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管理课件_第1页
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管理课件_第2页
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管理课件_第3页
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管理课件_第4页
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管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管理四川警察学院治安系魏莲芳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管理四川警察学院治安系

易燃易爆危险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性质,在生产、使用、储存、保管、运输、装卸过程中,于一定条件下能引起燃烧、爆炸,导致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事故的物品。易燃易爆危险品既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又对人类自身的安全和环境有着极大的危险性,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易燃易爆危险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

因此《消防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品,必须执行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必须执行消防安全规定。禁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储存可燃物资仓库的管理,必须执行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因此《消防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生产、储存第一节易燃易爆危险品概述一、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由于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品种繁多,性质各异,危险性大小有差异,而且一种危险品并不是只有单一的一种危险性,常常具有多重危险性。第一节易燃易爆危险品概述一、易燃易爆危险品分类

如二硝基苯酚,既有爆炸性、易燃性,又有毒害性;一氧化碳既有燃烧性又有毒害性,氯气既有氧化性又有毒害性,三乙基铝既有自燃性又有遇湿易燃性;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既有很强的腐蚀性又有毒害性、易燃性,还有遇水易燃性等。如果不能熟练掌握危险品的这种多重危险性,就容易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和使用过程中造成事故。如二硝基苯酚,既有爆炸性、易燃性,又有毒害性

为了科学严密的管理易燃易爆危险品,我国对易燃易爆危险品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并于2005年颁布了《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GB6944-2005),按照这个标准,将易燃易爆危险品分为以下九大类:为了科学严密的管理易燃易爆危险品,我国对易燃易爆危第一类:爆炸品;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三类:易燃液体;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品;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六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七类:放射性物品;第八类:腐蚀品;第九类:杂类。第一类:爆炸品;

由于某一危险品往往具有多种危险性,因此在具体分类过程中,掌握“择重入列”的原则,即根据各该危险品特性中的主要危险性,确定其归于哪一类。在上述九类中的毒害品和腐蚀品,就其分类名称来看,似与防火关系不大,其实不然。由于某一危险品往往具有多种危险性,因此在具体分类过

首先这两类危险品大多数是有机化合物,而绝大多数以碳、氢为母体的有机化合物均为可燃、易燃物,这是有机化合物的特性之一。大多数有机毒害品不但有毒性,而且易燃烧,有的闪点还很低(如烯丙基氰、烯丙基硫、乙基吡啶等),但因其毒性较突出故列入毒害品;也有剧毒的有机化合物(如丙烯腈)因其燃烧的危险性更大而列入易燃液体类;有机腐蚀品中同时具有腐蚀性和易燃性的也很多,亦因其腐蚀性比较显著而列入腐蚀品。首先这两类危险品大多数是有机化合物,而绝大多数以碳

而这两类中的无机化合物,有的本身虽不燃,但因同时具有氧化作用(如硝酸、高氯酸、双氧水、漂白粉等),能促进使可燃、易燃物燃烧甚至爆炸;或因遇酸分解放出易燃、剧毒气体(如氰化物等);或因遇水分,酸类产生剧毒亦能自燃的气体(如磷的金属化合物等),都直接或间接与防火有关。而这两类中的无机化合物,有的本身虽不燃,但因同时

此外,有些化学品如剧毒的氰化氢、液氯,易燃的氢、液态烃气,助燃的压缩空气、氧气,不燃低毒的多种致冷剂氟里昂,甚至不燃无毒的二氧化碳、氮等,都必须储存在耐压钢瓶中,一旦钢瓶受热,瓶内压力增大,就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所以不管它原来具有哪些特性,一概列入化学危险物品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类。此外,有些化学品如剧毒的氰化氢、液氯,易燃的

易燃易爆危险品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一旦发生灾害事故,往往危害大、影响大、损失大,扑救困难。如:2011年1月19日16时50分左右,位于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李集镇老宫田村的豫田花炮厂发生爆炸,整个爆炸持续到20时左右,花炮厂火光冲天,多排房屋被炸。该事故造成10人死亡22人受伤;2011年8月23日早上6时18分,广东省佛山市盛丰陶瓷厂突然起火,此次火灾过火面积为4400m2,造成15人死亡;易燃易爆危险品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一旦发生灾害事2012年3月30日19时35分,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梅溪办事处安溪村一炼油厂发生爆炸,造成1名工人死亡;2012年2月1日上午9时40分许,湖北省黄冈市红卫路电力小区门口下水道口内天然气管道因有人燃放鞭炮将下水道内的天然气管道烧穿引发大火,消防官兵紧急疏散周围群众1000余人。大量的事实和血的教训告诉我们,从事易燃易危险品的生产、使用、储存、经营、运输的单位、个人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掌握其特性和必须的防火灭火知识。2012年3月30日19时35分,浙江省温州市平二、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火灾特点大多数危险品是易燃、易爆的。由于性质不同,其燃烧特性也不尽相同。但起火后一般皆具有以下特点:(一)燃烧速度快,火势猛,容易扩大蔓延由于危险品大多数具有易燃易爆性质,起火后,燃烧速度很快。如可燃气体和易燃、可燃液体不仅燃烧速度非常快,而且具有流动扩散性,容易造成火势蔓延扩大。某些易燃、易爆的固体物质,其分解、氧化和燃烧速度都是很快的,有时也以爆炸形式瞬间即可燃尽。二、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火灾特点(二)爆炸破坏力强,毒性大多数危险品具有爆炸特性,有些是先爆炸后燃烧,有的则先起火后爆炸,甚至发生多次爆炸。爆炸不仅易引起火势扩大,而且爆炸冲击波会造成建筑物破坏或人员伤亡。不少化学危险物品起火后,常会释放出有毒气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事故。(二)爆炸破坏力强,毒性大(三)火场情况较为复杂危险品火灾因为爆炸、腐蚀、有毒、放射性和燃烧迅速等特点,火场情况一般较为复杂,应当采取正确的灭火措施和适当的灭火剂,掌握一定的灭火技术,并配备一定数量的特种装备,才能有效、迅速、彻底地将火灾扑灭。(三)火场情况较为复杂第二节爆炸品一、爆炸品的类别凡是受到摩擦、撞击、震动、高热或其他因素的激发,能产生激烈的化学变化,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和气体,同时伴有光、声等效应的物品,统称为爆炸物品。(一)按用途分类

1.点火器材。它用于引爆雷管和黑火药。如导火索、拉火管等。

2.起爆器材。它是用于引爆炸药一类物品。如导爆索和雷管等。第二节爆炸品一、爆炸品的类别3.炸药和爆炸性药品。按照炸药和爆炸性药品的灵敏度和爆炸威力又分为:(1)起爆药。起爆药灵敏度较高,外界给它很小的原始冲能就可以引起它的爆炸。主要用来作为激发诱爆其他炸药的药剂,如雷汞、叠氮铅等,非常敏感,只要通过火花点火或轻微撞击即能使之爆炸。3.炸药和爆炸性药品。按照炸药和爆炸性药品的灵敏度和爆炸威力(2)爆破药。是装填炮弹、炸药或用于各种爆破的烈性炸药,如梯恩梯、黑索金等。(3)火药。是一种用火花、焰火或点火器材引燃,并能在没有外界助燃剂参加下进行迅速而有规律地燃烧的药剂,如硝化纤维火药、硝酸盐类的烟花剂等。(4)其他爆炸物品。是指含有火(炸)药的制品,如爆竹、焰火、发令纸等。(2)爆破药。是装填炮弹、炸药或用于各种爆破的烈性炸药,如梯(二)按化学机构分类1.无机物类:包括硝酸盐混合物类,如黑火药、硝铵炸药等;叠氮类及其盐类,如叠氮化铅等;雷酸盐分类,如雷酸汞等;氯酸盐混合物类,如含有氯酸钾的烟花等。2.有机物类:包括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类,如苦味酸;硝酸酯类,如硝化甘油;有机重氮化合物类,如重氮甲烷;其他硝基化合物类,如硝基脲。(二)按化学机构分类(三)按组成分类1.单体炸药单体炸药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炸药,属于这一类的炸药有梯恩梯、黑索金、泰安、硝化棉、硝化甘油、雷汞和氮化铅等。2.混合炸药混合炸药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成分相混合而成的,可以使炸药与炸药混合,如梯黑炸药(梯恩梯+黑索金);也可以是炸药与非炸药相混合,如钝黑铝炸药(钝化黑索金+铝粉)。(三)按组成分类(四)按危险性质分类按危险性质,可将炸药分为如下五类:

1.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2.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3.具有燃烧或较小抛射危险或较小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或者几种危险都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4.不敏感的物质和物品。(四)按危险性质分类二、爆炸品的危险特性(一)敏感易爆性炸药受外界作用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叫做炸药的敏感度。敏感度的高低以引起炸药爆炸所需要的最小外界能量来表示。这个能量称为起爆能或叫引爆冲能。引起爆炸所需的起爆能愈小,说明炸药的敏感度愈高。所以,在运输、保管、使用炸药时应充分了解其敏感度,控制和限制各种起爆因素,确保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保卫任务。二、爆炸品的危险特性

根据外界作用的种类,敏感度可分为:热感度、撞击感度、摩擦感度等。炸药在热能作用下发生爆炸、燃烧的难易程度叫热感度,热感度是以规定的测试条件下测得的引爆炸药的最低温度,即爆发点来表示,例如梯恩梯的爆发点为300℃,二硝基重氮酚为345℃,黑索金为260℃,2号煤矿硝铵炸药为180~188℃等。炸药在外界撞击或摩擦等机械力作用下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分别叫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

根据外界作用的种类,敏感度可分为:热感度、撞击感

这两种感度是分别用垂直落锤仪和摩擦感度仪按测试规定要求,试验l00次,以引起炸药试样爆炸的百分比来表示,例如黑火药的撞击感度为50%,梯恩梯为4%~8%,黑索金为75%~80%,硝化甘油为l00%等;雷汞的摩擦感度为100%,二硝基重氮酚为25%,梯恩梯为0%,黑索金为90%等。这两种感度是分别用垂直落锤仪和摩擦感度仪按测试规定

炸药的敏感性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可以归纳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炸药的内在因素是指爆炸前的物理化学性质,它是决定炸药敏感度的根本原因,内在因素都是不受人为的因素影响的,外在因素却可以受人为因素的直接影响。炸药的敏感性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可以(二)遇热危险性炸药在一定的温度下可不需要火焰的作用即自行着火或爆炸。其自行燃爆的难易程度与炸药所处的外界条件有关。如,双基火药长时间堆放在一起时,由于火药的缓慢热分解放出的热量及产生的NO2气体不能及时散发出去,火药内部就会产生热的积累,从而达到其自燃点而燃爆。(二)遇热危险性(三)静电火花危险性两种不同的固体接触时,一般认为,在接触面的距离达到一定程度时,一种物质就会把电子传给另一物质,失去的电子带正电,得到的电子带负电。摩擦作用主要是增加两种物质在一定距离下的接触面积,当两种物体接触后再分开就带有静电,这就是所谓摩擦起电。(三)静电火花危险性(四)毒害性有些炸药,如苦味酸、梯恩梯、硝化甘油、雷汞、叠氮化铅等,本身都有一定毒性,且绝大多数炸药爆炸时能够产生诸如CO、CO2、NO、NO2、HCN、N2等有毒或窒息性气体,可从呼吸道、食道甚至皮肤等进入体内,引起中毒。这是因为它们本身含有形成这些有毒的或窒息性的气体。例如,三硝基苯酚(苦味酸)含有C、H、O、N等元素,它们通过爆炸反应生成CO、CO2、HCN、N2等有毒或窒息性气体。因此,在炸药爆炸场进行施救工作时要注意防毒,以免造成中毒事故。(四)毒害性(五)安定性安定性是指炸药在长期储存中保持其物理化学性质不变的能力。决定炸药安定性的因素有:炸药的化学结构、杂质、密度、温湿度,以及结块、渗油、老化、冻结等。如果炸药在储存中容易变质,说明其安定性差。例如,黑火药和硝铵炸药易吸湿结块,爆炸能力下降,甚至拒爆;硝化甘油类炸药的化学安定性很差,长期存放能自行分解,甚至导致自爆。所以,炸药应规定储存期,在储存中,应按规定要求进行保管储存。(五)安定性(六)殉爆炸药爆炸时,引起与它不相接触的邻近炸药爆炸的现象,叫殉爆。引起殉爆的间隔距离叫殉爆距离。引起殉爆的原因:一是爆炸碎片的撞击,二是冲击波的冲击作用。决定殉爆距离大小的主要因素有:被发炸药的性质、主发炸药包的药量、药径、密度、爆轰方向、中间介质等,例如,主发药包的重量愈大、直径愈大、密度愈高,被发药包的感度愈高,则它们之间的殉爆距离也就愈小。炸药的这个特性是设计炸药厂、工房和库房安全距离的主要依据。(六)殉爆三、爆炸品消防安全管理由于爆炸品在爆炸的瞬间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周围的人、畜及建筑物受到极大的伤害和破坏,因此对爆炸品的储存和运输必须高度重视,严格要求,加强管理。保管人员必须熟悉所保管爆炸品的性能、危险特性和安全保管的基本知识以及不同爆炸品的特殊要求。三、爆炸品消防安全管理(一)爆炸品仓库必须选择在人烟稀少的空旷地带,与周围的居民住宅及工厂企业等建筑物必须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库房应为单层建筑,周围须安装避雷针。仓库要阴凉通风,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一般仓库温度控制在15-300C为宜(硝化甘油仓库最低仓温不得低于150C以防止凝固),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65-750C,易吸湿的黑火药、硝铵炸药、导火索等相对湿度不得超过650C。仓间内部照明应采取防爆型灯具,开关应设在仓间外面。物资储存期限应掌握先进先出原则,防止变质失效。(一)爆炸品仓库必须选择在人烟稀少的空旷地带,与周围的居民住(二)堆放各种爆炸物品时,要求做到牢固、稳妥、整齐,防止倒桩,便于运输。为有利于通风、防潮、降温,爆炸品的包装箱不宜直接放置在地面上,最好铺垫20cm左右的方木或垫板,但不能用受撞击、摩擦容易产生火花的石块、水泥板或钢材等铺垫。炸药箱的堆垛高度、宽度、长度,垛与垛的间距、墙距、柱距、顶距等均需慎重考虑。每个库房不得超量储存。(二)堆放各种爆炸物品时,要求做到牢固、稳妥、整齐,防止倒桩(三)为确保爆炸物品储存和运输的安全,必须根据各种爆炸物品的性能或敏感程度严格分类,专库储存,专人保管、专车运输。一切爆炸物品严禁与氧化剂、自燃物品、酸、碱、盐类、易燃可燃物、金属粉末和钢铁材料器具等混储混运。(三)为确保爆炸物品储存和运输的安全,必须根据各种爆炸物品的(四)点火器材。起爆器材不得与炸药、爆炸性药品及发射药、烟火等其他爆炸物品混储混运。(五)加强仓库检查,每天至少一次,查看温度、湿度是否正常,包装是否完整,仓内有无异味、烟雾,发现异常,立即处理;严防猫、鼠等小动物进入库房。(四)点火器材。起爆器材不得与炸药、爆炸性药品及发射药、烟火(六)装卸和搬运爆炸物品时,必须轻装轻卸,严禁摔、滚、翻、抛以及拖、拉、摩擦、撞击,以防引起爆炸。对散落的粉状或粒状爆炸物品,应先用水润湿后,再用锯末或棉絮等柔软的材料轻轻收集,勿使残留。操作人员不准穿带铁钉的鞋和携带火柴、打火机等进入装卸现场。绝对禁止吸烟。(六)装卸和搬运爆炸物品时,必须轻装轻卸,严禁摔、滚、翻、抛(七)严格管理,贯彻“五双管理制度”,即双人保管、双人收发、双人领料、双本帐、双锁等。运输时须经公安机关批准,凭准运证方可起运。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装车高度不可超过栏板,不得与酸、碱、氧化剂等其他危险物品混装,车速应加以控制,避免颠簸、震荡;铁路运输禁止溜放。(七)严格管理,贯彻“五双管理制度”,即双人保管、双人收发、第三节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一、特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是指储存于耐压容器中的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在钢瓶中处于气体状态的气体称为压缩气体,处于液体状态的气体称为液化气体。第三节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一、特性(一)易燃烧爆炸在《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品名表》中列举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超过半数是易燃气体,易燃气体的主要危险特性就是易燃易爆,处于燃烧浓度范围之内的易燃气体,遇着火源都能着火或爆炸,有的甚至只需极微小能量就可燃爆。(一)易燃烧爆炸

