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代候官考述
汉代的后官员是宋代历史记录中罕见的一个名字,但也容易混淆。候官,或指观测日月星辰等天象物候、占卜吉凶为朝廷提供天象预警的职官,如《汉书·王莽传》载:“又候官奏月犯心前星,厥有占,予甚忧之。”[1](P4159-4160)或指分布在汉王朝境内的军事候望机构,如《汉书·地理志》中敦煌郡“敦煌县”注“中部都尉治步广候官”[1](P1614)。《后汉书·郡国志》:“张掖属国户四千六百五十六,口万六千九百五十二。候官、左骑千人、司马官、千人官。……右凉州刺史部,郡十二,县、道、候官九十八。”[2](P3521)然而,史书记载仅如此类,且极为简略。上世纪20年代以来,在敦煌、额济纳河流域等地区先后出土了大量的汉代简牍,与之相应,国内不少地区还有涉及候官的汉代印章、封泥等材料出土,为我们认识汉代候官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资料。从性质判断,出土文献记录的候官,主要为汉王朝疆域内的军事候望机构,大多设置在汉王朝的边境地区,其中以河西地区尤为集中,而在内地亦有候官设置。这样的机构分布广泛,地位重要,是研究汉代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由于材料或研究视野的局限,候官的历史作用常常被学界忽视或低估。简牍中记录的边塞候官,以永田英正、吴昌廉、李均明等先生的研究为代表,学者们研究和讨论的居多。内地所置的候官却因资料少见而罕有学者关注[3](P401-409)。综合来看,新旧居延汉简和近年来公布的肩水金关汉简等资料一、与匈奴、少数民族势力的关系西汉前期,汉王朝与少数民族之间既有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存在尖锐的矛盾。汉与匈奴之间,以及与西南夷和东瓯、闽越、南越等少数民族势力之间都发生过激烈的对抗和冲突。出土文献资料表明,在汉朝辽阔的边境地区,设置有数量众多的候官,这是汉朝因应形势需要、维护边防安全的重要举措。(一)汉代边境郡的立候官汉王朝北方边境候官的置立,源于汉廷和匈奴势力的斗争。《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在秦末战乱之时开始强大,“是时汉兵与项羽相距,中国罢于兵革,以故冒顿得自强,控弦之士三十馀万。……而南与中国为敌国”[4](P2909)。汉初国力贫弱,被迫采取和亲政策。汉文帝曾说:“今匈奴内侵,军吏无功,边民父子荷兵日久,朕常为动心伤痛,无日忘之。今未能销距,愿且坚边设候,结和通使,休宁北陲,为功多矣,且无议军。”[4](P1242)汉文帝以匈奴入侵给吏民带来战乱之苦为由,主张巩固边防、加强防御。其中的“设候”,当指设置承担候望军情之职的候官等机构。至武帝时汉王朝国力强盛,开始对匈奴采取进攻性策略。一方面派遣张骞通使西域,以断匈奴右臂;一方面派遣卫青、霍去病等用兵匈奴,直接武力征服。至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4](P2911),汉王朝占领了朔方至河西的大片土地。同时,汉王朝开始建置郡县,修筑障塞,修渠垦殖,实行军屯[5](P11-13)。在此背景之下,边郡地区纷纷置立候官。这些候官主要是在边塞防线之上,率领部隧吏卒候望敌情、传递烽火,担当防御匈奴、羌等少数民族势力侵袭之责的军事机构。《汉书·武帝纪》:“匈奴入定襄、云中,杀略数千人,行坏光禄诸亭障。”颜师古注:“汉制,每塞要处别筑为城,置人镇守,谓之候城,此即障也。