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 第二学期 第四单元核心素养达标(无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9cbefa3498702bc178245eec8db63d/a09cbefa3498702bc178245eec8db63d1.gif)
![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 第二学期 第四单元核心素养达标(无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9cbefa3498702bc178245eec8db63d/a09cbefa3498702bc178245eec8db63d2.gif)
![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 第二学期 第四单元核心素养达标(无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9cbefa3498702bc178245eec8db63d/a09cbefa3498702bc178245eec8db63d3.gif)
![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 第二学期 第四单元核心素养达标(无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9cbefa3498702bc178245eec8db63d/a09cbefa3498702bc178245eec8db63d4.gif)
![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 第二学期 第四单元核心素养达标(无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9cbefa3498702bc178245eec8db63d/a09cbefa3498702bc178245eec8db63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四单元核心素养达标(无答案)第四单元核心素养达标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47分)
1.读句子,看拼音,写字词。(8分)
在本单元,我们领略了理想信念的力量:骑上配有金luònǎo()的马,是李贺保家卫国的愿望;经历千chuí()万záo()、烈火fénshāo()的石灰,依旧不改清白的本色;jiānjìng()的竹子,亦是理想人格的化身。站在jiǎoxíng()架下的李大钊,为人民lìyì()而死的张思德,不畏xīshēng()的董存瑞,他们的身上都闪耀着信念的光芒。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剥削(bō)___战壕(háo)追悼(diào)
B.扑哧(chì)手榴弹(liú)兴旺(xīng)
C.匍匐(fú)___凹地(āo)僻静(pì)
D.勉强(qiǎng)李鼎铭(dǐng)暂时(zhàn)
3.用“严”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空。(3分)
(1)我犯了()的错误,老师虽然生气,但也没有对我疾言厉色。
(2)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3)只有()打击犯罪分子,才能维护社会秩序,安定民心。
4.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任尔东西南北风(任凭)
B.何当金络脑(何时将要)
C.粉骨碎身浑不怕(全,全然)
D.烈火焚烧若等闲(不重要)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9分)
①地动山()②怒气()()③精兵()政④五()四海
⑤死得()所⑥()首挺()⑦一()而入⑧()天动地
(1)上述词语中,描写人物神态的是:,我知道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2分)
(2)选词填空。(填序号)(3分)
A.每个人都会死,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我情愿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这样才(___)。
B.如今的北京,正以崭新的面貌,准备迎接来自(___)的宾朋。
C.刘胡兰面无惧色,(___)地走向敌人。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这句话通过神态和外貌描写,写出了父亲虽然经受严刑拷打,依然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此句可以缩写为“我看到了他的脸。”
B.“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董存瑞的英勇顽强,体现出他为了革命理想不怕牺牲的品质。
C.《为人民服务》通过列举“精兵简政”的事例,说明了“我们”接受任何人提出的正确的批评。
D.在《石灰吟》中“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写出了开采和烧制石灰石之难。
7.谚语“常将有日思无日”的下一句是()(2分)
A.无心插柳柳成荫。___B.事非经过不知难。
C.忠言逆耳利于行。___D.莫把无时当有时。
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这是作者对父亲的描写,表现了李大钊的革命精神。
将这句话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3分)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的意思是
。
这句话表明了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除张思德外,你还知道谁也具有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精神写出两个:___、___(4分)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3分)
(1)《马诗》中,作者借马抒情,传达出企盼_________的远大志向。《石灰吟》中,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写出自己_________的精神和坚守___的决心。《竹石》的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表达了自己_________的高尚人格。这三首古诗都采用了
的写法。
(2)《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按照顺序来写的,依次叙述了:被捕前_________→
→被捕时父亲处变不惊→在法庭上_________→父亲被害后全家无比沉痛。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是___的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人民服务》中,毛泽东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三是要搞好团结、克服困难、增加勇气,解救正在受难的中国人民。
二阅读理解(23分)
(一)课内阅读。(7分)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搜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用“∥”把选文分成三部分,并据此填空:选文主要讲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这几件事情。(3分)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选文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相互照应。
B.当时的局势越来越紧张,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C.父亲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心系革命,不肯退却。
