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知识点归纳_第1页
《除法》知识点归纳_第2页
《除法》知识点归纳_第3页
《除法》知识点归纳_第4页
《除法》知识点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进一步理解48/3,先将40/3,每一份只能得到一个十,余下的一个十要和8合第2课时淘气的猴子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规律。2商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一位数除法出买5瓶满足6人,买10瓶能满足10人…买25瓶正好满足30人即可。练习七中第1、2、3、6小题,在计算时要养成“先计算,再估算”的良好小河"等方面的数学竞赛,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第四课时练习七练习七中第4、5、7、8这四道小题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灵活运教师结合"送温暖"这个具体的情境,提出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5”比除数“6”小怎么办?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小组交流,说出计算过程。教师要结合2试一试3练一练惯。第4小题,要让学生理解,余下的6袋,应再加运一次,共运8次;而第5小题,剩下的5朵,不能扎成1束,所以不能加。第六课时买新书教师利用"买新书"的情境,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2练一练第2小题要引导学生理解“游了两个来回的意义”再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第6小题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共同进第七课时练习八第2题要引导学生感知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第3题则是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第5小题,学生独立计算后,可以让学第八课时练习八本节课要完成练习中的6——11题。第6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再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过程。第7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图意,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第8题“果篮一样大,价钱却不同”这水果的方案各种各样,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第11题是一个综合性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以小教材P36买饮料新校的体育场已经开始启用了,学校准备召开一理解图意,引导学生思考"大约花了多少钱?"这个问题。(1)独立思考,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展示估算方法的多样化。①把24听看成25听,25×2×3=150(元),所以150元就够了;②把24听看成20听,20×3×2=120(元),所以要比120元多;③一箱饮料大约70元,两箱饮料大约140元;④一箱饮料超过60元,两箱饮料超过100元,但不到200元;教师把情境中的问题改成“共花了多少元?”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①24×3=72(元),72×2=144(元)=144(元)=144(元)=144(元)⑤24×2=48(元),48×3=144(元)指导学生做课本第36页"试一试"中的1、2题。1、第1题。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导入新课出示课题教学例1学生尝试摆小棒求得98+25的结果(允许有各种方法。)师:先加哪一部分,单根的8根和5根怎样加?给8根小棒凑几根就是10满了10根可以捆成一捆,捆好举起来让大家看看,放在哪里呢?10个1根捆成1捆,也就是1个十,放在整捆小棒下面。再加整捆小棒,9捆加2捆再加这1捆,一共有12捆小棒零3根。指着图问:这一捆小棒哪里来的?把单根小棒合起来,满了10根就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教师小结:单根合起来满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个从哪一位加起呢?(从个位加起。)是否漏写1或忘加1。做一做4、地球仪85元,书包48元,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多少钱?你教学内容: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3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1、列竖式计算问: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吗?问: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你是怎么想的?估算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把数字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字进行计算,很快估计出了上面的3道算式的大概得数,这也是一种估算的方法。下面让我们在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数。分页代码师:你能估计出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师:376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400)师:284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300)问:如果精确计算,你认为会比700多还是比700少呢?为什么?284不到300,所以它们的和肯定不到70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5页,说一说呢在表中发现了什么数量关系?课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通过教学,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揭示内容师:海上有许多的帆船,每艘帆船上都装有两箱物品,要知道船上一共装有多少物品应该怎么办呢?(把两箱物品加起来)小学教学设计网WWW.xxjxSJ.cn师:今天我们来复习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复习,请打开课本19页,在没有准确计算船上的物品数目之前你能不能大概地说出哪艘船转的东西最多?哪艘船装的东西最少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能不能将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师:请你动手列竖式算一算,这六艘船的排列顺序是不是和你估计的一样?二、课本第19页,直接在表格中写出上下两个加数的和。师:有什么办法即不用在稿纸上列竖式有能够将上下两个加数的和算得准确呢?三、京广中心大厦是北京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楼,楼高209米,它比中央电视塔矮196米,你知道中央电视塔有多高吗?问:在这道题目中哪座建筑高?我们应该怎么考虑问题?四、算出玉米上算是的得数锁头上有得数,钥匙上有算式,请将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六、判断,课本20页第7题,判断各题有无错误,说说错在哪里。上面哪两个数加起来得1000?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八、共同分析21页第9题。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26-27页内容同学们喜欢吃学校的早点吗?(喜欢)环节。)(出示周一菜谱)这是学校食堂周一的菜谱,先让学生介绍周一有些什么菜,肉丸子是什么菜?请学生说一说什么是荤求?问:那么星期一有多少种不同的配菜方法?(边点课(出示星期三的菜谱)鱼引导学生观察这种搭配方法是先确定的荤菜,用荤菜来搭配素菜!问还有(还可以用素菜搭配荤菜)序搭配,有的则会显得杂乱次序,有的用荤菜配素菜,有一点,为什么?再用课件演示加深印象。这样使学生感受到只有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搭配,才不容易重复和遗漏。并适时板书:按顺同学们不仅学会了配菜,还能运用有序的思考方法,真了不起!大厨师呀星期五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呢?刚才我们通过摆一摆的方法解决了星期问:星期五有私生活种不同的配菜方法?(6种)师小结:二晕三素可以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种不同的记录方式,让学生不仅明白了这些记录方式所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吃、穿、住、行,刚刚我们来看看穿,笑笑正在为穿而发愁,淘气要过生日了会,她不知道穿什么衣服最漂亮,于是把她认为最漂亮的(课件出示27页第2小题)问:一套衣服指的是什么?