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与“增”双态齐飞 劳育共发展一色 论文_第1页
“减”与“增”双态齐飞 劳育共发展一色 论文_第2页
“减”与“增”双态齐飞 劳育共发展一色 论文_第3页
“减”与“增”双态齐飞 劳育共发展一色 论文_第4页
“减”与“增”双态齐飞 劳育共发展一色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减”与“增”双态齐飞劳育共发展一色摘要: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在减负增效方面颇有成效。但劳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裹足不前,滞后性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乃至身心健康成长。结合实际调查,深入了解劳动教育现状,剖析其中原由,正确看待劳动教育在学生综合素养形成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劳动教育意识,多措并举、多点发力,扎根在“双减”这片沃土上,让劳动教育成为全面育人的助推器。关键词:劳动教育,综合素养,全面发展,“双减”引言:劳动素养是构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劳动教育严重滞后,短板亟待补齐。抓住“双减”契机,减负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均衡发展,提质增效,才能科学、合理、多样化地实施素质教育,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结合《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我从当前小学劳动教育现状及其原因分析,劳动教育在形成学生综合素养中的重要意义,提高劳动教育实效的方法与途径,牢抓“双减”好契机全心聚力提劳育四个方面来阐述增强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增强劳动意识,提高劳动素养才能更好地为答好人生问卷蓄力,为走好新时代赶考路赋能。“双减”政策要求要学生科学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可见,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要有所提高。《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中要求,中小学要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以个人生活起居和校园、家庭劳动为主开展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感知劳动乐趣,体会劳动光荣,爱惜劳动成果,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在学生系统学习学科知识外,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劳动情怀,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已成为当前劳动教育的重点,也是素质教育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一、当前小学劳动教育现状及其原因分析热爱劳动,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了劳动,才会有新的创造。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孩子的劳动教育意识却越来越淡薄,孩子的劳动素养越来越差。通过询问、与家长交流等方式,在班主任的协同帮助下,对本校二年级和五年级两个年级段,随机各抽取了60名学生进行了劳动素养调查:通过两张统计图可以看出,现在的小学生劳动技能匮乏,劳动观念薄弱,劳动素养低下。究其原因:首先,重智轻劳观念。社会、家庭及学校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家长只注重学生文化课知识的学习,承包了学生力所能及的所有家务,误认为开展劳动教育就等同于体力劳动;学校把教育重心放在德育和智育方面,忽视劳动课堂与劳动实践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造成学生缺乏劳动观念;家庭和学校教育没有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价值,造成了学生认为劳动可有可无,离开了劳动,自己的生活、学习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其次,师资力量不足。当下学校的劳动课教师基本是兼任的,而且每学年甚至每学期都会有所变动,学校教务部门在安排课程时,谁的工作量不足,就将劳动课划分给谁,劳动课成了调剂教师工作量的一种方式。兼任教师的劳动课可能就会变成语文课、数学课、自习课……劳动课教师队伍不够稳定,学校没有专任的劳动教师,不利于教师系统掌握学科特征,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再次,教学设备、劳动基地简陋。开设好劳动教育课需要大量的劳动器材、必要的劳动场地和劳动实践基地,受学校场地、经费所限,劳动教育课只能成为理论课,教师对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劳动教育成效甚微。最后,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不健全。学生一学期的劳动成果怎么样,没有评价标准;教师劳动教育课上得怎么样,没有评价标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对于自身的发展怎么样,没有评价标准,劳动教育课成了一门“凑数”的课程。只有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纳入到任课教师的各项考核中,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才能提高劳动教育的质量。