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油一中2021级高一(上)半期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分值150)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个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两千多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婴将车骑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舣船以待?二,《史记·项羽本纪》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代,情节亦淡然松弛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做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从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莫邪山南,周围二里。……羽溃围南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十余处。从霸王寨(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为汉军追及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原文题目为《项羽究竟死于何地》)1.从文中看,下列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的一项是()A.《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项羽兵败并死于东城的记载。B.据史料记载来看,项羽东城突围的可能性极小。C.定远县内的许多遗址、遗迹均证实项羽“身死东城”。D.项羽崛起于吴中,兵败垓下,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2.下列各项不属于对项羽同情或肯定的一项是()A.《史记》中有“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生动描写。B.乌江一带流传着项羽欲东渡,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C.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频频质疑并做出种种臆度误解。D.作者认为司马迁是利用民间传闻来完善项羽这一英雄形象的。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司马迁知道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东城。B.项羽从嗟虞墩到阴陵,再到东城,最后死在东城。C.《史记》记述项羽败至东城和从东城到乌江的细致程度不一样。D.项羽战死前主要活动在安徽定远县境内。【答案】1.D2.C3.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D项,“项羽崛起于吴中,兵败垓下,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根据第三段可知,“项羽崛起于吴中,兵败垓下,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是“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的第三点理由,证明的是项羽并非身死乌江,不是证明他“身死东城”的证据。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项,“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频频质疑并做出种种臆度误解”不属于对项羽同情或肯定。根据第三段可知,“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乃是对于“《史记•项羽本纪》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代,情节亦淡然松弛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的猜测,即是对史料记载的质疑、猜测、误解,并无对项羽的感情色彩在内。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至今仍存十余处”表述不当,原文最后一段表述为“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十余处”,选项漏了“除阴陵、东城”。故选B。【点睛】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为什么86版《西游记》能“霸屏”三十余年,给一代又一代人带来童年欢乐,甚至沉淀为我们的集体记忆?1982年,《西游记》开拍后,为了找到符合剧组要求的场景,团队跑了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跋涉几千公里,光布景的美术设计图就画了几千张。