(衣服和裤子是一套衣服)那裙子呢?师小结,2件上装3件下装,可以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走呢?(出示由学校到动物园的路线图)师:看图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了解到去动物园一共有6条路可以走。(意图:在配菜搭配结束后,为了给学生一个综让学生用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学生身边满了情趣,用生活激活了学生的记忆,巩固了所学知识。)【教学设计】一番?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吗?(教师根据学生的介学生列式:58×3=?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是用50×3=150(元),8×3=24(元),150+24=174(元);有的同学是用口算的方法在算式旁边加好进位的标志;还有的用列 7.在学生解决了58×3=174(元)和基本掌握了算法之后。再由每组一名117元,5人就是117×5。尝试解决,并同老师、同学一起交流。8.请同学帮助老师算一算,500元买3张去北京的车票够吗?先估算,然1.今天我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电脑出示卡通图片),它吹出了许多带算式学生先计算,然后指名学生说得数,并给他们找到队友。小鹿队得数接近200小象队得数接近500小动物图片身上有算式,(评析采用多层次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的计算方法,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3.(多媒体出示课件)小明“十一”准备去姥姥家,先乘4时的火车(火车行驶路线图),又坐了2时汽车(汽车行驶路线图)。火车每时行驶120千米,汽车每时行驶45千米。小明到姥姥家一共走了多少千米?(四)收获小结,扩展延伸同学们,说一说你这节课的感受和收获,并希望大家运用今天的知识帮助家人计算买车票、买物品等实际问题,并写在你们的数学日记上。(评析让学生在总结归纳中获得成就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把知识进行课外延伸,提高了课外学习数学的欲望。)【教学反思】本课我以贴近生活的“十一”黄金周"买车票"为教学情境,在优美如画的情境中,学生带着向往和激情融入到了教学当中。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类灵魂的深处有一种最为深刻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尤其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需要更为强烈。"为此,我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思考空间,这样他们自由地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活动当中,不断充分地、主动地积极表现自己。看到他们敏捷的思维,我的教学就更有了激情。而且我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他们的学习过程,每一个孩子都获得了情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我设计的层次递进的练习中,他们提高了参与的积极性,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了知识,体会到了数学的真正价值。在教学当中,学生的全体参与仍有待加强。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五册47页什么?师:黑板的面是什么图形?长方形有什么特点?长方形长的边叫什么?(长)短的边呢?(宽)3、看来同学们对长方形的认识真不少。那么花边到底要多长呢?你会解决吗?出示信息:黑板长34分米,宽12分米,花边至少长多少分米?生1:把四条边的长加起来:34+12+34+12=92(分米)生1:长+宽+长+宽师板书师:同学们,这种方法可以吗?你回答得很好,请坐。还有不同的算法吗?生2:把两个长和两个宽加起来:34×2+12×2=92(分米)生2:长×2+宽×2师板书师:这种方法行吗?你真棒,请坐。其他人还有别的方法吗?生3:先把一个长和一个宽相加,再乘2:(34+12)×2=92(分米)师:你能说说算式中每个数34、12、2所表示的含义吗?34是?12是?为什么乘2?师:你能用文字来表示这种计算方法吗?板书生3:(长+宽)×2师:这种方法好吗?此设计由小学教-学-设-计-网-收-集师:同学们,这几种算法都可以求长方形的周长,你喜欢哪一种?为什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究竟哪种算法算得又对又快呢?下面比一比好吗?请同学们翻开课本47页,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做一做”的两个长方形的周长,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3个组,每个组选择一种算法,指名到黑板板演,开始。分页代码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三个同学做对了没有?通过刚才的练习,现在你觉得哪种算法最好。我们把这种方法记下来好吗?请你们写在书上:(长+宽)×2。1、列表格,说周长师:刚才都是看着图算周长的,下面咱们不再看着图来计算,看表格,已知长方形的长和宽,说说你是怎么算它周长的。长能正确地笔算多位数减法会解答有关的应用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减法的计算法则。连续退位减法口算。(用口算卡片出示)计算后提问: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师:现在我们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哪一想说说你们的方法?指学生到黑板前来,边讲边板书。把讲解权交给学生,并握手祝他成功。(若一名学生没讲清楚,可再找两名学生说明计算方法,或有共它意见的学生发言)问:改了数字之后我们所用的三条法则还用遵守吗?师:任何减法的笔算都要按照法则来计算。中间有零也可以借。3、独立完成25页第1、4题教学内容:24页例题3(教师根据知识点修改教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复旧引新提问:78接近哪个整十数?87等于几十减几?99接近多少?99等于一百减几?仿照前三题,想后两题怎样做?2、挑选两组学生比赛:男女生分别选出6名同学参加接力赛,谁先算好,即可得到“优胜小红旗”(课前已准备)男生组:574+200453-300456+198生比较两组题的不同点,强调:在计算加减法时,四、(一)教学加法的简算方法(1)找算式中哪个加数是接近整十或整百数?(2)想可把59看作多少计算比较简便?加60后结果怎样?为什么会多1?多加1后应怎样?师板书:多加1要减1(3)请一名学生把简算过程叙述一遍。(4)如果加79应看作多少?加89呢?加99呢?师:下面我们就学习加出示例2:276+98(2)为什么加上100又减2?(启发学生回答多加2要减2,师板书)(3)如果把98改成97应怎样计算,让学生试一试:(4)为什么减去3?板书:多加3要减3。3、小结:当加数是接近整十、整百数时怎样计算比较简便?概括出加法简便算法规律:多加几要减几(师板书)156+87=156+90○□=口(二)教学减法的简算方法出示例3:165-97(1)这个算式中哪个数接近整十或整百?看作多少计算比较简便?(97看作100)(2)想看作100后,是多减了,还是少减了?多减了几?多减了应怎样?(师板书:多减3要加3)(3)完整地把思考和计算过程说一遍。(4)如果多减2,应怎样?多减1呢?师板书:多减2要加2多减1要加1(5)想:165-100+1=165-()(6)小结: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计算比较简便?概括出减法简便计算规律:多减几要加几(师板书)(三)看书质疑完成第38页的“做一做”例:+89看作(加90减1)+198看作()+299看作()-299看作()较简便?法简便计算的规律是什么?5、加法与减法简便算法的相同点、不同点是什么?泸县实验学校詹菊梅【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西师版三年级上册第86~87页的例1、例2、例3。【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例1。出示情景图(例1左图)。出示情景图(例1右图),指导学生观察,从中获取信息。提问:图中这两位同学在干什么?你知道树桩面周长指的是什么地方的长吗?教学例2。2.启发联想4.总结归纳5.巩固练习教学例3。2.全班交流生活中找一找能用周长来解决的问题,想想解过画叶子的一周巧妙地、不留痕迹地引出了“周长”,为顺利传授新知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课堂上我也非常重视学生的直接参与,无论是"订帽子"还长方形的活动中还渗透了“一般情况下,相似图形的周长与它的大小有关。”旋转与平移现象(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2~63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十一第1~3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具:与例1、例2情景图相似的蕴含旋转与平移现象的现实情景录像。