二、劳动教育在形成学生综合素养中的重要意义坚持“五育”并举,“五育”共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全面型人才。然而,目前的现状却是德育、智育遥遥领先,体育美育奋力追赶,劳育停滞不前。家庭和学校片面地认为品德高尚、成绩优异、身强体壮、有文艺特长的学生就是高素养的学生,学生的业余时间花费在文化课、兴趣班上,他们忽视了劳动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对身心健康的发展所起到的不可或缺的作用。1.劳动教育激活了德育育人的磅礴伟力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正是劳动创造了五千年璀璨历史文化。弘扬劳动精神,传承中华美德,在劳动教育中塑造学生优良品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才能在社会主义的复兴大道上阔步向前。实践证明,空洞说教、被动灌输远不及实践出成果,许多优秀的品质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感知劳动过程的艰辛,磨炼自身坚强意志,珍惜劳动成果的来之易,从而才会倡行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只有在劳动中,才能感受父母的艰辛、生活的艰难,才能感悟一代又一代无私奉献的劳动者们给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才能弘扬他们爱祖国、爱生活、爱学习的优良风尚。同时,在劳动中也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积极进取的高尚品德,塑造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积极向上、自强自立的新时代少年。劳动教育也是德育的另一种形态,学生的品德会在劳动教育中润物无声般地形成。2.劳动教育筑牢了智育提升的坚定基石人们常说心灵手巧,其实对于学生来说,手巧心也会灵。劳动能促进学生手脑并用,对于智力的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如果光靠脑部活动,做个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所得到的发展必然很局限。有些家长认为家务劳动、学校的劳动实践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分散学习精力,劳动后学生会疲惫不堪,影响身体成长,无心学习,觉得劳动会拖累学生。其实,在劳动中可以促进学生的新陈代谢,调节大脑疲劳,让高速运转的大脑得到适时舒缓,更利于脑部的发育。劳动中,双手活动能更好的开发左右脑,便于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开发,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更上一层。劳动让学生拥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强大的操作能力。愿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学生智力发展会更加卓越。3.劳动教育打造了体育发展的强劲引擎劳动可以协调身体各个机能的均衡发展,提高体能、增强体质,让学生充满朝气与活力。劳动教育对于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尤为重要,在劳动中,磨炼学生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养成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会做、我能做的自强心、自信心。4.劳动教育拓宽了美育内涵的星光大道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享受美。劳动会凸显学生的能力,让自身才能得以发挥,有了用武之地,兴趣盎然地完成,让他感受到劳动的行为充满美。在劳动过程中收获了硕果,看到自己劳动杰作,给他人生活带来了便捷,喜悦了别人,也喜悦了自己,可以尽情地享受这一美好情境。以劳育美、以美育人,推动了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提高了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5.劳动教育拉紧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共同纽带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第一需要,丢失了劳动教育,学生的成长发展就缺乏根与魂。劳动教育紧密地将德育实效、智育水平、体育锻炼、美育熏陶合成一体,构成一个育人的完整的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正如习总书记所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三、提高劳动教育实效的方法与途径劳动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不劳动,不成人。只有让劳动教育发挥出实效,育人才有成效,才能培育出适合时代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者。如何提高劳动教育实效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提高教师素养,更新教育观念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提高劳动课教师的素养,是提高劳动教育实效的关键点。加大师资力量投入,建设一支有专业、有素质、有能力的劳动课教师,组织岗前培训,让他们熟悉教材把握教学大纲,理清教材体系,掌握学科特征;重视劳动课,与其它学科等同,将劳动课纳入教研活动、全县开放日、优质课评选中,鼓励他们参加教学研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增加劳动课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大力培养“骨干教师”,做好“传”“帮”“带”,全面提高劳动课教师素质。