众多特技,靠人工、人力,乃至冒险完成,如《大战红孩儿》一集,红孩儿放火烧孙悟空的画面,是六小龄童裹上石棉衣被真的火烧;吊威亚的钢丝太细,六小龄童、马德华等都曾从空中摔下来过,每一帧腾云驾雾的场景,都是演员们拿命换来的……也许,这些细节能够说清,这部道具、特效都略显粗糙的《西游记》,为何能在人们心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诗经》有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部能够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经典作品,离不开切磋琢磨的细功夫。曹雪芹著《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古往今来,文艺精品无不是厚积薄发、千锤百炼的结晶。“工匠精神”,往往意味着吃苦的决心、刻苦的努力、艰苦的付出和不苦尽不轻易甘来的过程。“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我们怀念过往经典,其实是在怀念那份做事、做人的匠心。这种匠心,不仅体现在文艺创作中,我们身边又何尝没有。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的正是这样的人,在脆弱而又珍贵的文物面前,他们用静心、细心、耐心日复一日地描画、纺织、修补、临摹,让人们看到工匠精神对守护传统文化的意义……为什么我们会被此深深打动?这些普通人,在他们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对工作专注倾心,对细节追求完美,对技艺不断磨砺。也许没有鲜花和掌声,但这样的工作状态和精神品质,让他们身上散发着光芒。“工匠精神”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代表着一种时代的精神气质:坚定、踏实、严谨、敬业、精益求精……如果人人都能将这样的品质在内心沉淀,定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摘编自郝思斯《“工匠精神”何以动人》)材料二:当今世界最能体现工匠精神的国家,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他们制造器物之精密,对待工作之严谨,那都是世界闻名的。前些年青岛突遭暴雨,城中积水却并不多,因此有人就传出这是德国人当年修造的下水管道之功劳。不论真假,都可以看出德国人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已经完全深入人心。德国不到一亿人口,为何竟然会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这当然要归功于他们身上的专注的工匠精神。很多人对德国人的印象就是不苟言笑甚至看起来有些呆板。他们并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就只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即使再微不足道的工作,每个人也都将其看得很重要。这种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和德国人自身的性格也很有关系。那么,除了专注让德国这个人口稀少的国家能够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以外,还有什么原因呢?那就是认真,他们生来都很倔强,凡事都本着“要么不做,要么做好”的原则。所以德国的公司两极分化很是严重,有的在泥潭中拔不出来,有的品牌在世界范围内饱受赞誉。但是德国从没有哪个公司是一夜暴富的,他们不会投机取巧,只要找准了自己合适的领域就埋头苦干、潜心钻研。德国人从来都不相信有一夜暴富这么一说,首先他们的很多工业原料都需要进口,所以成本肯定会高;其次,他们内心的工匠精神不允许其偷工减料。因此德国的产品普遍都很昂贵,但都非常经久耐用。德国人的追求是在赚钱的同时,又得保证自己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现在国人总是在说工匠精神,何为工匠精神?问心无愧,就是第一要义。古代的工匠若是都投机取巧,哪还会有这么多的精美工艺品流传于世。除了专注与认真以外,德国能打造2300多个世界名牌的原因,就是头脑灵活。简单而言就是巧,他们不是只知道埋头苦干,而是适时地做出改变让产品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当年中国古人发明的榫卯结构,就是为了让其具有更强的抗震性以及实用性。今天的德国,亦是如此。他们总是能够慧眼识珠地发现大众之需求,也能够很快找准自己的定位。因此他们发明了很多的绿植设备以及农业工具,以方便人们的生产。而后再发挥专注的敬业精神,如此一来令世人满意的产品便生产出来了,根本就不愁销路。德国人没必要为了节省那点成本而破坏了“德国制造”这块金字招牌,只要它屹立不倒,德国的商品就总能畅销世界。(摘编自《德国工匠精神》)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举《大战红孩儿》的例子,旨在说明《西游记》的道具略显粗糙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B.每一个特技,每一帧场景,都是演员们拿命换来的,这就是86版《西游记》“霸屏”的原因。