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军镇制度形成的两种途径_第1页
北魏军镇制度形成的两种途径_第2页
北魏军镇制度形成的两种途径_第3页
北魏军镇制度形成的两种途径_第4页
北魏军镇制度形成的两种途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魏军镇制度形成的两种途径

周一良先生在1935年出版的《魏晋驻军制度》(以下简称周考)后,可以说是周一良先生的创造,奠定了北方魏军市研究的基本模式。此外,1973年出版的《北魏军镇》(以下简称《北齐书》)章节也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系统的著作,显示了北魏军镇研究的最大成就。一、按类型疏列郡附共治军镇制度之不始于北魏,古今学者早有察觉。上揭《周考》根据《魏书·太宗纪》所载泰常二年(417)后秦“匈奴镇将姚成都与弟和都举镇”降魏,以及同书《常爽传》称其父常坦西秦时任大夏镇将魏、晋陷于夷狄,不置郡县。刘、石、苻、姚时,于今州理西七里置杏城镇,常以兵守之。后魏孝文帝改镇为东秦州。同书“丹州”条亦称“其地晋时戎狄居之,苻、姚时为三堡镇。后魏文帝大统三年,割鄜、延二州地置汾州,理三堡镇”朔方、云中、上郡、五原等郡,自汉末至东晋久已荒废,赫连氏虽据有其地……类皆不置郡县,惟以城为主,战胜克敌则徙其降虏,筑城以处之。故今志夏国疆域,惟以州统城。(3)唐长孺先生援据洪说,指出:“赫连勃勃在其统治区域内根本不立郡县,以军镇统户”,“姚秦时期又有不属于州郡的镇户。……这种镇户是属于军镇的”。苻、姚二秦的城堡,甚至上推至魏晋以来的坞堡豪帅,都是“以城统军”,“以军统户”,“赫连勃勃仅是取消郡县虚名,成为只有军镇而无郡县的现象”。而且“赫连勃勃的军镇制度又遗留到北魏,薄骨律、高平、沃野诸镇只是因袭旧制,后人考证北魏边镇创置之始及其制度,这一点是常常被忽略的”兹就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所列后秦、夏国之军镇化政区,以窥军镇化倾向之一斑。《洪志》后秦卷凡列14州,下统郡县,但同时又列出大量的军镇化政区,如镇、护军、城(堡、垒、坞、壁、固、屯)等各种名目的军事据点。兹将《洪志》所载按类型疏列如下(括注所属州)镇(6):杏城、三堡、李润、安定、邢望、岭北(以上6镇属雍州,按后秦雍州治安定)。护军(6):抚夷、土门、铜官、宜君(以上4护军属司隶);安定、三原(以上2护军属雍州)。城(13):思乡城(一称柳城)、香城、三交城(以上3城属司隶);我罗城、齐难城(以上2城属雍州);水洛城(属秦州);俱城(属河州);乾城、蠡吾城、定城、姚襄城(以上4城属并州);金墉城、虎牢城(以上2城属豫州)。堡(13):刘回堡、彭沛谷堡、大苏堡、新支堡、龙尾堡、马嵬堡(以上6堡属司隶);敕奇堡、胡空堡、徐嵩堡、密造堡(以上4堡属雍州);伯阳堡(或称柏阳堡、伯崖堡,属秦州);襄邑堡、匈奴堡(以上2堡属并州)。垒(4):曹公垒、子奇垒(以上2垒属并州);钩锁垒(属豫州);山桑垒(属徐州)。壁(4):杨氏壁、姚武壁、柴壁、乾壁(以上4壁属并州)。坞(2):赵氏坞(属雍州);柏谷坞(属豫州)。固屯(1):姚鸾屯(属并州)。如前引洪氏所说,因赫连夏以城为主,故《洪志》“志夏国疆域,惟以州统城”,不列郡县。兹据之疏列如下:幽州(镇大城):统万城(原为大城)、代来城(一称悦跋城)雍州(镇长安):长安(有刘回堡)、霸城、咸阳。朔州(镇三城):三城。