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南亚热作生产的发展与展望_第1页
宜宾市南亚热作生产的发展与展望_第2页
宜宾市南亚热作生产的发展与展望_第3页
宜宾市南亚热作生产的发展与展望_第4页
宜宾市南亚热作生产的发展与展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南亚热带作物四川南亚热带作物工作会议交流材料发挥优势建基地突出重点扶龙头打造品牌拓市场宜宾市南亚热带作物生产的发展与展望宜宾市农业局宜宾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是金沙江、岷江、长江交汇之地的万里长江第一城。全市辖1区9县,农业人口427.44万人,幅员面积1.32万平方公里。宜宾属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低丘河谷兼有南亚热带气候属性,辖区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资源丰富,具有南亚热带作物生产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近年来,在省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以柑桔、枇杷、龙眼、荔枝、魔芋、茶叶、反季瓜菜、花卉、中药材等为主的南亚热带作物得到了较好的发展,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上升、质量不断提高,生产效益更加突出,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一、优势突出,成效明显1、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我市根据独特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了以甜橙为主的热作生产,规模不断壮大。据业务部门统计,到2002年南亚热带作物生产规模达到90.96万亩,总产量达到26.6万吨,花卉总产量达到460万盆(株、枝),总产值达到5.3亿元,占全市农业种植业总产值的13.76%。其中柑桔、枇杷、龙眼、荔枝等水果面积达到44.2万亩,总产量达到14.2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5%和12.02%;魔芋、反季瓜菜面积达到6.79万亩,产量达到10.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0.1%和6.9%;茶叶面积达到37.0万亩,产量达到万吨,名优茶产量0.3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7%、19.2%和12.9%;药材面积2.01万亩,产值5500万元;花卉面积0.96万亩,绿化苗木250万株左右,草花180万盆,鲜切花30万枝,与上年相比,均有较大的增幅。2、产业化经营势头很好。一是南亚热带作物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水果方面,初步形成了江安、南溪为重点的优质夏橙产区,长宁为重点的优质脐橙产区,宜宾县、翠屏区为重点的优质锦橙产区,屏山金沙江河谷为重点的椪柑产区,金沙江和岷江河谷为重点的荔枝龙眼产区。蔬菜方面,在金沙江、长江、岷江河谷早春菜产区,以南溪罗龙镇、翠屏区象鼻镇、江安滥坝镇为代表的早春菜基地和翠屏区菜坝镇的调味菜基地以及屏山魔芋生产基地、南溪金竹西瓜生产基地得到进一步加强;加工菜中兴文县香兰菜、碎米芽菜等誉满东南亚,筠连糟黄瓜享誉全国。茶叶方面,“南茶北草”项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茶叶生产的专业化发展。建成了屏山优质绿茶基地,高县优质早茶基地,筠连优质苦丁茶基地等。花卉、中药材方面,翠屏区赵场镇花卉基地、南溪马家黄栀子基地、江安大中坝穿心莲基地得到进一步发展。二是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不断发展。培育壮大了宜宾叙府茶业有限公司、江安县水果公司、南溪县图龙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宜宾卉丰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筠连县新世纪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南溪县大自然蔬果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组建了8个县级专业协会,其中果树专业协会5个、蔬菜专业协会2个、花卉专业协会1个。龙头企业、专业协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协会+企业+基地+农户”等形式带动基地和产业的发展。3、无公害生产推进较快。通过各级的努力,我们在全市热作产区,示范建立了一批无公害水果、蔬菜、茶叶生产基地。通过申报和省、部的严格检测,翠屏区李庄、象鼻,兴文县太平、中城等乡镇的蔬菜基地;江安县底蓬、桐梓、水清,长宁县下场、古河、开佛,南溪县江南等乡镇的水果基地;高县罗场、可久,屏山县大乘、鸭池、夏溪、屏边等乡镇的茶叶基地被认证为四川省首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宜宾市兴文县蔬菜开发中心生产的“脱水白菜干”,四川省屏山县龙湖名茶有限公司生产的“龙湖翠”茶叶被认证为四川省首批无公害农产品。宜宾叙府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叙府龙芽”,宜宾金叶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金江牌”茶叶被认证为国家级绿色食品,筠连醒世公司“绿雨”牌苦丁茶获得国家“AA”绿色食品证书。二、措施有力,工作扎实。1、深化认识,加强领导。一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领导有力。我市金沙江、长江河谷地区热资源丰富,发展南亚热带作物生产的比较优势十分明显。充分利用富热资源,大力开发南亚热带作物生产一直受到全市上下的高度认同。市委、市府和地方各级对南亚热带作物等优势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捆绑各项支农资金,制定优惠政策,建基地、扶龙头、创品牌、托市场,促进产业发展。