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智能可穿戴设备+健康险发展现状及其借鉴_第1页
国外智能可穿戴设备+健康险发展现状及其借鉴_第2页
国外智能可穿戴设备+健康险发展现状及其借鉴_第3页
国外智能可穿戴设备+健康险发展现状及其借鉴_第4页
国外智能可穿戴设备+健康险发展现状及其借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外智能可穿戴设备+健康险发展现状及其借鉴【摘要】当前,我国步入经济新常态,老龄化人口结构的改变、医疗费用支出的增加以及健康保险意识的不断提升,居民对于健康险的需求不断增加。2018年我国健康险原保费收入为5448.1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有所回落,但市场普及率方面,行业渗透率仍较低,行业发展增速放缓,我国健康险市场仍有待进一步挖掘,产业结构亟待升级转型。“互联网+”作为一项能够激发行业活力的模式,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种大势所趋。尽管国内上市险企近几年来跃跃欲试,我国互联网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增长缓慢,其中以依靠互联网存粹的贩卖保险为主。好在国家及企业都意识到了一种新的承保模式---智能穿戴设备+健康险,支持并陆陆续续的进行研究。但我国不管是在保险市场还是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都较晚于国外,因而,研究目前国外智能可穿戴设备+健康险的现状以及相关存在的问题,对于我国引以为戒,少走弯路,创造合理正确的新政策有很大帮助,对保险业体系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美国为主要研究对象,了解目前这些国家在智能可穿戴设备+健康险的现状,并研究他们对目前模式的了解程度、实施方向两个方面,对目前模式存在的问题、政策如何支持和优势进行总结。同时结合各类文献资料,分析总括出智能可穿戴设备+健康险模式在内容、设计、宣传与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问题给出完善的政策支持内容、加强支持性宣传、实践方向性指导等三个方面的建议。关键词】国外;学习和借鉴;智能可穿戴设备+健康险1前言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推出对保险公司开发新型产品,构建新产品模式一智能穿戴+健康险的鼓励。不管是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全面化还是与穿戴技术链有机整合。2014年提出了要发展多样化的健康保险服务,2015年在部分城市试点个税优惠型商业健康险,在税收方面给予商业健康险创新产品更多优惠。在国家的支持下,保险公司有更多的动力来发展健康险,我国的商业健康险覆盖率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群众商业健康险意识淡薄等特点,大大延缓了健康险的发展。保险公司要改变传统经营思路、打破固有束缚,实现商业健康险的突破。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可穿戴设备的创新与发展为健康险打发展带来无限的可能。如果能够将大数据技术运用于健康险,这将颠覆以往传统保险的精算技术。在可穿戴设备能够使得保险公司获得实时、精准的保险标的风险状况,个体风险数据又能为产品的个性化提供数据支持。除此在与客户互动、理赔、健康风险管理等方面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利用可穿戴设备形成远程康复护理、移动医疗辅助等服务模式,督促被保险人时刻关注自身健康,增加与客户的有效沟通,提高健康风险管理水平,提高健康险产品的效用。目前我国内对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认可程度并不高,设备尚未成为不可或缺的产品,且未得到大范围普及。可应用的体系也相对缺乏。另一方面,智能可穿戴设备面临的安全风险会让人担心个人信息的泄露问题,如果不能建立有效的保护隐私的机制,消费者们就不会信赖保险公司、放心的购买保险产品。所以在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健康险”模式还有很长的一段道路要走,我们要积极的学习国外有利的理念和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本文将参考国外可穿戴设备+商业健康险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剖析几个重点的案例,结合我国可穿戴设备与健康险结合的现状,总结方向和经验,为未来新产品的设计和推广提供借鉴。