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3.080.30Q
85备案号:58891-2018
DB44 44/T
2114—2018中运量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车辆技术条件General
capacity
of
straddle
systemvehicle2018
-
01
-
发布 2018
-
04
-
实施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DB44/T
2114—2018前言
................................................................................
II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
术语和定义
........................................................................
24
缩略语及简称......................................................................
45
使用条件
..........................................................................
56
基本要求
...........................................................................
57
车辆型式与列车编组
.................................................................
88
车辆联结装置
.......................................................................
89
车体及内装
.........................................................................
810
转向架
...........................................................................
1011
制动系统
.........................................................................
1112
电气系统
.........................................................................
1113
...........................................................
1214
空调及采暖装置
...................................................................
1215
安全装置
.........................................................................
1316
控制与诊断监视系统
...............................................................
1317
试验与验收
.......................................................................
1418
.............................................................................
1419
运输与质量保证期限
...............................................................
14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轨道梁的精度...................................................
15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中运量跨座式单轨系统车辆限界图.................................
16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列车阻力.......................................................
20DB44/T
2114—2018 本规范根据GB/T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规范由广东省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大学。斌、刘增华、陈艳军、罗信伟、万亚南、邵琴、毛玥鸿、刘启敏、黄淳、张东明、于胜利、刘伟铭。IIDB44/T
