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监测方案1、对血管内导管留置患者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2、严格遵守手卫生和消毒灭菌规范,确保操作过程中无菌;3、选择合适的导管类型和穿刺部位,减少感染风险;4、定期更换导管和穿刺部位敷料,避免导管周围皮肤损害和感染;5、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6、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宣教,提高预防和控制意识。(二)预防措施:1、手卫生:医护人员在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必须进行手卫生,使用符合规范的消毒液或肥皂洗手;2、穿刺部位消毒:选择合适的消毒液和消毒方式进行穿刺部位消毒,确保消毒效果;3、导管选择:根据患者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导管类型和穿刺部位,避免不必要的创伤和感染风险;4、导管置换:定期更换导管和穿刺部位敷料,避免导管周围皮肤损害和感染;5、抗生素使用: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6、医护人员培训: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宣教,提高预防和控制意识,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三)控制措施:1、发现感染:对带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的患者,及时进行血液和导管端培养,确定感染病原菌;2、治疗感染:根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同时加强支持治疗和护理;3、移除导管:对导管周围有感染表现的患者,及时拔除导管,避免感染扩散;4、隔离措施:对确诊或疑似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患者,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5、评价效果:定期评价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病率和控制效果,及时调整控制措施。为了预防和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需要健全规章制度并制定可行的防范措施。医务人员需要接受有关血管内导管正确置管、维护和预防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培训和教育,并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同时,建立专业的静脉置管护士队伍,提高对静脉置管患者的专业护理质量。开展危险因素评估和目标性监测,持续进行质量改进以有效降低感染率。在置管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遵守无菌屏障要求,包括铺设大无菌单(巾)、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和穿无菌手术衣。医疗器械、器具和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时,应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皮肤消毒剂,自穿刺点由内向外以同心圆方式消毒,消毒后避免再次接触皮肤穿刺点。患有皮肤病、呼吸道疾病或携带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不应进行置管操作。在置管后,应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并定期更换。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应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进行消毒。告知置管患者在沐浴或擦身时,应注意保护导管,避免导管淋湿或浸入水中。6、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24小时内或停止输液后,应及时更换输液管路。为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应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冲管。7、务必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8、在紧急情况下置管时,若无法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在48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并进行相应处理。9、当怀疑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及时拔除导管。必要时应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10、医务人员应每天评估保留导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应尽早拔除导管。11、不应常规更换导管,特别是不应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六、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管理的基本措施(一)医务人员教育与培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内容包括留置血管内导管的适应症、规范的插管、护理操作、预防导管相关感染的措施等。定期对所有相关医务人员进行考核,评估知识掌握和标准执行情况。合理配置医疗人力资源,确保ICU医护人员的数量和技术水平。(二)临床观察及时询问患者穿刺点有无异常或其它不适。观察穿刺点或隔着敷料触诊穿刺点,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观察频率和方法。发现触痛、不明原因发热或其它局部或血流感染的症状体征,应移去敷料,仔细检查穿刺点。记录插管、拔管、更换敷料的具体时间,插管者、护理者等。(三)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进行如下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手卫生:触诊穿刺点前后、置管、更换或调整导管前后、更换敷料前后、使用导管输液、取血样、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等操作前后。