在提出政策建议时,要从不同行业的层面角度出发,让健康服务产业上中下游各个链条中的参与者都能为满足用户需求贡献力量。2智能可穿戴设备概述穿戴设备的发展可以追溯到I960,首次由曼弗雷德•克莱恩斯(ManfredClynes)在他的小说《太空中的半机械人》中提及。十年后,手表出现才代表着穿戴设备正是应用,而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穿戴设备要等到1990年健身追踪器的诞生才开始计算。概念界定2.1.1智能可穿戴设备是指可穿戴式技术+移动设备的有机结合,其智能化的设计允许它能够记录,上传,接受,交流数据,并进行能简单的运算等。而传统的手表,计算器手表,眼镜等都不属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范围。可以收集和传递诸如身体活动的生命体征和位置之类的数据。2.1.2大数据是指记录设备所观察和追踪发生的事情。往往具备着有别于传统处理器高效全面处理数据的能力。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数据的收集越发的便捷,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人民群众更加的重视其高透明度和保护。2.2智能可穿戴设备分类通常,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将可穿戴智能设备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近身电子设备;-人体电子设备;-体内电子设备;-电子纺织品。此外,研究公司经常将可穿戴设备划分为子市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服装;-健身追踪器;-身体传感器;-可穿戴式相机;-其他。最早的意外事故险是由美国富兰克林健康保证公司于1850年提供的。1911年出台了第一份由雇主赞助的团体伤残政策。在20世纪中后期,传统的残疾保险才渐渐发展为现代健康保险计划。从1990年到2008年,无保险的比例稳定在14-15%,2013年第三季度上升至18%,而在2015年迅速降至11%。稳定在9%。虽然医疗保险覆盖面大大的提高,然而,高成本的增长仍未减弱。从2016年到2025年,全国医疗保健支出预计将以每人每年4.7%的速度增长。一项研究发现,在2007年宣告破产的人中,有62%的人付不起1000美元甚至更多的医疗费,其中92%的人所承担的医疗债务超过5000美元。根据2010年医疗改革法案,医疗补助和CHIP的资金大幅增加。医疗补助覆盖的个人比例从2000年的10.5%增加到2010年的14.5%和2015年的20%。美国的医疗保健系统严重依赖于私人医疗保险,这是大多数美国人主要的保险来源。根据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截至2018年,有68.9%的美国成年人拥有私人健康保险。面对以上的种种问题和现状,美国保险公司不管是自身还是政府的压力下,大力开展了一个新的模式:智能穿戴设备+健康险。希望在这个新的模式下既能为客户提供平价的保险,又能合理的运营资金成本。4国外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展及现状国外保险公司早已意识到智能可穿戴设备对健康险市场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不断加紧地创新。据美国波士顿研究咨询机构调查发现,将近40%的美国保险公司都在尝试使用智能可穿戴设备。他们运营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保险公司通过可穿戴设备提供特色医疗监控和治疗服务,另一种是保险公司在定价时根据设备收集的信息来调整保险费。在保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能够为客户提高个性化的服务体验无疑是一项最重要的能力。以智能可穿戴设备为媒介,打破传统保险经营模式下的变量评估承保定价模式,通过获取、分析用户个人的数据信息,为客户量身定做个性化服务。(1)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出现:健身“追踪器”由最简单和最原始的可穿戴技术组成,可以跟踪用户的身体活动和心率。能和各种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同步,并为佩戴者提供健康和健身建议。(2)兴起:智能健康手表2017年Apple推出AppleHeartStudy应用程序,以监视用户的心律并提醒那些出现房颤的人。Apple还发布了“运动障碍API”,来帮助研究人员收集有关帕金森氏病的点点滴滴。穿戴式心电监护仪穿戴式ECG监视器处于消费电子产品的最前沿,这些监视器和智能手表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具有测量心电图或ECG的能力。