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二第三单元复习检测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共14小题,每个小题3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516答案一、选择题(30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形骸/要言不烦驰骋/伶俜国殇/流觞曲水溯源/朔日........B.杯盘狼藉/安慰空中楼阁/妊娠押送/相逢抄袭/骠勇........C.复辟/辟谣倔强/角逐箭镞/拥簇纲要挈领/持之以恒........D.遂愿/半身不遂模具/模板艾蒿/竹篙翡翠/微薄........【答案】BA、hái/gāich?ng/pīngshāng/shāngsù/shuòB、jí/jièshèn/shēnjiè/xièpiāo/piàoC、bì/pìjué/juézú/cùqiè/qièD、suì/suímú/múhāo/gāof?i/f?i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崇山峻岭美仑美奂疏竣河流一愁莫展B.出人意料山青水秀度假村舳舻C.寒暄窈窕淑女既往不咎忍气吞声D.流觞曲水荒唐轻歌曼舞无须怀疑【答案】CA、美仑美奂(美轮美奂)一愁莫展(束手无策)B、山青水秀(山清水秀)D、无须怀疑(无须置疑)3、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个潜藏已久的特务,平时装得一副老实相,倒也没人能看破他,哪知今日他竟然赤膊上阵了,一下子露出了狐狸尾巴。....B、你此人终究还有没有怜悯心?!此刻灾区的人们生活特别困难,你自己细大不捐也....就罢了,人家捐款捐物你还在一旁说风凉话!C、即便小错误也不可以放过,须知聚沙成塔,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失。....D、日晕发生的时候,峨眉山金顶上空先出现了围绕太阳的晕圈,以后逐渐
..形成了两个订交的椭圆。【答案】
AA、赤膊上阵:比喻没有准备或毫无掩盖地从事。
B、细大不捐:望文生义,小的大的都不扔掉.形容包罗全部,没有选择.C、聚沙成塔:褒义贬用,狐狸腋下的皮毛虽小;但齐集起来就能制成皮衣.比喻日积月累.。多指宝贵的事物。D、逐渐:有显然的阶段性,多用于人有计划的努力;应当用渐渐。渐渐:一般只用于事物的变化。4、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是()A、专家表示,重阳放假仅是一个形式,重点在于提示全社会形成敬老尊老的传统,发扬重阳节的文化内涵。B、不论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的可信程度颇受思疑,但整体来说,它仍是采集并供给了一批新旧富豪成长壮大的重要信息。C、作为当前万受瞩目的球队,恒大身上背负了太多的压力,里皮对此表示:虽本场球赛的关注度空前,这关于我来说其实不是压力,而是动力。D、.在人类长久的实践中,对生命和自然的认识渐渐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发现自然系统之间的各个元素并不是独立,而是相互环环相扣,人类仅是该复杂系统中的一个环节而已。【答案】CA、搭配不妥。形成传统,搭配错误,应改为弘扬,弘扬传统。B、关系词搭配不妥,将“不论”改为“只管”D、项主语残破,应为“人类在长久的实践中”。15、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望佳人..兮天一方
B
比好游者尚不可以十一..C而世之奇伟、瑰怪、特别之观D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答案】DA、佳人:古义,心里所思慕的人,先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义,美貌的人。B十一:古,十分之一。今,数词,或指国庆日。C、古:不平时。今,程度副词,很。D、古今义同样,指纷乱。6、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在活用上完整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例句:舞幽壑之潜蛟.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B.项伯杀人,臣活之...C.侣鱼虾而友麋鹿D.顺水而东也...【答案】B例句:舞,使动用法,使载歌载舞。A、渔樵,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渔,砍柴。B、使动用法,使活命。C、意动用法,认为伴侣,认为朋友。