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高三(上)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1页
2020-2021学年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高三(上)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2页
2020-2021学年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高三(上)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3页
2020-2021学年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高三(上)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4页
2020-2021学年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高三(上)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高三(上)第五

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前景蒙上前所未有的阴霾。许多方面都还处在粗糙满足阶

段的中国,应该确立什么发展目标?为此,笔者提出把“健康”作为社会发展目标。

健康不仅是个体状态,更重要的是社会状态。没有社会健康,个体健康就没有依托

和意义。“健康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在新形势下的升华。

健康是相对疾患而言的,人类罹病原因有经济和社会两方面因素。传统社会中,贫

穷是罹病的主要社会原因,进入工业社会以后,情况逐渐倒置。现代社会高度融合,

如果风气不正,便很难抵制国内外精神污染,体质健康也无法保证。改革开放后蔓

延的艾滋病等许多恶疾,如果主要归结于贫穷,是完全说不过去的。相反,普遍高

发的心脑瘀塞、恶性肿瘤等致命疾患,不少就被称为“富贵病”。青少年的衰弱,

与呵护过头紧关。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揭露了游戏泛滥所带来的人生痴

迷和沉沦,该病已经浸染到穷乡僻壤。

促进社会健康发展,首先要保证物质文化的健康性质。目前显性的生态破坏在道义

上已无容身之地,而建设项目对原生自然的冲击却在上扬。为了改善民生和增强国

防,必须要力推技术开发,但即使是重大项目,也应当尽量减小代价。坚决制止对

城市规模的盲目追求,留下足够的自然空间。高技术应按风险的可测、可控、可逆

原则做应用选择,高风险技术以国家掌握为限。应当警惕:在社会大面上过分采用

智能技术,会导致体力脑力倒退!

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其次要保证行为文化的健康性质。《本草纲目》早有野生动物

毒性的记载,现代野味食用不能归咎传统文化,而是与猎奇炫富心理被商家利用相

关。生态文明已成国本,用它可以规范全部消费行为。文明是从知耻开始的。如果

为寻求刺激而不懂收敛,是向动物倒退。倒退的危害可能超过动物,以致山河暴殓

与灾祸横生。

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再次要保证制度文化的健康性质。制度的优势,在疫病抗击中

已得到再次显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凡人只要经历过这场瘟疫都会明白:

一个凝心聚力的中央政权,对全体国民的安危存亡是何等关键!但中国毕竟是发展

中国家,体制只能在前进中完善。完善制度文化,需要重视系统的负反馈机制,建

设性意见属于负反馈信息,它有助消减信息输出偏差,促使系统稳定。

促进社会健康发展,最后要保证精神文化的健康性质。健康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人的

本质力量价值,本质力量的价值在自觉掌握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为所当为而不是

为所欲为。现代国家的魅力集中体现在高等教育,大学的灵魂在于一个朝气蓬勃的

学术氛围。历史经验证明,缺乏内生动力,制度约束只能化为创新思想的桎梏。史

上“科学救国”主张虽有局限,但的确造就了几代品学兼优的学术脊梁。

总之,把“健康”作为社会发展目标,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均有开创意义。

(摘编自欧阳志远《健康发展目标论》2020.09.08)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目前的发展现状还处在粗糙满足阶段,应当把“健康”作为当下社会发展的目标。

B.根据健康的内涵,个体状态和社会状态健康,两者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C.改革开放后的艾滋病等许多恶疾,同国内外精神污染和某些地区的社会贫穷因素有关。

D.《娱乐至死》书中揭露的游戏泛滥所带来的人生痴迷和沉沦,造成了青少年身体的衰

弱。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两本书的相关内容,为观点的论证提供了强有力的论据,增强了文章的说服

力。

B.在第四段段末,作者通过假设,用文学性语言描绘了不文明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C.文末列举评述史上“科学救国”的主张,委婉提出希望我国高等教育要健康发展的建

议。

D.文章具体论证“促进社会健康发展”时,从四个方面的内容分析,有所侧重,思路清

晰。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少有致命隐患的“富贵病”,提醒着个人和社会,保持社会健康发展是何等的重要。

B.人工智能技术方兴未艾,我国应抓住这个技术革新浪潮,在社会各个领域都需大力推

广。

C.食野味与猎奇炫富心理、商家炒作等不文明行为有关,不要轻易把责任推给传统文化。

D.只要经历过这场瘟疫的人都会明白社会体制的优越,也能认识到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

必要。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1964年三届人大召开期间,著名科学家赵九章写信给周总理,建议尽快开展人造

第2页,共26页

卫星研究工作。这很快得到聂荣臻、张爱萍等领导人和竺可桢、钱学森等科学家的

支持。

1965年9月,中国科学院组建卫星设计院,对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方案展开

论证,确定在保证可靠性基础上,卫星的各项指标要比各国的第一颗卫星先进一步,

即发射一个连续信号。1967年初,确定要播送《东方红》乐曲,让全世界人民能

听到中国卫星的声音。12月,这颗卫星被正式命名为“东方红一号"。1970年4

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一号"卫星准确送入大空,发射成功。

从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以来,我国的空间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特别是十一

届三中全会后,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卫星事业蓬勃发展。遥感卫星、静止通

信卫星、极轨气象卫星等一系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卫星技术在许多重要领

域达到了世界水平,表明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发展

卫星事业的道路。

(摘编自人民网”历史上的今天”《中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材料二: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50周年到来之际,党中央4月23日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

