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史复习资料_第1页
体育史复习资料_第2页
体育史复习资料_第3页
体育史复习资料_第4页
体育史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1、体育史学的概念:是研究体育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历史科学的一个分支,属社会科学的范畴。2、体育史的研究对象:即是体育而体育本身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大体可分为三个层面:表层一体育物质形态层(被体育锻炼改变了的人;物;器材;设备等)中层一体育制度层和体育行为层(规则制度及体育风俗习惯)里层一体育思想层(价值观,思维方式,竞技观)3、体育史的研究对象: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考察体育物质形态、体育制度、体育风俗、体育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四者之间和它们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4、学习体育史的目的意义:①增长体育历史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②开阔眼界,热爱体育事业。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④学习优秀的体育文化遗产,更好的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服务。5、体育三要素:①身体活动②有体育意识③是否懂得内在的机制或机理6、体育的发展围度:①纵向:原始体育-经验体育-科学体育/原始体育-古代体育-近代体育一现代体育一当代体育②横向:同一时期不同区域第一章原始体育1、体育的起源学说:劳动说、宗教说、游戏说、模仿说、军事说、精力过剩说、生理心理需要说。2、原始文化中的体育内容:①渔猎生活中的生产工具及使用②原始教育中的体育因素③原始体育娱乐活动④原始战争及军事训练⑤原始医疗保健活动原始体育的特征①模糊性②神秘性③朴素性④平等性⑤地域性3、渔猎生活中的生产工具:①石求②弓箭4、示范和模仿是基本的教育形式5、原始娱乐活动:⑴舞蹈①生产舞②巫舞③战争舞④性爱舞⑵游戏①击壤②踏鞠③弈棋7、原始医疗保健活动中:陶唐氏即尧帝第二章不同哦那特色体育文化区域的形成1、世界古代史一般是指公元前4000年前后到公元17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兴起之前的历史时期,其间经历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历史阶级2、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代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3、古代两河流域体育的内容:①格斗技艺和拳击、摔跤②狩猎③游泳④球戏和儿童游戏⑤保健术⑥宗教性竞技4、古代两河流域体育特点:使得古代两河流域教育、体育同军事密切相关,体育活动具有为军事服务的实用色彩。5、古埃及的体育活动内容:①游泳和戈U船②球戏活动③拳击、摔跤、击剑④杂技、舞蹈⑤狩猎、射箭、驾车、骑马⑥船战6、埃及及体育的特点:古代埃及及社会等级森严,宗教意识浓厚,这对体育的发展产生可一定的消极作用。浓厚的宗教意识对体育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7、古代印度体育的内容:①瑜伽和保健术②舞蹈③摔跤、拳击④棋类⑤游泳⑥其它娱乐活动&瑜伽和保健术包括:①格尔玛瑜伽②杰思瑜伽③帕克瑜伽④哈特瑜伽⑤拉贾瑜伽9、古代印度体育的特点:古印度的体育活动受至U种姓制度和宗教观念的深刻影响。种姓制度给古印度体育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不同种姓的人参加体育活动的范围受到种姓制度的制约。10古代亚欧草原游牧民族体育的内容:①骑马、套马、射箭、围猎②摔跤③马上游戏④蒙古赛会11、古代亚欧草原游牧民族的特点:马匹在游牧民族的日常生活和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射箭、围猎、摔跤也和他们的军事活动密切相关。12、古代美洲体育的内容:①军事训练②球戏③集体比赛13古代美洲体育的特点:印第安人曾长期生活在原始社会,体育活动与军事训练密切结合,是军事训练的重要手段。古代美洲印第安人多数信仰太阳神,宗教活动盛行。总体而言,古代美洲体育的独立性相对较差,与军事训练和宗教活动联系紧密。第三章古代中国体育1、强调整体健康的元气体育观:气一元论生命观②兼修内省的整体健康观③伦理至上的体育价值观④以和谐、适度为标准的体育方法论。