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的城市维度与历史维度_第1页
历史建筑的城市维度与历史维度_第2页
历史建筑的城市维度与历史维度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建筑的城市维度与历史维度

历史总是从“现代”开始的,历史建筑也是从过去的“现代”建筑中幸存下来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逐渐改变,对以前的建筑也有一定的兴趣。过去的建筑必须充分考虑到前人的需求,这在时间推移内是不够的。从城市维度看,随着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在短期内形成的现代城市肌理和那些经过数百年或数千年缓慢生长而成的历史街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历史建筑在其城市维度和历史维度中所承载的使命和蕴含的意义是值得思考的,进一步来说,在实际的设计中,设计师需要思索以什么态度来面对和改造历史建筑。1老门东在现代城市功能方面的发展建筑从其开始被认知的那一刻,它就不再是单一的存在,或者说是独立的存在。无论是一开始的巢居、穴居,还是到后面的地面建筑(如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建筑总是以群体的方式出现。就单个建筑而言,它一方面是这个群体组织中的一个元素,另一方面它又是个独立的个体有它自身的特点,就如同它承载的人一般———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一方面他是社会协作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又代表的自己。所以,对于历史建筑,想要对它的价值和发展进行思考与探索就必须放到城市这个更大的维度来推敲。任何时代的建筑,从其之后的时代看来,都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建筑。而历史建筑作为城市中较为特殊的一部分,一方面它满足了它被建造时代的城市所需求的功能,另一方面它又与当代的城市需求产出矛盾。由此,历史建筑必须做出一定的更新,无论是功能上,还是城市定位方面。以南京的老门东为例(见图1~图3),老门东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以东,因地处南京京城南门(即中华门)以东,故称“门东”,是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门东是南京传统民居聚集地,自古就是江南商贾云集、人文荟萃、世家大族居住之地,但是由于城市快速的发展,它与周围的环境越来越格格不入,一方面是它以低密度住宅形式的肌理与周围高密度住宅区形式的肌理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另一方面它作为南京重要的景点之一,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精心的设计以形成与周围区块的功能互补。所以,作为历史建筑的老门东需要进行相应的更新和迭代来满足城市方面的需求。并且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城市更新中对历史文化价值的回归是维持地方活力、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首先,从老门东周围的功能分区出发,一方面它位于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重要位置,从城市的角度看,它需要作为一个城市中重要的节点去开发和塑造并以此来打通整个秦淮风景区,从而进一步形成一个连续而又具有历史韵味的南京古城区旅游风景带;另一方面,它周围是密集的居住区功能,缺乏集中的公共场所和相关的集中商业配套措施,所以它再做相应功能置换的时候要考虑到集中商业的因素。再者,从以往保护历史建筑的成功案例来看,无论是上海的新天地,还是北京的798都是以商业为基础,以艺术文化为筋骨,以现代理念为血肉来进行历史建筑的更新和迭代。而老门东所面临的情况恰好与以上案例类似,并且相比于将一般的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建筑作为博物馆而言,将其进行商业运行能很好的将人流重新引入相应的街区,使已经衰老的街区重新焕发出活力,商业模式运行下的街区能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能使人近距离的感受相应的历史氛围。历史建筑其生命的延续,不是在于独立于外部环境保持自身的形态,而是在于能不断细微的调整自己使自己适应当时的环境,正如中国的一句古话“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2建筑的历史是建筑的历史是一个习惯正如著名的评论家杰克逊所说的那样“当我们想起任何一种重要的文明的时候,我们有一种习惯,就是用伟大的建筑来代表它。”建筑不仅仅代表着建筑本身,它是它所建造时代的社会的缩影,它是时间和历史足迹的记录器,它是人类智慧和技术的结晶……2.1里坊制至用街制空间演变的城市空间南京的老门东缘起于六朝时期的建康,其地理位置临近秦淮河因此被建造成贵族和官员居住区,其空间形式是棋盘式里坊制空间结构,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初期的缩影;到了封建中期宋朝时,里坊制向街巷制空间的过渡,带来了城市空间的变化,坐落在繁华的秦淮河畔的老门东也由原来的里坊制,转向较为开放的街巷制;到了明清,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商业的繁华,居住密度的提高……不同时期的历史片段在门东地区高强度叠合,多重文化要素交织,共同构成了老门东复杂而矛盾的文脉网络2.2更新历史建筑的理念近些年来,有着近2000年历史的老门东,留在老南京记忆里的不再是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而是鱼龙混杂,破败不堪的老城建筑,这虽然是特定历史时期带来的影响,但是我们所需要做的是将我们的集体记忆重新赋予这片土地以活力与灵魂。而现有已经改造的老门东,既有它的优势,但又不可避免的带来了相应的缺憾。改造后的老门东,没有了一份历史建筑特有的厚重,多了一份现代建筑的轻巧,也是这样使得老门东成为周边地区活动的中心,为老城区注入了一份新的活力,络绎不绝的游客和熙熙攘攘的市民,再现了老门东这片土地上应有的风貌。从地面铺砖的形式(如图4所示),到路边的小雕塑(如图5所示),到建筑的窗花(如图6所示)虽有透露出历史的味道,但也进行了现代意义上的改变,组成了一个全新的老门东。但是,全新的老门东,作为一个激发城市公共区域活力的成功案例,不能掩盖其对于历史建筑重新改造和使用的失败。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其改造的过程中,将所有的历史建筑进行拆除之后再在原地用原材料来进行重新建造,而这样仅仅是为了建造一个地下停车场。它的这一举动,使那些在砖与砖之间沉淀的记忆被无序的重组所抹灭,使那些墙与墙之间饶饶的对话被胡乱的堆砌所消去,使那些屋与屋之间融洽的交流被有意的重构所打断……历史建筑的意义更多的是体现在其时间的价值上,而我们所要做的是将这一价值凸显出来,而不是将聚光灯凝聚在其他的一些无关紧要的方面。并且,“新的历史建筑”所形成的场景不再反映以往的历史建筑所形成的集体意识,而对于新的使用者和新的认识者就会接受“新的历史建筑”从而形成相应的记忆,乃至认为这就是所谓的历史,就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流淌下来的集体记忆。作为一名建筑师,我们所需要做的是将那些在历史中沉淀流淌下来的集体记忆进行进一步的传承而不是去更改它,让它成为一种新记忆并去开拓另一条河流。3作为历史建筑的护卫,还能在历史比护中把自己当自己比自己历史建筑是一个联系过去和未来的纽带,它见证着历史又迎接着未来,但又如湍流中的巨石,不断迎接着来自现代的冲击,是要随波逐流还是像磐石一般扎根于历史,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同样的,如水中的石头一般,不是所有的历史建筑都能如磐石一般能在湍急的河流中坚定自身,更多的是随波逐流才能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