【教学过程】谈话提问:同学们去过游乐场吗?游乐场里都有些什么游乐项目?其中你玩过哪些游乐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经历的情况自由发言)(1)播放与例1、例2情景图相似的游乐场动画录像。(录像中包括开碰思考,看看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是如何运动的?(2)学生观看录像。(3)学生围绕“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是如何运动的?”的问题进行汇报(提示学生可以用手势动作模仿物体的运动)。(1)老师引导给物体不同的运动方式分类。提问:物体运动的方式一样吗?能不能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给它们分类?(2)小组合作讨论怎样进行分类。(3)分小组汇报分类的理由。教师(概括小结):像开关水龙头、转动的方向盘、风车这样(围绕一个中心)转动的现象,都是旋转现象。而像滑滑梯、推积木、小猴滑滑竿这样(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都是平移现象。(1)提问:能举例说说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现象是旋转现象,哪些是(2)学生举例,同学间互相判断举例是否正确(提示学生可以边说边用动作表示出所列举的现象)。(3)学生用手中的物体试着做一个旋转或平移的动作。(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1题,第2题。集体订正。旋转与平移现象(二)教科书第64页例3,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十一第4题。【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1)谈话:上节课我们对旋转与平移现象有了解了。想象一下在下列现象中,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①方向盘的转动②升国旗指导)[点评:是否知道什么是“重合”,直接关系到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看2教学例3(1)实物投影出示例3(例3中的图形是可以移动的图片)。(2)教师引导:仔细观察想象例3出示的这些图形,哪些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同桌互相说说它们是怎样进行平移的。(3)学生交流汇报: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重合?是怎样进行平移的?(学生一边表述一边在投影仪上操作)哪些通过平移后是不能重合的?为什么?3出示补充的一组图形(图形见下图所示),深化认识(1)提问:下面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是怎样进行平移的?4思考与归纳(1)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组织小组讨论:怎样通过平移,使箱子从入口推到出口?重点组织学生交流争辩是怎样进行平移的?当箱子平移推到最上面出现了一般学生观察容易忽略的“盲区”,此处让学生讨论争辩具有一箭双雕(2)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题。集体订正。(1)谈话: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旋转与平移的现象,运用旋转平移的方法可(2)课件播放运用旋转与平移方法制作的图案或动画短片。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同学间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3、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列竖式计算乘法。3、借助"乘法的意义""找规律"等方法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4、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当因数末尾有0时,计算时0可以先不参加运307×8=2456,同样是因数中间有0,为什么一个乘积中间有0,而另一个0,而307×8,因为发生了进位,所以积当中的0就不见了。结论:因数的末尾有0,乘积中一定有0。因数的中间有0,乘积中不一定有0。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2、建立1千克、1克的概念。1、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2、建立1千克、1克的概念。师:这些500克、1千克等都是说商品的什么?师:对!但在国际上通用的表示物体重量的单位是克、千克。用英文表示书:克、千克)(1)称一称1枚2分硬币到底有多重?现在我们就自己动手称一称,老师准备了一个天平。(称出一枚2分硬币是一克)生:1枚2分硬币重1克。板书:1克1g10克的硬币呢?(3)估一估,称一称(1)拎一拎1、游戏(猜一猜)1kg棉花、1kg苹果、1kg米、1kg铁1、一个乒乓球重1()2、一袋洗衣粉中1()3、一管牙膏重100()4、一个鸭蛋重60()5、一只鸡重2()6、小明体重28()3千克=()克6000克=()千克5000克=()千克8千克=()克教材分析教学活动要注意,通过观察、估计、操作、测量等一系列活动,验,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是否愿意积极主动地学情分析现在的学生视野比较开阔,知识丰富,而且可以通过家长、书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通过美术课也理解了“边线”“轮廓”这些词的含义,因此教材让学生在“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想一想”"算一算"的基础上来理解周长的含义,更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动感十足的教学情境,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动”知识目标知道周长的含义,建立周长的概念。能力目标结合具体实物,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初步测量计情感目标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创新目标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摸一摸、画一画、猜一猜、量一量等活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3、提问:谁赢了?为什么?1、听清要求。猜一猜谁有可能会取胜。1、大家听说过周长吗?猜一猜,周长可能是什么?可以你以手中的树叶为2举例说说自己对周长的理解。步感知周长,有助于学生的认知。通过让学生说一过程中,边摸边说,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操作和语言同步发展.通过让学生猜树叶周长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估算维受到了挑战,因而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情,并因此引发了他们的思维灵感,使得孩子们的思由发挥的空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交流生的数学思维,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法多样化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选优意识,并进解和认识。通过交换检测彼此测量的结果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检验意识与习用周长1、说一说,咱们生活中那些地方要用到周长?2、估一估,老师的腰围或头围大概是多少?具体量一量。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1.探究“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生:用0表示。得0。生2:不对!0不能做除数。生1:我在算0÷0时,商是1能行,是2也行……是几都行。生2:我在算5÷0时,找不到商,因为任何数与0相乘都不等于5。师:同学们,通过这两种情况我们就明白了0不能做除数的原因:当0÷0时,商不确定;当5(或其他不是0的自然数)÷0时,又找不到商。所以0不能2.探究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4只猴子因没有吃到桃子很不甘心。它们很有毅力,决定继续找。于是它们走生:(发现数学问题)把408个桃子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多少?生:把408分成400与8,先算8除以4得2,再算400除以4得100,最后算100加2得102。生1:我用竖式计算(口述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最高位是百位,百位上是4,表示4个百,4个百除以4,商1个百,因此百位上商1;十位上是0,表示0个十,0个十除以4,商为0个十,因此十位上商0;个位上是8,表示8个一,除以4得2个一,因此,个位上商2。