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歌鉴赏专题课件_第1页
苏轼诗歌鉴赏专题课件_第2页
苏轼诗歌鉴赏专题课件_第3页
苏轼诗歌鉴赏专题课件_第4页
苏轼诗歌鉴赏专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轼专题认识苏轼这个文艺全才,了解他在诗、散文、词、书法方面的杰出成就。鉴赏豪放与婉约兼容的词风特点。读懂苏轼在屡遭贬谪时的豁达情怀和宽广胸襟,读懂他为情的真挚笃厚,感受他丰满而完整的人格魅力。学习苏轼胸怀社稷、心系民众的高尚情操。

浙江省新河中学 王群亚1苏轼专题认识苏轼这个文艺全才,了解他在诗、散文、苏轼2苏轼2走近苏东坡

诗词、文赋、书法、绘画样样精通。受到儒家和佛老思想双重影响,思想十分矛盾。入世:积极进取,怀才不遇;出世:逃避现实,寄情山水。

3走近苏东坡诗词、文赋、书法、绘画样样精通。受到儒

苏轼(

1036

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轼幼年时即极为出色,深得老师赏识。21岁时,苏轼与弟弟苏辙一起随父离家进京,第二年兄弟二人都中了进士。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读了22岁的苏轼所写的文章后说:“不觉汗出

。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人头地也。可喜!可喜!”并预言未来文坛将属于苏轼。

4苏轼(

1036

1101),字子瞻

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便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1071)开始,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那些曾经依附过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致其入狱。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历时五个月,不论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绎不绝(包括王安石),最后,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而以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了事。

5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

从元丰二年(1079)到元佑元年(1086),苏轼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他不仅没有俸禄,而且受到监督,当时苏轼在许多信里反复叮嘱友人“看讫,火之”,“传闻京师,非细事也”。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旁筑一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黄州的生活使苏轼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他观察问题变得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又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6从元丰二年(1079)到元佑元年(1086

“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苏东坡突围》)元佑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7“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成

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后死于常州。苏轼总结自己一生,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苏轼是中国古代第一全才。

8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旧党当权,召还

文——

诗——词——书、画——“

唐宋八大家”“苏黄”“苏辛”“宋四家”才华横溢的苏轼“

唐宋八大家”9“唐宋八大家”“苏黄”“苏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10唐宋八大家:10苏辛:北宋词人苏轼南宋词人辛弃疾以苏、辛词为豪放派的代表,故常以并称。11苏辛:11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苏轼《赤壁赋》墨迹12苏轼苏轼《赤壁赋》墨迹12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13题西林壁诗歌赏析

这首诗的特点是形象与哲理的高度统一。前两句描写庐山峰峦的多姿多态,第三句笔锋一转,引出下文看山的感受,阐明了为人处事的哲理: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会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的成见。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便是这个道理。14诗歌赏析这首诗的特点是形象与哲理的高度统一。前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水光潋艳晴放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5饮湖上初晴后雨作品赏析

这首诗一、二两句描写西湖美景。作者略去花草鱼鸟,大笔挥洒,直写湖光山色。晴雨变化,显示出西湖景色多姿多态,也点明“初晴后雨”的诗题。“方好”、“亦奇”说明不论晴雨,西湖景色俱臻极妙。三、四两句利用绝妙的比喻,把西湖美景升华到纯净的境界,把西湖比西子,既新奇又贴切,真是神来之笔,揭示出西湖的风情韵致。如果说前两句是作者发现了西湖美,那么后两句是对西湖美的欣赏与评价,极富魅力。16作品赏析这首诗一、二两句描写西湖美景。作者

簌簌衣巾落枣化,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买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17簌簌衣巾落枣化,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买黄瓜。

诗词欣赏本诗以朴实、清新、准确、传神的笔触描绘了农村初夏的特有景色。苏轼把初夏的缫丝、卖瓜等情景都写入词中,百姓的欣喜与农作物的繁茂,不难窥见,而作者与农民的融洽之情,更洋溢在词中。18诗词欣赏本诗以朴实、清新、准确、传神的笔第二教时19第二教时19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20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背景介绍

