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欺负行为的研究进展_第1页
大学生欺负行为的研究进展_第2页
大学生欺负行为的研究进展_第3页
大学生欺负行为的研究进展_第4页
大学生欺负行为的研究进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欺负行为的研究进展

一、侵犯行为的含义欺凌行为也被称为恐吓、欺凌、欺凌和霸权。这是一种特殊的攻击行为,与其他攻击行为一样,为他人造成身体、心理伤害或财产损失,此类人也属于侵犯行为的范畴。目前关于欺负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校欺负”和“工作场所欺负”两个领域大量研究证实,欺负行为在中小学生中极为常见,且对欺负卷入的各方(欺负者、受欺负者、旁观者)均有十分消极的影响和危害侵犯和破坏性是人类的一种很强的内在力量近年来,国外研究者开始关注大学生欺负行为现象。本文拟通过概述国外大学生欺负行为研究的现状及已取得的成果,并对此进行述评与展望,以期为国内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二、国外学生欺凌行为研究的重要成就总体上来说,大学生欺负行为的研究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国外也只有为数不多的研究考察了大学生欺负行为1.美国大学“全面受辱的校园欺负现象”的实践描述欺负现象是一个多面体,欺负行为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网络的,可以是言语的,也可以是身体的,还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尽管欺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种个体经验。被欺负可以是公开的,也可能是隐蔽的经历Sinkkonen(2012)指出大学生欺负行为的形式包括:间接公共欺负(歧视、排挤、不公正对待、施压)、直接言语欺负(传谣言、取外号、训斥、批评、挖苦、嘲弄)、间接个体欺负(排斥、刁难、轻视、网络欺负、噪音打扰)、身体欺负(踢打、推搡)和骚扰(性骚扰、恐吓、身体故意逼近)西方大学中,“入会受辱”仪式(hazing)也是一种常见的欺负现象。Hazing,是新成员加入某些团体时必须经历的一种固定仪式,包括被故意骚扰、虐待、蒙羞,在帮派、体育团体、学校、军队、兄弟会、姐妹会等团体中盛行,它有时是老成员对新成员的一种恶作剧,有时则包含了躯体和心理虐待,还可能包括性犯罪,一般被法律禁止。有关调查表明,五分之二的大学生承认身边存在入会受辱事件,加入俱乐部、团体和其他组织的大学生中,有55%报告曾遭受过某种形式的欺辱此外,大学生还可能遭到来自导师和学校教职工的“垂直欺负”。Marraccini(2015)对337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McDougall(2014)的研究发现2.大学中欺负行为的发生率美国研究者的一项调查指出欧洲大学中,根据芬兰学者Kunttu和Huttunen对一项样本为5086名大学生的调查还有证据指出,医学院校的大学生欺负行为发生率高于其他高校。沙特阿拉伯的一项研究针对542名医学院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3.网络欺负受害者会消极反应、心理压力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大学生虽已成年,但欺负卷入的经历无论对受欺负者还是对欺负者,甚至旁观者均有负面影响。欺负受害者最常见的影响与社会互动有关,被欺负的个体更容易出现社交被动、情绪脆弱、绝望感、采取无效措施或放弃,出现诸如高焦虑、低自尊、情绪抑郁、压力、惊厥、自伤、自杀倾向、疏离感、孤独感、丧失感、厌学和逃学等消极影响,以及各种躯体症状,如心慌、头痛、胃痛;网络欺负受害者还会回避对电脑的使用还有研究者考察了欺负受害者与其他犯罪受害者之间的关系,发现欺负受害者与其他犯罪的受害者关系密切,部分人身份重叠。一个学校的欺负受害者更有可能成为其他犯罪的受害者,而其他犯罪行为的受害经历又可能让他陷入被欺负的境地被欺负者并非欺负行为唯一的受害者,欺负者的心理和社会幸福感同样也处在危险之中。欺负者可能会学会以轻视或歧视等非社会化的手段来追求利益这些结果提示,步入大学阶段的学生对欺负行为一样易感,即使欺负已经结束,欺负受害经历的消极影响也会持续影响大学生活。4.历、统计分析在影响大学生卷入欺负行为的众多相关因素中,个体之前的经历是最重要的因素。