2114—20181 范围联结装置、车体及内装、转向架、制动系统、电气系统、车载通信与乘客信息系统、空调及采暖装置、安全装置、控制与诊断监视系统、试验与验收、标志、运输与质量保证期限等。本标准适用于中运量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车辆(以下简称车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5599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GB
8702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T
10411 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GB
14892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噪声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14894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组装后的检查与试验规则(
61133:1992,MOD)GB
18045 铁道车辆用安全玻璃GB/T
19842 轨道车辆空调机组GB/T
铁路应用
机车车辆电气设备
第1部分:一般使用条件和通用规则(IEC60077-1:1999,IDT)GB/T
铁路应用 机车车辆电气设备 第2部分:电工器件通用规则(IEC
60077-2:1999,IDT)GB/T
21414 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隐患防护的规定(
61991:2000,IDT)GB/T
轨道交通 电磁兼容 第部分:机车车辆
列车和整车(
62236-3-1:2003,IDT)GB/T
轨道交通电磁兼容 第部分:机车车辆
设备(IEC
62236-3-2:2003,)GB/T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组合试验 第1部分:逆变器供电的交流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组合试验(
,IDT)GB/T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用电力变流器 第1IEC
61287-1:2005,MOD)GB/T
电力牵引 轨道机车车辆和公路车辆用旋转电机第2部分:电子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IEC
60349-2:2002,)GB/T
电力牵引 轨道机车车辆和公路车辆用旋转电机 第4部分:与电子变流器相连的永磁同步电机(IEC
60349-4:2012,)GB/T
26149 基于胎压监测模块的汽车轮胎气压监测系统GB
50157-2013 地铁设计规范DB44/T
2114—2018GB
50458-2008 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规范CJJ/T
114-2007 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CJ/T
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通用技术条件CJ/T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贯通道技术条件CJ/T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采暖及通风装置技术条件CJ/T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防火要求TB/T
1335 铁路机车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TB/T
1451 机车、动车组用电加温玻璃技术条件TB/T
铁路机车车辆电线电缆订货技术条件 第1部分:额定电压3kV及以下电缆TB/T
1507 机车电气设备布线规则TB/T
1508 机车电气屏柜TB/T
1804 铁道客车空调机组TB/T
铁道机车车辆用面漆TB/T
2260铁道机车车辆用防锈底漆TB/T
2368 动力转向架构架静强度试验方法(
615-4:MOD)TB/T
2704 铁道客车电取暖器TB/T
铁路机车车辆
涂料及涂装 第3部分: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术条件TB/T
铁路机车车辆
涂料及涂装 第5部分:客车和牵引动力车的防护和涂装技术条件TB/T
2932铁道机车车辆用阻尼材料供货技术条件TB/T
3139 机车车辆内装材料及室内空气有害物质限量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单轨交通
