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自主招生模拟二_第1页
北大-清华自主招生模拟二_第2页
北大-清华自主招生模拟二_第3页
北大-清华自主招生模拟二_第4页
北大-清华自主招生模拟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北大清华自主招生模拟试题二(语文)一、语言运用:1.请在唐代律诗找出四句咏月并表达思乡的诗句。2.写出四个词牌名、四个曲牌名,再将其组成一段意境丰富的话。(可适当加字)3.请将你参加我校自主招生时的情景用一副对联表达出来。要求:不年少于30字;至少出现两个虚词。4.写出北大(或清华)的校训,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对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的理解,并指出它的出处。5.在中学教育中,教改的呼声一直不断,其中又以语文教改的呼声最高。请结合你的亲身经历,谈谈你对语文教改的看法并说明你的理由。要求:600—700字;观点明确,理由充分。二、阅读部分1、阅读筱敏的《遭遇奥威尔》,谈谈你对文章的理解。遭遇奥威尔1984早已成为过去,尽管“过去”这个时间词,在人心里唤起的常是昏茫、寥落的意绪,毕竟,就连这一再令人错愕的二十世纪也即将成为过去了。这时候谈奥威尔,不能不自感陈旧过时。我便是在这样一个世纪末的某天傍晚,偶然遇上《动物农庄》的,于是便以世纪末的心情,随意翻完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不觉夜便深了,这是时钟告诉我的。而世界依然是纷繁浮躁,窗外的建筑工地,正在一车一车泻钢筋和石子,铁锹和石子的摩擦,钢筋坠入钢筋的碰撞,极其尖锐刺耳,让人无法思想。起身到书架那里找出来《1984》,按在桌上呆了一呆,掌上已满是灰尘。我知道这个夜晚我不能再读了,读奥威尔不仅需要勇气和意志,而且需要体力。《动物农庄》已经将我罄尽,因为我明白我在读的并非一个假想的寓言,而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所谓历史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不能过去,它站在河床里面,太巨大了,太沉重了,时间的水流不断在它身上溅起水花,发出声响,然后不断逝去的是水流,而不是站在河床里面的重物。但是历史也是这样一种东西,水流对它的磨蚀是永不间断的,多少年以后,人们再看那光滑了,凹陷了的重物,已不可能凭想象追溯它原初的样子。《动物农庄》究竟是不是一部小说这无关紧要,是或不是都不能增加或减少它的重量,奥威尔对人类命运的关怀远胜于对个人艺术成就的关怀,这样的作家是很稀有的。他在《我为什么写作》一文中说道:“我的出发点总是由于我有一种倾向性,一种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意识。我坐下来写一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对自己说,‘我要生产一部艺术作品。’我所以写一本书,是因为我认为有一个谎言要揭露,有一个事实要引起大家的注意,……”这样的作家,在今日的文坛才子眼里,实在是太过时了,早已成为讪笑的对象。这很自然。任何时代,上流宠物的基本素质都是善于趋时附势。由是,趋时与过时才会成为一种价值判断;由是,才总会有数不胜数的“艺术品”们,在季节变更的日子里呈落叶纷纷。作家不是以一个,而是以一群来体现其存在,较之以往,这是工业社会的批量产品,商业时代的商标广告,还有新老权威以其或文明或野蛮的手段实现的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如此种种所结构的基质土上,所培植出来的一个时新变化。就像《动物农庄》中那些没有个体意义,只作为群体而存在的鸡鸭牛羊们,在一次突发的暴动之后,共同赶走了人——这种欺凌统治它们的权力者,然后就仰视着猪——这种由它们推举出来,似乎代表着它们的意志的新权威。在某一个时期里,新权威是两只猪,两只威望相当的猪,“动物们先听了拿破仑的,又听了斯诺鲍的,竟不能确定谁是谁非。实际上,他们总是发现,讲话的是谁,他们就会同意谁的。”