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所得税法讲解国家税务总局1第一讲:总则(法/条第一章)
主要内容:界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确立企业所得税的管辖范围设立企业所得税的税率2一、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税法名称之争以及深层含义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法一条,条例二条)—依照中国法律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外国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一般原则:-作为投资者在我国依法设立企业-适用本法-仅在我国以机构场所从事经营活动或仅取得源泉所得的-不应局限于其名称,原则上凡具有经济组织性质的应适用本法,否则按个人征税3二、税收管辖权(一)国际税收管辖权的两个基本概念居民税收管辖-属人原则下的全面纳税义务,对我国居民企业就其来源于境内和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征税(法三条)所得来源地管辖-属地原则下的有限纳税义务,对非居民企业仅就来源于境内的所得征税(法三条,条例五-八条)通过上述两个概念的结合运用,确定跨国交易的税收后果,具体体现税收管辖权4(二)居民企业的判定标准
(法二条,条例三、四条)注册地或实际管理机构在境内--从原法双重具备改变为单一具备—对原税法的延续和发展--坚持以依法注册地为基本判定标准—注重法律形式,易操作,但也易规避。--实际管理地标准—注重经济实质,合理,但不易操作。5(三)实际管理机构的判定(条例四条)实际管理机构定义:主要考虑日常管理地(如企业管理层所在地)、财务处理地(如企业帐簿保存地)、经营决策地(如重要股东居住地或董事会议召开地)等。注重日常管理地,但都不构成唯一决定性因素。国际现状及趋势:两者结合,从所得源于经营决策地理论,发展到实践上注重经营实质实施地,成文法原则加案例法形成具体判定标准我新法改变规则的原因国际上从注重来源地管辖向注重居民管辖转移反规避的需要(注册外迁、外国公司/海归公司实质在华运营)-跨国公司管理总部?与税收协定衔接-承认国内法标准/双重居民6(四)非居民企业纳税义务营业利润(包括销售货物、提供劳务等)--机构、场所概念既用于分辨营业利润,又是征税的方法(法二条三款、条例五条)--与居民企业大致相同的税收待遇非营业利润--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纳税(税法第三条第三款)--源泉扣缴机制7(五)机构、场所-不等同于商务概念-实际联系概念及运用(条例八条)•实际联系包括与产生所得有关的财产和权利等经济要素方面的实质性联系(拥有、管理、控制)•实际联系与引力原则相区别8(五)机构、场所(续)-营业代理人视为机构场所问题—反规避的需要-内包业务与外包业务保持平衡(条例五条二款)-适应新经济活动的发展问题—电子商务等-与税收协定常设机构的关系延续时间限定辅助性或准备性活动独立地位和非独立地位代理人9营业代理人税收后果示例某外国企业在中国设立销售机构,从境外购进价值为50的商品,以100销售给境内的用户,销售过程仅发生20人员工资.20的个人所得和30的企业利润均应在中国纳税如果将员工转为销售代理,代理报酬仍为20,其他情形同上,仅就20在中国纳税吗?--营业代理视同机构、场所10(六)非营业利润来源地判定1、财产转让所得(条例七条)—不动产转让、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按财产坐落或称法定存在地判定-注重经济来源地—动产转让所得按转让该项财产的企业或机构场所的所在地判定-注重收益者所在地11(六)非营业利润来源地判定(续)2、投资性(权利)所得:—按支付或负担者所在地标准-注重衍生所得的权利的使用地—有限列举股息红利等权益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其他所得-由国务院财税部门确定(担保费所得)12(七)所得来源地的确定方法
先确定所得类型(劳务/权利/财产?)再分别确定来源地13(八)判定所得来源地的国际税收意义
与国际一般判定标准一致,减少重叠,留有依照税收协定协商的空间对非居民纳税人:我国有权征税且优先征税对居民纳税人:有效实施全球所得税收管辖,并承担境外所得的税收抵免义务(与来源国分享征税权)14第二讲应纳税额(法/条第三章)
主要内容:定义应纳税额--税法第二十二条确定境外所得税收制度-抵免法(税法第二十三条)-分国不分项抵免限额(条例七十八条)-间接抵免(税法第二十四条)15一、境内外所得应纳税总额的计算(税法第三、二十二条)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年度申报时为境内外所得总额,境外所得不采取年度期间预缴减免税额和抵免税额:税收优惠规定中直接减、免、抵的税额,不包括减记的收入额和加记的费用额公式中的应纳税额再抵免境外所得已纳的境外所得税额后为实际应缴的税额16二、抵免法的目的资本输出中性--保持境内所得和境外所得税负的平衡税收公平--纵向平衡和横向平衡17三、抵免限额的目的保障国内税收收入-避免境外税收抵免冲击国内收入某居民企业境内所得100,境外所得100,外国税收50,国内所得税税率25%,如果没有抵免限额,则当期应纳税额全部被外国税收抵消,当期100的境内所得也不需要缴税?18四、分国不分项抵免限额的意义贯彻资本输出中性原则,消除境外所得相比境内所得不同的外国税收抵免效应某居民企业已在A国从事经营活动,产生A国所得100,缴纳A国税收40。现有一个投资本国或者B国的机会,国内投资与B国投资的税前收益均为100,国内税率25%,B国税率15%
19(一)境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