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剂平衡_第1页
离子交换剂平衡_第2页
离子交换剂平衡_第3页
离子交换剂平衡_第4页
离子交换剂平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离子交换剂平衡第1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离子交换反应离子交换树脂功能团上的可交换离子(即反离子)由于热运动的结果,它们可在树脂网状结构空间内自由运动(但由于功能团上固定离子的相反电荷的静电引力的束缚,运动只限于网状结构空间内),当溶液中的离子与树脂的可交换离子所带电荷符号相同,并且扩散到树脂内部时,两者便会发生交换反应,而树脂的骨架及固定离子基团在交换反应中不发生变化。1、离子交换反应发生的原理2、离子交换反应的表示方法R—SO3H+NaCl=R—SO3Na+HClR—NOH+NaCl=R—NCl+NaOH第2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在反应式中各种离子交换树脂的表示方法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R—SO3H羧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R—COOH季铵型阴离子交换树脂:RNCl叔胺型阴离子交换树脂:RN·HCl仲胺型阴离子交换树脂:RNH·HCl伯胺型阴离子交换树脂:R—NH2·HCl第3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离子交换柱内离子的吸附交换过程欲交换的离子流经离子交换柱时,树脂对溶液中离子的吸附(或交换)是自上而下逐渐进行的。以氨型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溶液中的Men+离子为例说明柱内吸附过程。IIIIII料液01C/C0I区:该区域树脂已全部被Men+所饱和,在该区域溶液中Me的浓度C等于初始浓度C0,称为饱和带。II区:该区域树脂只吸附了部分Men+离子,正在继续吸附自上而下流入的Men+离子。树脂上同时含有NH4+和Men+离子,但各点的交换程度不同,自上而下吸附的Men+离子浓度逐渐减小,该区域称为交换带(或交换层)。III区:该区域的树脂还没有与Men+离子进行交换,仍保留原来的NH4+型,该区域溶液中的Men+离子浓度等于0,该区域称为空白带。1、交换带、饱和带及空白带第4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流出曲线流出曲线的形成过程第5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C/C0流出曲线:当料液不断流入交换柱时,交换带将不断向下移动,但是从交后液中Men+的浓度一直为零。当交换带移动到柱底时,则交后液中开始检测到有Me出现,称为“漏穿点”。随后交后液中Men+浓度逐渐增大,一直增大到原始浓度C0。如果以交后液体积V或流出时间t为横坐标,以交后液中Men+浓度与料液中Men+浓度之比c/c0为纵坐标作图,所得曲线称为“流出曲线”。abcdef第6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在流出曲线中,曲线bfe左边区域的abfecd面积与吸附于树脂上的Me离子的量相对应,右边区域的面积则与流入交后液中的Me离子的量相对应。◆b—漏穿点;◆abcd—与树脂的穿透交换容量相对应;◆abfed—与树脂的饱和交换容量相对应;3、影响流出曲线的因素:流出曲线的“波形(斜率变化)、宽度(漏穿点至饱和点)、漏穿点出现的位置”三者称为贯穿参量。贯穿参量所表征的柱操作流出曲线是反映离子交换过程动态行为的一种特征曲线,它反映了“交换体系”、“设备结构”、“操作条件”、“交换平衡”、“传质动力学”的综合影响。第7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影响流出曲线或贯穿参量的因素:(1)树脂对交换离子的亲和力亲和力越大,则交换带(Ⅱ)高度越小,故流出曲线斜率变化大,波形陡峭,漏穿点出现晚,漏穿容量越大,柱利用率也越高。(2)树脂粒度(3)树脂交联度(4)树脂容量(5)操作流速(6)料液浓度降低料液浓度有利于提高柱效率,而在扩散控制的情况下增加料液浓度有利于提高交换速度(7)操作温度(8)柱形、柱高H/D大可改善柱内的树脂填充状态、改善液流分布有利于交换第8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总之,越利于反应快速进行、越有利于反应进行完全的因素,越有利于交换带宽度变窄、斜率变大、穿透点出现变晚。第9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4、交换带高度的计算浓度剖面线:假设把交换柱水平放置,柱底在右柱顶在左。把树脂床分为许多极薄的层,以每一层中所含溶液该离子的平均浓度为纵坐标,以树脂床高为横坐标作图,所得曲线即为浓度剖面线。◆浓度剖面线与流出曲线在垂直方向互为镜像对称。◆浓度剖面线反映了交换柱状态,但是它难以测定,但是可以通过测定流出曲线获得交换柱的工作状态。交换带高度HJ=(VS-VB)/AVS—树脂饱和时流过料液的体积VB—漏穿时流过料液的体积A—交换柱的横截面积第10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5、从流出曲线计算交换柱工作参数1)树脂负载率由漏穿点VB至饱和点VS之间交换区内树脂由溶液中吸附的离子量(摩尔数)为:

等于图中阴影面积VBSB而交换区内树脂的理论吸附量Qz(摩尔数)为:Qz=Co(VS-VB),等于图中矩形面积VBVSSB。交换区内已经交换的树脂分数f为:SSVo第11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2)交换柱的树脂负载率3)交换区的流出时间交换区从穿透到流出柱外的流出时间tJ相当于料液充满交换区的时间tJ=(HJ×A)/QLQL为流出液的体积流速,如M3/h等;A为交换柱横截面积。4)交换区的形成时间交换区从料液开始进入树脂床,到完全形成交换区的时间tF,可以由交换区的树脂负载率估计:tF=(1-fJ)tJ第12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5)交换区的高度与柱高的关系VJ—交换区体积HC—树脂床高◆在实际应用中,为保证较高的树脂利用率,树脂床必须足够高,以保证远大于交换区高度。◆在做实验时,交换柱的直径也不能过小,一般至少应为树脂粒径的25倍,以减少壁效应。6)由流出曲线计算树脂交换容量任意给定的流出液体积Vi下,树脂交换容量M为M=C0×(面积V0VBiIA/V0ViIA)/树脂量SVoViiIA第13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离子交换平衡1、选择系数离子交换树脂对离子选择型的大小,或者各种离子对树脂亲和力的大小,常用离子交换选择系数来表示。1)对于1价离子:RA+B=RB+A平衡时:KAB—A型树脂对B的选择性系数[A]—A离子在水溶液的中浓度[B]—A离子在水溶液的中浓度[RA]—A离子在树脂相的浓度[RB]—B离子在树脂相的浓度第14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如果KAB>1,则A型树脂对B的选择性高如果KAB<1,则B型树脂对A的选择性高如果KAB=1,则A、B离子的选择性相同,不能用该树脂分离二者2)对于n价离子:nRA+Bn=RnB+nA平衡时:为便于比较不同电荷离子的选择性系数的大小,一般把上式改为:RA+1/nBn=1/nRnB+A显然:第15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RA中,树脂上的反离子A可以是阳离子H+、Li+、Na+、NH4+等,或者是阴离子Cl-、OH-、SO42-等。显然所选用的参考离子不同,选择系数的值夜不同。因此在比较不同离子的选择系数时一定要指明参考离子A。对于阳离子,一般以H+或Li+为参考离子,对于阴离子,一般以Cl-或OH-为参考离子假设A对反离子C的选择性系数为KCA,B对C的选择性系数为KCB,则:KBA=KCA/KCB例如:KLiCs=3.25,KLiNa=1.98,则KNaCs=3.25/1.98=1.64KLiCa/2=5.16,KLiNa=1.98,则KNaCa/2=5.16/1.98=2.61,KNaCa=(2.61)23)不同离子对树脂亲和力大小的经验规律◆在常温下的稀溶液中(0.1mol/L以下),离子对树脂亲和力随离子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Th4+>RE3+>Cu2+>H+第16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在常温下的稀溶液中(0.1mol/L以下),离子价数相同时,离子对树脂亲和力随离子水合半径的减小而增大,如:阳离子Tl+>Ag+>Cs+>Rb+>K+>NH4+>Na+>H+>Li+Ba2+>Pb2+>Sr2+>Ca2+>Ni2+>Cd2+>Cu2+>Co2+>Mg2+>UO22+La3+>Ce3+>Pr3+>Nd3+>Sm3+>Eu3+>Gd3+>Tb3+>Dy3+>Ho3+>Tm3+>Yb3+>Lu3+阴离子:SO42->C2O42->I->NO3->CrO42->Br->SCN->Cl->OH->CH3COO->F-◆H+对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亲和力较大,酸性越弱,H+的亲和力越大,甚至大于Tl+;OH-对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亲和力较大,碱性越弱,OH-的亲和力越大。◆离子与溶液中电荷相反的离子或络合剂形成络合物的作用越强,则该离子树脂的亲和力越小。第17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分配比D分配比:交换反应达到平衡时离子Me在树脂相浓度[B]与水相浓度[B]的比值3、分离系数β它表示了溶液中两种离子的分离难易程度,它等于该条件下两离子的分配比的比值。βA/B=DA/DB当离子A、B同为1价离子时,βA/B=KBA显然,βA/B=1,则表明该树脂对A、B两离子无分离效果。相反,βA/B偏离1越远,表明A、B离子越容易分离

