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1_第1页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1_第2页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1_第3页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1_第4页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1·原始社会:中华文明的曙光02·奴隶社会:夏商西周的更替目录CONTENT

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一、原始社会:中华文明的曙光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旧石器时代晚期1.原始社会的阶段划分北京人复原像2.旧石器时代

我国早期人类分布有哪些基本特点?元谋人门齿化石◎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一、原始社会:中华文明的曙光1从事渔猎和采集2过着群居的生活3已经学会使用火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3.新石器时代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一、原始社会:中华文明的曙光距今约7000-5000年骨耜碳化稻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3.新石器时代玉琮黑陶︵蛋壳陶︶良渚古城遗址地图玉龙一、原始社会:中华文明的曙光距今约5000年3.新石器时代【乡土史话】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苏秉琦红山文化女神像白玉猪龙◎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祭坛、积石冢和女神庙

葬于积石冢上的少数人拥有玉器,表明他们特殊的社会地位,其他大部分成员无权获得玉器等奢侈品。——索秀芬、李少兵《红山文化研究》一、原始社会:中华文明的曙光【课堂探究】以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为例,父系氏族社会具有哪些特点?等级随葬品数量随葬品质量墓主身份1百件以上,多则数百件以玉器为主,随葬玉钺、玉琮,无生产工具神王(最高统治者)2几十件至百件玉器远多于其他器物,随葬玉钺、玉琮公侯,掌握较多财富3几十件左右玉器多于陶、石器,玉钺、玉琮仅随葬其一宗教显贵或军事权贵,拥有相当财富4十几件至几十件玉器与陶、石器数量相近,随葬石钺首领,有一定财富和地位5几件至十几件少或无玉器,多陶、石器,随葬石钺或石镞上层平民,有一点私产6一件或几件只有陶、石器普通平民7基本为零社会地位最地下人群——摘编自许鹏飞《良渚文化墓葬及其反映的社会结构与形态》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阶级分化明显;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门槛(1)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4.三皇五帝一、原始社会:中华文明的曙光◎黄帝、炎帝塑像◎陶寺观星台遗址陶寺文化是中国正式踏进文明社会的界碑石。——苏秉琦(2)舜承尧位,这种做法被称为“禅让”。(3)“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阶层分化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二、奴隶社会:夏商西周的更替1.夏朝◎夏朝统治范围示意图(1)建立:(2)政治:

益让帝禹之子启。——《史记·夏本纪》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战国策·燕策一》

关于启的即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说法?

①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②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机构基本具备。③夏部族对除生活以外的地区实行间接统治。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二、奴隶社会:夏商西周的更替1.夏朝(3)文化遗存: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遗址。

关于夏朝是否真实存在,学术界仍然存在争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依据学者观点制作◎二里头早期宫殿复原想象图二、奴隶社会:夏商西周的更替2.商朝(1)建立:(2)政治:内服外服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①国家机构更加完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②内外服制◎商族势力范围示意图

外服之地只是间接地受商统治,隶属关系并不稳固,往往视商之国力盛衰而定。——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多次迁都后定于殷。二、奴隶社会:夏商西周的更替2.商朝(3)考古发现:甲骨文、青铜器

龟甲兽骨——甲骨文“后母戊”青铜方鼎妇好鸮尊兽型觥

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使《史记·殷本纪》成为信使,而《史记·殷本纪》在帝王、世次、称号上的一些错误,也因此而得到纠正。——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中国史·夏商周时代》二、奴隶社会:夏商西周的更替3.西周(1)建立: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利簋拓片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尚书·牧誓》◎武王伐纣形势图二、奴隶社会:夏商西周的更替3.西周(2)政治:①分封制◎西周分封示意图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分封等级结构示意图

西周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分封的对象包括哪些?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篇》二、奴隶社会:夏商西周的更替3.西周(2)政治:②宗法制大宗嫡长子余嫡子及庶子小宗小宗小宗大宗(宗主)卿大夫大宗士大宗天子庶小宗嫡长子(嫡长孙……)嫡长子(嫡长孙……)嫡长子……嫡长子(嫡长孙……)诸侯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弟子,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左传》(桓公二年)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公羊传》(隐公元年)有一个诸侯,他有五个孩子,分别是:大儿子(妾生)、二女儿(妻生)、三儿子(妻生)、四儿子(妾生)、五儿子(妻生),当这个诸侯死后,谁将继承诸侯之位?二、奴隶社会:夏商西周的更替3.西周(2)政治:【拓展探究】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的关系分封制礼乐制宗法制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血缘纽带(里)维护的工具维护的工具权利的分配权利的继承◎礼乐制度示意图(举例)二、奴隶社会:夏商西周的更替3.西周(3)衰亡: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行政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建立东周◎周公塑像二、奴隶社会:夏商西周的更替4.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私田私田私田私田私田私田私田私田(1)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土地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孟子·滕文公上》

大盂鼎大克鼎(2)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

对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时的工匠已经掌握了决定青铜器功用的铜与锡的配置比例。——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中国史·夏商周时代》◎井田制示意图二、奴隶社会:夏商西周的更替【课堂探究】通过本课的学习,请分析中国早期国家(夏、商、西周时期)具有哪些特征?夏朝: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国家机器基本具备商朝:国家机构更加完善,实行内外服制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统治早期国家的特征①建立了世袭王朝;②确立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架构;③具备了职官、军队、刑法等国家机器尚处于国家发展的早期阶段,存在诸多不完善:①血缘关系没有彻底被地缘关系取代,部族组织残留严重;②国家采用部族、方国联盟或分封制的管理形式,比较松散,中央集权程度不高;③官员的任用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固化等级结构。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旧石器时代:元谋人、北京人新石器时代三皇五帝:炎黄部落联盟、禅让、“万邦”时代夏朝: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商朝:内外服制、甲骨文、青铜器西周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分封制宗法制国人暴动与共和行政、西周灭亡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井田制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原始社会:中华文明的曙光奴隶社会:夏商西周的更替【课堂总结】原始社会的阶段划分【随堂检测】1.经考古发现,中国境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已有1万多处,其主要文化遗存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认识是A.早期人类的单一性B.中华文明的多源性C.国家起源的复杂性D.远古传说的神秘性B【随堂检测】2.陈直说:“《史记·殷本纪》合于殷虚甲骨文者,有百分之七十。”又说“《史记·楚世家》之楚侯逆、楚王,皆与传世铜器铭文相符合”,“寿县蔡侯墓近出铜器群,倘无《史记·蔡世家》,则蔡侯后期世系,即无从参考”。作者意在说明A.甲骨文、金文可以印证《史记》B.甲骨文、金文标志着汉字的成熟C.考古资料否定了司马迁的记述D.出土文字价值一定优于传世文献3.《白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