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第四十七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第四十七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第四十七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第四十七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第四十七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第四十七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9小题,共49分)1.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日23时许,中国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正面着陆,2月4时53分完成了月球钻取采样及封装。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实现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与月球相比,地球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原因是()A.宇宙环境安全 B.太阳光照稳定 C.表层充沛的液态水 D.昼夜温差大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诗中对应的月相应为()A.上弦月 B.上半月蛾眉月 C.下弦月 D.下半月蛾眉月3.目前,上海正大力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有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这片免费的阳光。据此回答15-16题。

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A.生物的出现 B.水体的运动 C.火山的喷发 D.煤炭的形成如图中的①②③④⑤⑥六个地层是按照地质年代由古老到晚近的顺序划分的。研究发现,①地层有大量三叶虫化石;③地层有鱼类和两栖类化石,并有煤层;④地层有大量恐龙化石,并有煤层;从⑤地层到⑥地层大型哺乳动物化石越来越丰富。据此完成各小题。

4.与③地层煤层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植物类型是()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藻类植物5.⑥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不存在的现象是()A.喜马拉雅山脉等高大山脉形成

B.第四纪时期,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

C.联合古陆最终解体,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

D.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2年03月17日08时26分在甘肃张掖市肃南县(北纬39.02度,东经97.66度)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如图为中国地震局发布的此次震中示意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6.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软流层7.地震发生时,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莫霍面时波速变化是()A.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小 B.纵波波速变大、横波波速变小

C.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大 D.纵波波速变小、横波波速变大月球无大气层。如图示意月球表面的辐射过程。完成各小题。

8.相比于月球表面,地球表面的()A.白天太阳辐射强 B.夜晚地面辐射弱 C.白天大气辐射强 D.夜晚保温作用弱9.下列描述能够反映昼夜温差大小的是()A.风和日丽 B.早穿棉袄午穿纱 C.淫雨霏霏 D.秋水共长天一色10.与月球表面相比,地球表面昼夜温差较小,其相关性最小的影响因素是()A.大气圈 B.生物圈 C.水圈 D.岩石圈读近地面等压线图,完成各小题。

11.AB两地风力大小及原因分别是()A.A地风力大气压高 B.A地风力大等压线密集

C.B地风力小气压低 D.B地风力大海洋摩擦力小12.A地风向为()A.偏南风 B.偏北风 C.偏西风 D.偏东风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大气垂直分层、热力环流等起到决定性的因素。据此完成各小题。

13.①图中()A.甲地气温低于乙地 B.丙处气压高于丁处 C.甲地气流流向乙地 D.丙处气流下沉14.②图中,飞机与风向的关系是()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风从东侧吹来 D.风由西侧吹来15.2022年11月15日晚,中国“太空快递”正式发出,两天后到达离地面380km的天宫三号。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关于大气各层的特点,正确的是()A.大气质量约80%都在a层 B.纬度越高a层层顶越高

C.b层是臭氧吸收红外线而增温 D.高层大气对流明显,天气多变如图为北印度洋冬季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示意。据此完成各小题。

16.图示表层海水盐度整体空间分布特点是()

①纬度越高盐度越高

②经度越大盐度越低

③沿海盐度比远海低

④西部盐度比东部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印度半岛东西两侧盐度差异较大,最可能是因为东侧比西侧()A.气温高 B.径流多 C.地势高 D.降水多如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18.图中②表示的水循环环节()A.下渗 B.地下径流 C.地表径流 D.大汽水分输送19.图中各环节有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A.海陆间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水循环20.下图为甲、乙两海区等温线分布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所示区域位于北半球 B.乙图所示区域位于北半球

C.甲图洋流为寒流 D.乙图洋流为暖流2017年吉林省西部白城新区建设了海绵城市工程。白城地处大兴安岭东麓平原区,当地有“十年九旱,一年不旱,河水泛滥”和“一年两阵风,一次刮半年”的说法。如图示意海绵城市中关于“透水路面”的设计方案。据此完成各小题。