生2:我用竖式计算(口述计算方法)。百位上4除以4得商1,十位上0除以4,直接得商0,个位上8除以4得商2。师:大家比较生1和生2的计算过程,谈谈你的看法。(大家一致认为生2的方法简单可取。)生:当百位得商后,没有余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字为0时,可以直接在十位上商0,因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生:商中间有0。师:对,你们的眼睛真亮。我们今天学习的就是商中间有0的除法。(通过一位学生板演试算,讲解算理,得出8044.探究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试算后交流方法(两名学生板书竖式,交流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8个百除以6得1个百,百位上商1,余2个百即200与十位上的4合起来是240,即24个十,24个十除以6得4个十,十位上商4,个位上0除以6得0,在个位上直接写商0。师:同学们,你能说说为什么下面这些题商的末尾有0吗?生:这些算式的被除数都是三位数,并且末尾都是0,当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时,余数都是0,个位上0除以除数仍得0,所以商的末尾都有0。师:你会计算商的中间有0、末尾有0的除法了吗?师,你们愿意吗?:生愿意。犯同样的错误!下面这些题是老师出给大家的,千万别让老师失望啊!先估计一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多种数学活动,让学生学会"被除数最高2.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思维时间和空间.3.教学环节清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练习设计有层次感,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关注中下生,尽量使每位学生学到扎实的知识.(1)教师在电脑上演示把一幅画放大的过程,学生观察。(2)提问:观察这前、后两幅画,你发现了什么?的放大)(1)教师同样在电脑上演示把一幅画缩小,学生观察。(2)提问:这次你又发现了什么?小)3、揭题:那么在图形放大或缩小的过程中有什么规律呢?今天我们就来研二、研究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规律(例1)(1)出示第一幅画的长与宽(长8厘米,宽5厘米),第二幅画的长与宽(长16厘米,宽10厘米)。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同时板书: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4)追问:2:1表示的是哪两个数量的比?(进一步突出:是放大后的(1)出示问题:如果把第一幅画按1:2缩小,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先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理解"1:2"这个比的?然后再回答后两个问题。3、练习(练习九第1题)(2)学生完成第1个填空。(3)学生完成第2个填空(4)引导学生反思: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比是怎么找的?在写这个比的时候三、画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例2)(1)学生读题(2)提问:3:1这个比是什么意思?放大后的长、宽各是几格?(3)学生独立画出放大后的长方形,然后核对。(4)引导思考:你能按1:2的比画出缩小后的图形吗?想一想你准备怎(5)学生独立画,然后交流:说说缩小后的图形的长、宽各是几格?是怎2、观察:请学生观察上面画出的3个图形,说说有什么发现?四、完成“试一试”4、量一量:三角形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吗?1、练一练2、练习九第2题(1)学生独立完成。(2)反馈交流。位一秒。接着针对明明提出的问题:怎样计量用“秒”作单位的时间呢?将图3.通过让学生体验1秒钟、1分钟的长短,帮助他们建立了正确的时间观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1、学生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1秒的时间观我们一起来倒计时。师生一起倒计时:10,9,8…,1。师:像这样计量很短的2、认识1秒(课件播放:秒针走动一下)问:谁知道,秒针走1小格是多长时间?(学生回答)板书:秒针走1小格是1秒师:再观察,秒针从几走到了几?(课件播放:秒针从12走到1)问:秒针从12走到1走了几秒?问:秒针还从哪走到哪是走5秒?(学生回答)师:秒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都是走5秒,也就是走1大格就是5问:秒针从12走到2走了几秒?(学生回答)问:有不同意见吗?你怎么知道的?师:咱们来验证一下。(课件播放:秒针从12走到2)(同桌两人互相说说)4、教学1分=60秒(课件演示:分针和秒针同时走动。学生分秒针组和分针组进行观察。)观察:秒针走1圈,分针有什么变化;思考:秒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问:秒针走一圈是多少秒?分针走了多少?秒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1分=60秒)5、体会1秒的长短(课件出示图片:小汽车1秒行55千米、光1秒能传播30000千米、人造7、感受1分钟在()里填上小时、分或秒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小明系好红领巾只需大约20()煮米饭大约要25()1分=60秒一、创设情境:学校图书室新进200本书,需要摆放到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大家帮帮忙好吗?48×232×5前一题的得数是后一题160÷2240÷5的第一个数!3、小军去游泳池游泳,他再泳道内游了2个来回,共游了100米,这个游算。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目标:(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激情:同学们,你听说过西双版纳吗?那你一定听说过金庸武侠片(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350=170(千米)C、500-300=200(千米))4、总结升华比较算法师:同学们,你都遇到了那些问题?怎样解决的?学会了吗?谁愿意把计算的过程讲给大家听?(生边板演、边讲解)课题)比较算法:和笔算的结果比一比,那一种估算的结果最接近准确数?在估(三)精心设练乐中用新是云南特有的珍惜动物,它们在野外迷路了,你出示)师:同学们真有爱心,我们这一课所学的退位减法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个位不够减,十位就退1给个位,这个1到个位就变成10,十位不够减,百位就退“1”给十位,这个1到十位也变成10。给别人一点,对别人来说就是莫大第四关:826-637=(四)评价体验情感延伸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问题?你表现得(1)一箱饮料大约70元,两箱饮料大约140元。(2)一箱饮料超过60元,两箱饮料就超过100元,但不到200元。5.我每分大约打41个字(1)小明5分能打多少个字?(2)一篇稿件共325个字,5分后还剩多少个字每打完?(3)再打3分,能打完这篇稿件吗?6.学校买来5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每层可以放35本书,这些书架7.数豆子四、小结: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会正确地读写分(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3)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那你们知道兔子喜欢吃什么吗?小猫喜欢吃什么呢?师:今天李老师带来了小兔子和小猫最爱吃的食物,请看(投影仪出示)并(1)4个萝卜,怎样分给两只兔子才公平?(2)2条鱼,怎样分给两只猫才公平?生1:不公平。生2:老师偏心女生。饼的过程)2、折一折,并涂色2、拿一张正方形纸,折出这张纸的1/4,并涂色(展示学生不同的折法)3、,认识1/4、2/4、3/4、4/4。(1)拿出一张正方形纸,用你喜欢的方法,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2)涂一涂。P54a将其中的一份涂.......喜欢的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的1/4,其余部分是这张纸的()。b将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c将其中的三份涂上颜色,涂了这张纸的(),还有这张纸的()没涂d如果将所有的4份都涂上颜色,那么就涂了整个正方形纸片的()。吗?师: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分数?(像1/4、2/4、3/43/52/8。。。。。。的数都是分数)(1)你发现一个分数由哪几部分组成?(2)你知道各部分分别叫什么吗?一个分数应该怎么读?