D、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东流7、对以下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独其为文犹可识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③距其院东五里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可以穷也..A①和②不一样,③和④同样B①和②同样,③和④不一样C①和②同样,③和④也同样D①和②不一样,③和④也不一样【答案】A①其:代词,它。②其:第一人称代词,自己。③指示代词,那。④指示代词,那8、以下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①苏子愀然②何为其然也B①扣舷而歌之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C①惟江上之清风②余之力尚足以入D①寄蜉蝣于天地②当其欣于所欲....【答案】CA、①然:样子。②然:代词,这样。B、①而,表修饰。②而,表并列。C、①②构造助词,的。D、①介词,在。②介词,对9、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说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①茂林修竹(高,长).B.①正襟危坐(正直的).C.①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达到)D.①退避三舍(古时行军,一舍为三十里).【答案】D
②掌修国史(改正).②危楼高百尺(危险的).②听妇前致词(表达).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A、②修,撰写B、②危,高的C、①致,思想情致10、以下各句在句式特色上与例句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例句:蚓无帮凶之利,筋骨之强A.此刻何在哉B.客有吹洞箫者C.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月出于东山之上【答案】B例句:定语后置句。A、宾语前置句B、定语后置句C、被动句D、状语后置句二、文言文阅读(44分)(一)《万木图》序《万木图》者,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侍讲建安杨荣勉仁昭其大父达卿先生之德,示以后之人也。.先生有孝行,于为善施义汲汲焉。然不喜以施名,认为受人之施者,恒有愧耻为辱之心,而不自谦也。夫施于人,而使其心愧耻为辱而不自谦,犹不施也。必使受吾之施者,如其所当得,而即乎其心之安,庶几何也。元之季世,兵戈饥馑,民困穷冻馁无食,至相食以苟活,虽父子夫妇相视不可以相保恤,所在皆然。时先生藏谷甚富,将发廪赈之,指某山号于众曰:“有能相吾力树木者乎?树一木予谷若干。”于是争愿卖力来请谷。既悉饭之,乃如所言,愿树木多寡,予之谷,不藉识其姓名,卒亦不视其功,而所活不行胜计矣。先生之乐施,何其忠厚委屈而周备欤!.居数岁,木郁然崇茂,悉中于材。先生指以戒其子若孙曰:“不自意今之盛这样也!其毋苟自为利,将有为学宫、为释老之宫、为桥梁及津渡之舟而需材者,给之;有贫欲为居室、没欲为棺而不得材者,给之。毋苟自利也!”于是,所施利益多矣。.时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闻而高之,命工作《万木图》表之。搢绅君子多为文若诗纪之,咏之。既皆失于兵。而其子若孙钦佩训戒,至于今不违。然欲以后代皆制服不违,此图所以继作也。呜呼!始先生知施谷而已,知求受施者即乎其心之安而已,岂计树之木后当何如哉!而受施者必全力焉,不可以够苟,盖公理之在人心,有不可以已也。先生所存这样,惜乎其仅施于衰乱艰虞之际,畎亩之间,而徒布衣以终其身也。不然,使遇治平之时,得一命为所欲.为,所施利不其博哉!如以后之人,能世承其训,推行是心,而行之不已焉,其于施利固又博也。是用告诸其来者。1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不籍识其姓名.
籍:登记,记录B.木郁然崇茂,悉中.于材
中:中意,满意C.没欲为棺而不得材者.
没:通“殁”,逝世D.惜乎其仅施于衰乱艰虞.之际
虞:忧患,祸害【答案】B(“中”,应当解说为“切合”。课内《劝学》有“其曲中规”可作参照)12、以下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同样的一组是()(3分)A.示以后之人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必使受吾之施者,如其所当得.
陈胜者,阳城人也.C.其.毋苟自为利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D.夫施于人,而使其心愧耻为辱而不自谦.
