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与道路规划(下册)-下第8章_第1页
道路交通与道路规划(下册)-下第8章_第2页
道路交通与道路规划(下册)-下第8章_第3页
道路交通与道路规划(下册)-下第8章_第4页
道路交通与道路规划(下册)-下第8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1城市轨道交通基本形式及特征一、轨道交通定义

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中运量公共交通之总称。一般地,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且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二、轨道交通的类型及特征1.市郊铁路:连接市区与郊区,市中心与周边卫星城市或副中心的铁路,一般与干线铁路相连,采用干线铁路的技术标准。2.有轨电车:以电力驱动的车辆在敷设有轨道上行驶的轨道交通系统,轨道与其他交通方式路面在同一平面上居多,平面交叉口多,干扰大,速度低。3.地下铁道:以电力驱动的大容量、快速、准点、安全、舒适的轨道交通系统,修于地下,有专用路权,速度高,运送能力大。4.轻轨交通:以电力牵引的中运量轨道交通,与地铁区别在于:运量不同,车辆轴重和尺寸不同。5.独轨交通:在单一轨道梁上运行的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承担中运量交通,适于地形复杂的山区形式。6.自动化导向交通:一般泛指自动化控制条件下,无人驾驶的车厢在专用路权的轨道运行的交通运输系统。7.磁浮交通系统:磁浮列车不同于一般轮轨粘着式铁路,它没有车轮,是借助无接触的磁浮技术而使车体悬浮在导轨面上运行的铁路。没有机械损耗。8.2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1.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之间的换乘1)轨道交通与公共汽车位于同一平面的换乘公共汽车停在路边,然后乘客通过地下通道或人行天桥。2)公共汽车与轨道交通位于不同平面时换乘▲若公交车与轨道交通在不同高差上,尽量将公交停靠站设于轨道交通站点上方,通过楼梯、电梯连接。

▲公交停靠站点若公交线路多,可不单独设站,而是集中设一公用站台,站台用地道或天桥与轨道交通站相连。2.轨道交通之间的换乘1)同站台换乘

适于基本平行的两条线路。乘客在站台通过楼梯、自动扶梯等换乘到另一车站的站台,最方便乘客,节约时间、线路短。▲共线式:两条线路在某路段共用一条轨道,用的不多。

▲并列式:两条线路在同平面换乘。

▲行列式:两条线路在站台上下平行换乘(不同平面)。2)节点换乘适于两条交叉的线路。两条轨道交叉处,作为换乘节点,在不同平面上,通过楼梯或自动扶梯相连。按形成的几何形状:▲十字形换乘:两车站中部立交,平面上构成十字形组合。

▲T形换乘:两车站上下立交,其中一个车站端部与另一车站的中部相连,平面上构成T形。▲L形:见图。3)站厅换乘易实现。换乘车站共用一个站厅,或者站厅可相通,乘客由某层车站站台经楼梯、自动扶梯到达另一车站站厅付费区,再经楼梯、扶梯等到达站台。8.3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1.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原则(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2)满足城市主干道客流要求(3)考虑线网密度等指标,方便居民,减少步行距离。(4)与其他公共交通衔接良好,考虑换乘方便,设置换乘设施。2.轨道交通网络形式(1)单线形结构由市中心径向线形成的单线形,客流明显集中在此方向时采用。(2)枝状结构由一树根(主干线)发出不同枝状,没有方格形连通性好,换乘不便。(3)十字形网络两条轨道相交,平面上成十字形,后期可发展成方格网。(4)辐射性网络由中心一个点向外辐射不同线路,中心易拥阻,中心和郊区联系好。(5)三角形网络中心成三角形网。市郊间没有联系,不方便。中心易人流量集中。(6)棋盘形网络方格网,规则,通达性好,棋盘式线网是对线网构架整体而言,其特点是平行线路多、相互交叉次数少,中心和市郊间联系不便。(7)环形放射结构较理想的结构。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网络属于此形式。西安地铁规划线路(1)一号线:后围寨—纺织城该线路位置为西安市东西向主客流走廊,线路全长23.9千米。远期规划一号线向西延伸至咸阳市人民广场,为西咸一体化创造有利条件;向东延伸至临潼旅游度假区,可大大促进西安市旅游事业的发展及沿线土地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强西安作为国际级旅游城市的地位。因此,从一号线在城市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在交通中的重要地位分析,将其确定为规划轨道交通线网中的骨干线。二号线:铁路北客站—韦曲线路北起规划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西安北客站,向南经城运村,全长26.4千米。远期规划二号线从西安铁路北客站向东北方向延伸至草滩镇陈家堡,长度约为6.13千米。功能定位:该线路位置为西安市南北向主客流走廊,线路将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西安北客站、张家堡广场、城市中心北大街及钟楼、南郊省体育场、小寨商业文化中心、西安国际展览中心、长安区等大型客流集散点串联起来,沿途分布有张家堡客运站、城北客运站、明德门客运站等长途客运枢纽。线路北端连接西铜高速、西延高速、210国道,南端连接西康高速,是南北向对外交通要道。二号线与一号线构成轨道交通线网中的十字骨架,是线网中的骨干线。三号线:新筑—侧坡村线路北起灞桥新筑镇,向南至终点长安侧坡村。线路全长44.3千米。