C.材料二认为德国之所以能够打造出2300多个世界名牌,是因为德国人专注认真,举世闻名。D.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让人们看到了匠人身上的匠心,看到“工匠精神”在某方面的意义。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部经典作品能够流传于后世,往往和作者吃苦的决心和刻苦的努力等是分不开的。B.工匠们如果能将坚定、敬业、严谨、精益求精的精神沉淀于心,定能干出一番业绩。C.德国人具有工匠精神,制造出来的产品都非常经久耐用,所以德国的产品都很昂贵。D.德国的产品讲究实用性,德国人总能发现大众的需求,也能够很快找准自己的定位。6.当代中国,要使“中国制造”更好地畅销世界,材料二能给我们哪些启示?【答案】4.D5.C6.①有严谨、专注、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②不惜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③头脑灵活,找准市场定位。【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旨在说明《西游记》的道具略显粗糙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分析错误。“材料一举《大战红孩儿》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导演组关注细节,这也是《西游记》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原因。B.“每一个特技,每一帧场景,都是演员们拿命换来的”理解错误。材料一第二段原文是“每一帧腾云驾雾的场景,都是演员们拿命换来的”,选项缺少对“场景”的修饰语。C.“是因为德国人专注认真,举世闻名”错误。原因概括不全面,根据原文,除了“专注”“认真”以外,还有“头脑灵活”。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比较多个信息的能力。C.“德国人具有工匠精神,制造出来的产品都非常经久耐用,所以德国的产品都很昂贵”错误。以偏概全。从材料二第八段“首先他们的很多工业原料都需要进口,所以成本肯定会高;其次,他们内心的工匠精神不允许其偷工减料”可知,德国产品价格昂贵,还因为很多工业原料都需要进口,成本高。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信息及探究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材料二,从中得到能使“中国制造”更好地畅销世界的启示,材料二主要介绍的是德国工匠精神,我们可以从分析德国工匠精神入手,从中得到借鉴。由第六段“这种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和德国人自身的性格也很有关系”,第五段“他们并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就只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即使再微不足道的工作,每个人也都将其看得很重要”分析可知,要发扬工匠精神,就要有严谨、专注、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由第九段“因此德国的产品普遍都很昂贵,但都非常经久耐用。德国人的追求是在赚钱的同时,又得保证自己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分析可知,要发扬工匠精神,还要有不惜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由第十一段“除了专注与认真以外,德国能打造2300多个世界名牌的原因,就是头脑灵活”“今天的德国,亦是如此。他们总是能够慧眼识珠地发现大众之需求,也能够很快找准自己的定位”分析可知,要发扬工匠精神,同时也要头脑灵活,找准市场定位。(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荆轲之死(1)荆轲从秦武阳手中的托盘里取过地图,身子前倾,双手举过头顶。“秦王,这是我们燕国地图,从此以后,燕国将俯首称臣,如大秦之属县,岁岁纳贡,不敢有半点异图。”(2)秦王喜不自禁,俯身来看。(3)地图一点儿一点儿展开,一点点展开,末了,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4)荆轲突地执匕朝秦王猛刺,秦王情急中躲开利刃,荆轲奋力追赶……(5)“停停停停,”台下赵团长击着手掌,示意台上停了下来,“金科,你演荆轲演了多少年?三十年。三十年一直都这么演?”(6)“这是历史正剧,当然这么演!”(7)“啧啧啧!”赵团长不停地摆头,“难怪我们剧团濒临倒闭,三十年啊,一成不变!时代不同了,金科,老戏要演出新意,要融入时代元素嘛!这戏要改,一定要改!”(8)怎么改?(9)赵团长经过一个星期的编写,终于拿出了一个自己十分满意的剧本。剧情是这样的:荆轲并不是什么义士,而是一个无赖,整天好酒贪杯爱色敛财,一心想着飞黄腾达。于是买通关系,混骗到了燕王身边。后来见秦国势力强大,燕国岌岌可危,便假托刺秦,携燕国地图、奇珍异宝投靠了秦王……(10)金科开始认真地看了两页,看着看着,脸色大变,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11)“狗屁!”