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课文匆匆教案集锦五篇_第1页
2023年课文匆匆教案集锦五篇_第2页
2023年课文匆匆教案集锦五篇_第3页
2023年课文匆匆教案集锦五篇_第4页
2023年课文匆匆教案集锦五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课文匆匆教案集锦五篇课文匆忙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2.培育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与情感。

3.读写结合,深化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谈话导入

同学们,作者朱自清在《匆忙》一文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对这个问题,作者是怎样回答的呢?今日,我们来学习16课《匆忙》。(板书课题)

二、熟读课文,加深理解。

(一)反复诵读

1.学生自读

2.老师范读课文

3.学生轮读

(二)理解句子

找出文中含义深刻或自己喜爱的句子,谈谈感受。

例如:“太阳他有脚啊,轻轻静静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太阳有脚”、“挪移”,以拟人的手法,写出时间在不经意间静静溜走。“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作者以略自责的口吻表明自己在那些日子里,糊涂地过着日子。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作者深感时间匆忙而过,消逝很快,既然来到世界就应当抓紧时间成就一番事业,不能白白过此一生。

三、读写结合,注意实效。

作者是怎样详细地描写日子来去匆忙的?练习仿写。

(一)精读第三自然段

1.这一段讲的是什么意思?(时间在不知不觉中从我的眼前消逝了。)

2.“太阳它有脚啊,轻轻静静地挪移,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这句话跟后面有什么关系?这句话采纳的是什么手法?)

日子是怎样来去匆忙的?作者是怎样详细讲的?

3.出示句子

“洗手的时候——日子……吃饭的时候……静默时……遮挽时……天黑时……睁开眼时……掩面叹息时……”

①日子是怎样溜走的?

②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有感情地读这段话,体会作者对时间的留恋和光阴消逝时的伤感。

(二)练习仿写

你能仿照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吗?

(在……时候,时间又……溜走了。)

先激励学生大胆地讲,再整理写下来。

四、拓展思维,陶冶情感。

本文告知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一)探讨达成共识:时间易逝,一去不返,唯有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才能不因终生一事无成而懊悔。

(二)沟通自己对时间的感悟,教化学生珍惜时间。学生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老师适时引导:是啊,同学们,你们说得多好!“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能回”,那么作为新世纪的少年,我们应当怎样做呢?

(三)激励学生放开心扉,尽情表达。

(四)师生总结:

敬爱的挚友,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教学反思

《匆忙》一文是我国闻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喜闻乐见的散文,他以清爽的文风,细腻的刻画,精致的构思,隽永的文字而著称,影响了我国几代人,凡学生对此篇佳作无一不知,我在教学此课前,在备课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纵观全文,作者擅长从客观事物中捕作形象,抒发自己的情怀。燕子来了又去了,杨柳枯了又青了,花儿开了又谢了,这本是自然界的一种自然现象。作者确触景生情,追索生命的价值,发出惋惜的慨叹。作者又依托大自然可感的景象,使抽象转化为详细,思绪化为形象,增加了文章的美感,可读性。这些都得益于作者奇异的构思。

这篇课文的含义应当说很抽象,对于小学生阅读是有肯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我特殊注意让学生学会体会,在体会美丽句子上狠下功夫。“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又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气勃勃的春天景色,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作者不仅是为了写美景,是为了与时间一去不复返形成显明的对比,还要体会到,世上好多事物都能再来,唯独时间不会再回来,继而让学生学会珍惜时间。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基础学问的教学,本文奇妙的用词使句子变得美丽,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句子更生动,更能感染学生。“伶伶俐离”、“跨”、“飞”几个词的运用,使看不见的时间一下子成了活泼可爱的孩子,既天真又淘气。设问、比方、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运用,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在理解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把这篇美丽的散文背下来。由于学生对文章体会较深刻,虽然文章较长,大部分同学在一天的时间内都能很完整的背诵下来。

小练笔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后,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篇短小的文章,把自己对珍惜时间的新相识写下来,既巩固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学习了习作,效果还是不错的。