D.父亲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
3.结合选文中的一处对父亲的语言描写,分析李大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课外阅读。(23分)
最后的时刻
罗广斌杨益言
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守望在牢门边的人们清楚地看见,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急速地向渣滓洞开来。特务说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这时,江姐正伏在桌上草拟一个学习讨论提纲。一听见喊她的名字,她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跳下床来,拿起梳子对着墙上那面破镜子,像平常一样地梳着她的黑发。
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但一看到她那样平静和不慌不忙的表情,顿时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有些同志连忙给江姐收拾行李。
江姐梳好了头发,在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过的一身布旗袍,脱下了印着“×”号的囚服。
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性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着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
“江姐,你的换洗衣服……”一个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牙刷放在一个小布包里。
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来,看了一眼,又递给那位同志。
“留给大家用吧。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
包落在地上。同牢房的人忍不住悲伤,哭了起来。这时,从走廊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成群的男同志,戴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
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着大家说:
“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最后考验时,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
江姐说完以后,就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
“同志们,永别了!”
“江姐!江——”人们红肿着双眼,像猛地醒过来似的,忽地一下扑向签子门。
江姐和许多男同志,挺立在囚车上面,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
1.短文第2~14自然段主要写江姐在狱中处理就义前的事情,依次写了江姐巧妙地___,认真地___,与战友___这三件事,其中你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__。(2分)
2.品析句子,完成练习。(5分)
(1)“江姐习惯性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着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这两句话是对江姐的描写,不仅写出了江姐有爱清洁的习惯,也表现了她
的精神,使人物形象真实生动,富有感染力。(2分)
(2)“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最后考验时,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
句中的“勇敢”在这里是___的意思。这是对江姐的描写,“脸不变色,心不跳”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革命者_________的品格。(3分)
3.短文题目“最后的时刻”意为的时刻,采用这样的说法,体现作者对江姐的
之情。(2分)
4.“她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此时此刻,江姐面对着朝夕相处的战友,她有多少话要说呀!她会对同志们说些什么呢结合下面的资料展开想象,写一写。(2分)
江姐被捕后,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特务用尽各种酷刑,甚至将竹签钉进她的十指,江姐始终坚贞不屈,“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解放前夕,江姐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渣滓洞监狱,年仅29岁。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5分)
【材料一】《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材料二】郑燮,即郑板桥,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其诗书画,世称“三绝”。他最喜欢画兰、竹、石,其原因是“有兰有竹有石,有吊有香有骨”。“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堪称“四美”。他为政有才,痛恨官场腐败作风,他的许多奉公为民的措施,触犯了豪绅富户和腐朽官吏的利益,被诬罢免,但他刚正不阿,铁骨铮铮,始终不肯向恶势力低头。
【材料三】《题李次云窗竹》(唐·白居易):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1.把材料一中的诗句在文中补充完整。(1分)
2.材料一的首联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神经元的信息传递》课件
- 学会运用心情的词课件
- 开题报告:职业院校专业群集聚效应的形成机理及提升路径研究
- 开题报告: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香港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设体系研究
- 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 开题报告:学习科学视野下素养本位的中小学生学习体验研究
- 开题报告:新时代学生抑郁症状的运动干预与评价研究
- 2024年出租车短期租赁合同样本
- 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专题练习五
- 2024年专业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协议版A版
-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实施方案
-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6练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试题
- 古代汉语《论语-颜渊》学习课件
- 布达佩斯大饭店
- 给员工的冬季出行指南:确保上下班安全
-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 淋巴瘤的疗效评估与监测
- 英语听力技巧与应用(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滨州学院
- 代理记账服务合同-服务合同
- 城市客运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基础题库含答案
-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 信息技术 四年级第3册(第2版)》教案(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