monorail
transit采用电力牵引列车在一条轨道梁上运行的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根据车辆与轨道梁之间的位置关系,单轨交通可分为跨座式单轨交通和悬挂式单轨交通两种类型。3.2跨座式单轨交通
straddle
monorail
transit架的两侧有导向轮和稳定轮,夹行于轨道梁的两侧,保证车辆沿轨道安全平稳地行驶。[GB
50458-2008,定义3.3中运量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
moderate
volume
monorail
traffic
system时单向断面运量不大于
万人次/小时的公共交通系统。3.4单轨列车
monorail
trainDB44/T
2114—2018编组成列,可以正常载客的若干单轨交通车辆的完整组合。[CJ/T287-2008,术语和定义3.2]3.5正线 main
line载客列车运营的贯穿全程的线路。[GB
50157-2013,术语3.6起动平均加速度
start
average
acceleration的时间段内加速度的平均值。[CJ/T287-2008,术语和定义3.3]3.7冲击率
jerk
rate加速度(或减速度)的变化率。[CJ/T
287-2008,术语和定义3.4]3.8平均减速度
average
deceleration在干燥平直的轨道梁上,列车从某一指定速度开始制动,到停止的时间段内减速度的平均值。[CJ/T287-2008,术语和定义3.5]3.9设计最高速度
design
maximum
speed在车辆设计时,根据车辆结构及装置所确定的能安全运行的最高速度。[CJ/T287-2008,术语和定义3.6]3.10最高运行速度
maximum
running
speed车辆所允许的能够实际载客安全运行的最高速度。[CJ/T287-2008, 术语和定义3.7]3.11带驾驶室的动车 motor
car
with
cab带有牵引电机并带有驾驶室,能够对列车运行进行控制的车辆。[CJ/T287-2008,术语和定义3.8]3.12动车
motor
car带有牵引电机的车辆(简称M车)。[CJ/T287-2008,术语和定义3.10]DB44/T
2114—20183.13走行轮
running
wheel支撑车辆载荷并在轨道梁顶面上滚动运行的橡胶轮胎车轮。[CJ/T287-2008,术语和定义3.12]3.14导向轮
guiding
wheel水平安装在转向架两侧,运行时起导向作用的橡胶轮胎车轮。[CJ/T287-2008, 术语和定义3.13]3.15稳定轮
stabilizing
wheel水平安装在转向架两侧,运行时起稳定作用的橡胶轮胎车轮。[CJ/T287-2008,术语和定义3.14]3.16轨道梁
track
beam承载列车荷重和车辆运行导向的结构,同时作为供电、信号、通信等缆线的载体。3.17轨面
monorail
surface轨道梁上走行轮走行的面。[CJ/T287-2008,术语和定义3.16]3.18超高率
superelevation
rate百分比表示。3.19接触轨
contact
rail用金属轨条制成,装设在轨道梁的侧面,经过受流器向电动车辆供给牵引电能的导电轨。[GB
50458-2008,定义3.20定员
rated
passenger每辆车的额定载客人数,由座席位和站席位的总和确定,为正常情况下载客能力的计算依据。4 缩略语及简称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Mc:带驾驶室的动车(
car
with
cab)DB44/T
2114—2018M:
带有牵引电机的车辆(Motor
car)AW0:车辆空载AW1:车辆座客载荷AW2:车辆定员载荷(
/m2)AW3:车辆超员载荷(9
人/m2)ATC: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utomatic
Train
Control)ATP: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utomatic
Train
)ATO:列车自动运行系统(Automatic
Train
)ATS: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utomatic
Train
)5 使用条件5.1 环境条件5.1.1 正常工作海拔高度不超过
2000m。5.1.2 环境温度在-25℃~℃之间。5.1.3 最湿月份月平均相对湿度不高于
90%(该月月平均温度不低于
25℃)。5.1.4 车辆应能承受风、沙、雨、雪的侵袭,能承受空气污染和车辆清洗时洗涤剂的腐蚀作用,车内设备在水汽凝结的气候下能正常工作。5.1.5 列车在地面或高架线路上运行时,8
级风(风速
~20.7
m/s)应降级缓行,9
级风(风速
20.8m/s~24.4
)停运,12
级风(风速
32.6
m/s)时停放的车辆能保持稳定。5.1.6 5.2 线路条件5.2.1
平面曲线半径应符合下列要求a)
正线:不应小于