皆以美于徐公.【答案】AA.之,构造助词,的。B.者,代词,的人/者,语气词,表判断。C.副词,表祈使/其,他们。D.于,介词,向、对/于,介词,比。13、翻译下边句子。(9分)1)兵戈饥馑,民困穷冻馁无食,至相食以苟活,虽父子夫妇,相视不可以相保恤,所在皆然。(5分)【答案】战乱饥荒,老百姓处境窘迫,短吃少穿衣食无着,到了人吃人牵强活下去的地步,即便是父子夫妇,相互相望却难以相互保全,这类惨状各处都是。(“饥馑”“困穷”“相”“保恤”各一分,语义通畅一分。饥馑,饥荒;困穷,处境窘境;相,相互;保恤,保全)2)于是余有叹焉。先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常常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4分)【答案】关于这类状况,我有感触了。先人察看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常常居心得,由于他们研究、思虑得特别深入并且无处不在。(“于是”“以”“其”各一分,语义通畅一分。“于是”,关于这类状况;“以”,由于;“其”,他们)14、依据序言内容,思虑:有哪些事件能够表现杨达卿先生“为善施义”?(4分)【答案】①元末时期,战乱饥荒,老百姓短吃少穿衣食无着,杨达卿开仓赈济难民。②多年后,树木长得生气勃勃,杨达卿劝告后代将树木施予需要的人,不可以只想着为自己谋利。(每点各两分)【原文翻译】《万木图》这幅画,是翰林侍讲建安人杨荣勉仁先生,为了彰显(/显扬)其祖父杨达卿的美德,(将万木)画出来留给后辈看而创作。杨达卿先生有孝敬的品德,关于行善做好事向来急迫努力地追求。但是不喜爱以恩赐闻名,认为接受他人恩赐的人,总有一种愧疚侮辱的心理。施恩于人,却让受施者经常感觉愧疚侮辱,还不如不施恩。必定要使那些接受我的恩赐的人,(接受恩赐)就像他应当获取的同样,并且在心里感觉平和,大概这样才能够。元末,战乱饥荒,老百姓处境窘迫,短吃少穿衣食无着,到了人吃人牵强活下去的地步,即便是父子夫妇,相互相望却难以相互保全,这类惨状各处都是。当时,杨达卿先生家储藏了好多稻谷,打算开仓救援饥民,(他)指着某座山对饥民高声地喊话:“有愿卖力帮我种树的人吗?种一棵树,我给他一些粮食。”由此(饥饿的)的人争相卖力,来换取粮食。(杨先生)让他们都吃上饭,就像他所说的那样。愿意种树的,不论种多少都他粮食,不登记他的姓名,最后也不看他的功绩大小,所以活下去的人不计其数了。杨先生的乐于恩赐,多么地忠善、委宛又考虑周到啊![1]过了几年,树木长得葱翠旺盛,都切适用材(的标准)。杨先生指着树木劝告后代们说:“没想到树木长得这样旺盛!希望你们不要只用它们为自己谋利,未来有建学校、寺庙、造桥梁和摆渡小船需要木材的人,给他们;有家贫要造房、死后做棺材却买不起木材的人,送给他们。(千万)不要只想到为自己谋利!”所以(这些树林)给很多人带来利处。当时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听闻这件过后,认为杨先生的行为很崇高,命令画工绘制了《万木图》并上表奏报给朝廷。士医生和念书人写了好多诗文记录这件事,颂扬这件事,不久(这些绘画、表章和诗文)都在战争中丢掉了。而他的后代,感怀钦佩他的教育,到现在没有违反。但是,想让他的后代都感怀钦佩、不违反先祖的教育,这就是杨荣从头绘制这幅图的原由啊。唉!开始时杨先生不过送出谷子,懂得让被救援的人(因卖力获救援)心里平和而已,哪想到树木长大后会这样呢!那些被救援的人必定全力种树,不随意对付了事,大体是公理在人心,(善心好事)会传续下去吧。杨先生留下了这么好的善行,惋惜的是他的善行不过发挥于战乱困难时期,仅限于方圆几里以内,并且仅以老百姓身份过完一辈子。不然的话,若是杨先生在天下太平获取重担,做他想做的善事,他的善心善举必定会让更多的人得益。假如他的后代能够世代承续他的训斥,推行他的善心,并且坚持做下去不断止的话,那这类善心善行带来的利处将会长远而宽广。(我)写下这篇序以告诉后代。文言文阅读(二)汝阴侯夏侯婴,沛人也。为沛厩司御。每送使客还,过沛泗上亭,与高祖语,何尝不移日也。婴已而试补县吏,与高祖相爱。高祖戏而伤婴,人有告高祖。高祖时为亭长,重坐伤人,告故不伤婴,婴证之。后狱覆,婴坐高祖系岁余,掠笞数百,终以是脱高祖。