MoveECG能够测量心电图,并将读数发送给用户的医生,以及检测房颤。它还能够跟踪用户的步伐,距离和海拔,以及自动记录步行,跑步,游泳和骑自行车。穿戴式血压计欧姆龙医疗于2019年推出了HeartGuide,这是第一款可穿戴式血压计。虽然它看起来像是一个智能手表。HeartGuide是一种示波血压计,不仅可以测量血压,也能记录日常的活动,例如步伐,行进的距离和消耗的卡路里。HeartGuide最多可以存储100个读数,并且所有读数都可以传输到相应的移动应用程序。3)未来趋势: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正在兴起并成为新型的可穿戴医疗设备,这与其他的设备完全不同。在飞利浦可穿戴式传感器是一种自粘性补丁,设备可以收集他们的运动,心脏,呼吸速率和温度数据变化。奥古斯塔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表明,这种可穿戴设备可预防的心脏或呼吸骤停,大大降低(89%)患者的恶化率。2002年蓝牙耳机的出现意味着可穿戴技术开始普及起来,尽管之前已经出现了一些较旧的技术(如助听器)。在2006年至2013年之间,例如Nike+,Fitbit和GoogleGlass的出现,标志着可穿戴技术设备+智能技术有机的结合。现在,可穿戴设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流行和多样化。每天有五分之一的互联网用户都在手腕上佩戴着某种智能设备。从2007年到2017年,Fitbit售出了超过6,000万台的设备,但截至2018年,它仅占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第三大份额,次于Apple和小米。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了解和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有着迫切的需要。根据埃森哲的数据,美国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的使用从2014年的9%升至2018年的33%。2018年,美国历史最悠久之一的人寿保险公司恒康人寿(JohnHancock)宣布,他们将停止承保传统人寿保险,只出售可穿戴式设备和智能手机跟踪健康和健康数据交互式的保单。人寿和健康保险公司都在探索使用健身追踪可穿戴设备来激励人们加强体育锻炼和养成其他健康的生活方式。最后,某些可穿戴设备可以实时的记录信息,以协助索赔处理,捕获视频,图片或音频以记录财产损失或取证人的陈述。进一步来说,如果将可穿戴技术+大数据有机结合并引入到健康险,不但能提高公司员工的服务质量,又能改善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和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精准定价,控制医疗风险,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升保险公司的盈利水平。促进保险企业可以健康持续的运营下去。糖尿病医疗管理公司WellDoc就是第一种模式典型的代表。他们为患者通的手机安装了一款名为BlueStar软件,从而用来记录血糖变化、饮食含糖量等数据,手机把数据上传到公司的管理后台,经过大数据的精算和分析后,再把数据信息传递之间传给医生,医生再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提供不同的治疗和用药建议,并反馈给患者,帮助患者进行自我调节;软件还提供了II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控制检测、实时行为指导等医疗教育服务。不仅如此该还软件通过了FDA审批,受到法律监督。根据WellDoc公司的实践表明,合理正确使用Bluestar三个月后,能帮组患者降低其2%的糖化血红蛋白,并发症也相对减少,总结节约了15%的医疗费用。第二种模式的典型代表:美国UnitedHealthcare保险公司与Konami数字娱乐公司和Zamzee科技公司合作,共同推出了一项针对肥胖儿童的健康项目。公司通过分析、挖掘客户的健康体征数据,了解投保人的健康风险、生活习惯,鼓励其坚持迈开双脚、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建立一系列奖惩措施,降低健康生活投保人的保费、提高不健康投保人的保费,以经济手段降低其医疗健康风险。让客户可以得到游戏娱乐,又得到运动,儿童在游戏运动中减少体重,降低了肥胖导致的风险。不仅用户玩的开心,保险公司也省心。另一方面由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信息反馈,时刻提醒投保人,培养其风险意识,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大大节省了保费开支,毕竟保费在美国家庭是占有巨大开支的。