正值王安石变法时期,新旧两派政治势力斗争激烈,朝廷政局多变。因苏轼为人正直,指责两派中的弊端,加上他才华出众,所以两派中的投机分子都排挤迫害他,甚至捏造罪名,将他逮捕入狱,后来免于杀害,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幸而他心胸豁达,没有就此消沉下去,在畅游长江时写下了千古名篇,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广为流传的名篇佳作就是在黄州期间遭人陷害的时候写成的。

21背景介绍正值王安石变法时期,新旧两派政思维因特网一、《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怎样结合写景和怀古来抒发感情的?这首词“自有横槊气概”,哪些词句涌动着泼墨山水般的慷慨豪迈的真性情?二、请说说“豪放”与“婉约”两种词风的不同点。三、苏轼一生遭遇坎坷,曾通判杭州、密州、徐州等地,后又贬谪黄州。韶圣初年,又以“为文讥斥朝廷”之罪远谪惠州、琼州。在人生最无奈、最绝望的环境里,为什么还能挥洒出“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旷达洒脱的气度?在你的记忆里,历史上还有哪些人比较超脱豁达?22思维因特网一、《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怎样结合写景和怀古来

人格的魅力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晴。(被贬黄州)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被贬海南)23人格的魅力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解读苏东坡为情——笃厚真挚、慷慨豪迈为政——心系民众、胸怀社稷为人——豁达超脱、苦乐随缘24解读苏东坡为情——笃厚真挚、慷慨豪迈24

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成败祸福之上的豁达情怀。——周国平25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有关倒装句

旧体诗词要讲究平仄、押韵。有时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或者为了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句子里常有倒置语序的情况,请把下边颠倒的语序改过来:一、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二、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三、簌簌衣巾落枣花。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枣花簌簌落衣巾。26有关倒装句旧体诗词要讲究平仄、押韵。有时为了适应格律的要第三教时27第三教时27赤壁赋苏轼28赤壁赋苏轼28

关于赋

赋是一种有韵的文体,讲求声律、押韵、对比等形式,有辞赋、骈赋和律赋等。

29

关于赋赋是一种有韵的文体,讲求声律、押韵、对比一.本文押韵换韵的字:1.间、天、然、仙

2.桨、光、方,慕、诉、缕、妇

3.稀、飞、诗,昌、苍、郎,东、空、雄,鹿、属、粟,穷、终、风

4.往、长,瞬、尽,主、取,月、色、竭、适5.酌、藉、白二.读音:

属(zhǔ)客斗(dǒu)牛相缪(liǎo)酾(shī)酒扁(piān)舟30一.本文押韵换韵的字:30三.句式:1.宾语前置:而今安在哉?2.状语后置:泛舟游于赤壁之下.3.定语后置:凌万顷之茫然.4.使动:舞幽壑之潜蛟.5.意动:侣鱼虾而友麋鹿.6.被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1三.句式:31全文结构写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徘徊斗牛;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抒情: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议论: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月,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变,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不变,物与我皆无尽。

景、情、理融于一体

32全文结构写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徘徊斗牛;感情变化过程:乐-悲-乐先写月夜泛舟,饮酒赋诗,沉浸在美好景色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化无常,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33感情变化过程:乐-悲-乐33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骈词俪句,整散结合;句式长短不齐,用韵错落有致,更多地表现了散文融景情理于一体的艺术特色。34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景物人物行动作者情感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楚天(实景)杨柳岸、晓风、残月(虚景)大江、故垒、乱石、惊涛(实景)樯橹灰飞烟灭(虚景)(周瑜)谈笑帐饮、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我)一尊还酹江月无绪、留恋、多情自古伤离别、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35《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景人物行动作者情感寒蝉、苏轼第四教时36苏轼第四教时36

豪放派和蜿约派词的比较阅读37豪放派和蜿约派词的比较阅读37

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俞文豹《吹剑录》38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39雨霖铃

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思考和讨论:1、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宋词出现“婉约派”和“豪放派”的差异?是不是因为作家的不同而产生?这两派的区分基点是词作还是词人?2、你更喜欢其中的哪一派,为什么?40思考和讨论:1、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宋词出现“婉约派”和“豪望海潮(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崦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41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江城子(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42江城子(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43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双声子(柳永)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zhào)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