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与集体内固守关系医患关系研究的新课题_第1页
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与集体内固守关系医患关系研究的新课题_第2页
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与集体内固守关系医患关系研究的新课题_第3页
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与集体内固守关系医患关系研究的新课题_第4页
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与集体内固守关系医患关系研究的新课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与集体内固守关系医患关系研究的新课题

医疗和医疗关系是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集体关系之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由于我国医疗改革不成功、社会转型期人际信任缺失、医疗模式转变等原因,我国医患关系呈现日益紧张的趋势,医患纠纷和矛盾迅速增长,暴力袭医案件频频发生,医务工作者的生存环境趋于恶化,严重影响了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和职业态度。医患关系紧张的状况引起了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共同关注,使医患关系成为多学科领域的重要议题,学者们从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视角对医患关系进行了研究。然而,当前的医患关系研究大多集中于对医患关系的广域理论分析和讨论,如医患关系的现状和表现形式本研究试图融合医患关系研究和医务工作者主体研究的不同研究路径,将医患关系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变量纳入本研究中,对医务工作者在医患关系中的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与集体内疚感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对群体认同和群体行为合理性感知在这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检验。一、一般文献和研究(一)群体受害者感知对集体内整体内整体感知的作用感知的群体受害者身份(perceivedgroupvictimhood,PGV)是个体对在过去和(或)当前社会中成为其他群体态度和行为的受害者的感知当前有关群体受害者身份的研究关注其对群际关系的实质性影响作用。例如,有研究表明,对群体受害者身份的感知可以显著降低个体对其群体侵犯和伤害外群体成员所带来的集体内疚感。集体内疚感(collectiveguilt)是一种重要的集体道德情绪,是指对所属群体具有较高的群体认同的个体意识到所属群体对外群体的伤害行为或这些伤害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因为感到自己对这一行为或行为结果负有一定责任而产生的内疚感因此,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如果激发其在医患矛盾中群体受害者身份的感知,在面对某些医务工作者伤害患者的行为时,其集体内疚感应该显著低于那些没有激发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的群体成员。因此,本研究的假设1为:医务工作者的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对其集体内疚感具有显著影响,激发了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的医务工作者在面对个别医务工作者伤害患者的行为时,其集体内疚感显著低于没有激发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的医务工作者。(二)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对集体内整体认同的影响感知的群体受害者身份和集体内疚感都是群体性的心理特征,因此都与群体认同具有密切的联系。群体认同属于社会认同范畴,是社会认同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社会认同理论的主要论题。社会认同理论(SocialIdentityTheory)由TajfelheTurner等人提出,并于20世纪70到80年代发展成熟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能够凸显个体的群体属性,激发其对自身所处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可以有效提升个体的群体认同,而高度的群体认同感则是引发个体集体内疚感的前提条件。因此,在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与集体内疚感的关系中,群体认同必然发挥着重要的中介性作用,影响二者关系的强度和类型。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激发其在医患关系中的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能够显著地影响其群体认同水平,从而进一步影响其集体内疚感状况。因此,本研究的假设2为:在医务工作者的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和集体内疚感关系中,群体认同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三)中介作用的发挥集体内疚感所导致的补偿行为以责任感知为基础,个体越是有为群体伤害外群体的行为负责的责任感知,那么其补偿行为就越高,否则就会越低因此,个体对其群体或群体中其他成员行为合理性的感知在其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与集体内疚感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对医务工作者来说,如果激发其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而对其施加伤害的群体就是患者或(和)患者家属,那么,在面对其群体中个别成员对患者的伤害行为时,其行为合理性感知会显著增高,从而导致其集体内疚感显著下降。因此,本研究的假设3为:在医务工作者的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和集体内疚感关系中,群体行为合理性感知起到了显著的中介性作用。总之,本研究的研究假设和目的如下:(1)医务工作者的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显著影响其集体内疚感水平;(2)群体认同水平在医务工作者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和集体内疚感之间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3)群体行为合理性感知在医务工作者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和集体内疚感之间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本研究的总体假设框架如下:二、学习方法(一)从性别、年龄、职称结构及工作年数为9.