国外有研究指出,小学和中学阶段卷入欺负行为的经历对大学生欺负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自称高中以前有受欺负经历的大学生中,有70%报告仍然在大学里被欺负三、对大学生欺负行为研究的意义纵观上述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尽管研究者对于大学生欺负行为研究的必要性已达成共识,相关成果不断增多。但综合目前的研究来看,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存有以下问题:1.大学中欺负行为的影响当前欺负领域的研究呈现出“两头热,中间冷”的现状。即中小学生和成人工作场所的欺负问题研究者们介入较多,相关研究结果不断涌现,日益丰富。但处在中间环节的大学生欺负问题,远没有像中小学生欺负和成人工作场所欺负那样得到重视,有关研究数量稀少,研究结果极其匮乏。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的教育和学校心理学教授MacDonald(2010)认为还有研究甚至认为,在大学阶段欺负行为应该会有所增加,因为大学资源趋于紧张,竞争加剧。当教师们太忙而疏于指导时,学生们可能会面临问题,欺负行为可能会被增强。当总体环境有利于不公正时,学生们之间的互动也有可能受损,导致水平欺负,即学生之间的欺负;而当学术文化强调教师和研究员们的工作自由和学术自治时,这意味着他们工作的方式非常不同,而且难以被干预。即使他们指导学生时出现虐待学生的情况,也难以被追究。并且,当教师们感觉自己职位不保时,有可能直接把压力和不满转嫁到学生头上,产生垂直欺负可见,欺负行为绝不仅仅是中小学校园和成人工作场所特有的现象,大学校园里的欺负现象也值得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但相对于儿童欺负和成人工作场所欺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大学生欺负行为的研究很不充分,包括测量工具、现状描述、影响因素和机制、预防干预等方面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厘清。2.对欺负行为的理解不一欺负行为是一个多面体,其定义尚存争论。在对欺负行为概念的理解上,研究者们远没有达成一致。综观国内外研究者在界定欺负概念时,都强调欺负行为造成的伤害性后果,但在欺负卷入双方力量对比的不平衡和欺负行为发生的重复性上,意见并不一致。因此,不同学者对于欺负概念的界定,内涵并不完全相同。而且在对欺负行为类型的划分上,也很不一致。有研究者不考虑欺负行为双方力量的对比,把欺负与侵犯行为等同,认为欺负就是任何针对他人的侵犯行为,因此将欺负行为与普通校园暴力行为混淆。欺负与侵犯,两者既联系又相互区别,这种将侵犯和欺负等同的研究模式容易使欺负事实真相不明。一些研究者认为只有那些重复发生的侵犯行为才是欺负在这种情况下,具体到大学生欺负行为的研究上,因为研究者对欺负行为的理解不一致,造成了不同研究中界定的欺负行为并不相同,调查获得的结果无法进行比较。如前所述,大学生欺负行为的发生率,不同的研究者调查所获得结果差异巨大。被调查的大学生对欺负行为的理解与研究者的定义不同也会影响调查结果,例如许多受测大学生认为欺负仅指身体欺负,而关系欺负就不是欺负。在实际调查中,虽然研究者大多会先对欺负行为进行界定,说明哪些属于欺负行为,哪些不是欺负行为。但研究表明,许多被调查者仍然是根据自己对欺负行为的理解,而不是研究者所界定的概念进行作答的欺负概念的界定问题是进行有关研究的关键,对大学生欺负行为的理解不一致,导致研究过程中的操作性定义不同,必然会影响测量工具的内容和维度,直接影响研究的效度和信度。3.社会态度差异,测量标准缺乏科学性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直接影响到所收集数据的类型和质量,最终影响的是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方法本身的局限性势必会对研究结论造成不利影响,使得人们对所获得的研究结果存疑,很难从已有研究中得出可信的结论。目前欺负研究领域主要使用的方法包括自陈法、提名法、观察法、访谈法,每种研究方法都具有相应的局限性。自我报告法容易受社会赞许效应影响,不论是欺负者还是受欺负者,对于自身存在的不被社会赞许的行为,受测时都有可能故意隐瞒或者反向报告;同伴提名也可能受社会压力、个人情绪的影响而失真。教师提名也可能由于教师的注意力、对社会事件的觉知能力上存在差异,导致不同教师提名的数据结果迥异,信度较低;访谈法和观察法费时费力,且由于研究者处于很明显的研究者地位,其所获得的数据往往缺乏生态真实性。