60m;b)
车辆段线路:不应小于
。5.2.2
竖直曲线半径:一般情况下不小于
2000m,困难路段不能小于
1000m。5.2.3
线路坡度:正线不应大于
60‰,特殊路段或辅助线路不应大于
100‰。5.2.4
轨道梁精度符合附录
A
规定。5.2.5
有特殊要求时,用户与制造商宜在合同中另行规定使用条件。5.3 供电条件5.3.1 受电方式应为由正、负极集电靴分别从安装于轨道梁两侧刚性的正、负极接触轨受电。5.3.2 额定供电电压为
DC
1500V(波动范围:DC
1000
V~1800V)。6 基本要求6.1 新造或改进车辆应进行车辆限界校核,车辆限界应符合附录
B
的规定。6.2 车辆尺寸及技术基本参数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车辆主要性能参数应符合表
2
的规定。Mc
70014050109309509150mm≤4250车辆最高点到车辆最低点32003160≥2100104511121300131800141518AW115135145AW216195208AW317AW018AW319AW220km/h9021km/h802
AW32
32
2
2
3
DB44/T
2114—2018表1 表1 车辆尺寸及技术基本参数表2车辆性能参数
≤1.5AW2kmAW3,接触网全部断电DB44/T
2114—2018表
2(续)6.3表
2(续)6.4 在任何运营工况下车辆客室地板面高度均应高于车站站台面高度。6.5列车应能以匹配速度通过最小曲线半径路段,并能在最小转弯半径上进行列车正常连挂作业,挂钩操作时,车辆最高速度不应大于
5km/h。6.6 列车在曲线段应具有抗倾覆稳定性。6.7 列车低速匀速运行速度不应大于
5km/h。6.8 列车最高反向退行速度不应大于
10km/h。6.9 定员情况下,在平直轨道上,如无特殊要求,列车常用制动平均减速度与紧急制动平均减速度应满足表
2
6.10 列车纵向冲击率应满足表
2
的规定。6.11 车辆的平稳性宜按照
GB
5599
进行测试,平稳性指标应符合表
2
的规定。6.12噪声要求:a) 驾驶室、乘客室的内部噪声测量方法应符合
的规定,车辆以
60km/h
的速度运行时,驾驶室内和乘客室内的噪声限值应满足表
2
的规定;b) 车辆外部噪声宜按
GB/T
14.4m
处,测得的连续等效噪声值应符合表
2
c) 列车在露天、水平直线轨道自由声场内,以
速度运行时,在车外距轨道梁中心
,轨面距地面高
14.4m,测量仪器在距地面高度
1.2m
处,测得的连续等效噪声值应符合表
2
的规定。6.13 清洗时,车内不应漏水、渗水。6.14 列车牵引力配置应满足故障运行和对故障列车进行救援的要求:a)
1/2
力;DB44/T
2114—2018b) 运行到相邻车站的能力;c) 的能力。6.15 应符合
CJ/T
的规定。6.16 车辆涂装前表面处理及防护涂装的要求应符合
TB/T
2879.3
和
TB/T
2879.5
的规定。6.17 6.18
8.8
选用不锈钢材质的紧固件。7 车辆型式与列车编组7.1 车辆型式车辆型式包括:——头车:带驾驶室的车辆();——中间车:无驾驶室的车辆(M7.2 列车编组7.2.1 列车采用全动车编组,编组数量允许多种形式。7.2.2 列车宜由
2
节
M
8 车辆联结装置8.1 车钩8.1.1 车钩型式:列车编组的各车辆间宜采用棒式车钩或半永久式车钩,驾驶室前端宜采用密接式半自动车钩。8.1.2 半自动车钩中心距轨道面高度为
705±,半永久车钩中心距轨道面高度为
280mm。8.1.3 车钩联结装置中应设有缓冲装置,其应能有效吸收撞击能量,缓和冲击。8.1.4 车钩装置应具有相对运动的功能,其水平转角和纵向折角应满足线路最小曲线半径和竖曲线半径的运行要求。8.1.5 半自动车钩应能实现自动连挂且具有表示连接状态的标志,在解锁命令失效导致车钩无法自动解锁时,可通过装置手动解钩。8.1.6 车钩总成主体寿命不应低于
30
年。8.1.7 车钩表面应有防腐、防锈处理。8.2 贯通道8.2.1 贯通道渡应满足在线路最小曲线半径下的通过性能要求。8.2.2 贯通道应符合
353
的规定。9 车体及内装S——最大有效站立面积,单位平方米(mS——最大有效站立面积,单位平方米(m
)。为安全计,最大有效站立面积为除去座DB44/T
2114—20189.1 车体9.1.1 同型式车辆应具有统一的构造要求。9.1.2 车体结构的材料宜为铝合金加复合材料。9.1.3 车体在使用期限内承受正常载荷的作用下,不应产生塑性变形和疲劳损伤。在最大垂直载荷作用下,车体静挠度不应超过两转向架支撑点之间距离的
0.1%。9.1.4 车体试验,纵向压缩静载荷当用户和制造商在合同中无特殊规定时,宜采用
400kN。9.1.5 车体底架上承受相当于车辆整备状态时的垂直载荷时,沿车钩中心水平位置施加规定的纵向载荷,其试验合成应力不应超过许用应力。9.1.6 车体垂向试验载荷应按公式(1)核算:Lvt=1.1×(Wc+Wpmax)-(Wcb+Wel)................................
(1)式中:L——车载垂向试验载荷,单位吨(t);W——运转整备状态时的车体重量,单位吨(t);W——最大载客量,包括驾驶员、坐席定员及最大立席乘客重量;W——车体结构重量,单位吨(t);Wel——试验器材重量,单位吨(t最大立席乘客重量按下式(2)计算:Wapmax=60×9/
