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马克思劳动所有权思想的争论关于马克思劳动所有权思想的争论与澄明基于对伍德与科恩观点的评析
现在,随着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所有权思想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特别是在国内外学术界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否批判资本主义”的伟大讨论中,我们获得了不同的看法和理论争论,并引起了文本和理论之间的纠纷。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反对从劳动所有权出发谴责资本主义的不正义性,并将劳动所有权作为资产阶级法权观念加以拒斥;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劳动所有权是马克思正义理论的根基性原则,构成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剥削的规范依据。总体来看,争论的内容既包括劳动所有权的本质属性、马克思对劳动所有权的看法等基本问题,又延伸至资本主义批判、当代自由主义正义理论批判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关涉马克思审视具体道德范畴的基本观点和独特视角,更关涉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核心命题和建构路径,在上述意义上,马克思的劳动所有权思想亟待从文本和理论的双重维度上得到彻底的澄明。一、劳动所有权批判资本主义不正义的依据对马克思劳动所有权思想的当代解读和争议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自英美马克思主义学界兴盛的对马克思正义理论的论辩,最初产生分歧的焦点在于马克思是否赞成正义话语以及是否诉诸劳动所有权批判资本主义的不正义性,然后过渡到马克思对劳动所有权持何种态度。其中,以美国马克思主义者艾伦·伍德和英国马克思主义者G.A.科恩作为马克思反对劳动所有权和马克思肯定劳动所有权这两种观点的代表性学者。伍德认为马克思反对正义话语并从未基于正义批判资本主义,他对马克思拒斥劳动所有权的论证也是在这一语境下提出的。伍德指出,在当代关于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争论中,一些学者诉诸劳动所有权理论来论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不正义的批判,这是一种强加给马克思的论辩,马克思同时代的庸俗社会主义者也曾这么做并遭到过马克思的批判。这种观点将资本主义的不正义性归结为资本家无偿占有本应属于工人的劳动成果。具体而言,工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在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创造了新增的价值,而按照劳动所有权理论,人的身体和劳动正当地属于他们自己,那么由工人劳动增殖的全部产品和价值在权利上应当属于工人所有。由于资本家无偿占有了工人生产的部分价值(剩余价值),拿走了本应属于工人的所有物,因此,马克思判定资本主义剥削是不正义的。由此,伍德认为,当代马克思主义者不应该坚持劳动所有权理论,也不应把劳动所有权作为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不正义的规范依据,否则就会曲解马克思的本意并且造成理论上的倒退。“那些坚持要在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话语中寻找一些类似于劳动所有权理论等‘正义原则’的人们,无非是把马克思的批判倒退至当时社会主义学者的水平上,而这样的水平却是马克思要尽力摆脱的。”另一个引起争论的观点来自科恩。与伍德的看法相反,科恩认为,马克思正是以劳动所有权作为批判资本主义剥削的核心规范依据。科恩对马克思劳动所有权思想的解读并非出于对伍德的直接回应,而是源于他对当代自由至上主义代表人物诺齐克的批判。科恩指出,“自由至上主义在当代政治哲学的场域中属于保守反动的一派”,但另一方面,科恩又指出,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所隐含的对劳动所有权的肯定为其自身带来了理论危机。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剥削的批判与自由至上主义对征税、再分配等平等主义政策的反对是基于同一个规范基础,即劳动的自我所有权。根据诺齐克的自由至上主义理论,福利国家在再分配政策中对纳税人进行征税的行为与强迫劳动毫无二致。为了贫困者的利益从纳税人那里征收N小时的工资,等于强迫他为贫困者额外做了N小时的工作,这违背纳税人劳动的自我所有权。二、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对劳动所有权的非正义性要解决争论中的核心问题,必须首先回到马克思对劳动所有权的原始论述,从中还原马克思阐释这一问题的确切语境与完整逻辑。我们发现,马克思不仅在思想史上追踪了劳动所有权观念的提出,而且在现实历史中考察这一观念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产生、变异与矛盾。他研究洛克的财产权理论,将洛克的劳动所有权思想解读为基于个人劳动的所有权,继而解释这种观念如何被转化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以及如何在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走向反面,最终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所有权只是一种停留在观念上的假象。众所周知,在西方哲学史上,洛克最早提出劳动所有权的完整概念并给出了经典论证。马克思评价洛克为资产阶级法权观念的代言人:“因为洛克是同封建社会相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权利观念的经典表达者;此外,洛克哲学成了以后整个英国经济学的一切观念的基础,所以他的观点就更加重要。”马克思首先对洛克的劳动所有权理论作出了极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然后阐明这一理论如何被“不恰当地”用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辩护的意识形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劳动所有权的虚假性作了充分的揭露和批判,他指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宣称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雇佣劳动关系充分尊重各方的所有权:在劳动力的买和卖中,“每一个人都只支配自己的东西”。具体而言,马克思从两个角度揭穿了资本主义社会对劳动所有权的违背:一方面,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来看,劳动与所有权相分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在解释资本的流通过程时,马克思指出,工人用自己的活劳动能力换取生活资料(对象化劳动或劳动产品),却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中丧失对自己产品的所有权,这一过程赋予资本统治他的劳动能力的权力;资本家继续使用剩余资本去占有对象化的工人劳动,这时占有的价值已不再是从资本同劳动的交换关系中产生的,而是“不经过交换就占有的他人的劳动”。