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_第1页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_第2页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_第3页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_第4页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件(共22张PPT)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1.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及其重要意义,了解河姆渡人、半坡居民的生活特点。

2.知道考古发掘的南、北方两个原始农耕时代的典型代表——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揭示了我国原始农业的概况、区域特征及发展水平,表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是人类迈向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3.了解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与取得的成就,从而产生崇敬之情,培养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认同和尊重。

本课重点

学习目标

1.原始农业出现的过程

1)什么是农业?

2)原始种植业的出现

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生产事业

—.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

1.原始农业出现的过程

3)原始畜牧业的出现

猎取野生动物

驯化野生动物

饲养家畜家禽

—.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稻、粟的国家

史料证实

稻、粟、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3.原始农业的生产方式--刀耕火种

史料证实

—.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

3.原始农作兴起的重要标志:

家畜饲养

农作物种植

粟和稻

陶猪

聚落的发展

磨制石器

石斧

贾湖遗址出土石磨盘和磨棒

聚落遗址

原始农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固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再也不用为了食物去迁徙,从而过上了定居生活,房屋、村落随之出现,文明不断的向前发展。

二.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

阅读课本,梳理归纳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完成表格:

河姆渡人的生活时间

生活地点

房屋建筑

粮食作物

生产工具

家畜饲养

生活用具

距今约7000年

长江中下游

浙江余姚

干栏式建筑

木结构水井

骨耜

水稻

陶器、玉器、乐器

象牙雕刻、漆器

猪、狗、水牛

填一填

1.河姆渡人的房屋建筑

(1)观察图片,回答问题: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样式有何特点及意义?他们为何要这样建造房屋?

干栏式建筑(河姆渡遗址的建筑是以大小木桩为基础,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

房屋特点

建筑意义

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建造原因

既可防蛇虫猛兽之害,又可避潮湿,下面还可养殖家禽家畜。

河姆渡遗址中的干栏式建筑遗存图

湖南土家族的吊脚楼

河姆渡人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二.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

2.河姆渡人大量栽培水稻

3.河姆渡人馒头的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

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

考古发现

二.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

河姆渡原始居民的骨器,一般是用水牛等大型哺乳动物的肩胛骨制成。有耒(lěi)、耜(sì)、锄等,加工已相当细致。有的骨器上凿有孔和槽,便于装配把柄。

骨耜

石磨盘和石球

(稻谷加工)

多角沿釜

(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

4.河姆渡人使用的工具

考古发现

二.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

5.河姆渡人的手工业

河姆渡人的小陶舟

刻画猪纹黑陶钵

表明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

河姆渡人运用雕刻等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懂得使用天然漆装饰生活器具的表面。

考古发现

二.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

三.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

阅读课本,梳理归纳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完成表格:

填一填

半坡居民的生活时间

生活地点

房屋建筑

粮食作物

生产工具

家畜饲养

生活用品

距今约6000年

黄河流域

陕西西安

半地穴式建筑

石斧、弓箭、石器、骨器、鱼钩(叉)

猪、狗

陶器、装饰品、乐器、骨针、骨锥、纺纶

半坡遗址

1.半坡居民的房屋建筑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思考: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半地穴式房屋:与地理因素有关。半坡遗址位于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较大。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既能遮风挡雨,又能保暖。

三.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

合作探究: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房屋建筑不同的原因?

河姆渡人干栏式建筑

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1.因为河姆渡人居住在长江流域,气候湿热,干栏式房屋可以防潮,还可以防蛇虫猛兽之害。

2.半坡人居住在黄河流域,风大、干旱寒冷,半地穴式房屋可以御寒保暖。

都是人类顺应自然,适应环境的结果。

今天的黄土高原窑洞

今天的江南水乡吊脚楼

三.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

2.半坡居民的生产工具

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半坡人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还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

用渔叉、渔钩、渔网捕鱼

考古发现

三.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

3.半坡居民的农业生产

1)半坡居民主要种植粟:

2)半坡居民主要饲养猪和狗等家畜:

考古发现

三.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

3.半坡居民的生活用具

半坡居民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

半坡居民已经会简单的纺织、制衣。

半坡居民有少量的乐器

半坡居民还有很多装饰品

考古发现

三.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

拓展延伸

观察与比较

归纳比较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相同点:生产以农业为主,生活是盖房定居,磨制石器和陶器。农耕文明的特征。

不同点:房屋的结构不同,种植农作物不同,干栏式、水稻。半地穴式、粟。

原因: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

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骨镰

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红陶兽形壶

大汶口遗址的富人墓

1.【史料证实】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我国先民的()

C

2.【历史解释】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原始社会半坡居民农耕生活的是()

A.铁制农具B.司母戊鼎

C.鱼纹彩陶盆D.刻有文字的甲骨

C

A.农耕工具丰富多

B.商品贸易较为活跃

C.陶器文化历史悠

D.彩陶艺术绚丽多彩

随堂训练

5.【史料证实】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面对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他们建造房屋的形式主要是()

A.干栏式B.吊脚楼C.窑洞D.半地穴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