(1000xS).................................
(2)式中:W——最大立席乘客重量,单位吨(t2椅及前缘
100mm
外的客室面积。每位乘客重量按
60kg
每平方米有效站立面积站立的人数按超员载荷(AW3)计算。9.1.7 车体结构的内外墙板之间及底架与地板之间应敷设防寒、隔热、隔声材料。列车内装材料及室内空气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
TB/T
3139
的规定。9.1.8 车辆密封性能应符合
GB/T
14894
孔、门窗、孔盖等不应使雨雪侵入。封闭式的箱柜应密闭良好,在机械清洗时不应有渗水、漏水。9.1.9 车辆应设有车体架车支座、车体吊装座,并标出架车及起吊位置,以便拆装起吊与救援。9.1.10 车体阻尼材料应符合
TB/T
2932
的规定,车体底漆应符合
TB/T
2260
的规定,面漆应符合TB/T2393
的规定。9.1.11车体设计寿命不应低于
年。9.2 驾驶室9.2.1 驾驶室应视野宽阔,驾驶员在运行中应能清楚方便地瞭望到前方信号、区间线路、车站站台和接触轨。9.2.2 驾驶室的前窗玻璃应采用任何部位受到敲击或击穿时都不会崩散的安全玻璃。且应有良好的隔音隔热性能,前窗玻璃的抗穿透性和抗冲击性应符合
TB/T
1451
的规定。9.2.3 驾驶员通过驾驶室与乘客室的连通门进出,连通门尺寸要求:a) 净宽尺寸≥550mm;b) 净高尺寸≥1800mm。9.2.4 驾驶室连通门应有紧急逃生设施,紧急情况下,驾驶员能从内部轻易推开车门逃生。DB44/T
2114—20189.2.5 驾驶台与座椅的布置应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保证驾驶员驾驶舒适,同时能方便、准确地观察到设备显示的信息和前方线路。9.2.6 驾驶室灯光照明在地板中央的照度为
3lx~
~10
lx号灯和人工照明均不应引起驾驶员瞭望行车信号时产生错觉,并应设置较强照度的照明装置。9.2.7 驾驶台的仪表和指示灯在隧道内或夜晚关闭照明时以及日光下,能在
500mm
远处清楚地看见其显示值。9.3 乘客室9.3.1 乘客室两侧应合理设置车门,主要参数如下:a) 净开宽度≥1300mm;b) 净高尺寸≥1800mm;c) 耐久性≥
万次;d) 第一次关门防夹有效力 ≤150N;e) 开关门时间:3±0.5s;f) 设计寿命:机械部件≥
年,电机组件≥15
年。9.3.2 乘客室侧门载荷应满足
要求,内部承压
时,不影响车门功能的实现。9.3.3 乘客室侧门应具有零速保护功能,并具有非零速自动关门的电气联锁及车门闭锁装置。单个车闭时应具有缓冲动作,避免夹伤乘客。9.3.4 乘客室两侧应设置车窗。车门、车窗玻璃应采用安全玻璃,紧急情况时能用猛力或尖锐物将其击碎,其性能应符合
GB
18045
的规定。9.3.5 乘客室应设置逃生安全锤。9.3.6 乘客室内布置数量合适的乘客座椅,座椅结构应满足人机工程学要求。座椅及其与车辆连接的部位应能满足在使用寿命期内,没有任何永久变形。9.3.7 乘客室内应布置立柱、扶手杆,扶手杆上宜加装适量的吊环、拉手,拉手应防滑且不易变形,并满足不燃性的标准要求。9.3.8 客室内部不应存在尖角和锐利的边缘,所有的螺丝钉和连接件应尽量隐藏。客室灯罩应采用封闭式结构。侧墙窗台表面应倾斜设置。9.3.9 客室地板和其他配件的连接处应设有防水结构。9.3.10
800mm
处的照度平均值不低于
200lx时的照度最低值不小于
。在正常供电中断时,应备有紧急照明,其照度不低于
10lx。9.3.11 每列车应至少应设置一处轮椅专用位置和固定装置。10 转向架10.1 础制动装置、二系悬挂装置及其他零部件组成。10.2 确保车辆在轨道梁上安全运行至邻近车站,清客后空车低速返回车辆段。10.3 转向架所有车轮应采用充氮气的橡胶轮胎,应有应急保护装置,且应符合
26149
的规定,保证橡胶轮胎发生故障时的安全。10.4 走行轮使用寿命宜大于
年,导向轮和稳定轮使用寿命宜大于
6
年。10DB44/T
2114—201810.5 应安装减振器并设置限位装置。10.6 应力处理。10.7 转向架构架表面应进行喷漆处理,在
15
年的使用期限内,不应有生锈、腐蚀、起泡、涂层脱落等问题发生。10.8 转向架组装后的总成应有降噪措施,满载运行时声音应均衡,不应有高频声音和异响。10.9 机械传动装置应通过计算分析,保证其在设计寿命期内不发生疲劳裂纹和过度磨损。10.10 动力转向架的齿轮传动装置宜安装在转向架构架上,其安装座应能保证其在设计寿命期内不发生疲劳裂纹。10.11 转向架构架强度试验可按照
TB/T
2368、TB/T
1335
的规定执行。疲劳试验要求主体疲劳试验1000
万次,局部疲劳试验
200
万次均不出现裂纹。牵引电机安装、齿轮箱吊座应施加振动载荷,振动加速度的幅值按
3g
选取。10.12 转向架构架出厂前应进行检查并进行
100%10.13 转向架设计寿命不低于