秦州(镇杏城,凤翔四年移镇上邽):杏城、上邽、清水城(有白崖堡)北秦州(镇武功):武功、雍城(有龙尾堡)、郿城。并州(镇蒲坂):蒲坂、汾阴(有薛通城)、永安。凉州(镇安定):安定、高平、鹑觚、阴密(有我罗城、敕奇堡、黄石固)、定阳、阴槃、贰城、侯尼城、治城(3)。豫州(镇李闰):鄜城、李闰城、甘泉城(一称夏王城)。荆州(镇陕):陕、胡(有潼关、曹公故垒)、临晋、(弘农郡吐京护军(在并州)。长城护军(在凉州。赫连夏于后秦黄石固置)。后秦的政区体系虽然名义上仍以州郡县系统(“郡县制政区”)为主,但如上所示,同时也存在着大量名目繁多的军镇化政区(“特殊政区”)《洪志》所列夏国九州,乃据《晋书·地理志》“雍州”条所述。按晋志但称以某州牧(刺史)镇某城,如“以朔州牧镇三城、秦州刺史镇杏城……豫州牧镇李闰(镇)”云云,又称“其州郡之名并不可知”,则不仅其州不统郡县,甚至连州本身也未必存在,州牧、刺史不过是加给这些城镇守将的地方长官称号而已。囿于笔者所见,上述九州州牧刺史的出任者,见于文献的只有三州五人次新出的大夏《田焸墓志》,其历官依次有“建威将军、散骑侍郎、凉州都督护、光烈将军、北地尹、将作大匠、凉州刺史”诸职衔。我们知道,郡置太守,京师所在的郡,其太守称尹,因而论者认为,“赫连夏的统治中心统万城地区,在其行政区划中属于北地郡,故改北地太守曰北地尹”(9)。然而夏国统万城属幽州,幽州下统诸城,并无北地郡之类的郡县组织系统,就目前所见资料,也没有发现夏国以北地郡为都的任何记载。《田焸墓志》立于真兴二年(420)(10),赫连勃勃于凤翔六年(418)攻下长安即皇帝位,次年改元真兴,于长安置南台,实为副都,太子赫连璝领大将军、雍州牧、录南台尚书事,镇守长安。夏国雍州先镇阴密,是否攻下长安之前一度移镇北地,在长安升为副都后遂将镇守北地的军将由太守升为尹呢?由于史阙有间,这里只是推测。综观夏国的政区设置,北地尹当如见于史载的幽州牧、雍州牧、并州刺史一样,不过是加诸镇守该地军将的一个地方官称号而已,并不能说明夏国存在郡县制政区系统。关于夏国的县级政区,也没有发现确凿的史料证明其存在。《洪志》夏国卷州下不列属郡,然而除幽州、朔州外,均列有所统之县,如雍州列有长安、霸城、咸阳三县。长安,洪氏乃引据《十六国春秋·夏录》:“凤翔四年,勃勃遣太子璝率骑二万南伐长安。昌武元年,勃勃入长安。太子璝、赫连定相继为雍州牧。”咸阳,亦引据《夏录》:“昌武元年八月,勃勃进据咸阳。”《洪志》所列姚秦、夏国的军镇化政区并不全面、详尽,如缑氏县有“袁术固”,一称“袁公坞”,是一个“可容十万众”的军事重地;又咸阳县有避世堡;洛水流域即有檀山坞、金门坞、一泉(全)坞等,《洪志》后秦、夏国卷均未列入上文所列姚秦的军镇化政区中,有六个镇,除了具体地望不确的邢望镇上述杏城、三堡、李润、安定诸镇之外,北魏军镇中直接或间接承袭自十六国军镇化政区的还有很多,如离石(后燕离石护军)、吐京(夏吐京护军)、沃野(夏三交城附近沃野城)、蒲坂(夏蒲坂城)、统万(夏统万城)、高平(夏高平城)、长安(夏长安城)、上邽(夏上邽城)、仇池(杨氐仇池国仇池城)、薄骨律(夏薄骨律城,一称果城)、枹罕(前凉枹罕护军)、虎牢(后秦虎牢城)、洛城(后秦金墉城)十六国时期地方机构的军镇化和大量存在的军镇化政区,无疑是北魏军镇制度的重要渊源。十六国时期的军镇化政区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其一是军事管理性质;其二是民族统治性质。这与十六国时期所谓“胡族国家”的民族政权色彩和统治体制特征,即基于部族制的军政民政合一的军事化管理,基于民族对立的胡汉分治、胡胡分治二、第三,刘玉“盛简亲贤,监管国”顾名思义,北魏军镇边竖构逆,以成纷梗……昔皇始以移防为重,盛简亲贤,拥麾作镇,配以高门子弟,以死防遏。