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课做守法公民预防犯罪
1.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2.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3.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4.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5.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6.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7.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8.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9.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10.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3.2017年3月28日,陶某因锯断共享单车车锁以方便自己使用,被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检察院以盗窃罪提起公诉,法院判处陶某拘役四个月,缓刑五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陶某被处罚,是因为(
C
)A.他的行为具有一般社会危害性
B.他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
C.他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D.他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
4.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其包括(
A
)①管制、拘役②有期徒刑、无期徒刑③死刑④剥夺政治权利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5.下列有关犯罪的认识,正确的是(
A
)A.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B.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C.受到法律制裁的行为,就是犯罪行为D.只有年满16周岁的人才可能犯罪6.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以下属于不良行为的有(
D
)①为保护自己,小强随时将一把弹簧刀带在书包里②小华为经常旷课的小明补习功课③李小刚偷走了同位同学的电子词典④小明经常强迫低年级的同学买东西给他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7.九年级学生小新,跟着几个无业青年染上了抽烟、赌博的恶习。他经常旷课、逃学,对老师、父母的批评教育充耳不闻。最终因参与打架斗殴,造成严重后果,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这告诉我们(
C
)①不良行为必然受到刑罚处罚②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③预防违法犯罪需要防患于未然④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8.古语云:“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句话告诉我们(A)①不良行为是一定会走向违法犯罪的②要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③要懂得避免沾染不良习气,改正错误④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A.②③④B.②④C.③④D.①②③9.2017年1月24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庞红卫、孙琪非法经营疫苗案开庭审判,认定被告人庞红卫等人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从材料得到的启示是(
B
)A.违法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B.他们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受到刑罚处罚
C.只是不道德的行为,应该受到舆论的谴责
D.是行政违法行为,应受到行政制裁
10.李老汉的小儿子是村里有名的无赖,好吃懒做,偷鸡摸狗,对老父亲非打即骂,一日,小儿子想要买酒,寻钱不得,把李老汉痛打一顿,抢走李老汉准备买药的钱,买酒回来后,喝酒时声称“老东西,不给钱,早晚有一天打死你”,李老汉伤心不已,趁儿子酒醉,用铁锤打击其头部,致其死亡。对这一案例正确的认识是(
B
)①李老汉大义灭亲,消灭了一个害群之马②李老汉的行为属于严重侵害他人生命权的行为③李老汉的小儿子作恶多端,被杀掉大快人心④李老汉应该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应受刑罚处罚A.②③B.②④C.①②D.①③11.2014年2月18日,复旦投毒案一审宣判,法院就被告人林森浩往室友黄洋的饮水机里投下剧毒化学品致其死亡这一故意杀人犯罪行为判处林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一次投毒,两个年轻人失去生命,两个家庭支离破碎,这不得不引人深思。投毒案引人深思,小安和几个同学对此进行讨论,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
A
)A.我们年龄还小,犯罪与我们无关B.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严重危害C.要珍惜美好生活,远离犯罪D.要认清犯罪的危害12.近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12个省份的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犯罪率有所下降,但低龄化、暴力化趋势明显增加,14~18周岁未成年人罪犯中,14周岁人群所占比重已达20.11%,而在2001年这一比例仅为12.3%。这警示我们(
D
)A.社会戾气在影响,消除犯罪无良方
B.少年犯罪危害大,全民执法重处罚
C.问题少年有问题,家校合力全解决
D.道德法律进课堂,防微杜渐助成长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徐某从小就是爸妈的乖孩子。可是,进入中学后,他迷上了电子游戏,无心读书,经常迟到旷课,有时甚至整夜泡在网吧里。父母的苦口婆心、老师的谆谆教诲都无济于事。因为缺钱上网,他多次向小学生索要零花钱,后因与人结伙持刀抢劫致人死亡,受到刑罚处罚。(1)分析徐某的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哪些行为是严重不良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不良行为:沉迷网络游戏、旷课、夜不归宿。严重不良行为:多次向小学生索要零花钱。犯罪行为:持刀抢劫致人死亡。(2)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犯罪三者有怎样的关系?①三者之间有密切联系,都具有社会危害性。②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③严重不良行为已属违法行为,离犯罪仅有一步之遥。(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①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②生活在法治社会,青少年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14.中学生吴晓鹏在父母离异后跟随父亲生活,父亲忙于生意,经常外出,在无人管束的情况下,他结识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自从有了这些朋友,吴晓鹏开始变了,他顶撞老师,欺负小同学,与“哥们儿”一起下馆子,出入网吧和游戏厅……最后,他因参与抢劫杀人而被送入少管所。(1)吴晓鹏走上邪路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主要原因:交友不慎、缺乏自制力、不能明辨是非善恶、不能抵制生活中的不良诱惑等。具体表现:“结识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顶撞老师”“欺负小同学”“出入网吧和游戏厅”“参与抢劫杀人”。(2)针对这种情况你想对同龄人说些什么?(三个方面即可)要加强自我防范,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要谨慎交友,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要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和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等等。(答三个方面,言之有理即可)预防犯罪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知识目标:了解刑法与刑罚,认清犯罪基本特征,知道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能力目标:能够判断犯罪行为,能够明辨是非,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法治观念,增强防范意识,杜绝不良行为,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遵纪守法的人。重点:刑罚的特征和种类难难点:如何加强自我防范5第5课做守法的公民5.2预防犯罪19结合所学知识思考:1.莫焕晶触犯了什么法律?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什么?刑法
刑罚处罚(刑事责任)含义1.刑法是什么?P52
