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唐诗五首:野望》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3课《唐诗五首:野望》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13课《唐诗五首:野望》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13课《唐诗五首:野望》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13课《唐诗五首:野望》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野望教学目标1.把握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诗歌。2.掌握诗歌中借景抒情、化用典故等手法。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诗人品格情操,感受诗人的人格魅力。

作者简介王绩(589—644),初唐诗人,字无功,性情简放,曾三仕三隐。唐贞观初年,因疾罢官,躬耕于东皋,自号“东皋子”。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故归隐山林田园,以琴酒诗歌自娱。其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对于扭转齐梁以来绮靡诗风,开创唐诗盛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曾在隋代任秘书省正字,初唐时,以原官待召门下省,后弃官隐居于故乡东皋村。其《醉乡记》、《五斗先生传》、《酒赋》、《独酌》、《醉后》等诗文,均被太史令李淳风誉为“酒家之南董”。王绩《野望》作品取境开阔,风格清新,属对工整,格律谐和,是唐初最早的五言律诗之一。

大业元年(605年),应孝廉举,中高第,授秘书正字。但他生性简傲,不愿在朝供职,求为扬州六合县丞。以嗜酒不任事,时天下亦乱,因劾,遂解去。叹曰:“网罗在天,吾且安之!”乃还乡里。译文:大业年间,王绩被授官为秘书省正字。王绩不喜欢在朝廷做官,请求担任六合县县丞,因为嗜好饮酒而不管公务,加之天下也动乱,因为被弹劾,于是就解官去职。王绩感叹说:“如同陷入天罗地网一样,处处都是束缚,我将能到哪里去呢!”于是就回到了家乡。写作背景——三仕三隐高祖武德初,朝廷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日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贞观初,以疾罢。译文:唐武德八年(625年),朝廷征召前朝官员,王绩以原官待诏门下省。按照门下省例,日给良酒三升。其弟王静问:“待诏快乐否?”回答说:“待诏俸禄低,又寂寞,只有良酒三升使人留恋。”待中陈叔达闻之,由三升加到一斗,时人称为“斗酒学士”。贞观初年,以病罢官。复调有司,时太乐署史焦革家善酿,绩求为丞,吏部以非流不许,绩固请曰:“有深意。”竟除之。革死,妻送酒不绝,岁余,又死。绩曰:“天不使我酣美酒邪?”弃官去。译文:王绩再次被朝廷征召为有司,时太乐署史焦革善酿酒,王绩自求任太乐丞。吏部认为这不合品级不同意,王绩坚决请求说:“这是我深切的愿望。”吏部最终按照王绩的请求任命了他。焦革去世后,他的妻子还一直给王绩送酒。一年多以后,焦革的妻子又去世了。王绩说:“这是苍天不许我畅饮美酒吗?”就弃官离去了。东皋()徙倚()落晖()驱犊(dú)gāohuīxǐyǐ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初读诗歌,读准节奏

野望

【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首颔颈尾再读诗歌,了解内容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举目相望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精读诗歌细节探究思考:1.阅读首联,从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在本诗中有什么作用?

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表现出诗人心中的苦闷与矛盾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2.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精读诗歌细节探究运用了借景抒情、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描绘了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的景象,表面上营造了静谧闲适的氛围,实则“秋色”和“余晖”二词,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孤独苦闷的内心。颔联是静态远景,颈联是动态近景,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精读诗歌细节探究3.赏析诗歌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诗歌尾联运用了直抒胸臆、化用典故的手法,“无相识”直接表现了诗人孤独无依的实际情况,再次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惆怅,“采薇”一词化用典故,借用伯夷、叔齐归隐的典故,表明诗人希望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抒发了诗人辞官归隐的情怀。化用典故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季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继位,先后都逃往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扣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精读品味词句之妙试赏析“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运用了借景抒情和对偶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的景象,表面上营造了静谧闲适的氛围,实则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气氛,烘托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惆怅。句式工整,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精读诗歌主旨探究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这首诗通过对东皋秋景的描绘,借景抒情,展示了一幅动静结合、光色相衬的田园秋景图,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惆怅,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抒发了一种避世归隐的情怀。野望首联颔联远景静态叙事抒情惆怅孤寂颈联近景动态尾联抒情对比阅读《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接舆,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隐士。姓陆,名通,字接舆。平时“躬耕以食”,因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佯狂不仕,所以也被人们称为楚狂接舆。接舆佯狂避世,曾迎孔子之车而歌。译文:寒山转变得格外郁郁苍苍,秋水日日舒缓地流向远方。我柱杖伫立在茅舍的门外,迎风细听着那暮蝉的吟唱。渡头那边太阳快要落山了,村子里的炊烟一缕缕飘散。又碰到裴迪这个接舆酒醉,在恰如陶潜的我面前讴狂。1.赏析“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中“上”的妙处①“上”是“上升”的意思②用白描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黄昏时第一缕炊烟袅袅升到半空的景象。③表现了炊烟悠然上升,升到一定高度的特点。④表达了作者对黄昏景色的喜爱与赞美、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2.“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与“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都运用了什么写法?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写法:两句诗歌都运用了化用典故的手法,情感:①《野望》尾联中的“采薇”一词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