《资治通鉴》系此事于梁武帝普通五年(北魏明帝正光五年,524)七月条,本条胡三省注“拥麾作镇”云:“谓镇将也。”据上揭《严书》考证,道武帝时明确见于史载的军镇,有九原(《周考》作肆卢)、杏城、三堡,另有道武帝时“或已置”的离石镇。其中九原镇,《魏书·地形志》明载置于天赐二年(405)。杏城、三堡已见上文,二镇存在时期虽纵跨十六国北魏,但直到太武帝始光四年(427)北魏攻占夏国长安、统万,二镇所在地区均不在北魏版图之内。尽管二镇在道武帝时即已存在,但那是姚秦、夏国的军镇,并不属于北魏。杏城镇是北魏承袭后秦、夏国的杏城镇而置,太武帝攻占夏国关中岭北之地后,即有杏城镇将之置。然而如前文所述,我们迄今尚未发现北魏时存在三堡镇的直接文献证据。离石镇,据《魏书·陆俟传》载,陆俟的“曾祖干,祖引,世领部落”,父突,“太祖时率部民随从征伐,数有战功,拜厉威将军、离石镇将。天兴中,为上党太守、关内侯”陆突天兴中即转任上党太守,继其任的离石镇将是谁,甚至离石镇是否继续设置,由于史文阙载,不得而知。而在天兴元年(即皇始三年,398)三月,“离石胡帅呼延铁、西河胡帅张崇等聚党数千人叛,诏安远将军庾岳讨平之”,亦未见离石镇将参与讨伐。六年后的天赐元年(404),“春正月,遣离石护军刘托率骑三千袭蒲子”三月,慕容垂来寇桑乾川,陈留公元虔先镇平城,时征兵未集,虔率麾下邀击,失利死之。《资治通鉴》卷108《晋纪》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396)三月条:魏陈留公虔率部落三万余家镇平城;(慕容)垂至猎岭……虔素不设备,闰月,乙卯,燕军至平城,虔乃觉之,帅麾下出战,败死,燕军尽收其部落。元(拓跋)虔之镇平城,是典型的“盛简亲贤,拥麾作镇”,其“麾下”一如陆突,是所领部落,“出战”的自然是其中能够控弦上马者。元虔“拥麾作镇”于平城,实亦初具尔后军镇的雏型,尽管当时并无平城镇、平城镇将之称。又《魏故咸阳太守刘府君(玉)墓志铭》略云:君讳玉,字天宝。……大魏开建,托(拓)定恒代。以曾祖初万头,大族之胄,宜履名宦,从驾之众,理须督率,依地置官,为何浑地汗。尔时此斑(班),例亚州牧。义成王南讨苌(长)安,以祖可洛侯名家之孙,召接为副,充子都将。与王策谋帷内,制定雍境,遂又土荒,即令镇押。刘玉曾祖初万头因其“从驾之众,理须督率”,被任命为“何浑地汗”,《周考》认为“何浑地汗”盖即汉名领民酋长。当“督率”所领部落“从驾”征讨的初万头被“依地置官”任命为“例亚州牧”的“何浑地汗”时,实即“拥麾作镇”于该地,带有军镇镇将性质,唯其所统限于所率部落,因而又相当于自治其部众的领民酋长。而当刘玉祖可洛侯受义成王之召率部随其“南讨长安”、占领“雍境”,并因“土荒”即当地民众难治而受命“镇押”时,刘可洛侯便成为“拥麾作镇”于雍州某地的镇将或者长安镇副将了皇始元年三月元虔战死、平城失守,上引《资治通鉴》称“魏王珪震怖”而“不知所适”,所统“诸部”一时“皆有二心”,可见当时拓跋代国即由这些“诸部”组成。诸部首领可能都和陆突、元虔、刘初万头一样,平时率其部落镇守一方,战时则率部从征。由于燕主慕容垂自平城凯旋途中发病而死,形势丕变,拓跋珪立即转守为攻,同年八月即率军南下,“大举”伐燕。及至皇始三年(天兴元年)春,并州、信都、中山、邺城先后被攻克,山东之地尽归魏有。拓跋珪虑还军之后“山东有变”,“乃置行台”于邺城,“以龙骧将军日南公和跋为尚书,与左丞贾彝率郎吏及兵五千人镇邺”,“置行台于中山,诏左丞相、守尚书令、卫王仪镇中山,抚军大将军略阳公元遵镇勃海之合口”。