如今,美国人的平均健康保费每年波动一次。想象一下,如果该比率是每天都在变化呢,而手腕上穿戴的传感器小工具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大小。如今,有十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拥有健身追踪器,但是在未来十年中,这些设备会越来越普及,同时,可以监视从脚步到呼吸到心跳的一切事物的传感器以及可以感知慢性病发作的应用程序。同时,越来越多的雇主选择监视健身追踪器生成的数据,并为他们的参保人员提供奖励激励,越来越多的公司都开始使用这样的健康计划。一些公司甚至对可穿戴设备记录不健康的人进行惩罚。根据BusinessInsiderIntelligence的研究,到2023年,美国健身追踪器和基于健康的可穿戴设备的总安装量将以10%的年增长率增长,超过1.2亿。在短短四年内,美国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的使用率从9%增长到33%,并且随着可穿戴技术变得更加传统,这一数字将继续增长。此外,随着更精确的可穿戴传感器的开发,设备的连接性将得到扩展,从而为保险公司和雇主影响健康生活方式并提高盈利能力打开了大门。2015年美国恒康保险公司就通过提供价格优惠的方式,鼓励投保客户佩戴由其提供的Fitbit手环。通过这款手环,恒康保险公司能够获取客户的健康数据。客户可以通过定期去健身房等运动方式来获取一定的点数,点数越高,获得的保费优惠力度也就越大。而联合健康保险公司更是早早行动起来了。2013年,联合健康就利用可穿戴心脏检测医疗设备对用户的心脏健康状况进行情况监测与数据分析。并与2016年,推出了UnitedHealthcareMotion项目。项目为参保人提供免费的可穿戴设备,根据用户的运动量、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给予不同的奖励。如果你每天行1万步,你就可以得到1.25美金的奖励;如果你每天进行6次不少于5分钟的运动,你就会获得1.5美元的奖励。如果你一直坚持锻炼,一年最多可以获得1460美元的奖励。巴恩斯认为保险公司可以在医疗保健方面做同样的事情,特别是因为当今2.6万亿美元的医疗保健账单中很大一部分是由行为驱动的。尤其是不良的饮食决定会导致肥胖和糖尿病。普华永道健康行业顾问沃恩•考夫曼说,保险公司已经在使用诸如BMI(体重指数)之类的数据点来设定费率。“如果你把可穿戴设备视为提高BMI的一种方法,那么他就能知道实时的数据,越健康的人,保费就越低。”“我看到了医疗保健的发展,”巴恩斯补充道。“如果你穿着这种智能设备,并且我能看到恒定水平的运动和健身活动中恒定的参数,那么我将从你的保费中扣除点...我可以每天(而不是每年一次)设置一次费率。”自保石油巨头BP已将这种“监控”进一步推进。2018,大约14,000名员工选择穿着免费的FitbitZip,以换取公司跟踪其2013年的工作记录。如果他们走过100万步,他们将获得的积分来降低他们的保险费。另一个“大型自我保险的企业主”正在使用Wildflower从而提供员工的数据,Wildflower是一款孕妇应用程序,用于测量体重增加和其他怀孕标志等数据。其目标在于确定医疗索赔的费用。董事会指出,产假“是几乎每个雇主的成本最高的领域。”2019年1月,Aetna与Apple合作发布了AttainbyAetna应用程序。该技术是首创的健康工具,将会员的健康历史记录与他们的AppleWatch活动相结合,以提供个性化,可实现的目标。这些建议侧重于提高健康结果和生产力并降低成本的措施:鼓励用户进行流感预防,重新装药或转入网络实验室。当他们跟进时,他们会得到顶级零售商给予的礼品卡。企业享受真正得到回报在于2017-2018年流感季节。流感给美国雇主造成了约210亿美元的生产力损失.而Microsoft正在开发一款智能手表,该手表可以测量几天和几周内的连续心率。温度和甚至可能的血糖监测也在桌子上,用于可穿戴设备。从事隐身可穿戴项目的一位人士表示,“圣杯”是葡萄糖监测,因为它可以洞察某人的饮食。对于饮食业者而言,这将是至关重要的数据点,因为饮食对健康的影响远大于对活动的影响。像Kickstarter这样的几家初创公司都尝试过但未能制造出可感觉到葡萄糖而不伤皮肤的可穿戴产品。苹果将会迎来巨大的挑战。据报道,去年,该公司聘用了已经不复存在的糖尿病公司C8MediSensors的数据科学家,也已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用于无创光学葡萄糖监测仪。苹果公司希望在未来不久推出的iWatch中安装一个血糖监测仪。可穿戴技术在保险行业中的一些潜在用途包括承保,风险管理,新产品开发,工人赔偿和理赔管理。某些可穿戴设备可以中继实时信息,以协助索赔处理,捕获视频,图片或音频以记录财产损失或取证人的陈述。