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袁州第四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第四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第四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第四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第四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第四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单选)在轻绳的两端各拴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绳上端的小球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让小球从静止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Δt,如果站在四层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则两小球相继落地时间差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B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B.由玻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C.从高空对地面进行遥感摄影是利用紫外线良好的穿透能力D.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小于该原子核的质量参考答案:B3.如图所示,在足够大空间内存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在磁场中A、B两物块叠在一起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物块A带正电,物块B不带电且表面绝缘,A、B接触面粗糙。自t=0时刻起用水平恒力F作用在物块B上,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右图图象的横轴表示时间,则纵轴y可以表示

A.A所受洛伦兹力大小

B.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C.A对B压力大小

D.A对B的摩擦力大小参考答案:4.以下是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该原子外层就失去一个电子B.天然放射现象中发出的三种射线是从原子核内放出的看不见的射线C.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所以原子的能量减小D.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一定是因为这束光的光强太小参考答案:B天然放射现象中发出的三种射线是从原子核内部放出的看不见的射线,故A错误B正确;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库仑力对电子做负功,所以动能变小,电势能变大(动能转为电势能),因为吸收了光子,原子的总能量变大,故C错误;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一定是因为这束光的频率低于金属的极限频率,与光强没有关系,故D错误。5.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木板,在木板的最左端有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给小滑块一瞬时冲量,使小滑块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小滑块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v,此时小滑块与木板最左端的距离为d,木板的位移为x,如图所示.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 B.C. D.参考答案:C【考点】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分析】系统不受外力,则整个系统动量守恒;再分别对M和m进行受力分析,由动能定理可得出摩擦力做功与动能之间的关系;再由功能关系求得摩擦力做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解答】解:由动量守恒可知:mv0=(M+m)v可知:v=﹣﹣﹣(1)对m分析可知,m只有M的摩擦力做功,则由动能定理可知,﹣μmg(x+d)=mv2﹣mv02(2)对M分析可知,M受m的摩擦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可知:μmgx=Mv2;(3)联立可知:μmgd=;故只有C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如图所示,质量为m、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ABC导线框,在A处用轻质细线竖直悬挂于质量也为m、长度为L的水平均匀硬杆一端,硬杆另一端通过轻质弹簧连接地面,离杆左端L/3处有一光滑固定转轴O。垂直于ABC平面有一个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当在导线框中通以逆时针方向大小为I的电流时,AB边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________,此时弹簧对硬杆的拉力大小为________。参考答案:BIl;mg/4。 7.潮汐能属于无污染能源,但能量的转化率较低,相比之下,核能是一种高效的能源.(1)在核电站中,为了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核反应堆有三道防护屏障:燃料包壳、压力壳和安全壳(见图甲).结合图乙可知,安全壳应当选用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2)核反应堆中的核废料具有很强的放射性,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将其装入特制的容器中,然后______________(将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在横线上)

A.沉入海底

B.放至沙漠

C.运到月球

D.深埋海底(3)图丙是用来监测工作人员受到辐射情况的胸章,通过照相底片被射线感光的区域,可以判断工作人员受到何种辐射。当胸章上lmm铝片和3mm铝片下的照相底片被感光,而铅片下的照相底片未被感光时,结合图乙分析工作人员受到了_______射线的辐射;当所有照相底片都被感光时,工作人员受到了_________射线的辐射。参考答案:(1)混凝土

(2)D

(3)

8.某同学为了探究杆子转动时的动能表达式,设计了下图a所示的实验:质量为m的均匀长直杆一端固定在光滑转轴O处,杆由水平位置静止释放,用光电门测出另一端A经过某位置时的瞬时速度vA,并记下该位置与转轴O的高度差h。⑴设杆的有效宽度为d(d很小),A端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则A端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vA的表达式为

。⑵调节h的大小并记录对应的速度vA,数据如下表。为了寻找反映vA和h的函数关系,请选择适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并写出处理后数据间的函数关系________________。⑶当地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结合你找出的函数关系,不计一切摩擦,根据守恒规律得出此杆转动时动能的表达式Ek=

(请用数字、质量m、速度vA表示。)组次123456h/m0.050.100.150.200.250.30vA(m/s)1.231.732.122.462.743.00

参考答案:⑴

⑵vA2=30h

⑶9.如图所示,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密封在烧瓶内,烧瓶通过细玻璃管与注射器和装有水银的U形管连接,最初竖直放置的U形管两臂中的水银柱等高,烧瓶中气体体积为400ml,现用注射器缓慢向烧瓶中注水,稳定后两臂中水银面的高度差为25cm,已知大气压强为75cmHg柱,不计玻璃管中气体的体积,环境温度不变,求:

①共向玻璃管中注入了多大体积的水?