易燃气体与易燃液体、固体相比,更容易燃烧,且燃烧速度快,一燃即尽。简单成分组成的气体比复杂成分组成的气体易燃、燃速快、火焰温度高、着火爆炸危险性大。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的爆炸极限的范围分别为:4.1%~74.2%、12.5%~74%、5.3%~15%。同时,由于充装容器为压力容器,受热或在火场上受热辐射时还易发生物理性爆炸。易燃气体与易燃液体、固体相比,更容易燃烧,且燃烧(二)扩散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由于气体的分子间距大,相互作用力小,所以非常容易扩散,能自发地充满任何容器。气体的扩散性受比重影响:比空气轻的气体在空气中可以无限制地扩散,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比空气重的气体扩散后,往往聚集在地表、沟渠、隧道、厂房死角等处,长时间不散,遇着火源发生燃烧或爆炸。掌握气体的比重及其扩散性,对指导消防监督检查,评定火灾危险性大小,确定防火间距,选择通风口的位置都有实际意义。(二)扩散性(三)可缩性和膨胀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热胀冷缩比液体、固体大得多,其体积随温度升降而胀缩。因此容器(钢瓶)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火、防晒、隔热,在向容器(钢瓶)内充装气体时,要注意极限温度压力,严格控制充装,防止超装、超温、超压造成事故。(三)可缩性和膨胀性(四)静电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从管口或破损处高速喷出时,由于强烈的摩擦作用,会产生静电。带电性也是评定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危险性的参数之一,掌握其带电性有助于在实际消防监督检查中,指导检查设备接地、流速控制等防范措施是否落实。(四)静电性(五)腐蚀毒害性主要是一些含氢、硫元素的气体具有腐蚀作用。如氢、氨、硫化氢等都能腐蚀设备,严重时可导致设备裂缝、漏气。对这类气体的容器,要采取一定的防腐措施,要定期检验其耐压强度,以防万一。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除了氧气和压缩空气外,大都具有一定的毒害性。(五)腐蚀毒害性(六)窒息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都有一定的窒息性(氧气和压缩空气除外)。易燃易爆性和毒害性易引起注意,而窒息性往往被忽视,尤其是那些不燃无毒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氦、氩等惰性气体,一旦发生泄漏,均能使人窒息死亡。(六)窒息性(七)氧化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氧化性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明确列为助燃气体的,如:氧气、压缩空气、一氧化二氮;一种是列为有毒气体,本身不燃,但氧化性很强,与可燃气体混合后能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气体,如氯气与乙炔混合即可爆炸,氯气与氢气混合见光可爆炸,氟气遇氢气即爆炸,油脂接触氧气能自燃,铁在氧气、氯气中也能燃烧。(七)氧化性