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勋已经牢牢铭刻在新中国史册上。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

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

航天科技高峰,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自2016年起,国家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近日,孙家栋等11

位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写信,回顾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

表达了对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坚定信心。

(摘编自《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

材料三: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和图形标识全球征集活动于2016年8月启动,共收到

工程名称35912个,工程图形标识7439个。经专家评审筛选,''天问"排名第一,

得票31.7万余张。据悉,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

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宇宙自然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真理征途漫漫,

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天间”这个名称厚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彰显了中

国人迈向更远深空的决心和毅力。

火星探测的图形标识同样通过征集和网络投票,标识呈“揽星九天”图形,太阳系

八大行星依次排开,表达了宇宙的五彩缤纷,呈现了科学发现的丰富多彩。开放的

椭圆轨道整体倾斜向上,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代表了中国行星探测

(China),体现着国际合作精神(Cooperation),标志着深空探测进入太空能力

(C3)等多重含义,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此次标识设计以行星探测重

大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概念,统一命名并设计标识。根据不同行星探测任务,标识下

方的“Mars"(火星)标志以行星英文名称进行替代。

根据计划,我国将在2020年实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专家表示,这

是中国航天走向深空的里程碑工程。火星探索的起步,代表了中国在深空探索领域

已确定了下一个方向,在火星使命牵引下的新一轮创新,对实现航天技术领域新跨

越、推动我国由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意义重大。

(摘编自冯华《“天问一号”离火星还有多远》,《人民日报》2020年4月25日)

下列对“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赵九章最早写信给周总理,建议尽快开展“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究工作,这

很快得到国家领导人和科学家们的支持。

B.能够在太空播送《东方红》乐曲这一连续信号,表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

号”比各国的第一颗卫星都要先进一些。

C.“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的空间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从此以

后,我国的卫星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D.为了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和我国空间技术进入新时代,从2016年起,

我国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50年来,我国已成功发射了遥感卫星、静止通信卫星、极轨气象卫星等一系列各型卫

星,中国已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卫星发展之路。

B.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和火星探测图形标识“揽星九天”都通过征集

和网络投票而命名,都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C.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到“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的即将实施,一代代航天人

的功勋被铭刻在中华伟大复兴的辉煌史册中。

D.2020年将实施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是中国航天迈向深空的里程碑工程,但也只是我国

规划中的行星探测重大工程整体中的一部分。

我国开展火星探测具备哪些条件?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傻老汉

乌因

第4页,共26页

乌老汉70岁,无儿无女,老伴也早早去世了。去年冬天,从镇上带回了一条痛了

腿的狗。乌老汉日子紧巴,依旧分出一份口粮给狗。别人说他傻,他不辩解。

按照政策,乌老汉是铁打的建档立卡户。可是,他倔劲儿突然上来了,一天往村支

书家里跑八九趟,还搭下一句狠话:死也不接贫困户的牌子。

“乌叔啊,这是好事啊,逢年过节,有免费大米白面,国家按月给补贴,入合作医

疗不掏钱……”

“得了!老汉我,身体硬朗,流得起汗,吃得起饭,两亩水田的收成够了!有手有

脚的,咋能拖累国家!”

“我的好乌叔,这是国家政策!精准扶贫,一个不落,您懂不?”

“我不贫,要扶你们扶别人去!”

“乌叔,您看您这脾气,您家那两间小瓦房,还能顶几年?您又这么大年龄了,没

个儿女照应,这万一有个病啊,灾的,咋弄?这年头,没个十几万的存款,您敢生

病?”

“我有钱!”乌老汉眼睛瞪得溜圆,斩截顿挫地道,“我-不-贫!”

说完,甩袖子就走。留下村支书,睁着眼,张着嘴,像只蛤蟆。蛤蟆喃喃道:“傻

老汉。”

第二天,县扶贫办主任来村里巡察,点名要去乌老汉家。村支书欲言又止,硬着头

皮带路。

一路上,乌鸦嘎嘎直叫。村支书心情很糟糕。

乌老汉的两间小瓦房,爬在一堆锂光瓦亮的高大房屋中间,分外扎眼。瞥到县领导

皱眉,村支书的心情糟糕到了极致。

“五年前,乌老汉,一直在外要饭?”

“没有,没有,他说他在城里捡破烂儿,啊,对,叫拾荒……”

,,这样一个可怜的老人,咱们得帮啊,”县领导没看村支书,扭头对着随行的副镇

长说,“你们镇里,要制定具体的帮扶措施,咱们当官的,不能只惦记头上的帽子,

老百姓才是咱们的里子,没了里子,就脱掉帽子!”

“可是……”村支书刚要申辩,看到县领导蹙缩冷峻的眉毛,又硬生生把话吞了回

去。

他其实想说,可是,乌老汉傻呀,到现在,也不当这个贫困户啊!