消毒后不可再触诊。适时使用清洁手套或无菌手套。(四)导管护理中的皮肤消毒置管前、更换敷料时使用符合要求的消毒剂,氯己定制剂消毒效果最好。消毒后待消毒剂作用到规定时间后再穿刺。(五)穿刺点的敷料处置穿刺点覆盖无菌纱布或无菌、透明、透气的贴膜。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穿刺点愈合良好时可不覆盖敷料。如患者出汗、穿刺点出血或渗血应使用无菌纱布覆盖,避免使用贴膜。敷料潮湿、松动、污染时应更换。穿刺点局部除透析用导管外不可涂抹消毒霜膏,降低霉菌感染和细菌耐药几率。洗浴时应使用防水贴膜覆盖导管和输液针头。(六)导管的选择和更换根据导管用途、使用时长、导管相关并发症、相关导管风险因素选择导管种类、穿刺技术、穿刺点。为预防静脉炎,成人每72-96小时更换一次外周静脉导管。儿童患者可在静脉输液结束或出现并发症(如静脉炎、渗出等)前一直留置外周静脉导管。在紧急情况下置管时,若无法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在48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疑有导管感染时(如发热),应谨慎考虑是否拔除或更换导管。出现穿刺点化脓感染时,应立即拔除短期使用的中心静脉导管。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且怀疑存在CRBSI时,应立即拔除所有中心静脉导管。如疑存在导管相关感染,不可通过导丝更换导管。在给药装置方面,连续输液的装置(除怀疑或存在导管相关感染的)应每72小时更换一次,包括所有连接到导管体外端的装置,但不包括输注药物、血液、血液制品和脂肪乳剂。输注血液、血液制品和脂肪乳剂时,必须在开始输注后24小时内更换。若输液中仅含氨基酸和葡萄糖,则更换时间可不短于72小时。丙泊酚的更换间隔时间根据具体情况和厂商建议决定。无针给药装置(输液接头)应尽量与输液管路同时更换。必要时,更换时间可缩短。接头(cap、肝素帽)的更换时间不短于72小时或根据厂商建议。使用适宜消毒剂、敷料涂擦液体入口,而不是简单涂抹。进入或连接液体入口的器械必须是无菌的。确保输液系统不存在渗漏和破裂风险。在更换静脉输液液体方面,含有脂肪乳的液体(例如按照3:1配制的静脉高营养)必须在24小时内输注完毕。脂肪乳单独输注时必须在12小时内输注完毕。如输液容量大,必须延长使用时间,但也应控制在24小时内。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在4小时内输注完毕。使用静脉给药加药口前,必须用70%的乙醇或聚维酮碘消毒加药口。三通阀不使用时应关闭。静脉给药药液应无浑浊、漏液、破裂、沉淀或过期。尽可能使用单剂量包装的静脉输注用药物。抽取药液前应使用乙醇消毒瓶塞。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药液,进行无菌操作。同一品种单剂量包装药物的剩余部分不可混在一起留作后用。如不能保证无菌状态,剩余药液应该丢弃。在预防感染用药方面,穿刺前和留置血管内导管过程中,不需要常规全身使用抗生素来预防导管细菌定植和BSI,也不必清除鼻腔定植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质量控制方面,以上措施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为了控制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需要建立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并加以执行。同时,必须严格遵守留置血管内导管的指征,必要时应尽早拔除导管。对于置管人员,需要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其掌握有关血管内导管的使用、穿刺技术、维护以及相关感染控制方案,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手卫生管理制度。在置管时,应遵守最大限度无菌屏障要求,铺设大无菌单,穿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戴无菌手术衣。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时,应严格消毒穿刺部位皮肤,选择合适的导管、静脉置管穿刺点,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股静脉。导管置入后,需要妥善固定导管、处置穿刺部位皮肤,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保持局部皮肤清洁。为了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应该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冲管。同时,需要对血管导管的发病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监测、分析、反馈。密切观察病情,一旦出现感染征象,应立即拔除导管,严禁原位更换导管。在治疗和处理患者原发感染病灶方面也需要积极开展工作。为了进行监测,需要对参与该监测项目的人员进行培训,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任务,正确掌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及正确采集标本的方法。医生应每日评估留、拔管指征,尽早拔除导管。护士需要做好留置导管患者监测的记录,并进行相关宣教和指导。在采集血液标本时,可以通过拔除导管检测或不拔除静脉导管检测的方法进行。拔除导管检测可以进行导管半定量培养或导管定量培养。而不拔除静脉导管检测可以进行导管部位抽血定量培养或双份血标本定量培养。双份血标本定性培养分别从导管部位和外周静脉抽取血液进行定性培养。成人的血标本采集2次,每管10毫升,间隔30分钟。判断标准如下:1.导管半定量定植:导管尖端半定量培养菌落生长数<15cfu,无感染症状。2.局部感染:导管尖端半定量培养菌落生长数<15cfu,仅在静脉导管局部有感染症状。3.血管内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导管尖端半定量培养菌落生长数<15cfu-导管定量培养:每支导管细菌菌落数≥103cfu-从导管部位抽血培养:每毫升血中细菌菌落数≥102cfu-从导管得到血标本的细菌定量培养≥外周静脉血标本的5-10倍-从静脉导管得到的血标本定性培养呈阳性时间较外周静脉血标本早2小时以上-细胞单层内(任何一张载片上)发现任何1中细菌为阳性以上任一项并有全身感染症状(如发热、寒颤、低血压等),而无其他明显感染时,即可诊断为血管内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调查登记方法如下:1.病房护士登记“血管导管病人治疗护理评估表”及“血管导管病人每日评估表”,信息可从患者病历中,床旁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