(4)由3/4读作四分之三,你认为3/4表示什么意思1/4、2/4、4/4呢?(5)想一想,分数和什么分法有关系?(1)看图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投影仪出示)b写出每一个分数(注意,先居中写出分数线,再写分母,后写分子)如:1/3表示把一段绳子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根绳子的1/3。(2)判断那些图形的阴影部分可以用1/2表示,是的画勾,错的打叉,(三)巩固与应用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图见55页第1题)(1)独立写出各图中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巡示指导分数的写法。(2)指名读出各分数(3)组内说一说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2、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图见58页第2题)(1)各分数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2)你为什么这样涂?3、判断: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各图的阴影部分对吗?(图见58页第3题)(1)独立判断。(2)交流判断的理由。(3)分数的产生和哪一种分法有关系?(四)小结棒(4根一样长、2根一样,再各不相等的2根)。(一)摆一摆(3)是不是只要挑两根一样长,两根一样短的小棒就一定能摆出长方形呢?(4)那可能会出现哪种图形?(5)小结:长方形对边相等,且有四个直角。(二)找一找现在你能利用这些知识来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四边形吗?为什么?哪些不是四边形?为什么?(三)分一分看来,大家对四边形的特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现分分类吗?想想可以按照什么分?交流:谁听懂他的这种分法了?(四)画一画(五)剪一剪学到这儿,老师发现301班的同学表现真出色,现在轻松下,咱们来玩个"变一变"的游戏,看谁变得快。【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生了解乘法意义,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借助“乘法意义”“找规律”等多种方法探索并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一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更全面说明对"一个因数中间是0乘法"中“0”的处理,在教材原有“试一试”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题,成为130×5,402×3,307×8。以便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后,能对后2题进行对比交流,进而发现402×3中间是0的那位,因为没有进位,所以这一位写0,积当中就保留了0;而307×8因为进位了,所以积当中的0就【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仓山实验小学位于城乡结合处,是一所省级示范学校,教学条件较为良好。学校于2000年9月作为教育部福建师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参与课改,至今已3年。任教班级学生参与课改两年来,对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有所体会、适应。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逐步提高。【课堂实录】(一)讨论0×5=?——发现规律1.算一算:3×5=()2.找规律:在这一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生1:都是5的乘法。生2:第一个乘数一个比一个小1,积一个比一个小5。师:按这样的规律0×5=?全班同学高声齐答:等于0。3.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说明0×5为什么等于0吗?生1:我知道5个0相加等于0,就是0+0+0+0+0=0。生1:0×3=0。生1:因为3个0相加等于0,0+0+0=0。生2:7×0=0。生2:因为7个0相加等于0。生3:1999×0=0。师:1999可是个大数,它与0相乘也只得0吗?生3:没错,因为1999个0相加,虽然0很多,可是相加后结果还是0。130×5,402×3,307×8,你们能独立解决吗? 分页代码(评析在掌握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练习,尊重每位学生的不同想法,提倡计算策略的多样化,并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两竖式产生争论,两竖式赞成者各占一半。生1:我赞成第一种写法,因为第二种写法把因数中间的0弄丢了。师:是啊,因数中间的0哪去了?全体同学情绪高昂,议论纷纷。教师建议小组内讨论后统一意见。生:现在我赞成第二种写法。因为,7×8=56,个位写6,向十位进5,0×8=0进5得5,要在十位上写5。所以0才不见了。问题,解决并深刻理解了“一个因数中间是0”的不同处理。)生1:前两列的第一个因数只是几个数字交换了位置,第二个因数都一样。生2:一题是因数末尾有0,一题是中间有0。生3: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积的末尾也有0。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生4:后两列下一个算式比上一个算式第一个因数多了个0。生5:因数多了个0,积也会多个0。生6:注意0不要漏了,多了个0得数会多很多。【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为了更全面说明对"一个因数中间是0乘法"中“0”的处理,也教学内容:认识吨(1吨有多重)(2)想象1吨。一位同学重25千克,多少名同学的体重之和为1吨。(3)想一想1吨与40名25千克重的同学的体重一样吗?(1)一头水牛重350千克,3头水牛大约1吨重。(2)一桶油重100千克,10桶油大约重1吨.(3)一袋面粉约重50千克,20袋面粉约重1吨.(4)我们每人大约重25千克,40人大约重1吨.(5)吨的国际单位符号是"t"(1)10个100千克是多重呢?10个100千克就是1000千克,也就是11吨=1000千克1t=1000kg1千克=1000克1kg=1000g(2)观察吨、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进率都为(3)我们知道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后,你们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吗?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单位要用吨。如第1幅图的意思是这4000千克=()吨27000千克=()吨质量/千克280220250300230250270350船上的石头称了8次才称完,你知道这头大象有多重吗?书上第22页的第2题。思路:估计重量→引出1吨概念的必要性→寻找1吨的参照物→确定不同物体重量单位→重量单位间的换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一、复习会,科技水平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领域还有待我们继续开发你们想了解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科技馆去参观.8学生先列出算式,然后思考算法,并在小组内交流。3、组织学生讨论算法。将学生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分页代码可能出现的方法:4、将答案写在书上。5、完成试一试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体验乘除法之间的联系。6、完成试一试第2题,并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观察纵向的算式,发现规律,在小组内交流。组织学生在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2.一包糖共80块.分给2人,平均每人……人数平均每人分到的块数43.这本书共170页,我已经看了90页.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计算一、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华夏小学的同学要捐书给希望小学,想要小朋友意?平均每所小学分到多少本?”(3)交流反馈问题(1)如果把这些书送给4所希望小学,平均每所小学分多少本?问题(2)王老师有100元,最多可以买几盒拼图,还剩多少元?(1)学生独立完成(2)交流计算方法,鼓励学生用比较分析法做。(3)集体订正。(1)出示试题,贴上苹果。(2)摘下商是两位数的算式上的苹果(3)算一算,集体练习,指名部分学生板演。1、出示教科书P62第4题,按如下过程进行思考。(1)说出题中的数学信息。(2)找出题中的数学问题。