金科愤怒地说。(12)赵团长心痛地捡回剧本,赶紧收回公文包里。“我说金科,现在不是流行戏说吗?不是流行穿越吗?不是流行搞笑吗?你那什么什么义薄云天,忠肝义胆,谁信?谁看!没人看,哪来钱?没钱哪来房?哪来车?金科呀金科,你不能再固执下去了,好好想想吧!”赵团长痛心疾首地说。“要演你演!”金科剑眉倒竖,黑着脸甩手走了。(13)赵团长还真想演,但他演得好吗?金科是县剧团的台柱子,金科饰演的荆轲神形毕肖,唱念做打,无不精彩绝伦。只是这金科演荆轲久了,出不来,总以为自己就是荆轲,他耿直,敢怒敢言,这不,连赵团长他都不给一点面子。(14)赵团长只得强忍着,低下身价去求金科,“金科啊,我初来乍到,您是老革命,一定要支持我的工作啊!如果我们把这个戏演好了,到省里拿个一等奖什么的,奖金可是两万呢!”(15)赵团长软磨硬泡了几天,金科才心一软,勉强默认了下来。(16)经过两个月精心排练,新版《荆轲刺秦》终于隆重上演。首演在县大剧院举行。锣鼓铿锵,大幕开启,艳丽的灯光下,十位盛装女子且歌且舞,巧笑倩兮,美目流转,妖冶异常,歌舞升平中,荆轲摇摇晃晃,晕晕乎乎,醉眼蒙眬,美女们挤眉弄眼,极尽挑逗,荆轲左牡丹,右芙蓉,沉醉在温柔乡里……(17)易水送别……(18)图穷匕见……(19)荆轲从秦舞阳手中取地图在手,突然间神情大变,脸色异常凝重起来。地图一点点展开,一点一点展开,图穷,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赵团长大惊,按照新剧本,地图里是没有匕首的。(20)荆轲左手扯住秦王衣袖,右手执匕首朝秦王猛刺。饰演秦王的演员覃望也吃了一惊,戏不是改了吗?怎么还刺?金科朝覃望使了一个眼神,低声道:“按老剧本演。”覃望愣了一下,只好拔剑,一边拔一边奔跑,一边奔跑一边想,赵团长不是吩咐过吗?不,不能按老剧本演,荆轲不能死,死了后面的戏怎么演。于是继续奔跑,装作剑始终拔不出来的样子。金科瞧出来覃望的意思。(21)荆轲止步,仰天长笑,“哈哈哈哈!秦王施暴政天怒人怨,荆轲我受重托为民除奸,焉能好美色贪钱财忠义扫地,留千古骂名遗臭万年!罢罢罢!难手刃秦贼,我怎能苟且偷安,纵万死无生也不污我忠肝义胆。”金科突然擅自加进了一段唱词,还好琴师老练,跟了上去。唱罢,荆轲将匕首在脖子上一横,身子一斜,栽倒在地,倒地的那一刻,看得见金科眼中噙满泪水。(22)戏完全演乱套了,赵团长急忙令人将幕布拉上。(23)奖牌呀!奖金呀!赵团长捶胸顿足。为了奖牌,为了两万元奖金,不管怎样,戏还得演。赵团长只得压住满腔怒火上金科家去求他。金科避而不见,让老婆传出话来,荆轲已死!(24)从此以后,金科告别舞台,不再演戏。(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小说中的赵团长认为历史正剧没有商业价值,只有“戏说”“穿越”才能改变剧团现状,这说明他是虽有责任心但缺乏文化素养的人。B.小说的语言古雅深沉,富有韵律。如“赵团长痛心疾首”“荆轲神形毕肖”中成语的使用,既丰富了人物形象,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C.小说中的人物姓名设置颇具匠心,金科与荆轲,覃望与秦王,谐音相近,暗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正剧中的形象一一对照。D.小说以生动的笔触叙述了“荆轲之死”这一故事,体现了艺术创作不能为市场所左右,艺术不能做市场的奴隶的主题,引发读者深思。8.小说中的“金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予以概括,并作简要分析。9.小说倒数第二段写到“荆轲已死”,请结合小说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答案】7.D8.①耿直刚烈。如看了赵团长改过的剧本,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②坚持原则。如在舞台上坚持按老剧本演,无人配合后悲愤“自尽”。③淡泊名利。如对赵团长追逐的奖牌、奖金不放在心上。9.①从小说的情节上看,舞台上的荆轲已死,演员金科的艺术生涯也就此结束。②从人物形象上看,表现了金科对艺术严肃性的坚守,对现实的无奈,抒发了他内心的痛苦之情。③从小说的主题上看,批判了艺术媚俗的现象,也提出了传统艺术在当下该如何发展的问题,引人深思。④从小说的结构上看,篇末点题,使小说结构完整,主题深化。【解析】【分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A.“这说明他是虽有责任心但缺乏文化素养的人”错误,文中的赵团长属于有文化,但素养不高的艺术工作者,选项属于片面认识。B.“小说的语言古雅深沉”错误,小说的语言生动幽默诙谐通俗,充满生活气息。C.“暗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正剧中的形象一一对照”错误,金科与荆轲有形象上的对照,而覃望与秦王并无对照。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首先给人物定位,从文中来看,“金科”是一名戏剧演员;然后找出描写“金科”的言行举止的内容。如“金科开始认真地看了两页,看着看着,脸色大变,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狗屁!’金科愤怒地说”,可见其性格的耿直刚烈;“金科突然擅自加进了一段唱词,还好琴师老练,跟了上去。唱罢,荆轲将匕首在脖子上一横,身子一斜,栽倒在地,倒地的那一刻,看得见金科眼中噙满泪水”,由此可知他坚持原则;“奖牌呀!奖金呀!赵团长捶胸顿足。