21.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最直接的是()A.水汽输送 B.降水 C.下渗 D.蒸发22.白城有利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条件是()A.地形平坦,地表水流速度慢 B.原有管网基础设施较完善,有利于排水

C.降水集中,多暴雨 D.有季节性冻土23.白城建设海绵城市可能带来的效益是()

①减轻洪涝灾害

②增加空气的湿度

③提高植被覆盖率

④减轻风沙影响

⑤解决当地水资源不足问题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据此完成各小题。

24.在如图所示河流的②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A.搬运 B.堆积 C.侵蚀 D.风化25.如果在图示的①、②、③、④四处进行码头选址,比较合适的是()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读如图“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完成各小题。

26.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为()A.600米 B.900米 C.1000米 D.1200米27.下列地点位于①处视野范围的是()A.③镇、乙村 B.Ⅰ山山顶、②镇 C.甲村、Ⅰ山山顶 D.④镇、Ⅱ山山顶28.为了将⑤地的铁矿运到③镇附近加工出口,图中M、N、P、Q四条公路线设计合理的是()A.M线 B.N线 C.P线 D.Q线29.我国某山脉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0米。图为该主峰附近地形图,某地的谷地景观图。谷地景观可见于图中的()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白沙口湾位于山东省乳山市,形成了沙坝、湖、潮流通道和潮流水下三角洲等地貌。在潮流通道两端形成了两个水下三角洲。如图示意白沙口湾海岸地貌。完成各小题。

30.潮流通道两端水下的三角洲大小不同,主要是因为()A.潮流通道地形束缚的差异 B.海洋水泥沙含量的差异

C.沿岸海底地形的差异 D.涨潮与落潮速度的差异31.上世纪70年代该区域曾建有潮汐电站,最可能位于图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2021年7月,河南省郑州市由于连降暴雨,形成了特大洪涝灾害,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读“郑州市位置示意图”,完成各小题。

32.与郑州特大洪涝灾害形成关联性最小的是()A.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B.降水集中,强度极大

C.海水倒灌,积水严重 D.路面硬化多,下渗慢33.北斗导航系统在郑州救灾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A.提供灾情实时影像 B.统计受灾人口数量 C.分析雨区移动轨迹 D.确定救灾人员位置樟树为高大乔木,树高10~55米,胸径30~80厘米。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红壤分布区,以江西、浙江、台湾、广东、湖南、福建等省区最多。海拔500~600m以下的向阳山坡、丘陵、谷地常见。据此完成各小题。34.樟树属于()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常绿针叶林35.关于樟树的推测,说法正确的是()A.耐干旱环境 B.树叶呈针状 C.树根浅而细 D.喜酸性土壤读如图,完成各小题。

36.图中能反映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有()A.成土母质、气候、生物 B.时间、人类活动、气候

C.地形、人类活动、气候 D.太阳辐射、成土母质、生物37.土壤形成发育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A.成土母质 B.地形 C.气候 D.生物38.如果图中该地植被为春夏长叶、冬季落叶的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则图示地区可能为()A.热带干旱区 B.亚热带湿润区

C.温带湿润、半湿润区 D.寒带湿润区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栽培技术,具有保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

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等作用。农民常用地膜有两种,一种是白地膜(无色透明地膜);另一种是黑地膜

(透光率约

10%)。读图,完成各小题。

39.白地膜直接影响()A.① B.② C.③ D.④40.北方农民夏季用黑地膜主要是为了()A.提高土壤肥力 B.抑制杂草生长 C.保持土壤温度 D.扩大昼夜温差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被称为砂田。如图为4月末种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读图完成各小题。

41.推测在田地里铺设砂石的主要作用是()A.阻挡下渗 B.减少蒸发 C.促进降水 D.增大径流42.砂田与裸田相比,4月末农作物种植前()A.土壤含水量都随着深度的变大而减少 B.砂田土壤深层与浅层含水量差异偏大

C.砂田的土壤含水量对冬季作物更有利 D.砂田的土壤含水量有利于农作物萌发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各小题。

43.a、b、c、d四处,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A.a B.b C.c D.d44.若在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方有一名游客,则发生灾害时该游客逃生的方向可能是()A.向北方向 B.向南方向 C.向东北方向 D.向东南方向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各小题。