刑法是明确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的法律。5第5课做守法的公民5.2预防犯罪20结合所学知识思考:2.视频中法院给莫焕晶的判决是什么?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赔偿地位2.刑法的地位是什么?P52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作用3、犯罪的含义: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4、犯罪的基本特征:①严重社会危害性②刑事违法性③应受刑罚处罚性犯罪最本质特征犯罪的法律标志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2019年11月5日中午,在某市中校园停车场处,被害人陈某某因琐事与被告人王某发生争执,后被告人王某用随身携带的铁制利器将被害人陈某某的胸部及背部等身体多处部位捅伤。经鉴定被害人的损伤为重伤二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经审,被告人王某犯罪时已满十五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结合被告人的法定和酌定量刑情节,依法对被告人在上述量刑幅度内减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宣告缓刑二年六个月。学生因琐事校园内持刀行凶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探究与分享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的,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1)试对比分析上述行为。(2)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区分罪与非罪的特征(1)第一,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性很大,情节严重。第二,触犯的法律法规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触犯的是刑法以外的法律规范,犯罪触犯了刑法。第三,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犯罪要受刑罚处罚。(2)闯红绿灯属于行政违法行为;但因为闯红灯引发特大交通事故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笔记区犯罪的基本特征: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①一般违法社会危害性比较小,犯罪是违法行为中社会危害性最大、最严重的一种。②一般违法没有触犯刑法,只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民事法律法规或行政法律法规;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违法行为。③一般违法依法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或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依据刑法,犯罪应当受到刑罚处罚。杭州保姆纵火案判决书2018年2月9日9时30分,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本院第二法庭公开宣判被告人莫焕晶放火、盗窃一案,以放火罪判处被告人莫焕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盗窃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二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想一想:法院的判决中,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没收财产只能独立使用,不能附加适用既能独立适用,也能附加适用。刑罚又称为刑事处分、刑事处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5、刑罚的含义与种类:
主刑附加刑管制:不予以关押,但限制其一定的自由,由社区依法实施矫正,3个月以上2年以下。拘役: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有期徒刑: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并强迫劳动改造,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无期徒刑:剥夺犯罪反正终身自由并强迫劳动改造。死刑: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罚金:强制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适用于贪利型犯罪,如走私、贩毒等。剥夺政治权利: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与整治活动的权利。没收财产:将犯罪分子所拥有的财产的部分或全部,强制无偿的收归国有。多适用于严重的犯罪,如危害国家安全罪、金融诈骗罪等。驱逐出境: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我国国境。刑罚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合法财产驱逐出境(外国人)特征: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并用可相互并用30判断违法行为的方法:一看违反的法律类别(行政法、民事法、刑法)二看违法行为的危害(轻或重)三看违法者的被处罚结果
行政违法行为:拘留、罚款、开除、记过
民事违法行为:赔偿、赔礼道歉
刑事违法行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等。四总结属于什么行为活动二:案例分析上述图片属于盗窃罪『提示』我国刑法第265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上述图片属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提示』我国刑法第140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王某在向杜某索要手机打电话遭到拒绝后,对杜某实施殴打致其重伤,并乘机开走其出租车。讨论:王某有哪些违法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提示』
本案中的犯罪分子犯了故意伤害罪和抢劫罪。
我国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我国刑法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加强自我防范※4.如何加强自我防范?
二、加强自我防范:“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这则视频带给你什么警示?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6、如何加强自我防范?(P55)
(1)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的规定,给我们划清了是非的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6、如何加强自我防范?(P55)
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他开始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1.陈某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远离罪与罚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违纪一般违法犯罪交友不慎
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他开始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1.陈某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2.陈某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远离罪与罚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违纪一般违法犯罪交友不慎5第5课做守法的公民5.2预防犯罪44法律常识:不良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年级体育上册 第三十四课立定跳远考核教学设计
- 导医护士礼仪培训体系构建
- 2025年江苏省徐州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整版
-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2课《演唱 妈妈格桑啦》教学设计
- 食管癌规范化诊治
- 四年级体育上册 第七册 第二十课 队列练习 50米快速跑教学设计
- 2025年云南省昭通地区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套
- 2025年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一套答案
- 全国江西科学技术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主题活动:小车牌大信息》教学设计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第七课 在集体中成长共建美好集体教案
- 杜甫人物介绍课件
- 第13课《卖油翁》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脓毒血症疑难病例讨论护理
-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拼搏联盟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八年级英语试卷
- 胸腔引流管脱出应急预案
- 夸美纽斯完整版本
- Q-GDW 644-2011 配网设备状态检修导则
- 住宅小区保安管理方案
- 太平洋保险入职测评题库及答案
- 2024年第五届全国版图知识竞赛真题模拟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