另一方面,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资本主义剥削的不正义性恰恰在于侵犯工人的劳动所有权。如同科恩所说,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剥削不正义的一个关键规范性依据就在于剥削违背了劳动所有权原则。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清晰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过程和实质,即通过购买工人的劳动力这样一种特殊商品,在生产过程中让其发挥比补偿自身价值需要的劳动时间更长的劳动时间,生产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从而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而根据劳动所有权的规范原则,工人应当是自身劳动、劳动时间和劳动产品的所有者,然而“在剩余劳动期间,劳动力的利用为资本家创造出无须他付出代价的价值。他无偿地获得了劳动力的这种利用。在这个意义上,剩余劳动可以称为无酬劳动”。三、劳动所有权的历史具体地反映了一个历史的、具体通过考察马克思劳动所有权思想的原始论述和理论逻辑,我们发现,马克思对劳动所有权的全部探讨都是基于这一观念所适用的历史阶段和生产方式展开的,他在特定的经济关系中探寻劳动所有权观念产生的根源,并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其合理性与正当性。这无疑体现出马克思审视道德观念的一贯且独特的理论视域: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一旦我们还原这一理论视域,关于劳动所有权的争论中的关键问题就能得到清晰的解答。第一,马克思对劳动所有权不是抽象地、普遍地肯定或否定,而是给予历史的审视。伍德认为马克思反对劳动所有权观念,国内学界也有学者从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劳动所有权观念的批判中推导出马克思反对劳动所有权的结论,但从上文可以看到,马克思并没有在普遍意义上反对劳动所有权观念。相反,他将劳动所有权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的依据,并且还明确赞同工人阶级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将劳动所有权作为自身的道德要求。马克思对劳动所有权的批判是具体的、历史的,即批判宣称劳动所有权的资本主义社会与这一道德观念自相矛盾;同样地,他对劳动所有权的肯定也是历史的、具体的,这一点直观地体现在以下这段话里:“认识到产品是劳动能力自己的产品,并断定劳动同自己的实现条件的分离是不公平的、强制的,这是了不起的觉悟,这种觉悟是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方式的产物,而且也正是为这种生产方式送葬的丧钟,就像当奴隶觉悟到他不能作第三者的财产,觉悟到他是一个人的时候,奴隶制度就只能人为地苟延残喘,而不能继续作为生产的基础一样”。第二,马克思基于历史演进的不同阶段来判断劳动所有权的恰切性、现实性、弊端和扬弃。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劳动所有权才具备实现的可能性,“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经过文本和理论的双重澄明之后,可以看出,无论是认为马克思拒斥劳动所有权还是认为马克思赞成劳动所有权,都是在普遍的意义上谈论道德范畴,这与马克思的思想视域有根本的差别。马克思不在抽象和普遍的层面上肯定或否定道德观念,而是给予历史的审视和评判。伍德、科恩等当代学者在研究马克思的劳动所有权思想时之所以会造成理论困境,根本原因在于其将劳动所有权视为永恒观念,忽视了马克思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特质。伍德虽然准确地把握到马克思将劳动所有权观念视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但他却采取还原论的视角,将劳动所有权简单还原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而绝对地加以拒斥。马克思对道德范畴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决定了他拒斥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所有权的幻象,同时也拒斥作为自然法则和永恒真理的劳动所有权观念,但他并未普遍地反对劳动所有权这一道德原则本身,更不反对无产阶级争取劳动所有权的诉求和劳动所有权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实现。科恩担心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诺齐克的政治哲学共享同一个规范基础,表明他与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家一样用抽象思辨的方法看待道德观念,通过普遍的道德法则推导出普遍意义上的劳动所有权观念。而马克思则是在历史审视中寻找劳动所有权生成的现实经济根源,将法的关系还原于经济关系,指明劳动所有权观念在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产生、在社会主义社会得到实现、在共产主义社会被超越的历史发展逻辑,因此他对劳动所有权的承认和肯定不是普遍、永恒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有条件的。这与诺齐克对劳动的自我所有权的普遍宣扬有根本区别,所谓马克思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共享道德基础的困境也就不解自破了。在当代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复兴的背景下,重新关注并澄清马克思的劳动所有权思想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马克思同时代的资本主义辩护士还是以诺齐克为代表的当代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2068-2025汽车空调用电动压缩机总成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零部件检测合同
- 商品分销代理合同
- 承揽合同是何种类型合同
- 商业空间装修设计合同2025
- 中保人寿个人养老金保险合同范本
- 兼职人员聘用合同(试聘版)
- 正式合同样本:电子产品供货合同
- 矿产销售合同
- 5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 GB/T 18216.1-2021交流1 000 V和直流1 500 V及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全防护措施的试验、测量或监控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
- GB/T 17758-2010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 FZ/T 60011-2016复合织物剥离强力试验方法
- 剖宫产护理查房完整版课件
- 《人文关怀与优质护理》医院培训课件
- 世界文明与世界宗教课件
- 50097马工程-国际组织(第二版)全套课件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 《爱国主义教育》开学第一课课件
- 龙门吊重点技术规格书
- JJG(交通)054-2009 加速磨光机检定规程-(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