“乌叔,乌叔,您开个门,县领导来看您了!”村支书使劲打门。

房门紧闭。一只乌鸦在屋顶上嘎嘎叫两声,飞远了。天,瓦蓝瓦蓝。

“难不成,没在家?这个老头,就是闲不住……”村支书嘟嚷道。心里却没来由的

一阵窃喜。

“要不换一家?”村支书狡黠地咧了咧嘴,道,“村东的刘大宝家,也是咱们村扶

持的典型-"

这时,门后传来“沙沙呜呜”的声音……

“沙沙呜呜”,是乌老汉救回来的那条狗挠门、嘶叫的声音。

乌老汉死了。死于急性脑溢血。

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子,里面只有一样东西-汇款单。地址

遍布十六个省市,收款人都是家境贫苦的孩子。

当听说汇款总额达到二十八万八的时候,村支书的嘴再次张得老大,像只蛤蟆。

唉呀,这个傻老汉,真傻,可是,他真的不贫啊……

村支书看着那两间低矮的黑瓦房,泪如雨下。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乌老汉70岁,无儿无女,老伴也早早去世了,日子紧巴”开头,交代乌老

汉的基本情况,既引出下文“建档立卡户”的内容,也为他去世时无人及时发现做了铺

垫。

B.文中两次出现“村支书张着嘴,像只蛤蟆”的描写,它们的表达效果是一样的,都写

出了乌老汉言行出乎意料,让村支书吃惊的情状。

C.文章最后一段写村支书泪如雨下,表明村支书被老人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

他认为乌老汉是一个精神富足,品德高尚之人。

D.小说中有两次对“乌鸦”的描写,第一处的主要作用是烘托村支书心情,第二处的主

要作用是渲染气氛,暗示乌老汉的命运,这两处描写都起到了揭示文章主题的作用。

小说中的乌老汉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小说以“傻老汉”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9.0分)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固,字子坚,汉中南郑人,可俅郃之子也。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千里,遂

究览”等,结交英贤。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风而来学。京师咸叹日:“是复为

李公矣。”司隶、益州并命郡举孝廉,辟司空掾,皆不就。

阴毫二年,有地动、山崩、火灾之异,公卿举固对策,诏又特问当世之敝,为政所

宜。固上疏奏对,顺帝览其对,多所纳用,以固为议郎。

永和中,荆州盗贼起,弥年不定,乃以固为荆州刺史。固到,遣吏劳问境内,赦寇

盗前衅,与之更始。于是贼帅夏密等敛其魁党六百余人自缚归首固皆原之遣还使自

第6页,共26页

相招集开示威法。半岁间,余类悉降,州内清平。

上奏南阳太守高赐等臧秽。赐等惧罪,遂共重赂大将军梁冀,冀为千里移檄,而固

持之愈急。冀遂令徙固为泰山太守。时泰山盗贼屯聚数年,郡兵常数千人,追讨不

能制。固到,悉罢遣归农,但选留任战者百余人。以恩信招诱之。未满岁,贼皆

弭散。迁将作大匠。

及冲帝即位,以固为太尉,与梁冀参录尚书事。……时太后以比遭不造©,委任宰

辅,固所匡正,每辄从用,其黄门宦者一律斥遣,天下咸望遂平,而梁冀猜专,每

相忌疾。

后岁余,甘陵刘文、魏郡刘鲍各谋立蒜为天子,梁冀因此诬固与文、鲍共为妖言,

下狱。门生渤海王调贯械上书,证固之枉,河内赵承等数十人亦要斧锁诣阙通诉。

太后明之,乃赦焉。及出狱,京师市里皆称万岁。冀闻之大惊,畏固名德终为己害,

乃更具奏前事,遂诛之,时年五十四。

(节选自《后汉书•黄琼李固传》)【注】①不造,不幸。指汉顺帝死后,冲帝、

质帝都只作了一年皇帝就死了之事。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贼帅夏密等敛其魁党/六百余人/自缚归首/固皆原之/遣还使自相招集/开示威法/

B.于是贼帅夏密等敛其魁党/六百余人自缚归首/固皆原之/遣还/使自相招集/开示威法/

C.于是贼帅夏密等敛其魁党六百余人/自缚归首/固皆原之/遣还使/自相招集/开示威法/

D.于是贼帅夏密等敛其魁党六百余人/自缚归首/固皆原之/遣还/使自相招集/开示威法/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徒,周时为六卿之一,白地官大司徒,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西汉时,改

丞相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列三公。东汉时改称司徒。

B.坟籍,《三坟》《五典》相传为我国最古老的书籍,后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

籍通称。

C.阳嘉,东汉顺帝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君主发起,

由汉武帝首创,始创年号为建始。

D.门生,东汉时称儒学宗师亲自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东汉中后期,渐与

宗师形成私人依附关系,门生要以君臣父子之礼事宗师。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固好学多识,让人仰慕。他幼年时非常好学,深入研究典籍,结交英雄豪杰。四方

有志之士,多仰慕他的风采,来向他学习。

B.李固不畏权贵,刚直不阿。他上奏揭发南阳太守高赐等人贪赃枉法的事,梁冀为此事

派人急行千里传送赦免高赐等人的公文给李固,而李固追究这件事越发紧急。

C.李固忠于职守,治贼有方。他在泰山任上,派遣官吏慰问境内百姓,赦免那些盗贼以

前犯下的过错,让他们重新开始。

D.李固很有名德,遭人忌恨。他作宰相时:匡正朝弊,多被采用,深得民心,却遭到了

梁冀的猜忌,梁冀借机诬陷他,把他投入了监狱,最终把他杀掉了。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京师咸叹曰:“是复为李公矣。”司隶、益州并命郡举孝廉,辟司空掾,皆不就。