年。11 制动系统11.1列车制动方式分为电制动与摩擦(机械)制动。制动形式主要分为以下五种:a) 列车速度。由电制动与摩擦制动共同作用,摩擦制动只在低速下介入;b)速度最大的制动方式;c) 全制动仅由摩擦制动实现;d) 保持制动:使载客列车在定义时间和载荷时保持稳定的制动方式;e) 停放制动:使定义载荷的列车在线路最大坡度上永久保持稳定的制动方式。11.2 制动系统应根据制动减速度自动调整制动力大小。11.3 使列车安全停车。11.4 列车在实施电制动时,制动能量应能被设于车辆自身或地面的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吸收。11.5 识别。11.6 力应通过机械方式产生。11.7 制动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车辆的清洗和轨面的雨水飞溅不应影响制动性能。12 电气系统12.1 牵引系统宜采用永磁同步电机传动系统。12.2 牵引系统应具有牵引和再生制动的基本功能,并应设有过压保护装置。12.3 列车及线路应设避雷装置,高压线路正极和负极宜分别设置避雷器。11DB44/T
2114—201812.4 路应有完整可靠地保护。12.5 牵引电机应符合
GB/T
的规定,且应设有超速保护装置,牵引电器应符合
TB/T
1333.1和
TB/T
1333.2
的规定。12.6 列车应有
、、DC
110/24V
等多种电压。12.7 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应符合
GB/T
24338.4
的规定。12.8 电气系统应有良好的绝缘保护。12.9 池系统应满足车辆在故障情况下的应急照明、外部照明、空调紧急通风、车载安全设备、开关门一次、广播、通讯等系统工作不低于
45min。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应符合
GB/T
的规定。12.10 各电气设备保护性接地应可靠。应确保车辆中可能因故障带电的金属件及所有可触及的导电体等电位联结。12.11
0.05与车体间的接地导体阻抗不应大于
12.12 车辆应设有车体带电保护检测控制装置。车上应设有接地极,确保车辆停放在车站、车辆段、停车库及检修库等具有接地装置位置时,车体能可靠接地。12.13 车辆上各电气设备的电气防护应符合
GB/T
21414
的规定。12.14 电气设备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介电强度等绝缘性能应符合
GB/T
21413
的规定。12.15 电路的电气设备联结导线宜采用多股同芯电缆,电气耐压等级、导电性能、阻燃性能均应符合TB/T
的要求,电缆所用材料在燃烧和热分解时不应产生有害和危险的烟气。12.16 电线电缆的敷设应合理排列汇集,主电路、辅助电路、控制电路的电线电缆宜分开走线,并满
TB/T
1507
布线应符合
TB/T
1508
的规定。12.17暴露在车外的电气设备应具有不低于
GB4208
中规定的
IP55
等级的防护性能。12.18 电线电缆端头与接头压接应牢固、导电良好。两接线端子间的电线不应有接头。每根电线电缆的两端应有清晰耐久的线号标记。13 车载通信与乘客信息系统13.1 应急对讲等装置。13.2 制中心对乘客广播功能等。13.3 乘客信息显示设施。14 空调及采暖装置14.1 车辆温度应能满足在外界环境温度为
35℃时,车内温度不高于
28℃,相对湿度不超过
65%。不同地区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在合同中另行规定温度和湿度的要求。14.2 空调装置宜采用集中控制方式。12DB44/T
2114—201814.3 空调机组应符合
GB/T
的规定。14.4 空调机组中制冷系统的密封性能应符合
TB/T
1804
的要求。14.5 空调机组应有可靠的排水结构,运行中凝结水及雨水不应进入到客室内。14.6 客室内采用空调系统时,应确保制冷效果及乘客舒适性的要求,人均新风量不应少于
。客室内仅有机械通风装置时,人均供风量不应少于〖20m〗^3/h。14.7
14.8 用于冬季寒冷地区的车辆应有采暖设备,运行时应维持驾驶室与客室温度不低于
14.9 空调与采暖装置应能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工作挡位,用以调节温度。14.10
TB/T
2704的规定,罩板表面温度不应大于
65℃。14.11 空调和采暖设备应具有相应的电气保护功能。15 安全装置15.1 驾驶台应设置有紧急停车按钮。15.2 驾驶室内应设置有客室侧门开闭状态显示和车载信号显示装置,并便于司机观察。15.3 车辆应有可靠的无线通信联络设备。15.4 车体应设置防漏电保护装置,车辆内各电气设备应有可靠的接地保护。15.5列车应具有纵向救援能力和横向疏散能力。15.6 车头装设可进行远近光变换的前照灯组。前照灯在距列车前端紧急制动距离处的照度不应小于2lx。列车两端均应设红色防护灯,处于列车尾端时该红色防护灯应点亮。15.7列车应设鸣笛装置。喇叭在距离车
1.5m
处的音量应不小于
95dB。15.8内的操作警示标识等。15.9 火材料在灭火时产生的气体不应对人体产生危害。驾驶室应设烟火显示报警装置。15.10 列车应设有报警装置。客室内应设有乘客紧急报警装置,紧急情况下乘客应能向司机或控制中心报警,司机或控制中心在接收到报警时应能立即识别报警车辆。15.11列车应满足