音之向反。”[1](P201-202)这里的候城即候官所在之城,亦称鄣或障。汉代“障”字或作“鄣”,在居延汉简中甚为常见。在边塞防御体系中,候官的作用无可替代。《汉书·赵充国传》载,赵充国上书汉宣帝说:“窃见北边自敦煌至辽东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列隧有吏卒数千人,虏数大众攻之而不能害。”[1](P2989)数千吏卒承担起维护边防安全的职责,其中统率吏卒候望军情的候官功不可没。《汉书·地理志》所载汉朝疆域从西到东,设置有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北地、上郡、五原、乐浪等北边八郡,共有十二障。这些障,多数注明是都尉治所所在,没有注明的部分障,如敦煌郡之鱼泽障,《汉书·孙宝传》有“上以林朋党比周,左迁敦煌鱼泽障候”[1](P3261)。敦煌汉简1871简有“今迁为敦煌鱼泽候守丞”[6](P292),则知鱼泽障为候官障。其它如五原郡之石门障、乐浪郡之云障等,也应为候官障。出土文献资料显示,汉境北部诸郡有不少候官史书失载。如北地郡有北部候官。居延汉简336·13、336·12、340·9中有“都尉丞何望功一劳三岁一月十日北地北部鄣候杜旦功一劳三岁”,其中杜旦为“北地北部鄣候”,即北地郡北部候官之候。五原郡有五原候官。故宫博物院藏有西汉武帝时的两面铅印,印文一面为“五原都尉章”,另一面为“五原候印”[7](P41)。五原候即为五原候官之候。为何都尉与候印章合一,目前尚未可知。代郡有高柳候官。汉印中还有“高柳塞尉”[8](P62)。据《汉书·地理志》:“代郡,秦置。……高柳,西部都尉治。”[1](P1622)高柳为代郡属县,西部都尉治所所在地。高柳塞尉,当指西部都尉所辖高柳候官之塞尉。汉简所见边塞防御组织中常以候官名塞,如“甲渠候官塞”称“甲渠塞”。每塞各设塞尉作为候的属吏,秩为二百石[9](P51)。渔阳郡有长平候官。汉印有“渔阳长平候”[8](P107)。《汉书·地理志》载:“渔阳郡。秦置。莽曰通路。……要阳,都尉治。”[1](P1623-1624)要阳县设有渔阳都尉,而不见有“长平”之名。长平候当为渔阳都尉统辖下的长平候官之候。定襄郡有却胡候官。汉印中有“得降却胡候”[8](107)。得降,为王莽时定襄郡名改称。《汉书·地理志》:“定襄郡,高帝置。莽曰得降。属并州。……武进,白渠水出塞外,西至沙陵入河。西部都尉治。莽曰伐蛮。襄阴,武皋,荒干水出塞外,西至沙陵入河。中部都尉治。……武要,东部都尉治。莽曰厌胡。定襄,莽曰著武。”[1](P1620)定襄郡设有西部、中部、东部共三都尉,其下候官不在少数,却胡候官为其中之一。(二)西汉及以后汉初或以后西汉后期诸郡的候望防御机构在汉朝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征服和经营过程中,候官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汉代印章、封泥等材料,可以为候官的设置提供证明。武都郡有武都候官。汉印有“武都候印”[10](P127),武都郡为汉武帝时所置之郡。《史记·西南夷列传》:“南越破后,及汉诛且兰、邛君,并杀筰侯,冉駹皆振恐,请臣置吏。乃以邛都为越巂郡,……广汉西白马为武都郡。”[4](P2997)《汉书·地理志》载:“武都郡,武帝元鼎六年置。莽曰乐平。……县九:武都,东汉水受氐道水,一名沔,过江夏,谓之夏水,入江。”[1](P1609)“武都地杂氐、羌,及犍为、牂柯、越巂,皆西南外夷。”[1](P1646)可知,武都县为武都郡治所在,武都候官应在县境之内。