45.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 B.台风 C.洪涝 D.寒潮46.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7、8、9月 B.乙—4、5、6月 C.甲—3、4、5月 D.乙—12、1、2月47.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A.降水集中,多暴雨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D.气温高,蒸发量大地理信息系统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如图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图层。据图完成各小题。

48.该专题可能是研究()A.城市建设 B.旱涝灾害 C.寒潮灾害 D.地震灾害49.如果图示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为研究当地主要自然灾害及灾情状况,应增加下列图层中的()

①大气污染

②地形、地质

③人口密度

④民族构成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1分)5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西西里岛是地中海最大的岛屿,面积为2.57万km2,人口约有527万。岛上东北部的埃特纳火山是欧洲最高活火山,2007年以来已喷发20余次,岛上发展林业的自然条件较好,但时常受森林火灾的困扰。如图为西西里岛地形图。

(1)描述该岛屿的地形特征。

(2)从大气受热过程分析火山灰导致周边地区昼夜温差减小的原因。

(3)西西里岛时常受森林火灾困扰,试对此作出解释。51.如图为河流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图a地貌类型,并说明图a地貌形成的主要过程。

(2)结合图b和图c,分别指出图中河流的甲、乙、丙三段的河谷特征和主要的流水侵蚀作用类型。

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月球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一样,都很安全,A错误;

月球接受的光照也很稳定,B错误;

地球表面有充足的液态水,这是地球存在生命的重要原因,月球表面没有液态水,C正确;

地球昼夜温差小,D错误。

故选:C。

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主要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包括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太阳光照;内部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液态水的存在。

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生命存在的条件和月球的基本状况。

2.【答案】B【解析】解: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每月的初七、初八,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每月的二十二、二十三,下半月的蛾眉月出现在农历每月的月末,均不出现在农历每月的初三(月初),ACD错误。

农历初三的月相为上半月蛾眉月(新月),B正确。

故选:B。

农历初一左右形成的月相为新月,之后形成的是蛾眉月,初七或初八形成的是上弦月,之后形成凸月,农历十五或十六形成的是满月,之后形成的是凸月,农历二十二或二十三形成的是下弦月,之后形成的是蛾眉月。

本题考查月相变化规律,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3.【答案】C【解析】解:A、生物的出现一颗太阳辐射的热量和光照,与太阳辐射有关,不符合题意。

B、水体的蒸发、输送、运动等是太阳题干的能量,和太阳辐射有关,不符合题意。

C、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和太阳辐射无关,故正确。

D、煤炭是在地质时期生物固定的太阳能,和太阳辐射有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其损失质量释放大量的能量,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满足生物生长发育;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

4~5.【答案】C、D【解析】解:③地层形成于晚古生代,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C正确。

新生代是被子植物时代,A错误。

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B错误。

元古代藻类植物繁盛,且藻类植物不是成煤的主要植物,D错误。

故选:C。

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根据地层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将地层分为4宙14代12纪。即早期的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元古宙在中国含有1个震旦纪),以后显生宙的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共6个纪;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共3个纪;新生代分为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共3个纪。

本题难度中等,需掌握地质年代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才能解决问题。

解:根据材料可知,⑥地层形成于新生代。新生代形成喜马拉雅山脉等高大山脉,A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新生代第四纪时期,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B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联合古陆在中生代早期开始解体,在新生代最终解体,各大陆板块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现代海陆分布格局,C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在中生代的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D观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地壳演化史中,动物界发展阶段:元古宙为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古生代泥盆纪为鱼类时代;古生代石炭纪和二叠纪为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为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第三纪为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为人类时代。植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至古生代奥陶纪为海生藻类时代;古生代志留纪至石炭纪为陆上孢子植物时代:古生代二叠纪至中生代侏罗纪为裸子植物时代;中生代白垩纪以来为被子植物时代。

本题难度中等,需掌握地质年代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才能解决问题。

6~7.【答案】B、A【解析】解:由分析可知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20千米,属于浅源地震,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此次地震应发生在地壳以下的上地幔。