2、兼修的体育方法:(一)养生术的发端和逐步完善。①行气(行气铭是我国最早发现的行气养生)②服食③导引④五禽戏(华佗根据动物的特征动作编成的健身操)(二)古代战争的演变对军队身体练习和技击格斗术的影响①车站的出现对体育的影响②步、骑战的兴起与军队训练的变化(三)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活动蹴鞠(分表演性蹴鞠和竞赛性蹴鞠两种。用于军中练步兵)围棋、象棋、投壶(弈秋可能是记载中第一个围棋教师)角抵、百戏(角抵又称角力、相扑,原始一种力量性训练和比赛方式,主要形式有举鼎、拓关、开硬弓、斗兽、相搏等,它一直是军中习武活动和杂技表演的内容,也是一项单独开展的竞技活动)3、在古代社会中,祭祀和武力是治理国家最重要的两件大事★4、体育运行机制:西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文武合一。春秋〜〜文武分途(为文贝归非武,为武则非文。其又分为百家争鸣和军事发达。春秋时,出现中国古代体育发展的第一次高潮)③汉"虫尊儒术(五经)〜〜重文轻武。晋唐〜〜民族大融合〜〜武的地位上升〜〜代中国体育最辉煌时期武备~~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宋明程朱理学~~主敬穷理~~鄙薄肢体之风日盛一日清~~颜李实学~~抨击理学〜~提倡文武相替兵学合一5、清明节堪称古代的体育节6、西周学校形成了以礼为中心、以射御为主要内容、文武兼备的六艺教学体系7、道家:老子提出主静养生体系。儒家:荀子是快乐体育的倡导者。《吕氏春秋》是由秦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集体编撰的,不少篇章论及养生,形成了动以养生的特色。★8、和而不同、多族共荣的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历了空前的民族大变动,原处西、北的一些游牧民族先后进入两河流域,逐渐与汉族融合,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受到冲击。9、唐代是炼丹服食发展的鼎盛时期。10魏晋到隋唐是我国佛教、道教的全盛时期。11、孙思邈把养生与老年病防治结合起来,仓U立了中华传统老年医学体系(《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保生铭》)12、体育方法的发展和繁荣:①武艺(军事需要)②舞蹈(隋唐有雅乐、清商乐、宴乐。宴乐中有许多事外国使臣带到中国来的)③击鞠(击鞠又称马球,又称击球或打球。又称步打。马球〜〜大打。驴鞠〜〜小打)④相扑(或称角力、角抵、争交、手搏、相掊。晚唐宫中还设立角抵组织〜〜相扑朋)13唐时元宵节有拔河这俗14颜之推:①主张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②文武兼备③反对入山修道和炼丹服食,主张通过调护气息、慎节起卧、均适寒暖、禁忌饮食及叩齿等法养生④颜之推的思想对后世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有深远的影响。15巣元方:促进了传统体育保健体系的形成。16学校体育的演变原因:①武备对学校体育的影响。②理学思想对学校体育的影响。③宋明之际学校体育思想的新变化(颜元)17、官廷体育重心向民间转移的宋元明清体育文化。18宋明理学的创始人为北宋的周敦颐。集大成者则是南宋哲学家朱熹,他把打球、踢球、放风筝等活动与赌博等相提并论,不许进入校门。★19为什么说宋明时期,武术逐步形成独立体系?㈠武术基本理论的形成①气为武术本体②相反相成的武术技击原则③仁学本位武德思想㈡武术流派的形成①武术器械②武术流派的形成20武术流派的形成:①宋元杂剧中十八般武艺,这表明器械与实战兵器、武术与实战技击术已经分离。②民间习武固有的宗法性和地域性有助于独特技术风格的形成;武艺社团的出现和武艺表演的结合,也促进了武术套路的形成和流派的发展。③在不同技术风格上形成的流派,流派又按门类、地域、宗教信仰或技击风格等为标准的不同划分。21、清代摔跤有官跤”、私跤”之分。(官跤指善扑营或官方举行的比赛。私跤指民间摔跤)22古代冰上活动泛称冰嬉。元代禁军贵赤卫每年都要举行一次长跑比赛,叫做贵由赤。(贵由赤蒙古语快行者)明清时由于用塞满毛发的实心求,唐代以后出现充气球。23踢球不用球门的踢法叫白扛24在宋、元、明、清养生术式发展中最有代表性而影响深远的是八段锦和易筋经。★25八段锦分为文八段和武八段(宋初道教陈抟号希夷,故又名陈希夷坐功”属文八段,全套动作24势。易筋经术式与武八段锦一脉相承,完全采用站式,为十二式)26武学经典:宋初调露子的《角力记》是现存第一本有关角力和拳术的专书。〈〈五经总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兼有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的综合性兵书(宋代,曾公高)戚继光的《纪校新书》、《练兵实纪》是中国古代后期最重要的军事谋略和训练学著作(《纪校新书》是古代社会后期最有价值的军事论著)。