5存在的问题智能可穿戴设备成本太高,前期购入设备需要一笔资金,且贫穷的人往往生活习惯和身体健康状况向就较差,他们大多数的人都在追求温饱很少有心思和精力去关注自己的健康。而智能穿戴设备的出现,虽然可以实时的记录他们的各项数据,但是也就是意味着他们的保险成本费用也会大大的提高,为本来就不富足的生活带来无形的压力。进一步的讲,社会的贫富差距也在被渐渐的扩大,社会不得安稳。隐私问题与许多新兴技术一样,可穿戴设备的消费者隐私问题是主要问题。这些设备收集大量数据,包括受保护的健康信息(PHI)的数据。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尚不清楚数据属于谁(消费者或公司)以及如何使用,共享或出售数据。随着网络安全攻击的增加,这种数据也有可能被盗或暴露。5.3数据本身问题缺乏有关可穿戴设备所收集数据准确性的信息或测试。产生的数据的准确性令人担忧,目前可穿戴设备收集的数据绝大部分只是表面,外在的。市面上热销的设备,大多只能记录用户的心跳、步数、睡眠时间等粗略的信息。这些信息虽然有些作用,但对于实现更精细化的定制健康险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可穿戴设备可收集的数据量还远远不够“大”,不够全面。一方面是内存和网速限制的原因,一方面是技术刚成型,过去的历史数据都处于空白阶段。不仅如此,大量的数据也要求保险公司不断提高其数据计算运作能与分析能力,才能适时的发展起来。道德风险因为如果公司没有获得足够的保护,例如指纹识别或其他识别措施,就很容易实现欺诈。许多研究已经比较了各种可穿戴设备以跟踪身体活动,结果表明不同设备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最后,可穿戴设备为诉讼人带来了有趣的法律问题。由于可穿戴设备提供了新的个人和物理数据来源,因此法律专家已开始将可穿戴设备识别为人体的“黑匣子”。这些设备的数据已用于多种人身伤害索赔案件中。我们常常在朋友圈看到超高夸张的微信运动步数,网友绞尽脑汁的霸占封面。不惜将手机绑在狗、车轮、摇摆器上。久而久之微信步数也只不过是人们作假炫耀之处。而那些使用穿戴设备的健康险投保客户会不会为了降低自身保费不惜一切而弄虚作假呢?保险公司又应该如何做到及时发现并避免损失呢?不仅要加强提高用户的文化素质水平,在可穿戴设备上也要不断的优化、创新。王和认为:“穿戴式设备技术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可穿戴设备进入健康管理领域的过程中,产品的持续优化,特别是感应技术的突破,是一个必要的前提和必需的过程。”他表示,未来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趋势是内置式,或直接贴在皮肤上。6对中国的借鉴和建议目前在国内,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认可程度并不高,设备尚未成为不可或缺的产品得到大范围普及。另一方面,智能可穿戴设备面临的安全风险会让人忧虑个人信息的泄露问题,如果不能建立有效的保护隐私的机制,就不会让消费者信赖保险公司、放心的购买保险产品。所以在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健康险”模式还有很长的一段道路要走,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建议:6.1保险业层面6.1.1变传统的定价模式保险公司在商业健康险的专业化经营中,应当对费率形成机制与赔付机制进行改革创新。依靠智能可穿戴设备提供的个体实时风险数据准确测量出客户的风险水平,以此作为定价基础精算出保险费率,从而做到费率随时会因风险的改变而变动。6.1.2.创新保险新产品进一步提升专业化的管理水平,增加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商业健康险不不要做好医疗费用补偿的服务,更要不断的拓展业务线,包括疾病预防、疾病诊疗、慢性病康复管理、体检咨询等项目。建立一个高效率的运作服务平台,减少人员的开支,降低审批的费用、减少过度治疗浪费,清清楚楚的记录每一个环节,每一块钱,每一个负责的员工。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效率,从而做到提高效益6.1.3.注重个性化服务个性化的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降低同质性,让客户更有购买的意愿。可以从定制设备的形状和颜色等方面下手。也可以从合同服务内容的条款下手。建立一个系统的定制服务,不管是客户需求的险种,保费预算,开始期限等,都可以直观的看到,做到透明公开。6.1.4.重视技术创新智能可穿戴设备+健康险是以技术主导的模式,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硬件基础。我国健康产业企业要合理的利用超低能耗TRP芯片组、中颖电子的动力锂电池BMS技术、英特尔推出可穿戴设备专用芯片Edison,和博通自我量身定制的BCM4771处理器,研发出属于自己更低功耗、更高集成度的芯片。