武都郡为氐、羌等少数民族势力聚集之地,两汉之时曾经多次发生变乱,汉朝不遗余力在此平叛戡乱并加以经营。汉昭帝时,“武都氐人反,遣执金吾马适建、龙额侯韩增、大鸿胪广明将三辅、太常徒,皆免刑击之”[1](P3843),“后复率击武都反氐”[1](P225)。光武帝时,“参狼羌寇武都,陇西太守马援讨降之”[2](P60),“参狼羌寇武都,败郡兵,陇西太守刘盱遣军救之,及武都郡兵讨叛羌,皆破之”[2](P84)。汉安帝时,“先零羌寇武都、汉中,绝陇道”[2](P221)。汉顺帝时,“武都塞上屯羌及外羌攻破屯官,驱略人畜”[2](P264)。武都统辖的边塞之上,叛乱时起,武都候官等这样的候望防御机构当不在少数。九真郡有胥浦候官。出土汉代封泥有“胥浦候印”字样。《汉书·地理志》:“九真郡,武帝元鼎六年开。……县七:胥浦,莽曰驩成。……无切,都尉治。”[1](P1630)王人聪认为,胥浦为县名,冠于“候”字之前不合汉官印文例,应为南越国之官印[11](P135-137)。这种看法并不妥当,如简牍资料中有县的名称与候官之名相同的例子,汉张掖郡有居延县,亦有居延候官,酒泉郡有会水县,也有会水候官(详见下文)。这些候官之长称居延候、会水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汉武帝时,平南粤,“上便令征西南夷,平之。遂定越地,以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珠厓、儋耳郡”[1](P188)。九真郡为汉王朝平定西南夷时所置,胥浦县为郡治所在,“胥浦候”应为胥浦候官之候。九真郡是民族矛盾冲突较为集中之地。光武帝时,“交阯女子徵侧及女弟徵贰反,攻没其郡,九真、日南、合浦蛮夷皆应之,寇略岭外六十余城”[2](P838)。汉安帝“建康元年,日南蛮夷千余人复攻烧县邑,遂扇动九真,与相连结”[2](P2839)。汉桓帝时,“九真蛮夷叛”[2](P302)。民族矛盾斗争激烈、战事不断,作为候望敌情、为汉王朝提供军事预警的候官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机构。苍梧郡有苍梧候官。汉代封泥有“苍梧候丞”字样[8](P50)。《汉书·地理志》:“苍梧郡,武帝元鼎六年开。莽曰新广,属交州。”[1](P1629)苍梧郡为汉武帝时平定西南夷之后所置。苍梧候丞指苍梧郡苍梧候官之丞。类似的辞例,汉简多见,如“肩水候丞”(306·20)指肩水候官之丞。敦煌汉简483有“玉门候丞”[6](P238),指玉门候官之丞;简1685有“大煎都候丞”[6](P284),指大煎都候官之丞。豫章郡有豫章候官。汉封泥有“豫章候印”[10](P126)。《汉书·地理志》:“豫章郡,高帝置。莽曰九江。……县十八:南昌,莽曰宜善。……新淦,都尉治。莽曰偶亭。”[1](P1593)在汉王朝疆域中,豫章一度处于汉廷与闽越、南粤等少数民族势力碰撞的前沿。汉武帝元鼎五年,南粤反,汉军出师征伐,“令诸校留屯豫章梅领待命”[1](P3861)。豫章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新淦有豫章都尉,豫章候官应为其辖属候官之一。汉王朝疆域南北边境诸郡,大多处于与少数民族势力斗争的前沿,候官作为常态化的军事防御、管控边民人口流动的机构,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随着统治力量的消长变化、统治区域的扩大或缩减、边境政治局势的稳定或动荡,候官等屯戍机构和边塞亭障烽燧等防御体系会随之发生变化,诸多边郡候官的存立兴废也会有一定的差别。