戚继光重视心理方面的训练颜元:反程朱理学重心轻身”的教育模式,大力提倡文武相济”兵学合一”全面发展。颜元反对理学主敬倡静”提出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他的学生李塨继承、补充、传播了习斋之学,重视军事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梁昼超称赞说:中国两千年来,提倡体育的教育,除颜习斋外,纸牌没有第二个人。”第四章古希腊罗马体育★1、古代奥运会起源的原因:①战争"多邦国家(200多)〜~壮的士"促进体育发展②祭神〜〜人神同形同性”〜表现人体健力美③渴望和平〜〜亭战协定〜〜停止战争★2、两年之间的间隔时间成为一个奥林匹亚德”(间隔时间是4年)3、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兴盛:①使者②运动员血统③赛前集训④赛前宣誓⑤比赛项目(项目只有短跑一项,距离为一个斯泰德192.2咪)⑥奖励4、古代奥运会的衰亡:①城邦战争②竞技职业化,运动员商品化③外族入侵★5、古代奥运会的意义: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前394年,古代奥林匹克祭奠共举行了293届,历时1168年,对古希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起过积极的作用,也给人类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奥林匹克祭典所创造的比赛模式、训练体系及和平、友谊、公平竞争、追求健力美和拼搏奋进的奥林匹克精神,都产生了超越时代的影响。6、斯巴达人丕注重文化教育,培养的只是粗野武士。古罗马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既能劳动,又能打仗的农民军人。进入帝政期,军人逐渐职业化,普通人不再参加军事训练。(朱维娜丽斯提出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7、苏格拉底的体育思想育思想:①他反复提醒雅典人要重视体育锻炼,要不懈地提高身体素质。在苏氏眼中,没有健全的体魄,就不可能学好文化,也就更谈不至U执干戈以捍卫国家了②苏格拉底反复强调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强健的身体和精神”极力主张经过坚忍不拔的努力”去锻炼身体,并使身体做好精神的奴仆”。③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记录了苏格拉底有关终身体育的思想8、亚里士多德:他了解体育促进肌肉发展的原理。第五章古代阿拉伯与欧洲中世纪体育1、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度,被称为欧洲历史的中古时期或中世纪2、骑士制度的兴起:①社会需要②战争需要(照课本p108加以补充)★3、如何评价骑士体育:㈠积极方面。在中世纪前期的欧洲,由于主流的基督教哲学视肉体为灵魂的监狱,对现世人生和身体都持否定态度,人对体育活动的主观需要因而几乎荡然无存。在这样的情况下,体育活动自然不能受到极大的影响。只有在骑士教育中,还保留着罗马帝国时期军事体育活动的因素。㈡消极方面。①骑士教育形成于11世纪末,其目的是培养忠实的武士,其信条是剽悍勇猛、忠君爱国、宠媚贵妇。骑士精神是基督教教义与日耳曼贵族野蛮性的综合体。②骑士体育实际就是基督教和世俗封建主的武士道,其目的是培养效忠教会和封建制度、善于作战的武士,以加强教会和封建主的暴力统治。14世纪后,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和枪炮的广泛使用,骑士制度趋于没落。4、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初。地点,巴基斯坦领袖人,犹太人耶稣。伊斯兰教:地点,阿拉伯半岛。领袖人,穆罕默德。5、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影响:①体育的全面衰退②没有体育的教会学校③对民间体育的阻挠6、早期基督教主张灵肉一致,公元2世纪后开始认为卑污的肉体妨碍灵魂升华,声称肉体是灵魂的监狱”神学家奥古斯丁提出了原罪”说,认为只有信仰上帝,通过禁欲、斋戒、忏悔、出家修行等才能摆脱人间的罪恶和痛苦,得到上帝的挽救,死后灵魂才能升天。(根源』罪说)7、对民间体育阻挠的结果:①体育的衰退和苦修的兴盛直接造成人民体质的普通衰落②体质的下降和不卫生的生活习惯助长了传染病的流行8骑士体育的内容包括文、武两方面,但是偏重于武。