高祖之初与徒属欲攻沛也,婴时以县令史为高祖使。还定三秦,从击项籍。至彭城,项羽大破汉军,汉王败,不利,驰去。见孝惠、鲁元,载之。汉王急,马疲,虏在后,常蹶两儿欲弃之,婴常收,竟载之,徐行面雍树①乃驰。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余,卒得脱,而致孝惠、鲁元于丰。追北至平城,为胡所围,七日不得通。高帝使使厚遗阏氏,冒顿开围一角。高帝出欲驰,婴固徐行,弩皆持满外向,卒得脱。婴自上初起沛,常为太仆。竟高祖崩。以太仆事孝惠,孝惠帝及高后德婴之脱孝惠、鲁元于下邑之间也。乃赐婴县北第第一,曰“近我”,以尊异之。孝惠帝崩,以太仆事高后。高后崩,代王之来,婴以太仆与东牟侯入清宫,废少帝,以天子法驾迎代王代邸,与大臣共立为孝文皇帝,复为太仆。八岁卒,谥为文侯。(节选《史记》)注:面雍树:大人面向儿童,儿童抱着大人的脖子好象悬在树上同样,可理解为安排好孩子,面,面向,面对;雍,通“拥”,抱着。15.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婴已而补县吏,与高祖相爱爱:亲密B.后狱覆,婴坐高祖系岁余狱:案件C.追北至平城,为胡所困北:向北D.曰“近我”,以尊异之异:使独出心裁【答案】C北:被战胜的仇敌16.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整同样的一组是( )(3分)A.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余,卒得脱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B.高祖戏而伤婴
尽吾志也而不可以至者C.终以是脱高祖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D.高后崩,代王之来君之所知也【答案】DD之,主谓之间撤消句子独立性。A、卒,最后/名词,士兵B、而,连词,承接/而,转折C以,由于/以,用17、把上边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①高帝出欲驰,婴固徐行,弩皆持满外向,卒得脱。(4分)【答案】汉王出城时想快点跑,夏侯婴却坚持慢慢行走,弓箭手都拉满弓向外(以护驾),终于脱身。(“驰”、“固”、“外向”各一分。)②高祖时为亭长,重坐伤人,告故不伤婴,婴证之。(4分)【答案】高祖那时当亭长,(官吏伤人)加重治罪。高祖就申述他没有损害夏侯婴,夏侯婴还为他作证。(“重”、“坐”、“证”各一分)18、夏侯婴身上有哪些质量?试作简单剖析。(6分)【答案】①重情谊,为人和善。为高祖作证;救高祖孩子。②对汉朝赤胆忠心。服侍了高祖、吕后、代王。③做事慎重,有谋略。从胡救出高祖时,徐行,弓箭手护主。(特色各一分,剖析各一分)19、用斜线(/)给下边的文言文语段断句。(5分)古语有言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行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大学》)【答案】古语有言/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行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翻译】古话常说:之所以说治理国家一定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是由于不可以管教好家人而能管教好他人的人,是没有的,所以,有涵养的人在家里就遇到了治理国家方面的教育:对父亲母亲的孝敬能够用于服侍君主;对兄长的恭顺能够用于服侍官长;对儿女的慈祥能够用于统治公众。【文言文翻译】汝阴侯夏侯婴是沛县人,开初在沛县官府的马房掌管养马驾车。每当送客人或使者回来,经过沛县泗水亭,就跟高祖谈话,没有不谈到日影挪动,天气已晚才走的。不久,夏侯婴做了县里的试用官吏,与高祖很亲密。高祖开玩笑损害了夏侯婴,有人告发了高祖。高祖那时当亭长,官吏伤人,加重治罪。高祖就申述他没有损害夏侯婴,夏侯婴还为他作证。