3、生物的生命周期:生物的生命周期是指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每个生物都有其特定的生命周期,包括生长、繁殖和死亡。
4、生物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性是指生物如何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例如,沙漠中的骆驼可以在没有水源的情况下生存,而北极熊的厚毛皮可以抵御寒冷的环境。
四、单元四:宇宙探索
1、天体的分类:天体可以根据其类型和特征进行分类,包括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星云和黑洞等。
2、天体的距离和运动:天体的距离可以用光年来测量,而天体的运动则可以通过它们的相对位置和速度来观察和研究。
3、天体的生命周期:恒星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例如主序星阶段、红巨星阶段、白矮星阶段等。
4、天体的探索:人类对天体的探索始于几千年前,现在可以通过望远镜和航天探测器来观测和研究天体。
五、单元五:物质研究
1、物质的特性:物质的特性包括密度、比热容、导电性和热胀冷缩等。这些特性可以根据具体的物质类型和条件而变化。
2、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化学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在反应过程中,物质的质量可能会发生变化,同时产生新的物质。
3、酸性和碱性:酸性和碱性是物质的两种不同属性。酸性物质含有氢离子,而碱性物质含有氢氧根离子。
4、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数量保持不变的状态。在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速率等于反反应速率。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习题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习题
一、知识点回顾
1、分数乘法(1)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2)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2、分数除法(1)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求这个数。(2)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比和比例(1)比的意义: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2)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3)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4)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4、百分数(1)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2)百分数的写法:%
5、圆(1)圆的意义: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2)圆的特征: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3)圆的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4)圆的半径: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叫做半径。(5)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6)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6、扇形(1)扇形的意义: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2)扇形的面积:扇形所占平面的大小。
7、组合图形(1)组合图形的意义: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多边形。(2)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先分成几个简单的图形,再计算各个简单图形的面积,最后相加。
二、习题演练
1、一块圆形草坪的周长是18.84米,这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一个扇形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已知扇形的圆心角是120度,求这个扇形的周长。
3、一个农场种植了小麦、玉米和水稻三种农作物,小麦的种植面积最大,占整个农场面积的40%,玉米的种植面积是45%,水稻的种植面积是15%,如果小麦的种植面积是120公顷,那么整个农场的种植面积是多少?水稻的种植面积是多少?
4、一个运动场,是由一个圆形区域和一条半圆弧形跑道组成的,已知运动场的总面积是360平方米,圆形区域的半径是10米,求跑道的宽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5、一个闹钟的时针长5厘米,经过一昼夜,时针走过的路程是多少厘米?
6、一条弧长是圆周长的三分之一,已知半径是2厘米,求这条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7、一块圆形手表表盘的直径是4厘米,这块表盘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8、一个圆的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武汉房屋赠送合同协议
- 吨叉车租赁合同协议
- 自闭症治疗介绍
- 货运司机劳务合同二零二五年
- 担保个人借款合同范例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公司向个人借款协议标准模板
- 人力资源公司员工试用期合同
- 二零二五卖房佣金合同书范例
- 钢筋工劳务分包施工合同书
- 胃疼治疗案例图解
- 202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高中历史必修二八大专题知识复习提纲
- 2025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及答案200题
-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健康教育技能试题及答案
- 机车车辆试题及答案
- 地理澳大利亚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 常用施工规定和技术要求1
- 旅游景区娱乐服务设计
- 亚马逊店铺转让合同标准文本
- T-CQAP 4002-2024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根本原因分析法活动指南
- 利用科学史进行高中生物学主线式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十大热点人物事迹+高分素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