课文匆忙教案篇2

学问与技能目标:

1、依据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朱自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朱自清表达方法。

3、娴熟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依据朗读,培育学生的语感,体会作者朱自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读说写结合,培育学生感受美,观赏美的实力。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

在阅读中感悟作者朱自清的美妙心灵,相识时间的短暂和一去不复返,懂得时间珍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朱自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珍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难点:

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打算:

1、老师打算:多媒体课件

2、学生打算:搜集有关朱自清的资料。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法,读说写结合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引出“匆忙”

同学们,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都写出了好多珍惜时间、赞美时间的美文,来抒发自己对时间的感悟,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关于时间的散文《匆忙》。

看老师写课题,请同学们留意“匆”字最终一笔的点不要丢了。

(板书课题:2.匆忙)

二、初读美文,感知“匆忙”

1、(生齐读课题。)读到这两个字,你的脑海里又会很自然地出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呢?

2、刚才同学们想到的是人们急连忙忙,行色匆忙,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么,作者朱自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让这看不见、摸不着的、匆忙而过的时间跃然纸上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课本第4页,自由轻声地读课文。

3、读过课文,你心中产生怎样的疑问呢?

(咱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4、你的问题和作者朱自清的问题不约而同。(板:一去不复返?)

5、这个问题在文中出现几次?都在什么位置?

6、作者朱自清是以问句开篇,又以问句结尾,这在写作方法上是前后呼应,这样写的好处是突出中心。

三、精读美文,品悟“匆忙”

1、作者朱自清没有干脆写日子一去不复返,而是写这一句(课件)“燕子……再开的时候”

自由读一读。你能看出什么特点?除了排比句,在内容上有什么发觉?

2、除了课文中的事物,你还能举诞生活中的哪些事物,根据这样的句式说一说。(无论是燕子、扬柳、还是桃花,他们去了,都能再回来,这是大自然周而复始的规律。)

3、请看屏幕,我把这一句话这样排列,你发觉了什么?(像一首小诗)

4、谁能像朗诵一首小诗一样美美的读,(读出作者朱自清对时间的珍惜之情)

5、读的真美,请同学们接着往下读(课件)看看你又会有什么样的体会?

(作者朱自清是为了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6、那么,作者朱自清写时间一去不复返与燕子、杨柳、桃花有什么关系呢?(对比)。正确,形成了剧烈的对比!这三者都能失而复得,而我们的时间却不能,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朱自清怎样的心情?(无奈、惋惜)(板)把这种显明的对比读出来吧!

7、一般而言,只有老人才会对过去的时间发生感慨。作者朱自清写这篇文章时大约多大年龄?(20)

8、你是怎么知道的?(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走了。)你很会思索!作者朱自清1898年诞生,1922年写作此文,当时作者朱自清24岁不到,就已经对时间发出了如此感慨。

9、(课件)请大家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方)把什么比做什么?(把“我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作“针尖上一滴水”,把“时间的消逝”比作“大海”。)依据这个比方,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朱自清的日子和时间的流比较起来微乎其微。按常理看,人的一生有多少个“八千多日”?四个就是90多岁,比较少见了,生活中有几个人能活到90多岁呢?),但是,作者朱自清说:一个“八千多日子”也只是“针尖上的一滴水”,四个“八千多日子”也只有——(四滴水)。而且是针尖上的四滴水。和浩瀚的大海相比,太少了,同学们,请你思索,你的人生里大约有几滴水,现在用了多少了?(半滴),你感到了什么?(生命太短暂了)。

10、当作者朱自清突然间想到了自已的24个青春年华已一去不复返,他的心情怎么样?一想到这些,他怎能不(头涔涔而泪潸潸)呢?

11、其实,让作者朱自清头涔涔而泪潸潸的还不仅仅因为这些,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三——五自然段,找出还有什么让作者朱自清头涔涔而泪潸潸的呢?做上标记(生读第四自然段)。

沟通我们的疑问理解。(痕迹,游丝,两个赤裸裸)生解答。

12朱自清面对匆忙而过的日子,他一问自已?