又《魏书·杨椿传》称:“自太祖平中山,多置军府,以相威摄。凡有八军,军各配兵五千。”中山、邺二行台虽然本质上亦属“拥麾作镇”,但长官均带尚书省职,并配备有尚书郎吏等大量文职人员,这与军镇旨在威摄的军事统制性质并不协调。然而河北(即山东)地区是秦汉以来的帝国腹地,长期游牧朔北的拓跋征服者,必须面对并逐步适应该地区悠久的郡县制传统和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以保证其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因而不能完全诉诸军事威摄。于是我们看到,拓跋族在所占领的中原地区,仍然以郡县制政区为主,同时给一些坞堡主假以郡县守宰名号,并启用了一批汉人强宗大族,组成以拓跋族为主的地方联合统治机构。当年的部落大人、何浑地汗者流,有的摇身一变为刺史、太守,而“拥麾作镇”于战略要地、交通枢纽的军将们,则演蜕为本文讨论的镇将,如上文论及的离石镇将陆突。从部落大人演蜕为镇将,较之演蜕为州郡牧守要更为自然和便捷。因为在内地特别是少数族聚居区有很多十六国时期的军事据点,即本文所谓“军镇化政区”的镇戍城堡,北魏占领后势必继续驻军镇守,制度化的北魏军镇便是从这种“拥麾作镇”逐步演蜕而来。北魏长安、和龙、凡城、统万、蒲坂、杏城、离石、广阿诸军镇的产生,莫不如此,除上揭离石镇外,这里再举两例,以概其余。《魏书》卷106上《地形志》营州条:“治和龙城,太延二年为镇,真君五年改置”。按太延二年(436)五月北燕冯文通奔高丽后,和龙方为魏有。《魏书》卷4上《世祖纪》太延三年三月丁丑:“以南平王浑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镇和龙。”同书卷16《广平王连附浑传》:“(世祖时)领护东夷校尉、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平州刺史,镇和龙”。可见《地形志》“太延二年为镇”,即魏以军事占领而镇守之谓,则南平王元浑自是和龙镇第一任镇将。但他是以镇东之军号镇和龙,似乎并无“镇将”或“镇都大将”头衔。北魏军镇中,有很多在其初仅是军事占领、遣将镇守,久之遂正式置立军镇,其最初出镇的军将亦被追认为镇将,和龙堪称佳例。《魏书》卷29《叔孙建传》称建于明元帝时迁广阿镇将,则广阿置镇不得迟于此时。而同书卷51《韩茂附子均传》云:“广阿泽在定、冀、相三州之界,土广民稀,多有寇盗,乃置镇以静之。以均在冀州(时任青冀二州刺史),劫盗止息,除本将军、广阿镇大将,加都督三州诸军事。……于是赵郡屠各、西山丁零聚党山泽以劫害为业者,均皆诱慰追捕,远近震跼。……延兴五年卒。”似乎广阿迟至献文、孝文之际始置镇。《严书》因之而怀疑广阿明元帝时或未立镇,或者立镇后一度废罢,献文帝时复置,或者《韩均传》所载“置(广阿)镇”以静群盗系追叙往事。按《叔孙建传》称:“迁广阿镇将,群盗敛迹,威名远震。”可知广阿泽多“盗”,并不始于韩均出任镇将之时,明元帝世即是如此。叔孙建任镇将后“群盗敛迹,威名远震”,表明广阿镇之置实以镇压群盗为要务,以“群盗敛迹”为政绩。韩均之调任“多有寇盗”的广阿镇镇大将,亦因其在冀州善于“止息劫盗”。则《韩均传》所谓“乃置镇以静之”,应为追叙前世置镇之缘由,同时彰显韩均靖盗之功效。离石、和龙、广阿镇的置立过程表明,“拥麾作镇”,是北魏军镇产生的重要途径。