故选:B。

地壳是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一般为33千米。其中高山、高原地区地壳较厚,平原、盆地地区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地壳与地幔的分界是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是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的平均深度大约为33千米,古登堡界面的平均深度为2900千米。

该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有关知识,由材料地震发生的深度推知此次地震发生的地球内部圈层的范围。

解:据材料可知,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0千米,位于上地幔层,故地震波从下向上传播,则要经过莫霍界面,经过莫霍界面时,横波和纵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A正确。

故选:A。

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这两个不连续面为界,可以将地球的内部圈层分为三层,从外到内依次为:地壳、地幔(上地幔、下地幔)、地核(外核、内核)。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震波的相关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8~10.【答案】C、B、D【解析】解:地球表面由于有大气层,白天太阳辐射被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部分被地面所吸收,地面辐射被近地面大气吸收,所以太阳辐射弱,大气辐射强,A错误、C正确。

夜晚由于大气层截留地面辐射,通过大气逆辐射反馈地面,所以夜晚保温作用强,地面辐射比月球强,BD错误。

故选:C。

大气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过程为: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而具有保温作用。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解:早穿棉袄午穿纱描述早晚温差大,B正确。

风和日丽和淫雨霏霏描述的是天气状况,AC错误。

秋水共长天一色描述的是水面的反射作用,D错误。

故选:B。

大气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过程为: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而具有保温作用。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解:与月球表面相比,地球表面昼夜温差较小,其相关性最大的是大气圈,大气的削弱作用与保温作用影响了昼夜温差,故A错误。

地球表面植物和水等下垫面条件也起到了减少温差的作用,即生物圈和水圈,故BC错误。

地球、月球的昼夜温差的差异与岩石圈关系不大,故D正确。

故选:D。

白天,由于存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就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也就降低了地面的最高气温;晚上,由于存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虽然地面辐射把热量散发出去,但是绝大多数都被大气所吸收,并且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还给地面,对地面起一个保温的作用,从而就提高了夜间地面的最低气温,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少了气温的日较差。

本题考查影响昼夜温差的因素,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在于联系材料进行分析,体现了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分析能力。

11~12.【答案】B、A【解析】解:由图可知,A地的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力大,A错误、B正确。

B地的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风力小,CD错误。

故选:B。

风力大小取决于等压线的疏密程度,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疏,风力越小。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风力大小及其成因,获取图文中信息即可。

解:由海陆轮廓可知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位于北半球,A地高压在东南侧,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在北半球向右偏,A地为偏南风,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判断某点风向:作图分析法--先做出该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若等压线不规则,呈弯曲状态,则做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的线即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然后再根据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规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基础上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做出偏向角度为30°-45°之间的风向,由此确定此点的风向。

本题以近地面等压线图为载体,考查风向的判断,从图文中获取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分析解答地理问题。

13~14.【答案】D、B【解析】解:①图中,甲地等压面下凹,为近地面低压区,气温应高于乙地,A错误。

丙与丁相比,丁处等压面上凸,则丁为高压,丙为低压,丙处气压低于丁处,B错误。

甲处气压低,故近地面气流从乙地流向甲地,C错误。

丙处对应近地面的甲地为高压,盛行下沉气流,D正确。

故选:D。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

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解:结合图示信息可知,丙与丁相比,丁处等压面上凸,则丁为高压,丙为低压,丙处气压低于丁处,则②图中,气压梯度力由丁指向丙,因丙丁位于高空,不考虑摩擦力影响,仅考虑气压梯度力及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最后风向应与等压线平行,②图中指向南,则飞机逆风飞行。

故选:B。

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

(1)作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2)根据半球确定偏转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3)根据高度确定受力情况:

①高空(一般认为1500米以上)--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受两个力影响,无摩擦力);