二是完善机构,理顺关系,强化管理。去年以来,市农业局在省、市的重视下,不失时机地挂牌成立了热作办,江安、屏山等地也组建了相应的机构,配备了人员,落实了工作经费。热作生产管理机构的建立,理顺了工作关系,加强了对南亚热带作物生产发展的管理,很好地促进了全市南亚热带作物生产的快速、持速发展。三是注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学习、交流。翠屏区、南溪县先后组织基层干部、技术人员、种植大户到山东寿光、昌乐以及成都彭州市、攀枝花米易等地学习、参观;翠屏区、江安、长宁先后组织有关干部、科技人员、龙头企业负责人到江西赣南、湖南零陵、云南昆明、西昌等果树、花卉产区、基地学习、参观。同时,市里还多次邀请日本、以色列、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前来讲学。2、完善规划,合理布局。搞好规划,合理布局,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优势产业的发展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我市在调查研究、深入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宜宾市百里优质水果带产业化发展规划》、《宜宾市优质甜橙产业化发展规划》、《宜宾市蔬菜产业化发展规划》、《宜宾市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翠屏区赵场镇万亩花卉示范基地建设规划》、《宜宾市茶叶良繁体系建设规划》、《宜宾市果树良繁体系建设规划》。以柑桔、枇杷、龙眼、荔枝、魔芋、茶叶、反季瓜菜等为主的南亚热带作物已被规划为我市农业结构调整中突出发展的重点,并按照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要求进行了认真实施。3、依法行政,强化监管。种苗生产、经营的监管是南亚热带作物健康、安全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我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宜宾市果树茶树种子苗木管理暂行办法》、《宜宾市农作物种子苗木管理办法》。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种苗生产、经营的监管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收到了明显效果。一是扩大监管范围。在切实加强对主要农作物和食用菌、果树、茶树种子苗木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蔬菜、花卉、中药材种苗生产、经营纳入了监管范围。二是狠抓法制培训。围绕种子苗木管理、植物检疫、植物新品种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贯彻和执行,市和区县先后多次举办有果树、蔬菜、花卉生产经营企业和专业大户参加的法律法规培训班。通过培训,切实做到按程序依法监管,同时使种苗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人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三是加大执法查处力度。根据群众举报,全市出动果树、蔬菜、植检行政执法人员数十次,到现场进行执法检查,特别是长宁、江安、宜宾县、翠屏区等区县对本区域内的果树、蔬菜种苗生产和经营单位、个人进行了全面清查,对集贸市场销售果树苗木、蔬菜种子进行了整顿和规范。在省农业厅尚未印制其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今年我市又将进一步规范茶叶种苗的监管,依法规范茶叶种苗生产和经营的临时证件管理,并对生产者和经营者进行法制培训。4、突出重点,抓好示范。一是抓示范基地建设。水果方面,结合中央、省基地建设项目和世行贷款的长江上中游水果开发项目的实施,按照优势区域布局、规范化建园、无公害生产的要求,突出夏橙、椪柑、脐橙、龙眼、荔枝、枇杷等优势热作,建设科技示范基地,较好地促进了优势热作水果的区域化、规模化发展。蔬菜方面。捆绑财政支农、农综项目等方面的资金,重点突出早春菜、反季菜、特色菜,按照无公害、规范化、规模化的要求,在重点产区建设科技示范园区。茶叶方面,结合“南茶北草”工程的实施,加大地方财政支持力度,建设无性系茶叶良种繁育基地,重点扶持、指导龙头企业建设无公害、绿色茶叶生产示范基地。花卉方面,重点支持建设翠屏区赵场镇万亩花卉示范基地。中药材方面,在搞好野生资源开发的同时,配合制药企业的生产,突出建设GAP示范基地。二是抓龙头企业的带动。水果方面,重点抓了宜宾“五粮液”集团公司的果酒开发公司和江安县水果开发公司、屏山县果品协会、南溪县双江果酒开发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公司和专业协会。茶叶方面,在重点扶持叙府茶叶有限公司,全力打造叙府龙芽品牌,逐步发展为四川茶业“旗舰”的同时,还发展了一批经济中介组织。蔬菜方面,重点扶持了宜宾金芽菜有限公司、筠连新世纪食品有限公司和南溪县大自然蔬果开发公司。花卉方面,重点扶持了宜宾卉丰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和翠屏区赵场镇卉丰协会等。中药材方面,重点扶持了“五粮液”集团宜宾制药厂和南溪县图龙药业有限公司等。三是抓信息市场体系建设。在配套完善宜宾中心市场、专业市场建设,增强服务功能的基础上,还在重点产区建设了一批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同时,市里拨出专款,在南溪县罗龙镇及长江村建立了大屏(投影)信息网点,并支持各区县各乡镇均建立了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网站,为生产、经营者提供了及时可靠的市场信息。四是抓品牌战略的实施。积极组织参加世界级、国家和省级优质农产品评选会、博览会,通过媒体扩大宣传,提高名优产品的知名度,同时注重了加快商标注册工作,推进了品牌战略的实施,扩大了市场占有率。5、应用科技,促进发展。科技创新、科技进步是促进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化经营,实现优质、高效、无公害化生产,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可靠技术保障。