(课件)(在逃去——做些什么呢?)

朱自清面对匆忙而过的日子,二问自已?(课件)(在八千——剩些什么呢?)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过去的日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他三问自已?(课件)(我——这呢?)

是呀!究竟有没有留下成就呢?他四问自已

(课件)(我何曾留着像游丝一样的痕迹呢?)

莫非像蛛丝一样的成就都没有留下就得离开这世界吗?他五问自已?

(课件)(我赤——回去罢?)

愤愤不平呀!他六问自已?

(课件)(但不平的——遭啊?)(课件)

这句话告知我们什么?(作者朱自清不想赤裸裸的离开这个世界,不想自已走这一遭。)

(作者朱自清不甘愿虚度此生。)(作者朱自清想干出一番事业来)。

谁能告知大家,朱自清此生虚度了吗?(一生沟通,一生补充)。

这正是朱自清先生感悟人生苦短,时间匆忙,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辛勤劳作的结果呀!

13、时间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的消逝更是难以描写,可作者朱自清是运用什么样的语言把他消逝的八千多个日子描写得如此生动,活泼呢?请你来读第三自然段。大家可以沟通沟通,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特殊好?好在哪里?

14、作者朱自清不是干脆说:我们要疼惜时间呀!而是把时间当人来写,它能“跨”,能“飞”,能“闪”,能“溜”呀!简直是个调皮的小精灵,这样当然更生动、形象了。(生读文)

15、是啊,你再怎么遮挽也是没有用的,时间就是这样,怎么也留不住它匆忙流去的光阴。(生读文)

16、“斜斜”“静默”“匆忙”“茫茫然”“轻轻静静”“玲玲俐俐”,读起来是那样灵巧宛转,那么无奈惋惜,我们再合作读——————(师读到“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生接读“于是——————”)

四、课内拓展,深化“匆忙”

1、那么,告知我,你们那四千多个日子又是怎么溜走的呢?能不能学着朱自清先生的写法,抓住生活中的小事写一写自己对时间的相识?做一个小朱自清,好吗?(课件)。

2、谁能够大胆地读给大家听一听,让我们观赏一下?写得多好,三分文章七分读,再声情并茂地读一遍,好吗?多么形象的比方,真有几分朱自清的味道?

3、作者朱自清的八千多个日子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溜走了,你们的四千多个日子,张老师的一万四千多个日子,也这样无声无息地逝去了。一想到这些,我们怎能不(头涔涔而泪潸潸)呢。因为我们也不想(白白地走这一遭啊)。而去这一去不复返的时间,我们应当怎么做呢?(珍惜时间不能让时间白白溜走;我们肯定要好好地抓紧时间,利用时间学习,长大为祖国多做贡献,让自已活得更有价值)。

五、课外延长,升华“匆忙”

1、同学们,我们也可以像鲁迅一样事事走在时间的前面,也可以像林清玄一样与时间赛跑。这样,当你回首往事时就不会因虚度光阴而感到惭愧,也不会因无所作为而感到懊悔。(课件)

2、美文举荐《春》、《荷塘月色》、《背影》、《给亡妇》。(课件)

课文匆忙教案篇3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领悟重点句段的含义。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表达方法。4.了解时间的来去匆忙,一去不复返,体会作者对虚度时间感到无奈和惋惜但又绝不消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感悟文章重点句的含义。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感悟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知匆忙

1.同学们,听,这声音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时间匆忙)

播放时钟的滴答声。

2.配背景画面范读课文。

教学设计意图:

二、初读文本,感受匆忙

1.喜爱读吗?其实文章还可以这样来读——以诗的形式展示第一自然段(配乐朗读)2.诗中有一句话,在文中不止出现一次——引读最终一段:聪慧的,你告知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3.读着读着,我感到诗中有一种淡淡的——(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初读时的感受,一种无奈、惋惜与淡淡的惆怅)4.默读课文这种无奈、惋惜与淡淡的惆怅就弥散在课文的字里行间,边读边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或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读后,与同学议一议。

教学设计意图:

三、细读课文,感悟匆忙

(一)品读二、三自然段

1.出示其次自然段语句

在静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读了这句话,谈谈自己的感受。(2)展示课件,感受作者的'八千多日子相对于时间长河的渺小。

教学设计意图:

(3)引读:师:“针尖上一滴水滴在浩瀚无垠的大海里”

生:“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师:“我的日子滴在这亿万年的时间的流里”

生:“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师:想到这,“我不禁——”

生:“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4)此时你有何感受?用朗读告知大家

2.引读第三自然段,时间原委是怎样匆忙溜走的呢?