②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风受三个力影响,且摩擦力越大,斜交夹角越大)。

本题以图为背景,考查了飞机与风向的关系,读图分析解决问题。

15.【答案】A【解析】解:读图,图中的a为对流层,大气质量约80%都在对流层,A对。

纬度越低,近地面气温越高,对流越旺盛,对流层高度越高;纬度越高,对流层的高度越低,B错。

b为平流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臭氧吸收紫外线放热而增温,C错。

对流层的大气对流明显,天气多变,这不是高层大气的特点;高层大气稀薄,大气处于电离状态,D错。

故选:A。

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有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卫星的运行。

本题以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大气垂直分层的特点,从图文中获取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分析解答地理问题。

16~17.【答案】D、B【解析】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示表层海水盐度随着纬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故①错误。

图示区域表层海水盐度随着经度的增加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故②错误。

图示区域沿海地区海水的盐度低于远海地区,故③正确。

整体看,图示东部地区海水盐度较低,西部地区海水盐度较高,故④正确。

故选:D。

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有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关系、陆地径流、海域封闭程度等。

本题主要考查海水盐度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印度半岛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孟加拉湾,因而东部盐度低于西部,故B正确。

半岛东西部气温差别不大,故B错误。

印度半岛西部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西部大于东部,故D错误。

印度半岛地势西部比东部高,故C错误。

故选:B。

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有温度、降水、陆地径流、海域封闭程度等。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海水盐度差异的因素,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8~19.【答案】D、A【解析】解:结合图片可知,水循环的环节①为蒸发,②为水汽输送,③为降水,④为地表径流,故D正确。

故选:D。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

本题难度中等,主要是考查水循环的知识,结合所学进行分析即可。

解:海陆间循环是由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下渗和地表径流组成,因此各个环节都有的水循环类型应为海陆间循环,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

本题难度中等,主要是考查水循环的知识,结合所学进行分析即可。

20.【答案】B【解析】解:图中的甲海域自北向南海水温度在上升,因此甲区域位于北半球,A对,不符题意;

乙海域自北向南海水温度在下降,因此乙区域位于南半球,B错,符题意;

甲图中洋流由水温较低的海区流向水温较高的海区,为寒流,C对,不符题意;

乙图洋流由水温较高的海区流向水温较低的海区,为暖流,D对,不符题意;

故选:B。

根据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一致,判断甲海域海水自北向南流,乙海域海水也自北向南流。

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的内容是洋流的性质,需要结合图中海水等温线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21~23.【答案】C、A、D【解析】1.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掌握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即可。

【解答】

地面工程改变不了大气环境,A、B错误;

蒸发会有所减少,是因为下渗使得地表水减少而引起的,属于间接作用,D错误;

通过材料信息,海绵城市、透水路面,可知该工程主要影响水体的下渗环节,C正确。

故选:C。

2.

【分析】

本题难度适中,通过海绵城市设置题目,题目较为新颖,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解答】

通过“十年九旱,一年不旱,河水泛滥”说明该地排水设施不完善,B项错误。

降水集中,多暴雨,降水强度大,不利于水体下渗,C项错误。

季节性冻土不利于水体下渗,D项错误。

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大兴安岭东麓平原区,说明地形平坦,地表水流速慢,有利于下渗,A项正确。

故选:A。3.

【分析】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解题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学生熟记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能全面的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根据题意解决问题。

【解答】

通过题干可知白城能受洪涝灾害影响,故①减轻洪涝灾害是海绵城市的功能;

白城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减少水分的散失,增加植被覆盖率,可缓解当地旱情,故②增加空气湿度为海绵城市的效益;

通过图可知海绵城市建设,下渗的雨水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故③增加城市植被覆盖率为海绵城市的效益;

植被的增加又能起到削减风力的作用,且当地原有“一年两阵风,一次刮半年”情况,故④减轻风沙灾害是海绵城市工程的效益;

水资源短缺情况只能缓解,而不能解决,故⑤错误。

综上答案为D选项。

故选:D。

24~25.【答案】B、C【解析】解:A、从河流的上游到下游一直都有搬运作用,一般情况搬运作用不形成具体的地貌,故不符合题意;

B、在河流弯曲处,凹岸受河流冲刷严重,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凸岸,泥沙淤积,主要表现为流水的沉积作用。图中②处为河流的凸岸,主要表现为流水的堆积作用,故正确;