ATC
系统接口要求。15.12 客室车门系统应设置安全联锁,应确保车速大于
5km/h
时不能开启,车门未完全关闭时不能启动列车。16 控制与诊断监视系统16.1 列车应通过通信网络方式进行控制。数据通信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a) 列车控制、诊断系统与车辆子系统通过列车通信网络和智能终端进行通信;b) 通过通信网络上的标准服务接口,对联网子系统的故障信息进行下载;c) 主要微机控制子系统能通过列车通信网络上的标准服务接口进行在线测试。16.2 列车控制与诊断系统主要由以下装置构成:a) 终端装置(输入输出单元);b) 中央处理中心;c) 驾驶台显示器;d) 读出装置。13DB44/T
2114—201816.3 室的显示屏上显示。16.4 列车各主要子系统应具有自我诊断和监控功能。16.5 列车应具有行车事件记录功能。17 试验与验收17.1 车辆总装配完成后投入使用前,应进行试验,试验按
GB/T
14894
相关条款执行,试验通过后方可进行验收。17.2 车辆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a) 新制造的车辆;b) 批量生产的车辆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其性能、构造、材料、部件有较大改变者;c) 批量生产的车辆制造一定数量后,有必要重新确认其性能时,抽样进行试验测试;d) 制造商首次生产该型号车辆;e) 国家质检部门提出要求时。17.3辆的最大试运行里程为
。17.4 投入批量生产的车辆应全部进行例行试验。例行试验结果应与该型产品型式试验相符。17.5 履历薄等。17.6车辆移交时,制造商应向用户提供有关技术条件、维修用图纸和随车工具、备品。18 标志18.1 整的资料,其中标志内容不应少于以下规定:a) 产品名称与型号;b) 制造商的名称;c) 车辆自重;d) 额定载客量;e)出厂编号或代码;f) 出厂日期。18.2 标志应清晰、易读、不易磨损。19 运输与质量保证期限19.1 车辆应由制造商妥善包装、储存、运输及防护,并负责完好地运送至合同指定的交货地点。19.2及时无偿地负责修理或更换零部件,安装调试,恢复运行。19.3 质量保证期限。14施工基准公差端部:±2mm中间部:±4mm±10mm±5/10±5/10≤L/2500mm
≤L/2500mm≤3mm/4m≤5mm/4m4m
≤3mm/4m≤5mm/4m≤7/1000rad30mm±10mm≤3mm伸缩接头阶梯座2mm伸缩接头间阶梯座±2mm≤5/100mm
应具有效的防滑处理措施含轨道梁之间的锚固构件DB44/T
2114—2018AA附
录 A(规范性附录)轨道梁的精度表A.1给出了轨道梁的精度要求。表A.1表A.1 轨道梁的精度要求DB44/T
2114—2018BB附
录 B(资料性附录)中运量跨座式单轨系统车辆限界图B.1 区间直线地段车辆轮廓线、车辆限界和设备限界图B.1 区间直线段车辆轮廓线、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图16325865117013861490156515821579302030062918280025882165119058216510111213141516171565148212791157680680350350617-242-750-1178-1200-1200-1184-1184-905-90517a1818a192021222324650667650716716597455455425-864-734-767-734-535-326-326-394-39425262728425350350-326-326400995135916401731177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业素养面试试题及答案
- 公家单位保洁合同样本
- 珠海教师考编试题及答案
- 分公司房租合同样本
- 人工造林劳务合同标准文本
- 二手车位采购合同样本
- 书房厂家供货合同样本
- 保洁外墙清洗安全合同样本
- 2025年度次季度工业级5G专网部署技术服务合同模板
- 兽药合作合同样本
- 2024医疗机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清单(试行)学习课件
- 一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核规范
- 养老院建筑设计说明书
- JJG 705-2014液相色谱仪行业标准
- 计划书绿色背景
- 肝性脑病的治疗及护理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找规律》教案
- 西安市西绕城高速路上桥群机械拆除工程施工方案样本
- 中国商飞公司招聘笔试题
- 山东省2023年高考物理模拟(一模、二模)试题知识点训练:电磁学(多选题)
- 武汉-南昌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