9、骑士体育中的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行猎、(属于武)下棋、吟诗(属于文)10骑士比武最早出现于法国和普罗旺斯。11、伊本西纳:拉丁名阿维森纳。他学识渊博,其代表作《医典》。思想: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与平衡,是伊本西纳哲学的核心。他认为锻炼身体可以加快和力口深呼吸,从而起到保健作用。伊本西纳建议人们制订并严格遵守合理的休息制度,根据气候的变化、人的年龄、性别以及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活动内容。第六章现代体育的形成(1519世纪)第一节欧洲三大文化运动与体育的教育化⑴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时间14——16世纪;意大利是古罗马文明的发祥地。⑵意大利成为欧洲文艺复兴发祥地的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②历史传统文明的影响③城市工商业发达④市民阶级的兴起⑤人文主义的产生⑶现在体育的萌芽①从灵肉对立到灵肉一致”。②在复兴古希腊体育中重新思考体育③在倡导全民发展教育中大力倡导体育。⑷文艺复兴运动痛斥禁欲主义违反人性,大力宣扬人是宇宙的精华,用人道反神道。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罗伦佐瓦拉提出了灵肉一致的观点,强调肉体生活的价值并不亚于灵魂得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这是西欧艺术史上第一次以裸体的形式绘画古代神话人物的作品;米开朗琪罗的《大卫》。特别是雅典的体育精神注意身心协调发展,讲究匀称而健美的体型,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优美的技术动作,以及古希腊前期的体育体制和重精神轻物质的奖励机制。第一个表达文艺复兴教育思想的学者是弗吉里奥;提出通才教育认为人文主义教育的目的在于对青少年施以通才教育以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而健全的身体是将来从事任何事业的前提。拉伯雷和蒙田以文学的形式表达了新教育思想。总之,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在人自身的尊严、价值重新认识的过程中肯定了体育是以人文为核心的运动;在倡导人的意志自由和个性解放中认识至打体育能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在批判禁欲主义、倡导尘世享乐中认识至咻育是追求幸福、满足人性需要的手段,是新兴资产阶级追求享乐、幸福、自由的生活方式。⑸宗教改革;时间16世纪,地点德国,促进发展一一体育的教育化路德提出人因真诚的信仰而使灵魂得救,而不是因为斋戒、施舍、朝圣和买赎罪券,这违背了传统的教义并触动了教会的经济利益。②马丁路德的思想在德国和整个欧洲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基督教出现了许多主张改革的教派,他们被统称为新教;他号召基督教徒保持身体健壮,主张把体操和音乐定位德国教育的固定课程。⑹宗教改革运动对现在体育兴起的影响。①促进了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产生了近代体育的需要。②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近代体育的物质基础。③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科学的发展确立了学校体育的地位。⑺第一个现在体育教师一_维多里诺,开办了快乐之家。⑻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使学校教育冲破贵族社会狭小天地而奠定了现在学校雏形:他在他1633年编著的〈〈母育学校》;首创了体育的班级授课制;在他的教学计划中,体育首次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不具备课程形式;被称为学校体育之父。⑼英国的约翰?洛克认为英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洛克主张对未来的绅士进行德智体全方位教育,体育占全部教育的第一位;在西方教育史上,洛克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三育并重、体育为先的教育家。第二节体育的课程化与学校体育的确立⑴1774年,德国教育家巴塞多在德绍创办了第一所博爱学校,首次把体育列为学校教育的正式课程;仓创造了著名的德绍五项体操即跑步、跳高、攀登、平衡和负重;从美尔库利亚里斯的〈〈体操术》到巴塞多的德绍五项的形成,标志着学校体育内容的初步体系化。