(1)快速默读课文,捕获时间轻轻静静地挪移的身影。

(2)出示:

我觉察他去的匆忙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起先在叹息里闪过了

通过重点词语的感悟,体会时间脚步的匆忙,作者心灵的抖动。教学设计意图:3.齐读第四自然段,面对匆忙溜走的光阴,作者只有无奈与惋惜吗?(1)读后谈感受(2)出示他24岁前的经验。

1912年入高等小学,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高校预科。

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与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920年北京高校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主动参与新文学运动。

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探讨会会员。

(谈感受,指名读本段。)

(3)再出示他24岁后的资料。

1923年发表的《毁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美丽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高校任教,探讨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

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

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

1932年9月任清华高校中文系主任。

1937年抗日斗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探讨》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

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高校中文系主任。

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谈感悟,再读本段,体会惋惜和不愿虚度光阴之情)教学设计意图:四、回顾整体,拓展延长

1.在这匆忙而过的40非常钟里,你曾留下怎样的“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学问盘点,也进一步领悟不能虚度光阴的含义)2.40分钟无声息,2600秒已逝去,让我们再读——

出示:

匆忙,是燕去燕还

匆忙,是花谢花开匆忙,如薄雾蒸融

匆忙,如轻烟消散,聪慧的,告知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不,不——留住他们轻轻静静挪移的脚步,就不会白白走这一遭!

(分角色再读红体字并写感受)3.向学生举荐有关朱自清名篇的网页,激发学生阅读爱好。

教学设计意图:

作业:

1.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2.选读朱自清散文

课文匆忙教案篇4

学习目标:

1、娴熟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对时间消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3、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4、背诵自己喜爱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

1、感悟语言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沟通上堂课的学习体会,过渡新授:

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对《匆忙》这篇课文有什么相识或感受?

过渡:是啊,这篇课文的确写得很美,令人百读不厌。那么,她美在哪里呢?就让我们打开课原来细细品尝这篇喜闻乐见的散文吧!

二、读中感悟:悟语言之美,悟情感之真,悟表达之巧。

师: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或自己最喜爱的语句,划一划、读一读、注一注,写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然后同桌间沟通沟通。

学生边读边悟,同桌沟通。

学生集体沟通。

重点沟通: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体会句式的运用。)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体会运用比方的好处。)

(老师适当点评、补充。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三、指导朗读、背诵。

师:把你最喜爱的语句或段落背下来,好吗?

指名背诵。

四、仿写练习,拓宽课文内容,加深感受。

我们阅读一篇课文,不但要能读进去,还要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想开去,可以想到自己的日子是怎样过的,身边的人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作家笔下的人们的日子是怎样过的……还可以想到劝人珍惜时间的诗词、格言等。你能把他们写下来吗?假如你能仿写就更好了。

学生仿写练习,或整理有关时间的诗句、格言。

学生沟通。

五、编座右铭,深化相识:

学了这篇课文,你肯定对时间、对生活有了很深的感受。你能不能把你的感受编成一句话,把它作为座右铭送给自己或送给你的同学呢?

六、课后阅读:

举荐学生阅读朱自清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

分发阅读材料,要求学生仔细阅读。

课文匆忙教案篇5

1、以读、评、议为主要方式,促进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深化体会作者由于时间消逝而产生的哀痛、惆怅、无奈之情。

2、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与作者的感受为切入点,激发学生与作者的感情共鸣,培育学生珍惜时间、珍惜生命、提升人生价值的意识。

3、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