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0v5 0高精密数字温度计使用说明书_第1页
5600v5 0高精密数字温度计使用说明书_第2页
5600v5 0高精密数字温度计使用说明书_第3页
5600v5 0高精密数字温度计使用说明书_第4页
5600v5 0高精密数字温度计使用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I-5600型手持式高精度数字温度计(V5.0

室手持精密测温和Ω/mV/mA精密测量场合。主要特性: 或上限、下限设置 01234ΩK SE TJ RB N 注5minS_rAtE_]=1、FILt[]=1,不包括传感器误差。当S_rAtE[_]=2]K01230.00140.001Ω<998.000Ω1mΩ≥998.00Ω10K0.01S0.1E0.01T0.01J0.01R0.1B0.1N0.01注华氏度(℉)不是法定计量单位,除非特殊需要,不要使用华氏度(℉)作为注半表示。示值稳定度和输入信号的大小、S_rAtE[_ ]值、FILt[ 测量条件仪表在稳定的温湿度环境下放置1h、开机时间5min后,S_rAtE[ 采样速率:采样速率由菜单参数S_rAtE[ 、约

设备的USB接口连接,以免造成损坏! 具有相同的热电特性,即必须用和tyPE[ 导线和插头。见上图的F3。RTDF4。数学功 5.保 2.低电整体修正或

热电阻热

热电偶参

下限上OFFSEt≠0时,显示“OFFSET”标识;电源 键 键 键 键电源键:电源开关。当菜单参数AutoFF[ ]设定的时间(单位:分钟)后自动关机;当AutoFF[背光键:背光开关。菜单参数Auto.b.L[ ]=0时取消背光自动关闭功能。而Auto.b.L[ 允许按键和上下限:当Auto.b.L[ 当Auto.b.L[ 在测量状态下,短按键2-a)当没有出现“REL-MAX-MIN-AVG-PP-SN”任何标识时的值为当前测量值。b)

nii1n峰-峰值,即P-P=MAX-MIN。ns ,其 x n样数:n≤999999n≥时,n显示为“OVER[--]”,提示此时的平均值、标准偏差是截至到采样数的结果。 INT MAN人工参考端温度补偿:其接线见上面的3.(4),此时应设置菜单参数mAn.Tmp[]的值等于恒温器的温度值。4”为保持(HOLD)功能,当前测量值和各种数学测量结2)测量状态下:CAL.Cod[]=8084”可进行用户校准、而长按2+键4”,可进行热电偶(INT)参考端补偿误差校准;CAL.Cod[]=56004”可恢复出厂校准数据和设 ] ]∨长SHIFT或]∨]∨长SHIFT或]∨长SHIFT或]∨长SHIFT或∨长SHIFT或=0(0∨长SHIFT或∨长SHIFT或∨长SHIFT或∨长SHIFT或∨长SHIFT或∨长SHIFT或∨ 采样速率选择其中0≈3.3次/秒1≈6.6次/秒2≈12滤波系数选择其中0≈最弱3最 式显示单位分辨力数学模式使下次开机时以相同的显示方式显示设置完成0=取消自动关机其绝对值为背光自动关闭时间秒其 传感器电量修正值平移输入信号类型tyPE[]]FiLt[:FiLt稳定的场合,FiLt可取2或3,通常可取1;开机定制ConFig[:若要使以后每次开机时,保持当前的数学测量模式、显测量和显示形式被保存下来,同时ConFig自动复零;AutoFF[]:其数值代表没有按键后的自动关机时间(分)Auto.b.L[](秒CAL.Cod[]:CAL.Cod=808CAL.Cod=5600为恢复出厂校准数据和设置;CAL.Cod=1~15传感器修正值(平移)OFF.Set[]参考端温度人工设定值mAn.tmp[]:采用MAN上下限LowEr.L[]、UPPEr.L[],而LOAL出现后,只有当测量值上升到≥(LowEr.L+回差δ)后,下限LOAL才被解除。声音60s后自动停止,按任意键可解除声音;限HIAL才被解除。声音60s后自动停止,按任意键可解除声音;警限测量值