以后这个案子又翻了过来,夏侯婴由于高祖(作伪证)的牵涉而坐牢一年多,挨了几百板,终于由于这让高祖逃走了罪责。高祖当初跟服劳役的民夫们想攻沛县的时候,夏侯婴以县令属官的身份做高祖的使者。(以后)高祖回师平定三秦,夏侯婴又跟从高祖攻打项羽,到了彭城,项羽战胜汉军,汉王打了败仗,由于局势特别不利而逃跑,路上遇到孝惠帝和鲁元公主,让他们上了车。由于马已经疲倦而仇敌又在后边穷追不舍,汉王焦急,几次用脚把孩子推到车下,要丢掉他们,夏侯婴几次都把他们从车下抱起来,让他们坐在车上。先慢慢驾车,等把孩子抱定好后,才驾车奔跑。汉王特别生气,一路上有十几次想斩杀夏侯婴,但终于能够逃走,把孝惠帝和鲁元公主送到了丰邑。汉王追击逃跑的匈奴骑兵到平城,被胡人包围,被困了七天。汉王派使者送重礼给匈奴单于的阏氏,冒顿就排除一面的包围。汉王出城时想快点跑,夏侯婴却坚持慢慢行走,弓箭手都拉满弓向外以护驾,终于脱身。夏侯婴跟从高祖在沛县起兵。向来至高祖去世,长久担当太仆官职。以后仍以太仆身份服侍孝惠帝。孝惠帝和吕后感谢他在下邑路上挽救孝惠帝和鲁元公主,于是把宫殿北面第一等的公馆赏给夏侯婴,称为“近我”,来让他地位尊贵并且独出心裁。孝惠帝去世后,他仍以太仆身份服侍吕后,吕后去世后。代王即位,夏侯婴以太仆身份与东牟侯进入宫廷,废去少帝,用天子车驾到代王宫邸迎接代王,与大臣共立代王为孝文皇帝,他仍担当太仆。八年后去世,谥号为文侯。三、诗歌鉴赏(8分)上元夜崔液玉漏银壶①且莫催,铁关金锁②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哪处闻灯不看来?①玉漏银壶:计时的用具,古代以漏刻之法计时。②铁关金锁:这里指城门。【作者简介】崔液(?~713?)唐朝诗人。字润甫,崔湜之弟。擢进士第一人。崔湜常呼其小字曰:“海子,我家龟龙也。”崔液历官督查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员外郎,封安平县男。公元713年(天生二年),其兄崔湜获罪流放岭南,半途又被赐死,崔液怕受牵涉,更名换姓藏于郢州(今湖北钟祥)人胡履虚家中。流亡时期曾写《幽征赋》,表示心境,词甚典丽。后遇大赦,在返京途中病亡。其友人裴耀卿编《崔液集》十卷,今已佚。工五言诗,现存诗十二首。{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长子,唐朝大臣,曾数度担当宰相。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加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赖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行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赖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赖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43岁。《全唐文》收录其文三篇,《全唐诗》收录其诗32首}【作品鉴赏】上元夜,指旧历正月十五夜,又称元宵节。我国素有元宵赏灯的民俗。崔液组诗《上元夜》七绝,共六首。描绘当时京城长安元宵赏灯的繁荣情形。据刘肃《大唐新语》记录:“神龙(唐中宗年号,公元705—707年)之际,京城正月望日(即十五),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族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车马喧阗,人不得顾。王、主之家,马上作乐,以相竞夸。文士皆赋诗一章,以记其事。作者数百人,唯中书侍郎苏滋味、吏部员外郎郭利贞(苏、郭之作皆五律)、殿中侍御史崔液为绝唱。”这是崔液所作赏灯诗六首中的第一首。“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玉漏银壶”,计时的用具,古代以漏刻之法计时,详细方法是用铜壶盛水,壶底打通一小孔,壶中马上度箭,壶中的水渐渐减少,箭上的度数就挨次显现,便可按度计时,敲鼓报更。