提高设备的续航能力,降低操作系统、芯片、传感器的功耗,开发高效快速的充电技术,如近磁场共振充电技术,行走发电、生物能发电、纤维织物摩擦发电等,减少充电时间从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这是发展智能可穿戴技术的重点。更小、更轻、更经济的微机电系统才是上上策,合理借鉴学习如歌尔声学的MEMS麦克风产品、水晶光电的光学低通滤波器、汉威电子的气体传感探测仪器开发出自己的产品显得尤为重要。提升云端处理分析数据的能力。有效的使用数据不仅需要设备终端收集准确的信息,更需要云端高效的提炼和分析。有效合理运用陀螺仪、骨传导、加速度传感器、肌点感测、IR眼球追踪和IR影像感测有利于提高数据测量的准确性,而MEMS微机电系统则是未来的主流方向。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后建立个人健康病历并附上专业的医学建议,并允许在各方医院和保险公司之间顺畅的流传。搭建属于自己的高计算,高效率的云台,将是对保险公司能否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巨大挑战。6.1.5警惕道德风险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保险公司还应考虑到被保险人的道德风险,建立起反舞弊机制,严格处罚、定时抽查,降低数据偏差,避免客户利用设备漏洞骗取保险金。随着5G的不断发展,建立一个全面物联网的系统,不管是手机、电视使用时间,睡眠时间,还是冰箱储物情况,通过全方位的信息的捕捉,有条理有逻辑的推算出用户个个数据的正确性和逻辑性,从科学技术上彻底的避免道德风险。6.1.6医疗机构、保险公司、智能可穿戴设备厂商加强合作在养老服务领域,将可穿戴设备纳入医疗的监控体系,对身体指标出现不利变动的人群及时通知其就医或提醒其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当患者遇到紧急意外时能够迅速报警,提醒监护人。把被保险人的状况及时地传递到保险公司,以便保险公司随时随时被保险人健康风险调整保费,更快的进行给付理赔。例如糖尿病等慢性病,保险公司通过智能可穿戴设备收集其身体数据和饮食信息,汇总后反馈到医疗机构,并把从医生诊断提出的方案反馈给客户。在疾病治疗领域,充分的利用智能穿戴设备能够积累大量实践的数据,在实验中对比药物的使用情况,进一步了解影响疾病的原因。为完善治疗一种特定的疾病积累丰富的经验。金融支持政府要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施压,促使其做出行动。比如减少对新型穿戴技术公司贷款的限制或降低限制程度,如降低对投资项目自有资金的限制,采取无担保方式,简化贷款程序,如对于小额项目适度降低风险程序的审批流程,提高贷款额度,如针对技术型创新项目的资金适度提高限额,减少贷款利息等。或是针对新型智能穿戴设备企业建立专门贷款,依据企业群体的特性设置贷款程序、贷款限制等。无论是国有银行还是商业银行,均需要做出行动,出台相关政策。依据企业者的征的信用情况,提高银行贷款的效率。此外尤其要注意地方银行的政策实施,从地方银行获取贷款往往是最频繁且常见的。加快基金项目的发展。智能穿戴设备+健康险基金项目为比较贴合的企业提供的金融支持。在此方面,政府应加强政府角色的作用。比如联合企业或银行建立智能穿戴设备+健康险基金,以中央或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划出一定比例,作为基金资金的部分来源,并鼓励知名企业提供另一部分的基金资金,为创新型技术提供有力的支持。发展新型的抵押、担保模式。比如发展知识产权抵押。保险公司可以通过相应的形式将自己的新模式转化为知识产权。将这种无形的财富转化为专利,在获得银行评估和认可的前提下,以此作为贷款抵押手段向银行获取贷款,或者将新型穿戴设备作为贷款抵押向银行获得资助。出现如果企业利用贷款资金创新失败,银行则可以对其拥有的产权通过拍卖方式获得资金,用来抵偿企业所借的资金款项,从而防止资金坏账现象的产生,实现贷款资金良性循环利用。因此,我国政府应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同时鼓励企业自身发挥创新精神,将知识转化为有光明前景的知识产权,赢得银行贷款资金的支持。6.3环境和氛围的营造要建设有利的保险软环境,营造好的文化氛围。中国保险发展缓慢,尤其是前期受到很多违法分子的坑蒙拐骗,中国保险业在广大人民的心中的印象已经变得十分低劣。所以我们要建立良好健康险的文化氛围,就要由固有思想转变为开放勇敢、积极迎合的思维方式。但文化的氛围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政府、高校及社会的多方参与,进行以政府为文化构建的引导者,最终创造出社会对保险的支持氛围的三位一体的新环境建设体系。第二,针对保险企业制定出一系列的监管措施。