这同时促进了体育教师的专门化,在德绍产生了最早的专门体育老师。⑵古茨穆斯的《青年体操》、〈〈游戏》影响最大。①古茨穆斯把体操教材分为三类:以身体形成为目的的活动即基本运动、手工劳动、青少年游戏。②基本运动包括跑、跳、投掷、角力、悬垂、平衡、搬举重物手倒立拔河W绳和翻滚、舞蹈步行和兵士运动。③古茨穆斯构建了完整的体育课程体系,对与体育教学有关的几乎所有问题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他以近代体育之父的地位载入世界体育史册。⑶与欧洲国家大多以政府行政命令推行的方式不同,美国大多以议会立法的方式对学校体育做出法律规定;美国曾不得不起用军队教官、职业拳击手、举重运动员,甚至体育馆守门人充当大学体育教师。(4)德国体操、瑞典体操和英国户夕卜运动,形成了现代体育发展中最具有影响的三大运动体系,并逐步走出学校,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⑸德式体操是18——19世纪德意志实施的以器械体操为中心、重视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意志教育的体操体系。①杨氏体操体系;杨意欲唤醒民众的体育参与意识,并期盼以此培植民族感情、团结意识和勇敢精神,从而增强民族身体素质,强国强种,使体育从学校走向了社会,他因此被尊称为德国国民体操之父。②指在培养协同作战能力的队列训练外,还有培养克服障碍能力的器械体操和培养意志力的竞技运动;器械体操可以说是杨氏体操的核心。评价:杨氏体操注重培养人协调行动的能力、克服障碍的能力以及意志力品德,对人体生理特点有所忽略,也不注意人体的均衡发展,这是他明显的不足之处。⑹施皮斯主张把古茨穆斯体操的基本理念和杨氏体操的精神鼓舞结合起来,因而更加适合于学校教育。由此,施皮斯也被誉为德国学校体育之父。①施皮斯的体操体系包括秩序运动、徒手体操、器械体操三部分;秩序运动又称队伍练习⑺瑞典体操;林认为:体操不应建立在杜撰的练习或时髦的流派上,而应建立在已被解剖学和生理学所证实的知识上。⑻瑞典体操的主要内容:教育体操、兵式体操、医疗体操、健美体操。⑼瑞典体操虽然也带有一定的军事色彩,但它更注重发展和完善人体自身,更注重人体的健美和均衡发展,更加科学合理,林被尊称为瑞典体操之父。⑽英国户夕卜活动丰富多彩(球类和竞技运动),席卷欧洲的军国民主义浪潮对英国社会并没有多少影响,因此英国并无为军事目的推行体操的迫切需要,人们对刻板的体操也并不感兴趣。因而英国体育一直沿着竞技和娱乐的方向发展。(11)英国人十分强调体育运动的业余性,反对运动的职业化。英国社会终身体育的意识较强;户夕卜运动也是英国学校体育的主要形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拉格比公的校长托马斯狗诺德。他实践了洛克的绅士体育思想,并且特别重视户外体育运动多方位的教育作用(12)卢梭是法国18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的思想深受洛克的影响,他影响最大的著作《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卢梭的自然教育其核心是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必须顺应人的本性,顺乎自然地开展教育。(13)卢梭的体育在自然教育中的地位。①体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使教育者的身体获得自然的发展。③体育教育是阶段性教育的基础。卢梭重视儿童成长的阶段性和顺序性,强调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身丿心特点实施教育。圍裴斯塔洛齐的体育课程思想。①裴斯塔洛齐认为人生来就蕴藏着各种能力的萌芽。②从自然主义的立场出发,裴斯塔洛齐要求教育必须激发和发展儿童的天赋能力和力量。③由和谐发展的教育理想出发,裴斯塔洛齐建立了一套和谐发展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体育和劳动教育、道德教育、智育。(15)裴斯塔洛齐对学校体育发展的贡献。①突破了前人对体育作用的认识,他认为体育在形成人格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到体育的德育和智育价值。②裴斯塔洛齐第一个用要素的观点分析人体运动。(16)斯宾塞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家,近代自然科学教育运动的倡导者;最大的影响是《教育论:智育^育和体育》;斯宾塞尖锐批判了英国上层社会中虚饰重于实用的风气,认为在学校教育中华而不实、本末倒置的情况十分严重。①斯宾塞的功利主义体育观包括:他认为体育科学教育是实现完满生活之首要;体育是人类生存竞争的需要。