为了奖牌,为了两万元奖金,不管怎样,戏还得演,赵团长只得压住满腔怒火上金科家去求他。金科避而不见,让老婆传出话来,荆轲已死”,可见他对名利的淡泊。【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分析的能力。从情节发展来看,“荆轲已死”出现在小说倒数第二段,属于结尾部分,语义双关,既指舞台上荆轲这一形象死了,又指金科从此结束了自己的演艺生涯,篇末点题,这就使小说在结构上更完整。从塑造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表达的角度来看,金科从此告别演艺生涯是因为他坚守自己的艺术追求,不向利益低头,因此这样安排更能突出金科这一形象,这样的安排更能突出金科的坚守与无奈,通过这一矛盾有助于表达所反映的问题——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到底应该如何自处,如何发展,有助于主题的深化。二、古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镇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之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①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以今者淮阴侯新反於中,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祖乃大喜。(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注)①淮阴侯:韩信,功高于世,为君主所忌。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B.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C.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D.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亭长,秦汉官名,属低于县二级的行政建制长官,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B.关中,是古代地区名,所指范围大小不一,一般泛指函谷关以西战国末秦故地。C.食邑,即收食禄的封地,由皇帝封赐给臣下,受封者以其中民户赋税为食禄。D.高祖,是古代帝王的庙号,就是中国古代皇帝死后被供奉在庙宇中用来祭祀时所称呼的名号,比如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清康熙玄烨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萧何勤勤恳恳,长期辅佐刘邦。萧何在刘邦做亭长时就经常帮助他。楚汉战争中,萧何以丞相身份留守巴蜀、关中,使刘邦有稳固的后方。B.萧何深谋远虑,志在经世济民。汉军攻入咸阳,将士们忙着哄抢财宝,萧何却收藏秦律令图籍档案,为刘邦平定天下做了很好的准备。C.萧何不善征战,论功却排第一。天下平定论功行赏时,刘邦以狩猎为喻,坚持认为萧何之功最高。经过刘邦的开导,武将们对萧何心悦诚服。D.萧何忠于刘邦,献计斩杀韩信。楚汉战争中,萧何为帮助刘邦战胜项羽,举荐了韩信;刘邦称帝后,因韩信谋反,萧何又帮吕后杀死了韩信。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马运输的劳累,指征战的劳苦),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2)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答案】10.D11.D12.C13.(1)如今萧何未曾有这样的汗马功劳,只是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但是封赏反而在我们之上,这是为什么呢?(2)希望您辞让封赏不要接受,把家产、资财全都捐助军队,那么皇上心里就会高兴.【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去”的主语为“项王与诸侯”,不能断开,排除A项、C项。“何”与“具得秦图书”是主谓短语,不应该断开。排除B项。句意大意为:沛公被立为汉王,让萧何当丞相。项羽与诸侯的军队屠杀焚烧咸阳,然后离去。而汉王后来之所以能详细地知道全国各处的险关要塞,户口多少,兵力强弱,百姓们的疾苦,都是因为萧何完整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清康熙玄烨”举例错误。“康熙”是清朝皇帝玄烨的“年号”,明清开始,皇帝只用一个年号,明清以前的皇帝,往往有好几个年号;“高祖”是古代帝王的庙号,是中国古代君王死后被供奉在庙宇中用来祭祀时所称呼的名号。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能力。C.“武将们对萧何心悦诚服。”错,原文只是说“群臣皆莫敢言”,不代表心悦诚服。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能力。得分点:(1)“徒”,只,只是;“顾”,表转折,反而,却;“何也”表反问,为什么。(2)“愿”,希望;“让”,辞让;“悉”,全、都;“佐”辅助、帮助;“说”,通“悦”高兴。