崇仰权威和趋炎附势,源于同一种奴性基因,这是群居的人类,终于走向企图建立全面的社会控制的世纪的心理因由。“讲话的是谁,他们就会同意谁的。”这是一种淳朴的浑噩的习惯。这样的群居动物,或许有一些是迫于压力放弃了一些什么,但更多的却是原就没有什么可放弃的,它们不习惯思考群体社会中单个人存在的意义。接下来,一只猪权威战胜了另一只猪权威,并且放出它豢养多时的恶犬,一个极权主义的社会就建立完备了。“人民唱着歌为他们建造金字塔(也许,在遥远的过去,人民在建造金字塔时同样唱着歌?谁知道!”——罗曼·罗兰在他封存了五十年的日记中写道。经历过长长一段荒诞岁月的我们知道,人民在建造帝王的金字塔时,的确是唱着歌的,我们应当记得自己唱歌时是以怎样的热情。只不过当顺流而下到了另一段河床的时候,面对新权威,我们又有了新的发自内心的热情,于是羞于承认曾有的过时的热情。因此我们需要丧失记忆,需要重写历史,无论是新权威,还是新权威的仰慕者们,都有此需要。这就是奥威尔在其《1984》中提请人们注意的一个事实——“全部历史就像一张不断刮干净重写的羊皮纸。”重读《1984》对于我是一次恐怖的历险,首先令我寒悚的是,我的头脑里几乎没有了曾经阅读过它的痕迹,尽管那不过是区区十年之前的事情。可见丧失记忆的事是随处可以发生的。奥威尔在1948年的一张书桌前面,构想了一个叫做“1984”的极权主义时代,一些生活在那个预言里的人。其中的主角温斯顿的职业,就是抹掉人们的记忆,涂改成文的历史。在那个预言中的时代,有一个堂而皇之的政府部门叫“真理部”,这部庞大的、现代化程度很高的机器,从早到晚不懈地处理着文字、图片、录音带等等,总之一切给人们以记忆的东西,编造,修改,删除,销毁……一些众所周知的事情就变成了从来不曾发生过,一些曾经真实地在大地上行走的人就此化为乌有。温斯顿是“真理部”的一名熟练的工作者,他甚至感到工作是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因为除了大部分单调枯燥的例行公事以外,这里还有一些细腻微妙的伪造工作,一钻进去就会忘掉自己,像钻进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一样。也许,他唯有在这种“工作”之中能欣赏一下自己的智力。于是,在那个预言中的时代,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映证人们的记忆,记忆就在反复的删改、销毁之中,丧失殆尽。“一切都消隐在一个影子世界里,最后甚至连今年是哪一年都弄不清了。”但生活的悲剧在于,温斯顿并非一个生就的恶人,相反他的血管里残存着怀疑者的血,他拒绝丧失记忆,并试图寻找、映证记忆,进而试图反抗极权。自然我们很明白他会有一个怎样的结局,他的继任者可以很轻易地在其例行公事中将他化为乌有,而这位继任者同样可能在这种微妙的伪造工作中感到“生活的乐趣”。于是我们感觉到奥威尔的残忍。他对甜美、温软的大众口味是置之不理的,他像举一支长矛扑向风车的过时骑士那样,不断地用他的刀尖戳划包裹人们幻想的水晶壁,发出一种尖厉刺耳的声音,让那些寻求安慰的灵魂战栗坼裂,渗出血来。奥威尔写到一位语言学家,一位正在编辑“新话”词典的权威学者,他喜欢看吊死战俘,看他们双脚的最后挣扎,喜欢谈论思想犯的审讯和招供,“友爱部”地下室里的处决。他的职事,是改造经由漫长的人类文明史所传承下来的语言。这位语言学者极具成就感地说:“你一定以为我们主要的工作是创造新词儿。一点也不对!我们是在消灭老词儿——几十个,几百个地消灭,每天在消灭。我们把语言削减到只剩下骨架。”思想有赖于语言,不仅思想表述时如此,她萌动的时候同样如此。萌动中的思想如含水的胚芽,有着种种不确定的意味,她的生长需要语言的水分滋养。在禁止思想的时代,给语言的蓬茸沃野一场横暴的干旱,无疑是最具实效的统治手段。极权社会憎厌表意含糊不清,辞义变化细微的“老话”,因为那里可能暗藏暧昧的情绪和叛逆的思想。正如那位语言学家坚定地表述的那样:“你难道不明白,新话的全部目的是要缩小思想的范围,最后我们要使得大家在实际上不可能犯任何思想罪,因为将来没有词汇可以表达。凡是有必要使用的概念,都只有一个词来表达,意义受到严格限制,一切附带含义都被消除忘掉。……词汇逐年减少,意识的范围也就越来越小。”如果我们还记得自身经历过的一个禁止思想的时代;还记得那个时代里英勇的思想者所使用的箍痕明显的语言;还记得那种语言使多少思想的胚芽自行夭折,使多少副大脑麻木瘫痪;……如果我们还记得这一切,我们就会明白奥威尔的意义。