第七章现代体育的国际传播(1896--佃45)第一节科学体育与体育科学的发展⑴英国生理学家哈维通过对40多种动物的解剖和观察,证明了血液循环的普遍性;他第一个把血液循环的动力归结为心脏肌肉的机械收缩。哈维打开了人类认识自身的道路,标志着新的生命科学的开始,他被尊称为现代生理学之父。⑵德国的韮特出版了三卷本〈〈体育辞典》德国人韦伯兄弟出版了《人走步器官的运动力学》德国施莱贝尔的《运动医治学》和《室内医疗体操》是最早从临床医学角度研究体育的著作。法国人格拉郎热发表了《身体练习的医疗措施》法国人布洛卡发明了多种人体测量仪器,10年后格特勒出版了〈〈人体测量学》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通过实验证明了思维和肌肉、心理和生理活动过程、户夕卜运动和内部器官功能间的关系,使人体运动研究摆脱了单纯从组织、器官活动入手的传统方法,对体育的认识开始深入到心理学。第三节现代体育的国际传播⑴以欧洲移民为主奥媒介的传播(美I国、力口拿大、澳大利亚)。基督教青年会在近代体育的国际传播中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青年会的宗旨是改善青年灵魂、精神、社会和身体状况奈史密斯发明了篮球运动;威廉摩根发明了排球运动。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在19世纪初获得独立,现代体育也随着新移民的到来而在这些国家中开展。⑵在后期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传播(俄虱日本)。⑶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传播(菲律宾、印度、朝鲜、中国)。第四节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形成与早期发展⑴现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②1894年6月23日奥林匹克委员会正式宣告成立并决定1896年在雅典召开首届奥运会。希腊诗人维凯拉斯担任了国际奥委会第一任主席,顾拜旦任秘'书长。会议还比准了顾拜旦草拟的第一部奥林匹克宪章;6月23被规定为奥林匹克日。③夏季奥运会迄今已经举行了30届;冬奥会举行了21届。④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机构包括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国家奥委会三大组织体系。⑵现代奥林匹克的早期发展。①早期奥运会的竞赛规则也很不健全。②奥运会会期限制为16天;400米跑道在卩20年奥运会上首次使用。③奥林匹克五环旗由顾拜旦亲自设计并于佃20年奥运会期间正式使用;在开幕式上放和平鸽、运动员宣仪式、颁奖仪式都是在佃20年确定的。由德国籍国际奥委会委员莱瓦尔德提出的奥林匹克圣火传递仪式,也在1928年奥运会上正式被采用。⑶美国新体育学说与奥地利自然体育思想。①自然体育学派的两种体育学说一一奥地利的自然体育思想和美国的新体育思想。②高尔霍夫尔是20世纪前期奥地利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设计者和推动者。③对世界学校体育产生巨大影响的另一批学者,是美国教育家杜威和美国新体育学派;伍德和赫塞林顿的新体育理论是美国新教育运动中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赫塞林顿认为新理论新在强调育:体字表示整个机体的活动,他把新体育分为机体教育、神经肌肉活动教育、品德教育和智力教育4个方面。第八章中国传统体育的危机与现代体育的初步确立第一节中国传统体育生活的危机⑴义和团大多以操练神拳、反对洋教为口号;庚子事变以后,清廷把列强入侵归咎于义和团,严禁民间习武,习武者大多专人地下,或转投军。第二节西方现代体育在中国的早期传播⑴洋务运动对中国体育变革的影响。①洋务运动期间编练新军;西方近代体育的思想和观念并没有与西方近代体育形式和手段一同登陆,中国早期的体育变革一开始就存在着理论的匮乏。⑵西方现代体育的传人①鸦片战争以后,至呻国的传教士、军人和商人越来越多,也带来了各国的体育活动。第三节新政与现代体育制度的初步确立⑴现代教育制度的始建与学校体育的初步实施①三件事对体育的命运的产生了重大影响:废绿营」新学、禁淫祀。②1904年清廷批准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起草的《奏定学堂章程》时称癸卯学制,结束了中国几十年来教育无章程、教学无体系的状态,确立了中国现代学制的基本框架;癸卯学制倡导的以兵式体操为主的学校体育。③江苏优级师范学堂体操科(是已知中国第一所体育专科学校)、大通师范学堂体操专修科、中国体操学校、中国女子体操学校⑵早期的体育组织与竞赛①精武体育会是最早引入西方体育观念和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