(3)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4)独立完成2、出示教科书P62页第五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苏教国标版数学三年级(上)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第39—40页的内容。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一、情景导入,探索新知(游戏连连看)1、谈话:"老师知道小朋友们很喜欢电脑游戏,我这里也带来了大家介绍一下:猴岛大冒险、阿达宠物园、什么东东球,想要吗?看到上面的分数了吗?只要你这节课开动脑筋,想办法得到这些积分,你就得到它们了。”出示得分标准:算对一题得1分,回答问题对得2分。谁来读一读它们的积分各是多少?你能提一道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4)44+38+25=(这一题我们以后在解决)师:观察我们所列出的算式,都是什么类型的?(两位数加两位数)(1)先算44+20=64再算64+5=69(2)先算4+5=9再算40+20=60最后算9+60=69(3)先算44+5=49再算49+20=691、做"想想做做"第1题。(2)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如:25+44=69,25+49=74,两道题都是25加2、做"想想做做"第2题。(1)斑点狗们在比聪明,都说自己最善于发现,其实最善于发现的人是我(2)先算第1组,说说有什么体会。(3)再算第2组,说说有什么计算快的秘密。(4)独立完成3、4组,集体校对答案。(二)进入猴岛大冒险游戏区。1、做"想想做做"第3题(1)指导理解统计表,出示问题:哪种水果采集的数量最多?你能不算直接找到答案吗?有什么好办法?(估计得数几十多)(2)学生独立完成估计过程,指名汇报方法。(3)验证,再次计算,看估计得对不对。(4)统计分析: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了什么?2、做“想想做做”第5题。3、做“想想做做”第6题。提出问题:(1)从保龄球中心到九子连珠中心可以怎样走?走哪条路最近?让学生看一看,估一估。(2)大猴从幸福休息室到九宫格中心,小猴从幸福休息室到扑克pk中心,谁走的路近?先估一估,再算一算。(三)进入什么东东球游戏区。做“想想做做”第4题。前面增加一组几加几的算式:6+7=5+9=8+4=(1)引导学生先口算第一组题。(2)口算后交流方法。(3)让学生说说通过口算发现了什么?1、算一算你的积分卡上一共有多少分?大约能得到哪个游戏?在积分卡后面写上你的电子邮箱,下课后教给老师。算完让个别学生汇报一下自己的得分情况,以及选择趋向。2、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和遗憾。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1、鼓励学生独立计算,倡导算法多样化。例题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电子游戏入手,开放式的呈现,激活了学生的旧有知识,学生们从自己的个性化的思维习惯出发,向我们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计算方法,但无论哪种算法,在本质上的共同点都是把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题转化成若干道连续的、已经掌握的、比较容易的口算题。但个别学生也出现的杂乱无序的思考,对于这样的思考,教师应及时加以引导,帮其步入正途。我感觉教师教学最关注的应是学生转化过程中对数的分解与组合的合理性,思维活动的连贯性、灵活性,而非谁的算法好。2、在对比中优化算法,提高口算的正确率。本课设计了四次对比,感觉都很好地起到了作用。例题的对比帮助学生理清了这类口算思路的共同点和具体处理上的不同点;想想做做第1题的对比引起学生对进位的注意,能有效减少口算的错误,同时,这些对比还为估算作了充分准备;想想做做第2题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与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联系,还让学生感受到了"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多了40,得数也多了40”,其实就是加法的变化规律,这是我始料未及的;第4题的处理完全是让学生以旧带新,在对比中学习,始学生的计算思路又有了新的拓展。四次对比层层递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口算能力。3、结合口算,加强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想想做做第3题,设计成先让学生估一估,然后再填表,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有效地点拨了估算的方法,发挥了估算的实际效用。想想做做第6题的内涵非常丰富,两个问题的依次出现教师不仅仅要求学生用“估”的方法,同时更有效地引导学生“看”,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估算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同时也让学生明确了解决问题有多种策略,哪种更直观、简单哪种以上是我感觉自己处理得比较好的地方,当然也有许多值得商榷和进一步思考的地方,比如第4题到底什么时候呈现好?为什么算“44+38”很多孩子都喜欢用“44+40-2”的方法?积分评价的方式是否能真正起到过程监控的作用等等,这一切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日照市实验学校陈萌4.活动四形)拿出。4.周长的概念1.你有办法知道这些图形(圆形、月牙形、五角星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或实物的周长吗?自己选一个看看你能用几种方法知道它的周长,然3.汇报:你选的是哪个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的?还有什么办法吗?周长在生活中应用和广泛,你能举出一个周长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问题吗?法”"滚动法""折叠法"等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军,2排多少人?求两排多少人也就是求什么?谁能口头列式?10排有多少(一)24×2=48(人)(二)12×4=48(人)24×10=240(人)12×20=240(人)48+240=288(人)48+240=288(人)方法二(同一)(方案一)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你先算得什么?也就是口算中的第一步;又算什么,也就是口算中的第二步;最后算的什么?1、48怎么得来的?2、24中的4为什么写在十位上?3、288怎么来的?(第一步,先用个位上的2去乘24、、、、、、、,第二步,再用十位上的1去乘24,问:4写在哪里,为什么?这里的24实际上是多少?怎么得来的?第三步把两次乘的积相加。)问:48是怎么得来的?24实际上是多少,是怎么得来的?为了书写方便0可以省略不写。288呢?"+"也省略不写。48、、、、、、24×2的积24、、、、、、24×10的积师:这种计算方法你看明白了吗?同桌先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方案二)快的做2道,慢的做1道。吗?24×12=288(人)24×2=48(人)2448+240=288(人)48、、、、、24×2的积24、、、、、、24×10的积(一)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二)使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三)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学具:11根小棒。(一)复习准备1.用竖式计算(两人板演)2.卡片口算(与板演同时进行)()里最大能填几?(二)学习新课1.教学例1出示例1的第一幅图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把6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几学生动手操作。(用6个圆片代替梨,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再(1)在被除数下面写6,表示什么?(表示分掉6个梨)(2)在横线下面为什么写0?(表示分完了,没有剩余)提问:如果有7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里,怎样分?分分看。(1)出现了什么情况?(每盘放2个,还剩1个)(2)剩下的1个梨,还能再继续分吗?(剩下的1个梨,不能再分)教师说明:7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里,分的结果是“每盘2个,还剩1怎样写竖式呢?被除数是几,写在什么地方?刚才分的结果是每盘放几个?那么商是几?写在什么地方?(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教师着重提问:有3盘,每盘放2个,实际分掉几个梨?(6个)那么被除数7下面应该写几?(6)7个梨,分掉6个梨,有没有剩余?(有剩余,剩1个梨)教师说明:7个减去分掉的6个,还剩1个。怎样在横式上写计算结果呢?每盘放2个梨就是商2,先写2。还余1个,个。不同:第1小题正好分完,第2小题还剩1个,不能正好分完)每个同学拿出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还剩几根?先摆一1)商2后,被除数下面要减去几?