参考译文:萧相国萧何,是沛县丰邑人。高祖担任亭长,萧何又经常跟在他左右给他帮助。等到高祖起兵当了沛公,萧何常常作为他的辅佐官,督察处理日常事务。沛公进入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储藏金帛财物的仓库去分东西,唯独萧何先去把秦朝丞相和御史大夫保管的法律诏令以及各种图书文献收藏起来。沛公被立为汉王,让萧何当丞相。项羽与诸侯的军队屠杀焚烧咸阳,然后离去。而汉王后来之所以能详细地知道全国各处的险关要塞,户口多少,兵力强弱,百姓们的疾苦,都是因为萧何完整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萧何又向汉王进言,推荐韩信,汉王就任命韩信为大将军。汉王带兵东出,平定三秦,萧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在后方,负责收服巴蜀,镇守安抚,发布政令,告谕百姓,为在前方作战的军队供给粮食。汉王二年,汉王联合诸侯一起攻打项羽,萧何留守关中,侍奉太子,在栎阳处理政务。他制定各种法令制度,建立宗庙、社稷、宫殿、县邑。总是先向汉王上奏报告,汉王也总是予以批准,许他施行。有时来不及上奏,就因利乘便,用最合适的方式先行办理,等汉王回来再报告。汉五年,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汉王要评定功劳,进行封赏。由于群臣争功,过了一年多仍然没把功劳的大小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把他封为酂侯,给他的食邑很多。功臣们都说:“我们亲自身披铠甲,手执兵器作战,多的打过一百多仗,少的也经历了几十次战斗,攻破敌人的城池,夺取敌人的土地,或大或小,都有战功。现在萧何没有立过汗马功劳,只不过靠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从不上战场,却反而位居我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高祖说:“诸位懂得打猎吗?”功臣们回答:“懂得。”又问:“你们知道猎狗的作用吗?”答道:“知道的。”高祖说:“打猎的时候,追赶扑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能够发现踪迹向猎狗指示野兽所在之处的是猎人。现在你们诸位只能奔走追获野兽,不过是有功的猎狗。至于萧何,他能发现踪迹,指示方向,是有功的猎人。何况你们都只是自己本人追随我,至多不过加上两三个亲属,而萧何全部宗族几十个人都跟随我,他的功劳是不能忘记的。”群臣听了,都不敢再说什么。汉十一年,陈豨谋反,皇上亲自统率军队去平乱,来到邯郸。平叛尚未结束,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谋诛灭了韩信。皇上听到已经诛灭韩信的信息,派使者授予萧何相国之职,增加封邑五千户,命令五百士兵和一个都尉作为相国的卫士。很多人都来向萧何祝贺,惟独召平替萧何忧虑。召平对萧何说:“灾祸从此开始了。皇上风吹日晒地统军在外,而您留守朝中,未遭战事之险,反而增加您的封邑并设置卫队,这是因为目前淮阴侯刚刚在京城谋反,对您的内心有所怀疑。设置卫队保护您,并非以此宠信您,希望你能辞让封邑,不接受护卫之卒,拿出全部的私家财物资助军用,那么皇上心里就高兴了。”萧何听从了召平的计谋,皇上于是非常高兴。(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卜算子·咏梅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毛泽东读陆游咏梅词,反其义而用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14.下列选项中对两首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A.两首词都表现出梅花不与百花争春,甘愿自己经风着雨,也要保持傲然不屈的优秀品格。B.两首词都用到了比喻、拟人、衬托、顶真的手法,笔致细腻,意味深隽。C.两首词都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同时以梅喻人,达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D.两首词都通过梅花所处的恶劣环境来衬托梅花的坚毅高洁。15.如何理解毛泽东在小序中写到的“反其义而用之”?请结合两首词的内容加以分析。【答案】14.B15.陆游眼里的梅花遗世独立、消极退缩、凄凉愁苦、孤芳自赏,是封建士大夫既保持节操,又消极无奈情景的写照;毛泽东词中的梅花则是威武不屈、积极乐观、努力报春又不与百花争艳,是英勇无畏、积极向上、谦虚无私的中华民族和共产党人的形象。【解析】【分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情感的能力。B.“都用到了比喻、拟人、衬托、顶真的手法”错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愁”,通篇使用拟人的手法,以梅喻人,写出险恶仕途中坚持高沽志行。但词中并无顶真的手法。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也是以梅喻人,“俏”“争”“笑”运用拟人手法,用“风雨”“飞雪”“悬崖百丈冰”环境描写烘托梅花坚强不屈的精神。“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使用顶针手法。