因此,在消防监督中不能忽视气体的氧化性,尤其是列为有毒气体的氯气、氟气,除了注意其毒害性外,还应注意其氧化性,在储存、运输和使用中要与其它可燃气体分开。因此,在消防监督中不能忽视气体的氧化性,尤其二、消防安全注意事项(一)严禁超量灌装,防止钢瓶受热。(二)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不允许泄漏,其原因除剧毒、易燃外,还因有些气体相互接触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爆炸。因此,内容物性质相互抵触的气瓶应分库储存。例如,氢气钢瓶与液氯钢瓶、氢气钢瓶与氧气钢瓶、液氯钢瓶与液氨钢瓶等,均不得同室混放。易燃气体不得与其他种类化学危险物品共同储存。此外气瓶应直立放置整齐,最好用框架或栅栏围护固定,并留出通道。二、消防安全注意事项(三)油脂等可燃物在高压纯氧的冲击下极易起火燃烧,甚至爆炸。因此,应严禁氧气钢瓶与油脂类接触,如果瓶体沾着油脂时,应立即用四氯化碳揩净。(四)仓库应阴凉通风,远离热源、火种,防止日光曝晒,严禁受热。库内照明应采用防爆照明灯。库房周围不得堆放任何可燃材料。(三)油脂等可燃物在高压纯氧的冲击下极易起火燃烧,甚至爆炸。(五)气瓶入库验收要注意包装外形无明显损毁;附件齐全;封闭紧密,无漏气现象;超过使用期限不准延期使用。(六)装卸时必须轻装轻卸,严禁碰撞、抛掷、溜坡或横倒在地上滚动等。搬运时不可把钢瓶阀对准人身,注意防止钢瓶安全帽跌落。搬运氧气瓶时,工作服和装卸工具不得沾有油污。(五)气瓶入库验收要注意包装外形无明显损毁;附件齐全;封闭紧(七)储运中钢瓶阀门应旋紧,不得泄漏。储存中如发现钢瓶漏气,应迅速打开库门通风,拧紧钢瓶阀,并将钢瓶立即移至安全场所。若是有毒气体,应戴上防毒面具。失火时应尽快将钢瓶移出火场,若搬运不及,可用大量水冷却钢瓶降温,以防高温引起钢瓶爆炸。灭火人员应站立在上风处和钢瓶侧面。(七)储运中钢瓶阀门应旋紧,不得泄漏。储存中如发现钢瓶漏气,(八)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应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向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拦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九)为了便于区分钢瓶中所灌装的气体,国家有关部门已统一规定了钢瓶的标志,包括钢瓶的外表面颜色、所用字样和字样颜色等,应按照规定执行。(八)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应平放,并应将瓶(十)各种钢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定期技术检验。钢瓶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有严重腐蚀或其他严重损伤,应提前进行检验。(十一)平时在储运气瓶时应检查:1.气瓶上的漆色及标志与各种单据上的品名是否相符,包装、标志、防震胶圈是否齐备,气瓶钢印标志的有效期。(十)各种钢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定期技术检验。钢瓶在2.安全帽是否完整、拧紧,瓶壁是否有腐蚀、损坏、凹陷、鼓泡和伤痕等。3.耳听钢瓶是否有“咝咝”漏气声。4.凭嗅觉检测现场有否强烈刺激性臭味或异味。2.安全帽是否完整、拧紧,瓶壁是否有腐蚀、损坏、凹陷、鼓泡和第四节易燃液体一、易燃液体及其分类(一)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是指常温下以液态存在,遇火容易燃烧的物质,包括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如汽油、苯、酒精、煤油、松节油等。第四节易燃液体一、易燃液体及其分类(二)易燃液体的分类闪点是易燃液体的主要危险特性。在一定温度下,燃烧液体(含能蒸发的部分可燃固体,例如石蜡,樟脑等),产生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能产生一闪即灭(延续时间少于5秒)的火焰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液体能够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成为闪点。(二)易燃液体的分类《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将闪点等于或低于61oC的燃烧液体划分为易燃液体,又根据闪点将易燃液体划分为高,中,低闪点液体:1.低闪点液体指闭杯试验闪点<-180C的液体。2.中闪点液体指-180C≤闭杯试验闪点<230C的液体。3.高闪点液体指230C≤闭杯试验闪点≤610C的液体。《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将二、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一)易燃性易燃液体的燃烧是通过其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达到一定的浓度后遇火源而实现的,实质上是液体蒸气与氧发生的氧化反应。由于易燃液体的沸点都很低,易燃液体很容易挥发出易燃蒸气,其着火所需的能量极小,因此,易燃液体都具有高度的易燃性。二、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例如乙醚、乙醇、二硫化碳的燃烧:(C2H5)2O+6O2→4CO2+5H2OC2H5OH+2O2→2CO2+3H2OCS2+3O2→CO2+3SO2例如乙醚、乙醇、二硫化碳的燃烧:(二)蒸气的爆炸性由于易燃液体具有挥发性,挥发的蒸气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所以易燃液体存在着爆炸的危险性。挥发性越强,爆炸的危险就越大。不同的液体的蒸发速度因温度、沸点、比重、压力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二)蒸气的爆炸性(三)热膨胀性易燃液体和其它液体一样,也有受热膨胀性。储存于密闭容器中的易燃液体受热后,体积膨胀,蒸气压力增加,若超过容器的压力限度,就会造成容器膨胀,以致爆破。因此,利用易燃液体的热膨胀性,可以对易燃液体的容器进行检查,检查容器是否留有不少于5%的空隙,夏天是否储存在阴凉处或是否采取了降温措施加以保护。(三)热膨胀性(四)流动性易燃液体的粘度一般都很小,不仅本身极易流动,还因渗透、浸润及毛细现象等作用,即使容器只有极细微裂纹,易燃液体也会渗出容器壁外,扩大面积,并源源不断地挥发,使空气中的易燃液体蒸气浓度增高,从而增加了燃烧爆炸的危险性。(四)流动性(五)静电性多数易燃液体都是电介质,在灌注、输送、流动过程中能够产生静电,静电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放电,引起着火或爆炸。易燃液体的静电特性,在实际的消防监督检查中,可以确定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可以检查是否采取了消除静电危害的防范措施,如是否采用材质好且光滑的运输管道,设备、管道是否可靠接地,对流速是否加以限制等。(五)静电性(六)毒害性易燃液体大多本身(或蒸气)具有毒害性。不饱和的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和易蒸发的石油产品比饱和的碳氢化合物、不易挥发的石油产品的毒性大。(六)毒害性

另外,石油产品还有沸溢喷溅性,即具有宽沸点范围的重质油品由于其粘度大,油品中含有乳化或悬浮状态的水或者在油层下有水层,发生火灾后,在辐射热的作用下产生高温层作用,导致油品发生沸溢或喷溅。沸溢性油品是指含水率为0.3%~4%的原油、渣油、重油等油品。另外,石油产品还有沸溢喷溅性,即具有宽沸点范围的三、影响易燃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主要受到闪点、爆炸极限、蒸发速度、带电能力、分子组成及化学结构的影响。(一)闪点闪点是测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依据。液体闪点越低,其火灾危险性越大。通常将闪点低于600C的液体列入危险物品。表7-1中列出一部分液体的闪点,闪电越低的液体其火灾危险性越大。两种液体混合后的闪点,一般低于原来两种液体闪点的平均数值。因此,两种混合液体的闪点降低,使火灾危险性增加了。三、影响易燃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因素(二)爆炸极限可燃气体、蒸气、粉尘与空气混合所形成的混合物,不是在任何混合比例下都能发生爆炸。混合物的浓度必须在一个最低数值和一个最高数值之间的范围内,遇到火源才能发生爆炸。混合物浓度存在一个最低极限值和一个最高极限值,称为爆炸极限。易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混合物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其爆炸下限越低,上限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火灾危险性也越大。(二)爆炸极限

爆炸极限是决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一个因素,对各种易燃液体的爆炸极限进行比较,就可以了解不同液体的火灾危险程度。表7-2列出了一些液体的爆炸极限值。爆炸极限是决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一个因素,对各种易(三)蒸发速度液体吸收热量,从而使液体分子从液面挥发出来,成为气态分子,这种现象称为蒸发。液体蒸发速度以单位时间液体减少的重量,或在单位时间内液面高度的减少来表示。容易挥发的液体,蒸发速度快,产生的蒸气多。蒸气与空气混合物容易形成爆炸混合物,遇到火源或引爆而发生爆炸。因此,易燃液体的蒸发速度越快,其火灾危险性越大。(三)蒸发速度(四)带电能力液体的带电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电阻率的大小,实验表明电阻率在1010~1016欧·厘的液体易带静电。静电荷积聚成高电位,能发生静电放电产生火花,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另外易燃液体大部分是导电性差的物质,具有较强的带电能力,带电能力越强,火灾危险性也越大。(四)带电能力(五)分子组成与化学结构物质的分子组成由元素组成,化学元素的不同,组成的物质也不尽相同。液体分子组成不同,其沸点、闪点也不同。在有机同系物中,闪点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增高,闪点随着沸点的升高而提升。液体的化学结构不同,火灾危险性也不同。在烃的含氧衍生物中,醚、酮、醛、酯、醇、羧酸的火灾危险性是依次降低的。不饱和有机物比饱和有机物的火灾危险性大,不饱和有机物的不饱和程度越大,火灾危险性也就越大。在芳烃化合物中,以某种基团取代苯环上氢的衍生物,如氯基、羧基、氨基、磺酸基,在苯环上的取代基越多,则火灾危险性越低。但硝基越多,爆炸性随之增加。(五)分子组成与化学结构四、易燃液体消防安全注意事项(一)闪点低于23℃的易燃液体,其仓库温度一般不得超过30℃,低沸点的品种须采取降温式冷藏措施。大量储存(如苯、醇、汽油等),一般可用储罐存放。储罐可露天,但气温在30℃以上时应采取降温措施。机械设备必须防爆,并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四、易燃液体消防安全注意事项(二)装卸和搬运中,严禁滚动、摩擦、拖拉等危及安全的操作。作业时禁止使用易发生火花的铁制工具及穿带铁钉的鞋。(三)一般不得与其他化学危险品混放。实验室少量瓶装易燃液体可设危险品柜,按性质分格储放,同一格内不得混放氧化剂等性质相抵触的物品。(二)装卸和搬运中,严禁滚动、摩擦、拖拉等危及安全的操作。作