②此过程中气体____(填“吸热”或“放热”),气体的内能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参考答案:10.在将空气压缩装入气瓶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外界做了24kJ的功.现潜水员背着该气瓶缓慢地潜入海底,若在此过程中,瓶中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且放出了5kJ的热量.在上述两个过程中,空气的内能共减小________kJ,空气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的总热量为________kJ.参考答案:5

放出

2911.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当木块A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静止释放,A最终滑到Q点.分别测量OP、OQ的长度h和s。改变h,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录几组实验数据。(1)实验开始时,发现A释放后会撞到滑轮。请提出两个解决方法。(2)请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作出s-h关系的图象。h(cm)20.030.040.050.060.0s(cm)19.528.539.048.056.5(3)实验测得A、B的质量分别为m=0.40kg、M=0.50kg.根据s-h图象可计算出A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4)实验中,滑轮轴的摩擦会导致μ的测量结果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参考答案:(1)减小B的质量(或增大A的质量)增加细线的长度(或降低B的起始高度)

(2)如图所示

(3)0.4

(4)偏大12.如图为一列在均匀介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波速为4m/s,则质点P此时刻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负)方向,经过s,质点Q通过的路程是m.参考答案:负,

0.6

13.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气垫导轨和光电门装置“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关系”,他的操作步骤如下:①将一端带有定滑轮的气垫导轨放置在实验台上,②将光电门固定在气垫轨道上离定滑轮较近一端的某点B处,③将带有遮光条的质量为M的滑块放置在气垫导轨上的A处,④用重力为F的钩码,经绕过滑轮的细线拉滑块,使滑块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测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⑤改变钩码个数,使滑块每次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重复上述实验。记录的数据及相关计算如下表:

实验次数12345F/N0.490.981.471.962.45t/(ms)28.623.320.218.116.5t2/(ms)2818.0542.9408.0327.6272.25t-2/[×10-4(ms)-2]12.218.424.530.636.7

1若用游标卡尺测出滑块上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d=

cm,第一次测量中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实验中遮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为s,遮光条的宽度为d,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可推导出滑块的加速度a与t关系式为

。3本实验为了研究加速度a与外力F的关系,只要作出

的关系图象,请作出该图线。4根据作出的图像,判断该同学可能疏漏的重要实验步骤是

。参考答案:1.050

cm

(2分)

0.37m/s(2分)2

(2分)3(填1/t2与F同样得分)(2分)

如图所示(2分)4没有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

(2分)

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如图所示,在滑雪运动中一滑雪运动员,从倾角θ为37°的斜坡顶端平台上以某一水平初速度垂直于平台边飞出平台,从飞出到落至斜坡上的时间为1.5s,斜坡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若g取10m/s2,已知sin37°=0.6,cos37°=0.8.求:(1)运动员在斜坡上的落点到斜坡顶点(即飞出点)间的距离;(2)运动员从斜坡顶端水平飞出时的初速度v0大小.参考答案:18.75m

试题分析:(1)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下落的高度,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落点和斜坡顶点间的距离。(2)根据水平位移和时间求出初速度的大小。(1)平抛运动下落的高度为:则落点与斜坡顶点间的距离为:(2)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和数学公式进行求解,并且要知道斜面的倾角是与位移有关,还是与速度有关。15.“体育彩票中奖概率为,说明每买1000张体育彩票一定有一张中奖”,这种说法对吗?参考答案: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14分)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究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的质量为65kg,吊椅的质量为15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上升时,试求

(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

(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参考答案:440N,275N解析:解法一:(1)设运动员受到绳向上的拉力为F,由于跨过定滑轮的两段绳子拉力相等,吊椅受到绳的拉力也是F。对运动员和吊椅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有:由牛顿第三定律,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2)设吊椅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为FN,对运动员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有:由牛顿第三定律,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也为275N解法二:设运动员和吊椅的质量分别为M和m;运动员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对吊椅的压力大小为F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绳对运动员的拉力大小为F,吊椅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为FN。分别以运动员和吊椅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②由①②得

17.(10分)高空实验火箭起飞前,仪器舱内气体的压强,温度,在火箭竖直向上飞行的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g,仪器舱内水银气压计的示数为已知仪器舱是密封的,那么,这段过程中舱内的温度是多少?水银的密度。参考答案:解析:设气压计玻璃管内水银柱的截面积为S,质量为m,仪器舱飞行过程中,舱内气体的温度为T,压强为P,对水银柱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

①由于仪器舱内被封闭气体的体积不变,故对被封闭气体在起飞前后的过程应用查理定律有:

②由①得

由②得

18.如图甲所示,有一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倾角θ=37°,一滑块以初速度v0=16m/s从底端A点滑上斜面,滑至B点后又返回到A点.滑块运动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求:(已知: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10m/s2)(1)AB之间的距离;(2)滑块再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