②固到,悉罢遣归农,但选留任战者百余人。以恩信招诱之。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5.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各题。

观书

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诗人春日一次具体的观书经历,形象地说明开卷有益之理,抒发了对读书

生活的喜爱之情。

B.“直下““三千”两词,写出了书的吸引力之大和读书速度之快,生动地描绘出诗

人如饥似渴的读书情状。

C.颈联对仗工整,说理形象。“活水源流随处满”一句化用了朱裹”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诗句。

D.尾联以“金鞍玉勒寻芳客”为衬托,突出诗人的书斋生活之美好,表达了勤于读书

高雅不俗的人生志趣。

诗人认为读书有哪些乐趣?请简要概括。

四、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陆游的《游山西村》中以“,”描摹了南宋初年农村的风俗画卷。

苏轼在《赤壁赋》中借'‘水”"月”向客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

角度看"",从“不变”的角度看“"。

第8页,共26页

《逍遥游》中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

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五、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自信,是理论自信之根。传统文人常用

“腹有诗书气自华”显示自信。从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的关系看,①______,“气

自华”是自信的结果和表现。文化范围像大海那样宽广,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等。中国人爱喝茶,俄国人喜饮酒,美国人放不下枪,诸如

此类,统属文化。按文化大逻辑,理论属于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种类;②,

再有理论,如同先有根,再有树;文化体量大、资源足,理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文化之根伸得广、扎得深,③。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知名教育人士俞先生对高考考生的一条建议,在网上受到广泛关注。在一场

以“高考不是终点,而是人生的新起点”的网络直播中,俞先生从自身经验出发,

建议高中生在选择大学时“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大城市”,而且“离得越远越好”。

有人认为俞先生的建议字字珠矶,对学生的前途意义重大;也有人认为这样的择校

方式未免有些狭隘。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联想?

假如你观看了这场直播,请给俞先生,或正准备填报志愿的考生,或他们的家长写

一封信,表达你的看法,并阐明理由。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七、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商家推出“小份菜”“位上菜”,高校食堂提供“一毛钱米饭”“迷你馒头”,绿

色适度的轻型餐饮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近段时间,(),“新食尚”

为涵养“舌尖上的节约”新风尚带来推动力。

粗放导致浪费,精细利于节约。正如有的网友所说,“节约也是门技术活”。<

助新商业模式,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帮助消费者理性点餐、

精准消费,有利于让产品和服务更有效地对接需求,形成个性化、精细化的消费选

择,既提升了品质,也避免了浪费。从打造节约型智慧食堂,到研发智能化订餐系

统,用好科技创新之力,让勤俭节约之风融入日常生活,其实有着广阔的空间。

“新食尚”,也在无形之中重塑消费观念和习惯,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从大鱼大

肉到绿色健康,从胡吃海塞到适度适量,从“面子消费”到理性选择-厉行节约,

不仅是在做避免食物浪费的“减法”“除法”,也是在做更新思想观念、迈向健康

生活的“加法”''乘法"。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各地不断涌现倡导节俭、制止浪费的新做法、新举措

B.倡导节俭、制止浪费的新做法、新举措在各地不断涌现

C.各地不断涌现新做法、新举措来倡导节俭、制止浪费

D.倡导节俭、制止浪费的新做法、新举措不断在各地涌现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我一直坚持读书,想借此唤起弟妹对生活的希望-无论环境多么困难。

B.这是老先生最得意的作品,是老先生十多年的汗水-不,是他毕生的心血。

C.“班长他牺小通讯员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D.坚强、纯洁,严于律己,客观公正-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借助新商业模式,帮助消费者精准点餐、

理性消费

B.借助新商业模式,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帮助消费者精准点餐、

理性消费

C.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借助新商业模式,帮助消费者理性点餐、

精准消费

D.借助新商业模式,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帮助消费者精准点餐、

理性消费

10.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

过75个字。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

简称《方案》),对建设海南自贸港做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海南自贸港建设有

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方案》明确海南自贸港的实施范围为海南岛全岛。《方

案》提出,海南自贸港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

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到2035年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高

第10页,共26页

地,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方案》的

公布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小题案C

【小题2】D

【小题3】B

【解析】(1)A.“中国目前的发展现状还处在粗糙满足阶段”分析错误,原文第一

段提到“许多方面都还处在粗糙满足阶段的中国”,并不是中国全部。B.“两者间的

关系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分析错误,原文第一段提到“健康不仅是个体状态,更

重要的是社会状态。没有社会健康,个体健康就没有依托和意义”,由此可看出社会健

康状态起着决定作用。C.理解和分析正确。D.“造成了青少年身体的衰弱”分析错

误,原文第二段提到“青少年的衰弱,与呵护过头紧关。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

揭露了游戏泛滥所带来的人生痴迷和沉沦,该病已经浸染到穷乡僻壤”,由此可知,青

少年衰弱与呵护过头紧关,而且“造成”一词夸大了危害程度。故选C。

(2)D.“有所侧重”分析错误,从第三段“首先”、第四段“其次”、第五段“再

次”和第六段“最后”的用语角度,以及从文章论述的内容来看,四者间是并列关系,

不存在说“有所侧重”。故选D。

(3)B.“在社会各个领域都需大力推广”分析错误,原文第三段提到“应当警惕:在

社会大面上过分采用智能技术,会导致体力脑力倒退”,由此可知在各个领域都需大力

推广人工智能技术错误。故选B。

答案:

(1)C

(2)D

(3)B

(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原文相关的信息,

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

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

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

第12页,共26页

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

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

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

符合题干的选项。

2•【答案】【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

【解析】(1)A.曲解文意。“科学家赵九章最早写信给周总理,建议尽快开展‘东方

红一号'卫星的研究工作”错,依据“1964年三届人大召开期间,著名科学家赵九章

写信给周总理,建议尽快开展人造卫星研究工作。这很快得到聂荣臻、张爱萍等领导人

和竺可桢、钱学森等科学家的支持”可知,第一,文章并未指出赵九章“最早”写信给

周总理;第二,是“建议尽快开展人造卫星研究工作”,不是“建议尽快开展‘东方红

一号'卫星的研究工作”。

故选:Ao

(2)B.曲解文意。“都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错误,材料三只说“天问一号”“厚

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故选:B.,

(3)①依据原文“1964年三届人大召开期间,著名科学家赵九章写信给周总理,建议

尽快开展人造卫星研究工作”“1965年9月,中国科学院组建卫星设计院,对我国第一

颗人造卫星的总体方案展开论证”“从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以来,我国的空间技术

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卫星事业蓬

勃发展”,文化传统上:对宇宙自然的探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并被一代代继承、

发扬。

②依据原文“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和图形标识全球征集活动于2016年8月启动,

共收到工程名称35912个,工程图形标识7439个”,群众基础上:我国首次火星探测

任务名称和图形标识征集活动得到广泛支持,彰显了中国人民迈向更远深空的决心和热

情。

③依据原文“根据计划,我国将在2020年实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专家

表示,这是中国航天走向深空的里程碑工程。火星探索的起步,代表了中国在深空探索

领域已确定了下一个方向,在火星使命牵引下的新一轮创新,对实现航天技术领域新跨

越、推动我国由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意义重大”,政策规划上:有党和国家的科学规

划,特别是一代代领导人一以贯之的坚定支持。

④依据原文“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勋已经牢牢铭刻在新中国史册上•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

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

攀登航天科技高峰,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科技人才上:50多年航天

历程中,我国培养了一代代胸怀建设航天强国梦想的航天科技人才。

⑤依据原文“从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以来,我国的空间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特

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卫星事业蓬勃发展。遥感卫星、静

止通信卫星、极轨气象卫星等一系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卫星技术在许多重要领

域达到了世界水平,表明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发展卫星

事业的道路”,工程技术上:从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以来,我国的空间技术在许多

重要领域达到世界水平,具备进行深空探索的坚实技术基础。

答案:

(1)A

(2)B

(3)①文化传统上:对宇宙自然的探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并被一代代继承、发

扬。

②群众基础上: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和图形标识征集活动得到广泛支持,彰显了

中国人民迈向更远深空的决心和热情。

③政策规划上:有党和国家的科学规划,特别是一代代领导人一以贯之的坚定支持。

④科技人才上:50多年航天历程中,我国培养了一代代胸怀建设航天强国梦想的航天

科技人才.

⑤工程技术上:从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以来,我国的空间技术在许多重要领域达到

世界水平,具备进行深空探索的坚实技术基础。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

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

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

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

第14页,共26页

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

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阅读社会科学类非连续性复合文本,首先,应梳理文本的结构,辨析清楚文本一共由几

部分组成;其次,要根据材料的出处,从标题要素入手,整体把握各则材料的大致内容;

最后,聚焦图表中的数据、报告中的结论、评论中的观点等关健信息,多元组合,整体

把握非连续性文本的核心要义。有些文段没有明显中心句,必须对几个互有关联的句子

进行意义整合,进而明确文本的主要观点。

3.【答案】【小题1】D

【小题2】

【小题3】

【解析】(1)D.“这两处描写都起到了揭示文章主题的作用”错误,这两处自然物象

描写没有揭示文章主题,只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的作用。

故选:D。

(2)①依据原文“去年冬天,从镇上带回了一条痛了腿的狗•乌老汉日子紧巴,依旧

分出一份口粮给狗。别人说他傻,他不辩解”,心地善良,富有爱心。如他从镇上带回

了一条痛了腿的狗,尽管自己日子紧巴,依旧分出一份口粮给狗。②依据原文“得了!

老汉我,身体硬朗,流得起汗,吃得起饭,两亩水田的收成够了!有手有脚的,咋能拖

累国家!”,耿直倔强,勤快自立。他不愿当建档立卡户,为此一天往村支书家里跑八

九趟,还播下一句狠话:死也不接贫困户的牌子。③依据原文“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

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子,里面只有一样东西-汇款单。地址遍布十六个省市,收款人都

是家境贫苦的孩子”,舍己为人,无私奉献。他日子过得紧巴,住着村里最破烂的房子,

进城拾荒多年,却给十六个省市家境贫苦的孩子汇去二十八万八的汇款。

(3)以“傻老汉”为标题,设置悬念,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被称为傻老汉?他到底傻在