所谓“拥麾作镇”,即是率领麾下出任军镇镇将,而其麾下通常是世袭领有的部落,故北魏早期镇将多为拓跋宗室勋贵、部落大人,即元渊所谓“亲贤”、“高门子弟”、“丰沛旧门”,魏兰根所谓“国之肺腑”元渊的上书是针对以六镇为代表的北镇而言的,他认为六镇的设置主要是因为“边竖构逆,以成纷梗”,即为了防止柔然等北边游牧族的入侵。道武、明元之际,柔然在首领社崘(号丘豆伐可汗)统治时期崛起,统一了整个漠北草原,成为新兴拓跋国家的劲敌。当时北魏在新占领地区往往设立军镇六镇系统虽正式形成于太武帝时,但其初步构成则在明元帝朝。据《魏书》卷3《太宗(明元帝)纪》,泰常七年(422)十一月,曾以皇太子焘“亲统六军出镇塞上”,八年正月:蠕蠕犯塞。二月戊辰,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备置戍卫。明元帝所建立的这条北边防线,包括构筑东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的“长城”,设置相应的“戍卫”。至神䴥二年(429),太武帝亲率大军北伐柔然,深入到可汗庭所在的栗水流域,柔然首领大檀(号牟汗纥升盖可汗)“震怖”西走,魏军分兵“搜讨”,柔然及属部高车“前后降魏者三十余万落,获戎马百余万匹”,又乘胜于回军途中讨伐东部高车,俘降“数十万落,获马牛羊亦百余万”,同年又将这批数十万落、人口过百万的“新民”(即降俘)徙置于漠南列置新民于漠南,东至濡源,西暨五原阴山,竟三千里。诏司徒平原王长孙翰、尚书令刘洁、左仆射安原、侍中古弻镇抚之。神䴥二年北伐柔然战争的大获全胜,对于六镇防线的形成乃至北魏国家的发展具有全局性的影响太宗(明元帝)即位……以功迁平南将军。率众镇北境,威名甚著,蠕蠕惮之。后为都督北部诸军事、平北将军、真定侯。……蠕蠕每犯塞,翰拒击有功,进爵为公。世祖即位,征还京师,进封平阳王,加安集将军。蠕蠕大檀之入寇云中,世祖亲征之,遣翰率北部诸将尉眷……寻迁司徒。……从袭蠕蠕,车驾度漠,大檀奔走。其弟匹黎率众赴之,遇翰交战,匹黎众溃走,斩其渠帅数百人。……神出身于拓跋宗室十姓之一的长孙翰,明元帝时即“率众镇北境”,所谓“北境”自然是明元帝所建构的北边防线,所镇之处自当是该防线上的某“戍卫”。长孙翰因“拒击”柔然屡立战功,“威名甚著,蠕蠕惮之”,故又升任“都督北部诸军事”,可知当时率部驻防于北境镇戍的军将非止一人。直到太武帝即位后被“征还京师”,长孙翰一直“戍卫”于“北境”。他曾先后多次率部或“率北部诸将”随“世祖亲征”柔然,包括上文提到的神据上揭《世祖纪》,与长孙翰一同率部参与神五原(怀朔)正式设镇前一年,即延和元年(432)六月,太武帝亲征北燕,诏尚书左仆射安原、建宁王元崇“屯于漠南以备蠕蠕”。在六镇形成之后的太延五年(439),太武帝亲征北凉,又以长乐王嵇敬、建宁王元崇“镇漠南,以备蠕蠕”。柔然敕连可汗乘太武帝外征,率部南侵,“留其兄乞列归与嵇敬、建宁王崇相拒于北镇”,“自帅精骑”直扑平城,以至“京师大骇”。所幸乞列归为嵇敬、元崇所破,敕连可汗才仓皇退兵严耕望先生认为《魏书》卷5《高宗纪》太安五年(459)十二月戊申诏中“六镇、云中、高平、二雍、秦州遍遇灾旱”云云,“是六镇一词之最早见者”。陈仲安先生根据《魏书》卷30《来大千传》载“延和初”太武帝以大千“壮勇,数有战功,兼悉北境险要,诏大千巡抚六镇”云云,将“六镇”一词的出现提前到“延和初”,从而使六镇形成于太武帝延和年间有了更为直接的根据严耕望先生说:“颇疑神䴥二年冬始置降民于漠南时,仅诏平阳王等四人镇抚之,尚无定制。至延和二年置怀朔镇(时名五原),其他五镇亦同时所建置,东西并列,以镇抚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