在大多数相关研究中,医务工作者并没有准确的定义,一般是指在医疗机构中从事医疗、医护以及医疗器械操作等工作的相关人员被试的平均年龄为33.5岁(SD=8.87),其中医生67人(34.2%),护士或护理人员41人(20.9%),医技人员36人(18.4%),行政人员42人(21.4%),后勤人员10人(5.1%);男性88人(44.9%),女性108人(55.1%);具有高中及以下学历水平者10人(5.1%),本科及同等学历水平者122人(62.2%),硕士学历水平者53人(27%),博士学历水平者11人(5.6%);未婚者73人(37.2%),已婚者118人(60.2%),离婚后未婚者5人(2.6%);汉族189人(96.4%),少数民族7人(3.6%);信仰基督教者4人(2%),信仰佛教者14人(7.1%),信仰其他宗教者6人(3.1%),无宗教信仰但相信神的存在者30人(15.3%),无神论者142人(72.4%);有正式编制者157人(80.1%),无正式编制者39人(19.9%);普通职工174人(88.8%),中层干部22人(11.2%);具有初级以下职称者23人(11.7%),初级职称者75人(38.3%),中级职称者75人(38.3%),副高级职称者5人(2.6%),正高级职称者5人(2.6%),未定级者13人(6.6%);从外单位调入本单位者5人(2.6%),以社会招聘形式进入本单位者73人(37.2%),以毕业分配形式进入本单位者105人(53.6%),其他形式进入本单位者13人(6.6%);平均工作年数10.32年(SD=9);平均月收入4566元(SD=1759.5)。(二)材料使用和群体认同问卷1.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启动材料。对医务工作者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的启动借鉴了Rotella等人在研究中所使用的材料2.群体认同问卷。群体认同问卷改编自Mael和Ashforth所编制的组织认同问卷3.集体内疚感问卷。集体内疚感问卷采用Wohl和Branscombe所使用的问卷4.群体行为合理性问卷。群体行为合理性问卷采用Wohl和Branscombe所使用的问卷(三)被试和个案展示在进行正式实验之前,首先邀请3名具有丰富问卷调查和实验经验的心理学研究生对所使用的实验材料和问卷进行检查和评判,根据其意见和建议对问卷进行修改;而后在天津市某市级公立医院选取20名医务工作者进行预实验,实验结束后询问参与实验的医务工作者有无疑问或建议,并根据预实验结果和参与实验的医务工作者的建议对问卷进行修订,而后装订成册。参与预实验的20名医务工作者不参与正式实验。在向被试简要介绍本实验的主要流程和注意事项之后,被试被随机分配到启动组和控制组中,并向其展示不同的实验材料,对于被分配到控制组的被试,向其展示交通事故发生率新闻材料,而对于被分配到启动组的被试,向其展示医患冲突中患者伤害医务工作者的材料。在阅读实验材料后,所有被试分别填写群体认同问卷和不公平对待问卷。填写完毕后,向所有被试展示一个医务工作者伤害患者的个案,个案内容为陕西富平县婴幼儿保健医院医生参与贩卖婴儿,该个案以一句话的形式进行简单展示,随后全部被试填写集体内疚感问卷和人口学变量问卷,并在主试检查问卷没有遗漏后结束实验。实验结束后主试向所有被试表示感谢,并赠送小礼品。三、结果分析(一)群体行为合理性与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的关系对人口统计学变量、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群体认同、群体行为合理性之间的关系做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群体认同与集体内疚感具有显著的负相关,与群体行为合理性有显著的正相关,与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有显著的负相关;集体内疚感与群体行为合理性无显著相关,与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有显著的正相关;群体行为合理性与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无显著相关。人口统计学变量与实验变量之间,只有学历、职位和工作岗位与群体认同等实验变量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学历水平与群体内疚感有显著的负相关;职位类型与群体认同有显著的正相关;工作岗位与集体内疚感有显著的正相关。因此,在其后涉及到人口学变量的分析中,我们只采用这三个人口学变量。(二)两组集体内整体感、sd和df的比较对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与集体内疚感之间的关系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启动组被试的集体内疚感水平(M=10.56,SD=3.64)显著低于控制组(M=12.08,SD=3.28)的被试(F=9.465,df=195,p=0.002(三)群体认同的中介作用按照温忠麟等人推荐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对感知的群体受害者身份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在控制了学历水平、职位和工作岗位的影响作用之后,将群体受害者身份的感知(控制组vs启动组)作为自变量,集体内疚感得分作为因变量,群体认同为中介变量,按照以上方法检验群体认同在群体受害者身份和集体内疚感之间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如表3和图2所示,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对集体内疚感的总体效应(β=0.236,p<0.01)、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对群体认同的效应(β=-0.238,p<0.01)、群体认同对集体内疚感的效应(β=-0.218,p<0.01)以及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对集体内疚感的直接效应(β=0.195,p<0.01)都显著,因此群体认同在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和集体内疚感之间起到了部分的中介作用。中介作用的形式如图2所示,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对群体认同具有显著负向作用,而群体认同同样对集体内疚感具有显著负向作用。由于启动组以“1”标示,而控制组以“2”标示,因此这一效应过程的含义是:与控制组相比,激发了群体受害者身份的启动组被试具有更高的群体认同水平,而更高的群体认同导致他们对其群体对外群体的伤害行为具有更低的集体内疚感。