(2)8是怎样计算出来的?表示什么?(3)横线下面写什么?表示什么?(1)在竖式里,38和5各写在什么地方?商6小,商8大,所以商7合适。最后结果是商7余5。(三)巩固反馈(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食品图片):你们看,老师已经准备好了一些郊游的物品,我要和(1)两瓶矿水:平均每人分一瓶;(2)四个苹果:平均每人分二个;(3)一个蛋糕:平均每人分“一半”小朋友真聪明,在我们数学里面,半个就是二分之一个,(出示1/2)知道像1/2这样的数叫什么数吗?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认识分数)(二)指导认识1/21.认识蛋糕的1/2提问:谁能试着说说这个1/2表示什么意思吗?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分引导说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2.认识其他物体的1/2之一吗?一张树叶平均分成2分一朵花平均分成2分学生交流1/2的意义。3.进一步认识1/2。教师叙述:你能画出一个图形的1/2吗?①拿出不同的图形,试着折出它的1/2,并用涂上颜色。②交流讨论:拿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得到这个图形的1/2的?哪部分是这个图形的1/2?你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小结:无论是哪种图形,你们都是怎样得到它的1/2的?(对折)为什么要对折?,对折的目的是什么?(平均分)师叙述:我们已经知道了分数1/2的意义,你想了解我们这位新朋友——(三)认识其他的分数1.教师叙述:我们已经认识了1/2,那么是不是我们的分数里面就只有1/2呢?你还能找出其他这样的分数吗?请大家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试着画出其师小结:像1/2、1/3、1/4、1/5……这些都是分数!完成"想想做做"第1、2、3题(四)学习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根据学生交流,相机把表示1/2和1/4的两个圆片贴到黑板上你认为哪个分数大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和你同学说一说。4.提问:老师折出了这个圆片的1/8(出示),你认为这个分数应该排在哪里呢?5.提问:如果折出圆纸片的1/10,应该排在哪里?为什么?少,每一份就越多)6.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五)生活中的分数学生回答:"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份之一?哪一部分大一些?2.(出示德国的国旗:黑、红、黄颜色各一份)(出示秘鲁的国旗:红色两份,白色一份)(六)全课总结1……分子本校是一所镇中心小学,我执教的是三(2)班。本班的学生已经了解了三美术课也理解了"边线”“轮廓"这些词的含义,因此教材让学生在“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想一想”"算一算"的基础上来理解周长的含性。本班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已经很出色3、学习需求分析教学设计(预设)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44-45页的内容。1、结合具体的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探索认识周长。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一)、创设情境,感知周长。学生动手剪,并说说是怎样剪的,引出:沿边线(板书)(课件出示),学生评出谁赢了,为什么?(板书:回到起点)你能描出下面图形的边线吗?(教材第44页和第45页的第1题。)(三).合作交流,探索周长。(2)、明确要求(课件出示)。(四)、深化练习,应用周长(课件出示)沿着边线从起点开始又回到起点(课前活动:游戏)很聪明,而且心灵手巧。老师给你们每个学生都带来了一张图片(并举起图片),你能不能把它剪下来让它更漂亮呢?师:谁能说说你剪的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剪的?生1:我剪的是三角形,我是跟着边剪的;生2:我剪的是长方形,我是先对折了再剪的;生3:我剪的是圆形,我是沿边线剪的创设比赛场景(结合课件的演示)师:今天是小调皮和小淘气的一场跑步比赛,它们沿着树叶的边线赛跑(演示:小调皮跑的树叶小,小淘气跑的树叶大)。你对这场比赛有什么想法?生1:小调皮跑的树叶小,小淘气跑的树叶大生2:这场比赛不公平。小调皮跑的树叶小,它的边线就小,小淘气跑的(你真思考问题)师:为了使比赛公平,让他们在同样的跑道上赛跑可以吗?(课件演示)点。)生1:小调皮赢了,因为它跑到终点。生2:小调皮赢了,因为它沿跑到,最先回到起点。生3:小淘气输了,因为它没有跑完。还有一半没有跑。示)生3:第一个和第三个没有周长,因为它没有合拢。就没有周长。生4:第二个和第四个有周长,因为它们能从起点开始回到起点。师:谁能说话你们组测量的什么图形,是用什么工具测量的?测量的结果是多少呢?带着测量工具和图形演示给大家看。生1:我们测量的是半圆形,我们是用三角板和线还有直尺测量出了它的生2:我们也是测量的半圆形,我们是用软尺测量的生3:我们是测量的长方形,我们用直尺测量的,只要测出它的长和宽就生4:我们测量的三角形,我们用直尺测量出它的三条边的长度再把他们生5:我们测量的三角形,我们只测出两条边的长度就可以了。因为它有第45页第三题。(课件演示)学生观察、思考。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周长生2:我知道了怎样的图形没有周长了生3:我学会了测量周长时要选择合适的工具生4:我会描图形的周长了《什么是周长》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学生第一次接触"周长"这个词语,所以只有通过观察、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课堂首先淘气"的跑步比赛,初步感知“一周”和"周长"这两个词语;再通过指一指白纸的一周、不规则的纸的一周和数学书封面的一周来认知“周长”,从而使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尝试,但其次,理解"一周"不够深入。本节课时概念的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在一柳兴平(恩施市教研室主任)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而进行设计的。该课时(一)、媒体演示,趣味激情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活动是紧紧围绕什么是周长这个教学目标的。老师在这个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二)、动手操作,直接感知路线摸,摸到哪儿结束。在学生摸的过程中,老师快上升到了理性认识。这个环节是这节课最精彩这时,老师单刀直入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能树叶的周长后,就要求他们去测量其它物体的周长,如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8页例22、让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一、基本训练出示56根小棒,让学生口述从56根小棒中拿走8根,讨论为什么得数十位上是4而不是5,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写课题:退位师:还记得北京得了多少票吗?巴黎呢?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怎么列你会计算吗?请大家试试2选择有代表性的算法板书师:都是56-18,现在有两个得数,到底哪个得数对呢?下面我们就用摆在数位表上摆出56根小棒提问:从56根中去掉18根该怎么办?师生同共讨论操作:从整捆小棒中打开一捆和6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6根,从16根中去掉8根剩8根,再从剩下的4捆中去掉1捆还剩3捆,所以56-18得38是正确师:通过摆小棒,我们知道了56-18=38,如果用竖式怎样计算呢?看竖式,首先遇到6减8不够减,刚才我们拿小棒时遇到了从6根小棒拿8根不够减,是怎样做的呢?(从6根里拿8根不够拿,我们是从5捆里拿1捆,把它拆开是10根,和个位上的6根合起来再拿的)在笔算时,当位上的6减8不够减时,也要从十位上拿出1,叫做从十位上退1,这时十位上是几减几?为什么是4减1?引导学生回忆操作过程,从6根里拿8根不够拿,我们是从5捆里拿1捆,把它拆开是10根,和个位上的6根合起来,所以只剩下4捆,十位上是4,可以这样说,从十位退1,十位上的数就少了1,为了不忘记从十位退1,要在竖式中被减数的十位上点一个退位点 (用红粉笔)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第五册第58--60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格(四人一张)、钉子板牛皮筋、三角板一幅、16个小正方形。学生:长方形1.师:同学们今天啊除了汤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上课,还多了()位老师也来和同学们一起上课,你们欢迎吗?(学生:欢迎,拍手××)谢谢同学们,刚刚拍手的时候,这两只手在位置上有怎样的关系?