其中汉王朝疆域西北部的河西地区,敦煌汉简记录的屯戍活动最早为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3年),最晚在汉桓帝元嘉二年(153年)[12](P1、156),候官等屯戍机构存在长达260余年,值得专门研究。二、河西地区的候官整体样态研究河西地区是汉王朝反击匈奴并向西北扩充势力的战略重地,在边郡防御体系中候官有着重要地位,前贤已经做过不少研究。但由于研究材料、方法或角度的局限,这些研究并未能揭示河西地区候官的整体样貌。敦煌汉简、居延汉简等材料中有大量河西地区候官活动的记录,张掖、敦煌、酒泉、武威等河西四郡设置有数量不等的候官,以下对这一地区候官的分布和设置情况进行综合考察。(一)背景书:“甲渠”至“鹿”陈梦家对居延汉简所见张掖郡内居延、肩水都尉府下辖候官做了统计,具体如下:居延都尉辖:居延、遮虏、殄北、甲渠、卅井等候官。肩水都尉辖:肩水、橐他、广地、仓石、庾等候官[9](P71)。新旧居延简及后出土的西北汉简资料证明,张掖郡内设置的候官总数当不止上述两都尉之下的十个候官。以下涉及张掖郡的候官资料可见:1.甘露四年戊寅朔甲午甲渠鄣守候何齐移肩水金关令史□罢军徙补觻得临谷候官令史书到案籍内如律令73EJT5:68A[13](P112)2.诣靡谷守候居延左尉正月丁酉夜大半当曲卒辅受收降卒□付卅井卒常界中八十里定E.P.T52:2153.张掖封浅塞尉73EJT37:39[14](P35)4.□为且鹿伏牛隧长73EJT30:196[15](P200)5.□且鹿候长73EJT37:1282[14](P200)6.觻得一诣靡谷候官四月癸卯□鹿候官卒朋夜食时□73EJT33:4[14](P2)7.北出七封三封张掖大守章诣居延府其二封诏书六月□□辛丑起二枚角□塞尉诣广地□肩水一枚杨成掾□诣肩水一封都尉诣肩水73EJT23:804B[16](P221)8.一石八斗以食萃彭候丞青北出三人十一月尽壬子十日积73EJF1:32[14](P281)9.氐池塞尉敦煌南□里119·53简1出土于肩水金关遗址,简文中“守候何齐移肩水金关令史□罢军”,其中一字不识,似应为令史罢军的姓氏。简文内容是关于甲渠鄣守候移文肩水金关,甲渠候官的令史“□罢军”将迁补觻得临谷候官令史之缺,希望金关按照律令准其入关。“觻得临谷候官”,说明临谷候官设在觻得县境内。觻得是张掖郡治所在,临谷候官当在张掖郡境之内。简2简文有缺损,从内容判断是居延左尉发往靡谷守候的文书传递记录。从记录的邮书传递路线看,戍卒从收降亭向南传递至当曲隧,再传至卅井候官的戍卒,属于南行文书。而居延左尉是居延县左尉,位于居延屯戍区内,简文“诣靡谷守候”证明是南行发给靡谷守候的。“靡谷守候”之前没有添加其所属的郡名,则可以认为与居延县以及肩水金关、肩水金关所属的肩水候官同在张掖郡统辖之内。张掖郡设置有临谷候官和靡谷候官,此可补史籍之缺。从内容看,简3应是残缺的传递文书记录,简文中有“张掖封浅塞尉”。而简E.P.T48:118、E.P.T65:328中有“张掖甲渠塞尉”,指的是张掖郡甲渠候官的塞尉。按辞例判断,“张掖封浅塞尉”应指张掖郡封浅候官的塞尉,则知张掖郡境内有封浅候官。简4、简5有“且鹿伏牛隧长”“且鹿候长”,其中的“且鹿”应为且鹿候官的省称。同样的辞例在新旧居延简中多见,如“甲渠万岁隧长成敢言之”(6·8),万岁隧长为甲渠候官所属之隧长,省称为甲渠万岁隧长。而“甲渠高沙隧长”(E.P.T5:70)、“甲渠万年隧长”(E.P.F22:847)与之类似。简4·9有“故甲渠候长唐博叩头死罪博前为甲渠鉼庭候长”,唐博为甲渠候官下属鉼庭部的候长,也可省称为甲渠候长。简E.P.T68:165“赵氏为甲渠候长署第十部”,可知赵氏是署理甲渠候官第十部的候长,可称为“甲渠候长”。