何处?立刻引起读者好奇心,激发阅读兴趣。围绕标题,概括了小说主要内容,小说主

要写了乌老汉的三件“傻事”:收养痛了腿的狗;坚决不当贫困户;自己过着紧巴的生

活,却把大笔钱财资助了别人。在艺术手法上,使用了反语,点明和深化了文章主旨,

傻老汉不仅不傻,相反,他才是一个心地善良、勤快自立、无私奉献的好老汉,不但表

达了作者对像乌老汉一样善良无私有大爱的平凡人的敬意,而且嘲笑批评了那些自私自

利自以为是的“聪明人”。

答案:

(1)D

(2)①心地善良,富有爱心。如他从镇上带回了一条痛了腿的狗,尽管自己日子紧巴,

依旧分出一份口粮给狗。②耿直倔强,勤快自立。他不愿当建档立卡户,为此一天往村

支书家里跑八九趟,还搭下一句狠话:死也不接贫困户的牌子。③舍己为人,无私奉献。

他日子过得紧巴,住着村里最破烂的房子,进城拾荒多年,却给十六个省市家境贫苦的

孩子汇去二十八万八的汇款。

(3)①以“傻老汉”为标题,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好奇心,激发阅读兴趣。②以“傻

老汉”为标题,概括了小说主要内容。③以“傻老汉”为标题,使用了反语,点明和深

化了文章主旨,不但表达了作者对像乌老汉一样善良无私有大爱的平凡人的敬意,而且

批评了那些自私自利的“聪明人”。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

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

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

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2)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主要人物的基本能力。可以借助人物身份、故事情节、人物描

写、作者议论和文中评价来分析。

(3)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标题作用的能力。可以从交代背景、渲染氛围、揭示内容、充

当线索、寄托感情、揭示主题等方面分析。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4.【答案】【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

第16页,共26页

【解析】(1)D.“六百余人”为定语后置,修饰“其魁党”,其前不可断,排除A、B;

“原之”“遣还”“使”都是“固”谓语,所以“遣还”“使”的中间要断开,排除C。

句子翻译为:于是盗贼首领夏密等人召集他的党羽六百余人,自己绑缚着双手前来自首。

李固全都原谅了他们,放他们回去,让他们自己去召集部下,显示朝廷的威严法度。

(2)C.“始创年号为建始”错,汉武帝始创年号为建元。建始,最早是中国西汉汉成

帝刘瞥的年号。

(3)C.“泰山任上”有误,根据原文“永和中,荆州盗贼起,弥年不定,乃以固为荆

州刺史。固到,遣吏劳问境内,赦寇盗前衅,与之更始”可知,应该是“荆州任上”。

(4)①并:一同;辟:征召。句子翻译为:京师人都赞叹说:“这又是第二个李公了。”

司隶、益州等长官一同命令郡守推举他为孝廉,征召他做司空掾,他全都没有去就职。

②但:只,仅仅;任战:善于作战:任战者百余人:定语后置居。句子翻译为:李固到

任,把这些士兵全都遣散回去务农,只选出一百多名能作战的士兵留下。李固用恩德信

用来招抚这些盗贼。

答案:

(1)D

(2)C

(3)C

(4)①京师人都赞叹说:“这又是第二个李公了。”司隶、益州等长官一同命令郡守

推举他为孝廉,征召他做司空掾,他全都没有去就职。

②李固到任,把这些士兵全都遣散回去务农,只选出一百多名能作战的士兵留下。李固

用恩德信用来招抚这些盗贼。

参考译文:

李固,字子坚,是汉中南郑人,司徒李郃的儿子。他年轻时就好学,常常不远千里,

步行寻师,于是研究阅读三坟五典,广泛结交英才贤士。各地有志之士,多仰慕他的风

范前来求学。京师人都赞叹说:“这又是第二个李公了。"(注:指继其父为公。)司

隶、益州等长官一同命令郡守推举他为孝廉,征召他做大司空的属官,他全都没有去就

职。

阳嘉二年,有地动、山崩、火灾等变异,公卿推举李固去对策,皇上又下诏特地问

他当代的弊端,以及为政应做些什么。李固上疏对答,顺帝看了对策,多所采纳应用,

朝廷的政纪肃然,并用李固作了议郎。

永和年间,荆州兴起盗贼,整年都不安定,就用李固做了荆州刺史。李固到任,派

遣官吏慰问境内百姓,赦免那些盗贼以前犯下的过错,让他们重新开始。于是盗贼首领

夏密等人召集他的党羽六百余人,自己绑缚着双手前来自首。李固全都原谅了他们,放

他们回去,让他们自己去召集部下,显示朝廷的威严法度。半年之内,其他盗贼全都归

降,州内安定下来。

李固上表揭发南阳太守高赐等人贪赃枉法的事。高赐等人怕(朝廷)治自己的罪,

就一起用重金贿赂大将军梁冀,梁冀为这件事派人急行千里传送(赦免高赐等人的)公

文(给李固),而李固追究这件事越发紧急。梁冀于是命令调李固作泰山太守。当时泰

山盗贼占山为王已有数年,郡中常年养着几千士兵进行追剿也不能把他们制服。李固到

任,把这些士兵全都遣散回去务农,只选出一百多名能作战的士兵留下。李固用恩德信

用来招抚这些盗贼。不到一年,盗贼全都消散了,李固升为将作大匠。

等到汉冲帝即位,用李固做太尉,与梁冀掌管尚书的事务。……当时太后因为接连

遭到不幸的事情,委任李固做了宰相,李固提出要纠正的事情,(太后)常常听信采纳,

那些宦官一律被斥退遣散,天下人全都盼望从此太平。而梁冀猜忌专权,常常嫉恨他。

后来过了一年多,甘陵人刘文、魏郡刘鲍各自谋划立刘蒜做皇帝,梁冀借这个机会

诬陷李固和刘文、刘鲍一起妖言惑众,把他投入监狱。他的门生渤海人王调,自己戴着

枷上书,申明李固的冤枉。河内人赵承等数十人也带着刑具到朝廷来为他申诉。太后了

解了这件事,就赦免了他。等到他出狱的时候,京城街市上的人都喊万岁。梁冀听到这

件事情,很是吃惊,害怕李固的名声品德最终会成为自己的祸害,于是再次陈奏以前(所

诬陷李固造反的)事,就杀掉了他。当时李固年龄五十四岁。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

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

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

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

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册!1: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

第18页,共26页

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

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

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5.【答案】【小题1】A

【小题2】

【解析】(1)A.”一次具体的”有错,从“晨昏忧乐每相亲”可看出,诗人每天都

会阅读,本诗写的应该是观书的整体经验;且不一定是“春日”,诗中“东风花柳”和

“我庐别有春”都是形容书卷让自己的生活时时充满美好的春光,并非真正的春天;

(2)“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使人把书卷比喻成“故人”,认为它朝

夕亲近,“忧乐”相随,十分亲近;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写出读书对自己心胸的洗涤,荡涤“尘埃”;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化用朱熹“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诗句,表达书本

能随时随地带给人新知识,并让人感受到春光;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充分写出读书带给书斋的美好风光,只有读书人

才能感受到;

答案:

(1)A;

(2)①读书可使人与故友朝夕相随,忧乐与共,得到慰藉陪伴;

②读书可使人沉醉书中,荡涤心胸,感觉清明春景;

③读书可使人增长新知,充实满足;

④读书可使人享受书斋生活的美好与高雅,自得其乐。

译文:

书卷多情,犹如一位位故友,每天朝夕相处,忧乐相伴。

眼前飞快地读下三千字,荡涤我心胸尘埃洗尽,心思清明。

到处都是源头流出的活水,溢满心胸,宛如春风吹拂花柳,随着时序而更新。

那些骑着金鞍玉勒装饰的高头大马的寻芳客人,肯定不能相信我的书斋里别有一番春意。

赏析:

该诗盛赞书之好处,极写读书之趣,作者于谦,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诗人。他生

性刚直,博学多闻。他的勤学苦练精神与他的高风亮节一样名传后世。这首诗写诗人自

我亲身体会,抒发喜爱读书之情,意趣高雅,风格率直,说理形象,颇有感染力。

诗的首联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

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颔联用夸张、比喻手法写诗人读书的

情态。一眼扫过三千字,非确数,而是极言读书之多之快,更表现诗人读书如饥似渴的

心情。胸无一点尘,是比喻他胸无杂念。这两句诗使诗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

然纸上,也道出了一种读书方法•颈联用典故和自然景象作比,说明勤读书的好处,表

现诗人持之以恒的精神。活水句,化用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

活水来”句,是说坚持经常读书,就象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永远

清澈。“东风”句是说勤奋攻读,不断增长新知,就象东风催开百花,染绿柳枝一样,

依次而来,其乐趣令人心旷神怡。尾联以贵公子反衬,显示读书人书房四季如春的胜景。

读书可以明理,可以赏景,可以观史,可以鉴人,真可谓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美

好之情之境,岂是玩物丧志的游手好闲者流所有以领略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

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

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

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诗词基础,抓住主要意象,

准确把握诗歌内容;

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

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

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

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然后,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

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

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6.【答案】【小题1】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第20页,共26页

【小题2】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小题3】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解析】故答案为:

(1)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重点字:箫、冠)

(2)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重点字:曾、瞬)

(3)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重点字:翼)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

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

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赤壁赋》名句辑录: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蔑妇。

(3)寄蜉蟒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4)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5)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7.【答案】“腹有诗书”是基础;先有文化;理论之树就回枝繁叶茂

【解析】本语段论述的是文化的内涵和精神传承与理论基础的具体关系.第一处根据

“‘气自华’是自信的结果和表现”,这里说明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重要原因,可

以填写“'腹有诗书'是基础”;第二处根据“再有理论,如同先有根,再有树”表明

形成文化的先后次序,这里可以补写“先有文化”,突出文化的重要性和其核心内涵;

第三处根据“文化体量大、资源足,理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文化之根伸得广、扎得

深”,这里是强调的文化和精神的内涵,可以填写为“理论之树就回枝繁叶茂”.

①“腹有诗书”是基础;

②先有文化;

③理论之树就回枝繁叶茂.