。第18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4、离子交换平衡等温线恒定温度下,测定不同浓度下一种离子与一定形式的某种树脂的交换平衡,以树脂相和平衡水相中该离子的浓度CR、CS分别为纵坐标和横坐标作图,即得离子交换平衡等温线。C/C0q/Q有时以q/Q为纵坐标,C/C0为横坐标。q-平衡时离子在树脂相的浓度,如mol/gQ-树脂的总交换容量,如mol/gC-平衡时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如mol/LC0-溶液的原始浓度,如mol/L第19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即为此浓度下的分配比。分配比并非为恒定值,随操作条件的不同而改变。曲线的起始阶段斜率较大,分配比较大。但是随着树脂相中离子浓度的提高,交换趋势下降,曲线斜率即分配比逐渐降低,最终树脂上离子达到饱和。◆平衡时,交换反应主导向右的叫做有利平衡,如图中线1(分配比大于1);◆平衡时,交换反应主导向左的叫做不利平衡,如图中线3(分配比小于1);◆平衡时,正、逆反应相等的叫做有利平衡,如图中线2(分配比等于1);根据平衡曲线的形状,就可判断树脂优先吸附哪种离子。离子交换反应为一种可逆反应:如:nR—H+Men+Rn—Me+nH+树脂对离子的选择性直接受交换反应的可逆倾向程度支配。各种离子的可逆倾向有很大差别,可以归纳为三类:第20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阳离子树脂的交换反应1、不同酸性功能团的比较◆酸性对树脂性能的影响阳离子交换树脂常用功能基:磺酸(—SO3H)膦酸(—P(O)(OH)2)/亚膦酸(—P(O)OH)羧酸(—COOH)酚基(phOH)pKa235-610

pKa越小H+越易电离,H+越易被其他离子交换。

交换平衡常数越大,交换反应越能在较高的H+浓度下进行:磺酸型树脂在2Mol/L的盐酸中仍有交换能力;膦酸和亚膦酸要在pH高于3之后才具有较强的交换能力;酚羟基要在pH10以上才能发生交换。

在应用中,酸性树脂常以钠型或其他离子形式进行交换,这样可以不受溶液pH值的影响。第21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影响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因素◆水合半径—就是包括内外层配位水分子的离子半径

水合离子与功能基之间的作用力是静电吸引,因此同价离子对树脂的亲和力,随水合半径的增加而下降。Cs+>Rb+>K+>Na+>Li+水合半径/nm0.5050.5090.530.791.0离子半径/nm0.1650.1490.1330.0980.068

水合离子负载到树脂微孔中的功能基上,能使微孔中的压力升高,产生较高的压强,称作溶胀压,结果使树脂胀大。

强酸性树脂由钠型转换为氢型,体积约膨胀5%,产生很大的溶胀压,这个压力反过来对树脂的选择性产生了影响,使水合半径小的离子具有较大的亲和力。第22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离子电荷

离子电荷增加,离子对树脂的亲和力增大。虽然水合半径与离子电荷可能同时增大,但是电荷增加的比例往往大于水合半径。因而在较强的酸性溶液中,高价离子对树脂的亲和力一般高于低价离子。另外,在酸性较弱时,高价离子易水解而解离出H+,从而使水合离子的电荷下降,交换势随之降低,可能引起交换顺序的变化。◆溶液浓度离子在溶液中真正起作用的是它们的活度,而活度与溶液的总浓度密切相关,而且高价离子的活度受浓度影响远大于低价离子。因此在高浓度溶液中可能引起交换顺序的变化。比如:Na+离子在总浓度高至每升几个摩尔之后,可以将一些高价的离子从树脂上交换下来。◆温度升高温度,加剧离子在溶液中的运动,使水合数下降,从而改变离子的水合半径顺序,可能导致交换顺序发生变化。第23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五、阴离子树脂的交换反应1、强碱性树脂◆强碱性树脂类型季铵I型:—N(CH3)3X季铵II型:—NCH2CH2OH(CH3)2X◆强碱性树脂的选择性

卤素离子强碱性树脂对卤素离子的选择性随卤素离子半径的增大而增强。这是由于阴离子半径本身比较大,水化的程度远低于氧离子。参与交换的应该是没有水化的裸离子,因而半径大、易于极化变形的占优势。

含氧酸根它们的交换顺序没有完整的排序及规律性,一般认为共轭酸的酸性越强的酸根离子,其交换势越强。第24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金属的阴离子配合物湿法冶金中的重要金属阴离子配合物是金属离子与卤素离子、氰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它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