(四)热天最好在早晚进出库和运输。在运输、泵送灌装时要有良好的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运输易燃液体的槽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有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的静电。(五)绝大多数易燃液体的蒸气具有一定的毒性,会从呼吸道侵入人体造成危害。应特别注意易燃液体的包装必须完好。在作业中应加强通风措施。在夏季或发生火灾的情况下,空气中毒蒸气浓度加大,更应注意防止中毒。(四)热天最好在早晚进出库和运输。在运输、泵送灌第五节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一、易燃固体的特性和消防注意事项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质。第五节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一、易燃固体的特性和(一)易燃固体的特性1.易燃性易燃固体的着火点都比较低,一般都在300℃以下,在常温下只要有很小能量的着火源就能引起燃烧。有些易燃固体当受到摩擦、撞击等外力作用时也能引起燃烧。易燃性是易燃固体的基本特性。由于固体分子组成不同,其燃烧过程和形成也不相同。(一)易燃固体的特性(1)硫、樟脑、萘等其分子组成简单,熔点和燃点较低,受热能迅速蒸发出蒸气,点火后立即燃烧。(2)木材、赛璐珞、塑料等地分子组成较复杂,由多种元素组成,受热后经过熔化、蒸发、分解过程,产生可燃气体,然后再氧化才能达到燃烧。(3)木炭、镁粉、铝粉等能在高温下直接与氧化合在固体表面进行燃烧;(4)氨基化钠、闪光粉、活性铝粉等,与水反应放出可燃气体,点火立即迅速燃烧。(1)硫、樟脑、萘等其分子组成简单,熔点和燃点较低,受热能迅2.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绝大多数易燃固体是还原剂,与酸、氧化剂接触,尤其是与强氧化剂接触时,能够立即引起着火或爆炸。硝基化合物、氨基化合物等分子中含有不稳定基团,具有很大的爆炸性。如火棉(无烟火药)的燃烧,其反应产物都是气态物质,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体积迅速增大上万倍,因而导致爆炸。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C6H7O2(ONO2)3]n+3nO2→6nN2↑+12nCO2↑+14nH2O↑+12nCO↑2.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

呈粉末状的固体,如铝粉、镁粉等不仅易燃烧,而且易分解在空气中,能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接触火源能引起粉尘爆炸。呈粉末状的固体,如铝粉、镁粉等不仅易燃烧,而3.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很多易燃固体本身具有毒害性,或燃烧后产生有毒的物质,对人体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如三硫化磷的燃烧。所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是烟雾性有毒气体,二氧化硫是窒息性气体,其浓度在0.005%时,是人体短时间能够忍耐的极限值;当浓度达到0.1%时,便会对人体生命有危害甚至危险。硝基化合物、氨基化合物、硫化物等燃烧时会产生氧化氮、二氧化硫、氰化氢等有毒气体,对人体有着不同的毒害。3.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4.自燃性易燃固体中的赛璐璐、硝化棉及其制品等在积热不散时,都容易自燃起火。4.自燃性(二)易燃固体的分类通常凡遇火、受热、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着火的固体物质称为燃烧物质。根据燃点的高低把燃烧物质分成易燃固体和可燃固体,通常把燃点低于300oC的称为易燃固体,高于300oC的称为可燃固体。农副产品及其制品叫做易燃货物,属于可燃固体。化工原料及其制品属于易燃固体,但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属可燃固体。(二)易燃固体的分类

易燃固体按燃点的高低、燃烧速度的快慢、放出气体的毒性大小可分为两级。1.一级易燃固体一级易燃固体的燃点和自燃点较低,容易燃烧爆炸,燃烧速度快,燃烧产物毒性大。一级易燃固体按化学组成不同可分为三类:磷及磷化合物、硝基化合物、其他化合物。易燃固体按燃点的高低、燃烧速度的快慢、放出气体的2.二级易燃固体二级易燃固体的燃烧性比一级易燃固体差一些,燃烧速度慢,有的燃烧产物毒性也小些。按化学组成分为五类:易燃金属粉末、碱金属的氨基物、硝基化合物及硝化棉制品、萘及其衍生物、其他固体。2.二级易燃固体(三)消防注意事项1.有些品种如硝化棉制品等,平时应注意通风散热,防止受潮发霉,并应注意储存期限。2.对含有水分或乙醇作稳定剂的硝化棉等应经常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发现损坏要及时修理;要经常检查稳定剂干燥情况,必要时添加稳定剂,润湿必须均匀。搬运时应特别注意轻拿轻放,防止包装破损。(三)消防注意事项3.在储存中,对不同品种的事故应区别对待。如发现赤磷冒烟,应立即将冒烟的赤磷抢救出仓,用黄砂、干粉等扑灭,因赤磷从冒烟到起火有一段时间,可以来得及抢救。但如发现散装硫磺则应及时用水扑救;而镁、铝等金属粉末燃烧,只能用干砂、干粉灭火,严禁用水、酸碱灭火剂、泡沫灭火剂以及二氧化碳。3.在储存中,对不同品种的事故应区别对待。如发现赤磷冒烟,应二、自燃物品自燃物品是指不需要外界明火的作用,而是由于物质本身的化学变化(通常是由于缓慢的氧化作用),或受外界温、湿度的影响,发热并积热不散达到其燃点而引起自行燃烧的物品。二、自燃物品(一)自燃物品的特性1.自燃物品多具有容易氧化、分解的性质,且燃点较低。在未发生自燃前,一般都经过缓慢的氧化过程,同时产生一定热量,从而加快物质的氧化速度,产生的热量越来越多,当积热使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燃点时便会自发地着火燃烧。2.自燃物品发生自然,除物质本身的特性外,外界条件也有着重要影响或起促进自燃的作用。(一)自燃物品的特性(1)助燃的空气能很快促使燃点低的自燃物品发生自燃。例如黄磷一经暴露在空气中就能因氧化发热而引起自燃。所以自燃物品的包装必须严密,对疏松多孔物质更需要严格。(2)湿度能加速化学反应,使缓慢的氧化反应加快,促使自燃物品自燃。(1)助燃的空气能很快促使燃点低的自燃物品发生自燃。例如黄磷(3)湿度对自燃物品的自燃也有较大的影响。有些自燃物品受潮后会加速、加剧其分解或氧化而引起自燃。例如硝化纤维胶片、废影片等在潮湿空气中会发霉引起分解,积热不散,加速氧化,乃至温度升高达到燃点而自燃。(4)凡能促进氧化反应的一切因素均能促进自燃。如氧化剂、强酸、金属粉末等能与自燃物品发生化学反应对氧化反应有促进作用,都是促使自燃物品自燃的因素。(3)湿度对自燃物品的自燃也有较大的影响。有些自燃物品受潮后(二)分类根据自燃物品发生自燃的难易程度,自燃物品可分为两类:一级自燃物品、二级自燃物品。

1.一级自燃物品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易氧化或分解,从而产生热量达到自燃,如黄磷、三异丁基铝等。(二)分类2.二级自燃物品大都是含油类(主要是植物油)的物质,它们的化学性质虽然比较稳定,但在空气中能氧化发热,引起自燃,如油布、油纸、含油金属屑等。2.二级自燃物品(三)消防注意事项自燃物品种类不多,在化学结构上无规律性,同时由于不同物质的分子组成不同,又导致性质的不同,因而引起自燃的原因和如何防止自燃也就有所不同。因此应根据不同自燃物品的不同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物资的安全。有关要求,有下列几点:(三)消防注意事项1.黄磷在储运时应始终浸没在水中;忌水的三乙基铝等包装必须严密,不得受潮。2.应结合自燃物品的不同特性和季节气候,经常检查库内及垛间有无异状及异味,包装有无渗漏、破损、及时妥善处理。3.运输时应按各类品种的性质区别对待。铁桶包装的一级自燃物品(黄磷除外)与铁器部位及每层之间应用木板等衬垫牢固,防止磨擦、移动。1.黄磷在储运时应始终浸没在水中;忌水的三乙基铝等包装必须严三、遇湿易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是指能与水或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使可燃气体温度猛升到该气体的自燃点或遇到明火、火花而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此类物品与酸类或氧化剂接触也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而且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性比遇水时更大,应特别注意。三、遇湿易燃物品(一)特性1.与水或潮湿空气中的水分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易燃气体和热量。例如:

2K+2H2O→2KOH+H2↑+热量即使当时不发生燃烧爆炸,但放出的易燃气体积聚在容器或室内与空气亦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导致危险。2.遇氧化剂、酸着火爆炸性。这种化学反应比遇水的反应更剧烈,危险性更大。例如:

NaH+HCl→NaCl+H2↑+热量(一)特性3.对人得皮肤有腐蚀性,接触后能灼伤皮肤。4.不少遇湿易燃物品还具有毒性。如硼氢类化合物有剧毒,搬运时应注意防止中毒。5.有些遇湿易燃物品还具有易燃性或放置在易燃的液体中(如金属钾、钠等均应浸没在煤油中保存以隔绝空气),它们遇火种、热源也有很大的危险,使用时应注意。3.对人得皮肤有腐蚀性,接触后能灼伤皮肤。(二)分类遇湿易燃物品按照遇湿或受潮后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及其危害的大小,可分为两个危险级别:一级遇湿易燃物品、二级遇湿易燃物品。1.一级遇湿易燃物品与水或酸反应时速度极快,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发热量大,极易引起燃烧爆炸,其中包括:(二)分类(1)活泼金属及其合金类:如钾、钠、锂及钾钠合金等。(2)金属氢化物类:如氢化锂、四氢化锂铝等。(3)硼氢类:如硼氢化钠、硼氢化钾等。(4)碳磷的化合物:如碳化钙、磷化钙等。(1)活泼金属及其合金类:如钾、钠、锂及钾钠合金等。2.二级遇湿易燃物品与水或酸反应时,相对来说,速度较慢,放出易燃气体后,也能引起燃烧爆炸,但极少自动燃烧爆炸。例如锌灰等。2.二级遇湿易燃物品(三)消防注意事项1.此类物品严禁露天存放。仓库必须干燥,严防漏水或雨雪浸入。注意下水道畅通,暴雨或潮汛期间必须保证不进水。2.库房附近不得存放盐酸、硝酸等散发酸雾的物品。3.钾、钠等活泼金属绝对不允许露置在空气中,必须浸没在煤油中保存,容器不得渗漏。(三)消防注意事项4.不得与其他类化学危险品,特别是酸类、氧化剂、含水物资、潮解性物资混储混运。5.雨雪天如无防雨设备不准作业。运输车、船必须干燥,并有良好的防雨设施。6.电石桶入库时,要检查容器是否完好,对未充氮的铁桶应放气。7.此类物品灭火时严禁用水式、酸碱、泡沫灭火剂;活泼金属火灾还不得用二氧化碳灭火。4.不得与其他类化学危险品,特别是酸类、氧化剂、含水物资、潮第六节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一、氧化剂分类氧化剂是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化合物,对热、震动或磨擦较敏感。第六节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一、氧化剂分类

有机过氧化物是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或磨擦极为敏感。氧化剂按氧化性的强度和化学组成一般分为一级无机氧化剂、二级无机氧化剂、一级有机氧化剂和二级有机氧化剂四类。有机过氧化物是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一)一级无机氧化剂这类氧化剂大多是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过氧化物及其盐类。它们的分子中含有过氧基或高价态元素,其性质不稳定,易分解,具有极强的氧化性。这类物质主要包括以下五类物质:

1.过氧化物类:如过氧化钠、过氧化氢等;

2.某些氯的高价含氧酸及其盐类:如高氯酸、高氯酸钾、氯酸钾等;(一)一级无机氧化剂3.硝酸盐:如硝酸钾、硝酸铵等;4.高锰酸盐:如高锰酸钾、高锰酸钠等;5.其他。如银催化剂、铝催化剂等。这些物品中,除过氧化物类含有过氧基(-O-O-),极不稳定,易放出具有强氧化性的原子氧外,其余各类分别含有高价态的氯、氮、锰等元素,这些元素都有较强的氧化性。3.硝酸盐:如硝酸钾、硝酸铵等;(二)二级无机氧化剂二级无机氧化剂比一级无机氧化剂相对稳定些,但也较易分解,有较强的氧化性,易引起燃烧,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这类物质主要包括以下五类物质:

1.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类:如亚硝酸钠、硝酸镧等。

2.过氧酸盐类:如过硫酸铵、过硼酸钠等;

3.高价金属盐类:如重铬酸钠、高锰酸银等;

4.高价金属氧化物:如三氧化铬、二氧化铅等。

5.氯、溴、碘等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类:如溴酸钠、高碘酸等。(二)二级无机氧化剂(三)一级有机氧化剂

这类物品是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O-O-)或硝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摩擦极为敏感。这类物质共有如下几类:

1.有机过氧化物类:分子中含有过氧基,易分解放出氧。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过甲酸等。