功能定位:该线路为东北、西南走向。线路起于新筑镇,沿城市主要客流走廊东二环敷设,毗邻西安浐河综合开发区、兴庆公园,经国家级历史文物景点大雁塔、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小寨商业文化中心、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安科技产业园等客流及人口密集区,可大大缓解沿线交通压力;对外连接西阎高速、西户高速、210国道;同时促进城市发展空间向东北、西南方向拓展,符合西安市城市空间发展规划,三号线与一、二号线共同构成规划线网中的骨干线。四号线:草滩农场—韦曲科技产业园线路北起西安北郊草滩现代农业开发区,直达韦曲科技产业园。线路全长35.2千米。

功能定位:该线主方向为南北向,大部分地段与二号线平行。线路连接草滩现代农业开发区、张家堡广场、曲江新区、韦曲科技产业园,途经既有西安火车站、明城墙内五路口及大差市、历史文物景点大雁塔等客流密集区,缓解二号线在市中心区的客流压力。因此,四号线对于城市南北向客流转换起到辅助和补充作用,将其确定为规划轨道交通线网中的辅助线。五号线:纺织城火车站—六村堡(纪阳)该线为线网中惟一有支线的线路。线路东起西康铁路纺织城火车站,北至终点纪阳车站。线路全长44.89千米。

功能定位:五号线主方向为东西向,大部分地段和一号线平行。东端的纺织城火车站为既有西康铁路客运站,是西安铁路枢纽的辅助客站,西端主线连接六村堡工业园区,支线连接纪阳组团,途经曲江新区、西安国际展览中心及三桥交通枢纽等大的客流集散点,将辅助一号线分流城区内东西向客流。因此,将其确定为规划轨道交通线网中的辅助线。六号线:纺织城—长安科技产业园六号线东起一号线纺织城车站,至终点长安科技产业园站。线路全长41.08千米。

功能定位:六号线在城市中心区和一号线基本平行。线路连接东郊纺织城、明城墙内东、西大街及钟楼、南郊大学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长安科技产业园等工商业聚集区和人口密集区。可辅助一号线对主城区客流起到较大的分流作用,缓解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压力,同时可带动东郊纺织城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南郊大学城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是规划轨道交通线网中的辅助线。3.轨道交通网规划方法(1)根据城市公共交通客流量分配决定路网构成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的子系统,可借助于城市交通规划中的调查和规划的成果。在城市客运交通规划中(主要是公共客运交通体系),选择客流量大、阵发性强、密集度明显的交通方向,在服从轨道交通网络结构基本特征的条件下,规划具体的轨道交通线路,取代一条或若干条地面公共交通路线,这是最常用的规划指导思想。

(2)根据城市布局需要决定路网构成在城市布局与发展趋势明确需要轨道交通支持的需求方向(不管是远期可产生客流量,还是该交通方向主要客流集散点的运距较长),也需尽早规划轨道交通路线,城市用地规划、沿线布局开发方面达到协调发展,同步发展,且可构成较为理想的线网结构。(3)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与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规划同步进行

两者之间应保持互相配合,互相竞争,总量平衡的关系。一个现代化大都市的客运交通体系比较理想的结构,在立体布局上应该是三层次网络结构,以与地面交通完全隔离的轨道交通网作框架,辅之以区域性轨道交通支线和地面公共交通干线网,以及以干线客流集散服务的短程路线。三者之间互相通过重叠、交叉和换乘枢纽(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