这样看来,“且鹿”应为候官之名。简6是文书传递记录,与简4、5同出于肩水金关遗址,其中的“□鹿候官”,因断简“鹿”字之前的字无法释读,但很可能是指“且鹿”。简6中提到“觻得一诣靡谷候官”,“觻得”为张掖郡治所在,位于肩水金关之南,则该简为南行文书传递记录。简文“□鹿候官”及前缺部分,按照汉简中传递邮书时的记录方式,应为“一诣且鹿候官”。靡谷候官在张掖郡境内,简中所见且鹿候官之前省却郡或都尉府名称,则应指张掖郡内之候官。简7是较为完整的文书传递记录。其中的“角□”,“角”之后属不可释读的字,字迹潦草模糊,从字形上看应是“得”字的草写。“角得”指张掖郡治所在地“觻得”,也是张掖郡的属县。由于“觻”字形体复杂,在简中书写不便,常写为“角”或“乐”字代替。73EJT24:248有“作者角得广昌里韩况”,而简37·35有“候长觻得广昌里公乘礼忠”。说明“角得”即是“觻得”[17]。简73EJT8:105整理者注明是习字简[16](P281),其中有“觻得角得得得”。觻得、角得同简出现,可见“角”是“觻”的省写,是时人的习惯作法。由此,“角□塞尉”即“觻得塞尉”,也即觻得候官塞尉,觻得候官应设置在觻得县内。简8出土于肩水金关,从性质上判断,是金关给过往的名为青北的萃彭候丞等三人廪给粮食的记录。“萃彭候丞”当指萃彭候官之丞,类似的情况如“肩水候丞”(306·20)指肩水候官之丞,“玉门候丞”(敦煌汉简483A)指玉门候官之丞[6](P238),“大煎都候丞”(敦煌汉简1685)指大煎都候官之丞[6](P284)。我们认为,简文省去了萃彭候官归属的郡、都尉府的名称,应属于张掖郡内的候官。简9“氐池塞尉”指氐池候官塞尉。氐池,据《汉书·地理志》:“张掖郡,故匈奴昆邪王地,……县十:觻得,千金渠西至东涫入泽中。……氐池,莽曰否武。”[1](P1613)可知氐池候官设置在张掖郡氐池县境内。简文中还有一些张掖郡候官的资料值得注意。如肩水金关汉简73EJT23:91:“□□□元年十一月己亥□□张掖□□北鄣候□移过所……一寸□□。”尽管简文图版模糊,“张掖□□北鄣候”有两字不识,可以肯定的是“□北鄣候”应指张掖郡“□北候官”之候,“□北”则为张掖郡所辖候官。简中尚有没有明确注明何郡的候官资料,如简E.P.F8:1“隧即广北当山隧长李同八月十九日去署亡至二十日”。“广北当山隧”按辞例与简4“且鹿伏牛隧”类似,当指“广北候官当山隧”。广北候官简文只有一例,该简出土于甲渠候官遗址,内容记述隧长李同私自离开署所之事,目的可能是上级为了通告甲渠候官等屯戍机构有关犯罪人员的追究和处罚情况,以儆效尤。我们推测,广北候官与甲渠候官一样当在张掖郡内,其他郡类似的文书不可能出现在甲渠候官遗址。(二)都长制诸候官敦煌郡的候官设立情况,学者王国维曾有深入的研究[18](P127-129)。在此基础上,吴礽骧考证敦煌郡主要有以下候官:玉门都尉辖:玉门、大煎都二候官。中部都尉辖:平望、吞胡、破胡、万岁等四候官。阳关都尉辖:雕秩等候官宜禾都尉辖:广汉、美稷、昆仑、鱼泽、宜禾等五候官。郡长史直属:都偃泉、柳谷、益广、广校、屋兰候官。吴礽骧提出,《汉书·地理志》载“中部都尉治步广候官”,是由西汉晚期“破胡候官”更名所得[5](P48)。根据敦煌汉简717简[6](P566),阳关都尉下的“雕秩候官”应为“稠秩候官”。(三)酒马机关所置之候即为酒候。《汉书地理志》载酒泉郡境内的候官设置,史籍记载很少。《汉书·律历志》有“乃选治历邓平及长乐司马可、酒泉候宜君、侍郎尊及与民间治历者”[1](P975),《汉书·赵充国传》有“长水校尉富昌、酒泉候奉世将婼、月氏兵四千人”[1](P2980),其中酒泉候宜君、酒泉候奉世应为酒泉候官之候。