此题考查学生补写语句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认真体会各道横线的上下文,根据具体的

语境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上下文句式要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

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

相对应的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

8.【答案】去大城市读大学不是对乡情的“背叛”

-给考生们的一封信

准备填报志愿的考生:

最近,知名教育人士、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对高考考生的一条建议,在网上受到了

广泛关注。在一场网络直播中,俞敏洪从自身经验出发,建议大家在选择大学时“离开

自己的家乡去大城市”,而且“离得越远越好”。

很快,这则建议就引发了颇具冲突性的网络讨论。有人认为俞敏洪的建议字字珠矶,

对大家的前途意义重大,也有人认为这样的择校方式未免有些狭隘。

在微博上,一项共有十几万名网友参与的网络投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公众对

这一说法的整体观感。其中,超过70%的网友对这一说法表示“完全同意”,而表示“完

全反对”的则仅有不到2%。悬殊的比例背后,是公众对“大城市优势”的高度认可,

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俞敏洪的话确实有着坚实的社会基础,值得考生认真深思。

俞敏洪的这一建议是专门针对国内的你们高考考生提出的,其内涵也与中国社会的

具体现实密切相关。放眼国外,有不少人们耳熟能详的一流名校坐落于远离都市的小镇

偏乡,俞敏洪自然不会建议想要留学的人避开这些学校。但在国内,我们却可以清晰地

看到:绝大多数排名居前的高校都位于一线或新一线城市,实习、社会公益活动、展览

讲座等与大学生发展前景相关的机会,也大多集中于这些城市。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离开家乡前往大城市的意义,远不只是“离开舒适圈”而已,

同时也意味着能在未来拥有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选择在一座大城市就学,未必等同于

将自己的人生彻底锚定在这座城市,而仅仅是给自己提供更多不同的选项,让自己有更

加自由的发展空间。对青春正盛的年轻人的你们而言,承担几次“选错”的风险,其实

并不算是什么大事,真正制约你们发展的最关键要素,终究还是你们能够拥有多少作出

不同选择的机会。

尽管很少有人会否定大城市所拥有的诸多优势,但是也有不少人对此态度保留。在

许多不完全认同俞敏洪观点的人看来,这种远离家乡、一心奔着大城市去的态度缺少

“人情味”,忽略了普通人心底的乡土之情。乍听起来,俞敏洪的表述确实似乎把你们

的家乡当成了一个需要“逃离”的对象,也正因如此才招致了部分听者的反感。

但事实上,在选择大学时“离开家乡”,并不等同于在人生中“逃离家乡”。我身

第22页,共26页

边在大城市的高校就读的朋友中,也有不少在毕业后选择返乡就业。他们在大学数年探

索之后,重新选择回到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并不是白白在远处“逛”了几年。

事实上,正是因为你们在大城市的高校学到了在家乡学不到的东西,看到了更多不

同的可能性,你们才拥有了更加广阔的视野,从而生发出了回到家乡、以自己所学在家

乡做出一番事业的理想。在“螺旋上升”的过程中,你们提升了自己,也重新认识了故

土与他乡。对此,我们又怎么能说选择在大城市就读,就是对乡情的“背叛”呢?

其实,不论是在直播中发言的俞敏洪,还是在网上分享个人经验的网友,大家都希

望年轻的考生们能为自己走出一条更加美好的道路。真正的决定权,归根结底掌握在他

们自己的手中。大城市并非一好百好,某些坐落在小城市里的高校也会有独到的优点。

对此,我们还是要让你们对其中优劣利弊有充分的认识,结合自己的志向理性选择。

XXX

2020年11月25日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道基于仿真交际情境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它与

考生普遍关注的高考志愿填报,以及未来人生道路规划等重大问题紧密关联,切近学生

学习与生活实际,有深广的思辨、探讨空间。题干设置了书信写作的任务,设定了三类

读者对象:俞先生,考生自己,考生家长。不同读者对象,其立意、措辞等应有具体的

不同。

审读材料,须抓住这位知名人士针对高考考生的建议要点:选择大学时“离开自己的家

乡去大城市”,而且“离得越远越好”。材料的一个核心话题“高考志愿填报与城市选

择”,写作书信发表意见,须针对这个问题展开深人、具体的探讨.

何以要离开家乡,去大城市?可以从其动机角度分析:大城市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广

阔的发展空间,更多的工作机会,可以认识更多的人,开阔视野,能够在更大的舞台上

发挥自己,能够跳出惯性的“舒适圈”,等等。

非要离开家乡去大城市不可吗?这也需要辩证分析,而不可一刀切、随大流、盲目攀比。

高考志愿填报,在选择学校、选择城市这个问题上,要实事求是,量力(考分、实力)

而行,不可勉为其难。高考分数与位次排名不占优势的考生,还是得现实一点,选择中

小城市中那些凭自己的考分够得着的专业、学校,而切忌好高鹫远。

真是“离得越远越好”吗?家乡,谁来建设?乡情,能够割断吗?商考志愿填报,仅仅

为了自己吗?大学之后还要不要有人返回家乡?这些问题也是值得探讨的。

参考立意:

1.给俞先生:①建议不无合理性,但仍有值得斟酌的空间。有条件去大城市,当然好;

不具备条件的,则要量“分”而行,反复权衡,追求志愿填报最高的性价比。②高考志

愿填报须综合考虑个人考分、兴趣与志向、家庭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而不可贪高冒

进。

2.给考生:①专家建议只能参考,不可盲从。有把握去大城市,可喜可贺;②考分制

约之下,务实地选择与之相匹配中小城市的高校,未尝不是明智的选择。

3.给考生家长:多与子女沟通,鼓励孩子“远走高飞”;但也要务实,不可虚荣、攀

比。

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