(四)群体行为合理性的中介作用在控制了学历水平、职位和工作岗位的影响作用之后,使用温忠麟等人介绍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将群体受害者身份的感知(控制组vs启动组)作为自变量,集体内疚感得分作为因变量,群体行为合理性为中介变量,检验群体行为合理性在群体受害者身份和集体内疚感之间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如表4所示,虽然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对集体内疚感的总体效应(β=0.236,p<0.01)和直接效应(β=0.237,p<0.01)显著,但是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对群体行为合理性的效应(β=-0.083,p>0.05)和群体行为合理性对集体内疚感的效应(β=-0.001,p>0.05)都不显著,因此,群体行为合理性在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和集体内疚感之间没有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四、群体认同与医务人员工作者群体感知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使用启动实验方法,对医务工作者的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与集体内疚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并对群体认同和群体行为合理性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医务工作者的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对其集体内疚感具有显著影响,激发了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的医务工作者面对本群体成员伤害患者的行为时,其集体内疚感显著低于那些没有激发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的控制组被试,因此本研究的假设1得到了验证;群体认同在医务工作者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与集体内疚感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激发了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的启动组被试与没有激发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的控制组相比具有更高的群体认同,并使其在面对对患者的伤害行为时表现出更低的集体内疚感,因此本研究的假设2得到了验证;最后,群体行为合理性在医务工作者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与集体内疚感的关系中没有显著的中介作用,假设3没有得到验证。(一)程序启动的限制Wohl和Branscombe的研究表明,激发个体对其所属群体的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可以显著减低对外群体侵犯行为的集体内疚感,即使所侵犯的外群体并非对其所属群体施加伤害的群体对医务工作者的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和集体内疚感之间关系的检验验证了Wohl和Branscombe的结论,当向医务工作者展示其在当前医患关系中所遭受的不公正对待时,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就得以激发,与没有激发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的控制组相比,启动组的被试具有更高的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水平,同时,启动组的被试对其群体成员伤害患者行为的集体内疚感显著低于控制组。这一结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医务工作者经常性地处于遭受患者和患者家属不公平对待的环境中,无论这些不公平对待是针对医务工作者自身还是其身边的同事,都会使医务工作者的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长期处于较高的激活状态,这必然导致医务工作者对伤害患者行为的敏感性降低,使其认为“有权利”或者“有理由”对患者进行某种程度的“报复”,因而缺乏对行为结果的道德自省,即认为由于自己所属群体遭受过不公平对待,因此其伤害外群体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情可原和值得谅解的。这种心理机制对医患关系的改善无疑具有极大的负面作用,它加剧了医患双方的心理对立,并降低了相互伤害的心理阈限,从而使医患矛盾更易于发生和激化。(二)控制组和群体认同本研究对群体认同在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与集体内疚感关系中的中介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群体认同在二者关系中有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其作用机制是启动组的被试在激发了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之后,其对医务工作者的群体认同水平显著高于控制组,同时较高的群体认同水平对其集体内疚感具有显著的降低效应。相关研究已经指出,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和集体内疚感都以高度的群体认同为基础。在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与集体内疚感的关系中,如果个体认为自己独立于群体之外,那么针对该群体的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的启动就对个体无效。对医务工作者来说,群体认同是引发其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和集体内疚感的情感和价值来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其与问卷中伤害患者的医生没有任何私人关系,同时与该个案中受到伤害的患者没有任何的个体间关联,因而没有任何必要为个案中的医生辩护,也没有为其行为感到内疚的必要。但是,当被试具有较高的医务工作者群体认同时,根据社会认同理论,个体的群体认同对其具有高度的情感和价值意义,关系着其自尊和自我同一性的满足(三)群体行为合理性本研究还对群体行为合理性在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与集体内疚感关系中的中介效应进行了检验,发现群体行为合理性感知对这一关系没有显著的中介作用。群体行为合理性是对群体行为道德属性的理性判断,其基本的判断标准无疑是个体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因此,群体行为合理性判断对医务工作者的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和集体内疚感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的结果表明,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对集体内疚感的影响作用不是个体理性判断的结果,而是个体将其行为判断付诸情感性宣泄的产物。(四)本研究结果的应用本研究以医务工作者为研究对象,对医务工作者的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与集体内疚感之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