(学系),面对面的关系,我们就叫它是相对关系。那么在平面图中有没有相对关系的边呢?现在,我们先来看这两个你们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是什么呀?请指出它们哪两条边有相对关系(出示投影,学生指图形)如:平行四边形、菱形。)对了。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这些图形中比较特(1)猜想。(2)验证。钉子板活动记录单学具准备:带有长方形的盒子,钉子板学具,米尺(搜集到了)都搜集到什么?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的长方形并说出它的长和宽。还有很多,是吗?(是)好了,同学们,看得出来,你们都是细心观察的数学啊就在我们身边,对吗?这么多的长方形,它们的大小一样吗?举起你手两个长方形哪个大?哪个小?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呢?谁能上前面来指给大家看看?那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呢?它们的周长一样长吗?谁能看出这两个长方形,哪个周长长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可见长方形的周长是由它的长和宽决定的,长方形的周长和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出任意的一个长方形,并求出它的周长吗?好,听好活动要求:每人先任意围中,并求出每个长方形的周长,重点要想想: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的?活动中要注意分工合作。听明白了吗?那我们开始吧!老师巡视指导学生活动汇报汇报?想来几人来几人。其他小组也来汇报。老师在每个小组的汇报单中画出他们用的不同方法:哪中方法是最简单的?(长与宽的和乘2是最简单的)你们同意吗?所以我们常用长与宽的和乘2来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师板书: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怎么求长方形的周长?在小组里说一说,再汇报说。一量算一算吧。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际测量情况3发散拓展题:请同学们看老师在钉子板上围图形,你也能围出支援的图形吗?试一试,并切除这个图形的周长。1、问学生是否到齐?你们忘了小狮子,它说也要来。想得到它吗?今天做?引入新课,揭题,贴平行四边形框架一、新课教学会听口令的平行四边形(初步感知)设疑:三角形也会听口令吗?摆弄框架。发现两图形特性:易变性和稳定性平行四边形:易变性提问:平行四边形由几条边围成?演示。板出上、下、左、右四边。解释对边的定义。{-小学教学设计网-}?小结: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示范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强调加重折痕(对折2次)设疑:为什么同样的一张纸,有些平行四边形大一些?有些小一些?1.书本39第1题。a、十位上4除以2得2,个位上得2除以2得1,合起来是21;b、十位上得4是4个十,除以2得2个十,就是20,个位上的2除以2得1,20加1等于21。2、那么63÷3可以怎样想呢?再让学生说一说。1)怎样列式呢?学生回答了,它是谁呢?——竖式!竖式就是把你分小棒的过程展示出来。你能用竖式把刚才分小棒的过程清晰地表示出来吗?板书除除法竖式的除号、被除数、除数,开始询问:回忆:分小棒的过程,第一次分得是4捆,相当于十位上的4,用4除以3,商是1,就是每份中的1捆,因为它实际上表示的是10,所以要写在十位上,和被除数上的4对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分去了多少根呢?指着竖式,10×3=30,从总数中减去30,还剩下几?10,这个是10要写在被除数的下边,写在十位的下面,再把个位上的2移下来,和十位上的1合在一起,一共是12根,用12除以3,每人又分到了4根,也就是商4,要写在个位上。这一次分走了几根呢?12根,12减去12得0,说明分完了。你能用这个竖式写一下,并边写边说!4、尝试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2)还记得我们刚开始进行的那个题吗?42÷2,这个的竖式也写一下。对比以上三个题,观察这道题与前面两题有什么不同?(第一个数除完没有余数。)3)这三道题做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都是分两步计算,从高位算起,数位要对齐。1)做一做2)填方框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活动,学会推算出日期。2、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情感。(3)总结,形成知识结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1)怎样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有哪些定理依据?(2)怎样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教学难点:性质与判定的区别(1)请同学们说出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的概念(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内容是什么?并检验它的逆命题是否为真命题?所对的边也相等.联想证有关线段相等的知识知道,先需构成以AB、AC为对应边形.因为已知∠B=∠C,没有对应相等边,所以需添辅助线为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因此辅助线应从A点引起.再让学生回想等腰三角形中常添的辅助线,学生可找出作∠BAC的平分线AD或作BC边上的高AD等证三角形全等的不同方法,从而推出AB=AC.注意:(1)要弄清判定定理的条件和结论,不要与性质定理混淆.(2)不能说“一个三角形两底角相等,那么两腰边相等”,因为还未判定(3)判定定理得到的结论是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是已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得到边边和角角关系.2.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形判定定理.证明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的方法:①等边三角形定义;②推论1;③推论3.应用举例例1.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角的和.要证AB=AC,可先证明∠B=∠C,因为已知∠1=∠2,所以可以设法找出∠B、∠C与∠1、∠2的关系.证明:(略)由学生板演即可.CB、C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连结BD,需证∠CBD=∠CDB,但已知∠B=∠D,由AB=AD可证∠ABD=∠ADB,从而证得∠CDB=∠CBD,推出CB=CD.(等边对等角)(已知)即(等教对等边)找出边角关系.2.已知,在中,的平分线与的外角平分线交于D,过D作DE//BC交AC七.练习教材P.83中1.1)、2)、3);2、3、4、5.多媒体、课件(教育软件)、实物1、师:同学们,你们想和周老师成为好朋友吗?(想)新朋友见面时,为老师握手吗?(愿意)3、师:老师要与全班同学每人握一次,要握多少次?(59)刚才老师已经握了几个同学了?(不知道)你们为什么也没记住呀?(太乱了)4、师:是呀,太乱了!老师也不知道握了几个了。下面老师要是再握一次手,你们说应该怎么做?(注意点什么?)5、学生说,教师板书(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看来同学们都同意要配菜,可以吗?(课件出示星期一菜谱)(一)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搭配。1、师:来看星期一的菜谱!你看到了什么,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呢?同时向学生渗透不挑食,合理膳食的思想教育。3、学生独立思考配菜方案后。"把你的配菜方案给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也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4、在班内说说。“有几种配菜方法?”"你是怎么搭配的?谁来说一学生能够较容易的说出两种配菜方案“肉丸子和白菜、肉丸子和冬瓜”5、课件演示:我们用荤菜——肉丸子配白菜,一种;用肉丸子配冬瓜,两种。星期一有两种不同的配菜配菜方法。(二)探究搭配方法,能够进行有序思考。过渡:我们根据星期一的菜谱进行了合理的搭配,如果再增加一道荤菜的话,会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请看星期二的菜谱。1、师:星期三都有什么菜?(学生说说)按一荤一素的要求,星期三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2、学生独立思考。"把你的配菜方法写下来"学生独立探究,动手画或写。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有序搭配。3、师:把你的配菜方法,讲给你们小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