元宵夜只管排除了宵禁,但长安城的钟鼓楼上,依旧准时报更;人们听了,都嫌时间过得太快,怕不可以玩得尽兴,于是说:滴漏箭壶,你不要这样一声比一声紧地敦促呀,也不要过得那么快,今晚的城门要向来开到天亮呢!上句写出了人们“欢娱苦日短”的感触,下句是说在此天下太平,应当彻夜尽兴。吃过晚餐,妆扮一新的人们,按捺不住心中的愉悦,急不行待地早早退出家门,成群结队相邀着、呼喊着、嘻嘻着,涌出巷口,融入大街,汇进似潮喧杂欢跃的人流。人们欣喜若狂地燃放烟花鞭炮,挥动狮子龙灯,赏析绚烂多彩的灯火,议论着、玩耍着、赞美着。越看越快乐,越玩越愉悦,“莫相催”衬托出氛围之热情,风景之迷人、“彻明开”既写出了元宵节彻夜达旦闹花灯时间和程度,又写出了人们高涨而连续的勃勃兴致。后边接着连用两个问句:“谁家见月能闲坐?哪处闻灯不看来?”“谁家”、“哪处”,实际是指家家、人人说明万巷皆空的盛况。这包含了上至贵爵将相,下至老百姓百姓林林总总的各种人。因此,“谁家”“哪处”这四字海涵的内容实在太多,它把熙熙攘攘、车如流水马如龙,灯火闪耀,繁荣似锦的京城元宵夜景一语道尽。连用两个诘句,不单将盛景迷人,令人不得不往的意思表达得灵巧传神,并且给人以无穷回味的余地,言有尽而意无量。20、“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两句描述出一幅如何的图景?表达了什么感情?(4分)【答案】这两句描述是上元节气,已到夜晚,赏灯的人们希望滴漏银壶不要这样一声比一声紧迫地敦促,由于今晚的城门要向来开到天亮。(3分)“且莫催”“彻明开”表现出人们元宵节彻夜赏灯勃勃的兴致。(1分)21、请赏析“谁家见月能闲坐?哪处闻灯不看来?”两句的妙处。(4分)【答案】诗人连用两个反问句,(1分)“谁家”“哪处”,实质是指家家、人人,说明万象皆空的盛况。这两句把熙熙攘攘,车如流水马如龙,灯火闪耀,繁荣的京城元宵夜一语道尽。(3分)四、默写(任选七空做,一空一分,7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市宝坻区顺驰小学2025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采购合同履行沟通重点基础知识点
- 2024北京一零一中初二(下)期中数学试题及答案
- 二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范文(9篇)
- 高一教师个人工作总结(11篇)
- 2025年幼儿园中班感恩节活动总结(28篇)
- 保洁主管述职报告
-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 语文
- 2025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29张)
- 2023年湖南长沙市博物馆公开招聘普通雇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杭州浙江杭州市上城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办公室编外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DB37-T 4612-2023 化妆品生产企业批生产记录常用管理规范
- 中职高教版(2023)语文职业模块-第五单元:走近大国工匠(一)展示国家工程-了解工匠贡献【课件】
- 2025年湖南怀化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属事业单位招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厨师操作安全培训
- 2025年四川内江市资中县润资水务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泉州交发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度文化教育机构代运营合作协议3篇
- 两位数加一位数口算练习题4000道88
- 《张爱玲倾城之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