既要督促企业自省自治,又要有政府对其保险行为进行考察和评分,评分可以影响企业贷款,程序办理的优先程度等。不定时的抽查其保险的用户,收集客户对保险公司的看法和意见,不仅能体现注重用户,也能由下而上的改变企业的不足之处。之后在企业内部抽查,检查其改正优化的效果和速率。6.4完善模式的宣传第一,要加强政策解读,力促宣传领会。智能穿戴设备+健康险政策的宣传离不开政策解读。通常政策由国家级部委首先出台,往往立足于宏观层次,针对于国家整体的大环境提出,具有纲领性、方向性、原则性,特点是言简意赅却内涵丰富。因而首先在解读智能穿戴设备+健康险的过程中,必须要存有整体观念,领会其精神,以推出“多角度、全方位”的政策“大餐”;其次要合理理解、恰当运用,积极送上“有侧重、高聚焦”的“美点”。这要求对政策精神的深度解剖,可以是据其内容层次一一解读,也可以去就政策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而展开专题解读。第二,要联系企业实际,力求宣传解惑。政策的提出是为保险企业服务的,因而要看重政策对于政策实施客体的实际作用。为秉承这一观点,智能穿戴设备+健康险政策宣传必须要转换到企业本位,依据政策实施对象的习惯转变政策发布渠道,调查了解企业的实际关心与缺乏理解的部分,统一筹划政策宣传的时间、地点、方式、载体与解读侧重等方面和过程;避免无意义、无效果的单向式的政策宣传,而要有互动的、有反馈的双向沟通,这可以通过建立政府与企业的微信答疑群或其他社交媒体方式,从而为企业的实际问题答疑疑惑。同时还要引导与鼓励企业根据当下经济形势抓住机会,培养大局意识,促进其结合自身实际与社会现实而全面思考如何创新;要注重宣传解疑释惑,使企业真正了解政策内容与关键,从而用好政策发展自身。第三,要整合各方资源,力拓宣传途径。智能穿戴设备+健康险宣传作为一种传播活动,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资源,发挥出媒体宣传的最大效用。这种效用不单关乎宣传途径,也关乎宣传方式。从宣传方式来讲,注重的是单次宣传的效果,比如说可以利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从而达到高水平的理解与记忆,不少年轻人喜欢动漫,就可以从热门动漫下手推出宣传片。从选材途径来讲,要合理整合媒体资源,一方面要保持政策宣传的权威性,一方面要提高政策宣传的效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兴的火爆社交媒体就是可以考虑的途径,其受众多为年轻人、传播迅速,能够弥补传统途径宣传力度的不足,也要致力于推出针对性强的一对一宣传途径,比如电话热线为老人解惑等,同时还需要注重与社区的合作宣传,客户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娱乐设施内,通过举办社区内活动、发放资料、橱窗或横幅展示等方式,与其他媒介形成协同合力,提升宣传效果。第四,要注重信息反馈,优化宣传环境。智能穿戴设备+健康险政策宣传工作要时刻牢记科学性、服务性和实效性原则,注重在宣传的整个过程、各个方面、多种层级中及时收集宣传的相关信息,例如宣传工作是否完整、准确而及时,宣传活动的时间是否适当、是否有所针对性、是否有有效互动,是否简洁易懂,受众是否满意等。信息反馈必须保证对社会各界人士开,既要收集来自企业的反馈信息,也要收集来自企业以外的用户、社会和其他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信息,宣传工作人士可以客观评价其工作的效果、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问题调整宣传方案、改变宣传方式或内容等以提高宣传效果;甚至可以作为政策调整的参考依据,从而在现有政策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剔除或修改一些作用不佳、时宜不合智能穿戴设备+健康险政策。通过这一“宣传——反馈——完善”的循环,不断优化整个政策体系。隐私问题的解决方案数据访问,存储和分析的问题并非医学领域独有。从金融服务到互联网购物,这些问题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解决,并且存在可以应用于医疗保健以提高多用户环境下的隐私和安全性的技术解决方案: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安全管理的复杂性是管理大型网络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或基于角色的安全性是高级访问控制的主要模型。这样可以减少大型网络应用程序中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和成本。[7]中提供了一个基于角色的医疗保健访问控制示例。加密:加密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