C、在河流弯曲处,凹岸受河流冲刷严重,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图中②处为河流的凸岸,故不符合题意;

D、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图中②处为河流的凸岸,没有明显的风化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河流弯曲对河流外力作用的影响.在河流弯曲处,凹岸受河流冲刷严重,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凸岸,泥沙淤积,主要表现为流水的沉积作用.图中②处为河流的凸岸,主要表现为流水的堆积作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此题考查河流弯曲对河流外力作用的影响.在河流弯曲处,凹岸受河流冲刷严重,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凸岸,泥沙淤积,主要表现为流水的沉积作用.抓住这个规律解题,难度不大.

解:码头选址要求水深,应布局在流水侵蚀为主的河流凹岸,图中①④为凹岸,②③为凸岸,故适合建码头的是①④,C正确。

故选:C。

凹岸侵蚀,水深,有利于建深水港;凸岸堆积,泥沙淤积,水浅,不宜建港口。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辨析河流的凹岸凸岸以及和水深水浅的关系,比较容易。

26~28.【答案】B、C、B【解析】解:由题,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变化状态,图示区域最高处位于该区域的西南部,海拔为大于1000米,小于1200米;乙村的海拔为大于200米,小于400米;则两地的高差为大于600米,小于1000米,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相对高度的公式“(n-1)×d<△H<(n+1)×d”中,n表示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H表示相对高度.

本题以某地区等高线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对高度的计算.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解:A、①处和乙村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不通透,所以乙地不在①处视野范围内,不符合题意。

B、①处和②镇之间Ⅰ山体阻挡,视线不通透,所以②地不在①处视野范围内,不符合题意。

C、甲村和Ⅰ山山顶与①之间没有山体阻挡,视线通透,均在①处视野范围内,故正确。

D、④镇与①处之间有Ⅱ山山顶阻挡,视线不通透,所以④地不在①处视野范围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从一地看另一地,之间必须是通透的,不能有山脊或山峰等阻挡。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凹坡等高线下部稀疏,上部密集,视野通透;凸坡等高线下部密集,上部稀疏,视野受阻,不通透。由于河流发源于山谷中且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所以图中①位于山谷中。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难度小,属于基础题,明确视线通透的两点之间不能有山体阻挡。

解:路线的选择要求地势平坦、路程短,N线符合要求,故B项正确。

P线与Q线地势起伏较大,故C项、D项均错误。

M线地势起伏小但路程较长,故A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故选:B。

路线的选择要求地势平坦、路程短,一般沿着等高线修建。

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影响交通建设因素的相关知识。

29.【答案】B【解析】解:由图一中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和等高线数值可以看出,乙地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B正确。

甲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A错误。

丙位于两山峰之间为鞍部,C错误。

丁地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D错误。

故选:B。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①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②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③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

④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

⑤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形状与马鞍相似。

⑥缓坡与陡坡及陡崖:等高线重合处为悬崖。等高线越密集处,地形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处,坡度越舒缓。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图判读,解题关键对课本基础知识理解掌握,并需要有读图分析能力。

30~31.【答案】D、B【解析】解:水下三角洲的大小与潮流运动产生的作用力有关。涨潮是水流速度快,落差时水流运动则较慢,导致水下作用力差异,从而在潮流通道两端水下所形成的三角洲大小不同,D对。

泥沙在水下运动,潮流通道的地形束缚及沿岸海底地形影响较小,AC错。

泥沙的主要来源是陆地,B错。

故选:D。

水下三角洲是三角洲平原的水下延续部分,包括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是介于水边线与波浪基面间的广阔水域,是河口动力变化和河海作用最强烈的地带。水下三角洲的大小与潮流运动产生的作用力有关。

本题以白沙口湾海岸地貌为载体,考查潮流通道两端水下的三角洲大小不同原因,从图文中获取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分析解答。

解:潮汐发电站一般设置在形成高潮水位的库区通道口,潟湖是很好的库区,在乙处建设潮汐电站,工程量小,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潮汐发电的原理是利用潮差,因此潮汐电站一般建设在潮流进出的狭窄通道处。