2.打造精致课堂,培养劳动兴趣以往的“照本宣科”“纸上谈兵”式教学,是学生丧失劳动兴趣的主要原因。唤醒学生的热爱,还是要从课堂上改进。改掉课堂上“读”,换成“谈”,与学生多交谈、多互动,谈看法,谈体会。创设情境,积极主动把学生融入到课堂中,让他们来谈劳动,教师再适时引导他们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优化劳动教育资源,丰富劳动教育手段,提高学生对劳动教育课的关注度。课堂上,通过精美课件,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以及劳动成果的展示,让学生找到劳动教育课的亮点,枯燥的劳动教育课不再索然无味。劳动教育课有声有色,劳动意识才能入脑入心,劳动成果必然能落地落实。3.注重学科渗透,强化家校合力劳动教育不仅仅只出现在劳动教育课上,其它学科也要灌输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态度,形成劳动能力。在语文、道法、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中加强劳动教育渗透,让劳动教育时刻围绕在学生身边,点点滴滴,润物无声。比如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像《悯农》《四时田园杂兴》这类赞颂劳动人民、劳动精神的诗文,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深入了解,帮助他们树立劳动光荣、劳动崇高的观念;道法课中《让我自己来整理》,启蒙了学生的劳动意识,感知劳动乐趣,在养成劳动习惯方面可以多加培养,布置相关劳动任务,鼓励学生坚持打卡,表扬奖励“劳动小达人”。《我参与我奉献》教学后可以让学生谈谈如何将我们的学校、班级环境建设得更美好,来提高他们的集体参与、劳动合作精神。劳动教育离不开家庭劳动习惯的养成教育,只有学校与家庭教育的相向而行,才会有事半功倍的劳动教育成效。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劳动技能,养成会做家务、爱做家务的劳动习惯,每天适时安排20-30分钟的时间,从整理自己的房间,到倒垃圾、洗碗筷,再拓展到拖地、洗衣、做饭,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的劳动实践能力。劳动态度的积极转变,也促进了良好班集体氛围的形成、校园文化的建设的发展,甚至是社会公益劳动意识的养成,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4.开辟劳动基地,培养实践能力劳动基地是培育学生劳动实践能力的舞台,打造特色劳动基地,开辟劳动教育新模式,寓教于劳,劳有所为,为劳动教育的实施、为劳动能力的养成提供肥沃土壤。现阶段学校劳动基地建设比较薄弱,有些学校甚至没有意识到在这方面的投入,造成学生的劳动素养停滞不前。从学校花箱的维护,到开辟种植园地,再到与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合作,在一定程度上都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让学生看到自身的劳动成果,学生才能感受劳动的乐趣,才会乐意接受劳动教育,才能在劳动教育中提高综合实践能力。5.制定评价标准,纳入考核体系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依据标准,每学期对学生进行劳动素养考核,实化考核过程,将考核结果直接运用于期末各项评优活动中,劳动素养不合格者可实行“一票否决”。弱化只看分数不看表现思想,不以分数定好坏,将劳动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提高学生和家长对劳动素养培养的自觉性。同时,也要将劳动教育课的教学成果纳入到教师考核体系中,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鼓励促进教师提高专业素养,规范教学课堂,丰富教学手段,拓宽教育途径,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6.组织实践活动,拓宽劳教途径以节假日、主题班队会、研学活动等为契机,开展有实效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学雷锋纪念日中,可以让全体学生参与班级卫生大扫除中,可以去就近的养老院参加义务劳动,也可以去公园、街道开展垃圾分类活动;植树节,可以在学校、家里种植养护绿植;母亲节,在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制作手工礼物送给妈妈;开展勤俭节约、热爱劳动为主题的研学活动,背上行走的课堂,走在劳动助成长的路上,用劳动去感知、去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在劳动实践中磨炼品质,锤炼素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发挥个性特长,让他们去探索、去创新、去追求,均衡发展各方面素养,努力成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全面型人才。四、牢抓“双减”好契机,全心聚力提劳育“双减”实施一年以来,成效显著,减少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课后延时服务也减轻了学科类培训对家庭的负担。“减”只是一个手段,最终目的还是要“增”,减负增能,增强学生薄弱能力,五育达到均衡,五育共同发展,才能构建学生全面发展的生态体系。目前,最薄弱的还是劳动教育,通过课后服务情况来看,德、智、体、美课程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劳动教育课程一星半点、寥寥无几。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当时。在“双减”下,素质教育迎来新机遇、新挑战,抓住这个良好契机,大力实施劳动教育,促进劳动教育高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