与其他领域的欺负行为研究一样,目前对于大学生欺负行为的调查,使用最多的仍然是自陈问卷式的测量,而且经常是孤立地使用。由于可信度存疑,很难仅仅依靠这类数据得出明确的结论。欺负行为测量的标准化程度和科学性水平,影响到欺负行为调查结论的准确性和可信度。相比于中小学生欺负行为测量已有较成熟的测量工具,大学生欺负行为的测量则尚缺乏一个权威和广受认可的工具,不同的研究者所使用的测量问卷在欺负的操作性定义、问卷内容和维度上都不尽相同,研究结果也存在分歧,使得不同的研究结果间无法进行交流和比较,导致这一领域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受到影响。4.大学生欺负行为研究的现状分析大学生欺负行为影响机制的厘清和理论框架的构建,不仅对未来研究的方向有指导作用,对推进后续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有重要意义,还能为防范和杜绝大学生欺负行为发生提供可能的策略和措施。从大学生欺负研究的现状来看,总体上尚处在积累事实资料的描述研究阶段。绝大多数有关大学生欺负行为的研究仍只是对欺负现象所做的调查,重在对现状的描述,而缺乏理论上的分析和因果关系的探究,对问题难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于理解欺负行为的成因和机制十分不利。欺负行为的卷入是一种系统发生的过程,有研究者指出欺负行为是由个体内部因素(诸如生物因素和认知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诸如朋辈群体、情境因素)之间,由个体内部心理和群体心理之间的互动而促成的社会生态系统四、从理论上界定大学生欺负行为欺负行为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它是一种反社会行为。宏观上,它恶化了社会风气,妨碍正常的校园秩序,影响校园的和谐安宁;对个体而言,它会影响欺负卷入者的身心健康,妨碍他们的社会适应。所以,大学生欺负问题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领域。通过以上的综述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欺负行为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即使是在西方对它的研究也不是很多。今后,这一领域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对大学生欺负行为的理论构念继续进行探讨和廓清。通过前面的综述可知,研究者们对于大学生欺负行为的界定还存在着较多的分歧。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后续的大学生欺负行为调查、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的分析都非常不利。因此,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理论上清晰界定大学生欺负行为。第二,修订和完善大学生欺负行为的测量工具。对一个抽象构念的测量是对该构念进行实证研究的第一步。现有的测量工具在操作性定义、问卷内容和维度上各有不同,大学生欺负行为的测量尚缺乏一个权威和广受认可的工具。另外,与过去的几十年相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使得欺负手段和形式发生巨大变化,比如网络的兴起为大学生欺负提供了更便捷的方式,影响范围更大,欺负后果更严重。所以,当前这一领域的当务之急是必须尽快修订和完善相关的测量工具,为后续的研究工作铺平道路。第三,进一步探讨大学生欺负行为的影响因素,厘清大学生欺负行为的影响机制。如前所述,目前仅有为数不多的研究对大学生欺负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一些初步考察。今后的研究中,应该积极探讨大学生欺负行为的前因变量、中介变量和后果变量,综合考虑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在欺负卷入中的作用,厘清其内在机制并建立模型。第四,开展大学生欺负行为的实验研究。有关欺负行为的研究,大多采取抽样调查而极少开展实验研究。实验研究可以在控制无关变量的情况下,精确地考察某一变量与大学生欺负行为的关系,有利于探讨和厘清大学生欺负行为的影响机制。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