(三)一级有机氧化剂2.有机硝酸盐类有机硝酸盐类与无机硝酸盐类相似,分子中含有高价态的氯原子,易获得电子,变为低价态的氮原子。如硝酸胍、硝酸脲等。2.有机硝酸盐类(四)二级有机氧化剂这类有机物均有有机过氧化物,也易分解放出氧,其氧化性低于一级有机氧化剂。如过氧乙酸、过氧化环己酮等。(四)二级有机氧化剂二、氧化剂的火灾危险性氧化剂的危险特性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一)氧化剂中的无机过氧化物均含有过氧基(-O-O-),很不稳定,易分解放出原子氧,其余的氧化剂则分别含有高价态的氯、溴、碘、氮、硫、锰、铬等元素,这些高价态的元素都有较强的获得电子能力。因此氧化剂最突出的性质是遇易燃物品、可燃物品、有机物、还原剂等会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炸。二、氧化剂的火灾危险性(二)氧化剂遇高温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量,极易引起燃烧爆炸。特别是有机过氧化物分子组成中的过氧基(-O-O-)很不稳定,易分解放出原子氧,而且有机过氧化物本身就是可燃物,易着火燃烧,受热分解的生成物又均为气体,更易引起爆炸。所以,有机过氧化物比无机氧化剂有更大的火灾爆炸危险。(二)氧化剂遇高温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量,极易引起燃烧爆炸。特别(三)许多氧化剂如氯酸盐类、硝酸盐类、有机过氧化物等对摩擦、撞击、震动极为敏感。储运中要轻装轻卸,以免增加其爆炸性。(四)大多数氧化剂,特别是碱性氧化剂,遇酸反应剧烈,甚至发生爆炸。例如过氧化钠(钾)、氯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二苯甲酰等,遇硫酸立即发生爆炸。这些氧化剂不得与酸类接触,也不可用酸碱灭火剂灭火。(三)许多氧化剂如氯酸盐类、硝酸盐类、有机过氧化物等对摩擦、(五)有些氧化剂特别是活泼金属的过氧化物如过氧化钠(钾)等,遇水分解放出氧气和热量,有助燃作用,使可燃物燃烧,甚至爆炸。这些氧化剂应防止受潮,灭火时严禁用水、酸碱、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剂扑救。(五)有些氧化剂特别是活泼金属的过氧化物如过氧化钠(钾)等,(六)有些氧化剂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和腐蚀性。例如铬酸酐、重铬酸盐等既有毒性,又会灼伤皮肤;活泼金属的过氧化物有较强的腐蚀性。操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七)有些氧化剂与其他氧化剂接触后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放出大量热而引起燃烧爆炸。如亚硝酸盐、次亚氯酸盐等遇到比它强的氧化剂时显还原性,发生剧烈反应而导致危险。所以各种氧化剂亦不可任意混储混运。(八)有些氧化剂,如溴化银,对光敏感,在日光照射下能分解放出氧气,储运时就应避免日光直射。(六)有些氧化剂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和腐蚀性。例如铬酸酐、重铬三、消防注意事项1.仓库不得漏水,并应防止酸雾侵入。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混存混运。2.不同品种的氧化剂,应根据其性质及灭火方法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库房分类存放以及分类运输。3.储运过程中,力求避免摩擦、撞击,防止引起爆炸。对氯酸盐、有机过氧化物等物更应特别注意。4.仓库储存前后及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清扫、清洗。严防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三、消防注意事项第七节毒害品和腐蚀品一、毒害品可燃助燃毒害品是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变化,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具有可燃性或助燃性的物品。第七节毒害品和腐蚀品一、毒害品(一)毒害品分类大多数毒害品遇酸、受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或烟雾。其中有机毒害品具有可燃性,遇明火、热源与氧化剂会着火爆炸,同时放出有毒气体。液态毒害品还易于挥发、渗漏和污染环境。毒害品按其毒性大小分为一级毒害品(剧毒品)、二级毒害品(有毒品)。根据毒害品的化学组成,毒害品还可分为无机毒害品和有机毒害品两大类。(一)毒害品分类1.一级无机毒害品(1)氰及其化合物:如氰化钾等;(2)砷及其化合物:如三氧化二砷等;(3)硒及其化合物:如二氧化硒等;(4)汞、锇、铊、磷的化合物:如二氯化汞等。1.一级无机毒害品2.一级有机毒害品如有机磷、硫的化合物(农药),硫酸二甲酯等。3.二级无机毒害品如汞、铅、钡、氟等。4.二级有机毒害品如二苯汞、乙二酸等。2.一级有机毒害品(二)毒害品的特性1.有毒性毒害品的主要危险性是毒害性。毒害性则主要表现为对人体或其它动物的伤害,引起人体或其它动物中毒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造成人体或其它动物发生呼吸中毒、消化中毒、皮肤中毒。(二)毒害品的特性2.火灾危险性绝大多数有机毒害品遇到明火、高温、氧化剂等均有引起燃烧的危险,有些毒害品如二硝基氯化苯、二硝基萘酚等受强烈撞击或遇高温还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无机毒害品一般本身虽不燃,但其中的氰化物遇酸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氰化钾遇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反应剧烈,又发生爆炸的危险;磷的金属化合物如磷化锌、磷化钙等,遇酸或水分会产生剧毒并能自燃的磷化氢气体。2.火灾危险性二、腐蚀品凡是对人体、动植物体、纤维制品、金属等能造成强烈腐蚀的物品称为腐蚀物品。腐蚀物品,由于腐蚀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它可减少材料的使用寿命,对人体造成化学灼伤,造成环境污染等,所以搞好防腐工作,特别是化工生产中的防腐蚀工作,对于维护设备、增加生产、提高质量、保证安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腐蚀品(一)腐蚀物品的分类根据腐蚀物品的强度和化学组成可分为八大类:

1.一级无机酸性腐蚀物品:这类物品包括具有氧化性的强酸和遇水能生成强酸的物质,均有强烈的腐蚀性。如硝酸、硫酸、五氯化磷、二氯化硫等;

2.一级有机酸性腐蚀物品:这类物品具有强腐蚀性及酸性。如甲酸、三氯乙醛等。

3.二级无机酸性腐蚀物品:如盐酸、磷酸、四氯化铅等。(一)腐蚀物品的分类4.二级有机酸性腐蚀物品:如冰醋酸、醋酐等。5.无机碱性腐蚀物品:如氢氧化钠、硫化钾等。6.有机碱性腐蚀物品:主要为有机碱金属化合物,如甲醇钠、二乙醇胺等。7.无机其它腐蚀物品:如次氯酸钠等。8.有机其它腐蚀物品:如甲醛、酚等。4.二级有机酸性腐蚀物品:如冰醋酸、醋酐等。(二)腐蚀品的危险特性1.腐蚀性腐蚀物品与其它物品及人体等接触后,都能造成程度不同的腐蚀作用。腐蚀品对人体的伤害通常又称为化学灼伤或化学烧伤。(二)腐蚀品的危险特性

腐蚀物品对人体的化学灼伤可以由固体(如氢氧化钠、固体过氧化氢等)、液体(如氢氟酸、硫酸等)和气体(如四氧化二氮等)引起。固体腐蚀品能灼伤与它直接接触的表皮,而液体或气体腐蚀品能很快侵害人体的很大部分面积,甚至透过衣服发生作用。腐蚀品接触人体的皮肤、眼睛或进入肺里及食道时,就立即和表皮细胞组织发生反应,使细胞组织受到破坏,造成烧伤。人体内部器官被烧伤时,严重的会引起炎症甚至死亡。有毒的腐蚀品还会引起中毒。腐蚀物品对人体的化学灼伤可以由固体(如氢氧化钠

腐蚀品对金属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腐蚀,使金属制品遭到损坏。对其它物品如布匹、木材、纸张、皮革、建筑物等能发生化学反应使其遭受腐蚀破坏。腐蚀品对金属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腐蚀,使金属制品2.毒害性在腐蚀性物质中,有一部分能挥发出有强烈腐蚀和毒害性的气体,如Br2、氢氟酸、发烟硝酸、发烟硫酸、浓盐酸等,能挥发出有毒的气体和蒸气,不但能腐蚀人的肌体,还会引起中毒的危险。2.毒害性3.火灾危险性有的腐蚀品具有易燃性,如冰醋酸、醋酐、酚等遇到明火容易燃烧,从而引起火灾事故。4.具有氧化作用有些腐蚀物品,具有氧化作用,如无机酸性腐蚀品硝酸、硫酸、高氯酸等,遇到有机物(如食糖、稻草等)易氧化发热而引起燃烧。高氯酸浓度超过72%时遇热极易爆炸,则属于爆炸物品;浓度低于72%时,则属于无机酸性腐蚀品,但遇还原剂、高热等也会发生爆炸。3.火灾危险性三、消防注意事项1.要严格执行“五双管理制度”,即双人收货、双人发货、双人领料使用、双人管理、二把锁等。2.要根据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消防方法。例如氰化钠、氰化钾等氰化物失火时,绝对不可使用酸碱、泡沫、二氧化碳等灭火剂。三、消防注意事项3.在储运中应特别注意防止酸类与氰化物、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等混储混运。4.存储容器必须按不同的腐蚀性合理使用。例如:盐酸可用耐酸陶坛;硝酸、冰醋酸、醋酐等应该用铝制容器;氢氟酸用塑料容器;浓硫酸、烧碱可用铁制容器,但不可用镀锌铁桶,因锌是两性金属,与酸、强碱均起化学反应生成易燃的氢气,并使铁桶爆炸。5.有机腐蚀品的储存处应远离火种、热源及氧化剂、易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化学危险物品。6.碱类应与酸类分开储存;氧化性酸应远离易燃物品。3.在储运中应特别注意防止酸类与氰化物、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第八节放射性物品一、放射性的概念放射性物品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并且其活度和比活度均高于国家规定的豁免值的物品。通俗地讲,放射性物品就是含有放射性核素,并且物品中的总放射性含量和单位质量的放射性含量均超过免于监管的限值的物品。自然界中有铀放射系、锕放射系和钍放射系三大天然放射性元素系,其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000bg/kg。目前国家规定的豁免值是指不超过国家标准《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GB11806-2004)中规定的放射性核素的基本限值。第八节放射性物品一、放射性的概念二、放射性物品的分类放射性物品的分类:一是按其物理状态可分为固体、液体、粉末状、晶粒状、气体放射性物品;二是按其释放的射线可分为放出α、β射线放射性物品、βγ射线放射性物品、αβγ射线放射性物品和中子流;三是按其获得方法,可分为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和人工放射性物品;四是按其毒性可分为极毒、高毒、中毒、低毒;五是按其储存管理可分为一类放射性同位素、二类放射性化学试剂、三类放射性矿砂、四类涂有放射性发光剂。二、放射性物品的分类三、放射性物品事故的灾害特性(一)放射性放射性物品能自发、不断地放出人们感觉器官不能觉察到的射线。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可分为四种:a射线,也叫甲种射线;β射线,也叫乙种射线;γ射线,也叫丙种射线;还有中子流。但是各种放射性物品放出的射线种类和强度不尽一致。三、放射性物品事故的灾害特性