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的能力。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的梅花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倍受冷落、令人怜惜了。黄昏又是阴阳交替,气温转冷而易生风雨的时辰,所以除了心灵的痛苦之外,还要有肢体上的折磨,“更著风和雨”。“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写梅花被嫉妒,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陆游眼里的梅花遗世独立、消极退缩、凄凉愁苦、孤芳自赏,是封建士大夫既保持节操,又消极无奈情景的写照。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借用陆游的原调原题,但整首词所反映出来的意境却截然不同,故作者说:“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词前小序说明这首词是逆向思维,反向立论。“反其意”“主要是反忧伤、悲观之意为积极乐观、奋发有为的革命情怀;反寂寞、无出路之意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战斗精神;反孤芳自赏、个人奋斗之意为同春共乐、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高贵品质”。上阕主要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描绘梅花的美丽、积极与坚贞;下阕主要写梅花的精神风貌,表现了梅花坚强不屈、不畏寒冷,对春天充满信心和谦虚的风格。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的形象,鼓励人们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荆轲刺秦王》一文中,在易水送别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前而为歌歌词是“________,________”。(2)《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青年学子意气奔放,正当强劲有力之时。(3)《论语·里仁》中“____,________”是说遇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学习,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从内心自我反省。【答案】①.风萧萧兮易水寒②.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③.书生意气④.挥斥方遒⑤.见贤思齐焉⑥.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以下字的书写:萧、意、遒、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们家的下一代都为上一代的家乡(辩解/辨解)过,为地理位置,为语音所属方言,出于虚荣心,或者就是出于恼怒。当你为父母的口音感到恼怒时,你如何能体会“故乡”这两个字带来的荣耀?相反,下一代体验的是一种与故乡①的艰难。说到底,孩子们是没有故乡的,更何况是我们这些农村移民的孩子。失散,团聚,再失散,是我母亲的家族在扬中、苏州两地(迁徙/迁徒)生息的结局,没有土地的家族将永远难逃失散的命运。我母亲的家族在几十年的艰难时世里一直(聚和/聚合)在一起,是一个亲密的家族圈的生活,但最终,在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里,一切②,这个家族的第一代、第二代,还有第三代,最后还是失散了。五年前,随着苏州齐门外大街的拆迁重建,使我的大舅和三舅妈都被放置在了别的居民小区。同样的,由于亲戚关系不可避免地日渐(疏远/梳远),我甚至从来没有去过他们的新家。我在苏州城里有好多表姐表哥,但我不知道他们住在哪个地方。我童年时代热闹的家族圈生活完全③了,家族对于我来说,仅仅是由直系亲属组成,每次回到苏州,我的足迹仅限于我父亲的家和我兄弟姐妹的家,甚至他们都不在一个(屋沿/屋檐)下生活,每两家之间的距离都很遥远,远远超过八百米。对我来说,超过八百米,故乡便开始模糊,开始④,至此,我的八百米的故乡已经(漂忽不见/飘忽不见)了。(节选自苏童《八百米故乡》)17.文中加点字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辩解迁徙聚合疏远屋檐飘忽不见B.辨解迁徒聚合梳远屋檐漂忽不见C.辩解迁徙聚和梳远屋沿漂忽不见D.辨解迁徒聚和疏远屋沿飘忽不见18.文中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依次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隔绝灰飞烟灭收缩隐匿B.隔离烟消云散收缩藏匿C.隔绝烟消云散萎缩隐匿D.隔离灰飞烟灭萎缩藏匿19.文中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五年前,随着苏州齐门外大街的拆迁重建,使我的大舅和三舅妈都被安置在了别的居民小区。B.五年前,随着苏州齐门外大街的拆迁重建,我的大舅和三舅妈都被放置在了别的居民小区。