测量值

用户校准包括仪表系数校准和/外部参考端温度误差校准。校准前应更换新电池、接好信号线,同时将仪表放置在温湿度稳定的环境中,开机稳定30min后进行,没mV(1),可能就是此脉冲电流引起。可以用 xxxxxxxxΩ,“xxxx /外部参考端误差校准:设置CAL.Cod[ 将仪表放置在温度稳定的环境中,设置tyPE[ ]为热电势较大的热电偶(最好是K偶或E偶,不能为B偶、S偶、R偶),OFF.Set[ ]值=0,设置INT/EXT补偿方式。对INT到恒温器(或冰点槽)中;对EXT补偿,则将补偿用的Pt100铂电阻到室温附近的恒变化小于0.03℃/5min时,同时按下“键2+键4”两秒,显示“rEF?[]”,根据显示端误差校准。对于EXT补偿,应保证实际用于补偿的铂电阻和校准用的铂电阻是同一支铂电阻,避免李戴。恢复出厂校准状态和设置:CAL.Cod[=5600,长按“CAL”键进入,提示“rEStor[]234”确认,最后再短按“键4”。 εE≈()CAL.COD[]的值(1~15)15的六位数字作为记录ID,以表示不同的传感器号或校正日期(如YYMMDD)。得将菜单参数CAL.COD设置为除(1~15)之外的其他值,使得整体误差修正标识“-T2”不显示,并设置OFFSET=0,然后送检,检定或校准部门按通常的方法对仪表和传感器作的一个值,指定一个记录,就可以进行值校正(录入。如果所给的数据不是得CAL.COD≠1CAL.COD≠115CAL.COD=115短按键1EditCAL.COD=115短按键4选CAL上图中的x点修正 上图中的x点修正 x=x*即设置之外的其他值时,c=0。式。此时显示“Ed?In?[]”:按最右边的“键4”进入标准值校操作;按左边的“键1”进入值校操作。值校通过编辑进行,编辑操作包括对<∨∧<∨∧INS CAL键 键 键 键 ”下,长按实现“InS”操作,校就是在这种情3)校正点应该在有效量程内,由于温度传感器的非线性特性,可能使得校正后用温

记录标识窗口对每一个新记录第1次启用时提示输入一个0999999的数字ID作为本记录的标识用户可以输入一个有意义的数如校正年月日YYMMDD,或传感器号也可以不输默认值为0当被保存时以后就不再显示此窗口按<∨∧输入数字长按Save键完成输入若长按ESC键DEL

EditEd

记录编辑值校和标准值校选择窗按<∨∧键输入标准值长按Unit键改变显示单位长按Save键完成输入保存长按ESC键或长按DEL键为取消显示 “rEP?[]”——当前校正点和记录中已存在的校正点太靠近提示是否用当前校正点覆盖记录中相近的校正点a)按Edit键进行覆盖并提示“dEl.ok[]”表示旧校正点已被覆盖按<∨∧键输入当前标准值按Save键保存并b)按其他键为“ESC”不覆盖“no.SPA[]”——没有空间校正点数已超过30点按Exit键只有进入编辑状态删除一些校正点腾出空间才能加入新的校正点 -]”——修正值太大校正结果无效按Exit ]”——校正过程错误本校正点无效按Exit ]”——严重的错误主要是电池低电压引起可能导致记录数据

短按Edit键可以在记录号等于菜单参数CAL.Cod值窗口和记录标识窗口切换显示其中非当前记录LCD用“RECALL”提示而当前记录则无“RECALL”提示只有在当前记录才能进行各种编辑操作而非当前记录只能查看

长按CAL键保存当前记录并 ]”——非当前记录为空记录且没有ID值可长按ESC键或DEL

校正点(Pxxxxx)和修正值Cxxxxx)记录编辑输入法窗按Edit键逐点按“校正点1修正值1校正点2修正值2……END长按ESC键跳出校正操作显示”ESC.CAL”,按Exit长按DEL长按DEL_ALL组合键即ESC+DEL键 删除当前记录的所有校正点值和修正值以及记录ID ]”信息按CAL键确认删除按其他键则不删除在修正值窗口可长按CAL键保存并校正操作而在校正点值窗口不能执行保存操 盖记录中相近的校正点按Edit键覆盖按其他键不覆盖重新回到校正点输入窗口 INSEScDELSave ]”——校正过程错误本校正点无效按Exit ]”——严重的错误主要是电池低电压引起可能导致记录数据

结束窗口 长按INS键为一个校正点操作先显示“InSEr[ ]”信息按<∨∧输入数据按Edit键切换到修正值窗口继续输入修正值长按ESCDEL键长按“ESC+DEL”组合键删整个记录长按CAL键保存记 ]”——删除记录所有数据和记录ID按CAL“-----”——记录为空可以按INS ]”——校正过程错误本校正点无效按ok ]”——严重的错误主要是电池低电压引起可能导致记录数据C28. ]C C ]、C ]、C ]、C ]:m[C0mA[ ]、C18mA[ rESt.ok rEStor[:4”确定,如果不想恢复出厂校准系数和设置,可按“键23”取消。OVEr[--]:参考端校准时,修正值超过允许范围;或参考端补偿元件故障;PrA.Err[]:校准参数设置错误。在参考端温度校准时,如果分度号没rEF?:热电偶参考端温度误差校准时,要求输入实际的恒温槽温度值(应加上所使用的热电偶修正值,℃或mV值。Un.StAb[:校准时输入信号不稳定。检查输入信号是否稳定,短按“键4”WAIt.xx dEL.A? 从头查询;或按ESC/SAVE。En?In?[]:校正方法选择:按最右边的“键4”选择标准值校操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