如果上述射线从人体外部照射时β、γ射线和中子流对人的危害很大,达到一定剂量时易使人患放射病,甚至死亡。如果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时,则α射线的危害最大,其他射线的危害较大,主要表现在对造血系统的破坏,最初表现为白细胞减少,骨髓异品等,有时呈现出类似感冒的症状。统计资料表明,氡已成为人们患肺癌的主要原因,美国每年因此死亡的达5000-20000人,我国每年也约有50000人因氡致肺癌而死亡。所以要严防放射性物品进入体内。如果上述射线从人体外部照射时β、γ射线和中子流对(二)毒害性如钋-210,它的毒性比氰化物高1000亿倍,也就是说,0.1克钋可以杀死100亿人,属于极毒性核素,它容易通过核反冲作用而形成放射性气溶胶,污染环境和空气,甚至能透过皮肤而进入人体,能长期滞留于骨、肺、肾和肝中,其辐射效应会引起肿瘤。(二)毒害性(三)不可抑制性不能用化学方法中和、物理或其它方法使其不放出射线,只有通过放射性核素的自身衰变才能使放射性衰减到一定的水平。而许多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十分长,并且衰变的产物又是新的放射性元素,而只能设法(如稀释排放法、放置衰变法、沥青固化法、水泥固化法等)把放射性物品清除或者使用适当的材料予以屏蔽。(三)不可抑制性(四)易燃性放射性物品除具有放射性外,多数具有易燃性,有的燃烧十分强烈,甚至引起爆炸,如独居石遇明火能燃烧,硝酸铀、硝酸钍等遇高温分解,遇有机物、易燃物都能引起燃烧,且燃烧后均可形成放射性粉尘,污染环境。(四)易燃性(五)氧化性有些放射性物品不仅具有易燃性,而且大部分兼有氧化性,如硝酸铀、硝酸钍等都具有氧化剂性品,其醚溶液在阳光的照射下能引起爆炸。(五)氧化性(六)辐射性生物效应放射性也能损伤遗传物品,主要在于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使一代甚至几代受害放射性污染。如1945年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不但使几十万人死亡,大批幸存者饱受放射病的折磨,引起致癌性体细胞突变,并影响后代的基因突变。(六)辐射性生物效应(七)爆炸性如钋-210盐类的放射性很强,可使其盐溶液发生辐射分解,不断产生过氧化氢和臭氧等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当钋-210的浓度较大时,由于辐射气体所产生的气压不断增加,甚至引起盛放钋盐溶液的容器爆炸。(七)爆炸性(八)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事故隐蔽性强,易造成较大面积放射性污染,处置技术要求高。在使用、储存、运输、维护、报废、退役等过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放射源泄漏事故,但受害者往往不易察觉。它可通过辐射污染空气、水进行传播,处置过程极其复杂,对泄漏源侦检、控制、个人防护、疏散救人行动都有特别的技术要求。(八)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四、扑救放射性物品火灾的基本方法(一)先派出精干人员携带放射性测试仪器,测试辐射(剂)量和范围。测试人员应尽可能地采取防护措施。

1.对辐射(剂)量超过0.0387C/kg的区域,应设置写有“危及生命、禁止进入”的文字说明警告标志牌。四、扑救放射性物品火灾的基本方法2.对辐射(剂)量小于0.0387C/kg的区域,应设置写有“辐射危险、请勿接近”警告标志牌。测试人员还应进行不间断巡回监测。(二)对辐射(剂)量大于0.0387C/kg的区域,灭火人员不能深入辐射源纵深灭火进攻。对辐射(剂)量小于0.0387C/kg的区域,可快速出水灭火或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扑救,并积极抢救受伤人员。2.对辐射(剂)量小于0.0387C/kg的区域,应设置写有(三)对燃烧现场包装没有被破坏的放射性物品,可在水枪的掩护下佩戴防护装备,设法疏散,无法疏散时,应就地冷却保护,防止造成新的破损,增加辐射(剂)量。对已破损的容器切忌搬动或用水流冲击,以防止放射性污染范围扩大。(三)对燃烧现场包装没有被破坏的放射性物品,可在水枪的掩护下第九节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监督管理一、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使用的监督管理

《消防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品,必须执行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必须执行消防安全规定。禁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储存可燃物资仓库的管理,必须执行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第九节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监督管理一、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使(一)生产、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必须具备的条件生产、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生产、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建筑和场所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有关专业防火规范;2.生产、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必须按照有关规范安装防雷保护设施;3.生产、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电气防爆标准;(一)生产、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必须具备的条件4.生产设备与装置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消防安全设施,定期保养、检验;5.易产生静电的生产设备与装置,必须按规定设置静电导除设施,定期进行检查;6.从事生产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人员必须经主管部门进行消防安全培训,经考试取得合格证,方可上岗。4.生产设备与装置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消防安全设施,定期保

易燃易爆危险品出厂时,必须有产品安全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有经法定检验机构测定的该物品的闪点、燃点、自燃点、爆炸极限等数据和防火、灭火、安全储运的注意事项。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罐装容器、包装及其标志,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大量销毁易燃易爆危险品时,应当征得所在地公安消防机构的同意。易燃易爆危险品出厂时,必须有产品安全说明书。(二)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一般审批程序对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生产,国家必须实行统一规划,严格管理。凡新建、改建、扩建生产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必须经所在地省辖市以上(含省辖市)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二)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一般审批程序1.凡生产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或个人,必须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申请办理《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审核意见书》。《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审核意见书》一般按下列程序申请办理:(1)生产易燃易爆危险品企业在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前,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呈报《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审核申报表》和有关消防资料。1.凡生产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或个人,必须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2)当地公安消防机构收到《申报表》后,按建筑工程消防审核程序办理建审手续。(3)工程竣工后,生产企业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申请工程验收。(4)凡符合消防技术规范和消防管理规定的生产企业,由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签发《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审核意见书》。(2)当地公安消防机构收到《申报表》后,按建筑工程消防审核程2.生产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呈报的有关防火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1)有立项权限政府的立项批文。(2)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当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选址意见书,厂区布置,全年主导风向,周围建筑情况,厂区周围1000m范围内的居民情况等。2.生产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呈报的有关防火(3)生产工艺情况。主要包括:生产工艺流程及安全可靠性说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护装置(如安全阀、自动报警装置、自动灭火装置)的配置及说明等。(4)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