我们在肩水金关汉简里面发现了酒泉郡境内候官的资料:10.酒泉会水候官不知何马二匹骆牝齿四岁久左脾73EJC:315[19](P210)11.酒泉西会水富昌里公乘郭歆年卌八大车一辆73EJT37:1160[14](P186)简10说明酒泉郡有会水候官。《汉书·地理志》:“酒泉郡,武帝太初元年开。莽曰辅平。……县九:禄福,……会水,北部都尉治偃泉障。东部都尉治东部障。莽曰萧武。”[1](P1614)由此可知,酒泉会水县境内有北部都尉治所和东部都尉治所。而会水候官,当是会水县之内设置的候官。该候官可能是酒泉北部或东部都尉辖属之候官。简11的“酒泉西会水富昌里”,则可以说明会水候官应在酒泉郡境之西。(四)西汉河西诸郡的候官机构史籍中无武威郡设置候官的明确记载,但《汉书·地理志》“武威郡”下有:“休屠,莽曰晏然。都尉治熊水障。北部都尉治休屠城。”[1](P1612)武威郡设有两个都尉府,其下也应设置有一定数量的候官机构。综合统计,简牍所见汉代河西四郡有三十五个候官,其中以张掖、敦煌二郡数量居多。从两汉之际汉王朝疆域的地理形势看,此二郡与匈奴等少数民族势力范围接壤,处于汉匈双方斗争的前沿,军事战略价值较武威、酒泉更为重要。因此郡境之内候官众立,反映在简牍中则出现了诸多候官的名称。三、军事机构候官的设置按汉代的边郡制度和防御体系,边郡广置候官是维护汉王朝边境安全的必要政治举措,而在内郡,军事机构候官的设置有其特殊的意义。出土材料中反映的内郡候官的设置状况,应该与汉王朝的政治形势和战略布局密切相关,充分显示了汉王朝的战略考量。(一)茂陵县在汉政权统治范围中的地位肩水金关汉简73EJT21:114有:移书到明白扁书乡官亭里市里谒善令吏民皆知之督遣都吏……捕部界中得归二千石以下反□□□重事=当奏闻毋忽如律令茂陵第八鄣候破胡等购钱□□[16](P44)该简是购赏追捕犯罪的茂陵第八鄣候破胡的公文。茂陵是汉代京师三辅之一右扶风辖属之县。《汉书·地理志》:“右扶风,……武帝建元六年分为右内史,太初元年更名主爵都尉为右扶风。……茂陵,武帝置。户六万一千八十七,口二十七万七千二百七十七。莽曰宣城。”[1](P1547)简文有“茂陵第八障候”,则茂陵县境内至少设置有八个候官障,与史书记载的内地郡县候官设置几近缺无的情况存在极大反差,其中的原因值得推究。茂陵处于京畿重地,历来受到汉王朝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汉书·武帝纪》:“(建元二年)夏四月戊申,有如日夜出。初置茂陵邑。”[1](P158)简E.P.T59:582有“长安至茂陵七十里”,可知茂陵紧邻长安,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汉书·主父偃传》载:“(主父偃)又说上曰:‘茂陵初立,天下豪桀兼并之家,乱众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上又从之。”[1](P2802)汉武帝听从了主父偃的建议,终汉武之年,数次迁徙郡国豪杰吏民于茂陵,如《汉书·武帝纪》载,“(建元三年)赐徙茂陵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1](P158)、“(元朔二年)又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1](P170)、“(太始元年)徙郡国吏民豪杰于茂陵、云陵”[1](P205)等。汉廷任命治才之臣对茂陵地区严加治理和控制。《汉书·张汤传》载,张汤曾任茂陵尉[1](P2638)。