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潮汐电站的选址特点。

32~33.【答案】C、D【解析】解:此次郑州特大洪涝灾害的形成关联性较强的因素有:河南中东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排水不畅;夏季降水集中,强度大;城市路面硬化多,下渗慢,AB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郑州距海较远,只有在河口地区,才会受海水倒灌的影响,C关联性最小,符合题意。

故选:C。

洪涝灾害的成因主要从来水多且快、排水不畅两个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较小,通过郑州设置题目,题目为基础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维分析能力。

解:遥感可以提供灾情实时影像,A错误。

统计受灾人口数量和分析雨区移动轨迹需要用地理信息系统,B、C错误。

北斗导航系统是卫星定位系统,可以确定救灾人员位置,D正确。

故选:D。

GPS是英文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GPS起始于1958年美国军方的一个项目,1964年投入使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了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GPS。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搜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北斗导航系统在郑州救灾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熟记相关知识即可。

34~35.【答案】B、D【解析】解:江西、浙江、台湾、广东.湖南、福建等省区位于我国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樟树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正确。

落叶阔叶林属于温带的树种,常绿硬叶林属于地中海气候,常绿针叶林属于寒带树种,ACD错误。

故选B。

水热状况不同典型树种不同。温带季风气候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气候主要是热带雨林。地中海气候主要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自然带的分布,熟记相关知识即可。

解:樟树“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红壤分布区”,红壤属于酸性土壤,D正确。

南方地区降水丰富,说明樟树需水量大,A错误。

常绿阔叶林树叶是阔叶,B错误。

分布在“海拔500—600m以下的向阳山坡、丘陵、谷地”,而“樟树为高大乔木,树高10—55米,胸径30—80厘米”,说明根系深而粗,C错误。

故选:D。

樟树的特点:①四季常青:樟树的树冠呈广卵形,枝叶茂密,四季常青;②圆锥花序:开花时为圆锥花序,在幼枝上侧生或腋生;③生性向阳: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栽植时要选择向阳且避风的地带;④分布广泛: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的山坡、丘陵。

本题考查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36~38.【答案】A、D、C【解析】解:结合图示可知,图中能够反映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有成土母质、光照和降水等气候条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生物循环,A正确;

图示中对人类活动没有提及,B错误;

图示中对地形也没有提及,C错误;

图示中太阳辐射只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光照也是气候因子中的一部分,D错误。

故选:A。

影响土壤的形成过程的因素:母质、气候、生物因素(主导作用)、地形、成土时间及人类活动。

本题难度较大,通过示意图设置题目,题目较为新颖,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解:由题,成土过程开始的标志是微生物在母质上着生;成熟土壤的形成是高等生物大量积累有机质为土壤提供肥力,故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故选:D。

本题考查影响土壤发育的因素,主要因素有成土母质、地形、气候、生物等。

本题难度较小,通过示意图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读图分析能力。

解:如果图中该地植被为春夏长叶、冬季落叶的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这说明其实落叶阔叶林,应该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对应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C正确;

热带干旱地区因为热带荒漠,A错误;

亚热带湿润区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错误;

寒带湿润区应为苔原,D错误。

故选:C。

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随着纬度发生变化,导致热量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递减。受其控制,形成了大致与纬线平行,沿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热量带:热带、温带、寒带。植被、土壤等呈现出相应的变化,这就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条件是产生这种分异的基础,水分条件对这种分异的产生也有重要影响。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

39~40.【答案】C、B【解析】解:根据实际生活可知,白地膜厚度很薄,透光性很好,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导致地面气温升高,直接影响③地面辐射,使地面辐射增强,故C正确。

白地膜不影响太阳辐射,对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影响都小,故ABD错误。

故选:C。

大气热力作用过程的顺序是: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有部分被大气反射、散射和吸收,大部分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所以②是太阳辐射,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产生地面辐射,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等吸收,所以③是地面辐射;大气吸收热量,产生大气辐射,其中一部分热量通过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④是大气逆辐射。