各地紧紧围绕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以科技示范为重点,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一是狠抓技术培训,大力提高果树、茶叶、蔬菜、花卉、中药材从业人员的素质。我各级农业部门围绕《百里优质水果带产业化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科技示范区》、《宜宾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示范》、《宜宾市南茶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在基地产区和项目实施区广泛进行规范化建园、优质无公害生产技术培训。另外,根据需要还及时多次举办《果树用工、花卉园艺用工技能鉴定培训》、《名优茶生产技术培训》、《蔬菜设施栽培技术培训》等全市性的专业培训。二是抓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近年来,全市共引进果树、茶叶、蔬菜、花卉、中药材新品种134个,引进、试验、消化果蔬无公害生产、蔬菜加工、名优茶机械制作、商品化处理及包装等技术十多项。三是深入搞点示范。水果方面,建立科技示范基地3万亩,重点进行优质高产配套技术示范、节水栽培技术示范、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示范、高接换种技术示范。茶叶方面,以《无性系茶叶栽培技术》、《名优茶机械制作技术》推广为重点,建立、完善核心科技示范区,联系、指导龙头企业8家,对生产基地、龙头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效益起到很好的作用。蔬菜方面,以《无公害蔬菜生产科技示范区》、《宜宾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示范》两大项目的实施为主,在南溪、江安、长宁、珙县等地建设蔬菜科技示范基地5个,实施面积5.6万亩,重点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6、立足服务,搞好宣传。围绕热作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市局与《宜宾电视台》、《宜宾广播电台》合作,开播了《果树、蔬菜、花卉信息栏目》,发布种苗信息、产品信息,并以专题片、专题节目的形式,介绍新品种、新技术,宣传龙头企业。与此同时,各区县也积极通过报纸、电视和广播等形式进行新品种、新技术宣传。三、完善思路,再求发展。1、完善基本思路。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共融”的要求,立足自然资源优势,面向国际国内市场,发展竞争性、外向型、创汇型产业,走好产业化、民营化、特色化的路子,以绿色、无公害为目标,大力发展优质甜橙、早茶、早春菜、道地中药材,做绿做优基地,做大做强产业,使热作产业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实现良性循环和外经外贸实现新跨越。2、确立奋斗目标果树产业方面:“十五”期间,新发展17万亩,改造低劣果园10万亩,优质甜橙基地总规模达到40万亩,总产量达到10万吨。其中:无公害基地达到20万亩,产量达到6万吨。总产值达到1.4亿元。良繁体系、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藏加工业初步形成。到2010年,优质甜橙基地总规模达到50万亩左右,总产量达到80-100万吨,采后商品化处理能力达到40万吨,加工能力25-30万吨。其中:鲜果90%以上达到无公害。甜橙产业总产值达到19.2-22.8亿元,逐步实现竞争型、外向型甜橙产业化大市。茶业产业方面:到2005年,全市茶叶面积达到50万亩,力争55万亩,其中无公害、绿色食品茶园30万亩,力争40万亩。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10万亩,苦丁茶5万亩,改造老茶园10万亩。到2008年投产后,茶叶总产量5万吨,力争5.5万吨,茶业综合产值40亿,力争50亿,其中加工销售产值30亿,实现利税10亿,名优茶比重提高到60%,力争茶叶外销国外占茶叶总产量的30%。蔬菜产业方面:到2005年,蔬菜生产总面积达到60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120万吨,总产值达到7.5亿元,菜农人均增收150元以上;其中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达到28万亩,商品菜产量达到60万吨;加工菜基地面积达到10万亩,产量达到10000吨;建立一个集产品交易、信息网络、商品化处理及储运为一体的区域性中心市场和南溪县罗龙、江安县滥坝等产地交易市场;扶持宜宾碎米芽菜有限公司、筠连新世纪绿色食品(糟黄瓜)有限公司、宜宾市林海集团(竹荪)有限公司等蔬菜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新培育3-5个优质名牌蔬菜产品。花卉、中药材方面:以翠屏区赵场镇花卉生产基地为重点,积极扶持一批花卉生产企业,新建一批花卉生产基地,突出绿化苗木、川派盆景、观叶植物。中药材方面,搞好道地中药材基地建设,开发野生中药材资源。3、优化生产布局根据宜宾市的生态条件和产品市场取向,按照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水果产业方面:全市共划分为五大基地产区,即以江安县、南溪县长江两岸为主的优质夏橙产区10万亩,以南溪县、宜宾县、翠屏区岷江、长江两岸为主的优质锦橙产区15万亩,以长宁县、屏山县为主的优质脐橙产区15万亩,以屏山县、宜宾县金沙江河谷地区为主的优质碰柑产区5万亩,以翠屏区为主的城郊型多种优质水果产区5万亩,形成以甜橙为主的宜宾市百里优质水果带。茶叶产业方面:突出名优早茶,以屏山县、高县、宜宾县、珙县为主,以“叙府龙芽”、“金竹春”和“龙湖翠”等知名品牌的系列名优产品为取向开发;突出特色苦丁茶,以筠连县为主,辐射珙县、兴文,搞好“醒世绿叶”系列开发;突出无公害、绿色、生态茶,在屏山县、筠连县、高县、宜宾县、珙县、兴文县、翠屏区建设基地;突出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开发,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要建立发展生产基地2万亩以上,县级龙头企业要建设生产基地1万亩以上,并对项目区内的粗制加工厂进行重点技术改造。蔬菜产业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