《汉书·魏相传》载,魏相曾任茂陵令,因捕杀御史大夫桑弘羊的门客等不法之徒,使风纪振肃,“茂陵大治”[1](P3132)。茂陵作为豪杰大姓、奸猾吏民聚集的地方,朝廷政局不稳之时最易产生动荡。《东观汉纪·梁统传》载:“(汉哀帝)元寿二年,三辅盗贼群辈并起,至燔烧茂陵都邑,烟火见未央宫,前代所未尝有。”[20](P605)《汉书·翟方进传》:“初,三辅闻翟义起,自茂陵以西至汧二十三县盗贼并发,赵明、霍鸿等自称将军,攻烧官寺,杀右辅都尉及斄令,劫略吏民,众十余万,火见未央宫前殿。”[1](P3437)像西汉末年茂陵这样的汉王朝统治核心区域,变生肘腋之间将严重威胁帝国的统治,若无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严密的防御体系作为后盾,汉廷覆亡即在朝夕之间。有鉴于此,茂陵小小县邑设置八个或更多的候官就是可以理解的了。汉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是为三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元鼎四年更置三辅都尉、都尉丞各一人。”[1](P736)三辅设都尉,茂陵县内的候官当受三辅都尉统领。京畿之地,传世史籍虽不见其设置候官的记载,汉简却提供了佐证。(二)胶西郡及延乡郡除了茂陵这样的畿辅之地,汉王朝在内地一些地位重要的郡国亦设置了一定数量的候官。罗福颐曾据出土汉代王国印章认为,西汉王朝设有候官[8](P43)。从政治版图说,汉初诸侯王国以齐为大。汉高祖六年,田肯建言说:“夫齐,东有琅邪、即墨之饶,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浊河之限,北有勃海之利。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故此东西秦也。非亲子弟,莫可使王齐矣。”此后,刘邦分封“子肥为齐王,王七十馀城,民能齐言者皆属齐。”[4](P382-384)齐国辖七十城,可谓地域广大。出土汉代印章、封泥中,有与齐地候官相关的资料,可以弥补史籍之缺。胶西候官。汉印中有两方“胶西候印”,印皆为方形,一为瓦纽,一为鼻纽。罗福颐引《汉书·高武王传》《世系表》认为,此为胶西国之候官[8](P43)。而出土封泥中,有圆形“胶西候印”[10](P126)。印章形状不同,可能是不同时期的缘故。胶西国始于汉文帝后元三年(前161年),文帝以齐悼惠王刘肥诸子分齐地为王,刘卬为胶西王[4](P2005)。汉景帝三年(前154年),胶西王参与七国之乱,失败后被诛灭,地入于汉。随后,汉景帝封子刘端为胶西王,“立四十七年薨,无子,国除。地入于汉,为胶西郡”。直到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胶西国除,为汉胶西郡[1](P2419)。胶西郡直到汉宣帝“本始元年更为高密国”[1](P1635)。这里的胶西候官,也可能指胶西郡之候官。菑川候官。汉印中有“菑川候印”。罗福颐认为,西汉有二菑川国,始封者一为刘贤,一为刘志,同是齐悼惠王子。此为菑川国之候官[8](P44)。济南候官。汉印中有两方“济南候印”,罗福颐考证为济南国之候官[8](P44-45)。《汉书·地理志》载:“济南郡,故齐。文帝十六年别为济南国。景帝二年为郡。”[1](P1581)此济南候官也可能为汉景帝二年后济南郡设置的候官。临菑候官。汉封泥中有两款“临菑候印”,印章呈圆形[10](P127)。临菑,汉籍中亦作“临淄”或“临甾”。《汉书·地理志》:“齐郡。秦置。莽曰济南。县十二:临淄,师尚父所封。……北乡,侯国。莽曰禺聚。平广,侯国。台乡。”