奥威尔用他锋利的笔尖,把极权者许诺给人们的伊甸园一片一片地剖开给人们看,尽管其时那个伊甸园还暖烘烘地发出太阳光的香味,他剖开的每一片,都森然恐怖,充满血腥。所谓伊甸园的基本守则就是浑浑噩噩,不想——不需要想,所谓伊甸园的意识形态就是没有意识,这是仁慈的上帝很早以前就告诉了我们的。“在我们那个年代里,认为你能够避免写这种题材,在我看来几乎是胡说八道。”——奥威尔说。然而岂止是某一个年代?自从上帝造人以来,关乎人类命运的提问,无论何时都是无法回避的。除非某个年代的知识者们成群地放弃对自由的渴望,闲适地卧入温暖得使人丧尽良知的阳光里。奥威尔一直不为文学史所青睐,但奥威尔却一直是,时至今天尤其是一个寓意深刻的话题。“想象力,就像荒原上的野兽一样,是不能圈起来驯养的。”——奥威尔说。于是奥威尔踏倒栅栏奔突而出,以受伤野兽的悲鸣,一路书写一个令人心悸的寓言。途中他贫病交迫倒下去了,这于我们生活的世界,并非什么新奇的悲剧。而真正的悲剧在于,奥威尔的寓言对于后来的我们,却绝不仅仅只是寓言。半个世纪以后,奥威尔的笔尖依然在发出尖厉刺耳的声音,这声音逼迫你关注你生存的处境。奥威尔的残忍是他不让你安宁,他煽动思想。他不懈地戳划你栖身的水晶球壁,因为人在严丝合缝的水晶球内是不能思想的,而思想——这含水的棘状胚芽,只能从渗血的裂隙里生长出来。具有人文气质的理想主义者雪球,被铁腕“猪”物拿破仑,以暴力驱逐出境。接着,农场里搞了一场血腥的大清洗运动,有谁稍微发出不同声音,就会被干掉。与此同时,拿破仑的御用宣传部长尖嗓,悄悄地渐渐地将七条戒律改动,而无知的动物们越来越麻木,他们的工作越来越辛苦,生活条件越来越差,却忘记了革命的初衷,对领袖拿破仑盲目崇拜。最初的那些革命者,有的早已被屠杀,有的越来越昏聩,而年轻的动物们,傻乎乎地只会为这样一个国度激情澎湃。只有老驴子本杰明看在眼里,却从来也不说。他注意到,戒律墙上只剩下一句话——所有的动物都是平等的,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曾经的“动物主义”已经变了味儿,猪,成了动物农场的高贵种群,拿破仑将自己任命为共和国总统,开始和人类进行各种交易,甚至带领所有的猪学会了两条腿走路。最后,人和猪仿佛已经和解并结成了同盟。但是,很显然,这种“良好的关系”不会维持多久……1936年,作者奥威尔和妻子奔赴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斗争,没想到共产党取得政府部分控制权后,开始迫害托派,而他们夫妇就在名单之上。而这场大搜捕是与前苏联国内的大清洗同时发生的,他以自身的经历总结出——极权主义的宣传能够轻易地控制民主国家的开明舆论。为了揭露当时的“苏联神话”,1945年,这本动物寓言面世。直到今天,《动物农场》仍有其现实意义。极权主义的阴霾,依旧飘荡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的上空。故事背景《动物庄园》的故事发生在曼纳庄园。从前,被人豢养的禽畜行尸走肉地生活着。一天夜里,动物们在谷仓中听了雄猪老麦哲所讲的梦,仿佛听了一堂福音传道成启蒙教育课,任人宰割的动物从此认清了受人剥削、被人奴役的处境。不久他们群起暴动,赶走主人琼斯,自己当家作主,推行“动物主义”。动物庄园建立伊始,全体动物享有平等权利,开始崭新的生活。然而,正当庄园笼罩在大家庭式的温暖之中的时候,正当动物们任劳任怨,忍受委屈,迁就现实的时候,当权者却开始用新制度为自己捞取特权。猪群占据了领导地位,他们的两大领袖拿破仑与斯诺鲍展开殊死搏斗。多次较量后,前者终于获胜。影响与意义《动物庄园》的故事脉络被评论家分析为与苏联的历史乃至整个二十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惊人的相似,在很多共产党正在或者曾经执政的国家都能看到动物庄园的类似影子。作者在书中借由对动物庄园的发展变化,对共产主义运动未来命运的预言也被1991年的苏联东欧剧变和后来的历史所印证。但《动物庄园》的意义远远不止于对历史的预言,这部寓言体小说以文学的语言指出了:由于掌握分配权的集团的根本利益在于维系自身的统治地位,无论形式上有着什么様的诉求,其最终结果都会与其维护社会公平的基本诉求背道而驰。夏志清教授认为:“西方文学自伊索寓言以来,历代都有以动物为主的童话和寓言,但对20世纪后期的读者来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