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火灾防治技术标准_第1页
矿井火灾防治技术标准_第2页
矿井火灾防治技术标准_第3页
矿井火灾防治技术标准_第4页
矿井火灾防治技术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井火灾防治技术标准度方案,矿井防灭火工程项目应列入矿井生产建设长远规划和年、季、月度方案,矿井防灭火工程和措施所需费用及材料、设备等必需列入企业财务和供应方案,并组织实施。

矿井的全部煤层都必需进行自燃倾向性鉴定。

每季度由矿长组织矿山抢救队、安监处、通风区及有关部门,分别对井上、下消防管路系统、防火门、消防材料库和消防器材的设置状况进行一次检查。

开采有自燃发火的煤层,由矿井分管通风的总工程师主持召开有生产、技术、通风等部门参加的防灭火专业会议,每季至少召开一次。

每一入井人员必需随身携带自救器。

日常防火严禁携带明火下井。

进风井口应装设防火铁门,假如不设防火铁门,必需有防止烟火进入矿井的平安措施。

井口房和通风机房四周20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井筒、平硐与各水平的连接处及井底车场,主要绞车道与主要运输巷、回风巷的连接处,井下机电设备硐室,主要巷道内带式输送机机头前后两端各20范围内,都必需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井下严禁使用灯炮取温柔使用电炉。

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

假如必需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进风巷和井口房内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每次必需制定平安措施,并报有关部门批准。

井下胶带输送机应接受不阻燃胶带,并应实行防止胶带打滑、跑偏、满仓停机以及胶带自动灭火装置等措施。

井下禁止使用阻燃电缆。

不得任凭在井下拍照、摄像。

确需从事这些工作时,必需制定平安措施,并报有关部门批准。

井下可燃物的管理要求: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下井。

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需装入盖严的铁桶内,由专人押运输至使用地点,剩余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需运回地面,严禁在井下存放。

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需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

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也必需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由专人定期送到地面处理,不得乱放乱扔。

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或硐室内。

井下清洗风动工具时,必需在专用硐室进行,并必需使用不燃性和无毒性洗涤剂。

井下凡存在可燃材料、可燃气体和可能产生明火的地点,必需制定检查措施。

矿井必需在井上、下设置消防材料库,并做到调动准时快速。

井下工作人员必需生疏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生疏本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三、自燃发火预防开采单一厚煤层及特厚自燃煤层或近距离自燃煤层群,其开拓巷道应接受岩巷布置,在自燃煤层中布置的服务于两个以上工作面的巷道必需砌碹锚喷或金属支架,不燃性材料背板,碹顶空隙生冒落处要用不燃性材料进行密实充填。

开采有自燃发火的煤层、回采工作面必需接受后退式,其工作面顺槽沿空布置时必需实行喷浆防漏措施。

与采空区相连通的工作面回采应从生产布局,均压通风等方面实行避开采空区之间漏风的措施。

在同一煤层、同一水平的火区四周进行采掘时,必需留足够宽度不小于6的煤柱隔离火区。

开采有自燃发火煤层的矿井,采区和回采工作面结束后,必需在45天内撤出一切设备材料,并进行永久性密闭,因故不能密闭,必需实行有效的防灭火措施,报矿长、总工程师批准。

已经报废或无用的井巷均应准时充真封闭,以简化通风系统工程保持通风系统的稳定性。

自燃矿井的主扇风压不得超过3000,如已超过者,应列入矿井通风系统改造规划,尽快降至3000以下。

开采有自燃煤层的采区和回采工作面,必需接受分压通风,并保持足够的通风断面,采区和回采工作面进、回风两端负压差不宜超过200,如已超过,应实行降压措施。

矿井每发生一次自燃发火事故,待火灾处理完毕后,七日内要向上级主管部门呈报由矿长签署的火灾报告书,该报告书,要上报省、局公司、厅备案。

矿井灭火救灾任何人发觉井下火灾时,首先应立刻实行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并快速报告矿调度室。

在现场的区、队、班组长应依照《矿井灾难预防与处理方案》的规定,将全部受害地区和可能受害地区的人员撤离危险区,并组织人员利用一切工具和器材进行灭火。

%、***浓度在2%以下、气温低于35℃且无爆炸危险的地点工作。

扑灭电气火灾,必需首先切断电源。

未切断电源前禁止用水灭火。

用水灭火是时,应先灭外围后灭火源,灭火水量要充分。

油脂类火灾只能用灭火器或砂子扑灭。

当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时,不得停止局部通风机运行,应在保证正常通风的状况下灭火。

当井下火灾无法直接扑灭或直接灭火措施无效时,必需接受密闭措施。

在确保平安的前提下,缩小封闭范围。

实行“进回风侧同时封闭措施”不具备同时封闭条件时,可以接受“先进后回”的封闭方式,一般不得接受“先回后进的封闭方式”。

封闭过程中,指定专人每隔10检查一次进、回风流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以推断有无爆炸危险性。

人员只能在无爆炸危险的前提下施工。

密闭墙上必需留有观测孔。

事故处理完毕后,由通风区负责写出火灾事故处理报告,报送有关部门。

矿井必需绘制火区位置关系图。

火区位置关系图以通风系统为基础绘制,全部火区和曾经发火地点,都必需在图中注明,同时,每一火区都必需建立火区管理卡片。

五、火区启封的条件火区内的空气温度下降到30℃以下,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空气温度相同。

%以下。

火区内空气中不含有乙烯、乙炔、一氧化碳浓度慢慢下降,%以下。

火区的出水温度低于25℃,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出水温度相同。

上述四项指标持续稳定的时间在1个月以上,方可进行封闭火区的启封。

启封火区和恢复火区初期通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