[1](P1583)临淄为齐郡首县,郡治所在。印文显示临淄有临淄候官。城阳候官。汉封泥中有两款“城阳候印”[10](P126),印章皆呈圆形。《汉书·地理志》:“城阳国,故齐。文帝二年别为国。莽曰莒陵。……县四。”[1](P1635)城阳候指城阳候官之候。琅琊候官。汉封泥有“琅琊候印”[10](P126),印章呈圆形。琅琊,汉籍作“琅邪”。汉初“哀王八年,高后割齐琅邪郡,立营陵侯刘泽为琅邪王”[4](P2000)。琅琊短时期内曾为王国。《汉书·地理志》:“琅邪郡,秦置。莽曰填夷。属徐州。……县五十一:东武,莽曰祥善。……琅邪,越王句践尝治此。”[1](P1585-1585)琅琊候官应设置在琅琊县境内。延乡候官。汉封泥有“延乡候印”[10](126)。据《汉书·地理志》,延乡为千乘郡所辖之县。“千乘郡,高帝置。莽曰建信。……县十五:千乘,有铁官。……平安,侯国。……延乡。”[1](P1580)延乡候官当设在千乘郡延乡县境内。上列七个候官皆属齐地。《汉书·地理志》载:“齐地……东有甾川、东莱、琅邪、高密、胶东,南有泰山、城阳,北有千乘,清河以南,勃海之高乐、高城、重合、阳信,西有济南、平原,皆齐分也。”[1](P1659)其中胶西、菑川、济南三候官,罗福颐认为是侯国的属官,候为诸侯国所置官吏[8](P44-45)。我们认为,在汉武帝之前,诸侯国的候官由诸侯设置,而在武帝之后,候官则由汉廷设置,候由汉廷任免。因此,严格意义上武帝之后各郡国的候官应属于汉廷统辖之下的机构,候为汉廷所置官吏。据《后汉书·百官志》,汉初分封诸侯,诸侯王国除了丞相由汉廷所置之外,御史大夫以下皆由王国自行设置。七国之乱后,汉景帝废除诸侯王的治民之权,减省其主要属官。汉武帝时“改汉内史、中尉、郎中令之名,而王国如故,员职皆朝廷为署,不得自置”[2](P3627)。武帝之后,诸侯王国四百石以上官吏皆由汉廷任命[1](P2154)。而候的秩级分为六百石、比六百石两种[21](P37),无疑应为汉廷除授。如此说来,齐地诸侯郡国候官的设置,很大程度上是汉王朝旨在防范诸侯国势力、维护地方稳定的政治举措。齐地地域广大,自刘肥始封,此后齐分七王。汉景帝时,“吴王濞、楚王戊、赵王遂、胶西王卬、济南王辟光、菑川王贤、胶东王雄渠反,发兵西乡”[4](P440)。胶西、济南、菑川、胶东诸王参与七国之乱。汉武帝时,颁行推恩令,王国裂封,侯国众多。如琅琊郡辖县五十一,其中有侯国三十一,渤海郡有侯国八,平原郡有侯国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进度安排
- 《研究生单招复习题》课件
- 《园林及植物配置》课件
- 艺术场馆经济效益评估-洞察分析
- 眼眶减压术研究-洞察分析
- 塑料原料供应风险应对-洞察分析
- 语义相似度度量模型-洞察分析
- 虚拟现实手术模拟-第2篇-洞察分析
- 隐私保护增强学习-洞察分析
- 虚拟环境下的保险理赔调查-洞察分析
- MOOC创新创业与管理基础(东南大学)
- 快速出具旧机动车评估报告
- 人员保有培训课件
- 中职课程思政说课比赛 课件
- 台大欧丽娟《红楼梦》公开课全部笔记
- 公司报价管理办法
- 农贸市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2019-2020完整实施方案模板
-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各课及单元同步检测试卷【含答案】
- T梁湿接缝及横隔梁施工方案
- 挂篮检查验收记录表
- 小学劳动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