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聚酯浆料的制备及其在短纤维上浆中的应用_第1页
水溶性聚酯浆料的制备及其在短纤维上浆中的应用_第2页
水溶性聚酯浆料的制备及其在短纤维上浆中的应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溶性聚酯浆料的制备及其在短纤维上浆中的应用

性粉末、pva和丙烯酸(盐)浆料在浆料技术中的应用非常成熟。它们的优缺点在以前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讨论也很广泛。PVA浆料的应用推动了织造技术的飞速发展,但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主要矛盾。丙烯类浆料的开发和应用,为替代PVA打开了方便之门,但只是取长补短,也不能高比例地替代PVA。因而,人们一直在努力开发一种新的合成高聚物用于纺织上浆,而这样的高聚物应该更好地适应涤纶短纤维纱的织造,对疏水性纤维具有良好的亲和性。从高聚物的“相似相容”出发,水溶性聚酯浆料的开发很自然地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注意。从20世纪70年代初,以美国为代表的第一代聚酯浆料(30%左右的水分散性聚酯)就应用于作为涤纶短纤维纱的粘着剂,1988年美国EASTMAN公司就已经商业化应用聚酯浆料,1992年MORTON国际公司在美国纺织化学和染整协会(AATCC)会议上介绍了聚酯浆料用于涤棉纱上浆,可减少干分绞毛羽的数量。法国RHODIA公司的聚酯浆料用于长丝织物的浆丝也很有经验。国内也有关于聚酯浆料的研究。聚酯浆料易于退浆,且退浆后容易降解,这也是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的原因。聚酯浆料比丙烯类浆料的生产条件苛刻,在初步的尝试和应用中,只能作为助剂使用,不能完全取代PVA。如果没有规模效益,生产成本难以下降,这也许是聚酯浆料推向市场的主要困难。随着我国加入WTO,纺织品大量出口,不允许使用PVA上浆的贸易壁垒一直存在。因此,研制开发聚酯浆料对实际应用很有意义。1试样的溶解与粘度性能试验样品主要用制造涤纶的单体(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为原料,先在反应罐中,加热熔融,加压反应使单体发生酯交换,然后再减压蒸馏去除水等小分子,缩聚提高分子量。水溶性聚酯浆料的外观呈透明固体,比较脆,轻敲可成粉末状。出料时干式或水下切粒可呈规则的固体颗粒。含固量为99.0%以上,pH值为7±0.5。水溶性聚酯浆料的溶解性能测试时,取样品聚酯25.0g,加入75ml蒸馏水,放于磁力搅拌器上,边加热边搅拌,样品浆料不断溶解,90℃左右就可以全部溶解。溶液呈浅白色,其水溶液静置48h不分层。溶液有轻微芳香味,可能与未反应的单体有关。试样的粘度性能试验,取少许样品聚酯溶解后,检测在不同浓度条件下浆液的粘度。在室温20℃条件下,用NDJ-79型粘度计测定其粘度,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试样浓度在10%~15%时,粘度很低,对涤纶的浸润性较好。较低的浆液粘度为适应“两高一低”的浆纱工艺路线提供了可能。试样在低浓度(小于20%)时,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小,而在浓度较高(大于20%)时,粘度随温度的变化依赖性强。图1是浓度分别为15%和20%时,粘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22.1绘制热量温度图谱取4.5000mg的样品制成试样,用METERLERTOLEDO公司的DSC分析仪绘制热量温度图谱。从0℃开始升温,升温速度为10℃/min,升温到140℃,热量温度曲线如图2所示。在38.63℃时发生玻璃化转变,两个熔融峰可以推断为链段的伸直链与折叠链的结晶与熔融。2.2特征吸收峰的绘制取试样9.1000mg,在PerkinElmer红外光谱仪上绘制其特征吸收峰的光谱图见图3。芳烃的C=C伸展振动吸收峰出现在1500cm33.1制备混合浆的方法采取醋酸酯淀粉、PVA、聚酯浆料分别煮浆后再按比例混合的方法制取聚酯与淀粉、PVA与淀粉的混合浆。参照文献3.2纱线拉伸性能取试样约40g左右,配制成1%浓度的浆液3000ml~3500ml,置于4000ml的容器中,加盖后磁力搅拌,加热升温至95℃,保温30min,倒入恒温的搪瓷盆中。将粗纱预先绕在试样架上,把试样架上的粗纱浸入浆料中,浸渍5min后将纱框提出,剪开框架上的试样纱,挂起自然晾干。在恒温恒湿条件下放置24h,然后在织物强力仪上测试粗纱条的断裂强力。测试条件:温度18℃,相对湿度75%,XL-1B型强力仪,夹距100mm,拉伸速度100mm/min,子样数为30根。合成样品与市场上某公司的聚酯浆料、丙烯酸类浆料、醋酸酯淀粉、PVA-1799作比较。粘附力试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制备聚酯浆料比市场上某公司的聚酯浆料、丙烯酸类浆料粘附力高,但与PVA-1799的粘附力还相差较多。这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即在保证水溶性的条件下,提高其分子量。3.3温度对浆纱品质的影响调制4000ml浓度为10%的浆液,升温到95℃,继续加热回流并保温1.0h,倒入预热过的浆槽中。TSSJ-83型浆纱机,品种为T/C13.1tex,浆槽温度95℃,车速为5m/min,烘干温度110℃,浆纱幅宽45mm,总经根数180根,浸压形式为双浸双压,浆料配方见表3。两种配方浆液的含固率都为10%。浆纱在室温条件下平衡3天后检测浆纱的耐磨性、断裂伸长等指标,检测结果见表4。显然,方案2的浆纱强力和耐磨次数都略有下降,由于分绞阻力下降,其单位长度内3mm毛羽数下降了60%,这对浆纱综合指标的提高是有利的。3.4纵向结构上浆后织物上浆的发展各取几根浆纱制成试样在德国LEICA公司的BLMP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浆纱纵向结构,放大倍数100倍。每个方案浆纱样品拍照数量为50只。通过统计计数,方案2上浆的毛羽数比方案1确实少很多。随机选取两浆纱样照作对比(见图5),方案2浆纱纱体比较光滑,毛羽数少。44.1加入封端剂后作为水解剂的性能在湿热条件下,聚酯材料易降解成低分子。作为纤维材料的聚酯为了防止降解,恶化材料机械性能,在聚合结束时常加入封端剂。而作为浆料用的水溶性聚酯,不加任何封端剂,使聚酯浆料在退浆后能够尽快分解。聚酯的水解是酯化反应的逆反应,一般以酸或碱作水解催化剂:在酸性介质中的水解方程:这是一种自动催化反应。这种性能有利于聚酯浆料退浆废液的生化降解。4.2几种样品的氧传质分析重铬酸钾在强酸性溶液中是强氧化剂,加热煮沸时能较完全地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及其他还原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滴定,由消耗的重铬酸钾量即可计算出水样所耗的氧的数量(mg/l)。将水样用稀释水适当稀释,使其中含有足够的溶解氧,能满足培养五天微生物需氧量的要求。将经稀释的水样分别置于两个测氧瓶中。一瓶测定其当天的溶解氧,另一瓶水封后于20℃条件下培养5天后测定其溶解氧,二者之差即为生化过程所消耗的氧。几种样品对比测定的数据见表5,BOD/COD反映了该物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由表5可知,聚酯浆料的BOD/COD值仅次于醋酸酯淀粉,而比PVA-1799几乎高一个数量级,说明它对环境的影响要小得多。5生产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