本题主要考查白地膜的作用,属于基础题,理解即可。

解:覆盖黑色地膜不能提高土壤肥力,故A错误。

黑色地膜透光率差,能够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故B正确。

黑色地膜在阳光照射下,不易向下传导热量,能降低土壤增温,故C错误。

黑色地膜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弱,对地面辐射的热量吸收作用强,缩小了昼夜温差,故D错误。

故选:B。

大气热力作用过程的顺序是: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有部分被大气反射、散射和吸收,大部分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产生地面辐射,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等吸收;大气吸收热量,产生大气辐射,其中一部分热量通过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本题主要考查北方农民夏季用黑地膜的原因,属于基础题,理解即可。

41~42.【答案】B、D【解析】解:农田铺设砂石覆盖层后,由于砂石间的孔隙较大,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形成地下水,故下渗量增大,A错误。

由于地表水大量渗入地下,地表径流量减小,故蒸发量减小,故B正确。

砂石铺设不会影响降水,故C错误。

地下径流量增大,地表径流变少,故D错误。

故选:B。

由于水主要储存在砂石的下面,而砂石可以有效地遮挡太阳辐射,地下水不容易被蒸发,覆盖砂石之后当地的蒸发量减少。

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的内容是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结合砂石的作用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解:读4月末种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图可知,砂田的土壤含水量大于裸田的土壤含水量,有利于农作物萌发,D正确。

根据坐标轴的方向可知,土壤含水量都随着深度的变大而增加而不是减少,A错误。

砂田土壤深层含水量16%左右,浅层含水量13%左右,相差3%左右;而裸田土壤深层含水量14%左右,浅层含水量7%左右,相差7%左右,故砂田土壤深层与浅层含水量差异偏小而不是偏大,B错误。

4月末为春季,砂田的土壤含水量较多,故对春季作物播种更有利,C错误。

故选:D。

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

考查了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属于基础知识,解题关键是根据基础知识解决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区位因素,根据材料或图中的各种数据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43~44.【答案】A、C【解析】解:由图中的等高线可以判断,a处和d处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同为山谷,但a处等高线较密集,地势陡峭,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A正确,D错误。

b处和c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BC错误。

故选:A。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部分是鞍部;等高线重合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突出是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小的方向突出是山脊;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的是山顶;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的是盆地。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是山谷,山谷是河流的发源地且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

本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考查了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区,读图分析解决问题。

解: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为山谷,山谷是河流的发源地,所以图示区域的a处最容易产生泥石流或者山洪;根据指向标可知,发生灾害时该游客逃生的方向是向东北方向爬山坡,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在山谷中,一旦降水很容易产生泥石流或者山洪,则正确的逃生路线是沿着与水流方向垂直的高坡爬。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基础题,掌握正确的逃生路线即可解答。

45~47.【答案】A、C、C【解析】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自然灾害频率较高的是珠三角、浙江和华北地区,达到30以上,而且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为干旱灾害分布;台风只能影响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没有洪涝灾害;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没有寒潮天气。

故选:A。

干旱是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一般是长期的现象.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使土壤水分不足、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可分为土壤干旱、大气干旱和生理干旱三种类型.

本题以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及特点.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解:华北地区因为雨带推移,春季雨带在南方,该地区降水少,形成春旱,因此甲地的灾害多发时间为3-5月,A错,C对。

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份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因此乙地灾害多发时间为7-8月,B、D错。

故选:C。

读图,甲地位于我国华北地区,主要的灾害为春旱;乙地则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的灾害为伏旱天气。

本题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我国旱灾的分布,需要结合材料中的区域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解:从图可以看出,丙地区位于我国的云贵高原,该地区多喀斯特地貌。

故选:C。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该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读图,要求学生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地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

48~49.【答案】B、C【解析】解:根据图中可知,该图层是雨量和行政图叠加,降水量主要决定了洪涝和干旱,所以B正确;

降雨量跟城市建设、寒潮、地震等关系较小,所以ACD错;

故选:B。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指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可以分析数据。遥感技术(RS)主要应用于测绘制图、自然资源调查、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