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文档资料为_第1页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文档资料为_第2页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文档资料为_第3页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文档资料为_第4页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文档资料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精品说明:本练习共有6篇阅读,满分100分,60分为合格。整体的难度偏大,因为部分词语还没有积累,但文章的内容上练习较为紧密,可以猜出词义。另外,题目与实际的考试题难度相当,可以感受一下初中文言文的难易程度。(一)师旷论学(18分)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1、解释文中加黑的词。(4分)①恐已暮矣(

)②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③臣闻之(

)④善哉(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4分)………(

)A、臣闻之B、如日出之光

C、驱之别院D、学而时习之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4、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

(二)欧阳修论作文(16分)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1、解释文中加黑的字词。(4分)①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②惟勤读书而多为之(

③自工(

)④疵病不必待人指摘(

)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4分)①学而时习之(

)②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③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④多作自能见之(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4、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4分)

(三)自护其短(14分)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1、解释文中加黑的字词。(4分)①席上啖菱(

)②或曰(

)③啖菱须去壳(

)④欲以清热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作“因为”解释的一句是(4分)()A、欲以清热也。B、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C、以土砾凸者为丘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4、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4分)

(四)守株待兔(16分)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ěi)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文中加黑的字。(4分)①兔走触株(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③冀复得兔(

)④而身为宋国笑(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4分)………(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4、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4分)

(五)曾子杀猪(18分)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1、解释文中加黑的文言词。(4分)①女还(

)②顾反为女杀彘(

③特与婴儿戏耳(

)④婴儿非与戏也(

)2、下列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4分)(

)A、其子随之而泣

B、曾子欲捕彘杀之

C、妻止之

D、曾子之妻之市3、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6分)

4、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是什么?(4分)

(六)郑人买履(18分)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4分)①而置之其坐(

)②反归取之(

)2、下列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4分)……(

)A、先自度其足何不试之以足

B、宁信度无自信也

C、郑人有且置履者遂不得履

D、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3、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4分)①反归取之(

)②何不试之以足(

)③至之市而忘操之(

)(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4分)①②5、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可相信尺码而不愿相信自己的脚”(2分)答:

参考答案

(一)1、①晚②怎么③听说④好

2、B

3、少年好学,就像初升太阳的光芒;壮年好学,好像中午太阳的光辉;老年好学,仿佛点燃的蜡烛的光亮。

4、学无止境,什么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

(二)

1、①曾经②写③精,妙④小毛病

2、①指代学过的知识②他,指欧阳修

③文字、文章④疵病,文章缺点

3、没有其他办法,只有勤奋读书并且多动笔,自然就会写好。4、唯勤读书而多为之(多读书多写作)

(三)1、①吃②有人③剥掉④想要

2、B

3、前山、后山,什么地方没有!

4、不要不懂装懂、强不知以为知,否则会闹出笑话。

(四)1、①跑②放下③希望④自己

2、A

3、兔子是不会再得到了,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

4、因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只是一个偶然现象。

(五)1、①同“汝”,你②回来③罢了④开玩笑

2、D

3、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儿子欺骗呵。妈妈欺骗儿子,儿子自然不信任自己的妈妈,不能以此作为一种教育。

4、教育人要言必信、行必果(意思对即可)

(六)1、①坐座②反返

2、D度

3、①尺码②履③到、往、尺码

4、①(你)怎么不用其所长脚试试它呢?

②(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啊呀。

5、因为他是因循守旧的教条主义者。(言之成理即可)七年级下语文课外文言文复习练习题

(一)周兴与丘神勣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①之。俊臣与兴方推事②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③,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④推兄请兄入此瓮

周兴惶恐,叩头伏罪。〔注释〕:①鞫(jū):审讯犯人。②推事:研究事情。③瓮(wèng):大坛子。④内状:宫内递出的状辞。

1、给下列句子加标点: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

2、解释加点的词。(1)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

(2)谓兴曰:囚多不承

(3)此甚易耳

(4)因起谓兴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

4、我们可以从本文提炼出一个成语:

(二)秦西巴纵麑孟孙猎而得麑①,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予之。孟孙归,求麑安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孟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为子傅②。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人乎?”[注释]

①麑(ni):小鹿。②傅:任辅导责任的官或负责教导的人。在文中指老师。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使秦西巴持归烹之(

②纵而予之

(

)③居一年,取以为子傅(

2、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秦

西

之。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

4、从孟孙对秦西巴前后态度的变化中,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3分)

(三)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②之。魏于是乎始强。【注释】①

掌管山泽苑囿打猎的官。

罢:通“疲”1、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

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2、解释加点的词:(1)文侯与虞人期猎

(2)虽乐

(3)岂可不一会期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天又雨,公将焉之?”翻译:

4、请简要说说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的主要启示。

(四)人有负盐负薪者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①之物。惠②遣争者出,顾州纲纪③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④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注释】①藉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②惠:李惠,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③纲纪:随从人员。州纲纪指州府的主簿。④群下:部下,属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1)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

)(2)顾州纲纪(

)(3)咸无答者(

(4)得其实矣(

)2、翻译下面的句子。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译文:

3、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断句。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

4、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说一说。(2分)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戴胄犯颜①执法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⑥布:昭示。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未几,有诈冒事觉者

②陛下忿选人之多诈

③故欲杀之

④天下无冤狱

2.翻译下列句子。(6分)①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②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③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4分)

参考答案:1.①觉:(被)发现

②忿:愤恨③故:所以

④狱:案件每题1分,共4分。2.①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②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③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3.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译文】皇上(唐太宗李世民)因兵部郎中戴胄忠诚清廉公正耿直,提拔他做大理寺少卿。(一次)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不久,有个假冒资历的人被发现了,皇上要处死他。戴胄上奏说:“依照法律(这个人)应当被流放。”皇上大怒:“你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戴胄答道:“皇上的命令出于一时的喜怒,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昭示大信用的。皇上痛恨被选拔的人当中很多有欺诈行为,所以要杀他们。皇上已经知道不能这样,再交由法律裁决,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皇上(称赞戴胄)说:“你擅于依法办事,我又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戴胄前后多次冒犯皇上严格执法,争辩的言论如泉水涌出一般,皇上都依照他的决断,天下就没有了冤案。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何岳轶事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③;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注释】①

封识(zhǐ):封存的标记。②利:贪图。③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其人感谢而去

②俟他日来取

③尝教书于宦官家

④略不动心

2.翻译下列句子。(6分)⑴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别用四个词概括文中写到的两件事,并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何岳第二次的行为比第一次更难能可贵呢?(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4分)①离开,离去。②等候,等待。③曾经④一点也不,丝毫不。2.(6分)⑴不敢和家里人说这件事,担心家人会劝告他把银子留下。(2分,错一处词语解释扣一分,扣完2分为止)⑵何岳问那人银子的数目和封存标识,回答全都符合,于是就把银子还给了他。(2分,错一处词语解释扣一分,省略成分的少补一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⑶(何岳)听说那官员的侄子,因为别的事来到南方,并不是来取箱子。(2分,错一处词语解释扣一分,扣完2分为止)3.(4分)路不拾遗(或:拾金不昧)(1分);寄金不取(1分)。作者认为抵御长期的诱惑更难。畏斋生活困难,而那箱钱一直存在他身边,如果他意志不坚定,很可能找一些借口把钱先用了。(2分)【译文】有个秀才叫何岳,号畏斋。曾经再一次走夜路的时候捡到200两银子,不敢跟家人说,怕他们劝自己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上带着银子来到捡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找了过来,问了他银子的数目和封识(封印的标识),全都吻合,就还给了那个人。那人希望分给何岳一些银两表示感谢,何岳说:“如果我捡到这些银子而不告诉任何人,这些不就都是我的了么,难道我会在乎这点?”那个人千恩万谢的离开了。何岳又曾经教书与官宦之家,那家的官员因为有事进京,把一个箱子交给何岳保管,里面有几百两银子,说:“过一段时间来取。”走了好几年,毫无音讯,听说这个官员的侄子因为其他的事情到南边来,并不是为了取回箱子。于是托他把箱子带过去。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钱归还,在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贪心;那金钱寄放在他家多年,而他毫不动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①,奔入伏焉。狼自苫②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③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注释】①行室:田间休息处。②苫:用草编成的遮蔽物。③豕:猪。1.解释加点词语。(4分)(1)一屠暮行

(2)顾无计可以死之(

)(3)股直不能屈(

(4)遂负之以归

)2.翻译句子。(6分)①一屠暮行,为狼所逼。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顾无计可以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遂负之以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狼对屠的威胁,哪些词语写出了屠的机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故事中的狼是凶残的,屠夫虽然只有一把“___________”的小刀,却用它战胜了狼,从而说明____________。(2分)参考答案:1.

(1)晚上

(2)使……死

(3)大腿(4)背着【评分】每题1分,共4分。2.①一个屠夫傍晚行路,被狼(跟在后面受到狼的)逼迫。②屠夫也没有办法杀死狼。③屠夫于是把狼背了回家。。【评分】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3.狼的威胁:逼

屠的机智:伏、捉、割、吹、缚

4.不盈寸

拥有勇敢和机智就可以战胜凶狠的敌人。【评分】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译文】一个屠夫傍晚行路,被狼(跟在后面受到狼的)逼迫。大路旁边有夜里耕田时所遗留下来的屋子,屠夫就跑进屋里躲了起来。狼从草席中把爪子伸了进去。屠夫急忙捉住它的爪子,让狼逃不走。可是屠夫也没有办法杀死狼。屠夫只有一把一寸不到的小刀,于是割破狼爪子下的皮,用吹猪的方法来吹狼。屠夫用尽全身力气吹了一会儿,觉得狼动得没那么厉害了,这才用带子把狼捆缚住了。出来一看,那狼的全身已经胀得像牛一般大了,大腿伸直不能弯曲,嘴张大闭不上。屠夫于是把狼背了回家。如果不是屠夫怎么能想出这样的计谋呢。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蒲留仙写书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①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②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③,中贮苦茗,具淡巴菰④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⑤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⑥。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⑦。故⑧笔法超绝。【注释】①左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马迁。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生于龙门。②尤:

格外,十分。③罂: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④淡巴菰:烟草的旧音译名。⑤或:有时。⑥已:止,停止。⑦蒇(chǎn):完成。⑧故:所以,因此。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每临晨携一大磁罂

②必令畅谈乃已

③必强执与语

④如是二十余寒暑

2.翻译下列句子。(6分)⑴食贫自给,不求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故笔法超绝与前文的哪些词句相照应?(2分)(原文回答)笔法超绝原因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①到②才③拉④像这样2.(1)家中贫穷自给自足,不求于人。(2)放到行人大道旁,下面垫着芦衬,坐在上面,烟和茶放到身边。(3)像这样二十多年,这本书才完成。3.(4分)

(1)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2)①搜奇说异②归而粉饰③持之以恒

【译文】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用笔精确简约,他寓意的地方不着痕迹,他的笔法脱胎于诸子百家的文章,不只是左丘明和司马迁学的。传说蒲松龄先生住在乡下,境遇落魄没有伴偶,性格特别怪僻,当村中孩子的老师(就是私塾老师),家中贫穷自给自足,不求于人。创作这本书时,每到清晨就拿一个罐子,里面装着苦茶,而且还拿一包烟草,放到行人大道旁,下面垫着芦衬,坐在上面,烟和茶放到身边。见行人经过,一定强留他们和自己谈话,搜罗奇妙的故事和一些奇异的传说,和人聊天的时候知道了这些奇妙的故事;渴了就给行人喝茶,或者奉上烟,一定让(那些行人)畅谈才可以。每听说一件有趣的事,回去用文笔修饰而记录下来。像这样二十多年,这本书才完成。所以他的笔法非常绝妙。五、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于令仪诲人曹州①于令仪者,市井人②也,长厚③不忤④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⑤,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⑥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摘自《渑水燕谈录》)【注释】①

曹州:古地名,今山东曹县。

市井人:做生意的人。

长厚:为人忠厚。

忤:触犯。

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

⑥十千:即一万铜钱。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如其欲与之

②既去

③乃邻舍子也

④恐为人所诘

2.翻译下列句子。(6分)①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丰富。

②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

③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3.从于令仪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文章揭示了什么现实意义?((4分)

参考答案:1.①给

②离开③竟然或原来④追问【评分】每题1分,共4分。2.①他为人忠厚不得罪人(或不触犯法律),晚年时的家道颇为富足。②你一向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或:为人小心谨慎,很少做错事的),(如今)为什么做起小偷来了呢?

③那小偷深感惭愧,后来终于成了善良的人。【评分】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3.教育别人要讲究方法。或:用宽大的胸怀挽救失足者。文章揭示的现实意义是,对于别人不能因一件事而下判断性的结论,要分析事件的原因,要有原谅和向善的心,这样就能赢得他人的尊敬。(意思对即可)【评分】每问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译文】

于令仪,是个商人,他为人忠厚不得罪人,晚年时的家道非常富足。有天晚上,一名小偷侵入他家中行窃,被他的几个儿子逮住了,发现原来是邻居的小孩。于令仪问他说:“你一向很少做错事,有什么苦衷要做贼呢?”小偷回答说:“为贫困所迫罢了。”于令仪再问他想要什么东西,小偷说:“能得到十贯钱足够穿衣吃饭就行了。”于令仪依照他的要求给了他。小偷已经离开,于令仪又叫住他,小偷大为恐惧。于令仪对他说:“你十分贫穷,晚上带着十贯铜钱回去,恐怕你会被人追问的,留下钱财,到了明天再拿走。”那小偷深感惭愧,后来终于成了善良的人六、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选自《列女传》1、解释加点的斜体字(4分)(1)既学而归

(2)孟母方绩

(3)孟母以刀断其织

(4)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

2、翻译。(6分)(1)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

(2)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3)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3.孟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阐述理由(4分)

参考答案:1.(1)已经(2)正在(3)用(4)拜师学习2.(1)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2)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3)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3.围绕用孟母身体力行教育孩子即可,其它合理答案也可。【译文】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七、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江乙对荆宣王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注释】①逆:违抗

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1.解释加点词语(4分)(1)子无敢食我也

(2)天帝使我长百兽

(3)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4)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

2.翻译句子(6分)(1)子以我为不信

(2)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3.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

(2分)4.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2分)参考答案:1.(1)吃(2)做……领袖(3)逃跑(4)明白2.(1)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2)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3)如果您吃掉我,这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3.狐假虎威。4.这个故事主要的意义不在于表现狐狸的聪明,而在于揭露它的狡猾,指出:有的坏人为了欺负好人和干坏事,总要找到一种势力作为靠山,打着一块招牌,掩护自己,吓唬别人。善良的人们,要学会识破这种骗术。【译文】楚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吗?”群臣无人回答。江乙回答说:“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找到了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您吃掉我,这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它们,都纷纷逃奔。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象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八、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陶侃留客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①,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kuí)②素知名,举孝廉③,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