C.五年前,随着苏州齐门外大街的拆迁重建,我的大舅和三舅妈都被安置在了别的居民小区。D.五年前,随着苏州齐门外大街的拆迁重建,使我的大舅和三舅妈都被放置在了别的居民小区。【答案】17.A18.C19.C【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语境理解词语含义,辨析字形的能力。第一处,辩解:对受指责的某种见解或行为加以辩白、解释。辩:争论;说明是非、真假。辨:区别;分析。“辨解”为“辩解”错误写法。此处选“辩解”。第二处,迁徙:迁移;搬家。变易;更改。徙:迁移。徒:步行;空;从事学习的人等。“迁徒”为“迁徙”错误写法。此处选“迁徙”。第三处,聚合:聚集会合。化工上指由单体制备成复合体的方法,可分为缩合聚合与加成聚合二类。合:合拢,结合到一起。和:平和,和谐,和睦。“聚和”为“聚合”错误写法。此处选“聚合”。第三处,疏远:关系生疏,不亲近。疏:系远;不亲近;不熟悉;分散;清除阻塞使畅通。梳:整理头发、胡须的用具。用梳子整理头发。“梳远”为“疏远”错误写法。此处选“迁徙”。第四处,屋檐:房子顶部的边缘部分,即房檐。檐: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或某些器物上形状像房檐的部分。沿:动词,顺着,依照以往的方法、规矩、式样等。“屋沿”为“屋檐”错误写法。此处选“屋檐”。第五处,飘忽:(烟云等)轻快地移动;(情绪等)摇摆,浮动。飘:随风摇动或飞扬;形容腿部发软,走路不稳;轻浮;不踏实。漂:停留在液体表面不下沉;浮在液体表面顺着液体流动或风吹动的方向移动。“漂忽”为“飘忽”错误写法。此处选“飘忽”。故选A。【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运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第一处,隔绝:隔断。隔离:不让聚在一起,使断绝往来,避免接触。此处是说与故乡的关系,应选“隔绝”。第二处,灰飞烟灭:形容在极短时间内消失干净。烟消云散:像烟和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无余。此处用于家族的变化,应选“烟消云散”。第三处,收缩:(物体)由大变小或由长变短;紧缩。萎缩:(身体、器官等)功能减退并缩小。此处是说家族圈生活缩小,应选“萎缩”。第四处,隐匿:隐瞒;隐藏,躲起来。藏匿:潜藏隐匿。此处说的是故乡模糊,应选“隐匿”。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划线句子存在以下语病:一是成分残缺,滥用介词造成句子缺少主语,结合前文,可删去介词“使”,让“我的大舅和三舅妈”做句子的主语。;二是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主语“我的大舅和三舅妈”是人,要用动词“安置”。综上所述,只有C项修改最为正确。故选C。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①______。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人们通过阅读,不仅能进入不同时空的世界,更为重要的是,②______: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③______;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答案】①.①还拥有另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②.②人们从读书学会做人(或:读书可以提升人的精神世界);③.③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或从善)。【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环保纤维面料批发与零售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地质勘探废弃物处理与环保服务合同3篇
- 2025商铺房屋买卖解除合同协议书
- 遗产继承法律制度完善-洞察分析
- 小班情景课程设计
- 教师培训课程设计50讲
- 田园狗行为教育课程设计
-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践
- 2024年消防安全评估与改进服务合同3篇
- 机械课程设计传动装置
-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汇编】
- 中国土地制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手术物品准备完善率
- 2024年西藏自治区中考地理真题(原卷版)
- MOOC 电路理论-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物流园区运营管理承包合同样本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6-02-06-10 茶叶加工工 2024年版
- 无人驾驶清扫车市场调查数据报告2024年(含现状分析市场排名数据及未来预测)
- 道岔拆除施工方案
- 多学科综合MDT2024年度多学科综合MDT工作总结与计划
- 北京海淀区2024届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